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层专项施工方案模版
水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共和至玉树公路改扩建工程GYII-SGD4合同段(YK610+000~YK650+00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共和至玉树公路D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七月十日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 - 1 -1.1、编制依据 ..................................................................................................................................... - 1 -1.2、编制原则 ..................................................................................................................................... - 1 -2、工程概况及基层施工技术参数..................................................................................................... - 2 -2.1、工程概况 ..................................................................................................................................... - 2 -2.2、基层施工技术参数 ..................................................................................................................... - 2 -3、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 2 -3.1、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 ............................................................................................................. - 2 -3.2、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表 ................................................................................................................. - 2 -3.4、水稳基层施工计划 ..................................................................................................................... - 3 -3.5、施工准备 ..................................................................................................................................... - 3 -3.5.1、试验准备 .................................................................................................................................. - 3 -3.5.2、拌和场地准备 ........................................................................................................................ - 5 -3.5.3、机械准备 .................................................................................................................................. - 5 -3.5.4 、工地试验室的准备 ................................................................................................................ - 5 -3.5.5 、技术准备 ................................................................................................................................ - 6 -4、基层的施工 .................................................................................................................................... - 6 -4.1 、工艺流程 ................................................................................................................................... - 6 -4.2 、施工方法 ................................................................................................................................... - 6 -4.2.1、垫层的准备 .............................................................................................................................. - 6 -4.2.2 、现场的施工放样 .................................................................................................................... - 6 -4.2.3、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说明 .................................................................................................... - 7 -4.2.4、养护 .......................................................................................................................................... - 9 -4.2.5、试验检测及压实度控制 .......................................................................................................... - 9 -5、施工通病防治措施 ........................................................................................................................ - 9 -5.1、7d无侧限压力不达标 ................................................................................................................ - 9 -5.2、摊铺时粗细料离析 ................................................................................................................... - 10 -5.3、压实度较差 ............................................................................................................................... - 10 -5.4、基层出现松散现象 ................................................................................................................... - 10 -5.5、平整度差 ................................................................................................................................... - 10 -5.6、标高控制差 ............................................................................................................................... - 11 -6、质量要求 ...................................................................................................................................... - 11 -7、质量保证措施 .............................................................................................................................. - 11 -8、安全保证措施 .............................................................................................................................. - 12 -9、环境保护措施 .............................................................................................................................. - 12 -共和至玉树公路D4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改扩建工程D4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是在对施工现场及人文环境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以下资料编制:1.1.1、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改扩建工程GYII-SGD4标段施工招标文件;1.1.2、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改扩建工程GYII-SGD4标段施工投标文件;1.1.3、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改扩建工程GYII-SGD4合同段施工合同(编号:GYII 〔2013〕-SG018)1.1.4、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改扩建工程GYII-SGD4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1.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1.6、《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4-2012)1.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1.8、《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1.1.9、国家、交通部及青海省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施工规范等。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

前进中路改造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三、施工部署 (4)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5)1、下承层施工准备 (5)2、施工放样 (5)3、混合料拌合、运输 (5)4、混合料摊铺与整形 (5)5、混合料碾压 (6)6、养生 (6)7、接缝处理 (6)8、取样及试验 (7)9、外观质量要求 (7)五、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8)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昆山市市区,柏庐路—桃花江路段,沿线分别于柏庐路、绣衣路、珠江北路、黄河北路、长江中路、黑龙江北路及桃花江路相交,全长2579m,全线共有2座老桥。
1座箱涵,均为老路改造。
前进中路路属昆山市城区内交通性干道,现状为柏庐路-绣衣路:3。
0m人行道+1.25m侧分带+2m非机动车道+9m 机动车道+9m 机动车道+2m非机动车道+ 1。
25m侧分带+3。
0m人行道=30。
5m绣衣路—长江中路:5m人行道+4。
3m非机动车道+0。
7m侧分带+7m 机动车道+7m 机动车道+ 0。
7m侧分带+4.3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34m长江中路—黑龙江北路:6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1m侧分带+7m 机动车道+7m 机动车道+ 1m侧分带+5m非机动车道+6m人行道=38m 黑龙江北路-金浦大桥西:5。
5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1m侧分带+7m 机动车道+7m 机动车道+ 1m侧分带+5m非机动车道+5.5m人行道=37m金浦大桥东—桃花江路:5m人行道+4。
5m非机动车道+2m侧分带+7m 机动车道+7m 机动车道+ 2m侧分带+4.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37m此次工程为前进中路改建工程,建成后的新前进路将有利于改善昆山市城市面貌形象,必将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二、编制依据1、工程招、投标文件、施工图及设计交底、合同协议书及现场实际情况。
2、本公司的技术力量、施工能力、施工经验、机械设备状况和自有的技术资料。
水泥稳定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层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面积为XXXX平方米。
施工内容包括水泥稳定层的铺设和固化,工程周期为X天。
本方案主要针对水泥稳定层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二、材料准备1.水泥:采用标号为XXX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确定用量;2.砂石:采用级配适宜的天然河沙和碎石,符合国家及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3.污土处理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剂;4.混凝土机械设备:包括搅拌机、泵车等;5.建筑工具:如平板、钢钎、压路机等;6.辅助材料:如混合强化剂、纤维布等。
三、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1)清洁地基:对基础进行清理,清除杂物、污土等;(2)修复基层:对无法满足要求的地基进行修复;(3)均匀压实:采用机械压实设备对基层进行均匀压实,保证地基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2.水泥稳定层施工(1)配合比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水泥、砂石和水的配合比;(2)搅拌:将混凝土搅拌机械设备与水泥、砂石和水按照比例进行搅拌,保证搅拌均匀;(3)铺设:采用平板将混凝土均匀铺设在基层上,保持合理的均匀厚度;(4)整平:使用平板和钢钎对混凝土进行整平,保证表面的平整度;(5)压实:采用压路机或手持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压实,提高密实度;(6)浇水养护:在混凝土硬化前适时浇水,保证养护期内的湿润程度;(7)固化:在混凝土初始硬化后进行固化处理,加快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四、质量控制1.施工资质: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具备相关工程施工经验;2.材料质量:确保材料的合格性,如水泥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等;3.施工质量: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稳定层的质量;4.检测监控: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性工序进行检测监控,确保质量合格;5.质量验收:施工结束后进行质量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
以上是水泥稳定层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了工程概况、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路面水稳层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承包[ ]技案号)合同名称:武汉新港白浒山港区花山码头一期工程跨堤连接道路工程说明: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人填写。
