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叶植物纲---兰科,棕榈科
植物生物学12单子叶植物纲资料

兰属Cymbidium
适于虫媒传粉的特性
第六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概要
一、恩格勒系统
代表作:《植物自然分科志》(Die naturilichen
Pflanzenfamilien)、《植物分科志要》(Syllabus der pflanzenfamilion)
要点: (1)假花说
(2)二元论
玉蜀黍
(四)姜科 Zingiberaceae
↑ K3 C3 A1 G(3) ,↑ P3+3 A1 G(3)
识别特征:草本,有香气;叶鞘顶端有
明显的叶舌;萼片、花瓣区别明显,能 育雄蕊1,具花瓣状退化雄蕊;子房下位, 多3室。
代表属种
姜属 Zingiber 花序生在没有叶的嫩条 上。
(五)百合科 Liliaceae * P3+3 A3+3 G(3:3:∞)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具各式地下茎,
花被2轮,每轮3个,雄蕊6枚,每轮3枚; 子房上位或下位,中轴胎座,3室;蒴果 或浆果。
代表属种
百合属 Lilium
(六)兰科 Orchidaceae ↑ P3+3 A3-1 G(3:1:∞)
识别特征:陆生或附生或腐生植物;花两侧
对称,花被2轮,花瓣状,其中内轮一个花瓣 特化为唇瓣;雄蕊和雌蕊的花柱柱头结合成合 蕊柱,花粉粒结合成花粉块,子房下位,扭转 180°,侧膜胎座,蒴果。
颖花区:3目6科
三、塔赫他间系统
四、克朗奎斯特系统
代表作:《有花植物分类的完整系统》(An integrat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要点: (1)真花说
(2)单元论
单子叶植物纲

棕榈
学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 别名 棕树、山棕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棕搁为常绿乔木,圆柱状树干,无分枝,外 被多层黑褐色纤维棕皮,不易腐烂。株高可以达到lOm以上。大 型叶多层簇生于茎的上半部和顶端,叶柄较粗三菱形,长0· 41· 4m,大小不等。叶片掌状深裂,裂深至叶片基部。长条带状裂 片,中央下凹。雌雄异株,腋生肉质圆锥花序,初生时黄色总苞 片包被呈舌状,苞片裂开后花穗渐渐散开,小花黄色粟粒状,尊 片和花瓣各3枚。肾形核果散穗状着生。10年以上大树才能开花 结实,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棕搁喜光照、又耐阴,小树 耐阴性更强。在阔叶常绿树种中属耐寒力强树种,淮河以北需盆 栽培养。喜温睫而湿润的气候条件,需疏松肥沃而湿润的土壤, 有一定抗旱、抗湿能力,且耐弱碱性土壤条件。较耐火烤。 园林用途 北方多盆栽幼株,桶装大型植株。幼株盆栽观赏,大株 在大型建筑物的门口两侧成主体布置。在江南各省园林中露地栽 培,四季常青。
本科约240属,近4
000种,广布全世界, 我国有60属,约600种。
百合(L.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 卷丹(L. lancifolium Thunb.) 山丹(L.pumilum DC.) 川贝母(F.cirrhosa Don) 洋葱(A.cepa L.) 葱(A.fistulosum L.) 蒜(A. sativum L.) 韭(A.tuberosum Rottl.ex Spreng.) 黄精(P.sibiricum Redouté ) 黄花菜(H.citrina Baroni),又名金针菜 菝葜(S.china L.)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 万年青[Rohdea japonica(Thunb.)Roth.]
