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检验和鉴别
化学实验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

化学实验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一、引言近年来,有机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合物,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
本节课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以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正确识别和分析有机化合物。
二、理论知识1. 有机物质的特征:有机物质通常含有碳元素,能够燃烧和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它们的分子结构复杂,多种多样,且常常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2. 鉴别与检验方法: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火焰试验:根据有机物质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和特征来判断其性质。
- 水合钠试剂试验:用水合钠试剂检验有机物质中的羧酸和酚类化合物。
- 溴水试验:用溴水试验有机物质中是否含有不饱和键。
- 氨水试验:用氨水试验鉴定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质。
- 银镜反应:通过银镜反应判断有机物质是否含有醛基。
- 石碱试验:用石碱试验检验有机物质中的酮类化合物。
三、实验步骤1. 火焰试验- 将待测有机物质取少量置于火焰中燃烧。
- 观察火焰颜色和特征,记录结果。
2. 水合钠试剂试验-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质,加入几滴水合钠试剂。
- 观察澄清液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3. 溴水试验- 将待测有机物质取少量加入溴水中。
- 观察溴水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4. 氨水试验-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质,加入几滴氨水。
- 观察氨水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5. 银镜反应-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质,加入少量稀银镜试剂。
- 观察液体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6. 石碱试验- 取少量待测有机物质,加入少量稀石碱试剂。
- 观察液体的颜色和变化,记录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得的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有机物质的性质。
例如,通过火焰试验观察火焰颜色和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质中是否含有特定的元素。
而通过其他的试剂试验,则可以更具体地鉴别有机物质中的官能团和结构特征。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识别和分析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与分离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与分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与分离是指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上的差异而导致的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差异来对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利用不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结构性质上差异对不同官能团化合物进行鉴别分离(例如苯酚、苯胺、苯甲酸的鉴别分离);二、利用相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局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对同系物等进行鉴别分离(例如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的鉴别)。
对有机化合物进行鉴别和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的要求不同。
鉴别是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差异对具有不同结构组成的单一有机化合物进行区分;分离是指针对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混合物,利用各自性质上的差异,逐一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单组分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基础是利用不同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因此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熟悉掌握不同结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是解决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问题的关键。
根据教材体系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将《有机化学》分为上、下半册,按章节对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同学们巩固有机化学各章节基础知识,建立不同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联系,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结构体系。
同时,结合各章节内容,给同学们讲解一些有机化合物鉴别与分离的实例,以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有机化学知识的技能。
有机化学(下)鉴别分离相关知识点第十章醇和醚1. Lucas试剂(氯化锌/浓盐酸)与伯、仲、叔醇的反应速度不同。
各级醇反应活性次序为:苄醇和烯丙醇›叔醇›仲醇›伯醇›甲醇第十一章酚和醌2. 苯酚的卤代反应---三溴苯酚白色沉淀,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 酚类物质和氯化铁溶液的显色反应,用于酚羟基的检验。
4. 利用苯酚的弱酸性对酚进行分离提纯:酸性:碳酸›苯酚›醇。
酚(碱)→酚钠(二氧化碳)→酚。
