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的故事

合集下载

数学家的奇闻轶事

数学家的奇闻轶事

数学家的奇闻轶事数学家是一群深谙逻辑和推理的人,他们用严密的数学语言和方法研究各种问题,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奇闻轶事。

下面我们来看看数学家们的一些有趣故事。

一、英国数学家弗雷泽弗雷泽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如果一个球体被切割成若干个小球体,那么这些小球体的体积之和是否会超过原来的球体?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但是弗雷泽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推理,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他用几何学的方法将球体切割成许多小球体,然后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最后得出了结论:这些小球体的体积之和确实超过了原来的球体。

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庞加莱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如果一个球体被切割成若干个小球体,那么这些小球体的体积之和是否会等于原来的球体?这个问题和弗雷泽的问题恰恰相反,庞加莱通过几何学的推理,证明了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他用精确的计算和推理,说明了无论如何切割,小球体的体积之和都无法等于原来的球体。

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为“庞加莱猜想”,成为了拓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俄国数学家佩雷尔曼佩雷尔曼是俄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21世纪初解决了一个被数学界困扰了一个世纪的难题:庞加莱猜想。

这个问题是庞加莱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封闭的三维流形是否都可以通过连续变形变成一个球面。

佩雷尔曼通过十年的努力,用复杂的几何学和拓扑学的方法,证明了庞加莱猜想是正确的。

他的解决方案被数学界广泛认可,成为了数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

佩雷尔曼因此获得了菲尔兹奖,但他却拒绝了这个奖项。

四、美国数学家纳什纳什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数学模型:纳什均衡。

这个模型在经济学和博弈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对于解决一些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纳什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成为了数学界和经济学界的重要人物。

然而,纳什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多年来一直饱受困扰。

丘成桐简介

丘成桐简介
----第一位获得数学界 的诺贝尔奖的华人
丘成桐(1949.04.04-)国际数学大师,著名 华人数学家,原籍广东蕉岭,出生于广东汕 头,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 院士。囊括菲尔兹奖(1982年获得,为数学 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等三 个世界顶级大奖(历史上仅有两位,另一位 是比利时数学家德利涅);是继自己导师陈 省身之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他证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 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 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现为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数 学科学中心主任。
1983年,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国际数学家大会菲尔兹(Fields) 奖
1981年,美国科学院Carty 奖 1981年,世界微分几何界的最高奖项之一美国数学会韦布伦奖 1980年,John Simon Guggenheim 奖 1979年,美国加州年度杰出科学家 1975-1976年,斯隆研究奖
丘成桐曾多次在各种场合批评大陆的高等教 பைடு நூலகம்、数学教育
外资料。他的突出成绩和钻研精神为当时的美籍教授萨拉夫所赏识, 萨拉夫力荐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研究生。 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云集了许 多优秀的几何学家和年轻学者。在这里,丘成桐得到IBM奖学金, 并师从著名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
即使是立志在数学领域建功立业的年轻学生,能坚持到最后并
2010年,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以色列沃尔夫数学奖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 1991年,德国 Humboldt 基金会研究奖 1985年,麦克阿瑟奖 1984年,《科学文摘》评选的美国10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 科学家

丘成桐:“数学皇帝”的别样人生

丘成桐:“数学皇帝”的别样人生

丘成桐:“数学皇帝”的别样人生作者:宁歌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18年第04期多年来,丘成桐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奉献给中国的数学事业。

他已在两岸三地创建多个数学中心,为培养数学领域青年人才、提升中国数学研究水平及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3月,这位“数学皇帝”做客CCTV-4《谢谢了,我的家》节目,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1949年,丘成桐出生在广东汕头,同年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他随父母移居香港。

