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交响乐
中国梦乐之梦音乐文化宣传周节目表

“中国梦乐之梦”音乐文化宣传周节目表
(一)广播台每日音乐专栏(每日)
月日(周一)《漫谈“音乐文化周”十年足迹》
月日(周二)《走进维也纳古典乐派》
月日(周三)《触摸浪漫主义音乐》
月日(周四)《聆听民族乐派的呐喊》
月日(周五)《走进现代乐派》
(二)音乐专题系列讲座(每日)
月日(周一)《走进交响乐》主讲人:于青艳教四月日(周二)《浅谈声乐艺术与演唱》主讲人:谭智方音乐学院一教室
月日(周三)《如何通过爵士舞塑造个人魅力》主讲人:李佳岩音乐学院舞蹈教室三
月日(周四)《走进中国民乐——高山流水把耳朵叫醒》
主讲人:应震云霄音乐学院舞蹈教室三
月日(周五)《追梦红楼——唱不完的红楼梦中曲》
主讲人:李刚副院长音乐学院舞蹈教室三
(三)音乐会专场
月日(周一)《李媛媛老师教案音乐会》音乐学院音乐厅
月日(周三)《音乐学院级表演班专场音乐会》良乡基础学部音乐厅
月日(周五)《级张漪欣古筝专场音乐会》音乐学院排演厅
(四)闭幕晚会
月日(周六)《音乐文化宣传周闭幕晚会》音乐学院排演厅。
乘着音乐的翅膀,交响乐越飞越高——走进交响乐与哈尔滨交响乐团

乘着音乐的翅膀,交响乐越飞越高——走进交响乐与哈尔滨交响乐团作者:刘一彤来源:《剧作家》 2015年第1期刘一彤在喧嚣的尘世,人们忙忙碌碌,宛如热锅上的蚂蚁。
万籁无声了,就会不由自主,寻求一种可以愉悦情感的声音排列。
聆听一场交响音乐会,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奢侈。
能在音乐的世界放飞心灵,是令人无比羡慕的事情……西洋风吹来一颗音乐的种子交响乐来自西洋,逐渐演化为世界性的语言。
“她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文化的理解感受提升为境界,是文化积累、底蕴的总和。
”交响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
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
交响音乐形成于18世纪中叶的欧洲,一个具有规模的交响乐队,都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特点。
交响乐的结构严谨,表现手段丰富,能将听众带入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带给人震撼空前的美感。
交响乐的种子,当然不会错过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北国名城哈尔滨。
中央大街上,欧式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在这座移民城市,洋溢着多元文化的气息。
早在中东铁路建设初期的1899年,哈尔滨已经出现了以铁路员工,捷克人埃尔姆利一家人为主的室内乐团,这家人成为铁路员工音乐生活的中坚力量。
后来,铁路医院的主任医师波列基卡、杰施特拉姆、拉杰茨基、戈列利舍夫组成的弦乐四重奏团也相继在哈尔滨奏响了室内沙龙音乐。
中东铁路工程局将俄国阿穆尔铁路团第二营管弦乐团调入哈尔滨,成立了“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
1908年4月,他们的首场音乐会在今日的南岗大直街铁路文化宫后花园贝壳型的露天音乐厅奏响。
在乐团首任指挥家尊杰利的指挥下,演奏了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鲍罗廷的《第五交响曲》,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等。
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支交响乐团一路飘摇,始终携带着光明的火种,为黑暗中的人们指出方向。
霜降的音乐会秋日里的交响乐之夜

霜降的音乐会秋日里的交响乐之夜霜降的音乐会:秋日里的交响乐之夜秋日的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进入尾声,冬季即将来临。
在这个时刻,大自然愈发凝重,气温逐渐降低。
然而,秋日的霜降也是音乐与艺术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秋日的霜降音乐会,感受交响乐之夜的魅力。
第一乐章:秋意渐浓当霜降的到来,秋意渐浓。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音乐家们用悠扬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变化。
由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其他弦乐器演奏的作品《四季》第三乐章“秋”中,你可以听到夜空中鸟儿的歌唱声,乐曲仿佛将你带入了一个锦绣的秋日。
在温暖的音符中,你仿佛看到了枫叶在秋风中摇曳,树木在金色的阳光下沐浴。
第二乐章:万籁俱寂秋日是金风送爽的季节,大地万籁俱寂。
当夜幕低垂,星星在天空中闪耀,音乐家们为我们带来宁静的夜晚之曲。
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安魂曲》中的第一乐章是一个充满灵性的音乐画卷。
在这个乐章中,合唱团和管弦乐器交织出安详、悠远的音符,将你带入无尽宁静的夜晚。
第三乐章:秋日的狂欢在霜降的深秋夜晚,音乐也变得喧嚣起来。
可以想象到,人们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秋收的来临。
而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中,第四乐章以其激情四溢的旋律闻名于世。
合唱团与乐团的完美结合,带给听众无尽的愉悦与欢乐。
乐曲激昂慷慨,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祝福。
第四乐章:神圣的交响在霜降的音乐会上,最后一曲是史诗般的《交响曲第九号·合唱交响曲》。
这是由贝多芬创作的巨作,被誉为“自由之歌”。
乐曲巧妙地结合了合唱和交响乐队的演奏,在庄严而充满力量的旋律中,表达了对自由和和平的渴望。
在这个激情澎湃的乐章中,强烈的节奏与庄严的和声相互呼应,让你仿佛置身于一场荡气回肠的音乐盛宴之中。