5. 利用苯酚(碱)→酚钠(甲基化试剂、卤代烃)→酚醚(氢碘酸)→酚和碘代烃的反应,对酚类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及酚羟基的保护。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特点2. 实验中常用的鉴别方法——红色试剂、溴水试剂等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四、实验步骤1. 制备透明液体样品:利用活性金属钠与醇类或羧酸反应制得乙烷基钠或苯甲酸钠,并进行后续处理。
2. 制取固体样品:利用芳香化合物苯酚或安息香酸铵进行固态反应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1. 样品的外观和性质观察2. 离子共存情况下的分辨检验方法探究(示例:甲醛与乙烯二胺反应)六、实验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实际操作,探索其性质特点,并了解常用的鉴别方法,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及其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作为骨架,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元素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一般来说,有机化合物分为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族化合物等几类,并具有独特的燃烧性质、溶解性质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能团。
2. 实验中常用的鉴别方法——红色试剂、溴水试剂等在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些常见的试剂进行对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比如红色试剂可以用于区分含羟基或羧基的化合物,溴水试剂则可以指示是否存在不饱和键。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器材:1. 烧杯2. 温度计3. 密封管4. 反应管5. 隔水槽实验试剂:1. 活性金属钠2. 醇类(比如乙醇)3. 芳香化合物(比如苯酚)4. 安息香酸铵5. 红色试剂(酚酞溶液)6. 溴水试剂四、实验步骤1. 制备透明液体样品:取适量活性金属钠与醇类(比如乙醇)加入反应管中,并在隔水槽中进行反应,产物为透明液体。
2. 制取固体样品:取适量芳香化合物苯酚或安息香酸铵加热反应,直到得到白色固体有机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1. 样品的外观和性质观察通过对制备的有机化合物样品进行外观和性质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其属于哪一类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系统鉴定法

Cu [O] CuO X2 CuX2(绿色火焰)
(3)溴和碘的实验
2NaI + Cl2(H2O) 2 NaCl + I2(CCl4)
继续滴加氯水,不断振荡,静置后若四氯化碳层 显红棕色,表示有溴。
I2(CCl4) + Cl2(H2O) 2ICl
2NaBr + Cl2(H2O)
(三)烃类的检验 1.烷烃 烷烃一般没有合适的定性检验方法,主要区别烷 烃与其它烃及含氧化合物可采用实验1的方法。 实验1. 碘—电荷转移实验 碘可溶解在具有π电子或孤电子对的化合物中, 形成棕色电荷转移复合物。碘不可能与烷烃形成 电荷复合物,溶液仍显紫色。
I2 , R2O
I2
2.烯烃与炔烃 实验2 溴的四氯化碳实验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 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使溴褪色。无溴化氢防 出为正结果
(一)物态:样品是固态还是液态,固态样 品可观察其晶形,初步判断纯度。液体样 品应注意有无悬浮物及其它液相存在。 (二)颜色: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是无色的, 若有颜色,主要包括下列三种情况: (1)含有色的杂质 (2)易被氧化的物质 (3)样品本身有颜色
有机化合物的颜色
颜色
无色 淡黄色 黄色
可能的化合物
(四)灼烧实验:观察样品在灼烧时的情况 (1)是否燃烧?火焰有无黑烟?是否爆炸? (2)如样品是固体,是否熔化,是否升华? (3)有没有气体放出,有无特殊气味? (4)灼烧后有无残渣? 通过灼烧实验可以判断化合物的大致类型 多硝基化合物易爆炸;含碳氢的百分数小的化合物 如多卤物、甲酸、脲等不易燃烧,淀粉无熔点;盐类 难熔化;樟脑和萜类易升华;
没有多个共轭双键或芳香烃 芳香硝基物、氧化偶氮物、亚硝基物等 并苯、邻二酮醌、硝基酚、硝基芳香胺、脎、N—亚硝基 物、偶氮物等
苯的检验或鉴别方法

苯的检验或鉴别方法苯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工业、医药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使用和储存苯需要严格注意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苯的检验或鉴别方法。
1. 火焰试验法:将一小滴苯滴于耐火材料上,然后点燃。
苯在明火中燃烧时,可以观察到清蓝色的火焰。
若火焰变为黄色,则可能含有杂质。
2. 熔点测定法:苯的熔点为5.5,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熔点来判断其纯度。
使用熔点仪将苯样品加热至熔点,观察开始融化和完全融化的温度,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3. 氧化试剂法: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或高氯酸钾溶液,苯会被氧化生成对苯二酚或苯醌,呈现颜色的改变。
4. 碳酸盐试剂法:向苯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并轻轻搅拌,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苯可以与碳酸氢铵生成白色的沉淀。
5. 碘酸盐试剂法:将碘酸盐溶液滴入苯中,观察是否发生颜色的变化。
苯无色,与碘酸盐不发生反应,溶液颜色不变。
6. 硝酸盐试剂法:向苯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搅拌后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苯不与硝酸银发生反应,溶液不出现沉淀。
7. 碘试纸法:将碘试纸浸湿,接触苯后,观察试纸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苯与碘试纸不发生反应,碘试纸不变色。
8. 氯化铁试剂法:加入少量氯化铁试剂,苯溶液会发生蓝色或绿色的反应。
上述方法可以初步进行苯的检验或鉴别,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苯具有毒性,浓度较高时对人体有害,操作时需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
另外,检验时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试剂,严禁将有机溶剂倒入明火中,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此外,苯也可以通过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准确的检验。
