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指标(90项)

合集下载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摘要:I.引言- 介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的重要性- 提出90 项指标的概述II.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的内容- 详细列出90 项指标的内容- 介绍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III.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的实施- 实施过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反馈IV.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的意义- 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 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障V.结论- 总结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的重要性- 呼吁养老机构积极响应并落实90 项指标正文: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机构作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服务质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90 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以期为养老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共90 项,涵盖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训练、心理关爱、教育娱乐等多个方面。

具体包括:床铺整理、卫生清洁、饮食安排、睡眠观察、排泄护理、康复锻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安全教育、文化活动等。

这些指标旨在全面评估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以满足老年人在生活、健康、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时,需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

评分标准分为三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

养老机构可根据评分结果,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服务,从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同时,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反馈也非常重要。

对于评价较好的指标,养老机构应继续保持;对于评价较差的指标,养老机构应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加大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确保老年人享受到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

其次,通过监测指标,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推动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的落实,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养老观念,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养老服务质量检测90项

养老服务质量检测90项

服务提供第一项:掌握入住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现场询问:工作人员分管区域老人的基本情况你掌握的程度?该老人你为她提供那些服务内容?1.照护等级2.风险点:每个老人风险点都不同(如该老人容易坠床、烫伤、走失等症状)3.照护内容:(进食、穿衣、脱衣、压疮护理、服药、沐浴、提醒如厕等)第二项:掌握进食过程中的主要管控要点现场模拟示范:该老人你是如何给她喂水、喂食的?并询问进食过程中有哪几项管控要点?1.近食坐姿:能坐起的老人:身体向前微倾,防止噎食,工作人员在老人左侧,食物有下朝上进行喂食。

卧床老人:将床向上摇起,角度大于30度,将老人身体换位斜侧喂食,工作人员坐在旁边,食物也是由下朝上进行喂食;自己吃的老人:工作人员要注意老人的坐姿,关照老人小口小口吃,要细嚼慢咽。

2.进食量:喂饭的老人,大勺三分之一、小勺二分之一;进食速度:看老人嘴里的食物是否吞咽下去了,如果没有就不能喂第二口;嘴里没了,就喂第二口;3.关注老年人咀嚼吞咽功能(喂饭时注意观察老人的动态):喂饭过程中,如果遇到吞咽功能差的,要提供对应的食物(如流质、半流质)注:不论是喂饭的老人还是自己吃的老人,工作人员都要关注老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4.食物的温度:冬天食物保暖、夏天食物可以稍微凉点现场询问:你如何检测食物的温度?把食物靠近手腕内侧来测量食物的温度。

