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讲义

外科护理学讲义

外科护理学讲义一、引言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外科手术过程中护理技术和护理方法的学科。

外科护理学旨在培养护士对外科手术的理解和应对能力,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二、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优先: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始终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手术室的环境安全,手术器械的安全,以及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2. 知识与技能:外科护理涉及复杂的操作和护理技术,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 沟通协作:外科手术需要多个团队成员的配合,护士应与医生、麻醉师、器械护士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协调一致。

4. 观察与记录: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手术过程中的情况,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5. 病人关怀: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护士应给予病人充分的关怀和支持,保持积极的态度,舒缓病人的紧张情绪,提高手术效果。

三、外科护理的具体技术和方法1. 患者准备: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提供必要的饮食和生活指导,保证患者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到位。

2. 手术器械的准备:护士需要熟悉并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完整度,以及药品的准确使用。

3. 无菌技术:外科手术需要保持无菌环境,护士应熟练掌握消毒技术和器械包的打包方法,保证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

4. 护理操作:护士需要熟悉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操作,如协助医生进行手术、进行创面处理、处理手术后的伤口等。

5. 术后护理:手术后,护士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提供相应的药物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渡过手术恢复期。

四、结语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技术方法,护士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医疗机构的发展目标。

外科护理学课程简介

外科护理学课程简介
参考书目: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ISBN7-117-03896-9
“外科学(7)”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CLIM4015
课程名称:外科学(7)学分:11.5
课程内容简介: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研究对象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它多种疾病,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知识。重点是外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外科学与其他各科的内在联系。启发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通过课堂讲授、见习、实习及自学,最终使学生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临床知识、临床技能,并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学会常见及多发病的诊治原则,达到医学硕士水平。
先修课程: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
课程水平(适合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三年级
教学手段:讲授多媒体
参考书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ISBN 7-117-04878-6
2.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ISBN 7-117-05648-7
“外科学(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CLIM3019
课程名称:外科学(预防医学专业)学分:8
课程内容简介:
外科学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重点学习外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通过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实习及自学能力的培养等形式,最终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临床技能,熟悉外科常见及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原则。

教学能力大赛国赛一等奖作品《外科护理》

教学能力大赛国赛一等奖作品《外科护理》

教学能力大赛国赛一等奖作品《外科护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外科护理》教材,主要涉及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具体包括:外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外科病人的手术护理、术后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及创伤的护理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细心观察、严谨治学的职业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外科护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模型人、护理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护理操作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临床护理的实际案例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护理评估、营养支持、手术护理等内容。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的临床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护理操作。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1. 护理评估2. 营养支持3. 手术护理4. 术后护理5. 感染及创伤护理七、作业设计案例:患者,男,45岁,因车祸导致右腿骨折,拟行手术治疗。

术前护理应如何进行?2. 答案:(1)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等。

(2)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检查、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等。

(3)加强营养支持,确保患者术前营养状况良好。

(4)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存在教学不足之处?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外科护理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培训,学生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外科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护理需求。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2.掌握外科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技能;3.了解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护理技术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外科手术前的护理准备工作;3. 外科手术中常见护理操作和技巧;4. 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评估和处理;5. 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措施;6. 外科创面护理和伤口愈合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护理原理和技能;2. 实践操作:利用模拟器材、实验室和医疗设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病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病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护理工作中的挑战和应对方法;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研究互动。

五、教学评估1.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2. 实践能力考核: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考核学生的外科护理技能;3.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病例分析等环节中的表现。

六、参考教材1. 《外科护理学教程》2. 《现代外科护理学》3. 《外科手术护理实用指南》以上是"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概要,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如需更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其他补充,请及时与教务部联系。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外科护理学》是高职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临床必修课程,是一门从基础理论、实践操作到临床治疗的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专业核心课程。

其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评估及实施护理措施,为日后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地位《外科护理学》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护理学等知识为基础,与同期的《内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课程一起,为护理专业的专业临床课程。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培养学生扎实的外科理论基础、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应用外科护理知识和技术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运用外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来指导临床,为广大基层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护理专业医务工作者。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基本思想,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1)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依据我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要求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章节(项目任务)课程为主题,以护士执业资格标准为教学依据,扎实临床思维辩证和操作能力,以适应临床岗位为目标,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2)本课程以护理临床需要为目标,以外科知识的层次为基础。