比如,红外光谱法能够通过苯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图来确认其分子结构。
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法则可以用来检测苯样品的分子量和它们在分子中的位置。
综上所述,苯的检验或鉴别方法有许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安全操作是十分重要的,确保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完整。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有机物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有机物一、双键和三键化合物的检验1.取样,滴加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说明含有双键或三键。
2.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沉淀,说明含有卤素原子。
二、羟基和羧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石蕊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羧基。
2.取样,滴加酚酞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羟基。
三、醛基的检验1.方法一:取样,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产生光亮的银镜,说明含有醛基。
2.方法二:取样,滴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醛基。
四、酮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酮基。
五、胺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呈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
六、糖类化合物的检验1.取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滴加碘液,若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若不变色,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取样,滴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还原性糖。
七、苯环及其衍生物的检验1.取样,滴加溴水,若溶液颜色褪去,说明含有苯环。
2.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硝基。
八、醇和醚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醇基。
2.取样,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说明含有醚基。
九、酸的检验1.取样,滴加石蕊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酸性官能团。
十、酮和酯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酮或酯基。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有机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并观察反应现象。
希望这些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机化学有机物的鉴别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红棕色消失,因此在实验室中常用溴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对烯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用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烯烃反应,当在烯烃中滴入溴溶液后,红棕色马上消失,表明发生了加成反应。
据此,可鉴别烯烃。
2.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如果用冷、稀的中性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得到顺邻二醇。
如果用较强烈的反应条件:酸性、碱性或加热,则得到氧化裂解产物。
3.硝酸银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末端炔烃含有活泼氢,可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据此可鉴别末端炔烃类化合物。
RC≡CH + Ag(NH3)+2NO3RC ≡ ClAg注意:炔化银干燥后,经撞击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金属和碳。
故在反应完了时,应加入稀硝酸使之分解4.铜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炔化铜干燥后,经撞击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金属和碳。
故在反应完了时,应加入1:1稀硝酸使之分解。
5.硝酸银-乙醇溶液检验卤代烃卤代烃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酯和卤化银沉淀:不同的卤化银沉淀颜色不同:氯化银(白色)溴化银(浅黄色)碘化银(黄色)。
因此可以根据卤化银沉淀的颜色来鉴别卤代烃。
6.卢卡斯试剂检验一、二、三级醇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混合物称卢卡斯试剂(Lucas reagent)。
但不同的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的速度不同。
各类醇与卢卡斯试剂的反应速率为:烯丙型醇,苄基醇,三级醇>二级醇>一级醇将六碳以下的一级、二级、三级醇分别加入盛有卢卡斯试剂的试管中,经振荡后可发现,三级醇立刻反应,生成油状氯代烷,它不溶于酸中,溶液呈混浊后分两层;二级醇2~5min反应,溶液分两层;一级醇经室温放置无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反应。
7.土伦(Tollens)试剂鉴别醛和酮土伦试剂是银氨离子,Ag(NH3)2+(硝酸银的氨水溶液),它与醛反应时,醛被氧化成酸,银离子被还原成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因此称该反应为银镜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精选文档

硝酸银氨溶液
R-C C-Ag
共价键
(白)
R-C CH + Cu(NH3)2Cl
氯化亚铜氨
R-C C-Cu
(棕红色) 活泼,碰撞易爆炸 加HNO3(稀)处理
R-C≡C-R’没有上述反应
环烷烃与烯烃的鉴别
室温下,环烷烃即使较活泼的环丙烷,也不 能被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 因此,可用KMnO4溶液鉴别环丙烷与不 饱和烃。 如何鉴别:
浓 H2SO4 OH ╳
溶解
烯烃也易溶于浓硫酸中!
