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万用表的原理与检修

合集下载

指针式万用表原理与使用

指针式万用表原理与使用

指针式万用表原理与使用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表,是在制作装配无线电电路和检修电子设备时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必备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可以进行多种项目测量的便携式仪表。

它能测量交、直流电流、交、直流电压、电阻的数值,还可以粗略的判断电容器、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等元件的性能好坏。

万用表的种类很多,按显示的方式可分为指针式万用表(机械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数字万用表)两大类。

前者用指针的偏转来指示检测的数据,后者可用数字直接显示。

指针式万用表从指针的偏转移动轨迹,能形象的反映出被测电量的连续变化过程以及变化趋势(例如在测量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就非常形象直观),缺点是测量精度略差。

数字万用表显示数据速度快,因其内阻非常大,因此测量精度高,耗电少,重量轻。

缺点是不善于显示被测电量的连续变化过程及变化趋势。

因为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很高,因此在测量电流、电压等虽然存在有非常微小的电量变化,但这种微小的电量变化参数在对电路性能又毫无影响的时侯,显示的数字难免会发生频繁的跳跃变化,让人很不习惯,另外价格也较高。

因为指针式万用表的性能指标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场合的使用要求且价格低廉,因此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测量用仪表,本章就以机械式万用表作为重点。

指针式万用表是由磁电系电流表、表盘、表箱、表笔、多个单元电路以及功能转换开关(习惯上叫量程选择开关或量程开关)等组合成的一只综合性测量仪表,旋转功能转换开关,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和量限。

分别可以对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电平,电容器等电参数进行测量,有的万用表还可以测量音频功率W、阻抗Z、电容量C、电感量L以及晶体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电流放大倍数β值等等参数。

3-1-1、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万用表的主要元件是一只磁电系电流表,通常称表头,灵敏度从几个微安到几百微安。

所有的测量项目数据最后都是以电流的形式从表头上相应的刻度上反映出来。

万用表头是由永久磁铁、圆弧形极掌、圆柱形软铁和动圈绕组组成。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指针式万用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电阻和其他电学量的电子测试仪器,它使用指针来显示测量结果。

本文将介绍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构指针式万用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外壳外壳是万用表的外层壳体,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外壳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塑料或其他材料。

2. 计量仪表计量仪表是指针式万用表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和其他电学量。

计量仪表通常由电流框架、指针、表盘和调零装置组成。

•电流框架:电流框架负责将被测量的电流引入计量仪表中进行测量。

•指针:指针是一个可旋转的指针,用于指示测量结果。

•表盘:表盘是显示测量结果的组成部分。

•调零装置:调零装置可以将指针移动到表盘的零刻度处。

3. 测量电缆测量电缆用于将被测量的电流引入计量仪表中。

工作原理指针式万用表的工作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1. 测量电压当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压时,电压将通过测量电缆引入计量仪表中,然后通过电阻分压器对电压进行分压,并通过指针显示测量结果。

具体来说,当电压通过电阻分压器时,会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经过电流框架和指针后,将移动指针,并将测量结果显示在表盘上。

2. 测量电流当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流时,电流将通过测量电缆和电流框架引入计量仪表中,然后通过指针显示测量结果。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电流框架时,会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将影响指针的位置,并将测量结果显示在表盘上。

3. 测量电阻当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时,测试人员需要将测试端子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并将调零装置调整到零刻度处。

然后,测试人员通过测量电缆将电路连接起来,电流将通过电阻,进入计量仪表中,并且被测量电阻的电压将通过电阻分压器进行分压,然后通过指针显示测量结果。

总结指针式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试仪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易懂。

本文介绍了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分别阐述了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指针式万用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指针式万用表的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的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的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是一种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仪器。

它通过根据被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以及选取的测量范围,将电量转换为机械件的运动,进而通过指针指示数值。

指针式万用表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电流表,其基本原理是安培力定律,即电流通过导线时,将在电流表上产生一个力矩,使得表针偏转。

