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消炎止痛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血竭

血竭

血竭【中药名】血竭xuejie【别名】麒麟竭、血结、血力花、海蜡、木血竭。

【英文名】Draconis Sanguis【来源】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藤本,长达10~20米。

茎被叶鞘并遍生尖刺。

羽状复叶在枝梢互生,在下部有时近对生;小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20~3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叶柄及叶轴具锐刺。

肉穗花序,开淡黄色的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

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约2~3厘米,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赤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样。

【产地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

我国台湾、广东有栽培。

【采收加工】除去杂质,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

【药材性状】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精制品呈片状。

表面红褐色、红色、紫色,具光泽,局部有红色粉尘黏附。

质硬,易碎,断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

研粉为血红色。

无臭,味微涩,嚼之有黏牙感。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咸。

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祛瘀定痛、止血生肌。

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1~2克,研末内服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药用。

用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临床用治妇女月经过多、痛经、咳血、便血。

【药理研究】有抗炎、抑菌、抗血栓作用,对环核苷酸有影响,影响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等。

【化学成分】含红色树脂90%以上,为血竭树脂鞣醇与苯甲酸及苯甲酰乙酸的化合物。

经成分初步分析,含有血竭红素、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松脂酸、异松脂酸、松香酸、血竭黄烷A、去氢松香酸、异海松酸、海松酸、血竭二氧杂庚醚等成分。

【使用禁忌】凡无瘀血者慎用。

【配伍药方】①治下疳:血竭、儿茶、乳香(去油)、龙骨(研细末)、没药(去油)各0.9克。

血竭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血竭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血竭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血竭?血竭是一种中草药,它是由多种草药配制而成。

主要成分包括红花、茜草、苏子、五灵脂等。

血竭具有较为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

2. 血竭的作用血竭具有以下几种主要作用:2.1 止血作用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用于止血。

它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凝结、收缩血管等方式起到止血的作用。

在外伤、手术等出血情况下,使用血竭可有效控制出血,减少出血时间。

2.2 消肿作用血竭还具有消肿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促进局部淋巴系统的排放,改善组织液循环,减少局部组织的水肿情况。

因此,在肿胀、淤血等情况下,使用血竭可有效减轻症状。

2.3 破血作用血竭还具有破血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血脂、降低血粘度、促进血管壁的弹性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长期使用血竭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

2.4 止痒作用血竭还具有止痒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等方式,减轻皮肤瘙痒症状。

因此,在湿疹、荨麻疹等病情下,使用血竭可有效缓解症状。

3. 血竭的功能主治血竭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主治:3.1 止血功能主治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情况下的止血治疗。

它能快速止血,控制出血时间,减轻出血量。

血竭可用于口腔出血、肝病出血、鼻出血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3.2 消肿功能主治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于各种肿胀、淤血等情况下的消肿治疗。

它可以减轻组织的水肿情况,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血竭可用于扭伤、骨折、水肿性皮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3.3 净化功能主治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于破血、调整血脂、促进血管壁弹性等情况下的净化治疗。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血竭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3.4 止痒功能主治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于各种瘙痒症状下的止痒治疗。

它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等方式,减轻皮肤的瘙痒感。

血竭可用于湿疹、荨麻疹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血竭功效与作用

血竭功效与作用

血竭功效与作用
血竭,又名大血主、忍冬藤,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在中医学中,血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

血竭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流动,防止血液淤滞,从而达到消除瘀血的效果。

因此,血竭常被用于治疗中风、心脏病、痔疮等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疾病。

2. 退热滋阴:血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湿热病变引起的高热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血竭还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能够改善体液代谢,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对于治疗热性病症、口干口渴、咽干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温阳助阳:血竭被认为具有温补虚寒、助阳的作用,能够改善体内阳气不足的状况,具有抗寒保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因此,血竭常被用于治疗阳虚所致的寒病、阳萎、阳痿等疾病。

4. 抗炎镇痛:血竭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血竭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疼痛综合征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 祛风湿:血竭被认为具有祛风湿、化湿除湿的作用,对于风寒湿痹、湿热身痛、关节酸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内血液代谢,以及减轻关节炎炎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血竭具有活血化瘀、退热滋阴、温阳助阳、抗炎镇痛、祛风湿等多种功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竭虽然对多种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滥用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产生。

