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外语教学法

任务型外语教学法
任务型外语教学法

专题七任务型外语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交际法广被采纳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意念功能大纲成为当时普遍应用的标准大纲,而传统的3P程序则是相当流行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正是在批判结构大纲、意念功能大纲以及3P程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其理论基础主要交际法教学理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形成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兴起

任务型教学法认为,语言教学中一直存在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间的矛盾、发展语言系统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之间的矛盾、课堂语言教学与自然习得语言之间的矛盾、提高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与任务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而通过合理设计和成功完成任务可以使这些矛盾得到改善。

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普拉布(Prahbu)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Bangalore)进行的一项强交际法理论的实验,提出了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课堂教学的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进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他将任务界定为让学生思考所给的大信息,并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调控。他把活动分成四种类型:规则中心活动、形式中心活动、目标中心活动和意义中心活动。意义中心活动是任务型教学最重视的活动,因为这种活动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潜意识地内化了语言系统。这与克拉申的自然习得理论不谋而合。

班加罗尔实验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雏形。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该实验放弃了传统的结构大纲以及交际法采用的意念一功能大纲,而采用任务组成的程序大纲,为学习者提供在课堂上的交际任务。普拉布认为他的大纲说明的是“课堂上要做什么而不是要学习哪一部分内容的问题”。第二,普拉布识别了信息差、意见差、推理差三种类型的任务,使交际活动有了明显得目的性,并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完成任务上。这里的任务具有意义第一性,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有交际的问题要解决等基本特点。第三,反对语言形式的讲解。语法教学借助任务,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悟到语言规则。

随后,坎德林C.Candlin和布瑞恩M.Breen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改进了普拉布的早期理论,并在批判“综合大纲”的过程中提出了“过程大纲”理论。他们赋予课程设计者更艰巨的任务,即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活动和任务。此后朗(Long)和威理司(Willis)和斯干(Skhan)进一步研究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模式,将任务型教学法发展成为一种较完善的方法理论体系。

(二)理论基础

1. 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产生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

目的语的一种语言。中介语理论认为,中介语是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不断向目的语靠近的过程。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除了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系统,还存在一个中介语系统。这个系统自身具有内在的结构和系统性,并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断地发展变化,与目的语靠近。

中介语的意义在于,它的理论导向实现了从“教学中心”的观点向“学习中心”的观点的根本转变,对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介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60年代的对比分析阶段,70年代中介语理论产生阶段和80年代的理论模式发展阶段。对比分析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异同,并用于教学。其基本假设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困难与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差异成正比,差异越大,困难也就越大。对比分析的弱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一样,都试图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忽视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主体性。70年代中介语开始转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将学习者特有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即中介语研究,以便考察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过程。

任务型教学法的代表普拉布、朗、威理司等人从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出发,提出在课堂中要为学习者设计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环境和产生互动的任务,让学习者在理解对方和表达自我的过程中验证假设、修正假设。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做中学”原则,设计和组织任务,让学习者在理解对方和表达自己的过程中检验已有的假设,建立新假设,修正或者重组原有的中介语系统,进而促进语言习得。

2. 输入假说、互动假说、输出假说

任务型教学法认为,任务的作用在于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创造了条件。这对于语言习得是必要的,因为输入和输出需要意义协商的参与,其结构促进语言习得。可见,任务型教学法受到输入、互动假说和输出假说的影响。

输入假说由克拉申提出。所谓输入,必须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输入。就是说,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假说重视的是输入的意义而不是输入的形式,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不一定了解输入的形式,但不能不理解其意义。另外,克拉申认为,可以理解的输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并且要反复出现,若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为I,1代表按自然顺序下次应该学会的语言形式,那么教学中应该提供的输入为I+1。只有提供丰富的可理解输入,语言的习得才有可能。

互动假说由朗(Long)1983年提出。朗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出发,初步发展了任务型教学的模式—交互修正理论。他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能够产生语言习得,把语言输入变成可理解的输入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交际双方在会话交互过程中不断相互协同,对可能出现的理解问题进行交互修正,在交互的过程中引起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其基本假设是:当交谈中沟通、理解发生困难时,交谈的双方必须依据对方理解与否的反馈,进行诸如重复、释义、改变语速等语言上的调整,也就是说要进行意义协商,调整的结构导致语言输入变得可以理解,从而促进习得。