HCl(浓)-ZnCl2(无水)——lucas试剂
鉴别 一元伯、仲、叔醇(C6以下) ※ 只适合于醇之间的鉴别。
3ºROH 2ºROH Lucas试剂 室温 Lucas试剂 室温 立即出现混浊 10分钟后出现混浊
Lucas试剂 加热后才有混浊 加热 因为低级醇溶解于lucas试剂中,而生成的 RX不溶于卢卡试剂,出现混浊或分层。 1ºROH
HCHO H2SO4
卤代烃的鉴别
—生成卤化银沉淀 R-X +Ag-ONO2
乙醇
R-ONO2 +AgX
硝酸烷基酯
通常,用生成沉淀的颜色和速度鉴别卤代烃
不同种类卤代烃反应活性顺序如下: 当烃基相同时: RI>RBr>RCl>RF AgI 黄色↓; AgBr 浅黄色↓; AgCl 白色↓
卤素相同时: CH2=CHCH2X R3C-X
常见的:
OH
O H
O H
蓝紫色
C H
蓝色
3
O H
暗蓝色
OH OH
深绿色
鉴别苯酚的一种方法
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酚的检验和鉴别
用作苯酚的鉴别 和定量测量
可用来鉴别 苯酚和环己烷
酚的显色反应 用作鉴定酚
返回主菜单
1.苯酚与溴水反应鉴别苯酚
苯酚与溴水作用能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因此可 用这一反应鉴定苯酚。
OH + 3Br2
Br
Br
OH + 3HBr
Br 白
将0.5mL水加入一支试管中,再滴加2滴苯酚水溶液,然 后逐滴加入溴水,观察有无结晶析出和溴水褪色的情况。
返回主菜单
4.铜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
末端炔烃含有活泼氢,可与铜氨溶液反应生成炔化 铜沉淀。借此可鉴别末端炔烃类化合物。
RCCH + Cu(NH3)+2Cl
RC CCu (红)
实验:在一试管中加入1ml水,再加入一小粒氯化亚 铜固体,逐滴加入浓氨水至沉淀完全溶解。然后将乙炔 通入此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实验结束后,将沉淀沉 下,用水洗涤沉淀后,及时加入1∶1硝酸,加热至固体 全部分解为止。
R2N试H管+B中C6,H5将SO02.C5lmL三 个试管中加入2.5mL
级 10
胺%油加氢状入物氧消试化C失管钠6HC溶5中S液O,2和N然R约2后0+再.5Hm分LC苯别l 磺在
各 酰
R3N氯+,CH塞3 好塞子SO,2C用l 力Na摇OH动-H2。O 观察R3实N +验C现H3象并作出SO解2O-释N。a+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常用于分离、提纯和鉴别试验, 请思考一下,有哪几类化合物可利用其酸碱性来鉴别。
返回主菜单
3.三氯化铁试验检验酚和烯醇
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具有烯醇结构,能与三氯化铁 的水或醇溶液作用,生成具有红、蓝、紫、绿等颜色的 络合物,这是检出酚羟基的特征反应,根据不同颜色区 别各种酚。
6 C6H5OH + FeCl3
返回主菜单
3.菲林溶液鉴别脂肪醛
菲林溶液是碱性铜络离子的溶液。该铜络离子能与脂肪醛反应,反应时, Cu++络离子被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蓝色消失,醛被氧化成酸。菲林
溶液与芳香醛和简单酮(α-羟基酮和α-酮醛例外)不能发生上述反应,因
此,利用菲林溶液可以区分脂肪醛和芳香醛,也可以区分脂肪醛和酮。
*菲林溶液是由硫酸铜溶液(菲林A)和含碱的酒石酸盐溶液(菲林B)等量混合配制 而成的。此时,硫酸铜的铜离子和碱性酒石酸钾钠形成一个深蓝色铜络离子溶液。 菲林溶液需在使用时现配。
返回主菜单
2.利用酚的酸性提纯酚
酚的酸性比碳酸和羧酸弱,比水和醇强。利用酸碱反 应可以提纯酚。
C6H5OH + NaOH
HCl C6H5ONa
C6H5OH + NaCl