监理机构审签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代机构各1份。
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1材料及主要机械1.1.1碎石要用质地坚韧,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1.5~19㎜;19~9.5㎜;9.5~4.75㎜的碎石)及4.75㎜以下的石屑。
1.1.2水泥:宜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需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早强的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PO.32.5或PO.42.5的水泥。
1.1.3水,自来水1.1.4主要机械器具: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电动打夯机、铁锹、手推车、全站仪、水准仪。
1.2 作业条件1.2.1天然三合土垫层表面平整、坚实,高程、宽度、横坡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和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并办理报验隐检手续。
1.2.2各种原材料的进场试验检测完成并办理材料进场报验手续,完成混合料组成设计。
1.2.3 恢复道路中线桩,并在两侧边缘外设指示桩,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边缘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
2、施工工艺: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图2.2准备下承层2.2.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下承层(级配碎石底基层)表面要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级配碎石底基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高程、宽度、横坡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2.2对于级配碎石底基层还要进行弯沉值检测,凡是不符合的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措施,使之达到规范的规定标准,方可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铺筑。
2.3施工放样2.3.1在底基层恢复中线桩,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曲线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2.3.2在两侧指示桩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缘的松铺高和设计高程。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1.检查设计图纸、规格要求和施工方案,并确认现场操作人员明白各项要求;2.检查施工工艺及施工材料的准备情况,确保材料质量及数量满足施工需要;3.组织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及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4.清理施工区域,并对需要修整的基层进行处理。
二、基层处理1.将基层线形标高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2.对于基层高差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直接修整方法,通过施工机械进行修整;3.对于高差较大的基层,需采用分层修整的方法,先削去高出部分,然后添加沥青混凝土等材料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设计标高;4.将修整后的基层进行碾压,使其均匀、致密。
三、整平指示层施工1.在基层上铺设整平指示层,一般选用水泥砂浆或砂浆配合剂进行施工;2.根据设计要求,在指示层上设置水准标志点、平整度控制点等;3.按照设计要求对指示层进行整平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平整度和标高;4.确保整平指示层的质量,以保证后续水泥稳定层的施工质量。
四、水泥稳定层施工1.水泥稳定层的材料按规定比例进行配合,并进行搅拌均匀;2. 在整平指示层上进行水泥稳定层的浇筑,浇筑厚度一般为5-10cm,具体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3.在水泥稳定层浇筑完毕后,进行初期压实,通常采用振动碾压机进行压实,使其致密;4.初期压实完成后,对水泥稳定层进行养护,保持其湿润状态,一般养护期为7-14天;5.养护期结束后,进行终期压实,可使用压路机进行多遍碾压,使水泥稳定层更加坚实致密。
五、验收与收尾1.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密实度和设计要求的标高;2.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修补和整改;3.清理施工现场杂物,保持整洁有序;4.编制完成施工记录,包括水泥稳定层的厚度、材料配比和施工质量等信息;5.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方案的基本步骤及要点,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调整。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专项方案-(完整版)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专项方案-(完整版)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青海省海东工业园临空综合经济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图纸》;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B34-20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59-2011;6)、施工现场实际情况;7)、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8)、本公司承担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
二、道路工程概况我公司承建的团结路、西一路、站前路、一支路、二支路为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其中:站前路为城市Ⅲ级主干道,位于高铁新城火车站前,东西走向,设计车速为30Km/h,道路全长274.776m,道路路幅宽度30m,双向四车道,车行道路幅宽18m,人行道单幅宽6m,车行道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30cm,人行道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cm,共计1857.9m3。
西一路为城市Ⅲ级次干道,位于高铁新城火车站东侧,南北走向,设计车速为30Km/h,道路全长628.759m,道路路幅宽度30m,双向四车道,车行道路幅宽18m,人行道单幅宽6m,车行道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0cm,人行道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cm,共计3277.3m3。
团结路为城市Ⅲ级次干道,位于高铁新城,南北走向,设计车速为30Km/h,道路全长534.553m,道路路幅宽度30m,双向四车道,车行道路幅宽18m,人行道单幅宽6m,车行道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0cm,人行道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cm,共计2692.1m3。
一支路为城市Ⅲ级次支路,位于高铁新城,南北走向,设计车速为20Km/h,道路全长495.215m,道路路幅宽度20m,双向双车道,车行道路幅宽14m,人行道单幅宽3m,车行道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0cm,人行道设计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cm,共计1755.5m3。
道路施工专项方案水稳层

1、、级配碎石按规定碎石压碎值不不小于 30%,其级配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承认后执行。
在摊铺过程中注意控制好水分。
要边运料边摊铺(干时要边洒水),并做到水量均匀。
