第二章 废水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环境监测课件第二节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 有机物 - 浮游生物、微生物等
(4)测定方法 比浊法:标准系列配制、目视比较(100mL
比色管,黑色底板) 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法:
硫酸肼-六次甲基四胺混合标液, 680nm下测定吸光度
吸光度>100度时,需稀释后测定 散射法:散射浊度计
(5)测定意义
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用水,重要水质指标(水体可能受污 染的标志),吸附病毒、菌、其他有害物质;影响消毒 效果。
SS和VSS可用来表示废水的强度,是废水处理厂设 计的重要参数,亦可用于评价废水处理设备处理 效果
可沉固体结果可用来确定该废水是否需要沉淀处理, 估算所需沉淀设备及沉渣部分的容量,估计此废 水进入天然水体后的沉降性能
3、总含盐量、溶解固体与电导率
(1)总含盐量(总矿化度)
总含 m /L ) g 盐 阳m 量 离 ) g 阴 ( 子 /L m 离 / ( L ) g
水质监测2: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又称高温分解法。其处理过程是:取适量水样于 白瓷或石英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或用红外灯蒸干, 移入马福炉内,于450~550℃灼烧到残渣呈灰白色, 使有机物完全分解除去。取出蒸发皿,冷却,用适量 2%HNO3(或HCl)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 容后供测定。
本方法不适用于处理测定易挥发组分(如砷、汞、 镉、硒、锡等)的水样。
4.硫酸-磷酸消解法
两种酸的沸点都比较高,其中硫酸氧化性较强, 磷酸能与一些金属离子如Fe3+等络合,故二者结合消 解水样,有利于测定时消除Fe3+等离子的干扰。
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
该方法常用于消解测定汞的水样。高锰酸钾是强 氧化剂,在中性、碱性、酸性条件下都可以氧化有机 物,其氧化产物多为草酸根,但在酸性介质中还可继 续氧化。
水样的运输时间,一般以24小时为最大允许时间。
水样的保存
水样允许保存的时间与水样的性质、分析指标、 溶液的酸度、保存容器和存放温度等多种因素有 关。
不同的水样允许的存放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 认为,水样的最大存放时间为:
清洁水样 轻污染水样 重污染水样
72小时 48小时 12小时
水样主要的保护性措施:
1、 冷藏或冷冻
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速度。 如将水样保存在-18~-22C的冷冻条件下,会显著提高水 样中磷、氮、硅化合物以及生化需氧量等监测项目的稳定
性,并对后续分析测定无影响。
水样主要的保护性措施:
2、加入化学药剂 (1)加入生物抑制剂: (2)调节pH 值: (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预处理的目的
破坏有机物 溶解悬浮性固体 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
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废水采样和保存技术

废水采样和保存技术和保存废水样品的技术要求依据《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和《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
对于部分监测项目,如动植物油类、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微生物等,采样前不能荡洗采样器具和样品;其他项目则需要用水样荡涤采样和样品2-3次。
对于部分检测项目,如水温、pH值、色度、动植物油类、石油类、生化需氧量、硫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氰化物、余氯、微生物、放射性等,不同时间采集的水样不能混合测定。
部分检测项目的保存方式也不同,需要单独采集储存,如动植物油类、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余氯、微生物等。
在采集时,对于生化需氧量、挥发性有机物等监测项目,需要注满,不留顶上空间。
对于一些监测项目,如悬浮物、石油类、动植物油、微生物等,采样时不能做平行样。
废水样品的材质和颜色分为透明塑料(P)和玻璃(G)两种。
采样容量和样品数根据不同的项目而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
在保存废水样品时,需要冷藏、避光、标签完好,并采取有效减震措施,以延长存储时间。
对于一些监测项目,如臭和味、电导率、溶解氧等,需要加入固定剂。
在现场固定时,需要使用硫酸,pH值不能超过2.在采样时,需要单独采样、定容采样,不能采现场平行样。
记录表也需要写上项目,现场测定无需加固定剂。
单独采样时,采样前不得荡洗采样器具和样品,样品必须注满,不留空间。
不同时间采集的水样不能混合测定,无法做混合样。
采样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对于不同的污染物,采样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处理方式。
例如,对于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污染物,采样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和处理方法。
同时,不同的污染物的测定标准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氨氮、总磷、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汞、烷基汞等污染物,采样时也需要使用不同的和处理方法。
同时,采样前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加入一定量的CuSO4等。
南开大环境监测课件02水和废水监测-2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及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 2. 混合水样
– 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 的水样,也可称为“时间混合水样”。
• 3. 综合水样
– 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 的样品称综合水样。
3