父亲是哲学教授,但小时候丘成桐的家境并不好。

他清楚记得,当时父亲的薪酬是按授课钟点数来计算,父亲一年的薪水大概是2000港币,而一大家人一年仅房租就要花掉1200港币。

“所以小时候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不知道晚上会不会有饭吃。

”在如此清贫的环境下,他的父母依然坚信,只要读书就有希望。

家中有8个孩子,在读书受教育的问题上,丘成桐的父母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

“我们家里有10口人,住的地方只有两室一厅。

为了尽可能给我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父亲把大厅开辟成了书房。

”丘成桐家的大厅里摆了一个吃饭的桌子,吃完饭后就要赶快清理出来,兄弟姐妹们一同围着桌子写作业,父亲在大桌子旁边又摆了一张小书桌,他在那里批改学生作业、做学问。

父亲是知识分子,所以很注意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丘成桐小时候在父亲的督促下,诵读了不少国学经典。

他清晰记得父亲最欣赏的一句话:“寻孔颜乐处,拓万古心胸。

”父亲把这句话一直挂在墙上。

小时候的丘成桐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父亲就解释说,当年孔子怀才不遇,总是受人排挤,但他还是要坚持他的路。

颜回生活很贫困,但他很苦的时候还能积极快乐地做学问。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找到快乐之处,并要做一些能够影响后世的事。

虽然父亲对孩子们要求很严,但丘成桐小时候却有些“叛逆”:他爱看武侠小说,曾在父亲的书架上翻到一本《文心雕龙》,以为是武侠小说,结果打开一看,却大失所望。

因为贪玩,年少时丘成桐成绩不太好,甚至还在小学六年级下学期逃学半年。

丘成桐:学问不是传说

丘成桐:学问不是传说

丘 成桐 的直言 快语 不仅 表现 在 对 爱情 的表 达 上 。对 任 主任 。 关于 派系 之争 :做学 问就是 做 学 问 ,讲 派 系真 的是 ( 林 斯 顿 高级 研 究 院 的终 身 教授 , “ 普 哈佛 大 学 教 授 , 国 美 很 可怜 的一件 事 。中国有很 多学科 完 全是 一穷 二 白 , 可很 国 家科 学 院 院士 、 约科 学 院 院 士 、 纽 艺术 与 科学 院院 士 , 多人 不担 心这 些 , 在 假惺 惺讲 中国数 学 已经 是第 一流 , 还
Hale Waihona Puke 等 。而最 新成 立 的一个研 究 中 心 , 2 0 是 0 9年 1 2月 1 7日
直 言 不 讳
于学 风 , 对于教 育等 , 他都 有 不少直 接 而辛 辣的批评 。
刚 挂牌 的清 华 大学 数学科 学 中心 ,丘 成桐 担 任 该 中心首 这位 和共 和 国 同龄 的数学 家 ,获 奖 无数 ,荣 誉 无数
Pe pl o e人物
同。基本 上一模 一样 的题 目, 在数 学 上很 容 易 , 考 物理 在
的 时候 可能考 不 过。 基本 的原 因是 物理 老 师 不懂 得 引导 历史 上的事 情 , 引起 我很 大 的兴趣 。”
那一年的 8月 ,北京科技 报》 《 发表题 为《 丘成桐 : 中
领 导全 世界 , 这是 很可 悲 的事 , 像 ‘ 跃进 ’ 时候讲 亩 就 大 的
中 国科 学 院 外籍 院 士 , 意大 利 科 学 院 外籍 院士 等 ) 不仅 , 亲 自出任 这 些研 究机 构 的所长 或 主任 , 不 取 分文 报酬 , 还 为壮 大数学 的 力量辛 苦劳作 。
力。据说 丘成桐 攻 克卡拉 比猜 想时 , 初想 证明 这个猜 想 最 猜想 是正确 的。论证 的过 程整 整花 了他 四年 的时 间 , 此 在

爱《红楼梦》的数学家丘成桐

爱《红楼梦》的数学家丘成桐

爱《红楼梦》的数学家丘成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爱《红楼梦》的数学家丘成桐有关爱《红楼梦》的数学家丘成桐丘成桐,1949年4月出生于广东汕头,祖籍梅州蕉岭,美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丘成桐求学经历

