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孙权劝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15、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共1362年的史事。
主持编纂的人_______,字______,是_____代的_______家、_______家。
2、本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并注重用_______表现人物。
二、阅读文章,做相应的练习。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___________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__________________为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邪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当涉猎____________,见___________往事_____________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_______始就学。
及____________鲁肃过______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_________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______刮目______________相待,大兄何见事____________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翻译加粗字(词语),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孙权从哪3个方面劝吕蒙读书?(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孙权介绍给吕蒙两种读书方法,分别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达了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孙权劝学》注释、翻译带答案

《孙权劝学》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知晓事情。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翻译:你现在掌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读书人分开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朝代)家、家。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3、(填原句)《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5、文中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6、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二、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卿()涉()猎孰()遂()即更()三、注释1、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当: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 )B.益: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C.往事: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D.卿: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 )五、(一)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蒙辞以军中多务()以: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即: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乃: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而: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二)古今异义孤古义:今义:治古义:今义:博士古义:今义:但古义:今义:往事古义:今义:六、翻译句子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七、问答题1、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2、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3、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4、句子品味(分析能说明什么)(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卿言多务,孰若孤:(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6、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7、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8、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一文史大观园1 《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宋代______ 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宋神宗的“ _____”的评价而得名。
2 古代的“经”特指 ____ 、____ 、_____ 、______ 、《春秋》等儒家经典作品。
古代的“博士”指______ .3 面对不同的对象,称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样,请说说下列称谓所指对象及感情。
卿:对象:感情:孤:对象:感情:大兄:对象:感情:二词汇万花筒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及鲁肃过寻阳蒙乃始就学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3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三探究训练营1 翻译下列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3 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4 请同学们写一则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四拓展大舞台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
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释加点词。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 {但当涉猎( )B.{自以为大有所益(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共1362年间的史事。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涉猎()孰( 遂(1、当涂掌事当: 6、蒙乃使就学 乃:)。
{门当户对( {多多益善(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 •把 B •被 C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C. {见往事耳D. {卿今者才略往事不堪回首 ( 卿今当涂掌事 (2.3.4.即更刮目相待( 蒙乃始就学( 结友而别()A .立即B .就是C . )A •于是B •却C •只,仅仅A .并且B .但是C .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如果,假如1. 蒙辞以军中多务(V )V)3、《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 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蒙乃始就学(A ) A •于是B .却C .只,仅仅结友而别(C ) A •并且B •但是C .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待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C.见往事( )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蒙辞以军中多务。
七、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下列对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B.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岂能让你治理经书充当博士呢!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2.下列有关课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
例如,本文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 “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能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 鲁肃与吕蒙“结友”,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B.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但当涉猎(只,只是)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D.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蒙/乃始就学B. 非复/吴下阿蒙C. 蒙辞/以军中多务D. 见/往事耳6.下列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 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小名)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朋友辈的敬称)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课后练习及答案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参考答案: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二、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关于吕蒙的变化给人的启示,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三、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积累拓展四、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
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
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1.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
阿蒙是吕蒙的小名。
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大兄是对友辈的敬称。
五、参考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翻译提示: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权谓吕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语段中画线的词语。
①谓:②博士:
③涉猎: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而吕蒙却以“
”为由推托了。
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
(2)孙权指出的读书办法是“”。
(3)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
3.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当;①但当涉猎②卿今当涂掌事
D.今;①卿今者才略②卿今当涂掌事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蒙/乃始就学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讨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即更刮目相待
C.肃遂拜蒙母
D.见往事耳
(2)古代不同身份的人,称谓是不一样的:“卿”是;“孤”是:
;“寡人”是。
(3)你知道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吗?写出来并解释其含义。
(4)吕蒙对鲁肃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一句话包含着哪几层意思?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
1.(1)gū qīng yé shè
(2)①告诉,对……说②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③粗略地阅读
2.(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军中多务始就学
(2)但当涉猪,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D
4.A
5.(1)跟志士分别三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2)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
6.B (不是正面烘托,而是侧面烘托。
)
7.(1)C
(2)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古代王侯的自称古代诸侯对臣下的自称
(3)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4)吕蒙在求学时的坚毅精神;表现了自己的学习成就;对鲁肃以老目光看待自己的批评。
(5)只要虚心接受教诲,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