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交响乐
小学三年级作文这儿真美范文音乐厅里的交响乐

音乐厅里的交响乐今天,我去了一个美丽的音乐厅,欣赏了一场精彩的交响乐演出。
这个音乐厅就像一个大而华丽的宝盒,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它,看看里面藏着什么美丽的东西。
当我走进音乐厅的时候,立刻被里面的装饰吸引住了。
整个音乐厅都被金色的灯光照亮,让人感觉像置身于一个魔法世界。
墙上挂满了华丽的油画,那些画里的乐器像是在与我打招呼。
地毯是红色的,给人一种庄严和温暖的感觉。
我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仔细观察周围的美丽景色。
我注意到舞台大幕上画着一个丰满的音符,它们都在兴奋地跳跃着,好像在等待音乐家们唤醒它们的音乐灵魂。
音乐家们一个个穿着典雅的演奏服登上舞台。
指挥家挥动着指挥棒,像是一个舞蹈家在指导一支舞蹈团。
他们的动作优美而有力,就像一阵和谐的风。
音乐厅里的音乐像是一首古老的传说,那种古典音乐的韵律让我心旷神怡。
有时,音乐像是清晨的鸟鸣,轻快而愉悦;有时,音乐又像是暴风雨前的雷声,震撼人心。
我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置身于那美丽的音乐之中。
音符从我的耳朵里流入我的心灵,在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跳动。
我感觉自己像是一只花瓶,被音乐的美丽充满了每一个角落。
当音乐厅里的交响乐结束的时候,我被美妙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起身鼓掌,为音乐家们的精彩演出喝彩。
在这个美丽的音乐厅里,我不仅听到了音乐,还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的快乐和美丽。
音乐厅里的交响乐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美好。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仔细观察周围的美丽景色,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音符。
让音乐在我们的心中奏响,让快乐和美丽如交响乐般绽放。
听交响乐的观后感

听交响乐的观后感前几天去听了一场交响乐,那感觉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超级酷炫的音乐魔法阵里。
我刚走进音乐厅,就感觉周围的气氛都变得庄重又神秘起来。
等演奏者们陆续上台,我的小眼睛就开始放光啦。
指挥家那可是像个超级大boss一样站在前面,感觉他只要一挥动那根小指挥棒,就能开启一场惊心动魄的音乐之旅。
音乐一响起,我的耳朵就像是突然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那小提琴的声音就像一群优雅的精灵在欢快地跳跃,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它们轻盈的舞步,有时候跳得轻柔舒缓,仿佛是在清晨的露珠上漫步;有时候又跳得急促热烈,就像在暴风雨中奔跑。
还有那大提琴,它的声音低沉醇厚,就像是一位深沉的老者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我听着听着,脑海里就浮现出了那种画面:在一个古老的城堡里,老者坐在壁炉前,火苗噼里啪啦地响着,他就慢悠悠地说着那些遥远的传说。
铜管乐器一出场也特别霸气。
那声音就像古代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号角声嘹亮得能把我的小心脏都震得一颤一颤的。
特别是那些强烈的节奏,感觉我的心跳都忍不住跟着它们的节奏一起跳动,就像我也被拉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战场上,和战士们并肩作战一样。
木管乐器呢,就像是森林里的小精灵。
长笛的声音清脆得就像小鸟在枝头唱歌,短笛更是像调皮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争吵,特别有趣。
单簧管和双簧管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像是森林里的微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又带着一丝神秘的气息。
在整个听交响乐的过程中,我就像个好奇的小孩,被这些声音带着到处跑。
有时候沉浸在温柔的旋律里,感觉自己像是躺在云朵上飘啊飘;有时候又被强烈的音乐震撼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这场交响乐就像是一场没有字幕的大电影,每个乐器都是一个角色,它们共同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听完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超级刺激又美好的冒险,从那音乐厅出来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的灵魂都有点轻飘飘的,仿佛还在音乐的世界里没缓过神来呢。
初中音乐《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音乐《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管弦和鸣——走进西洋交响乐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与七年级上册中“八音之乐”一中一外相互呼应,是为了学生了解西洋乐器及西洋音乐而设立的。
内容包括“听辨乐器”、“感知乐曲”、“探究学习”:1、分小组让学生搜集关于西洋管弦乐器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及音乐风格特点;2、探究西洋管弦乐器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和文化的联系;教学难点重点是:1、通过图片欣赏与分析,了解西洋管弦乐器的形状;通过音乐片断的欣赏,能分辨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音色特点。
2、能分辨西洋管弦乐器的种类,如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难点:如何使学生接受欧洲音乐语言,并能体会和理解音乐的美,与此同时,将音乐知识介绍给学生。
本单元共分“听辨乐器”、“感知乐曲”和“探究学习” 三个专题,从欣赏听辨到对西洋管弦乐器的认知深入探究层层递进。
主要学习方式包括:聆听、比较、模唱、讨论等。
以期达到如下学习成果:1、分辨七件西洋管弦乐器的音色。
2、分辨这些乐器所属的类别,3、对这些乐器与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洋管弦乐器常识及其有关乐曲。
2、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西洋音乐的知识,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欣赏不同的独奏乐曲,能够正确听辩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小号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表现内容和音乐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音乐和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拓展音乐与文学、历史等接触面,接受欧洲音乐语言,能够体会和理解音乐的美。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西洋管弦乐器、乐队及其声部,听辩不同乐器和不同声部的音色。
走进作文500字