丘成桐求学经历

丘成桐求学经历
澄邃的眼眸,活力十足的身影,那是邹丘成桐的样子。

邹丘成桐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亲都从事普通劳动。

尽管困难重重,他仍旧努力勤奋,在学习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他尽最大努力读书,积极报考精英班,以期在读书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

奋发有为的他在学习中一步步挣扎着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前后多次硬着头皮报考各种政府奖学金和大学夏令营,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获得了参加各类计算机编程竞赛的机会。

在他高中的两年时间里,他获得了参加国家级选拔赛的资格,出类拔萃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他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进入中科院数学物理班的学生。

由于精神雄心勃勃,和爱拼搏的精神,他最终被著名的美国牛津大学录取。

他来到牛津大学后,勤奋学习,参加各种国际竞赛,获得了全日制硕士学位。

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贫困劳动者孩子们树起了一面旗帜。

这是他成功学习的传奇之路,也是邹丘成桐勤奋求学的路径。

[作文素材]丘成桐的读书之道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丘成桐的读书之道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丘成桐的读书之道名人故事丘成桐的读书之道名人故事丘成桐教授是举世公认的数学大师。

他22岁获博士学位,25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27岁攻克几何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丘成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学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读书生活。

丘成桐于1949年4月4日出生于广东汕头,后全家移居香港。

年少时的丘成桐并不怎么喜欢读书,相反很贪玩。

他在香港元朗的平原上嬉戏玩耍,也在沙田的山丘和海滨游戏。

与同伴儿在一起,其乐融融,甚至逃学达半年之久。

当时丘成桐的父亲要求丘成桐背诵古文诗词,如果背不下来就“打掌心”。

出于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丘成桐当时并不怎么喜欢这些古文诗词,他喜欢武侠小说,从梁羽生到金庸的作品都看了一遍。

武侠小说书价昂贵,丘成桐家境清贫,只能从邻居家借。

每次借到书后,丘成桐都异常兴奋,迫不及待地躲在洗手间里偷偷阅读,生怕被父亲发现。

丘成桐14岁的时候,父亲过世,这对他影响很大。

父亲生前要他读《红楼梦》,但他仅看完前几回,就没有办法继续看下去。

父亲去世后,他将《红楼梦》仔细地读了一遍。

由于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衰落,丘成桐对曹雪芹笔下的那些个悲剧人物引发了情感的共鸣。

此后几十年,丘成桐一有空就阅读这部伟大的著作,想象作者的胸怀和澎湃丰富的感情,也常常想象在数学中如果能够创作同样的结构,是怎样伟大的'事情。

父亲的去世让丘成桐开始了真正的读书生活。

除了读《红楼梦》,丘成桐还背诵秦汉和六朝的古文,还喜欢看《史记》《汉书》《左传》,对《史记》尤其着迷,直到现在,他还不时披阅此书。

丘成桐说,这些历史书不单发人深省,文笔通畅,甚至启发他做学问的方向。

他说:“由于史家写实,气势磅礴,荡气回肠,使人感动。

历史的事实教导我们在重要的时刻如何作决断。

做学问的道路往往是五花八门的,走什么方向却影响了学者的一生。

复杂而现实的历史和做学问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历史人物做的正确决断,往往能够提供给学者选择问题一个良好的指南针。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
和曲率
在20世纪60年代,丘成桐开始深入研 究卡拉比猜想,并最终在1976年证明
了这一猜想
2
3
这一成果被公认为是几何学领域的重 大突破,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Part 4
对中国数学的影 响
对中国数学的影响
丘成桐不仅在个人学术研究上取得
01
了巨大的成功,他还在推动中国数
学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兴趣和认识
Part 5
结语
结语
1
2
3
4
丘成桐的故事是一 个充满奋斗和奉献
精神的传奇
他用自己的才华和 努力,不仅在数学 领域取得了卓越的 成就,还为中国数 学事业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科学无国界,但科
学家有祖国
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应该具备国际视野 和家国情怀,用自 己的知识和能力服 务社会、造福人类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更多像丘成桐一样的科学家出现,他们不 仅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还能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重要 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国家和组织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因为它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最后,让我们向丘成桐 这样的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的巨大 贡献
他通过设立奖学金、举办数学竞赛
02
和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为中
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03
同时,他还倡导中国加强基础科学 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Part 5
结语
结语
丘成桐的几何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数 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经验和资源用于 推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 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同时,他也强调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 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丘成桐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老家在梅州蕉岭,在香港长大。