级配碎石料一定要运随拌随摊铺随整平,在到达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含水量过小,应洒水均匀再进行摊铺和碾压。
2、摊铺本层前,按道路宽度规定放出中心桩和边桩,用线拉出铺筑宽度,按每天旳工作量和铺筑长度计算出年需方量,安排好运送车辆,从路床旳一端开始,全路幅前后成型或梅花形布设混合料。
根据试验路段旳松铺系数进行摊铺,布好混合料堆后,用推土机粗平一遍,基本平整后上平地机整平。
机械整平旳措施是:由路中开始向边侧推进,反复几次基本到达平整度规定。
然后用轻型压路机静压一遍,如有不平整旳地方用人工检平。
检查其平整度到达设计规定后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且每次应重叠轮宽旳 1/3,振动碾压次数要在 6 遍以上,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碾压结束后检查其密实度、含水量和平整度。
3、级配碎石层旳质量规定与检查原则:(1)级配碎石材料选用 0~30mm 碎石,级配良好。
(2) 级配碎石摊铺可采用装模控制标高。
机动车道厚 25cm,非机动车道厚20cm。
若不采用模板控制,每侧应比路幅宽出 50cm。
(3) 级配碎石摊铺整平后进行洒水碾压,用 12T 以上压路机碾压,轮迹深度不得不小于 5mm。
(4)碾压后表面应坚实、平整,厚度偏差±10%以内(每 1000㎡) ,平整度不不小于 10mm (每 20m 测一点),宽度不不不小于设计规定。
横坡±20mm 且不不小于±0.3% (每 20m 测一点),压实度≥97% (每 1000㎡测一点)。
中线高差±20 mm。
1、材料规定级配碎石按规定碎石压碎值不不小于 30%,其级配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承认后执行。
2、准备下承层级配碎石施工前,应对路槽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内容除包括压实度、弯沉、宽度、标高、横坡度、平整度等项目外,还必须进行碾压检查,即在各项指标都合格旳路槽上,用 18~20T 压路机持续碾压 2 遍,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合适洒水继续碾压;如土过湿、发生翻浆、软弹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外掺剂等措施处理。
水稳施工环保专项技术方案

水稳施工环保专项技术方案建设单位:公司编制单位:公司编制时间:第一章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 日修订);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1998年11月18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2000年3月20日);9、《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10、《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11、《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1.1.2 地方法律、法规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997年7月31日);2、《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5年12月1日);3、《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1月1日);4、《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4年6月17日);5、《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9号,2017年1月1日)。
1.1.3 相关政策1、《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号);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年第5号令);3、《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4、《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保厅,2003年)及其《省政府关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3]29号);5、《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办[2013]113号);6、《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1998年6月);7、《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2003年);8、《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2010年11月18日);9、《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意见》(苏环管[2005]35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综合保税区路网工程(一期)保税七路水稳层专项工方案施工单位:湘潭市市政工程公司编制日期:二○一四年二月五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设计要求三、水泥稳定级配砂砾技术指标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一、施工准备二、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第三章施工方案一、施工放样二、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三、拌和四、运输五、摊铺六、碾压七、横缝的处理八、质量自检九、养生第四章质量控制及保障措施一、质量控制二、保障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公司承建湘潭市保税区路网工程(一期)保税七路(K0+097.767-K1+340段)全长1242米。
路基层采用两层式结构,基层采用34cm厚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17cm厚水泥稳定砂砾。
二、设计要求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5级、32.5级的水泥。
基层5%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8%,7d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且不大于4.0Mpa,顶面验收弯沉值为Ls=31.8 (0.01mm)。
底基层4%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7%,7d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验收弯沉值为Ls=146.6 (0.01mm)。
三、水泥稳定级配砂砾技术指标本项目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包括底基层的矿料级配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种粒料,应按其自然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合表14的规定。
2)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2%。
3)集料中硫酸盐的含量不应超过0.25%。
表14 水泥稳定级配砂砾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一、施工准备1)、认真检查成型土基的高程、平整度,核对密实度、回弹模量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处重新施工,同时清除表面杂物;2)、按设计要求备料、洒水闷料;3)、作好试验选样工作,水泥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石子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
4)认真做好开工前的配合比试验及各种原材料试验,并得到业主和监理代表批准。