走进作文500字走进作文500字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进作文500字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进作文500字篇1严寒的冬爷爷悄悄的离开了,春姑娘冒着春雨轻盈的向我们走来,近了,更近了。
春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桃花从一个花苞开成一朵鲜花,尽情的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小柳树伸出了新的枝条,准备着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
整个世界好像新的一样,全部都焕然一新。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吹落大地,送来凉丝丝,甜润润的气息,使人心旷神怡,好惬意!春雨来了。
春雨是春天的乐队,“沙,沙,沙……”雨滴像一群调皮的小孩,落在地上,又流入田里,为农民伯伯浇灌了庄稼。
小草是生命力的象征,在春天少不了它。
春雨刚过,满地的小草就昂起头来,热切的跟我们打着招呼:“你好!你好!”花儿也开始争奇斗艳,想让自己也出出风头,你开你的,我开我的,没有一点要让位的意思。
花儿的颜色也是数不胜数,白的似雪,粉的如霞,蓝的似天,红的似火……田野里是一片金黄,油菜花正开的旺盛,一大片金黄色和碧绿的菜、蔚蓝的天、洁白的云构成了一副美丽田园风景画。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的早晨正是绝妙的读书时节。
通过窗户,就能听见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整齐要响亮。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这么说,的确,世界是多么绚丽多姿,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走进作文500字篇2音乐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能使不同国家的人都能交流的语言。
这次,老师就带我们走进交响乐,认识交响乐的各种乐器,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这次,交响乐以竞速赛的形式进行,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关卡,考的都是交响乐的知识,比赛还没开始,大家都跃跃欲试,蓄势待发了。
当老师宣布“比赛开始”时,大厅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大家一个个向着不同的项目走去,而我却选择了一个排队人数少的地方进行挑战,这关考的是听音识乐器,我以前没学过管乐,轮到我的时候,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听不出来,播放音乐的时候,我开始寻找声音的特点进行排除,不是钢琴、不是古筝、不是……后来顺利地猜出是手风琴,兴奋极了。
《走进西洋交响音乐》教案