互动假说为外语教学过程的意义协商、交互影响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任务型教学法为了改变课堂信息流向的单向性,以任务的协商解决组织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苏安(Swain)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的研究中发现,学校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数学、科学等课程全部用法语教授,他们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但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与输入假说期望的教学效果。虽然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口语和写作方面却的准确性却很差。苏安认为这是学生缺乏语言表达的练习所致,也就是说教学中缺少对输出能力的重视。苏安指出,可理解输入固然重要,但不是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可理解输出是另一个重要的条件。可理解输出指学习者在交际出现困难时,为了使自己的语言被理解而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进行必要的修改,使其更准确、连贯的表达过程。我国学者魏永红把输出的作用总结成以下几点:A: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B:能够对目的语的结构以及语义进行假设检验;C:具有元语言功能;D:使目的语表达自动化。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和发展是社会合作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因此,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从个人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之中。教师是学习者最重要的互动对象,教师要将教学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最理想的情景是所学的知识可以在其中得到运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要求外语教师学会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情感因素和健康的人格发展。在这种场景下,互动有以下几种作用:[1]可以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语言活动;[2]可使学生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量。人们掌握语言不仅要靠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还应该有可理解性输出。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的语言活动量极大增加;[3]可以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把学过的词汇、语法结构、固定用法重新组合,表达以前没有表达过的内容。

任务型教学所追求的正是语言习得所需要的最理想到状态,即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以及语言的真实使用,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语言的使用方面,采用各种任务,使学生有机会综合他们所学语言,在交流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意义的表达上可以,降低学习心理压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逐渐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完成任务,在真实或者拟真实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的语言知识和能力。

上一页12下一页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分析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将任务置于教学法焦点的中心它视学习过程为一系列直接与课程目标联系并为课程目标服务的任务,其目的超越了为语言而练习语言”,即一种将任务作为核心单位

来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其基本原则和教学过程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1.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理论

威理司(Willis)为任务型教学法提供了课堂具体的操作步骤。她提出了任务实施的五项原则:要接触有意义而且实用的语言;使用语言:任务促使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环的某一点上要注意语言本身;不同时期要求不同程度地突出语言。同时,她把任务型教学过程严格区分为任务前阶段、任务环阶段、和语言焦点阶段。其过程理论的框架可用下图表示:

任务前阶段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话题,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和准备任务,学生可以在此期间熟悉以下其他人所做的类似的任务录音。这个阶段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输入,帮助他们熟悉话题、认识新词和短语,其目的在于突出任务主题,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减少认知负担。

任务环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学生以结对子或者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任务,教师不直接指导。学生以口语或者书面的形式在全班汇报他们怎样完成任务,他们决定了或发现了什么,最后通过小组向全班报告或者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这个阶段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强调语言的流利性,交谈中语言的使用应该是自然发生的,不严格要求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焦点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在这一阶段分析课文和录音中出现的语言特点和难点。在分析中或者分析后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新的词汇、语法。在这一环节,她指出,在教学中明确语法系统是极其有价值的。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探索语言系统知识,观察语言特征并将它们系统化、清晰、明了地掌握这些语言规则。

另一位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斯干(Skehan),他提倡的语言学习认知法使任务型教学有了新的发展。首先,他认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习得过程与母语的习得过程不同。母语的习得过程为:词汇化—句法化—词汇化;而第二语言和外语习得更多是认知性的,学习者在交际活动中更趋向注意语言的意义,在信息处理系统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语言意义意味着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更多地趋向于实例和记忆系统,内在的句法化压力就不会起作用,语言系统就得不到发展,所以语言教学应该创造机会使学生注意语言的形式,促进中介语系统的发展。另外,语言运用取决于规则系统和词汇化系统。语言运用的目标有三个:流

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语言的流利性与语言的意义相联系,而语言的准确性和复杂性与语言的形式相联系。因此,在交际的环境中,要分配一定的注意力给语法系统,从而使语言得到持续、平衡的发展。他还提出了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几个课堂教学阶段理论,但与威理斯(Willis)的观点大同小异。

2.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原则与特点

1999年,纽南(Nuan)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五条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形式一功能性原则;

