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复习题整理含答案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复习题整理含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整理含答案

《孙权劝学》基础检测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刮;9.权谓.吕蒙曰 10.卿今.当涂掌事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2.孰若..孤13.及.鲁肃过.寻阳 14.非复..吴下阿蒙15.即更.刮目相待 1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7.肃遂.拜蒙母 1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篇一:复习题整理含答案基础检测一、填空1、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的原因是:;的学习方法是:;劝的语言是:;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9.权谓吕蒙曰10.卿今当涂掌事..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2.孰若孤...13.及鲁肃过寻阳14.非复吴下阿蒙....15.即更刮目相待1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7.肃遂拜蒙母1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七下22孙权劝学含解析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七下22孙权劝学含解析

22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孙权劝吕蒙多读书,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脱。

孙权以自身为例告知吕蒙读书的好处。

吕蒙从今用功读书,进步飞速,让人刮目相看。

一、重点字词1. 一词多义(1)当:①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F ______________ (2)见:①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 2. 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 务:_______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_____________ (4)但.当涉猎..但:__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5)见往事..耳 往事:___________ (6)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F :____________2015(7)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____ 学问梳理故 事 复 述过:____________(8)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9)非复..吴下阿蒙非复:___________(10)即更刮..目相待更:_____________刮:_____________3. 文言虚词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1)以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2)为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4)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5)蒙乃.始就学 _____________(6)与.蒙论议 _____________(7)卿今者.才略 _____________(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11)结友而.别 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中考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体史书。

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看到,看见古义:今义:过去的事情3.其他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4)但当涉猎但:涉猎:(5)及鲁肃过寻阳及:过:(6)卿今者才略今者:才略:(7)非复吴下阿蒙非复:(8)即更刮目相待更:刮:(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见事:4.一词多义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文言虚词1.蒙乃.始就学2.为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自以为.大有所益3.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四、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五、问题探究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六、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一部()史书。

A 纪传体B 编年体C 国别体D 纪传体兼国别体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辞,推托) 权谓.吕蒙曰(谓:告诉,对······说)B.非复..掌事(当涂:当道,当权)..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卿今当涂C.但.当涉猎(但:但是) 见.往事耳(见:了解)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孙权劝学复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题答案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孙权劝勉其子孙权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君主对后代教育的重视。

以下是关于孙权劝学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孙权劝学的主体人物是以下哪一位?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C3. 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勉其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娱乐B. 为了治国C. 为了战争D. 为了个人兴趣答案:B4.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的儿子叫什么名字?A. 孙策B. 孙权C. 孙尚香D. 孙亮答案:D5.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对儿子的学习态度是什么?A. 放任自流B. 严格督促C. 漠不关心D. 偶尔关心答案:B二、填空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君主对后代的________教育观念。

答案:重视2.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认为学习对于治国具有________的作用。

答案:重要3.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君主,应该________自己的后代。

答案:教育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孙权劝学的故事内容。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讲述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为了使儿子孙亮能够更好地继承和治理国家,他劝勉孙亮勤奋学习,以期能够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2. 孙权劝学的故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家长或领导者,应该重视后代或下属的教育和成长,通过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

四、论述题1. 结合孙权劝学的故事,论述古代君主对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其意义。

答案:古代君主对后代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教育是培养后代成为贤明君主的重要途径。

孙权劝学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体现了君主对后代教育的期望和重视。

这种教育观念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君主更有可能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促进国家的繁荣。

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三国时期答案:D2.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是劝谁学习?A. 诸葛亮B. 周瑜C. 吕蒙D. 赵云答案:C3. 在故事中,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提高吕蒙的武艺B. 为了提高吕蒙的学识C. 为了提高吕蒙的官职D. 为了提高吕蒙的名声答案:B4.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什么?A. 非常积极B. 不屑一顾C. 犹豫不决D. 勉强接受答案:D5. 孙权劝学的故事最终结果如何?A. 吕蒙没有学习B. 吕蒙学习后有所成就C. 吕蒙学习后没有变化D. 故事没有明确结果答案:B二、填空题6. 孙权劝学的故事体现了孙权的_________精神。

答案:重视教育7.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最终_________,成为了一代名将。

