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电子控制单元(ECU)功能及应用
汽车中的汽车ecu名词解释

汽车中的汽车ecu名词解释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越来越智能化,而ECU(Engine Control Unit)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解释汽车中的ECU,并探讨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一、ECU的定义ECU是指引擎控制单元,它是一种嵌入式系统,能够监测和控制汽车引擎的运行。
ECU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引擎和其他相关部件的信息,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算法来控制燃油喷射、点火时机、和其他影响引擎性能的参数。
因此,ECU可以被认为是引擎的"大脑",它将汽车的性能与燃油效率进行平衡调控。
二、ECU的组成ECU由两个核心组件构成,即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Memory)。
中央处理器负责执行计算任务,针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数据进行处理。
存储器则负责存储算法和参数数据,以便ECU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和控制。
除此之外,ECU还包括输入和输出接口,用于与其他系统和设备通信,如显示屏、诊断设备等。
三、ECU的功能和应用1. 发动机控制:作为引擎控制单元,ECU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发动机的各种操作。
它可以根据驾驶条件和环境要求调节燃油喷射量,点火正时以及其他参数,以实现更好的燃烧效果和驾驶性能。
2. 排放控制:ECU还负责监测和控制车辆的排放情况,以满足环保法规要求。
它利用传感器检测废气组成和排放量,并根据这些数据来精确控制燃油喷射量和其他关键参数,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3. 诊断和故障检测:ECU内部拥有自主的自诊断系统,可以检测和记录车辆的故障代码。
一旦发现问题,ECU会发出警报并将故障代码存储,以便车主、技师或诊断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故障排查和修复。
4. 系统集成和互联:ECU还扮演着整个车辆电子系统的重要角色。
它可以集成并控制其他功能模块,如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车身稳定系统等,以实现系统间的协同操作。
此外,ECU还可以通过车辆总线系统(如CAN总线)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包括车载娱乐系统、导航系统等。
浅谈汽车车身控制器(BCM)

什么是车身控制器(BCM)?车身控制模块(Body Control Module,BCM)是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CU)。
BCM 通常位于车辆内部,在仪表板后面或座椅下面。
BCM负责驱动、监控和控制车辆的车身功能相关的电子控制单元 (ECU)。
BCM 充当车辆车身的大脑,负责管理照明、车窗、门锁、座椅控制等汽车功能。
BCM 使用各种协议(CAN/LIN /FlexRay等)与车辆中的其他 ECU 通信。
车身控制模块在现代汽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 BCM,车辆中的许多电气系统将无法正常或高效地运行。
车身控制模块有哪些功能?汽车中的 BCM 可以执行多种功能。
通过 CAN、LIN或以太网与其他模块和系统进行通信,根据输入信号控制以下电气设备,实现相应功能:▪车窗控制。
BCM可控制电动车窗升降。
▪照明控制。
BCM 管理外部和内部照明系统,包括自动头灯、尾灯、转向灯和灯光调光等功能。
▪电动门锁控制。
BCM接收门锁开关请求的信号,控制所有车门的上锁或解锁。
▪空调系统。
BCM 可协调暖气、通风和空调系统,允许驾驶员调节温度、HVAC 模式和风扇速度。
▪安全功能。
现在很多BCM都支持无钥匙进入系统、防盗和报警功能,以防止盗窃。
▪雨刷控制。
BCM 还控制雨刷功能,包括间歇性雨刷控制。
▪舒适性功能。
根据车辆的设计,BCM可控制汽车舒适性功能相关的执行器,如座椅、后视镜和电动调节。
▪诊断和故障报告。
BCM可存储诊断数据,并帮助客户识别电气系统中的问题并排除故障。
▪集成网关,通过车辆总线系统(CAN、LIN 或以太网)保持集成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
▪能耗控制。
BCM 可优化电气零部件的工作模式,在不使用部件时降低功耗。
这提高了传统车辆的燃油效率,并延长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BCM的硬件架构BCM 架构由各种组件组成,这些组件相互配合,实现了车辆电气系统的集成和控制。
BCM的核心是一个微控制器单元(MCU),它根据各种传感器和开关的输入处理和执行命令。
mcu 汽车 应用场景

mcu 汽车应用场景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在汽车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MCU汽车应用场景:
1.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MCU用于控制和管理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实现发动机的高效运行和排放控制。
2. 制动系统控制单元:MCU用于控制和管理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稳定程序(ESP)等,提高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能。
3.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MCU用于监测车辆轮胎的气压状态,一旦检测到轮胎气压异常,会通过MCU发送警报信号提醒驾驶员。
4. 汽车信息娱乐系统:MCU用于控制和管理汽车的音频、视频、导航等信息娱乐系统,提供丰富的娱乐和导航功能。