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产生的安培力将试图将导线绕过电流表上的一个固定点。

表针上的磁铁受到舍产生的磁场作用,从而与带有刻度的固定铁芯相互作用,使其在刻度盘上显示电流的大小。

对于测量电压和电阻,指针式万用表通常使用一个减小电阻,用来设定可测量的范围。

当测量电压时,被测电压通过可变电阻和指针表之间的线圈,而线圈上的电阻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此指针的位置可以反映出电压的大小。

类似地,当测量电阻时,指针式万用表将一个已知的电流通过被测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的大小与电阻的比例有关,因此指针的位置可以反映出电阻的大小。

总之,指针式万用表通过转换电量为机械运动,利用力学原理将电量指示出来。

它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测量仪器,广泛用于电子、电气领域中的各种测量工作中。

指针万用表工作原理

指针万用表工作原理

指针万用表工作原理
指针万用表(multimeter)是一种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等物理量的电子仪器。

它使用了不同的电路和传感器来测量不同的物理量。

下面将介绍指针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1. 电压测量原理:
指针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DC)和交流(AC)电压。

在测量
直流电压时,电路会将待测电压连接到一个称为阻抗放大器的电路。

该放大器会放大电压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输出电流。

输出电流通过一个称为电流-电压转换器的电路,将电流转换为等
效的电压。

最后,这个等效电压会将指针偏转到相应的刻度上,从而显示出电压值。

在交流电压测量时,万用表会使用一个称为整流器的电路来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转换后的直流电压会经过与直流电压测量相同的电路进行测量和显示。

2. 电流测量原理:
电流测量是通过将待测电流通过一个称为电流测量电阻的电路中,从而产生一个测量电压。

这个测量电压会转换为电流,然后通过与电压测量相同的电路进行测量和显示。

3. 电阻测量原理:
在电阻测量中,万用表会通过将待测电阻连接到一个称为电桥的电路中。

电桥会产生一个测量电压,然后通过与电压测量原理相同的电路进行测量和显示。

总的来说,指针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不同的电路和传感器来测量和转换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物理量,并通过指针的偏转来显示测量结果。

通过调整测量范围和选择不同的测量模式,指针万用表可以适应不同的测量需求。

MF50型万用表的原理与检修(图)

MF50型万用表的原理与检修(图)

MF50型万用表的原理与检修(图)万用表是电子爱好者必备的工具,但介绍其原理和维修的资料不多,本文以初学者使用较多的MF50型指针式万用表为例,着重讲述其电路部分的原理与检修。

一、结构万用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表头、测量电路和转换装置。

表头是一只直流微安表,它是万用表的核心,万用表的很多重要性能,如灵敏度、准确度等级、阻尼及指针回零等大都取决于表头的性能。

表头的灵敏度是以满刻度时的测量电流来衡量的,此电流又称满偏电流,表头的满偏电流越小,灵敏度就越高。

一般万用表表头的灵敏度大多在10~100μA范围内。

MF50型万用表表头的灵敏度是83.3μA。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被测的电量转化为适合于表头要求的满偏电流以内。

对MF50型万用表来说,在通过测量电路转化之后,应该使通过表头的电流限定在83.3μA以内。

测量电路一般包括分流电路、分压电路和整流电路等。

分流电路的作用是把被测量的大电流通过分流电阻变成表头所需的微小电流;分压电路是将被测高电压通过分压电阻分压变换成表头所需的低压;整流电路将被测的交流通过二极管整流变成表头所需的直流。

万用表的各种测量种类及量程的选择是靠转换装置来实现的,其主要部件是转换开关。

转换开关的好坏直接影响万用表的使用效果,好的转换开关应转动灵活、手感好、旋转定位准确、触点接触可靠等,这也是选购万用表时应重点检查的一个项目。

二、工作原理1.直流电流的测量由于表头最大只能流过83.3μA的直流电流,为了能测量较大的电流,一般采用并联电阻分流法,使多余的电流从并联的电阻中流过,而通过表头的电流保持在83.3μA以内。

