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大全
各岗位工种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

各岗位工种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一、物理因素1.噪音:可以通过佩戴耳塞、设置隔音设备、加强室内隔音等方法进行控制。
2.振动:可以选择降低振动工具的振动水平、加装防振装备、更换降振措施等方法来控制。
3.温度: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通风、降温、加装空调等措施,确保温度舒适。
4.光照:可以进行合理的灯光布置,配备护眼设备,避免眩光等产生过大的光照刺激。
二、化学因素1.有毒气体:可以通过加强通风设备、佩戴呼吸保护装备、更换有毒气体替代品等方法进行控制。
2.有害粉尘:可以建立密闭排尘系统、加装防尘设备、佩戴防尘口罩等措施来控制。
3.有害液体:可以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加装排风设备等方法进行控制。
4.爆炸、火灾:可以设置防火设备、佩戴防火服装、加强火灾应对演练等控制方法。
三、生物因素1.细菌、病毒:可以进行工作场所卫生的定期清洁,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设备进行控制。
2.动物、昆虫等:可以设置防护网、加强卫生管理、佩戴防护服装等措施进行控制。
3.植物过敏原:可以进行职工健康检查,提供防护设备,加强工作场所清洁等方法进行控制。
四、人为因素1.工伤事故:可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设置安全警告标志,进行安全演习等控制措施。
2.不良工作姿势:可以进行人机工效学评价,调整工作台面、座椅等设备,教育员工正确工作姿势等方法进行控制。
3.工作场所紧张:可以进行心理危害评估,加强员工心理辅导与疏导等方法进行控制。
4.电气设备故障:可以定期检查设备安全状况,设置安全防护装备,加强维修与保养等方式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各岗位工种的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岗位的特点和工作环境来制定。
通过建立科学的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机制,可以有效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能班组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职能班组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一、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职能班组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之一,它的岗位危险有害因素与其他班组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一般来说,岗位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物理因素1.噪声:夜间运行的机器可能产生噪音,导致员工感觉疲劳和睡眠不足。
2.振动:振动可能对员工的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当他们需要经常站着、走动或者搬运重物时。
3.电磁辐射:一些机器可能产生电磁辐射,这对员工健康也有潜在的威胁。
(二)化学因素1.有害气体:一些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危险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毒气体、挥发性有机物和油脂等。
2.粉尘:一些作业会产生粉尘,例如煤炭加工、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长期吸入粉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三)生物因素1.细菌和病毒:在某些工作环境下,员工可能受到病原体的威胁,例如医院、养殖场等。
2.动物:对于从事养殖业的员工来说,动物的攻击和伤害可能是常见的问题。
(四)人为因素1.安全问题:一些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例如楼梯上的栏杆坍塌、电器不正确使用等情况。
2.心理压力:一些工作可能非常繁重和压力巨大,例如客服工作、销售工作等,这可能会对员工产生心理影响。
二、岗位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在确认了岗位危险有害因素之后,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一)物理因素1.噪声:采取隔音、隔震、降噪等技术手段;对于噪音较严重的场所,应与工人定期做好听力保护工作。
2.振动:尽量使用减振装置和保护性设备,例如枕头、垫子等。
3.电磁辐射:对于辐射源,应使用屏蔽技术或者远离这些辐射源;对于员工,应提供防辐射设施,例如防护眼镜、护手套等。
(二)化学因素1.有害气体:应采取有效的排气和通风系统,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充分通风;对于和处理有害气体的员工提供防护性设备和培训。
2.粉尘:使用粉尘过滤器或者其他粉尘控制技术;对于员工,提供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并且让他们经常更换工作服和工作帽等。
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大全:重视安全

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大全:重视安全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大全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各个岗位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有必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多个方面对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进行阐述。
1.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一种常见的工伤事故,通常发生在高处作业、维修和清洁等工作过程中。
为了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作业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
●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
●规范作业流程,禁止向下投掷物品,防止物体打击。
1.物体打击物体打击主要发生在装卸、搬运和操作机械设备等环节中。
为了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禁止使用不安全的工具。
●对物料堆放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过高或不稳定。
●在通道或工作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1.触电伤害触电伤害主要发生在电气设备操作、维修和清洁等工作中。
为了防止触电伤害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禁止徒手接触带电体。
●在工作区域设置隔离设施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对员工进行电击急救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主要发生在机械设备操作、维修和清洁等工作中。
为了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禁止使用不安全的工具。
●对机械设备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避免人员接触。
●对员工进行机械伤害急救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1.火灾危险火灾危险主要发生在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等环节中。
为了防止火灾危险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和使用,避免混存或误用。
岗位危险源风险辨识