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教学中尽可能的模拟临床情景。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知识,为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章节名称:外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理解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基本原则、目标、历史和发展。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析并讨论外科护理学在案例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二)章节名称:外科患者评估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熟悉外科患者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理解外科患者评估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外科患者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外科患者评估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步骤、内容和重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外科患者评估的过程。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模拟评估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

外科护理学教案(三)章节名称:外科患者护理计划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熟悉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内容和重点。

3. 理解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内容和重点。

3.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步骤、内容和重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个简单的护理计划。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护理计划:评估学生制定的护理计划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外科护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问题,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 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后护理、伤口处理、引流管护理等。

2. 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3. 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如手术器械的使用、伤口换药、引流管护理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知识。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 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2.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包括实验操作、课堂参与度等。

3. 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的15%,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撰写一篇外科护理方面的课程论文,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护理学专业的外科护理学教材,同时提供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2. 课件:提供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3. 实践操作视频:提供外科基本技能实践操作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4. 课外学习资源:提供相关网站、论坛等课外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团队与支持条件1. 教学团队:由具有丰富外科护理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外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

外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

外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一、引言外科护理学是指针对外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维持患者的生理平衡,促进患者康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外科护理学涵盖了许多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其重点内容和要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外科护理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二、清创术及皮肤护理1. 清创术的目的和原则•清除伤口和创面上的污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口感染2. 清创辅助工具和技术•切口剪和镊子•水枪和生理盐水•高效清创剂和抗菌剂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预防皮肤损伤和压疮•依据患者状况选用适当的护肤品和抗菌药物三、围手术期护理1. 术前准备•确认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术前麻醉和镇痛措施•术前皮肤消毒和防感染措施2. 术中护理•提供器械、药物和设备支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操作3. 术后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恢复•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和镇痛措施•观察伤口和引流液情况,预防感染和并发症4.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血栓形成和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护理•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四、肠道外科护理1. 肠道外科手术的护理重点•术前肠道准备和清洁•术中肠道保护和修复技术•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护理2. 肠梗阻的护理•患者病情评估和监测•提供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配合医生进行解除梗阻手术或其他治疗3. 肠瘘和瘻管护理•管路的护理和管理•皮肤的护理和防护•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五、心血管外科护理1. 心脏手术的护理关键点•胸腔开放和心脏停搏•心肺转流和体外循环•快速、准确地恢复心律和心脏功能2. 血管外科手术的护理要点•监测血管通畅和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术后伤口和引流液的观察和护理3. 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护理•装置和电极的护理和管理•术后监测和调整•患者的安全和心理支持六、神经外科护理1. 脑部手术的护理重点•术前脑部影像学评估和病情监测•麻醉和麻醉深度监测•术后脑压的监测和控制2. 脊椎外科手术的护理要点•术前脊椎准备和受限措施•术中脊髓保护和神经监测•术后脊柱稳定和功能恢复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内科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和恶化•对症治疗和适当的支持护理•患者康复、康复和出院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结论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护理学》教案内容、要求及作业一、课程性质、教案目的和任务《外科护理学》是电大开放教育高护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案,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特点,熟悉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二、教材名称本本课程指定教材为路潜主编,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本课程采用教案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教案。

三、教案内容与教案要求第一章绪论(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的概念,掌握外科护理的特点。

熟悉:外科护士的工作范畴。

了解:外科学和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范畴第二节: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发展第三节: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三) 练习题简答题 1、简述外科护理的特点2、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对水和电解质的需要及分布,掌握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的基本评估;掌握水、电解质失衡的基本治疗原则;掌握人对水和钠平衡失调的反应及护理,掌握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酸碱平衡的调节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护理措施。