并联的电阻越小,可测量的电流就越大。

其多量程的测量,是通过转换开关及不同的插孔来改变分流电阻的大小而实现的。

图1就是MF50型万用表直流电流挡的电原理图。

图1 MF50型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的电原理图图2 MF50型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的电原理图图3 MF50型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的电原理图图4 MF50型万用表测量电阻的电原理图从图中可看出,当使用2.5A量程时,电流主要流过0.3Ω电阻,只有不超过83.3μA的电流经2.7Ω、27Ω、270Ω……510Ω、1000Ω等流过微安表头;当使用250mA量程时,电流主要流过0.3Ω、2.7Ω电阻等。

【精品文档】指针式万用表原理与维修

【精品文档】指针式万用表原理与维修

磁电式指针万用表原理与维修本人维修经验,拿出来分享一下,如果有写的不对的地方希望指正。

指针系仪表分为磁电式和电磁式两种,其中磁电式仪表根据磁路不同又分为,内磁,外磁,内外磁,三种,其中外磁表头的指针万用表很容易引入外界电磁场的干扰而引起测量不准的现象,所以外磁表头的指针万用表一般会在万用表后盖板上设计一块金属屏蔽板,金属屏蔽板的作用就是屏蔽外界电磁场的干扰让表头测量的更佳精准,而内磁表头一般不会设计,因为内磁表头不容易引入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下面介绍一下磁电式仪表的组成:磁电式仪表是由:磁钢(永久磁铁),动圈(线圈),阻尼器,弹簧游丝,以及指针几部分组成,其中磁钢的作用主要是通入电流产生磁场力,弹簧游丝的作用主要是产生反作用力矩的装置,动圈的作用是带动指针偏转,阻尼器的作用是当指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偏转时会产生一定惯性而阻尼器的作用就是吸收这部分惯性让指针可以尽快的停止在某点以达到快速读数的目的。

下面讲解磁电式仪表的工作原理:当表头内部磁钢通入电流后,电流切割磁感线会产生一个磁场力,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转动力矩,这个磁场力也就是这个转动力矩会带动表头内部的动圈,动圈来带动指针偏转,根据通入表头内部磁钢电流大小不同,产生的磁场力强弱也不同,从而动圈带动指针偏转的幅度也不同,也就是说,通入表头内部磁钢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力越强,所以动圈带动指针偏转的幅度也就越大说明被测信号很大,反之通入表头内部磁钢电流越小,产生的磁场力越弱,所以动圈带动指针偏转的幅度也就越小说明被测信号很小通过这个原理实现测量信号的大小,而弹簧游丝的作用主要是产生反作用力矩的装置,我们知道指针偏转是受到磁场力转动力矩的作用而偏转,而游丝主要是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矩,简单的来讲游丝主要是产生一个与磁场力相反的力矩我们称它为反作用力矩,当磁场力(转动力矩)与游丝产生的反作用力矩相等时指针停止从而读数,如果光有磁场力没有游丝产生的反作用力矩的话不管测量的信号有多大指针都会偏转到头,磁场力带动指针向右偏转,而游丝自身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矩向左拉抻指针当这两个力矩相等时指针停止从而读数。

指针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指针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指针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指针万用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量的仪器。

它使用一个可移动的指针指示器来显示测量值,因此得名为指针万用表。

指针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的导电性质和基本电路原理。

当使用指针万用表进行测量时,电流或电压通过被测物体,并在仪表内部的电路中产生一个与电流或电压成比例的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通过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显示。

在测量电流时,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会通过一个移动式瞬时触点和固定式继电器触点与电流表相连接。

电流的大小将使得电流表上的指针移动到相应的刻度上。

在测量电压时,被测电压通过一个可调电位器,并通过一个与电流表并联的分流电阻来分流。

调节电位器的电阻,使得电流的大小适合于电流表的指针可读范围,从而使得电流表上的指针能够准确地显示出电压的大小。

在测量电阻时,测量电路是通过串联一个被测电阻并将电流通过它。

仪表内部的固定电阻通过一个移动式调节器进行调节,使得仪表上的指针能够按照比例显示出电阻的值。

总的来说,指针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一个指示器,将电流或电压转化为机械运动来显示测量值。

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各种元件,使得指针能够准确地显示出被测量的电学量的值。

指针式万用表工作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工作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工作原理
指针式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原理。