5. 车身电子控制单元(BCM):MCU用于控制和管理车辆的车门锁定系统、车窗控制系统、车灯控制系统等,提供方便和安全的车辆操作功能。
6.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MCU用于控制和管理车辆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如自动驾驶、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等,提高驾驶安全性。
7. 车载网络系统:MCU用于控制和管理车辆的CAN总线、LIN总线等车载网络系统,实现不同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和协调。
MCU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涵盖了发动机控制、制动系统、轮胎压力监测、信息娱乐、车身电子控制、高级驾驶辅助和车载网络等多个领域。
汽车维修培训试卷(含答案)

汽车维修培训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种是汽车引擎的主要部件?- A. 离合器- B. 变速器- C. 缸体- D. 方向盘- 答案:C2.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A. 维持油路畅通- B. 加速汽车启动- C. 维持发动机温度稳定- D. 改善驾驶舒适度- 答案:C3. 汽车刹车系统通常由下列哪些部件组成?- A. 挡泥板和挡泥翼- B. 轮胎和轮毂- C. 刹车片和刹车盘- D. 发动机舱和引擎盖- 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 发动机燃烧需要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答案:燃料、氧气、火花2. 充电电池通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金属构成的。
- 答案:铅、电解液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功能和作用。
- 答案: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用于监控和控制汽车的各个系统和组件。
它通过传感器获取相关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处理和决策,向各个系统发送指令,从而实现对汽车性能和功能的控制。
2. 解释汽车悬挂系统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悬挂系统类型。
- 答案:汽车悬挂系统主要作用是减震和支撑车身,使乘坐更加舒适和稳定。
常见的悬挂系统类型包括独立悬挂系统和非独立悬挂系统。
独立悬挂系统独立支撑每个车轮,使得车轮间的运动相互独立,提高了悬挂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非独立悬挂系统一般将两个车轮连接在一起,通过一根横梁或轴来支撑车身。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题案例一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可能的故障原因,并简要说明解决方法。
描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断电现象,并 Beglia 后难以再次启动。
发动机工作时有明显异音。
可能故障原因:电路短路导致断电,发动机存在故障。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车辆的电路系统,查找并修复短路问题。
其次,对发动机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并修复可能的故障点。
案例二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可能的故障原因,并简要说明解决方法。
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现代汽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那么,什么是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它的设计和应用又有哪些关键技术和挑战呢?下面将就此展开深入探讨。
一、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的概述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是目前现代汽车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汽车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汽车的功能和性能。
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其中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气囊控制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等。
这些子系统通过各自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向电子控制单元(ECU)发送信号,由ECU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控制输出信号的方式,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以达到各种汽车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二、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是一项高复杂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系统。
因此,其设计和应用有着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1. 多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需要采用多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同时实现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