(3)任务相依性原则;

(4)做中学原则;

(5)脚手架原则:给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学习感到成功和安全。

斯干(Skehan)在1998年总结归纳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和特点:

(1)意义是第一位的;

(2)学习者不是重复他人的话;

(3)与真实生活中的活动有相似之处;

(4)最重要是任务的完成;

(5)评价任务是否完成主要看有没有结果。

从这些原则和特点来看,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学习者能理解一项语法规则与他们是否能内化

并运用这项规则并不是一回事,学习者实际上需要的不仅是有在不同情景以及不同语境中反复接触含有这项语法规则的机会,而且他们还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之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这正是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因此,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参与目的语进行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努力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

总结起来,任务型教学追求的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输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交际的环境中,分配合理的注意力给语法系统,从而使语言得到持续、平衡的发展。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贡献与局限性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贡献

1. 交际法的批判与继承

任务型教学法是对交际法批判式的继承与发展,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际法采用功能—意念大纲来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而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教学,采用任务大纲,以任务的完成为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外语学习的实质条件是真实的语言环境、大量的目的语输入和输出机会以及学习者之间的意义协商,而交际法缺乏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二是任务型教学法采用任务组织教学,为外语学习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选择与生活相关的交际任务能够为学习者创造接近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意义协商能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入、输出和验证假设的机会,这本身就能够甚至足以推动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问题,但需要用语言来解决。学习者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利用语言的潜势达到独立的交际目的。所以问题的设计调和了两种教语言的途径:语言的(注重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学(重意义)……使两者的互相依赖成为必要。可见,任务型教学法与70年代以来的交际法教学的交际活动的任务化倾向完全不同。活动任务化是为了使活动更具有目的性,从而保证真实交际的产生,不停留于为语言而教语言。因此,交际法中的活动任务化只是关照到了语言教学复杂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但是在任务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单元分成若干个目的明确的任务,其目的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语言意义和内容重于语言结构教学,从而彻底改变交际法穿着“交际”的新鞋,走语法训练的老路。

2. 创造性地提出了形式—功能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创新在于提出了形式—功能原则。任务型教学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形式—功能性原则:即让教师与学习者明确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因此任务的设计注重语言形式和功能的结合。“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了解语言的功能在交际中的真实运用。”而且,任务型教学法对

语言结构的关注并非期望学生一次性地掌握课堂中出现的语言形式,而是为了让学生对语言结构知识引起相当的注意,形成一定的认识,逐渐整合到发展中的中介语系统中,最终形成语言能力。具体地讲,学生通过完成听、说、读、写任务,在对语言进行了积极的认知加工,感受了语言形式所承载的意义的基础上获得综合语言技能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据该原则让学生结合特定的语境观察、分析、概括出语言的规则,从而改变了教师主要通过讲解、灌输教学语法的方式;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交际的环境中,分配合理的注意力给语法系统,从而使语言得到持续、平衡的发展。

3. 力图遵循人的发展与语言教学发展规律

任务型教学法是人的发展与语言发展的一种尝试。首先,任务型教学法从人的发展角度设计教学任务。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分析单位来编制大纲、实施教学,通过任务使语言系统与语境联系起来,把教学的重心从形式转移到意义上来,它可以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语言,又为学生创设了发现学习、探索学习的情景和条件,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从而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学生通过组织语言、使用语言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己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是发展学生交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因此任务型教学法比早期的交际法更具有教育价值。其次,任务型教学法体现了沟通与合作、真实性、关注过程、重视学生主体性参与、学用结合等等特点都表明,它是外语教学法又一次巨大的进步与创新。第三,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学生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过程可以产生大量的真实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些机会对培养学生应对真实生活中交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任务型教学法的五项原则反映了外语教学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从主张语言本身转向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合作学习教学理念,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现代教学理念。

因此,任务型教学法试图通过互动的课堂语言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学生的积极参与任务的解决促使他们在意义的协商中学会交际的各项综合技能,从而为学生灵活运用交际策略和语用知识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可以说,任务型教学法是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种尝试。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困境

任何一个教学法流派都是得失同在,瑕瑜并存。各种外语教学法都存在着某种片面性,同时也存在某种合理性。外语教学正是在这种片面与全面、合理与不合理的张力中螺旋式地向前发展的。同样,任务教学法也存在着不足以及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 语言形式处理方法缺乏依据