4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 悬浮物样的采集:振荡水样、单独装瓶、现场过滤。/ Sample suspended substance: shake water sample, bottle separately, filtrate on site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 二、水样的采集
• 3. 采样现场记录 – 采样量必须按照各个监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再适 当增加20-30%。底质采样量通常为12kg。 – pH、DO、颜色、温度、透明度、臭、浊度、过滤性残渣、 气象、气温、风向、风力等/pH, DO, chroma (color) (dilution), temperature, transparence, odor, turbidity, filtrated residue, weather, air temperature, wind direction, wind power
第二讲 水和废水监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 第四节 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第五节 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 • 第六节 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 第七节 金属及类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 一、水样的类型 (P26)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 四、水样的运输与保存(P31-33)
环境监测课件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1

废水。 • 3)有废水处理设施的,设在废水处理设施排
放口 • 4)排污渠中较直且水流稳定处。
2、城市污水采样点的设置
(生活污水 (sanitary waste)、医院污水 (hospital sewage)、综合排污口等)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监测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 节进行。
(6)排污渠每年采样监测不少于3次。
(7)海水水质常规监测,每年按丰、平、枯水期或季度 采样监测2~4次。
二、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二)采样点的设置 (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一)调查研究和收集 资料
• 广东省水域监测断面共有137个,其中 对照断面15个,控制断面108个,消减 断面14个。
• 广州市境内共有12个断面,分别是:1. 硬颈海2.鸦岗(对照断面)3.东朗4.猎德 5.墩头基6.莲花山(消减断面)7.沙湾水 厂8.大龙涌口9.流溪河山庄10.石龙桥11. 大墩吸水口12.增江口
• 广东省江河水质发布系统3.bmp
我国水资源现状
• 我国平均年水资源为2.7万亿吨,居世 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只有2630 m3, 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的1/4,居世 界第88位,可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当 贫乏的地区。
➢ 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淡水资源的短缺, 而且还在于人为的污染使水质不断恶化, 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状况。
➢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发现,80%的疾病均 与饮水有关。由于饮不良水质导致的消化 疾病、传染病、各种结石、皮肤病、糖尿 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妇科炎症等50多 种。
(1)城市污水管网:采样点设在非居民生活排水支 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城市污水干管的不 同位置,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三)采样时间和频率
1、一个生产周期内每隔半小时或1小时采样一次, 将其混合后取平均值;
2、有规律的废水排放按规律采样; 3、城市排污管道排放废水已进行混合,可在一 年的丰、平、枯水季,从总排放口分别采集一定流量 比例混合样测定,每次进行1昼夜,每4小时采样一次。
一、水样的类型
▲ 瞬时水样— 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 散水样。
★ 4、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
对河流监测断面,依水深做如下规定,见下表。 表 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
水深
采样点数
<5m
一点(水面下0.5m处)
5-10m 二点(水面下0.5m,河底以上0.5m处)
10-50m 三点(水面下0.5m,1/2水深、河底以上0.5m处)
>50m 酌情增加
说明:
1)水深不足1m时,在1/2水深处; 2)河流封冻时,在冰下0.5m处; 3)若有充分数据证明垂线上水质均匀,可酌情减少采样点数; 4)凡布设于河口,要计算污染物排放通量的断面,必须按本规定设置 采样点。
对湖泊(水库)采样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要求与河流相 同,但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分别在不同温层布设采样点。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位置确定后,应立即设立标志物。每次 采样时应以标志物为准,在同一位置上采取,以保证样品的代
表性和可比性。
★ (三)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应根据采样目的来选择适宜的采样时间和频率。一般,在 枯、丰、平水期 各采样1-2次。为便于掌握水质的季节变化, 一个月采样一次最好。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二)采样点设置