岗位风险辨识资料矿山车间主要工作涉及到的伤害因素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跌落伤害、灼烫、火灾、高处坠落、滑塌、爆破伤害、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粉尘、皮带绞伤伤害。
办公室人员岗位1、危害因素:吸烟、明火,可能造成火灾。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消防管理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工作结束后或因故离开工作场所检查火源。
2、危害因素:私自改动供电线路,可能造成触电、火灾隐患。
预防措施:办公室内严禁私自用电,严禁乱接电线。
3、危害因素:办公楼周边车辆违章驾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预防措施:行走时注意避让过往车辆。
4、危害因素:擦窗户玻璃,可能造成高空坠落。
预防措施:登高擦玻璃应采取防护措施。
5、危害因素:拖地时地面积存的积水,可能造成跌伤、积水。
预防措施:未干时及时采取防滑措施,并设置警示。
6、危害因素:办公备用电线路老化、漏电、插座损坏,可能造成触电、火灾隐患。
预防措施:机电设备绝缘良好,对老化的电器及时更换,下班前断电。
7、危害因素:打印机或复印机硒鼓老化或损坏,硒粉泄露、飞扬,可能造成肺部病或者矽肺病。
预防措施购进正规打印机或硒鼓,正确使用和维修、维护。
8、危害因素:高空不明物体坠落,可能造成坠物伤人。
预防措施:高层建筑物下行走时注意安全,有坠物警告区域严禁靠近。
9、危害因素:饮水机热水流出,可能造成人员烫伤。
预防措施打水时规范操作,饮水机出现故障严禁使用。
10、危害因素:空调、手机、电脑的使用,电磁辐射影响健康。
预防措施:适当采取防辐射措施。
11、危害因素:办公环境不洁,可能造成传染病流行。
预防措施及时打扫卫生,适当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12、危害因素:夏季高温,可能造成中暑。
预防措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13、危害因素:乘坐通勤车上下车拥挤,可能造成挤伤、摔倒等。
预防措施:排队上下车。
14、危害因素:地面电气设备没有采用接零保护。
预防措施:地面电气设备采用接零保护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倒运车司机一、司机岗位工作标准1、每天负责对铲车的保护、保养及修理工作。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二零一三年编制目录1.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32.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43.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4.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5.防尘洒水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6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岗位危险源辨识汇总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一危险源定义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
在组织对现场、现有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时,主要分析以往遗留的危险以及计划活动中可能带来的危险辨识与控制。
2)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经营活动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或几年运行情况平稳,是正常状态。
经营活动偏离正常状态或发生预料之内的,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相对差异的,属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雷击等事故状态。
2.重大危险源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8218-2009)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这里的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重要危险源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风险较大或不可接受的危险源。
二危害辨识方法1.危害辨识方法:工作危害分析()1)调查法:辨识小组在作业现场进行调查、辨识;2)安全检查表辨识法:辨识小组编制安全检查表,根据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进行辨识;3)经验法:辨识小组根据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现场辨识;4)经辨识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内。
本评价对作业危险进行辨识时,将采用调查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比较全面的识别目的。
2.评价准则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法),对辨识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以量化项目经营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体制改革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
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用符号E表示。
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符号C表示。
各岗位工种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

