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汇总.
固废法律法规汇总

固废法律法规汇总固废法律法规汇总1.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一项法律法规。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固态废物的管理,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固废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固废处理与处置、固废再利用等方面内容,为固废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该法规要求各地政府制定固体废物的管理规定,并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再利用进行监督。
同时,固废法规定了相关责任,对违法者进行罚款、责令停产整顿等惩罚措施。
此外,固废法对企业和个人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了严格的管理要求,促进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条例为了进一步明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制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条例》。
该条例对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实施条例的规定,固体废物必须经过分类处理,不同性质的废物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该条例还对固废处理单位的监督、监测和验收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固废处理过程的符合法规的要求。
3. 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建筑行业是固体废物的主要产生源之一。
为了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建筑废弃物的来源、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根据该条例规定,建筑废弃物必须在施工单位负责的范围内进行分类和收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置。
同时,建筑废弃物处理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规则为了确保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效实施,司法部、环境保护部等国家机关发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规则》。
该规则对执法人员在固废管理执法过程中的权力、责任和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执法规则的规定,固废执法人员有权对涉及固废管理的场所进行检查,收集证据并进行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流程和工艺

固体废物处理流程和工艺固体废物处理是指将工业、生活、农业等领域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回收再利用等目的的行为。
固体废物处理流程一般分为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四个过程,本文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收集固体废物收集是指对各种来源的固体废物进行收集,分类,并将其转运到处理工地。
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有多种,如门口收集点、垃圾桶收集、各类固体废物专用容器收集等。
常见的固体废物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1、门口收集点法。
将各户居民门口的垃圾捆绑和收集,收集的垃圾通常需要进行分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普通垃圾等。
2、垃圾桶收集法。
将一定大小的垃圾桶安装在固定收集点,约定每日或每周进行收集和清运。
3、分类收集法。
将不同类别的固体废物分别收集并加以分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等。
二、运输固体废物的运输是指将收集到的固体废物进行集中,然后运输到处理工地。
固体废物运输分为路面运输和铁路、水路运输等多种方式。
按照堆放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散装运输和包装运输等。
1、散装运输。
将收集到的垃圾直接装载到车辆或集装箱内,然后运输到处理工地。
2、包装运输。
将垃圾进行分类和包装,如普通垃圾采用压实或装袋的方式,危险垃圾则需采用专用集装箱或容器运输。
三、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指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将固体废物进行加工、消化、还原或改变其化学性质,从而达到减少危害和达到再利用的目的。
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焚烧法。
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反应,使其达到消化解除的目的,热能可以用于发电。
但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2、填埋法。
将垃圾堆积在特定场地进行填埋处理,常常用于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但可能会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
3、压缩法。
对固体废物进行压缩,减少其体积,方便储存和运输。
4、分解法。
通过不同的分解方式使垃圾达到还原成最少的物质的目的,如堆肥、腐熟、生物反应等。
四、处置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处理后废弃物进行处置,包括储存、回收再利用、填埋等方式。
固废处置流程

固废处置流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进行固废处置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固废处置流程是指将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一系列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固废处置流程的各个环节。
1. 分类固体废物的分类是固废处置的第一步,通过将固废按照性质、危害程度和可回收性进行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处置工作。
常见的固废分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2. 收集收集是指将分类好的固废进行集中收集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固废性质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收集方式,如设置垃圾桶、垃圾袋、垃圾箱等。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有害垃圾进行特殊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运输运输是将收集好的固废从收集点运送到处理厂或处置场所的过程。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确保固废的安全运输。
对于危险废物等特殊固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专门的运输措施。
4. 处理处理是指对固废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式的处理,以减少固废的体积、危害性或可回收性。
常见的固废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填埋、堆肥、回收利用等。
根据不同的固废性质和处置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 焚烧: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燃烧,使其减少体积并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这种方法对于有机废物和可燃固废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控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 填埋:将固体废物埋入土壤中,通过压实和覆土等方式减少体积。
填埋方法适用于不可降解和有害性较低的固废,但需要防止渗漏污染地下水和产生有害气体。
- 堆肥:将有机废物进行自然分解和腐熟,制成有机肥料。
堆肥方法适用于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等有机固废,可以减少固废的数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回收利用:将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加工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回收利用可以通过再生利用、再制造、再加工等方式实现,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固体废物管理法