首先,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强调语言学习的重点放在意义上。

语言形式虽然也受到一定的关注,但处理语法的方法主要由教师根据主观经验作出判断,是随意而又缺乏系统的。

2. 过分依赖自然环境和学生的“潜意识”

语言的习得需要有丰富的外部自然语言使用的环境,学习者有机会在自然环境中接收大量的语言输入、进行有目的的意义协商并得到真实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吸收和同化语言结构及运用规则,循环往复,不断修正和扩展,从而内化为语言的生成能力。但是,任务型外语教学要求主要依赖语言习得的自然环境和学生潜意识的习得是不现实的。

3. 任务的选择、分类和排序存在问题

任务的选择、分类、分级与排序还存在不少的困难,更谈不上达成共识。部分学者提出的分析框架一般都程序繁复,非一般课堂教师所能操作。因此,要真正做到系统有序地以任务为中心来开展教学,还得在课程大纲研制、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写的层次上下功夫。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融合多种理论,将语言认知的发展规律与语言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一种方法。它比我们前面提及到的任何一种教学法都复杂,其本身是一个多元的理论的联合体,容纳、吸取了多学科的理论,蹂合了各种当代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思想理论。可见,发展与进步是外语教学法的成长需要。

上一页12 下一页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因为任务型教学被认为是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方面“现有的最有效的方法(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currently available, P. Skehan, 1998)”。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最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最新发展。 对于任务有着不同层面的定义,总的来说,任务是一种教学活动,“是一件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处理、输出和/或互动之中。”(D. Nunan, 1989) 依据对D. Nunan, J. Yalden, P. Shekan等人的著作和《英语课程标准》等文献的阅读分析,结合对按照任务型教学思路编写的小学教材《新标准英语》、初中教材《新目标英语》的分析,我们可知,任务型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一种新的形态,是交际法的发展,而不是交际法的替代物。(J. Yalden) 2.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D. Nunan, P. Skehan) 3.任务型教学仍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从更广泛地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P. Skehan) 4.任务型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中心活动,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的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D. Nunan) 5.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并不反对语言知识教学,而是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因此,任务既有真实生活任务,也有学习性任务。(D. Nunan, J. Richards, S. Gass) 《新标准英语》是遵循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全新的初中英语教材,因此,已经按照任务型教学思想在教材中设计了相应的任务,供老师在教学中使用。我就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程序给您提供以下建议。 1、任务呈现 这是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呈现出任务,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task-driven)过程,有利于强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并完成任务,但这不是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如任务驱动过程那么强。 2、任务准备:知识与技能教学 任务准备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知识与能力准备的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把运用任务呈现给学生之后,学生能够感受到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任务的要求与他们目前的知识与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差距、能力差距、技能差距、信息差距和文化差距。因此,学生就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然后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就是通常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轵城二中张静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都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他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语言习得就自然产生。Long(1998)提出:语言必须通过“对话互动”才能习得。他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只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才能产生语言习得。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的设置要以意义为中心,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沟通;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结果是评价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志。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有以下特点:1、任务型教学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目标语言做事,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也体现了任务的真实性。 2、学生在运用目标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学习的习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与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已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这一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最佳环境。 3、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对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很好地体现了现化语言教育中关于交际能力、认知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合、学习策略以及合用学习等理念,从而使学生获益匪浅,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又发展了学生本身。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我们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逐步确立了“联系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真实可行的任务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我们将其简化为“三化”,即: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活动任务化、教学任务真实化。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即教师先引入任务。 2、任务环( task circle): a、任务(task)即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ing)即各组学生计划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c、报告(reporting)即学生代表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后任务(post-task):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案例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案例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真实地创设各种情境来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被广博使用,它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了一股清爽的活力,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英语才华的舞台。 现以“My new room”Part B为例来说说我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in,on,under,behind,near;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over,in front of和句子Where’s the…?It’s…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其中infrontof是个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词卡、图片、镜子、纸盒、铅笔盒、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日常对话。 2、齐唱:My small bedroom. Step2: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完成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1、教师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事先放有一面镜子。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问:“What’s in my box?”,并引导学生使用thereis/are句式进行回答。