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流档位开关、电压档位开关、内部电阻、测量电路和指针仪表等。

1. 电流档位开关:通过选择不同的电流档位,可以测量不同范围内的电流。

一般采用旋转开关形式,将测量电路与不同范围的电流电路连接。

2. 电压档位开关:通过选择不同的电压档位,可以测量不同范围内的电压。

同样采用旋转开关形式,将测量电路与不同范围的电压电路连接。

3. 内部电阻:为了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流和电压源,万用表内部会嵌入一定的电阻。

这些内部电阻与被测电路串联或并联,形成一个电压或电流分压电路,从而实现测量功能。

4. 测量电路:测量电路由电流测量电路和电压测量电路组成。

电流测量电路一般采用电流互感器和电流限流电阻等元件,通过将被测电路串联进电流测量电路中,实现对电流的测量。

电压测量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原理,通过将被测电压与内部分压电路相连接,测量电压。

5. 指针仪表:指针仪表是指针式万用表的核心部分,用于显示测量值。

指针仪表的工作基于一个简单的原理,即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相互作用,使得指针在刻度盘上产生偏转。

根据电流的大小,指针会指向相应的刻度,显示实际测量
值。

通过以上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指针式万用表可以实现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测量。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档位,并通过读取指针的位置来获取相应的测量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针式万用表的原理与检修万用表是电子爱好者必备的工具,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数字式万用表,但指针式万用表以其特有的一些优点,如读数直观、形象等,在某些情况下的测量是优于数字式万用表的,所以仍然有很多人喜欢使用指针式万用表。

关于指针式万用表的资料虽然不少,但比较详细透彻的介绍并不多,本文以初学者使用较多的MF47和MF50型指针式万用表为例,尝试较详细地介绍其电路部分的工作原理及一些检修事项。

一、基本原理与结构1.基本原理指针式万用表(以下简称万用表)的核心是一只直流微安表,一般称为表头。

万用表的很多重要性能,如灵敏度、准确度等级、阻尼及指针回零等大都取决于表头的性能。

表头的灵敏度是以满刻度时的测量电流来衡量的,此电流又称满偏电流,表头的满偏电流越小,灵敏度就越高。

一般万用表表头的灵敏度大多在10~100μA范围内。

MF47型和MF50型万用表表头的灵敏度分别是46.2μA和83.3μA。

由于表头只能通过几十微安的电流,所以要用于实际测量就必须加以扩展,加入测量电路,把被测的电量转化为适合于表头要求的满偏电流以内。

测量电路一般包括并联分流电路、串联分压电路和整流电路,以及在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基础上再加入电源扩展为可测量电阻的电路等,如图1 所示。

(a)测量直流电流(b)测量直流电压(c)测量电阻图1 微安表扩展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原理2.结构万用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表头、测量电路和转换开关。

表头如前所述是一只直流微安表,而测量电路的作用则是把被测的电量转换为适合于表头要求的满偏电流以内。

对MF47型万用表来说,在通过测量电路之后,应该使通过表头的电流限定在直流46.2μA以内,而对于MF50型万用表来说,这个电流则是限定在83.3μA以内。

转换开关是用来选择各种不同的测量电路,以实现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程的测量要求。

转换开关的好坏直接影响万用表的使用效果,好的转换开关应转动灵活、手感好、旋转定位准确、触点接触可靠等,这也是选购万用表时应重点检查的一个项目。

二、工作原理1.最小量程及直流电流测量电路由于表头只能通过很小的电流且一般不是某个整数,而测量电路的各个量程一般是某个最小整数值的倍数,所以就要求有一个测量的最小量程,其它各个量程只需在最小量程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的测量电路即可。

MF47型万用表的最小量程是50μA(0.25V),其它的直流电流量程都是在此基础上再并联不同的分流电阻组成。

如图2中的0.025Ω、0.47Ω、5Ω、50.5Ω、555Ω五个电阻即是并联的分流电阻,除去上述五个电阻就是MF47型万用表的最小量程电路。

当选择500mA量程时,电流主要流过0.47Ω和0.025Ω所形成的通路,最多只允许有50μA的电流流过最小量程电路,即不超过50μA 的电流经过2.69kΩ电阻,再经串联的20kΩ和10kΩ电阻分流,最后只有不到46.2μA的电流流经直流微安表。