固体废物管理法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二、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本法所称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三、固体废物产生者的责任和义务1.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2.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丢弃、倾倒或者私自转让、买卖、处置固体废物。
3.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
4.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内部管理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管理台账,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
四、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需要,组织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
2. 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卫生标准,并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3.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在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4. 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
5. 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全过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全过程1.废物生成阶段:废物的生成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包括工业生产废料、家庭垃圾、农业废弃物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采取减量、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废物收集阶段:废物收集旨在将废物从产生地点或者储存地点集中起来,方便后续处置。
这个阶段包括废物分类、容器的选择和废物的暂时储存等工作。
废物分类是指根据废物特性对其进行分门别类,便于后期的处理和处置。
容器的选择要根据废物的性质,确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保证容器的防渗漏性能。
废物的暂时储存一般通过设立垃圾箱、垃圾堆置场等设施进行。
3.废物运输阶段:废物运输是指将收集起来的废物从收集点运送到处理和处置的地点。
这一阶段需要遵守有关废物运输的法律法规,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散落或者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废物的性质和数量,可以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以降低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4.废物处理阶段:废物处理是指对废物进行变换、转化或者减少,并去除其中有害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废物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填埋、厌氧消化、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焚烧是将废物经高温燃烧分解的过程,以减少其体积和质量。
填埋是将废物埋入地下,通过自然降解和厌氧条件下的分解来达到减少废物量的目的。
厌氧消化是将有机废物进行微生物分解和厌氧发酵的过程,以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物理处理是通过机械方法对废物进行分选、压缩和加工等处理,以减小废物的体积和质量。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废物进行溶解、分解或者转化的过程,可用于废物中有害物质的去除。
5.废物处置阶段:废物处置是针对处理后的废物,通过安全的方式进行最终的处置,使其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常见的废物处置方式包括无害化填埋、焚烧后填埋、储存和处置等。
无害化填埋是将处理后的废物埋入地下,并采取措施防止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焚烧后填埋是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和残渣进行埋填处理。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复习题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3、热值:单位质量的垃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垃圾的热值。
4、预处理技术:也称物理处理法,指通过浓缩、枯燥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构造,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5、处理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改变废物的构造和性质,到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6、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响式流程,组成的“闭环式〞经济,表现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点。
二、填空:1、固体废物按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形态可分为固态半固态液〔气〕态废物;按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按来源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城市垃圾。
2、《环境法》将固体废物分为城市固体废物或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三大类3、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生产生活其他活动4、城市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组分含水率容重空隙率渗透性5、城市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挥发分灰分及灰分熔点元素组成〔C H O N S〕热值6、城市固体废物的生物学特质:城市固体废物本身的生物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可生化性。
7、三化原则:以减量化为前提以资源化为归宿以无害化为核心8、处理技术大致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化学处理、固化处理三、简答:1、固体废物的特点和特征〔1〕“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2〕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4〕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粉尘随风飘扬;毒气、恶臭气体的溢出;破坏植物、臭氧层〔2〕对水环境的影响:改变土壤的性质和构造;阻碍植物生长、发育、危及人体安康〔3〕对环境卫生的影响〔4〕对人体安康的影响3、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各自的目标循环经济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3个层面的物质循环流动:〔1〕小循环: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2〕中循环: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3〕大循环:社会层面上的循环4、三化原则〔1〕减量化:从源头开场治理;改变粗放经营开展模式〔2〕资源化:物质回收;物质转化;能量转化〔3〕无害化: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5、三R原则〔1〕减量化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2〕再利用原则: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3〕再循环原则: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的第三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贮存一、填空:1、垃圾的收集可分为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2、垃圾的搬运可分为自行搬运和收集人员搬运3、垃圾的贮存方式分为家庭贮存公共贮存单位贮存街道贮存4、清运操作方法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大汇总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大汇总危险废物收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的危险废物收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危险废物产生节点将危险废物集中到适当的包装容器中或运输车辆上的活动;二是将已包装或装到运输车辆上的危险废物集中到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内部临时贮存设施的内部转运。
危险废物的收集应根据危险废物产生的工艺特征、排放周期、危险废物特性、废物管理计划等因素制定收集计划。
收集计划应包括收集任务概述、收集目标及原则、危险废物特性评估、危险废物收集量估算、收集作业范围和方法、收集设备与包装容器、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工程防护与事故应急、进度安排与组织管理等。
危险废物的收集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内容至少应包括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和方法、专用设备和工具、转移和交接、安全保障和应急防护等。
危险废物收集和转运作业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镜、防护服、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在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转运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防爆、防火、防中毒、防感染、防泄露、防飞扬、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危险废物收集时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确定包装形式,具体包装应符合如下要求:(1) 包装材质要与危险废物相容,可根据废物特性选择钢、铝、塑料等材质。
(2) 性质类似的废物可收集到同一容器中,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应混合包装。
(3) 危险废物包装应能有效隔断危险废物迁移扩散途径,并达到防渗、防漏要求。
(4) 包装好的危险废物应设置相应的标签,标签信息应填写完整翔实。
(5) 盛装过危险废物的包装袋或包装容器破损后应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6) 危险废物还应根据GB12463的有关要求进行运输包装。
含多氯联苯废物的收集除应执行本标准之外,还应符合GB 13015 的污染控制要求。
危险废物的收集作业应满足如下要求:(1) 应根据收集设备、转运车辆以及现场人员等实际情况确定相应作业区域,同时要设置作业界限标志和警示牌。
固体废弃物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为什么固体废物常被看做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答:固体废物的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此固体在这个方面的生产过程中暂时无使用价值,但并非在其他生产过程或其他方面无使用价值。
经济技术落后—经济发达有用,现在—循环利用发展后。
因此,固体废物常被看做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资源化—回收有用物质能源,循环;无害化—采用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减量化—通过技术减少废弃物排出4、“全过程”管理原则: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理(control)“3R”原则: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5、处理:利于运输、贮存,最终处置,处理方法:物化生热固处置:海陆6、固体废弃物的分类:①化学性质:有机固体废物—无机固体废物;②污染特性: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③来源: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他固体废物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7、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原则:谁污染,谁治理8、城市垃圾收运过程:三阶段第一阶段:从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及搬运贮存(简称运贮);第二阶段:垃圾的清除(简称清运),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路线收集清除容器和其他贮存设备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转运站,有时也可直接就近直接送至垃圾处理场或处置场;第三阶段:转运,特指垃圾的远程运输即在转运站把垃圾装载至大容量运输工具上,运往远处的处理处置场后两个阶段需根据垃圾源位置及垃圾性质分配不同处置场,以减少成本。
9、垃圾分类贮存:分五类,主要从二类开始①二类贮存:按可燃垃圾,(主要是纸类、木材和塑料等)和不可燃垃圾(主要是金属、玻璃等)分开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