答案:勤奋学习8.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是成功的关键。

答案:不断学习9.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对吕蒙说:“_________,汝其勉之。

”答案:非学无以广才10. 吕蒙通过学习,最终_________,成为了孙权的得力助手。

答案:学有所成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孙权劝学的故事内容。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孙权是东吴的君主,他发现吕蒙虽然武艺高强,但学识不足。

于是,孙权劝吕蒙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最初吕蒙不情愿,但在孙权的坚持和鼓励下,吕蒙开始勤奋学习,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东吴的一位重要将领。

12. 孙权劝学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时代,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有实践能力,还要有深厚的学识。

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论述题13. 结合孙权劝学的故事,谈谈你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学无止境”的理念。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的复习题答案孙权劝学的复习题答案孙权是东吴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注重士人的学习。

他提倡“劝学”,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培养自己的才能。

下面是一些关于孙权劝学的复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复习孙权劝学的理念有所帮助。

题一:孙权为什么重视教育?答:孙权重视教育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他认识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够推动国家的繁荣。

其次,孙权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和选拔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此外,他还希望通过加强教育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题二:孙权是如何推动教育发展的?答:孙权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推动教育发展。

首先,他设立了学校和学院,提供教育资源。

这些学校和学院包括国子学、太学、郡学等,分别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

其次,孙权鼓励士人互相学习和交流,组织了一些学术团体和讲学活动。

此外,他还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

这些措施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题三:孙权的劝学理念是什么?答:孙权的劝学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他提倡勤学苦练,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自己的才能。

其次,他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拘泥于一种学问。

他认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才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后,孙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产生真正的效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题四:孙权的劝学对当代教育有何启示?答:孙权的劝学理念对当代教育有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五:孙权劝学的意义是什么?答:孙权劝学的意义在于弘扬了教育的精神,提倡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勉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孙权的英明和吕蒙的勤奋好学。

以下是关于孙权劝学的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填空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期。

2. 孙权劝学的主人公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________,但在孙权的劝说下,他最终________。

答案一:1. 三国2. 孙权,吕蒙3. 不屑一顾,勤奋好学练习题二: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主要体现了什么精神?A. 忠诚B. 勤奋好学C. 谦虚D. 勇敢2. 吕蒙最初为什么不愿意学习?A. 认为学习无用B. 认为学习太辛苦C. 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D. 认为学习会耽误军务答案二:1. B. 勤奋好学2. D. 认为学习会耽误军务练习题三:简答题请简述孙权是如何劝勉吕蒙学习的,并说明吕蒙最终的学习成果。

答案三:孙权通过耐心的劝说和鼓励,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个人能力提升的帮助,最终说服了吕蒙。

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勤奋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增强了军事指挥能力,成为了吴国的杰出将领。

练习题四:论述题论述孙权劝学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

答案四:孙权劝学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主要有两点:首先,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其次,领导者应该鼓励并支持部下的学习和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团队的整体进步。

练习题五:判断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宋朝。

2. 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

3.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

答案五:1. 错误2. 错误3. 正确以上练习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权劝学的故事,并从中吸取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自我提升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基础检测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刮;9.权谓.吕蒙曰 10.卿今.当涂掌事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2.孰若..孤13.及.鲁肃过.寻阳 14.非复..吴下阿蒙15.即更.刮目相待 1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7.肃遂.拜蒙母 1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成语1 吴下阿蒙2 刮目相待五问答题1 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2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4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 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6 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7 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表现的?8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9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10 本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11 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概括本文的内容,这个成语是。

12 文中的“”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

13 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14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过程给你什么启发?《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课内阅读理解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②涉猎:③才略:④大兄: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

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5.(1)《孙权劝学》选自《》,《》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春秋》等书。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另写的一段文字: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精段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的词语。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义:今义:4.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答:(2)卿言多务,孰若孤答: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7、翻译下列各句。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蒙乃始就学。

⑶结友而别。

阅读理解一、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B。

盲臣安.敢戏君乎()C。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

及.鲁肅过寻阳()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

(不超过五个字)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D.但当涉猎..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10.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

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蒙辞以军中多务。

12.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

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三、阅读下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