父亲曾在香港香让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任教。

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无忧无虑,成绩优异。

但在他14岁那年,父亲突然辞世,一家人顿时失去经济来源。

尽管丘成桐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却仍然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他的父亲在他14岁时去世,家境贫寒。

他中学的时候逃学一年,曾经成绩很差,差一点落榜。

19岁的时候来到美国伯克利,“21岁毕业时就注定要改变数学的面貌”。

这不是我的话,这是几年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希望把丘教授聘请过来的时候,系里讨论时一个年纪很大的几何学家引用陈省身先生说的一句话。

他10年之后成为数学界的一代天骄。

从他入学伯克利到在世界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报告还不到10年。

当年他只有28岁,也是在那一年,陈景润先生被邀请做45分钟的报告。

这期间他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几何分析。

1981年,他32岁时,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的维布伦(Veblen)奖——这是世界微分几何界的最高奖项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尔兹(Fields)奖章——这是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1994年,他又荣获了克劳福(Crawford)奖。

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加利福尼亚州最优秀的科学家的称号,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名誉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名誉博士……
大学期间,他以三年时间修完全部必修课程,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

他的突出成绩和钻研精神为当时的美籍教授萨拉夫所赏识,萨拉夫力荐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研究生。

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云集了许多优秀的几何学家和年轻学者。

在这里,丘成桐得到IBM奖学金,并师从著名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

命运是公平的,奖章、荣誉,授予了那个在教室中坚持到最后的人。

这,并没有让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继续进行着大量繁杂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成就。

坚韧、坚持、锲而不舍,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

当然,也不是每个有着这样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样的成就的。

数学需要勤奋,更需要天才。

正如著名数学家尼伦伯格所说,丘成桐“不仅具备几何学家的直观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

著名数学家郑绍远先生回忆说,对于许多艰深的数学问题,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虽然仍未解决,他还是没有轻易放弃思考。

丘成桐对中国的数学事业一直非常关心。

从1984年起,他先后招收了十几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研究生,要为中国培养微分几何方面的人才。

他的做法是,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领会数学的精辟之处。

他的学生田刚,也于1996年获得了维布伦奖,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

数学是奇妙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谛。

对于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家来说,这种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义,也是人生的乐趣。

丘先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

你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欢他的数学,他证明了许多妙不可言的定理。

大家如果学数学,读到研究生的话你就会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无疑问是数学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是在超弦理论中应用之广不可思议,我想当年丘教授自己都没有想到。

他个性坚强,永不服输,永不言弃,著述等身,得奖无数。

这些也带给他许许多多的误解。

因为少年得志,20几岁就功成名就,有人说他目中无人、傲慢至极。

当然,有这样的成就也让他有傲慢的资本。

我把他跟陈省身一比。

陈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处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当,数学和为人是他衡量你的标准,他看你的话,你数学不好,他不愿意跟你多谈,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愿意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语,什么人他都可以很平和地相处,但是这微笑中就蕴含着尊敬或者是不屑,你自己可以感觉出来。

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伟大的数学家,他们都尊重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数学家。

我想这是他们真正可贵的地方。

30年来,丘先生不仅时刻把握着数学与物理跳动的脉搏,引导着世界数学发展的潮流,还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关心和帮助着中国数学的进步。

他培养了众多的华人数学家。

他的学生和博士后在国外各个重要的大学里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