2、猜完后,教师拿着mirror放进盒子,问:“Where is the mirror?”,引导学生回答:“It’s in the box.”,然后把mirror放在盒子上面和下面,再问,再答,复习学过的方位词:on、under。 3、教师把镜子放在盒子的旁边,并说:Look ! It’s near the box.让学生仿说。 4、教师利用文具呈现near的位置关系,并提问:Whereisthe……?引导学生用It’s near……来回答。 5、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over, behind, in front of。教学时注意on与over,near与behind、in front of的比较。 6、课件出示学生用书61页图,教师根据图中物品的位置关系提问,如:“Where is the trash bin?”,让学生回答。 Step3: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Task1:学生同桌把学习用品摆放出例外的位置关系并做问答,如:“Where is the……? It’s……”,可先由教师做示范,学生们齐答,后让学生同桌练习。Task2:教师发指令,学生做相应动作。如:“Put your book behindthe chair. Put your pencil over your pencil-box. Put your pencil on yourpencil-box.”,发指令时注意几个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Task3:课件出示学生用书61页Let’sfindout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物品摆放的不当之处,并用there be结构作简单表述。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时间够的话,可让学生说说应该放在哪。 Task4:四人小组取出信封里有关家具图片和白纸,将图片贴在白纸上,设计自己的卧室。 Step 4: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1、各小组派一代表介绍自己的卧室:Look, This is my room . Thereis a trash bin in front of the closet. There is……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基本描述: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开展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的过程和效果,并简要地描述了自己对任务型教学的体会。“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是作者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原则,值得其他教师参考。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和合作,以及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外语已成为走向世界,通往未来不可或缺的通行证。新的形势使我们广大的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具有时代感和紧迫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具有一定英语知识的高中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从7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就开始了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earning , 简称TBL).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有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任务型教学至少具备以下两个特点:(l)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文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 任务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l、任务的目标(Goals)。指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希望达到的目的。任务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解决某项交际问题,也可以是训练某一写作技巧等。 2、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Input)。输入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应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际为目的,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而不是局限于教材。 3、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任务(mint-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学习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醒.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识策略,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交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在一定条件下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探索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 2、验证通过任务型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能力)是否比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得更快。 (二)实验对象 高一年级两个班,即实验班和对照班各有学生64人,两个班学生部通过了中考,属平行分班。两个班保持正常教学秩序,不形成人为的竞争氛围。每周均为五课时,由作者为他们授课。 (三)时间 2001年9~2002年6月 (四)实验方法 实验班采用人教社教科书和《新概念英语》两套教材,用任务型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只采用人教社教科书,用五