《走进西洋交响音乐》教案.doc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洋交响音乐的基本知识,欣赏并分析西洋交响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西洋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掌握西洋交响乐队的编制和各乐器的特点。
3. 学会欣赏西洋交响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4. 能够运用所学的西洋交响音乐知识,分析和评价其他音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1. 西洋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西洋交响乐队的编制和各乐器的特点。
3. 西洋交响乐作品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4. 欣赏和分析经典西洋交响乐作品。
5. 运用所学的西洋交响音乐知识,分析和评价其他音乐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洋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乐队编制、音乐结构等基本知识。
2. 欣赏法:播放经典西洋交响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奏、合唱等,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西洋交响音乐知识,分析和评价其他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交流协作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西洋交响音乐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观看音乐会录像,增强学生对西洋交响乐的直观感受。
2. 邀请专业交响乐队进行校园演出,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音乐的魅力。
3. 开展“西洋交响音乐知识竞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组织学生进行西洋交响乐队组建和排练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西洋交响乐作品CD、视频等音响资料。
2. 西洋交响乐队编制和乐器特点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读《走进交响音乐圣殿》有感

读《走进交响音乐圣殿》有感通过读《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这本书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正是我所欠缺的。
交响音乐这种在音乐艺术中具有较高品味的高雅音乐种类。
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今依然具有极高的生命力。
是被全世界各个国家所认可的艺术形式。
《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将整个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
像是一部音乐编年史。
本书介绍了交响音乐的产生、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以及不同民族风格下的交响音乐。
通过读书,我明确了交响音乐的发展脉络;掌握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交响音乐的艺术风格和价值取向;了解了交响音乐在其整个发展时期,不同音乐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通过读书,我学习到了交响音乐欣赏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交响音乐的常见体裁,交响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如何欣赏交响乐。
在《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的引领下,我回到了交响音乐产生之初的巴洛克时期。
见识了巴赫、亨德尔这些巴洛克时期的大音乐家,作为交响音乐的奠基人所作出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响音乐迎来的快速发展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些音乐巨匠耳熟能详的名字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他们所作的优美旋律。
到了浪漫派时期的欧洲,音乐界更是空前的繁荣。
不胜枚举的音乐家百家争鸣。
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舒曼、威尔第、瓦格纳、约翰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圣桑等。
这一时期交响音乐已然成熟兴盛,体裁多样,深受人们的欢迎。
读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交响音乐,更重要的是书中对音乐家的细致介绍让我学习到了更多。
现在人看来,这些音乐家如同伟人一般被人们敬仰,可是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封建年代,这些音乐家大都出身贫寒,处于阶级社会的底层。
可是这些音乐家,尤其是到古典乐派以后的音乐家,受到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影响,越来越不安于屈服。
他们崇尚自由民主,用音乐作为武器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逆境使人进步,看这些音乐家大都是从逆境中成长的。
晚期的莫扎特生活穷困。
怎样让高中学生走进交响乐

怎样让高中学生走进交响乐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
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视媒体的普及,人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当今的通俗音乐、摇滚音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音乐欣赏需要,交响乐作为一种高雅、时尚的艺术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响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培养乐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怎样让高中学生步入高雅的音乐殿堂,欣赏交响乐,听懂交响乐?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尽量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引导,进行探索,逐渐使学生走进交响乐。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在引导学生方面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队的配置及乐器所表达的情绪交响乐队分为四组:弦乐器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组包括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铜管乐器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打击乐器组包括定音鼓、镲、钹、三角铁、大小鼓、钢琴、竖琴等等。
交响乐队中的乐器认识很容易,但要掌握每件乐器的音色和乐器所表达的情绪就很难。
因为听辨乐器音色是个难点。
我带学生听辨乐器时,总是选择每件乐器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曲,例如介绍大提琴时,就选大提琴名曲《天鹅》;介绍小提琴时,就选《梁祝》;并且反复听辨,反复讲解音色特点,这样学生通过一首乐曲就可以记住乐器音色。
我在介绍乐队的组成时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三个人代表一种乐器。
弦乐组和木管组因为音色优美、柔和、典雅又富于表现力所以由女生代表,铜管组因为音色饱满、辉煌、阳刚气十足由男生代表,打击乐虽然它们的音色单纯,有些声音甚至不是乐音,但对于渲染乐曲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由几个很有个性的音乐特长生代表,这样,当我借助多媒体以很快的速度展示乐器图片时,分好组的学生们都会争先恐后的站起来充当他所代表的乐器,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但掌握了乐队配置和每件乐器所表现的情绪,更是在音乐欣赏上提高了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走进西洋交响音乐》教案