MF50型万用表的最小量程是100μA,如图3所示。

不同于MF47型万用表的是没有再并联单独的分流电阻,而是直接用最小量程中串联的不同阻值的电阻作为分流电阻,即“一阻二用”,分流电阻本身除了为不同量程的电流分流外,还是最小量程电路的一部分。

从图中可看出,当使用2.5A量程时,电流主要流过0.3Ω电阻,只有不超过83.3μA的电流经2.7Ω、27Ω、270Ω……510Ω、1000Ω可调电阻等流过微安表头;当使用250mA量程时,电流主要流过串联的0.3Ω和2.7Ω两个电阻等。

图2 MF47型万用表的最小量程及直流电流测量电路图3 MF50型万用表的最小量程及直流电流测量电路为了防止表笔反接及电流过大损坏表头,加入了如图2和图3中与直流微安表头相并联的两个二极管,其平时不起作用。

并联的电容主要起阻尼作用,使指针摆动较为平顺,如将其增大,则指针转动会变慢。

1000Ω可调电阻是用来校正读数偏差的,即校准用。

2.直流电压的测量在直流电路中,电流、电阻、电压间的关系是符合欧姆定律的。

既然表头可流过电流使指针偏转,而表头自身又有一定的电阻,所以万用表的表头实际上也是一只直流电压表(U=IR),只不过测量范围很小,一般只有零点几伏。

实际电路中,万用表是通过串联电阻分压来达到扩大量程的目的的。

所串联电阻越大,则可测量的电压就越高,电压档不同的量程就是通过转换开关获得不同的分压电阻来实现的。

MF47和MF50型万用表直流电压档的电原理图如图4和图5所示。

由于MF47型万用表的灵敏度较高,最小量程只有50μA,是MF50型万用表100μA的一半,在高电压量程,所串联的电阻阻值会很大,如500V量程就应串联将近10MΩ的电阻,这会造成测量精度下降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MF47型万用表在250V以上的量程除了串联电阻外,还并联了一个4.15kΩ的电阻分流,以减小串联电阻的阻值,如图4所示。

图4和图5中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可用欧姆定律简单的计算出来,如图4中的10V量程,串联的总电阻为R=150k+30k+15k=195k,通过的电流为I=50μA,所以串联电阻分压值:U=IR=50μA×195k=9.75V,再加上最小量程的0.25V正好是10V。

对于其它量程所串联或并联的电阻阻值,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计算验证。

计算时,MF50型万用表最小量程对应的电压是0.125V(可根据图3中数据计算出来)。

图4 MF47型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电路图5 MF50型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电路3.交流电压的测量由于表头只能流过直流电,因此测量交流时还需要一个整流电路。

万用表中一般采用二极管半波整流的形式将交流变为直流。

如图7的MF50型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电路中,当被测交流电处于正半周时,电流经分压电阻(如50V 时的36.1k+160k)及整流二极管V2等流进表头,指针偏转;而在被测交流电的负半周,电流直接从二极管V1流过分压电阻,而不经过表头。

图7中,650Ω电位器用来调节交流电压档的读数偏差。

图6 MF47型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电路图7 MF50型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电路4.电阻的测量因为电阻本身不能提供电流给万用表使指针偏转,所以在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必须配备电源,这就是万用表内部安装电池的原因。

在测量电阻时,被测电阻和万用表内的电池及测量电路是串联的。

所以,流经表头的电流主要是由被测电阻所决定的,此电流反映在表盘上,通过欧姆标度尺即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当被测电阻阻值较小时,流经表头的电流较大,指针向右偏转的角度也大,反之,偏转角度则小。