浅议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方法

浅议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方法 [摘要]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近20年来语言教学界十分盛行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使用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实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语言实行交际的水平,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的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实行情感和策略调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动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提升。”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应避免单纯语言知识的灌输和机械式操练的教学模式,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完成学习任务。 一、任务型教学的含义 所谓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强调通过任务来实现对语言的意识和感知;强调情景创设的真实性,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各项语言技能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任务型教学避免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趋势,而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核心,学生才是课堂上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并与学生共同享受成功的乐趣。 二、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1、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在活动中也能看到自我的不足,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 发表时间:2016-06-06T15:55:08.32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作者:李鸿霞 [导读]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巴中市南江县第四中学南江 636600)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学生则要“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如何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并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都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也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综合地应用语言完成一些任务。 目前,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研究发现,该模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任务设计脱离实际,任务前准备不充分,任务后评价单调,任务过于繁多或过于简单。 Wills(1996)就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提出了五项原则,即“提供有价值的和真实的语言材料”“运用语言”“所选任务应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中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和“应循环地适当突出注意语言形式”。 一、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任何课堂活动只有结合个人情感体验来学习,才真正具有教育的价值,任务型活动也如此。因此,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人教版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的Warming up 部分,可以开展任务型写作课,我尝试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教师使用PPT课件展示部分学生课前收集的“5.12汶川地震”的图片或视频。 2、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对此次大地震的感想(尤其强调要表达出对生命的感悟),记录员写下组员们的感悟。 3、派小组代表发言,表达对生命无价的感悟。 4、教师把精彩的观点和表达记录在黑板上。 这几个环节营造了真实的交际环境,通过与个人体验紧密结合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无论他们原先的英语基础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英语学习的动力也才能得到长期的保持。 二、任务活动中倡导互动与合作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互相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例如,在教人教版选修9 UNIT 1“ Breaking Records”时,可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完课文后,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Task: Debate on “Since China hosted the 2008 Olympics, what has the Olympics brought to China, positive effects or negative effects?” Group Work: 1、学生自愿组合成正方和反方。 2、小组成员找出有关材料或从实际生活中取证。 3、小组成员分工:提供材料、记录、辩论(由口语表达能力强、反应快的同学承担)。 4、小组内操练模拟演讲。 5、正式组织正、反方辩论。 6、教师点评。 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个性也得到了尊重和张扬。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同伴那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其它途径,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小组内成员也能从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高效。 三、任务实施过程中体现层次性与多样性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的差异,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智力水平、行为习惯、成绩等多方面的差异。如果我们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会使一些后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也会阻碍优生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层次性。与此同时,由于语言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倾听、反应、劝说、探究、通报、解释、交谈、询问等,以及语言活动本身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小组研究、讨论、辨论、演讲、表演等,所以任务型活动所具备的“多样性”恰好弥补了原本的“单一性”,同时还能帮助体现“层次性”。确切地说,该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变中有稳,稳中求变”。如人教版选修9 UNIT 3 “Australia” 一课,可结合Teaching Aim和 Teaching Theme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型活动,如Pre - Reading阶段的课前演讲、预测、制作内容提纲。此外,为拓宽学习渠道,在条件允许下让学生课前利用音像、图书和网络资源等,查寻相关的澳大利亚的历史地理资料。学生带着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ustralia?”进行课前预习,互换各自搜集的信息。在汇报过程中,师生共同在语境中理解学习相关词汇,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在While -Reading 阶段进行深层次问题讨论,角色扮演,写便条,填写未知信息,猜测、续写故事结局。在Post-Reading 阶段的解决问题中,可以采访、报道,写日记、讲写故事、调查。甚至可把活动引向课外,如就某个话题向亲友发电子邮件,用IP卡和国际笔友交换看法,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写出体会,参与社会调查拟写调研结论。 四、重视任务活动后对学生的评价 任务型教学模式为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活动的评价往往是一句“Very good”就打发过去了,其实,认真评价任务会给教学带来很多好处。教师可尝试从学习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过程性的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继续进步的动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Task-based Instruction on Reading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丰顺县华侨中学李荣论文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历史起源、理论依据和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及数据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意义、作用、实施方法进而得出结论:任务性教学涉及到学生的自主参与、感知、体验和实践,使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的角色位置发生转变,特别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任务型教学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要求和需要,也就是———把学生从一个语言的学习者(Language learner)→向一个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 user)的角色转变,这正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 1.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定为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介绍 2.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心理学理论依据,目的及特点 所谓任务型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 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的目标真实所谓任务型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的主体,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多来自于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为,任务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的有效途径,任务的设计能决定语言运用的类型和提供学习机会,从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与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1)意义:表达是第一位的。以前大家首先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而在任务型教学中,首先关心的是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正确与否。(2)交际性原则:真实生活中会做出什么事,在任务中宜摸拟这些生活中的情景,而且设计任务材料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歌曲、电视、电影、小说、互联网等。(3)关键是完成任务:我们最关心的是学生说出一句话,