结语在霜降的音乐会上,秋日的交响乐如同一抹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人们心灵的深处。
音符与旋律传递了大自然的美好,唤起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秋日的霜降音乐会不仅是向艺术致敬,更是对生命与希望的颂扬。
怎样让高中学生走进交响乐

怎样让高中学生走进交响乐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
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视媒体的普及,人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当今的通俗音乐、摇滚音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音乐欣赏需要,交响乐作为一种高雅、时尚的艺术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响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培养乐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怎样让高中学生步入高雅的音乐殿堂,欣赏交响乐,听懂交响乐?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尽量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引导,进行探索,逐渐使学生走进交响乐。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在引导学生方面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队的配置及乐器所表达的情绪交响乐队分为四组:弦乐器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组包括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铜管乐器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打击乐器组包括定音鼓、镲、钹、三角铁、大小鼓、钢琴、竖琴等等。
交响乐队中的乐器认识很容易,但要掌握每件乐器的音色和乐器所表达的情绪就很难。
因为听辨乐器音色是个难点。
我带学生听辨乐器时,总是选择每件乐器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曲,例如介绍大提琴时,就选大提琴名曲《天鹅》;介绍小提琴时,就选《梁祝》;并且反复听辨,反复讲解音色特点,这样学生通过一首乐曲就可以记住乐器音色。
我在介绍乐队的组成时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三个人代表一种乐器。
弦乐组和木管组因为音色优美、柔和、典雅又富于表现力所以由女生代表,铜管组因为音色饱满、辉煌、阳刚气十足由男生代表,打击乐虽然它们的音色单纯,有些声音甚至不是乐音,但对于渲染乐曲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由几个很有个性的音乐特长生代表,这样,当我借助多媒体以很快的速度展示乐器图片时,分好组的学生们都会争先恐后的站起来充当他所代表的乐器,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但掌握了乐队配置和每件乐器所表现的情绪,更是在音乐欣赏上提高了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对交响乐的认识与探究

对交响乐的认识与探究在世界音乐文化的精髓中,交响乐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音乐中的美感、哲学和精神性。
作为一种音乐形式之一,交响乐从古典时期开始走进历史舞台,至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音乐门类之一。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交响乐似乎仍然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很难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本文旨在对交响乐的本质特征、历史背景、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段进行探讨,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和欣赏这种优美的音乐形式。
一、交响乐的本质特征交响乐是一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形式,它主要由器乐曲组成,通常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等。
交响乐的曲目和风格通常非常多样化,包括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序曲和标志性的音乐形式,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交响乐作品通常具有复杂的音乐结构和丰富的音色,它们可以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听众进入一种深度纯净的感觉。
交响乐作品的长度通常比较长,需要具有动态演奏技巧和音乐主题的变化,以保持听众的兴趣。
因此,交响乐也需要多位指挥家和演奏家紧密合作,以使演奏达到最大的效果。
此外,交响乐作品通常以大量的琴弓技巧和分析方法构成,这些技巧和方法的组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音色和情感风格,成为了交响乐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交响乐的历史背景交响乐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当时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开始使用指挥家来掌控管弦乐队。