所以,欧姆标度尺的右端数值小,左端数值大。

图8和图9分别是MF47型万用表和MF50型万用表的电阻测量电路。

以图9电路中R×10量程为例,MF50型万用表实际上是取100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测量对象的,当被测电阻阻值较大时,电路中电流较小,则100Ω电阻两端的电压也较低,通过7.78kΩ电阻等流进表头的电流也不大,指针偏转角度小;反之,当被测电阻较小时,电路中电流较大,指针偏转角度也大。

当两只表笔短接时,1.5V电压全部加在100Ω电阻上,使表头中电流最大,指针停在了欧姆标度尺的最右端。

很明显,调节2000Ω电位器可改变流经表头的电流大小,使表指针在最右端的一定范围内摆动,当调节到合适位置时,表指针可停到欧姆标度尺的“0”,此2000Ω电位器就是测量电阻时的调零电阻。

在被测电阻阻值大于几十千欧以上时,只靠1.5V电压不能提供足够的电流使万用表指针大角度偏转,所以R×10k量程又加入了一个电源,单独或和1.5V电源串联。

实际电路可能与附图有差别,如MF50型万用表,有些生产厂家将15V电源改为9V并与1.5V电源相串联,相应电阻阻值也有所改变,但电路结构没变。

图8 MF47型万用表电阻测量电路图9 MF50型万用表电阻测量电路4.三极管h FE的测量万用表对三极管h FE的测量除利用了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外,基本原理同电阻的测量相同。

如图10所示,对三极管h FE的测量实际是以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测量对象的,三极管的h FE大,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也大,其两端的电压就高,那么流进表头的电流也会大,最后使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也大。

图10 万用表测三极管h FE的原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两种万用表在面板上都是将ebc 三个插孔排在一条线上,当三极管的引脚排列顺序与之不相同时,测量三极管的h FE就显得不太方便,如果像有些万用表那样布局成三角形就方便多了。

将以上各测量电路结合在一起,即是万用表的整机电原理图。

图11所示是MF50型万用表电原理图。

图11 MF50型万用表的整机电原理图三、万用表的检修由工作原理可知,万用表的最小量程电路是其电路的核心,其余各量程只不过是通过转换开关并或串电阻等组成。

如果最小量程电路部分出故障,则会影响所有量程,而其余部分出故障只是影响个别量程。

所以在对万用表检修时,首先应确定是所有量程指示不对还是个别量程指示不对,从而确定故障范围。

特别是对于MF50型万用表来说,由于最小量程部分串联有多个电阻,而这些电阻又是直流电流测量电路的一部分,所以其中任何一个电阻或电位器有变值或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故障,将影响万用表所有量程的测量。

误测烧表也多是烧坏的这一部分。

故应弄清每个元件在表内的实际位置,以便损坏时检查维修,特别是2.7、27、270和2000这几个电阻与电位器。

1.电流量程和电阻量程的检测方法由于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内部有电源,而且在表笔短接时指针偏转到最右端,电流最大,而电阻值则指示为“0”(必要时要调零),当指针正好指示到表盘标度尺的正中间(中心)时,可知此时通过万用表的电流是短接时的一半,那么,也可知此时被测电阻的阻值和这一量程的万用表等效内阻相等,即万用表欧姆标度尺的中心值和所用量程的乘积就是万用表这一量程的等效内阻。

例如,MF50型万用表的中心值是10,其R×1量程的等效内阻则是10Ω,R×100量程的等效内阻则是1000Ω,对应于这两个量程短接时的最大电流分别是150mA和1.5mA。

MF47型万用表的中心值是16.5,其R×1k量程的等效内阻则是16.5kΩ,这一量程短接时的电流为0.09mA等。

利用上述特点,不需打开后盖,用两只万用表就可互为检查其电流量程和电阻量程的故障。

以MF50型万用表为例,具体操作是将一只万用表拨至2.5mA量程,另一只万用表拨至R×100量程并调零(短接电流为1.5mA,小于2.5mA),然后将两表的表笔交叉对接,即黑接红、红接黑。

此时测量电阻的万用表的读数应是300Ω;测量电流的万用表读数应是1.5V/(1000+300)≈1.15mA。

同样,两表分别拨至R×10和25mA 量程,连接之后,读数应分别是30Ω和1.5V/(100+30)≈11.5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