试验:在一支试管中加二滴液体苯酚,再加入5滴水, 振摇后得一乳浊液。再在其中滴入5%氢氧化钠溶液,乳浊 液慢慢澄清。然后再加2mol/L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溶液又 变混。请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并设计分离提纯甲苯、乙酸和 苯酚的混合物。
返回主菜单
检验鉴别炔烃、烯烃、小环烃
检验炔烃和 烯烃的存在
检验末端炔烃
检验炔烃、烯烃和 小环烃的存在
返回主菜单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烯烃、炔烃和小环烃
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炔烃分子中含CC叁键。二者均 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红棕色消失。
小环烃(C3-C4)及环丙烷的衍生物可以与溴水发生开环加 成反应。
返回主菜单
醇的检验和鉴别
返回主菜单
1.苯甲酰氯检验醇
苯甲酰氯与醇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以此可鉴别醇类化 合物。
O
CCl + ROH
O COR
实验:在3支配有塞子的干净试管A、B、C中分别加入正丁 醇、二级丁醇、三级丁醇( 各0.5mL ),再在每个试管中加 入1mL水、数滴苯甲酰氯和1mL 10%氢氧化钠溶液,塞紧瓶塞, 激烈摇动,再添加1mL 10%氢氧化钠溶液,塞紧瓶塞,激烈摇 动,观察是否有水果香味逸出。
[Fe(OC6H5)6]-3 + 3Cl- + 6H+
实验:在A试管中加2mL水和几滴苯酚水溶液,在B试 管中加2mL纯水,然后再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2滴1%的 三氯化铁溶液。比较这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返回主菜单
胺的检验和鉴别
一级胺、二级胺、三级胺的鉴别
返回主菜单
1.兴斯堡反应区别一、二、三级胺
50~温60下℃即水可浴放中出加氮热气时转有变氮成气相放应出的。醇冷。却不后发的生反偶应联液反中应有。苯酚
的气味[。C6H5N+ N ] Cl- + H2O
C6H5OH + N2 + HCl
3重氮盐上与述苯反酚应的差偶别联可反用应来:鉴在别一脂试肪管族中一加级胺入与2滴芳液香体族苯一酚, 再[ 加C6级H150N胺%+ 。氢N 氧] C化l- +钠C溶6H液5OH使其溶Na解OH后再多C加6H55N滴=N,C6H用4O冰H 水+ N冷aC却l +至H约2O 0℃ 。加入1mL重氮盐溶液,有橙红色偶氮化合物生成。
末端炔烃含有活泼氢,可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生成 炔化银沉淀。借此可鉴别末端炔烃类化合物。
RCCH + Ag(NH3)+2NO3
RC CAg (白)
实验:将2mL 2%硝酸银溶液加入一干净试管中,再 加1滴10%氢氧化钠溶液,然后逐滴滴加入lmol/L的氨水, 直至沉淀刚好完全溶解。将乙炔通入此溶液中,观察反应 现象。实验结束后,产物及时用1∶1硝酸处理。
CH2=CH2 + Br2
CH2BrCH2Br
CH CH + Br2
CHBr2CHBr2
实验:在A、B、C、D四根干燥的试管中各放入1mL四氯化 碳。在试管A中加入2~3滴环己烷样品,在试管B中加入2~3滴 环己烯样品,在试管C中加入2~3滴环丙烷,然后分别在A、B、 C三个试管中滴加入5%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边滴加边摇动, 观察褪色情况。在试管D中滴入3~5滴5%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再通入乙炔,观察褪色情况。
于试生管成中的,酚至发溶生液偶对联碘反化应钾产-淀生粉橙试红纸色显的蓝偶色氮,化所合得物重。氮盐溶液
在2冰重水氮浴盐脂中R的肪CN保6HH水族存25N解一+H。2反H级+N应胺HON2:与O2将亚硝20mH~酸L5Co重lC作氮用R盐生O[ 溶HC成6H液+重5NN转+氮2 移盐N+至],重CHl小-2氮O+试盐H管2在O中常,在