第三项:掌握晨间、晚间护理内容护理过程中注意事项:1.水温必须适宜;(一般40—45度根据季节);2.擦拭动作轻柔;3.操作前要清点用具;4.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发生特殊状况汇报医生)5.毛巾、盆等专用;毛巾使用后要清洗一遍在悬挂起来;(有的工作人员用后不清洗一遍就悬挂起来了)6.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暖,保护老人的隐私;第四项:掌握口腔清洁过程中的主要操作要点现场查看:老人口腔清洁状况(如:患有消化道疾病等视情况而定区别对待)现场询问:工作人员清洁口腔的主要操作要点1.坐姿:老人身体向前,切忌将老人头不能向后仰;2.清点口腔护理用具;(16只棉球)不建议用小毛巾,建议用血管钳3.将棉球浸泡在凉水中,用血管钳夹住棉球拧干,沿着牙齿缝纵向擦拭,先左后右等(口腔护理护理员都学过)擦拭的部位要记住;4.操作过程中注意:方法正确、部位正确、顺序正确;5.口腔护理完成后要清点棉球数量;义齿清洁方法双手平行取牙,放在流动的水里清洗,切忌放在酒精、热水里浸泡;可以防在义齿专用的清洁用品里浸泡或者放在凉水里浸泡;第五项:掌握洗浴过程中的主要管控要点现场询问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员、护理员、组长)1.沐浴禁忌:酒、饭后沐浴,要在餐后1小时后在沐浴;生命体征不稳定的也不能沐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沐浴时间:一般10—15分钟为宜3.沐浴室温:不低于24度4.沐浴水温:根据季节变化不宜过高(冬天42度上下、夏天38度上下);5.擦浴水温稍微高点(一般50—55度)注意事项:(新增)1.沐浴前后都要饮水;2.先开冷水后开热水;3.注意小心滑倒;4.盆、毛巾专用;第六项:入住老年人容貌清洁状况现场查看:老人个人卫生、衣服清洁状况?现场询问:老人脸部、指(趾)甲、手足怎么清洁的?1.洗脸:先从眼部,由里到外;在洗脸(额部—鼻—颊部—耳朵—颈部—梳头);男老剃须刀专用;2.指(趾)甲护理:老人的指(趾)甲剪到合适部位,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指(趾)甲的甲床,护理前要浸泡;灰指甲的老人请专业人员护理;3.手足部护理:检查人员会注意到老人的手足的缝隙,特别是中风老人的手足,再为老人清洗时要将老人手足慢慢地剥开清洗,做到无异味;(洗手七步法要掌握);4.老人的着装要清洁,做到无异味、干净整洁;第七项:掌握穿、脱衣的主要操作要点1.偏瘫老人:先穿患肢,再穿好肢;脱衣时先脱好肢,再脱患肢;2.卧床老人:先穿远的,再穿进的;脱衣时先脱进的,再脱远的;第八项;掌握排泄照护要点1.照护方式:提醒如厕、扶助如厕、协助如厕(使用便器);2.动作轻柔;大小便后要清洁,观看排泄物现状;卧床老人查看是否有褥疮;3.床单位要清洁,保持平整干燥;4.注意保暖,保护老人隐私;失禁老人照护:及时更换尿布、衣裤;更换时做好会阴部清洁工作,注意保暖,保护老人隐私;便器的使用管理:及时倾倒,消毒、浸泡;第九项:掌握体位转移过程中的主要操作点床上移位、床上到轮椅移位护理员都学过:中风老人能行走的:护理员站在老人患肢一面,一手扶着老人,一手放在老人的腋下,搀扶行走;安全注意点:1.老人翻身时注意避免脱、拉、拽;2.检查轮椅是否完好、助步器是否完好;第十项:掌握压疮照护要点机构一般不允许有褥疮老人;1度褥疮老人不能超过千分之五;2—3度褥疮老人不允许发生;现场查看:机构是否有褥疮老人,床单位整洁状况;查阅资料翻身记录卡护理要点:1.加强蛋白质营养的摄入;2.及时清理二便,保持皮肤干燥;3.床单位保持整洁、干燥、平整、无纸屑;注意:关注老人皮肤受压状况,避免局部受压;发现受压部位有问题,及时按摩,二小时翻身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加翻次数;翻身分不同部位(左、平、右);1.假如老人褥疮市带入进机构的,查看健康档案作佐证;2.临终老人;第十一项:床单位清洁机寝具适宜状况现场查看:床上用品干净、干燥;床垫经常晾晒、无污染;被褥无污染、无呕吐物、无异味;床架、床头柜;第十二项:居室内物品整理状况现场查看照护区域:储物空间;分类摆放整齐有序、舒适;第十三项:照护区域内食品储存状况现场查看居室、楼面冰箱(水果等)过期变质、霉变;抽屉内食品是否按要求储存(包括糊涂老人委托保管的食物是否过期变质、霉变);放冰箱的食品必须加盖等;不宜裸露;第十四项:24小时巡视状况现场询问工作人员多少小时巡视?查阅交接班记录不同等级老人巡视时间不同轻度(日间2小时/次、夜间1小时/次;有特殊情况的中间必须增加半小时/次)中度(日间1小时/次、夜间1小时/次)重度(日间半小时/次、夜间半小时/次)老人情绪变化(身体、情绪)要有记录,记录在生活护理交接班记录本上记录内容:发生时间、具体过程、如何处置、结果;如果发现晚上睡在老人房间上班的工作人员,听到铃声再去护理老人的,这种情况不允许,也就是不符合规定的。