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16-06-02T15:11:24.400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5期作者:吴宝山 [导读] 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传授比重大,语言实践不足的问题。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红星九年制学校吴宝山733000 [摘要]:自《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已有一段时间,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真实性、“任务链”、可操作性、兴趣性等原则;设计的任务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任务教学;英语教学任务完成后,要对任务结果展开有效的评价;同时要注意自身在任务实施不同阶段的角色转换,使任务顺利、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 权威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呈现这样的特点:教师讲解多于学生操练;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的比例较低;教师的教学以词句翻译为重,教学的侧重点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受以上教学方法的影响,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传授比重大,语言实践不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这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尤其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标志着英语教学领域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任务型教学的背景 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具有重大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是以完成任务为驱动,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 将学习语言形式、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融为一体的语言教学方法。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想等活动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自主地使用所学语言并逐步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境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活动中得以实现。 二、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1、任务型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语言教育中关于交际能力、认识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合、学习策略以及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它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2、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也体现了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它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通过真实、有趣、有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知识能力。 3、任务型教学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英语教材遵循着交际性、结构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注重智力发展的原则,力求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丰富的题材内容、多层次的语言活动、多元化的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1、语言、情境要真实 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感悟和学习语言,设计任务所需的情境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更易于学生理解,进而使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其语言运用技能。 要强调的是,真实不是拿来就用,因为源自生活的真实任务可能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无直接的关联,它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对其进行加工、设计,使其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 2、任务的“链条”原则 所设计的任务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低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低级任务的过程循环,并由数个相互关联的单个任务构成“任务链”。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后面的任务要建立在之前任务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应该相互联系、具有统一的目标指向。 3、形式和功能相结合 设计任务时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4、可操作性原则 在任务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教师首先要根据具体条件,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环境,设计出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课内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效的交际活动中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5、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话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 6、活动要有针对性 所设计的活动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因此,我们就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 新课程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应注重新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扩展过程。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教学背景: 本课为冀教版七年级下Unit6 Lesson47 Two season or Four?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描述四季及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通过四季不同景物的呈现,让学生运用What do you like to do? What is you favourite season? Why? Because…句型进行交际。体会加拿大独特的气候特点。在第二部分安排了一首四季歌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七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描述天气和月份的词语,也曾接触过spring, winter, fall这些单词。采用呈现四季不同的景物图片来展开教学,使学生不知不觉参与到描述四季的活动中来。句型What do you like to do? Why? Beacause…此前已多次接触,设置任务很容易。 二、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谈论四季,能运用于描述季节及季节的特征,并运用所学句型谈论不同季节的活动。设置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等方式,来实现目标任务。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促进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综合运用语言的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Some cards with months written on them pictures with different season scenerry A tape recorder,a microphone 五、教学过程: Greeting and Social English 1.Sing“The months song”. 2.Greeting. T: Good morning,class! How are you? Review the months and the weather Team guessing game. Students choose a card with a month and give the information bit and bit to the others.Guess which month it is. S1: It is very cold.There is much snow. S2: November. S1: No.Christmas Day is coming this month. S2: December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5347017.html,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白婧婧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12期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目前语言类科目教学中主要的手段之一。根据我国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尽量避免单纯地传授英语知识和学习方法,而要采用“任务型”的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一种“交际教学”的思想开展的,可以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交流的技巧,提高学习的动力。本文以下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小学英语;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小学阶段是进行英语教育的重要时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课程教学中,明确提出任务型教学法,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明确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英语的整体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建设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并提供相关资料,如何引导学生接受这一教学理念,并主动的参与其中。 事实上,小学英语阶段针对的主要是基础部分学习,并不涉及高深的语法理论和词汇,但部分教师反映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师的语言应用能力的不足、教学方法没有进行创新等问题,则主要是由于教法缺乏革新造成的。 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是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也是由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决定的;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教师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何创设学习情景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会对多媒体设备感觉很陌生的感觉;也有部分英语教师的学历不够,不能进行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这些现实问题都是影响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开展的因素。 1.1任务型教学法自身的局限性 新课程要求实施的任务型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知识上受到局限,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兴趣需要不同,必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 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高中英语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对现有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介绍,讲解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着重分析其特点和将其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型上的可行性,初步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应用能力 一、对于现有教学法的研究 1.现有教学法简介 在英语教学界,人们对于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就没有停止过研究,试图寻找一种最佳的教学法,产生了种类繁多的各种教学方法与理论。人们尝试过直接法、视听法、情景教学法、整体法、交际法、暗示教学法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与引入,极大丰富了英语课堂,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法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有各自的弊端。正因这类教学法形式多样,使得英语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知如何取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所教授学生特点与所处阶段的教学法。因此,这也就成了摆在全体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现有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弊端 以下将以两种大家常用的教学法作为例子,简要说明现有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弊端: (1)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译法也被称为阅读法(Reading Method)和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十八世纪,人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因此这种重点在于语法解析的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十九世纪开始,语法翻译法开始进入中国,在中国沿用了近200年,现在仍然在基础教育中广泛使用。它的主要特点为将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它虽然能够让学生对语法概念有较清晰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虽然对于培养中国人的英语起到过不可抹杀的功绩,同时却也使学生语言面貌差,无法用外语进行交际;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弊端,产生了“聋哑英语”的尴尬局面。由于现今素质教育的需要,使这种受应试教育欢迎的翻译法并不适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一些实用性课程。 (2)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 直接法也被称为改良法(Reform Method)、自然法(Natur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这是一种主张通过外语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会话、交谈和阅读来学习外语,过程中不用母语,不用翻译和形式语法。在这种方法中,语法被降到忽略的地步。十九世纪下半叶蓬勃发展的语音学为这种教学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基础。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外语描述、表情、动作、手势、图画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模仿中学习语言。即外语与语言直接对应,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来学习外语。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都建基于直接法。然而,其学习过程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语言学习流