各岗位工种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1.高处作业的危险因素高处作业是指在高空或需要攀爬高处进行工作,常见的工种包括建筑工人、电力维修人员和窗户清洁工等。
这类工作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坠落、物体打击和电击等。
辨识方法:-通过现场勘测和风险评估,确定高出地面的高度;-查看作业区域是否有必要搭设脚手架、防护栏杆等设施;-检查是否有堆放物、工具等可能掉落的地方。
-安装护栏、安全网和安全绳等,确保工人不会从高处坠落;-为工人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和头盔等;-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工人了解高处作业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方法。
2.化学品接触的危险因素许多工种需要与化学品打交道,如实验室工作人员、油漆工和清洁工等。
这类工作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有害物质吸入、皮肤接触和误食等。
辨识方法:-查看作业区域是否有可能产生化学品飞溅和散发有害气体的环境;-检查工作过程中是否使用有害化学品;-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如排风扇和通风管道,以降低化学品气体浓度;-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教育和培训工人正确处理和储存化学品的方法。
3.噪音暴露的危险因素许多职业可能会长时间接触噪音,如建筑工人、机床操作员和音乐家等。
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下会对听力和健康造成损害。
辨识方法:-通过测量和监测,确定工作区域的噪音水平;-调查工人对噪音暴露的频率和程度;-评估工作岗位是否对噪音敏感。
-降低噪音源的声音,如隔音罩和减震设备;-提供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调整工作安排,减少噪音暴露的时间。
4.手臂振动的危险因素许多职业需要长时间使用震动工具,如建筑工人、园艺工和机械操作员等。
长期暴露于手臂振动会导致血管、神经和关节疾病。
辨识方法:-调查工作人员使用震动工具的频率和时间;-观察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手臂受到严重震动的情况;-评估工人是否有手臂振动相关的健康问题。
-提供减震工具和合适的手部护具,如手套和手腕支撑带等;-减少震动工具的使用时间,采用轮班制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健康问题。
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大全

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大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事故也随之增多。
在企业中,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不足都会成为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企业需要对各个岗位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辨识。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提供企业岗位危险因素的辨识方法和具体细节,帮助企业全面应对各种可能的危险。
岗位危险因素的辨识方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般来说,的辨识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分析岗位特点在辨识岗位危险因素之前,先要分析该岗位的特点,包括岗位的属性、职责、工作条件等。
通过全面了解岗位特点,确定该岗位的主要危险因素,减少产生事故的概率。
2. 模拟岗位操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危险因素,企业可以模拟该岗位的操作过程。
在模拟过程中,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根据操作规程中出现的问题,列出相应的危险因素清单。
3. 按照安全标准企业还可以按照相关的安全标准,将该岗位所处环境的危险识别出来。
例如,根据ISO45001标准,企业可以对各个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操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岗位危险因素的具体细节除了上述的辨识方法外,企业还需要详细地分析不同岗位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1. 电气危险因素电气危险是企业中常遇到的一种高危险源,其中接触电流、电弧闪over、电气火灾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
企业应该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根据检测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
2. 机械危险因素机械危险因素指各种机械设备等会使人身体受伤的原因。
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机械维修计划和保养周期,同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规范操作,防止引起安全事故。
3. 化学危险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化学品使用,这些化学品往往会带来一定的化学危险。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化学品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对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4. 物理危险因素物理危险因素包括各种电磁辐射、高温、低温等,这些都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位:办公室
危险有害因素及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
工种:内勤
可能导致的后果
损坏电器 烫伤 人员受伤,物品受损 触电伤亡 触电伤亡短路跳闸 辐射 粉尘危害 颈椎病、肩周炎 火灾事故 触电伤亡 触电伤亡 短路跳闸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档案损失 档案丢失 盗窃
设 备 设 施 因 素 因环 素境 办 公 室要有厂内人 Nhomakorabea告知和陪同
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部门:选矿公司
分类 支项 因素 序号
人 为 因 素 1 2 3 1 2 3 4 1 1 2 3 4 管 理 因 素 5 6 7 8 9
使用电器不当 开水瓶使用不当 搬运操作不当 电线漏电 电器遇水 长期使用电脑 经常使用激光打印机 长期保持一种姿势 电器短路、超负荷 私自更换灯泡 私自维修电器 电气超负荷 饮食搭配不当 食物不熟 食物过期变质 档案发生火灾 档案被入室盗窃
10 人员进出厂区未登记 11 人员进出厂区未进行安全告知和陪同
中毒
辨识
工种:内勤
风险管控 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
正确使用电器、不使用陌生电器 正确使用开水瓶 小心搬运,合理安排人员搬运 经常检查线路 水源远离电器,装漏电保护器 间歇使用 间隙使用 经常活动,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 严禁超负荷使用,违规操作 持证上岗更换灯泡 持证上岗维修 严禁超负荷使用,违规操作 加强食堂卫生监督 加强食堂卫生监督 加强食堂卫生监督 严禁烟火配备灭火器 做好防盗工作,有电子版备份 严格进出厂区人员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