血竭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血竭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血竭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功能主治•血竭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疮疡肿毒:血竭能够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起到清除热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2.痈疽疮肿: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治疗痈疽疮肿有一定的作用。

3.经闭痛经:由于血竭能够活血化瘀,因此对于经闭引起的痛经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血瘀胸痛:血竭能够疏通经脉、化瘀消肿,对于治疗血瘀引起的胸痛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

5.瘰疠肿毒:血竭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治疗瘰疠肿毒有一定的作用。

用法用量•血竭可以内服或外用,具体用法和用量如下:1.内服用法:•鲜品:一次用量15-30克,可煎汤或泡水服用。

•干品:一次用量6-15克,可煎汤或泡水服用。

•研末:一次用量3-6克,可末饮或加入饮片煎剂中服用。

•软膏:将适量的血竭药材研磨成粉末,与基础软膏按比例混合,外敷患处。

2.外用用法:•鲜品:将鲜血竭药材洗净研磨成泥状,敷于患处,每天1-2次。

•干品:将干血竭药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敷于患处,每天1-2次。

•汤药浸泡:将血竭药材放入适量的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取出药渣,可用所得的药水擦拭或敷于患处,每天1-2次。

注意事项: - 内服时,应注意遵医嘱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如有不适,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

- 外用时,应注意药材的清洁和局部的卫生,如有过敏或者红肿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总结•血竭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痈疽疮肿、经闭痛经、血瘀胸痛、瘰疠肿毒等疾病。

其用法可以内服或外用,内服时一次用量15-30克,外用时可制成软膏、浸泡药水或敷于患处。

在使用血竭时应注意遵医嘱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外用时需注意药材的清洁和卫生,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血竭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由鲜血竭植物的干燥根茎制成。

在中医药学中,血竭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诸多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对血竭的功效、作用和禁忌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血竭及其应用。

一、血竭的功效1. 止血功效:血竭具有显著的止血功效,可以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等症状的治疗。

血竭能够增加血管收缩,收敛出血血管,减少血液流量,达到止血的效果。

2. 活血化瘀功效:血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动,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如痛经、跌打损伤后的淤血瘀肿等。

3. 清热解毒功效:血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

例如,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痈疽等。

4. 抗病原菌作用:血竭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5. 抗炎作用:血竭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血竭的作用1. 收敛作用:血竭具有收敛作用,可以收敛创面和止血。

2. 温经作用:血竭具有温经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

3. 活血作用:血竭具有活血作用,可以疏通经络,增强血液循环。

4. 透疹作用:血竭可以透疹排毒,对治疗皮肤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血竭的禁忌1. 孕妇禁用:由于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禁止使用血竭。

2. 月经过多者禁用:血竭具有收敛作用,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加重月经量。

3. 外伤溃疡患者禁用:外伤溃疡患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加重病情。

4. 内出血患者禁用:由于血竭具有止血作用,内出血患者不宜使用血竭,以免阻碍疾病的自然康复过程。

5. 对血糖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可能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6. 对血液凝结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可能会对血液凝结产生影响,因此,凝血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7. 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者禁用:血竭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不宜用于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患者。

血竭的功能主治与性味归经

血竭的功能主治与性味归经

血竭的功能主治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血竭,中医学中的一种中药,其功能主治如下:1.活血化瘀: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加速血液的流动,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

2.温经止血:血竭具有温经止血的功效,可以止血并暖宫,适用于各种妇科出血症状,如月经过多、经期不调等。

3.祛风止痛:血竭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适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状。

4.化痰止咳:血竭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平喘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痰湿停滞等症状。

5.改善皮肤状况:血竭还可以改善皮肤状况,减少皮肤问题,如疮疖、瘀血等。

6.养血生发:血竭有养血生发的功效,可以促进头发生长,适用于脱发、头发干枯等问题。

性味归经血竭的性味为苦、辛、温,归经属于肝、脾经。

具体表现为:•性味:苦、辛、温•归经:肝、脾经血竭在肝经和脾经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血竭可以疏肝补血、活血化瘀,对肝血不足、经血不畅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血竭对脾经有温补作用,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提升消化吸收能力。

另外,血竭也有一定的疗效归因于其苦、辛的性味。

苦味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辛味具有行气散寒的作用。

这两种性味的作用使血竭能够祛风止痛、化痰止咳等,对某些疼痛和咳嗽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血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量掌握:血竭为热药,用量过大可能导致滞热阳痿等症状,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剂量。