这就要求系统设计必须具备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维护性,并且要考虑到多种网络结构的兼容性和互联性。
2. 高精度和高速度的信号传输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要求具备高精度和高速度,以满足汽车高速行驶和稳定性控制的需求。
因此,在信号传输的设计和应用中,需要采用高品质和高速度的通信技术,如CAN、LIN、FlexRay等。
3. 多模式控制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需要支持多模式控制,以及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调节。
这就要求系统能够智能控制车辆的功率输出、动态转向和制动力度等,以实现汽车的高效和安全行驶。
4. 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设计车用集成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还要求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在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如传感器的准确性、执行器的稳定性、控制逻辑的严谨性等。
ecu工作原理

ecu工作原理
ECU(Engine Control Unit)即发动机控制单元,是现代汽车
中的重要部件之一。
ECU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感器数据采集:ECU通过连接多个传感器,如氧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采集发动机各个参数的实时数据。
这些参数包括燃油的混合比、空气流量、冷却液温度等。
2. 数据处理:ECU通过内部的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传感器数
据进行实时处理。
它根据预设的程序和算法,计算出发动机所需的燃油喷射量、点火时机和气门时序等。
3. 控制信号输出:ECU会根据计算得出的结果,通过输出控
制信号来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例如,它会发送信号给喷油器,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以确保燃油的有效燃烧。
同时,它还可以控制点火系统,确保正确的点火时机。
4. 故障诊断:ECU还具有故障诊断功能。
它会持续监测发动
机系统的工作状态,并检测是否出现故障。
一旦检测到故障,ECU会通过故障代码来指示具体出错的部件,方便维修人员
进行故障排除。
总结起来,ECU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集和处理传感器数据,
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状态的精确控制。
它的作用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排放物的产生,并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概述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概述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是指一种集成了电子技术和控制系统的汽车部件,用于控制和协调汽车的各项功能和操作。
它主要负责管理车身各个部件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包括车门、车窗、车灯、转向灯、雨刷、空调、座椅等。
车身电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执行器、连接线路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实现了汽车车身功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车身电控系统的架构和组成部分车身电控系统的架构通常由多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负责控制特定的车身部件。
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电子控制单元(ECU),它是整个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并发送控制信号给执行器。
车身电控系统还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传感器:传感器是车身电控系统的信息输入部分,用于感知车身各个部件的状态和环境信息。
例如,车门开关、车窗升降器、雨量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ECU进行处理。
2.执行器:执行器是车身电控系统的输出部分,用于根据ECU的指令控制和调节车身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
例如,电动车窗装置、车灯控制器、空调控制器等。
执行器接收ECU发送的信号,通过执行相应的动作,实现对车身部件的控制。
3.连接线路:连接线路是车身电控系统的信息传递通道,用于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ECU,并将ECU发送的控制信号传输给执行器。
连接线路通常采用专用的电缆和连接器,保证信号的传输可靠性和稳定性。
4.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车身电控系统的核心处理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数据、生成控制策略并发送控制信号给执行器。
计算机系统通常由多个计算芯片、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构成,通过硬件和软件协同工作来执行控制功能。
二、车身电控系统的功能和优势车身电控系统通过电子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实现了对汽车车身各个部件的控制和管理。