浅析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浅析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04-25T13:32:45.577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8期供稿作者:李圆圆[导读] 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它倡导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来设计任务活动。 李圆圆 摘要:根据学生需要和兴趣设计任务;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对对教师的要求;通常在设计听力任务时,要考虑好材料和任务之间的均衡;研究任务型教学课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教学设计 一、根据学生需要和兴趣设计任务 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它倡导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来设计任务活动。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同时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把内容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到活动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一致时,才可能积极参加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且教学内容才最容易内化。高一的学生已初步具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以及乐于了解异国文化和学习异国语言的需求。如在SEFC1B Unit 19中,“Agriculture”一文讲述有关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转基因食物已有所闻,但了解尚浅,存在进一步认识的欲望。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笔者增加了一些有关转基因方面的知识,并设计了一个任务作为课后作业:“如果能利用转基因技术,你会怎样去改良一种水果,蔬菜或一种动物?请用电脑把成果展示出来。”设计如下: 任务: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一种农作物或动物 活动时间:学完“Post-reading”之后 语言知识要求:本单元所学词汇 语言技能要求:读、写、说、听 活动形式: 个人活动:确定改良的对象,收集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资料,走访生物教师,撰写讲稿和绘图(要求用电脑制作)班级活动: 1、每位学生向全班展示和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 2、评选最佳研究成果,并交叉班进行交流。 3、推荐给校刊发表。 活动效果:通过渗透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了解先进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这种课堂设计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使原本平淡无味的课文学习变得富有生气,趣味十足。 二、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对对教师的要求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把教学内容按规定好的学时做好微观计划,然后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确定语言交流的主题和教学的目标)和怎么教(根据语言和学习的需要设计与实施任务,包括设计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决定检测的方式与手段等)。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成为自主的实践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下任务设计能力:1)选取主题和设计任务的能力;2)设定任务目标的能力;3)评价与选编教材的能力;4)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5)对课程的综合调控能力。 三、任务型听力教学的设计 任务型听力教学的总体思路是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课堂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任务化的听力课堂教学有助于在根本上改变课堂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项目化的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化的课外作业,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化的评价方式是课堂教学任务化和课外作业项目化的保证,能充分调节学生的积极性。 通常在设计听力任务时,要考虑好材料和任务之间的均衡。如果内容较难,可以设计相对容易的听力任务。如给高一学生听VOA SPECIAL ENGLISH,由于生词较多,语速较快,学生往往感觉比较难。因此可设计这样的任务:听新闻,选择中心大意,判断是非;听两则内容相关的新闻,判断哪则新闻中的事情发生时间在前;听几则连续播放的新闻,判断一共听到几则新闻故事?如何判断的?这些任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找回自信,解除对新闻听力的恐惧感,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研究任务型教学课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任务型教学存在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在同等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学生,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任务型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班级过大给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带来的局限性,任务的真实性和任务的教育性难以统一,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所以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国家和上海市英语课程标准,结合高中阶段英语知识和能力要求体系,设计任务型教学模式案例。 2、调查法:通过对学校英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从中吸取经验,根据特定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任务型教学案例。 3、反思法: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反思,选择和积累适合我们学生任务型的案例。 4、观察法:通过课堂观摩,主要研究怎样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设计任务型案例。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Skeha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998. [3] 佘广安.任务型教学:定位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6). [4] 张开佩.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课堂实践中的误区[J].英语教学通讯, 2003(6). [5] 丁丽.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