单子叶植物纲

内稃有3条脉,浆片2个,雄蕊6枚。
• 水稻 Oryza sativa L.: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其中根据粘性大小可分为粳、籼、糯等系。原产
我国。
水稻 Oryza sativa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稻的小穗(雄蕊6)
粟 Setaria italica
高粱 Sorghum vulgare
玉 米
糖料作物以及牧草、竹类等均属本科。其它如造纸、
纺织、铺建草皮、保提护岸、水土保持等方面,禾
本科植物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小穗的结构:
•
• • •
1至数朵小花
2个颖片 小穗轴 花两性,少单性。
• 小花的结构:
•
•
外稃具芒(相当于苞片)
内稃无芒(相当于小苞片)
•
• • •
外稃内方有浆片2个,少有3个(相当于花被)
东方泽泻
禾本科 Gramineae Poaceae
• 秆常圆柱形,节间常中空。叶2列,叶鞘边缘常分
离且覆盖。由小穗组成多种花序。颖果。
• 本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大科之一,约有650多属,
12000多种。根据茎是否木质化而分为竹亚科和禾
亚科。本科为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科,如稻、麦、玉 米、粟(小米)、高梁等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甘蔗
Cattleya hybrid - Cultivated. (flower) -
唇瓣
合蕊柱
Dendrobium hybrid - Cultivated. (whole plant)
Dendrobium infundibulum Cultivated, from Maui, Hawaii. Known as Orchid. (flower)
单子叶植物纲-棕榈科,兰科-王宇

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 侧萼片与唇瓣围绕蕊柱足而生, 形成囊状物,称萼囊;在柱头与 雄蕊之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个舌状器官,称蕊 喙,它通常是由柱头上裂片变态而 来,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 成团块,有时一部分变成柄状物, 称花粉块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 变成固态的粘块,称粘盘,有时 粘盘还有种种柄状或片状的延伸 附属物,称蕊喙柄;
本科是单子叶中唯一有乔木习性 的类群,常见的植物有: 棕榈属(Trachycarpus) 蒲葵属(Livistona) 椰子属(Cocos)
水 瓶 椰 子
袖 珍 椰 子
兰科
兰科 Orchidaceae ↑P 3+3 A 2-1 G (3;1) 草本,陆生或附生或腐生植物。 花两侧对称,内轮一个花瓣特化成唇瓣, 花粉结合成花粉块,雄蕊和花柱结合成合蕊柱, 子房下位,扭转180°,侧膜胎座,蒴果。 种子微小 本科是种子植物第二大科,约730属,2万 种 多为著名花卉: 白芨、建兰、墨兰、蝴蝶兰、天麻等
参考资料:/view/61896.htm
92&lm =-1&cl=2&word=%20%C0%BC%BF%C6
END
花粉大多为四合体,仅少数 原始类群中为单粒。无萌发孔, 具一薄壁区,1槽或2小槽,或具 3~4个略呈圆孔状的萌发孔。地 史中无关于兰科花粉的记载,但 大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始新世(意 大利北部),称Protorchis,接 近于今日的红门兰属。
兰科植物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 附生兰,亦即附生于岩壁或乔木 之上。这一类兰花主要见于热带 地区,特别是热带雨林中透光处, 如金蝶兰属、卡特兰属等。它们 的茎常变态而成肥厚的假鳞茎。 叶也常常有厚的角质层,有时变 成肉质,也有变成圆柱形的。气 生根通常比较发达,外面复以肥 厚的根被,间有小孔相通,在下 雨时能迅速吸收水分。
单子叶植物纲.1

蒲葵
槟榔
油棕
单子叶植物纲
2、天南星科
主要识别特征 多为草本。有根茎或块茎。肉穗花序,花 序外或花序下有1片佛焰苞。 种类与分布 本科115属约25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我国25属(包括栽培植物)206种,主要分布 于南方。
龟背竹
单子叶植物纲
3、莎草科
主要识别特征 小坚果。 茎3棱,实心,茎无节。花序以下无分枝。
种类与分布 本科96属约9300种,广布于全世界,以寒温 带地区最多。我国31属670余种,各地均有分布。
莎草 (香附子)
乌拉草
பைடு நூலகம்
属莎草目,莎草科,苔草属的一种。生于森林地区沼泽或三江平原草甸沼 泽中。根状茎紧密丛生。秆三棱形,基部具有光泽的褐色叶鞘。叶细条形, 对折,边缘粗糙。其叶细长柔软,纤维坚韧,不易折断,旧称“人参、貂 皮、乌拉草”的东北三宝之一,是草编工艺品、造纸的主要原料。将原植 物茎叶锤打后放入毡靴中,能御寒。
潘继花百合纲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跖草亚纲姜亚纲百合亚纲1槟榔科棕榈科主要识别特征多为木本单干直立
植物地理学
主讲:潘继花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纲
泽泻亚纲
槟榔亚纲 鸭跖草亚纲 姜亚纲
百合亚纲
单子叶植物纲
1、槟榔科(棕榈科)
主要识别特征 多为木本,单干直立。叶大形,丛生于干 顶。花小无柄,肉穗状花序,花3基数。核果或浆果。 种类与分布 本科210属约28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我国28属(包括栽培)100余种。
单子叶植物纲
4、禾本科
主要识别特征 草本或木本。地上茎圆柱形,有显著的节 与节间,节间多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具平行脉。叶鞘开 裂,常有叶舌。穗状、总状或圆锥状花序。果实多为颖果。 种子含丰富的淀粉质胚乳。
单子叶植物纲

草坪上种植
与石山配植
1
园林用途:
室内观叶及造型植物 水培植物
龙血树 Dracaena angustifolia
原产我国台湾, 云南南部, 海南及中南 半岛
习性: 喜高温多湿,喜光,光照充 足,不耐寒,冬季温度约15C。 温度 过低,喜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 丰富的土壤。
植物有根茎;茎短或很发达;
丝兰 Yucca filamentosa L.