它具有以下优势和功能:1.自动化控制:车身电控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身各个部件和环境的状态,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分析,并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执行器,实现车身部件的自动化控制。
汽车上28个电子控制系统(EFI、EGR、ISC、EBD、ESP...)及各自的作用说明

汽车上28个电子控制系统(EFI、EGR、ISC、EBD、ESP...)及各自的作用说明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ECS)通过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电子控制,使发动机在最佳工况状态下工作,以达到提高其整车性能、节约能源、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
01电控点火装置(ESA)电控点火装置由微处理机、传感器及其接口、执行器等构成。
该装置根据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参数进行运算、判断,然后进行点火时刻的调节,可使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进气量等条件下,保证在最佳点火提前角下工作,使发动机输出最大的功率和转矩,降低油耗和排放,节约燃料,减少空气污染。
02电控燃油喷射(EFI)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因其性能优越而逐渐取代了机械式或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
当发动机工作时,该装置根据各传感器测得的空气流量、进气温度、发动机转速及工作温度等参数,按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运算后与内存中预先存储的最佳工况时的供油控制参数进行比较和判断,适时调整供油量,保证发动机始终在最佳状态下工作,使其在输出一定功率的条件下,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03废气再循环控制(EGR)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是目前用于降低废气中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措施。
其主要执行元件是数控式EGR阀,作用是独立地对再循环到发动机的废气量进行准确的控制。
ECU根据发动机的工况适时地调节参与再循环废气的循环率,发动机在负荷下运转时,EGR阀开启,将一部分排气引入进气管与新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燃烧,从而实现再循环,并对送入进气系统的排气进行最佳控制,从而抑制有害气体NOx的生成,降低其在废气中的排出量。
但过量的废气参与再循环,将会影响混合气的点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特别是在发动机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再循环的废气会明显地影响发动机性能。
04怠速控制(ISC)怠速控制系统是通过调节空气通道面积以控制进气流量的方法来实现的,主要执行元件是怠速控制阀(IS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身电子控制单元(ECU)功能介绍及应用将电子技术应用于汽车,用电脑代替人脑以精确判断车辆及路面状况,用电子控制系统取代繁重的机械控制元件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目标。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改善了汽车的各种性能。
现代的汽车,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以便为人们更易驾驶,并具有舒适环境的活动居住空间,这方面技术所涉及的内容有汽车的视野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娱乐性等,这些都和车身电子控制技术密不可分,都是当今和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视野对汽车驾驶员来说是最重要的,视野性是指驾驶员在操纵汽车时,不需改变操作姿势对道路及周围环境观察的可见范围,视野控制技术指的是对汽车照明灯,包括前照灯、尾灯、钥匙孔照明灯、车门灯和室内灯,和转向信号灯的电子控制,以及对电动刮水器、洗涤器和除霜器等的电子控制。
方便性除指驾驶员、乘员进出车厢和行李、货物装卸方便外,还包括对汽车电动门窗、电动门锁、电动后视镜、电动车顶等的控制。
汽车的舒适性,就是汽车在道路上行使时保证驾驶员及乘员不致疲劳的性能。
如汽车的行使平稳性、驾驶员及乘员座位的柔软性、登车的便利与否、车内空气的温度和洁净度、噪声和振动。
娱乐性和通信功能目前多组成多媒体系统,该系统是驾驶员和乘员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有自己喜爱的音乐和视觉享受,而且还可以上网工作和收发E-MAIL,进行商务活动。
以上这些功能是由数个集成的和分散的车身控制器组成一个完整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微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汽车的视野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娱乐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国际上车身电子集成控制技术比较成熟,其中有代表性的公司为美国德尔福德科电子公司、德国博世、日本欧姆龙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在电子控制ECU方面已经历经几十年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较为成熟。
韩国现代MOBIS、AUTONET公司等企业引进博世等技术,其发展也已经形成体系。
国外的先进企业目前研制的车身ECU最少的数量仅有2个,但已经涵盖了发动机、安全气囊、ABS及车身控制的模块功能,在ECU的研制上领先国内几十年。
在国内系统集成方面尚没有形成生产能力,国内厂商尚未在汽车厂形成批量性的配套关系,而仅限于零售上的后装市场。