《走进西洋交响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洋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西洋交响乐器的识别和了解。
3. 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西洋交响音乐的魅力。
4. 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西洋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西洋交响乐队的主要乐器及其特点。
3. 著名西洋交响音乐作品介绍。
4. 交响音乐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西洋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西洋交响乐队的主要乐器及其特点。
3. 交响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洋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乐器特点等。
2. 示范法:播放西洋交响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交响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4.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乐器的演奏,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音乐CD、乐谱等教学资料。
2. 西洋交响乐器实物或模型。
3. 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施。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西洋交响音乐,引发学生对交响音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西洋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讲解交响乐队的主要乐器及其特点。
3. 演示:展示西洋交响乐器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乐器的外观和结构。
4. 欣赏:播放著名西洋交响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交响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西洋交响音乐历史背景、乐器特点的掌握程度。
3.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交响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交响乐团演出,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交响音乐的魅力。
2. 开展西洋交响音乐主题的课外活动,如音乐会、讲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快板
交响曲在贝多芬手下则被发挥到极至,在形式结构上,他 扩大并完善了交响乐的组织框 ,同时,以动力更强的谐 谑曲(多是 3 拍子的,节奏活泼,速度较快,常有突发的 强弱对比)取代了过于温和的传统小步舞曲,从而赋予交 响乐以更加丰富的有机性。 贝多芬完善和扩大了乐队编制。在他的交响曲当中,我 们发现他运用了海顿和莫扎特时期不曾运用的乐器。比如 说短笛、低音大管、长号和一些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大镲、 大鼓等等,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引用了人声。
走进交响乐
交响乐是什么?
【交响乐】:
又称为交响曲, 源于希腊语(symphony)[‘sɪmfənɪ] 。
交响乐一词,最初的用法比较混乱, 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其中包 括了声乐和器乐。
定义:
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曲式)
庞大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宏大套 曲形式的音乐作品。
结构:快板——慢板——谐谑曲——快板
海顿
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以修造马车为生, 母亲是个厨娘。尽管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却都热 爱音乐,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家 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 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 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 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 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助, 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 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 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 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廷乐师。此后,海顿生 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 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 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 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 斗争性。
体裁特点,由
形成与发展
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曲这个说法,当时的交响曲泛指
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其中包括了声乐和器乐。
早期的交响曲由 17 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来 ,序曲
“快板——慢板——快板”的结构形式为交响曲的套曲形 式打下了基础。序曲性质的交响曲在18世纪逐渐脱离歌剧, 吸收其他器乐曲的因素,发展成为独立的有 3 个乐章的器 乐体裁(古典交响曲基本雏形)。
长笛和短笛
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
弦乐家族
竖琴
管乐家族
打击乐家族
欣赏《青少年管 弦乐队指南》, 了解各乐器的音 色及其演奏特色。
到了 18 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们使交响曲 的基本形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1740年,维也纳作曲家蒙 恩首先在慢板乐章和快板乐章之间加进了小步舞曲乐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终是在以海顿(海顿104首,莫扎特49首为古典交响乐 创作中的典范 )为代表的交响曲创作中臻于成熟,并确 立为古典交响曲的固定形式(古典交响乐)
贝多芬
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 家。他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 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 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 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 ,这是贝多芬 “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 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 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 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 !”莫扎特还答应 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 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 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 琴师。
莫扎特
列奥波尔得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作 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 与关注。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 到 4 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 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 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 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 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 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 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的乐曲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 的创造生涯!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 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 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 再难找寻。他 3 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 乐曲片断, 5 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 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 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如此过硬的绝对 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