原产北美洲,现温暖地区广泛作露地栽培。
习性: 性强健,容易成活,适应性极强. 喜 光耐寒,耐旱。
园林用途: 花叶俱美的观赏植物。 对二氧化 硫、氟化氢、氯气、氨气等均有很强的抗 性和吸收能力。 极适于重污染区种植.
毛竹(楠竹、孟宗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 de
Lehaie
主要特征:秆箨被深褐色斑点,密生棕褐 色小刺毛;箨耳小,边缘有长毛;箨舌微 隆起;秆环不隆起,竹秆各节仅见1 箨环; 新秆密被细柔毛和白粉。
4
桂竹(金竹、斑竹、刚竹、五月竹)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et Zucc.
9
棕榈(棕树\山棕)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f.) H.Wendl.
颖果,少坚果或浆果
约600 属,10000 种,广布于世界各地; 中国约225 属,1200 多种,全国均产。
3
竹亚科 Bambusoideae
主要特征: 木本,乔木状或灌木状,稀攀缘藤本。 叶具短柄,与叶鞘相连接处有一关节。 竹秆,箨环,秆环,二环之间称节内,
其上生芽,长大为枝,分枝情况常为分 属的根据。 地下茎称竹鞭,A 合轴丛生;B 合轴散 生;C 单轴散生;D 复轴混生。 地下茎的节间近实心,须根生于节上; 出土的芽称为竹笋,外被笋箨,成长后 称为秆箨,箨鞘发达,有时具有箨舌或 箨耳。 小穗有小花1 至多朵;花常两性,鳞被 3;雄蕊3 或6 枚,花柱2-3 裂。 颖果,少数为浆果。
部分单子叶植物介绍

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椰子主要产于我 国广东南部诸岛 及雷州半岛、海 南、台湾及云南 南部热带地区。
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别名:亚力山大椰子
花序生于叶鞘下,呈圆锥花序式,下垂,长30• 乔木状,高达10-25米,茎粗约401厘5厘米米,,多分枝,花序轴略具棱和弯曲,具2个
我国南部热带地区常见栽培,树形优美, 广泛作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种。果实含油, 可作猪饲料。
• 茎直立,乔木状,高10-20 米;茎幼时基部膨大,老
时近中部不规则地膨大,
向上部渐狭。叶羽状全裂, 弓形并常下垂,长约4-5米, 叶轴每侧的羽片多达250 片,羽片呈4列排列,线状 披针形,渐尖,顶端浅2裂, 长90-100厘米,宽3-5厘米, 顶部羽片较短而狭,在中 脉的每侧具粗壮的叶脉。
圆柱状,基部略膨大。叶羽状鞘全状裂佛,焰苞,长45厘米;花雌雄同株,白色;雄 生于茎顶,长2-3米,羽片呈2花列萼排片列3,,三角状圆形,长约3毫米;花瓣3,斜 线状披针形,长达45厘米,宽卵1.状2-2长.5圆形,长约6毫米,雄蕊通常9-10;雌花 厘米,先端渐尖,全缘或有缺萼刻片,和叶花瓣各3片,圆形,长3-4毫米。果实卵球 面绿色,叶背面被灰白色鳞秕形状,物红,色,长12-14毫米。种子卵球形,长约8毫 中脉明显;叶轴和叶柄厚而宽米,,无直毛径约7毫米,胚乳嚼烂状,胚基生。花期4 或稍被鳞秕;叶鞘绿色,膨大月而,包果茎期,4-7月。 形成明显的冠茎。
防寒。本种在南方各地广泛栽培, 主要
• (对
剥取其棕皮纤维(叶鞘纤维),作绳索, 编蓑衣、棕绷、地毡,制刷子和作沙发的
人 类 的
填充料等;嫩叶经漂白可制扇和草帽;未 开放的花苞又称“棕鱼”,可供食用;棕
棕榈科植物的概述

棕榈科植物的概述棕榈科植物的概述棕榈科植物种类繁多,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是仅次于禾本科的最重要的经济植物。