2.配伍搭配:血竭一般需要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搭配,以起到协同作用。

在使用时,应根据病情搭配合适的药物。

3.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血竭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在使用血竭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4.注意禁忌症:血竭存在一些禁忌症,如热性病证、阴虚火旺、咳嗽痰稠等症状。

在这些情况下,不宜使用血竭。

5.注意药物质量:选择优质的血竭药材非常重要,以确保药效的发挥和安全性。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吃法血竭,又称为血竭苏,是一种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和作用包括止血、活络、消肿、化痰、止咳等。

它可以通过多种吃法进行服用,如煎服、煮汤、泡酒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各种吃法。

一、血竭的功效与作用:1. 止血效果显著:血竭含有丰富的血栓酶,能够有效加速血液凝固,促进血凝块的形成,从而起到强力止血的功效。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出血、咯血、崩漏、便血等。

2. 活络作用明显: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疏通经络、舒展经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流动。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如风湿痹痛、瘀血积聚导致的疼痛等。

3. 消肿效果显著:血竭具有消肿的功效,能够有效消除组织的水肿,减轻肿胀疼痛。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肿瘤、淋巴结炎等。

4. 化痰止咳作用明显:血竭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能够排除呼吸道的痰液,缓解咳嗽症状。

因此,血竭常用于治疗各种咳嗽病症,如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等。

二、血竭的吃法:1. 煎服:将血竭用水煎煮,去除杂质后取汤液服用。

一般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5克至30克。

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疼痛症状等。

2. 煮汤:将血竭切碎后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至2小时,去除渣滓后取汤液服用。

一般每日服用1次,每次服用15克至30克。

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消肿、炎症等病症。

3. 泡酒:将血竭切碎后加入白酒中浸泡,密封保存7至15天后即可饮用。

一般每日饮用1次,每次饮用15克至30克。

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种痰多、咳嗽等病症。

注意事项:1. 服用血竭时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合理用药原则,不可过量使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遵医嘱禁用或减量使用。

3. 由于血竭具有刺激性,敏感体质的人群应慎用。

总结:血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血竭的吃法多样,如煎服、煮汤、泡酒等,但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合理用药原则。

血竭粉的功效与作用

血竭粉的功效与作用

血竭粉的功效与作用血竭粉,又叫做龙胆泻血散,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上。

血竭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本文将详细介绍。

血竭粉主要成分是肠炎胜和、肠炎白、肠炎红等。

这些成分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抑菌消炎等功效,适用于一系列相关疾病的治疗。

首先,血竭粉可以活血散瘀。

久而久之,人体内会积累一些不良的循环,例如血液循环不畅、淤血等,这些都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出现。

而血竭粉可以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湿气、寒气、痰火等引起的疾病症状得到缓解。

同时,它还能够溶解血凝块,帮助防止血栓形成,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血竭粉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很多疾病都伴随着疼痛和肿胀的症状,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

对于这些情况,血竭粉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肿胀,减轻患者的痛苦。

这主要归功于其中的肠炎胜成分,它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可以迅速舒缓身体的不适感。

此外,血竭粉还有抑菌消炎的功效。

由于它内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等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这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一些热毒湿热引起的疾病,如湿疹、痤疮等,也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此外,血竭粉还有一些其他的功效和作用。

比如,它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加快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对于一些失眠、焦虑等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有改善的效果。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血竭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于一些肿瘤的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血竭粉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瘀血、淤滞、痈疽、疮疖、跌打损伤等病症。

禁忌使用血竭粉的人群主要有孕妇、哺乳期妇女、溃疡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

总的来说,血竭粉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较好的疗效。

它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抑菌消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适用于多种相关疾病的治疗。