熟悉:体液平衡的调节;熟悉常见水钠代谢平衡失调类型;熟悉高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了解:水、电解质的主要功能,了解人体钙的平衡,了解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特点。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第二节:水、钠平衡失调第三节:钾代谢平衡失调第四节:酸碱平衡失调(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1 / 12单项选择题1、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 A )A. 呼吸深快,呼气时有酮味B.唇干舌燥,眼窝凹陷C.心率加快,血压下降D.呼吸浅慢,呼气时有烂苹果气味2、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为( D )+2+ A.K B.Ca2++D.NaC.Mg3、下列哪项为高渗性缺水的最早临床表现( C )A.皮肤弹性降低B.乏力C.口渴D.烦躁4、静脉补充钾盐前,首先应考虑病人的( C )A.血压B.呼吸C.尿量D.神志5、体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缓冲对是( A )--- PO/H A.HCO B.HPO/HCO423232C.磷酸盐/磷酸 D.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简答题1、简述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答:人体主要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和肾三种途径来维持机体正常的酸碱水平。

﹣+产生H可结合血液缓冲系统: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HCO3HCO,继而分解为COH和HO,通过呼吸排出2322﹣-产HCO;当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时,OH可结合CO32﹣和HO。

HCO生23肺:当pH下降或HCO增高时,呼吸系统兴奋性增加,使呼吸深32快;加速对排出CO;反之,则减少CO的排出。

22+++-,维持HCO,回收H肾:肾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和NHNa和342 / 12﹣的浓度,发挥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血浆中HCO32、简述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外科营养和实施的途径、方式,护理及并发症。

熟悉:外科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了解:外科病人机体代谢的特点,了解外科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营养不良的类型第二节:营养状况的评估第三节:营养支持的基本指证第四节:肠内营养第五节:肠外营养(三) 练习题简答题简述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休克的概念,掌握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

了解: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名词解释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症候群。

3 / 12单项选择题1、休克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为( A )A.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B.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微循环障碍C.微循环障碍和代谢障碍D.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受损2、休克早期的最主要临床特征是( B )A.血压下降B.脉压缩小C.脉搏细数D.四肢冰冷3、休克病人最理想的体位为( C )A.头低足高位B.头高足低位C.平卧中凹位D.平卧位4、在休克治疗中,应用血管扩张剂前应注意( D )A.控制感染B.纠正水电解质失衡C.控制原发病D.补足血容量5、休克补液治疗中,循环灌注改善与否的重要判断指标是( C )A.血压回升B.皮肤红润C.尿量增加D.呼吸、脉搏减慢6、治疗和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是( D )A.积极去除病因B.维持呼吸道通畅4 / 12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迅速补充血容量简答题1、简述休克病人病情观察要点答:⑴、定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CVP变化,并观察病人的意识、面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尿比重变化等。

⑵、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小时出入量。

⑶、定时监测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等。

⑷、密切观察与原发病变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2、简述休克病人的一般急救措施答:⑴、控制大出血。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⑶、采取休克体位⑷、其他措施,如保暖,骨折处制动和固定,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麻醉的概念,掌握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掌握局部麻醉的概念及中毒反应;掌握椎管内麻醉的特点及并发症;掌握椎管内麻醉的护理。

掌握全身麻醉的概念、并发症及护理。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步骤及基本技术。

熟悉:心跳骤停的原因及诊断,熟悉复苏的常用药及脑复苏和护理。

了解:麻醉的分类,各种麻醉法及护理要点。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第三节:常用麻醉方法的实施及护理5 / 12第四节:麻醉期间监护及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腰麻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主要预防( B )A 呕吐B 头痛C 低血压D 呼吸抑制2、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C )A.窒息B.呼吸道梗阻C.心博骤停D.低血压3、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D )A.提高痛阈以减少麻醉用药量B.使病人情绪安定,利于合作C.减少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D.防止术中支气管痉挛简答题简述术前用药的目的答:⑴、镇静和催眠:利于病人稳定情绪,配合麻醉;⑵、镇痛,提高痛阈以减少麻醉药用量;⑶、抑制唾液腺和呼吸道腺体分泌⑷、抑制不良神经反射。

第六章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围手术期的概念,掌握围手术期病人护理重点。

掌握手术前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掌握手术中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掌握手术后期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