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

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

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最新版)目录一、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概述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的内容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的实施与成果四、优秀养老机构的评定与公示五、总结正文一、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概述为了提高上海市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上海市民政局实施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该制度以 90 项具体指标为依据,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评估,旨在促进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的内容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分为四大类,包括服务安全、服务提供、服务保障和满意度评价。

其中,服务安全指标主要涉及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设施设备安全等方面;服务提供指标主要关注养老机构提供的生活照料、护理、康复、文娱活动等服务;服务保障指标则关注养老机构的人力资源、物资保障、财务管理等方面;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通过调查老年人及家属对养老机构服务的满意度来评估服务质量。

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的实施与成果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的实施分为日常监测和年度评估。

日常监测以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主要检查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年度评估则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评估,以 90 项指标为依据,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

评估结果将作为养老机构补贴、奖励、处罚等政策的依据。

四、优秀养老机构的评定与公示根据年度评估结果,获得优秀等级的养老机构将受到政府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同时,其名单将被公示在相关媒体和网站上,以便公众了解和选择。

此外,优秀养老机构还将在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优惠政策等方面获得优先支持。

五、总结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的实施,对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90上海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完成稿修改稿

90上海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完成稿修改稿

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根据2019年4月16日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培训记录整理(仅供本区机构参考)1 / 302 / 306 / 30容 录、一般情3 况处置查阅资料实 药柜放置:环境整洁、通风、干燥且药品非专职人员1、地查看现场 ,并张贴“闲人莫入”标识。

不易取用、配温度计 询问按医嘱接受药品并登记:外来药物发放须按《委托发2、问:医护人 放外配药品》约定进行服员外带药品 按医嘱发放药品设置服药单并登记 用药管理状况务有无收、药物保管:设置专用药柜,一人一药柜的保管。

药品按规定3(①药柜放置②按医嘱接提 管、发 .完全符合A 受药品并登记③药物保15 储存区分且均在有效期内;药品有外包装,包装上标示姓名, 供 点不符合.任何D1管④药物发放⑤特殊服 床号,无零星药【不能收家属零星药】 药药品设置服药单【特殊药品 药物发放:按医嘱发放4、 专柜上锁保管】特殊服药:精神药物发放时送药到口或看服【禁止药、 5物放在门房间等处】注:老人按时服药。

床头不能出现药 盒。

、餐饮满足要求:现场询问食堂人员一日三餐或多餐特殊饮能按需求提供餐次及特1 .完全符合A 食【低糖、流质、半流质、民族、宗教习惯提供特殊饮食】情 殊饮食状况 .符合第①②点,部分符合第③点B 况(①餐次满足要求②实时 16 日常照 -③点C.部分符合第①、实时提供有据可查:查看具体名单记录2提供有据可查③食品种护 D.完全不符合 3、种类符合:满足各疾病特点需求) 类符合培训证、.完全符合A消防安全点不符合D.任何1服各时段护理员配置、当班状态与标准相管理员培务训证、食符状况。

保品安全管①总数及各时段人员配置②夜间当班状障理员培训) 态证;医务岗位:两证,执业现场查看护理员当班照片公示证、资格证 A3 .完全符合各部门岗位职责制定齐全情况 9现场查看询问个岗位职责与实际相符②-.部分符合第①C人员管(①岗位职责齐全②职责内容与实际相【制度职责内容切实符合要求】点理) 符③岗位职责知晓度 D.完全不符合12 / 30.14 / 30.15 / 30.16 / 30.17 / 30.19 / 30.20 / 30.21 / 30.22 / 30.23 / 30.24 / 30.25 / 30.26 / 30.27 / 30.28 / 30.29 / 30.30 / 30。