早期的交响曲通常是为王室和贵族的娱乐活动而写的,而这些曲目的演奏通常是由一些小型的室内乐团队来完成的。
但是,随着19世纪的到来,大型交响乐团得以建立,人们对交响乐的赞美和欣赏也开始急剧增长。
维也纳古典派的作曲家,如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对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们创造了一些经典的交响乐作品,使交响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音乐形式。
此外,作曲家里海格也为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交响诗风格迥异,与传统的交响乐作品有所不同,更为自由和激情。
三、交响乐的音乐结构交响乐作品通常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音乐主题和变化,以保持听众的兴趣。
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说与写” 说:包括提问与回答、辩论、演讲等。
——语言描述是进行音乐审美沟通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平台。 ——精练表述与详细介绍。 ——关于问题的设计。
----------------------------------------走进交响乐、 -----------------
--------------------------------------------------------5
2、案例:《走进交响乐》 问题探讨: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
---------------------------------------------------------
15
四、音乐文化——如何以音乐文化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1、进行音乐文化学习的依据: (1)音乐的特性——人文属性。 (2)音乐教学目的——学习音乐文化、共享人类文明。 (3)高中生的人文素质——积累了一定的文化底蕴。
---------------------------------------------------------
11
3、第4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教学建议
1、京剧艺术对当今的高中生(特别是南方一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如何让学生 通过这两节课来了解京剧艺术是本单元的教学关键。一是辅垫:在课前可安排学生 查阅有关资料,可以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途径进行查阅;二是兴趣:兴趣是激发 学生的动力,教师课前案头的工作要准备充分,选择一些音像效果好,学生熟悉的 篇幅短小精彩的片断供学生欣赏。在学生好奇、愉悦的过程中,逐渐加深知识点的 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聆听、体验、实践;三是学唱:可轻声跟唱或让有此特长的同 学领头唱。 2、京剧的“行当”在小学、初中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学生比较熟悉。在教学中可 以 把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爱好。让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实 践的表演,张扬个性,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受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3、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例如,模唱唱段、念锣鼓经、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等 活动对其表演要求不要过高,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全面地、热情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来,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4、教师可以收集有关图片、音像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5、对于“拓展与探究”部分内容,教师一是对学生学习方法要进行引导,例如,可 引 ----------------------------------------导学生查阅资料,学生阅览室书目介绍,网站介绍等。二是要关注和指导学生探究 ----------------12
走进交响乐

芸 、苏琪 、李洋 、孙沐稹
无 固定 音 高 的打击 乐器 ,主
(三 ) 弦乐 组 节 目
要 有小 鼓 、大鼓 、大 钹 与 吊镲 、
I.小 提 琴 : 《梁 祝 主 题》, 响板 、铃鼓 、木 鱼等 。
表演 者 :李 子航 ;钢琴 伴奏 :杨 (1) 小 鼓 ,是 用 两 根 小 木 鼓
10/ ̄:乐 教 育 s 包  ̄4 ̄/2018.5
组成 ,请欣赏——
兆 的 效 果 ,强 奏 时 咆 哮 如 雷 。下
5.铜 管 五 重 奏 : 《掀 起 你 的 面请 欣 赏金睿 敏 同学 的定 音鼓 表
盖头来》,表演者 :张泽 源 、谭舒 演 : (金 睿敏 演 奏定 音 鼓 )
为两类 :一类 是有 固定音 高 的打 带有 金属 声 。请 欣赏 蒋伊涵 同学
击 乐 器 ,另 一 类 是 无 固定 音 高 的 的三 角铁 表 演 。
打 击 乐器 。
(5)铃 鼓 采 用手 指 敲 、捶 、大
有 固 定 音 高 的 打 击 乐 器 以 拇 指 擦 等 方 法 演 奏 ,常 用 在 舞 曲
第 五号》,表演者 :聂一呜 、蒲永 的恐怖 心情 。请欣 赏胡孝 忠和 易
炎 、彭 婧如 、邢 小 笛
涵锐 同学表演的 吊镲与大钹 :
二 、主讲 人 :接 下来 介 绍打 (胡孝忠和易涵锐表演)
击乐器 。
(4) 三角铁 是 用 细铁 弯成 三
交 响 乐 团 中 的 打 击 乐 器 组 分 角 形 状 的 乐 器 , 发 音 高 而 透 明 ,