国内已见有车身电子控制集成系统由整车驱动系统CAN总线上的各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具有防盗、电动门窗控制以及后视镜控制等功能的文献报道,但这些产品都是国外进口产品,国内汽车电子厂家并未出现成型的批量的产品,而我公司是国内首家研制车身电子控制集成系统并坚持下来的企业。
我公司开发的汽车车身电子控制单元HS-E2003 ECU,其特点是采用跳码编码遥控技术、单片机之间通讯接口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功能模块化集成技术,保证车身控制所有功能顺利实现。
大大提高整车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
HS-E2003基本原理是通过单片机根据各种开关、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来实现控制汽车如:前、后雨刮器、照明灯(前照灯、尾灯、室内灯等)、前、后清洗器、电动后视镜、遥控中控门锁、电动车窗及各种蜂鸣报警提醒等功能。
整个系统包括八大控制模块:前控制单元、电子时钟报警控制单元(ETACS)、转向拄控制单元、车窗主控及按键模块、驾驶席车窗控制模块、助手席车窗控制模块、后排左、右车窗控制模块。
一、系统框图如下:
二、HS-E2003主要功能
1、各种蜂鸣器的控制,即在相应的条件满足时,使蜂鸣器以不同的频率蜂鸣报警。
如:安全带蜂鸣功能, 汽车点火发动时未系安全带蜂鸣报警;照明监控蜂鸣功能,汽车熄火时钥匙拔出,驾驶门打开,当大灯、尾灯、前雾灯或后雾灯任意灯打开时,蜂鸣报警;忘拔钥匙蜂鸣功能,汽车熄火,钥匙插上,驾驶门打开时,蜂鸣报警;倒车蜂鸣器功能,汽车倒车时蜂鸣;速度警报蜂鸣功能,当车速超过某一速度(软件任意设定)时蜂鸣报警;
调整蜂鸣功能,当进行功能调整(部分功能可以依照特定的操作程序来调整其功能有或无)时,蜂鸣提醒。
2、安全带警告灯。
汽车发动时安全带警告灯闪烁6秒,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3、点火钥匙照明指示功能。
上车时点火钥匙照明灯亮灯30秒后熄灭,下车时点火钥匙拔出后,点火钥匙照明灯亮灯30秒后熄灭。
4、左、右转向灯指示功能。
当左或右转向灯一路开路时,闪烁频率加快,提醒驾驶员需要维修。
5、应急信号指示功能。
6、电动窗定时控制功能。
电动车窗可以点动、连续升降,防止夹伤乘员,特别是儿童、无线遥控关车窗。
7、前雾灯控制功能。
前雾灯同时也受尾灯或头灯亮灯状态控制,只要关尾灯或头灯,前雾灯也自动关灯。
8、后雾灯控制功能。
后雾灯同时也受头灯或前雾灯亮灯状态控制,只要关头灯或前雾灯,后雾灯也自动关灯。
9、后刮水器控制功能。
后刮水器可以间歇刮水,和倒车挡连动刮水,和清洗器连动刮水。
10、中控门锁控制功能。
可以通过锁门按钮操作锁门/开门,还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锁门/开门。
11、防止忘拔钥匙功能。
在钥匙未拔出时,驾驶侧门打开,动作锁门按钮,不能锁门,防止钥匙忘记拔出。
12、变光式室内灯控制功能。
室内灯控制是采用短衰减式亮灯、灭灯,这样有利于节约电源。
13、多种无钥匙遥控功能。
可以遥控车门开/关、遥控车窗升/降、遥控后视镜展开/收存。
遥控编码采用跳码技术,遥控器每次发射信号编码都不同,完全消除密码被破译的可能。
14、头灯自动切断功能。
汽车熄火后,若汽车大灯、尾灯打开,3分钟后自动关灯,可以消除因驾驶员忘记关大灯而耗掉电瓶电源,导致不能发动汽车的烦恼。
15、调整功能。
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特定操作程序,根据驾驶员个人喜好来设定其有/无。
如:头灯自动断开功能的有/无,车速感应刮水器功能的有/无,后视镜自动展开功能的有/无,无钥匙输入装置的危险应答的有/无。
16、前照灯(远光、近光)、尾灯控制功能。
自动照明功能,随着外界亮暗程度自动开启前照灯。
17、前雨刮器、清洗器控制功能。
前雨刮可以实现高速、低速、间歇刮水、除雾等功能,还可以和清晰电机连动控制功能。
18、速度感应雨刮器。
前雨刮器可以随着速度变化自动调整间歇时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19、诊断码输出。
ECU故障状态,各种输入开关通断状态都可以通过故障诊断仪检测出来,便于汽车维修。
整个系统采用微电脑控制器总线结构,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易实现各种功能扩展。
传统汽车车身部分控制采用的是独立部件,分立元件,功能增加越多装配越困难,汽车车身线束复杂,布置困难,可靠性低;而HS-E2003是把汽车车身部分的控制采用模块化设计,很多功能都集成在一
个模块上,而模块之间连接只需要一根通讯线即可,车身线束之间接插件大大减少,大大减少生产和使用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功能设计人性化,大部分功能可以根据驾驶员的喜好,通过特定操作程序预先设置其功能有/无,而无需增加任何成本。
本产品在汽车车身电子控制集成系统方面与现有技术工艺比较具有的优势是:(1)、各模块控制部分全部采用日本NEC先进的8位微电脑芯片,具有功耗低,抗干扰强,各模块间通讯简便,只需一根通讯数据线。
各模块之间既可协调工作,又可独立工作,单独成为一产品,安装方便。
大大简化了汽车线束,提高了整车可靠性,调试维修十分方便。
随着汽车上各种功能的扩展,如仍采用传统电路,所有用电设备及其控制、执行装置,各自分别通过开关(或继电器)与电源相联,将导致电线数和电线重量急剧增加,安装困难,可靠性也降低,故障诊断难度大。
(2)、遥控功能,采用跳码技术。
遥控器开锁键,遥控器发出一组密码,主机收到密码,对它进行解码并检查核对,核对正确之后,机器执行开门锁的功能,才能开门进车;可在车外面用遥控开、关车窗。
(3)、各种警告蜂鸣功能,车内各种功能操作更具有人性化,使得驾驶汽车不再是苦差事,给行车带来极大的舒适性、安全性。
(4)、各种输入状态、故障自诊断功能。
可用用诊断仪检测各模块、开关工作是否正常,为快速诊断故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
本产品是供给哈飞的赛马、赛豹车。
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批量生产,年产量2万台左右。
中控防盗产品从2000年开始就批量生产了,主要的配套车厂有: 东南汽车厂,吉利汽车厂,长丰汽车厂等。
产品开发软件有: 结构设计pro-ENGINEER_WILDFIRE2.0,UG_NX5.0, CATIA_V5,AutoCAD_2004。
电路设计pads2007,Protel。
软件设计是根据所选MCU的内核环境来确定的,CAN总线的软件设计必须要有通信协议,在配CAN诊断软件CANoe(我公司已购买)就可以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