上海养老机构90项指标内容

上海养老机构90项指标内容

上海养老机构90项指标内容为了推动养老机构的发展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上海市制定了一套包含90项指标的评估体系。

这些指标涵盖了养老机构的各个方面,从服务质量、环境设施到管理制度,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上海养老机构90项指标的具体内容:一、服务质量类指标(共20项)1.服务态度: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否亲切、热情;2.服务效率:机构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响应老年人的需求;3.服务满意度:老年人对机构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4.护理质量:机构的护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5.照护计划:机构是否为老年人制定了个性化的照护计划;6.疾病管理:机构是否有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老年人的疾病管理;7.康复护理:机构是否提供康复护理服务;8.饮食营养:机构的饮食方案是否合理、营养均衡;9.安全保障:机构是否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安全;10.活动安排:机构是否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康体活动;11.精神慰藉:机构是否开展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工作;12.设施设备:机构的硬件设施是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13.环境清洁:机构是否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14.入住体验:老年人入住机构后的整体体验如何;15.服务人员素质:机构的员工是否经过专业培训;16.用药管理:机构是否对老年人的药物使用进行管理;17.住户满意度:老年人对机构住宿条件的满意度;18.通信网络:机构是否提供便捷的通信网络设施;19.消防安全:机构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消防安全措施;20.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有医疗卫生机构或医生驻点。

二、管理制度类指标(共25项)1.机构的管理层是否具备相关的管理经验和能力;2.机构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3.机构是否建立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4.机构是否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5.机构是否具备合法办学或办院资质;6.机构是否建立了人事管理体系;7.机构是否开展员工培训和绩效考核;8.机构是否建立了财务管理体系;9.机构是否建立了医疗护理管理制度;10.机构是否建立了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1.机构是否建立了药品管理制度;12.机构是否建立了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3.机构是否建立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4.机构是否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5.机构是否建立了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制度;16.机构是否建立了信息管理体系;17.机构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18.机构是否建立了评估改进机制;19.机构是否具备管理收费的规定;20.机构是否建立了投诉处理机制;21.机构是否建立了安全保卫制度;22.机构是否建立了保密管理制度;23.机构是否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24.机构是否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5.机构是否建立了合作与交流机制。

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指标(90项)

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指标(90项)

附件1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指标被评估机构:评估时间:-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附件2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守则第一条为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工作,保证监测过程和结果客观公正,特制定本守则。

第二条由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以下简称“监测人员”)组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库(以下简称“监测人员库”)。

上海质量技术咨询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受上海市民政局委托,负责运维监测人员库,监测人员由事务所聘用并颁发聘书,聘期三年。

第三条事务所负责监测人员库的日常运维,其主要职责:(一)负责监测人员的招募、培训、考评等具体工作。

(二)协助监测人员的抽取、分派。

(三)负责监测人员库的更新和维护。

(四)负责其他监测人员库日常事务运作与处置。

第四条监测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一)组长1.年龄在70周岁(含70周岁)以下;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6年,或具有中专- 17 -以上学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8年;3.具有养老护理、护士、医生、社工等相关专业背景,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职称)或相同的技能水平评价;4.担任过养老院院长及副院长岗位或相关管理岗位;5.熟悉养老服务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制度、服务管理流程;6.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7.有时间参加日常监测工作;8.身体健康,能胜任监测工作。