但是,在使用血竭粉之前,一定要遵医嘱,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确定使用剂量和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珍国医国药 2001 年第 12 卷第 2 期
L ISH IZH EN M ED IC IN E AND M A T ER IA M ED ICA R ESEA RCH 2001 VOL. 12 NO. 2
血竭消炎止痛作用研究
向金莲1, 张路晗1, 程 睿1, 张晓华2
(1. 云南省药品检验所, 云南 昆明 650011; 2. 昆明大观制药厂, 云南 昆明 650032)
Key words: Sanguis draxon is; A n ti2inflam ato ry; A nalgesic; A gar2induced granulation test; Ear sw elling test; Body
w rith ing test
血竭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 本文对我省生 产的血竭作了抗炎、消肿、镇痛作用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 1 药物 血竭, 批号 990504, 规格为 250 g 盒, 由大观制药厂提 供, 试验前研细, 用 0. 5% CM C2N a 配制混悬液; 阿司匹林片, 昆明 抗生素厂生产, 规格为 0. 3 g 片, 批号 980302; 醋酸地塞米松片, 天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980816, 规格为 0. 75 m g 片。 1. 2 试 剂 冰 醋 酸, A R , 由 广 东 汕 头 新 宁 化 工 厂 生 产, 批 号 970108; 二甲苯,A R , 武汉有机合成化工厂, 批号 970323。 1. 3 动物 ICR 小鼠体重 18~ 22 g, 雌雄各半; W istar 大鼠, 体重 150~ 200 g, 雌雄各半, 均由昆明医学院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提 供, 合格证号: 小鼠, 滇实动证第 9806 号; 大鼠, 滇实动证第 9808 号。 2 方法与结果 2. 1 血竭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1] 取 18~ 20 g ICR 小鼠 40 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 4 组, 分别灌胃给药, 空白组给相同体积常水, 阳性组给阿司匹林, 给药组给血竭 1 次 d, 连续给药 5 d。于末次给 药后 1 h, 每只腹腔注射 0. 6% 冰醋酸溶液 0. 2 m l, 记录注射致痛 剂后 20 m in 内各组小鼠扭体次数, 结果见表 1。 2. 2 血竭对小鼠耳郭肿胀的影响[1] 取 18~ 20 g ICR 小鼠 40 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 4 组, 分别灌胃给药, 空白组给相同体积常水, 阳性组给醋酸地塞米松, 给药组给血竭 1 次 d。连续给药 5 d, 于末 次给药后 1 h, 在小鼠左耳前后两面涂抹二甲苯 0. 05 m l 致炎, 右
表 2 血竭对小鼠耳郭肿胀的影响(xθ±s)
组别
剂量 C m g·kg21
肿胀率△
肿胀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
2222
0. 507 9±0. 145 6
222
醋酸地塞米松
6. 5
0. 263 2±0. 183 23 3
48
高剂量组
3 440
0. 228 7±0. 168 83 3
55
低剂量组
1 720
0. 318 7±0. 177 43
37
注: n= 10, 3 P < 0. 05, 3 3 P < 0. 0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t 检验 △ 肿胀率= 左耳片重量- 右耳片重量 右耳片重量 △△肿胀抑制率= (空白组肿胀率- 给药组肿胀率) 空白组肿胀率×
100%
2. 3 血竭对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1] 取 150~ 200 g W istar 大 鼠 40 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 4 组, 分别灌胃给药, 在大鼠背部中 线皮下注射 2% 琼脂溶液 2 m l(半无菌操作) , 注射当日即开始给 药, 1 次 d, 连续给药 14 d, 于末次给药后 24 h 脱颈椎处死大鼠, 剥 离肉芽肿琼脂块, 称湿重, 按大鼠体重换算为每 100 g 体重的肉芽
110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L ISH IZH EN M ED IC IN E AND M A T ER IA M ED ICA R ESEA RCH 2001 VOL. 12 NO. 2