棕榈科植物是在被子植物出现不久就已存在的,人们普遍认为,棕榈科植物为原始裸子植物、现已灭绝的开顿目(Caytoniales)分化衍生出的后代。
棕榈科植物为泛热带至亚热带分布,目前已知的有200多属近3000种,主要分布中心在美洲、亚洲的热带地区、大洋洲及太平洋诸岛、非洲与欧洲也有分布。
大多数棕榈科植物的生境地在海拔1200米以下,但有些物种,如蜡材棕(Ceroxylon alpinum)在海拔3900米地安第斯山地北部,甚至超过用材树种生长海拔界限地地方仍能正常生长。
有些物种较耐寒,如棕榈、加拿利椰子(Phoenix canariensis)、智利酒椰子(Jubaea chilensis)等。
棕榈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之一,主要以剥取棕片为经营目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棕榈栽培经验的记录。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需要,现已逐步形成了棕片、棕籽、棕叶(包括心叶)、棕叶柄及棕树材的综合利用体系。
如扇叶糖棕(Borassus flabellifer)、砂糖椰子(Arebga pinnata)、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水椰(Nypa fruticans)、椰子(Cocos nuciferus)、董棕(Caryota urens)、棕竹(Rhapis excelsa)以及毛里求斯棕(Mauritiella uinifera)等粗壮的花序梗富含淀粉,可割取汁液制糖、酿酒、制醋或充当饮料。
油棕(Elaeis guineensis)则是重要的油料植物,其果实和种仁的含油量高达50%~60%,有“油王”之誉,由果皮榨出来的油称为棕榈油或棕油,而由种仁榨出来的油称为棕仁油,二者精炼后均为上佳食用油,同时还是高级的工业润滑油。
椰子不仅可割取其汁作饮品,而且其胚乳晒干后榨出来的油还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与油棕一样,其榨出的油可食用,也可用于制造人造奶油或奶酪,同时还是生产肥皂、蜡烛等日用品的重要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代表植物
5、天麻属(Gastrodia)
腐生兰;根状茎肥厚,横生,表面有环纹;茎直立,节上具鞘状 鳞片;总状花序顶生;花较小;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筒状,顶端5齿 裂;花粉块2,多颗粒状。
叶深绿色有光泽;花葶上 具多花; 花期2-3月。
建兰
兰属—建兰 C.ensifoliu m (L.) Sw.
叶2-6枚丛生,较柔软;花 葶直立,具4-7花,有清香 气;花期7-9月。
天麻
天麻属—天麻 (G.elata Bl.) 块茎药用,能熄风镇痉、治
头痛、头昏、眼花、风寒湿 痹。
蝴蝶兰
蝴蝶兰属—蝴蝶兰
贝叶棕亚科
贝叶棕亚科。31属,360余种 。分布于热带 各地及地中海地区;大部分具掌状叶的棕榈 都属于该亚科,不少种类与人类生活关系密 切,最常见的用途是叶片供编织各种器具; 叶鞘纤维作填充物等,如中国广东产的蒲葵, 长江流域出产的棕树。
糖棕亚科
糖棕亚科。产热带非洲、亚洲,共6属40余种,产于非洲的海菲 棕,又称非洲棕榈酒椰,是非洲内陆草原地区重要经济植物,花 序可取汁酿酒和做饮料。特产于印度洋塞舌尔群岛的双椰子的果 实,是植物界最大的,每果重达30余千克。