(二)组员1.年龄在70周岁(含70周岁)以下;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4年,或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6年;3.具有养老护理、护士、医生、社工等相关专业背景,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职称)或相同的技能水平评价;4.担任过养老机构相关管理岗位;5.熟悉养老服务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制度、服务管理流程;6.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7.有时间参加日常监测工作;8.身体健康,能胜任监测工作。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机构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和家庭稳定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符合标准和期望,日常监测和评估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全面评估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的90项指标,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的90项指标:1. 养老机构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2. 养老机构的法人资质和许可证件3. 养老机构的员工培训和素质4. 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及其需求5. 养老机构的功能分区与空间规划6. 养老机构的人员配备与岗位设置7. 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8. 养老机构的病患管理与健康监测9. 养老机构的康复治疗与辅助器具10. 养老机构的饮食营养与膳食管理11. 养老机构的文化娱乐与休闲活动12. 养老机构的宗教信仰与精神关怀13. 养老机构的安全防护与紧急处理14. 养老机构的环境卫生与消毒措施15. 养老机构的设备器材与维护保养16. 养老机构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17. 养老机构的投诉处理与纠纷解决18. 养老机构的社会责任与公益行动19. 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与财务状况20. 养老机构的品牌形象与市场口碑以上仅为部分指标,涵盖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不同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监测养老机构是否具备良好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是否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以及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养老机构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对于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养老机构的运营顺利,员工配备合理,工作流程高效。

组织架构清晰则有利于责任划分和沟通协调,提高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监测养老机构的法人资质和许可证件是评估养老机构合法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指标。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90项指标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养老机构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进行日常监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的90项指标,包括人员素质、设施设备、医疗护理、饮食营养等方面。

一、人员素质1.员工培训情况:每年员工培训时间和内容;2.员工持证情况:医护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和相应专业证书;3.员工流动率:员工离职率和新进员工比例;4.员工满意度调查:定期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评估;5.管理人员背景与能力:管理层背景和管理能力评估。

二、设施设备1.房间面积:单人房和多人房的平均面积;2.设施维护情况:设施损坏率和维修及时性;3.安全设施配备情况:疏散通道、防火设施等;4.洗浴设施:洗手间、浴室的数量和清洁情况;5.公共区域舒适度:休息室、活动室等公共区域的舒适程度。

三、医疗护理1.医护人员配比:医生、护士和护工的比例;2.医疗服务范围:提供的医疗服务种类和数量;3.用药管理:药品存储、配药和使用的规范性;4.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理能力;5.医疗记录完整性:病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饮食营养1.膳食营养均衡度:提供的膳食是否符合营养要求;2.食材采购质量:食材采购的来源和质量检查情况;3.食物安全管理:食品储存、加工及销售环节的安全管理;4.饭菜口味满意度调查:定期对居民进行饭菜满意度评估;5.饮食服务质量:餐饮服务人员的态度和效率。

五、生活照料1.居民个人卫生:居民个人卫生习惯和清洁情况;2.活动组织情况:定期组织的文娱活动种类和数量;3.心理护理服务:提供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4.助行器具使用:居民使用助行器具的情况;5.紧急救援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六、社交关系1.家属满意度调查:定期对家属进行满意度评估;2.居民间关系融洽度:居民之间相处情况和社交活跃程度;3.社区互动情况:与周边社区的联系和合作情况;4.志愿者参与程度:志愿者参与养老机构服务的程度;5.反馈处理及时性:对投诉和建议的处理及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指标
被评估机构:评估时间: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附件2
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守则
第一条为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工作,保证监测过程和结果客观公正,特制定本守则。

第二条由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以下简称“监测人员”)组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库(以下简称“监测人员库”)。

质量技术咨询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受市民政局委托,负责运维监测人员库,监测人员由事务所聘用并颁发聘书,聘期三年。

第三条事务所负责监测人员库的日常运维,其主要职责:
(一)负责监测人员的招募、培训、考评等具体工作。

(二)协助监测人员的抽取、分派。

(三)负责监测人员库的更新和维护。

(四)负责其他监测人员库日常事务运作与处置。

第四条监测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组长
1.年龄在70周岁(含70周岁)以下;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6年,或具有中专
以上学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8年;
3.具有养老护理、护士、医生、社工等相关专业背景,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职称)或相同的技能水平评价;
4.担任过养老院院长及副院长岗位或相关管理岗位;
5.熟悉养老服务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制度、服务管理流程;
6.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7.有时间参加日常监测工作;
8.身体健康,能胜任监测工作。