杜某某, 女, 44 岁, 1997206218 初诊。腰痛, 尿频尿痛反复发作 3 a, 因工作烦劳加重 6 d。 诊见腰痛, 以右侧为著, 尿频灼痛, 口干 不欲饮, 大便干结, 平素月经色黑有块, 两目下黯黑, 舌质暗红, 边 有瘀点, 苔白腻, 脉沉细滑。右肾区叩击痛 (+ )。查尿 R t: PRO ±, BLD + 2,W BC + 2, 粗颗粒管型少许; 12 h 尿沉渣计数: RBC 2. 20 ×106 个,W BC 2. 000×1010个, 管型 1. 2×104 个; B 超: 右肾集合 系统光点分离, 探及 1. 5 cm ×0. 8 cm 无回声暗区; 腹部平片未见 泌尿系结石及占位性病变。西医诊断为肾盂肾炎合并肾积水。中医 诊断为劳淋。证属下焦湿热, 饮停血瘀。治以清利湿热, 化饮祛瘀。 当归芍药散合石韦散加减: 当归 10 g, 赤芍 30 g, 川芎 10 g, 茯苓 15 g, 白术 10 g, 泽泻 15 g, 石韦 30 g, 瞿麦 15 g, 车前子 15 g, 冬葵 子 30 g, 白花蛇舌草 30 g, 滑石 30 g, 甘草 5 g。服 12 剂。尿频尿痛 消失, 仍腰酸痛, 目下暗黑, 上方去瞿麦、滑石、白花蛇舌草, 加大黄 6 g, 土鳖虫 10 g, 桃仁 10 g, 杜仲 10 g, 川断 10 g, 怀牛膝 10 g。服 30 剂, 腰痛消失, 小便通畅, 目黯减轻, 月经正常。 复查尿 R t、双肾 B 超无异常; 12 h 尿沉渣计数正常。 随访 2 a 未复发。 3 梗阻性肾病
关键词: 血竭; 消炎; 止痛; 琼脂肉芽肿实验; 耳郭肿胀实验; 扭体反应实验 中图分类号: R 28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0805 (2001) 0220110201
Stud ies on the Effects of An ti- inf lamma tory and Ana lgesic of Sangu is draxon is X IAN G J in2lian1, ZHAN G L u2han1, CH EN G R u i1, ZHAN G X iao2hua2
收稿日期: 2000207221; 修订日期: 2000210217 作者简介: 向金莲 (19672) , 女 (汉族) , 云南峨山人, 现任云南省药品检验所 药理室主管药师,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耳作对照, 4 h 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 用 9 mm 直径打孔器直接在 小鼠左右两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 称重。 结果见表 2。
( 临床报道(
当归芍药散治疗肾. 山东省沂源县医疗保险事业处 256100; 2. 山东省沂源县中医医院 256100)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 原为妊娠腹痛而设。笔者用于治 疗多种肾系病证, 疗效亦佳。 现举数案并讨论于下。 1 特发性水肿
张某某, 女, 51 岁, 1996205203 初诊。双下肢浮肿 10 a 余, 多次 查尿常规均正常, 服西药利尿剂肿可暂轻, 但停药辄复发。 诊见形 体较胖, 胫踝浮肿, 按之凹陷, 脘痞纳呆, 小便短涩, 舌淡紫, 边有齿 痕, 苔白腻, 脉沉涩。 查尿 R t、血 R t、肾功能、肝功能、血 T 3、T 4、 T SH、心电图、心脏多普勒均无异常; 立卧水试验 (+ )。西医诊断为 特发性水肿, 中医诊断为阴水。证属水停血瘀, 脾气亏虚。治以利水 化瘀, 益气健脾。当归芍药散合春泽汤加减: 当归 10 g, 赤芍 10 g, 川芎 6 g, 茯苓 30 g, 白术 15 g, 泽泻 15 g, 猪苓 15 g, 桂枝 6 g, 党参 10 g, 陈皮 10 g。 服 6 剂后, 小便量增多, 足踝肿明显减轻, 脘痞消 失。上方出入继服 24 剂, 胫踝浮肿全消, 小便调畅。随访 3 a 未复 发。 2 肾盂肾炎合并肾积水
表 1 血竭对小鼠扭体的影响(xθ±s)
组别
剂量 C m g·kg21
扭体次数
空白对照组 阿司匹林 高剂量组 低剂量组
222 6. 5 3 440 1 720
27. 5±6. 7 14. 5±6. 03 3 17. 4±5. 23 3 21. 4±5. 13
注: n= 10, 3 P < 0. 05, 3 3 P < 0. 0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t 检验
(1. Y unnan P rov incial Institu te f or D rug C ontrol, K unm ing 650011, C h ina; 2. K unm ing D ag uan P arm aceu tical F actory , Y unnan 650032, C h ina) Abstract: Objective: Effects of Sanguis draxon is on an ti2inflamm ato ry and analgesic w ere studied in m ice and rats. M ethods: agar2induced granulation of rats and ear edem a of m ice; pain s in w rith ing m odel. Resul ts: Saguis draxon is had eviden t inh ibition in the p ro liferation of agar2induced granulation in rats (P < 0. 01) and the sw elling of m ice ears induced by xylene (P < 0. 01) ;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