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较 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 1、工业废水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测一类污染物 (汞、镉、砷、铅、六价铬、有机氯化合 物、强致癌物质等)。 (2)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测二类污染物 (悬浮物、硫化 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 石油类、铜、锌、氟、硝基苯 类、苯胺类等)。
污废水标准及规程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一)水样的分类1、平均污水样:在一个或几个生产周期内,按某时间间隔分别采集次数,对于性质稳定的污染物可将数次样品混合均匀一次测定,对于不稳定的污染物可在每次采样后分别测定,然后取各次测定值的平均值,并用可连续自动采样次,取一个生产周期的水样进行分析测定。
2、定时污水样:根据排放规律,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小时采样一次,找出污水量最大、污染物农度最高、危害最大的排放高峰,每个水样分别测定。
3、混合污水样:在排放流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可将一个排污口不同时间采集的污水样,根据流量大小,按比例混合,得到平均比例混合水样。
4、瞬时污水样:当污水组分随时间、空间发生变化时,或因为某种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间隔或相应的部位采集瞬时水样,分别测定水样的变化程度或瞬时状态。
(二)水样采集1、取样点(1)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水物,取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放口。
(2)第二类污染物取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3)对整个污水处理设备效率监测时,在个中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设置取样点。
(4)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元污水处理的入口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设置取样点。
(5)在污水排放口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进口、出口设水量监测点。
2、取样频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采样频率至少为每两小时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计。
工业废水监测频率按《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生产周期<8h,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8h,每4h采集一次。
其他污水样,24h不少于2次。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
3、采样器具取样可用无色具塞硬质玻璃瓶或具塞聚乙烯瓶或水桶。
浅水采样:当废水以水渠形式排放到公共水域时,应设适当的堰,可用容器或用长柄采水勺从堰溢流中直接采样。
第二章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第二章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检验的基本程序,熟练地掌握各种采样的方法及技能;2.熟练地掌握各种样品的处理方法,能正确、细致、独立、安全操作;3.能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正确选择采样及样品处理方法;4.能正确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
第一节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一、样品的采集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检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检验。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采集或采样。
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
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
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采样步骤样品通常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
采集样品的步骤一般分五步,依次如下。
(1)获得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
(2)形成原始样品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如果采得的检样互不一致,则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做成一份原始样品,而只能把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在一起,作成若干份原始样品。
(3)得到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4)平均样品三分将平均样品平分为三份,分别作为检验样品(供分析检测使用)、复验样品(供复验使用)和保留样品(供备用或查用)o(5)填写采样记录采样记录要求详细填写采样的单位、地址、日期、样品的批号、采样的条件、采样时的包装情况、采样的数量、要求检验的项目以及采样人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二章 废水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2-1 概述 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按规定的采集要求采集水样,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污染情况。若忽视了试样的代表性,即使采用先进的分析手段,进行认真地分析,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准确的,没有代表性的。这不仅浪费了、人力人物力,而且还误导了环境治理工作。因此,准确的采样是环境分析的首要问题。 采样涉及采样的时间、地点和频数三个方面。为了采集到有代 表性的废水,采样前应该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在采样的同时还应该测量废水的流量,获得排污量的准确数据。 §2-2 废水采样点的设置原则