熟悉:手术室的无菌技术。

了解:手术分类及术前评估。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手术前期病人的护理第三节:手术中期病人的护理第四节:手术后期病人的护理6 / 12(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成人择期手术前应( D )A.禁食、禁饮12小时B.禁食、禁饮8小时C.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D.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2、术后早期,病人腹胀的主要原因是( A )A.胃肠功能受抑制B.血液内气体弥散到肠腔内C.麻痹性肠梗阻D.组织代谢产生气体3、术后病人早期呕吐的最常见原因是( C )A.急性胃扩张B.水、电解质紊乱C.麻醉反应D.急性肠梗阻4、下列有关肥皂刷手法步骤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范围应从手指尖到肘上5㎝B.冲水时应将手指及肘均朝下C.浸泡75%乙醇范围应到肘上3㎝D.浸泡在乙醇桶内的时间为5分钟5、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必须保持无菌的部位是( D )A.整个胸、腹、背部和双上肢B.整个颈肩、胸、腹、背部C.腰部以上的前胸、后背和双上肢D.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和双上肢6、最常用的消毒手术敷料的方法是( A )A.压力蒸汽灭菌B.甲醛蒸汽熏蒸法C.煮沸消毒D.微波消毒法简答题简述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外科感染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掌握:全身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掌握: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熟悉:手掌深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了解: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

(二)讲授内容:7 / 12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第四节:全身性感染第五节:破伤风(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选择抗生素最理想的依据是( C )A.脓液的性质B.细菌的种类C.细菌药敏实验D.感染的严重程度2、疖化脓后早期的处理可以选择( D )A.挤出脓头B.切开引流C.应用抗生素D.疖顶点涂石碳酸3、皮肤的多数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 A )A.痈B.疖C.丹毒D.急性蜂窝织炎4、关于甲沟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发病初期病人都有体温升高B.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C.可形成甲下脓肿D.可发展成指头炎5、急性化脓性腱鞘炎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 D )A.菌血症B.脓血症C.掌中间隙感染D.肌腱缺血、坏死6、破伤风病人最早发生强直性收缩的肌是(A )A.咀嚼肌B.背腹肌C.颈项肌D.四肢肌群7、女性,19岁,鼻部疖受挤压后,出现头痛、高热、昏迷、眼部红肿,首先应考虑的是( D )A.面部蜂窝织炎B.菌血症C.毒血症D.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9、男性,28岁,因刀伤急诊入院治疗。

未曾接受过破伤风主动免疫,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A )A.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B.注射破伤风毒素0.5㏕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D.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1500U10、不符合外科感染特点的是( A )A.多数有单一细菌引起感染B.病变以局部炎症为主8 / 12C.常与创伤有关 C.常需手术治疗简答题1、简述破伤风的处理原则答:及时采取积极地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并发症等。

2、简述全身感染的处理原则答:采取综合处理措施,重点是处理感染灶。

包括:处理原发感染灶;应用抗生素;全身支持和对症治疗。

第八章烧伤病人的护理(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烧伤的面积计算、深度估计以及严重程度判断、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熟悉:烧伤的概念及病理生理。

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了解:烧伤的健康教育要点、护理目标和效果评价。

(二) 讲授内容:第一节:病理生理第二节:临床表现第三节:护理(三) 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浅Ⅱ度烧伤的深度是( A )A.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B.深至皮肤角质层C.达真皮深层D.深至皮肤生发层2、烧伤病人“体液不足”护理诊断的依据是( C )A.创面有焦痂B.创面有感染C.创面渗出过多D.创面组织坏死过多3、成人面、颈、双手、前胸和前腹部约2/3烧伤时,烧伤面积为( C )9 / 12A.16%B.18%C.20%D.22%4、女性,5岁小儿,头、面、颈及双肩烧伤,烧伤面积为( D)A.17%B.19%C.21%D.23%00020%,伤后第30%10%,Ⅱ,Ⅲ5、体重50㎏的成人,烧伤面积:Ⅰ一天的前8小时应补晶体和胶体液的总量为( C )A.1775mlB.1975mlC.1875mlD.2975ml第九章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一) 教案基本要求:掌握: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