本科具1 个雄蕊的属种,花药位于合蕊柱的顶部;具2 个雄蕊的属种,2 雄蕊各位于合蕊柱的一侧。合蕊柱顶部前方具1 舌状物,称蕊喙,由柱头的 不育部分形成,能育柱头常位于蕊喙的下方,常凹陷充满黏液。花粉结为团 块状,有时部分变为柄状,称为花粉块柄;蕊喙的黏液变为固态黏块,称为 黏盘,有时黏盘有柄状的蕊喙柄。花粉团、花粉块柄和黏盘、蕊喙柄合生, 总称花粉块;花粉2 ~ 8 个。子房下位,3 心皮,1 室,侧膜胎座。蒴 果。种子微小而多,无胚乳。染色体:X = 6 ~ 26
A、具两个雌蕊 B.具一个雌蕊(子房扭转前)C.具一个雌蕊(子房扭转后)
三、分类与分布
兰科属于兰目、百合亚纲,为种子植物第二大科,约750 属, 20 000 种,2万种多为著名花卉,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与温 带地区。我国有160 多属,1 000 多种,全国广布,但主 产南部和西南部地区。
四、代表植物
水椰亚科
水椰亚科。1属1种,即水椰,分布于亚洲热带、大洋洲,北延至 中国海南岛和台湾,常生长于海湾泥沼地带或在红树林中混生; 常有胎生习性;果肉可食或以盐渍后食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序轴流出汁液可制 饮料;叶供编织、盖房等。
象牙椰亚科
象牙椰亚科。3属15种。分布于美洲热带。象牙椰子果实称为植 物象牙,用于制作工艺品。
本科是最进化的类群,主要表现在:
草本,附生或腐生 种类多,占单子叶的1/4 花具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 花两侧对称,内轮特化为唇瓣,基部成囊或距 雄蕊数目减少,形成合蕊柱; 子房下位,柱头具喙状突起 花的各部所有特征表现了对昆虫传粉的高度适应的程度 ,为了更
好的酿蜜传粉。
单子叶植物纲
棕榈科
一、主要特征
木本,单干直立,树干不分枝 叶常绿,大形,丛生于树干顶部,形“棕榈型”树冠 叶柄基部常扩大成纤维质的鞘 肉穗花序,花3基数,花小,通常淡黄绿色,两性或单性,多分枝,
外包大型佛焰状苞片。 子房上位,胚珠单生,浆果或核果 雄花 *P 3+3 A 3+3
雌花 *P 3+3 G 3,(3) 或 K3 C 3 A 3+3 G 3,(3)
蜘蛛兰属—蜘蛛兰 Arachnis clarkei (Rchb.f.) J.J. Sm
其它
扇脉杓兰
杓兰属 扇脉杓兰 Cypripedium japonicum
白芨
白芨属-白芨
Bletilla sriata
(Thunb.) Rchb. f.
白芨花正面
白芨合蕊柱, 示子房下位扭转
白芨虫媒传粉
鱼尾葵亚科
鱼尾葵亚科。产亚洲和大洋洲,3属38种。 鱼尾葵产热带东南亚,幼嫩茎 棕榈
尖可作蔬菜,树干髓心可制淀粉,中国南部 也产。莎木分布于亚洲湿热地区,果实煮熟 后可食用,花序轴产糖汁,中国南方也有分 布。
鳞果亚科
鳞果亚科。共有22属600余种,主产亚洲热带。本亚科出产多种 重要经济产品,如省藤为东南亚地区重要藤类资源,供编织各种 精美家具、器皿,茎长达200余米,中国南方也产。藤血竭为著 名的血竭原植物,其果实可提取红色树脂,作中药血竭或染色颜 料用。西谷椰产东南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树干髓心可制成 西谷米(西米)作主粮用。
白芨蒴果
石槲
石槲属—石槲 D.nobile Lindl.
山兰
花单生,有香气, 萼片近相等,花瓣 卵状披针形,唇瓣 带紫褐色斑点,顶 端反卷。春季开花, 原产中国。
兰属—春兰 (山兰) C.goeringii (Rchb.f.) Rchb.f.
佛兰
虎头兰
兰属—虎头兰
(C.hookerianu m Rchb. f.)
代表植物: 天麻 (赤箭、赤天箭)(G.elata Bl.)