一、布设原则 1.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第一类污染物主要有汞、镉、砷、铅的无机化合物,六价铬的无机化合物及有机氯化合物和强致癌物质等。 2.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第二类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铜、锌、氟的无机化合物、硝基苯类、苯胺类等。 3.综合排污口、排污渠的采样应在污水泵站的进水口及安全溢流口,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出水口和市政排污管线入江(河)口处设置采样点。 4.废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 (1)对整体废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的入口和废水设施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 (2)对各废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元废水的入口和设施单元的排口设置采样点。 §2-3 废水样采集的时间和频率
一、采样频次 1.监督性监测 2
地方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如被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年度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增加到每年2~4次。因管理或执法的需要所进行的抽查性监测或对企业的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主管部门确定。 2.企业自我监测 工业废水按生产周期和生产特点确定监测频率。一般每个生产日至少3次。废水监测应填写废水监测基本信息登记表。 3.对于污染治理、环境科研、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等工作中的污水监测,其采样频次可以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另行确定。 4.排污单位为了确认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应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监测:周期在8h以内的,每小时采1次样;周期大于8h的,每2h采1次样,但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根据加密监测结果,绘制污水污染物排放曲线(浓度-时间,流量-时间,总量-时间),并与所掌握资料对照,如基本一致,即可据此确定企业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 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污染源调查性监测时,也按此频次采样。 5.排污单位如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转使污水能稳定排放,则污染物排放曲线比较平稳,监督监测可以采瞬时样;对于排放曲线有明显变化的不稳定排放污水,要根据曲线情况分时间单元采样,再组成混合样品。正常情况下,混合样品的单元采样不得少于两次。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浓度甚至组分都有明显变化,则在各单元采样时采样量应与当时污水流量成比例,以使混合样品更有代表性。 6.实际采样位置的设置 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l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或等于l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 二、排污总量监测 1.流量测量 (1)流量测量原则 ① 污染源的污水排放渠道,在已知其“流量-时间”排放曲线波动较小,用瞬时流量代表平均流量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允许时(小于10%),则在某一时段内的任意时间测得的瞬时流量乘以该时段的时间即为该时段的流量。 3
② 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时间”排放曲线虽有明显波动,但其波动有固定的规律,可以用该时段中几个等时间间隔的瞬时流量来计算出平均流量,则可定时进行瞬时流量测定,在计算出平均流量后再乘以时间得到流量。 ③ 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时间”排放曲线,既有明显波动又无规律可循,则必须连续测定流量,流量对时间的积分即为总流量。 (2)流量测量方法 ① 污水流量计法:污水流量计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污水流量计技术要求。 ②. 其它测流量方法: 1/ 容积法:将污水纳入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测定其充满容器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计算污水量的方法。本法简单易行,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计量污水量较小的连续或间歇排放的污水。对于流量小的排放口用此方法。但溢流口与受纳水体应有适当落差或能用导水管形成落差。 2/ 流速仪法:通过测量排污渠道的过水截面积,以流速仪测量污水流速,计算污水量。适当地选用流速仪,可用于很宽范围的流量测量。多数用于渠道较宽的污水量测量。测量时需要根据渠道深度和宽度确定点位垂直测点数和水平测点数。本方法简单,但易受污水水质影响,难用于污水量的连续测定。排污截面底部需硬质平滑,截面形状为规则几何形,排污口处须有3m~5m 的平直过流水段,且水位高度不小于0.1m。 3/ 量水槽法:在明渠或涵管内安装量水槽,测量其上游水位可以计量污水量。常用的有巴氏槽。用量水槽测量流量与溢流堰法相比,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2%~±5%)和进行连续自动测量。其优点为:水头损失小、壅水高度小、底部冲刷力大,不易沉积杂物。但造价较高,施工要求也较高。 4/ 溢流堰法:是在固定形状的渠道上安装特定形状的开口堰板,过堰水头与流量有固定关系,据此测量污水流量。根据污水量大小可选择三角堰、矩形堰、梯形堰等。溢流堰法精度较高,在安装液位计后可实行连续自动测量。为进行连续自动测量液位,已有的传感器有浮子式、电容式、超声波式和压力式等。 利用堰板测流,由于堰板的安装会造成一定的水头损失。另外,固体沉积物在堰前堆积或藻类等物质在堰板上粘附均会影响测量精度。 在排放口处修建的明渠式测流段要符合流量堰(槽)的技术要求。 4