(二)组员
1.年龄在70周岁(含70周岁)以下;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4年,或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工作6年;
3.具有养老护理、护士、医生、社工等相关专业背景,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职称)或相同的技能水平评价;
4.担任过养老机构相关管理岗位;
5.熟悉养老服务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制度、服务管理流程;
6.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7.有时间参加日常监测工作;
8.身体健康,能胜任监测工作。

第五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聘为监测人员:
1.有违纪或受过行政处罚记录的;
2.有不良信用记录的;
3.有投诉举报纪录并被查实的;
4.其他具有不适合作为监测人员的情形的。

第六条监测人员的招募程序,采用以下公开方式:
1.根据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的需要确定监测人员数量,通过、公众号、通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监测人员的招遴选信息。

2.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养老机构可推荐符合条件的人选报名(个人也可直接报名),填写《市养老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报名表》(见下表1)。

3.报名结束后,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监测人员资格初审,经初审符合条件的,组织面谈,了解其对养老服务行业法规政策及管理运行的熟悉情况。

第七条事务所将基本确定人选报市民政局审核后,纳入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库,并向监测人员颁发相应证书。

第八条监测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1.在接到监测人员选用通知时,可以在述原因后,协商或拒绝接受本次监测任务。

2.在接受监测任务后,因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履约时,可以向监
测小组提出申请,退出监测小组。

3.独立发表监测意见,不受被监测的养老机构和任何个人的干涉。

4.可以要求调阅与被监测养老机构相关的资料。

5.根据监测任务需要,可向委托机构提出监测建议。

第九条监测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进行监测,对自己的监测行为承担责任。

2.不得利用监测过程所获得的非公开信息为本人或者他人直接或者间接谋取利益。

保守工作中获得的和被监测人的商业秘密。

3.不得以监测人员身份与被监测机构或利益关系人直接或者间接进行私下接触。

不得收受被监测机构或其他利益相关人的财物或其他好处。

4.按规定参加监测人员库日常运维机构的继续教育活动。

5.未经监测人员小组组长同意或授权,不得向被监测养老机构透露监测议程、评价组部会议容、评价意见等有关情况。

6.应回避曾工作过的养老机构或与该养老机构有其他社会关系或者经济利益关系。

监测人员需主动提出回避,未主动提出回避被发现应回避的,立即终止监测工作并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监测人员资格。

第十条监测人员的抽选
1.事务所根据监测任务从监测人员库中随机抽取相应的监测人
员(包括组长),并将监测人员及联系方式告知监测的组织单位,监测组织单位负责对监测人员信息。

2.组织单位与被抽选的监测人员(包括组长)联系,告知监测区域、时间,经商议确定后编制实施监测人员,并存档备案。

3.因特殊情况必须补选时,按本条上述的规定程序进行补选。

第十一条监测人员的管理
事务所对在库监测人员实行年度考核,依据资格审查、日常工作考核和业务培训等记录资料实施。

根据考核结果,对监测人员库进行动态更新。

第十二条有下列行为或原因之一的,终止其监测人员资格,不再录用:
1.继续教育不合格或两次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

2.两次无正当理由无故不参加监测工作。

3.因个人健康原因不能胜任监测工作。

4.因工作调动,不再适宜担任监测人员。

5.因个人申请不再担任监测人员。

6.有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监测人员履职时应当遵守规定的行为。

7.监测活动中未能公正履行职责,徇私舞弊,被投诉。

8.监测活动中,个人评审意见严重偏离监测原则、标准和方法,且不能接受其他监测人员或组长意见、不予以纠正。

表1
市养老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报名表
表2
市养老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人员需求表
附件3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结果公示牌(样式)
字号70 黑体
字号30 黑体
字号30 黑体
字号30 黑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