二、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配备(一)主要人员的配置(二)主要班组人员配备:(三)施工机械配置第三章施工方案水稳料采用集中厂拌、自卸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的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上料拌和→运输→底层水稳料摊铺→碾压→试验检测→上层水稳料摊铺→碾压→试验检测→养护→封闭交通一、施工放样1)底基层:对土基层进行检测,表面进行清理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在达到规范要求后,恢复道路中线,每10m设一桩,竖曲线、圆曲线区域每2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m~0.5m处设指示桩,指示桩上用红油漆标出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基层以分隔带为界分左、右两幅摊铺,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2)基层:基层施工前首先对底基层层进行验收,表面一定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恢复道路中线,检查路面宽度,根据下基层路面宽度放出边桩(边桩应宽出路面0.4 m~0.5 m,保证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工作面0.2 m~0.25 m和路边压实度)测定出中桩与边桩每个点的高程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每10m左右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10m)挠度不超过2mm(水准仪进行检测)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二、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确定施工配合比,将此配合比写在标牌上,挂在拌和机旁。
在生产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
同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和料中的加水量,以免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
根据实测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由于当地气候多变,故对混合料实际含水量要及时调整。
三、拌和采用拌合场集中拌合,拌合设备采用一台稳定土拌和机,工地试验室配合拌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
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
四、运输根据拌和场的生产能力和作业的要求,拌合场组织足够的运输车辆,为了防止运输过程的离析现象的发生,运输车在料斗下装料时,可以先装车斗靠前部分,再装车斗靠后部分,最后装中间部分。
并且运输车辆在运往施工现场的途中,应尽量匀速行驶,避免颠簸。
天气炎热,运距较长应用塑料布或其它材料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五、混合料摊铺1)底基层摊铺:摊铺集料前,先在基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过份潮湿而造成泥泞,然后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将水泥稳定石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摊铺宽度比设计宽0.2∽0.3米,以保证整段稳定层碾压密实;摊铺厚度做到均匀一致,压实厚度为17cm。
平地机整平后进行高层复测。
2)基层摊铺:施工时对底基层进行整理,将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先洒水,保证垫层表面5-10cm范围内含水量达到5%以上,以免混合料水分散失;如果下承层表面有松散现象,用压路机将下承层碾压密实,然后进行铺筑。
基层摊铺时,高程控制采取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即在摊铺机两侧挂钢丝,测量高程作为基准平面,采取这种方法时应用紧线器拉紧钢丝,减少钢丝挠度而造成高程不准确。
运料车严禁开到已经抄过平的钢钎范围调头,避免碰倒钢钎或碾断钢丝绳,以免影响进度。
运料车距摊铺机300m—400m调头,然后倒到摊铺机前进行摊铺。
具体摊铺时,摊铺机外侧均以钢丝绳为基准控制高程,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且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当铺筑长度有60—80m时,用压路机开始碾压。
碾压后质检人员进行检测,用人工将出现的局部“小波浪”消除。
六、碾压1)底基层:用12~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设计密实度,同时注意找平,压路机在碾压时,不得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免表面受破坏,且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2)基层:施工中,碾压时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控制在水稳基层初凝以前,一般不超过2-3小时。
碾压工作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完成,自路边向路中碾压错1/2轮,胶轮压路机错一轮胎宽度。
先用振动压路机不挂振碾压一遍,再挂振一档碾压,然后三轴压路机碾压两遍,直至密实度达到技术规范标准,最后使用胶轮压路机消除表面轮迹。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压实面应无车辙、鼓包、坑凹、裂缝和松散情况,不合格的部位应进行整改。
碾压成型后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碾压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碾压时,慢起步缓刹车,由低处向高处重叠1/2轮宽,不在未压实的路面转向,而后退至起点,开始下一步碾压。
压实终了,由质检组立即对压实度(环刀法)、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度、纵断高程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频率满足下表要求。
不合格路段进行补压或整修,直至达到规范要求,7天后进行钻芯检验。
施工中严格控制操作时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2-3小时。
七、横缝的处理若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3小时,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在摊铺新的混合料。
而且开工前将接头部位用3m直尺测其平整度,将超出范围的部分用人工切除,断面与下承层垂直,杜绝斜接缝。
八、质量自检采用灌砂法,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以后,全幅每20m目测压实度薄弱点检测其压实度,若合格则检验下一段,若不合格继续振动辗压,经试验,振动6遍后,完全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九、养生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水车洒水,洒水次数以表面湿润为准。
如不能做到及时洒水应用塑料薄膜覆盖,上用砂粒压好以免被风吹掉,同时封闭交通。
第四章质量控制及保障措施一、质量控制1)压实度、厚度按频率目测压实度薄弱点在复压结束后,用灌砂法跟踪检测,压实度不合格则继续碾压至检测合格;并在检测压实度的同时进行厚度检测。
2)平整度、宽度每完成一工作段及时用3米直尺检测平整度和钢尺检测宽度。
3)高程在每个断面打两个钢桩(带托架),一个桩打在中线处,另一个打在边线处,然后根据基层设计高程为基准抄平、挂钢丝,每段长度为80m,钢丝两头固定,用紧绳器将钢丝绳崩紧。
4)无侧限抗压强度每天上、下午分别取样检测水泥剂量,并制取试样,以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同时把水泥剂量的检测结果及时反馈至拌和厂,以便及时调整。
二、保障措施1)路面基层施工是技术人员、试验室、拌和厂、运输组、摊铺组、碾压组和质检人员的联合作业。
施工时一定要紧密配合,切实搞好机械人员的调配工作。
2)机械是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核心,因此,对各种机械要加强维护和检修,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3)加强施工现场、试验室与拌和厂的通讯联系,混合料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反馈到拌和厂。
4)由于该地区气候多变,因此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
5)在雨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务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6)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7)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水泥稳定砂砾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