编制组成 的一种 演奏团体 。 现在 题 ,表演者 :肖沛桉 ;竖琴伴 奏 :
台上展现的就是一个标准的管弦乐 李 思 麒
初中音乐《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音乐《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与七年级上册中“八音之乐”一中一外相互呼应,是为了学生了解西洋乐器及西洋音乐而设立的。
内容包括“听辨乐器”、“感知乐曲”、“探究学习”:1、分小组让学生搜集关于西洋管弦乐器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及音乐风格特点;2、探究西洋管弦乐器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和文化的联系;教学难点重点是:1、通过图片欣赏与分析,了解西洋管弦乐器的形状;通过音乐片断的欣赏,能分辨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音色特点。
2、能分辨西洋管弦乐器的种类,如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难点:如何使学生接受欧洲音乐语言,并能体会和理解音乐的美,与此同时,将音乐知识介绍给学生。
本单元共分“听辨乐器”、“感知乐曲”和“探究学习” 三个专题,从欣赏听辨到对西洋管弦乐器的认知深入探究层层递进。
主要学习方式包括:聆听、比较、模唱、讨论等。
以期达到如下学习成果:1、分辨七件西洋管弦乐器的音色。
2、分辨这些乐器所属的类别,3、对这些乐器与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洋管弦乐器常识及其有关乐曲。
2、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西洋音乐的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欣赏不同的独奏乐曲,能够正确听辩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小号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表现内容和音乐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音乐和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拓展音乐与文学、历史等接触面,接受欧洲音乐语言,能够体会和理解音乐的美。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西洋管弦乐器、乐队及其声部,听辩不同乐器和不同声部的音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交响乐
一、我与交响乐的初识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谓水溶交融。
然而,小时候,音乐旋律只是简单映射,我与它并不“来电”。
虽然早早就有很棒的音乐老师上乐理课,虽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频频出现在文字里,如雷贯耳般存在于脑海。
当我青春开启,开始有所感悟,我才真正靠近音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在模糊的记忆里,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总是占据主导,情绪的波动总能影响耳边音乐的曲风。
同样地,受老爸熏陶,行云流水般的民族音乐也常听,最钟爱二泉映月了。
再偶尔听听世界名曲,也只是浅尝辄止。
至于交响乐,怎一个生疏?我们属于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圈,从未接触过,更别说现场聆听。
大学军训时,“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国歌剧舞剧院走进川大,用咏叹调的形式演绎了经典歌剧《原野》。
我第一次接触这种音乐形式,倍感兴奋,不敢相信那圆润跳跃的声音竟然是从人的口中发出来的,太神奇了。
美妙的旋律如同空气中的小精灵,乘风飘来,环绕于我的发迹,跳进我的耳廓,穿越我的耳膜,游走于我的身体中,在我不大的胸腔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我深深地为其着迷,愿让我的心跟随着它恢宏的气势而飞翔。
我想要了解它。
经过查证,我了解到,《原野》是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当代中国民族歌剧。
然而咏叹调却是西洋音乐中歌剧和清唱剧的演绎方式,这部剧可谓中西合璧,不得不惊叹中国文化瑰宝与西方元素的完美结合。
歌剧与我以前听的音乐不同,它增添了故事性,具有了话剧的部分情节,用音乐充分展示了人物深层的心灵和感情,并使其有了诗的意境。
我想这就是交响乐。
后来,我有机会聆听了川大民族管弦乐团的两场音乐会。
乐曲有表现神秘、丰富而复杂情感的,有对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独特描绘的,也有迷狂热烈、极富民族特色的。
结构庞大的曲式,庞大齐全的乐队,强大的音响力量,富于变化的表达演绎,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民乐交响,西洋管弦乐器为主,唢呐、二胡、琵琶等中国古典乐器锦上添花,相互融合,发挥了强大的表现力,意蕴深远。
这使我对交响乐的迷恋越来越深。
中国歌剧舞剧院第二次走进川大音乐会,更是精品荟萃、异彩纷呈。
有中外歌剧及一些经典曲目,融入美声、民族、通俗等各种演唱形式。
有几首曲目,令我记忆犹新。
经改编的合唱曲《茉莉花》,比原曲跟清新婉约,并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向天再借五百年》融合了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气势恢宏,韵味醇厚,令人激情澎湃。
男声四重唱的《超级玛丽》,更是用创新的发声,唤起了我童年的想象和回忆。
这就是交响音乐的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吧!