四、代表植物
本科其它:
香果兰属—香果兰 Vanilla siamensis Rolfe. 独蒜兰 属—独蒜兰 Pleion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兜兰属—兜兰 (拖鞋兰) Paphiopedilum spp. 蝴蝶兰属—蝴蝶兰 Phalaenopsis amabilis 万带兰属—万带兰 Vanda coerulea 卡特兰属—卡特兰Cattleya labiata
二、分类及分布
有210属28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热带地区。巴西是世界上 棕榈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有28属100余种,最常见的有蒲葵树、 椰子树,主产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福建。四川、湖南、 江苏、浙江、贵州、西藏的一些温暖地区也有分布。 主要分为九个亚科:
刺葵亚科
刺葵亚科。仅刺葵1属,17种。分布于非洲、亚洲。海枣是热带干旱 地区的重要植物,是西亚、北非的重要食品,常见于沙漠绿洲,有生 命之树之称。干果从中东输入,称伊拉克枣。
附生、陆生或腐生;茎极短或变态为假鳞茎;叶革质,带状,总 状花序直立或俯垂;花大而美丽,有香味;花被张开;合蕊柱长; 花粉块2个;蒴果长椭圆形。
代表植物: 春兰 (草兰、山兰)[C.goeringii (Rchb.f.) Rchb.f.] 虎头兰 (C. hookerianum Rchb. f.) 蕙兰 (九子兰 、九节兰 ) ( C. faberi Rolfe. ) 墨兰(报岁兰 、丰岁兰 ) [C. sinense (Andr.) Willd.] 建兰(C. ensifolium (L.) Sw. )
单子叶植物纲
兰科
主讲人:王宇
一、重要特征
花程式 ↑P 3+3 A 2-1 G (3;1) 草本,陆生或附生或腐生植物 花两侧对称,花被内轮1片特化成唇瓣,能育雄蕊1或2(稀3); 花粉结合成花粉块,雄蕊和花柱结合成合蕊柱,子房下位,蒴果。 侧膜胎座。 。 种子微小。
二、《植物学》对兰科的介绍
四、代表植物
3、白芨属(Bletilla) 陆生兰;球茎扁平,上有环纹;叶薄纸质,一般集生于茎基部,
有时仅1叶;花较大,常成顶生总状花序;唇瓣3裂,无距。 代表植物: 白芨 [B.stiata(Thunb.) Rchb.f.]
四、代表植物
4、石斛属 (Dendrobium) 附生兰;茎黄绿色,节间明显;花常大形而艳丽,常生于茎的上
假鳞茎粗壮;叶宽带状,薄革 质;花葶近直立,蔬生6-12朵 或更多花,有桂花香气;花期 11-4月,通常2-3月。
蕙兰
兰属—蕙兰 C.faberi Rolfe.
叶7-9枚丛生,直立性强;总状花 序具6-12朵或更多;4-5月开花。 原产中国
墨兰
墨兰属 墨兰 C. sinense (Andr.)Will d.
陆生、附生或腐生的多年生草本,具根茎或块茎,附生的有假鳞 茎和气生根,假鳞茎常为茎基部肉质化而成。单叶互生,叶常肉 质,基部有鞘。花序穗状、总状、圆锥状,少为单生。花常两性, 少单性,两侧对称。花被2 轮,各3 片,花瓣状,外轮称萼片, 中央的1 片称中萼片,两侧的2 片称侧萼片;内轮侧生的2 片 称花瓣,中央的一片较大,有种种形态,称唇瓣,常色艳美丽, 有种种附属物,因花常扭转180° ,致使唇瓣常位于远轴方(下 方) ;雄蕊1 枚,少为2 枚;雄蕊、花柱、柱头合生成合蕊柱; 合蕊柱半圆形,面向唇瓣。
椰子亚科
椰子亚科。共22属640种,分布于世界 热带各地,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椰子广 泛栽培于世界湿热地区,特别是海岸地 区,果实为重要水果、食用油料;果皮 为填充纤维,中国南方也产。油棕原产 西非热带,种子富含油脂,为棕榈油来 源,中国云南和广东有栽培。
槟榔亚科
槟榔亚科。共有120属,1100种,泛热 带分布。槟榔为亚洲热带重要药材和咀嚼 品,男女老幼皆用之,有护齿、助消化、 杀虫之效;中国云南、广东有栽培。王棕 属植物的幼嫩茎尖可作蔬菜;王棕是热带 普通的观赏树木。
A — 兰花的花被各部分示意图;B — 兰花的基盘部;C — 兰花的顶盘部; D — 花粉块的结构;E — 合蕊柱;F — 花药;G — 子房和合蕊柱;
1 — 中萼片;2 — 花瓣;3 — 合蕊柱;4 — 侧萼片;5 — 侧裂片; 6 — 中裂片;7 — 唇瓣;8 — 花粉团;9 — 花药;10 — 花粉块柄; 11 — 黏盘;12 — 黏囊;13 — 柱头;14 — 蕊喙;15 — 药帽; 16 — 子房
THANKs
1.杓兰属(Cypripedium)
陆生兰;叶2至数枚茎生,幼时席卷;花两侧对称,中萼片较 宽大,侧萼片合生为一;唇瓣囊状,较大;蕊柱下弯,具2个侧生雄 蕊(能育)和1个巨大的背生退化雄蕊;花粉粒状不成花粉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