以上方法均可选用,但在选定方法时,应注意各自的测量范围和所需条件。 在以上方法无法使用时,可用统计法。 ③ 如污水为管道排放,所使用的电磁式或其它类型的流量计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2.平均浓度的确定 (1)污染物排放单位的污水排放渠道,在已知其“浓度-时间”排放曲线波动较小,用瞬时浓度代表平均浓度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容许时(小于10%),在某时段内的任意时间采样所测得的浓度,均可作为平均浓度。 (2)如“浓度-时间”排放曲线虽有波动但有规律,用等时间间隔的等体积混合样的浓度代表平均浓度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容许时,可等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混合样,测其平均浓度。 (3)如“浓度-时间”排放曲线既有波动又无规律,则必须以“比例采样器”作连续采样。即确定某一比值,在连续采样中能使各瞬时采样量与当时的流量之比均为此比值。以此种“比例采样器”在任一时段内采得的混合样所测得的浓度即为该时段内的平均浓度。 三、水样的分类 1.综合水样 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称作“综合水样”。综合水样在各点的采样时间虽然不能同步进行,但越接近越好,以便得到可以对比的资料。综合水样是获得平均浓度的重要方式,有时需要把代表断面上的各点,或几个污水排放口的污水按相对比例流量混合,取其平均浓度。 2.瞬时水样 对于组成较稳定的水体,或水体的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变化不大,采瞬时样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当水体的组成随时间发生变化,则要在适当时间间隔内进行瞬时采样,分别进行分析,测出水质的变化程度、频率和周期。当水体的组成发生空间变化时,就要在各个相应的部位采样。 3.混合水样 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上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样的混合样,有时用“时间混合样”的名称与其它混合样相区别。 5
(1)时间混合样 在观察平均浓度时非常有用。当不需要测定每个水样而只需要平均值时,混合水样能节省监测分析工作量和试剂等的消耗。混合水样不适用于测试成分在水样储存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的水样,如挥发酚、油类、硫化物等。 (2)流量比例混合样 如果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随时间而变化,必须采集“流量比例混合样”,即按一定的流量采集适当比例的水样(例如每10t采样100mL)混合而成。往往使用流量比例采样器完成水样的采集。 §2-4 储水的容器 水样采集后,必须按照分析项目的要求,分装于储样瓶中,必须注意容器的材料对水样在储存期间的稳定性没有影响,选择容器的材质一般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一、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般的玻璃在贮存水样时,可溶出钠、钙、镁、硅、硼等元素,在测定这些项目时应避免使用玻璃容器,以防止新的污染。 二、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 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金属,聚乙烯等塑料吸附有机物质、磷酸盐和油类,在选择容器材质时应予以考虑。 三、容器不应与某些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如测氟时,水样不能贮于玻璃瓶中,因为玻璃与氟化物发生反应。 四、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2-5 水样保存方法 一、水样保存的基本要求 1.减缓生物作用 2.减缓化合物或者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 3.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 二、一般的保存措施 6
1.冷藏或冷冻 样品在4℃冷藏或将水样迅速冷冻,贮存于暗处,可以抑制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作用和化学反应速度。 冷藏是短期内保存样品的一种较好方法,对测定基本无影响。但需要注意冷藏保存也不能超过规定的保存期限,冷藏温度必须控制在4ºC左右。温度太低(例如≤0℃),因水样结冰体积膨胀,使玻璃容器破裂,或样品瓶盖被顶开失去密封,样品受沾污。温度太高则达不到冷藏目的。 2.加入化学保存剂 (1)控制溶液pH值: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硝酸酸化至pHl~2,既可以防止重金属的水解沉淀,又可以防止金属在器壁表面上的吸附,同时在pHl~2的酸性介质中还能抑制生物的活动。用此法保存,大多数金属可稳定数周或数月。测定氰化物的水样需加氢氧化钠调至pHl2。测定六价铬的水样应加氢氧化钠调至pH8,因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的氧化电位高,易被还原。保存总铬的水样,则应加硝酸或硫酸至pHl2。 (2)加入抑制剂:为了抑制生物作用,可在样品中加入抑制剂。如在测氨氮、硝酸盐氮和COD的水样中,加氯化汞或加入三氯甲烷、甲苯作防护剂以抑制生物对亚硝酸盐、硝酸盐、铵盐的氧化还原作用。在测酚水样中用磷酸调溶液的pH值,加入硫酸铜以控制苯酚分解菌的活动。 (3)加入氧化剂:水样中痕量汞易被还原,引起汞的挥发性损失,加入硝酸-重铬酸钾溶液可使汞维持在高氧化态,汞的稳定性大为改善。 (4)加入还原剂:测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对保存有利。含余氯水样,能氧化氰离子,可使酚类、烃类、苯系物氯化生成相应的衍生物,为此在采样时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予以还原,除去余氯干扰。 样品保存剂如酸、碱或其它试剂在采样前应进行空白试验,其纯度和等级必须达到分析的要求。 P8表2-1列出了部分分析项目的水样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