二、靠近交响,感悟音乐
在交响艺术的熏陶下,我不能满足自己寡薄的交响乐知识。
我发现只是聆听,根本无法走进交响乐的世界。
可以说,交响乐于我依旧陌生。
那种想要靠近却不能接近,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感觉让我非常难受。
仿佛它覆盖着一层神秘面纱,吸引着我去靠近它,揭开它。
同时,我庆幸川大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对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培养的注重,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我选择了《交响乐鉴赏》这门课,想通过学习了解交响乐,欣赏交响乐,解读交响乐。
经过几节课的学习,原来,欣赏交响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毕竟交响音乐和其他音乐作品相同,反映和描写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就像文章一样,是一种表达的艺术语言。
它也有深浅难易之分。
比如一些民族风格浓郁,乐曲短小,感情单纯,旋律清楚的舞曲,就很容易理解,感受到节日的欢快。
我觉得倾听时从思想内容和情绪变化着手,就会有所领悟。
哪怕是很复杂很高深的交响乐,也可以嗅出一点味道,渐入佳境。
了解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都会使我们理解作品的作曲动机和内容,一种类似于感同身受的体悟,明白乐曲表达的东西。
交响乐时常反映人物内心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
我们可以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然后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情感变化,对世界对人生有一个新的感悟,折射出哲学的光辉。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莫扎特的生平介绍。
那是一次内心深处的震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让我深刻地觉着,音乐是最有力的语言,交响乐更时铿锵!
莫扎特用他的才华,他的音乐,表达着他的生活态度,他的情绪,对教条主义的不满,对爱情的渴求,失去父亲的悲痛……
莫扎特无疑时最天才的作曲家。
尽管夜夜笙歌,生活混沌不堪,但他的音乐才华无法遮盖。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个低俗的人,但我的音乐不低俗”。
他的每一次创作都像是在做听写,把脑中的音乐表达在了乐谱上。
只选择需要的音符,不多一个音
符,也不少一个音符,改变一个音符都会使全盘结构溃散。
他所有的乐曲都只有初稿。
莫扎特无疑是最优秀的演奏家。
无论是钢琴弹奏,抑或是指挥,他身上散发着的艺术气质,永远那么闪耀。
看着他激情澎湃地指挥着自己的作品,跌宕起伏的音阶“贪婪”地充斥在我耳中,斑斓而多彩地跳跃着,如同一场盛宴,令我应接不暇,他的音乐早已超越了我们这些凡人的欣赏能力。
莫扎特无疑是最勤奋的音乐家。
他不停地写啊,写啊,肆无忌惮地燃烧着生命。
仿佛他便是为创作而生,那份对音乐的执着支撑着他的躯体。
最终精神的折磨,灵魂的鞭笞,依然没能阻止生命的殆尽。
一首未完成的《安魂曲》令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他是为了生存,出卖灵魂?我想,他是了“出卖”灵魂,而舍弃生命!
三、我与交响乐的再续情缘
对于欣赏交响乐,我也只是入门起步。
我知道,具备更多的音乐上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领悟音乐,得到更丰富的美的享受。
我会更多地汲取知识,丰富自我。
我还会继续和交响乐做朋友,倾听,诉说。
争取将艺术融入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