RCHO + 2Ag(NH3)2+OH-
RCOONH4 + 3NH3 + 2Ag + H2O
实验:在A、B两个干净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5%硝酸 银溶液和1滴5%氢氧化钠溶液,然后逐滴加入1mol/L的氢氧 化铵溶液,并不断摇动,直到生成的氧化银沉淀恰好完全溶 解为止。在A中加2滴丙酮,在B中加2滴乙醛,在室温放置几 分钟,如果试管上没有银镜生成,在热水浴中温热几分钟 (注意加热时间不可太久),观察银镜是否生成。
实验:取A、B、C三支试管,在试管A中加入2~3滴环己 烷样品,在试管B中加入2~3滴环己烯样品,然后分别在A、B 两个试管中加入lmL水,再分别逐滴加入2%高锰酸钾溶液, 边滴加边振荡,观察褪色情况。在试管C中加入lmL 2%高锰 酸钾溶液,再通入乙炔,观察褪色情况。
返回主菜单
3.硝酸银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
R2CHOH + 2Ce(IV)
R2C=O + 2Ce(III) + 2H+
实验:溶于水的样品操作如下:将0.5mL硝酸铈铵溶液和 1mL水加入一个干净试管中,再加5滴样品,振摇试管使溶解。 观察反应现象。不溶于水的样品操作如下:将0.5mL硝酸铈铵 溶液和1mL醋酸加入一个干净试管中(如有沉淀,加3~4滴水 使沉淀溶解),再加5滴样品,振摇试管使溶解。观察反应现象。
1o, 2o, 3o胺与磺酰氯的反应称为兴斯堡反应。 苯磺酰氯与一级胺生成的N-取代苯磺酰胺具有酸性,能溶于氢氧化钠 溶液。苯磺酰氯与二级胺生成的N,N-二取代苯磺酰胺没有酸性,不能溶于 氢氧化钠溶液。苯磺酰氯与三级胺不发生这个反应。因此,应用兴斯堡反 应可以区别一级、二级和三级胺。
213ooo胺胺胺实+++验磺磺磺:酰酰酰将氯氯氯0.5mL一级沉胺3沉°-O淀加淀H胺(入油既试NH状a不管OH+H物+溶A中于+,酸T沉将s,O淀0又-.的溶5不m水解L溶二溶于级液碱胺+)加N入aCl
-OH H+
+
R3NH
返回主菜单
2.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区分 脂肪族一级胺和芳香族一级胺
鉴别芳香族一级胺的实验:
脂1芳重肪香氮族族化芳一一反香级级应族胺胺:一与与将级亚亚1胺硝0硝滴与酸酸苯亚胺硝和酸5作mL用2生mo成l/重L盐氮酸盐加,入重试氮管盐中不混合 均匀稳后定置,冰遇水热浴分中解冷生却成到酚0~和5放℃出。氮加气1~,2未滴分10解%的亚重硝氮酸盐钠与溶液
返回主菜单
醛酮的检验和鉴别
鉴别脂肪醛 与芳香醛
检验醛酮的存在 鉴别醛酮
碘仿反应 鉴别CH3CO和CH3CH(OH)-
返回主菜单
1. 2,4-二硝基苯肼检验醛和酮
2,4-二硝基苯肼能与醛、酮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并生成黄色、橙色或红色沉淀。利用此实验可以鉴定醛或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
C=O + H2NHN
NO2
返回主菜单
检验鉴别卤代烃
返回主菜单
1.硝酸银-乙醇溶液检验卤代烃的相对活性
RX + AgNO3
AgX + RONO2
硝实酸验银:-取乙A醇、溶B、液C与、卤D、代E烃、反F 应6支时干,净如的果干烃燥基试相管同,,在不A同试 卤管素中作加为入离正去氯基丁团烷的、反在应B试性管为中:加入二级氯丁烷,在C试管中 加入三级氯丁烷、在DR试I>管R中Br加>入RC氯l>化R苄F 、在E试管中加入正 如溴果丁卤烷原和子在相F同试而管烃中基加不入同溴,苯则(受各电5滴子)效,应然和后空在间每效支应试的管影中响, 分别加入2mL 1%卤的代硝烃酸的银相-乙对醇反溶应液性,为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10min后苯,甲将型未、产烯生丙沉型淀>三的级试>管二在级70>℃一水级浴>苯上型加、热乙4~烯6型min, 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两个和两个以上卤原子同连在一个碳原子上的卤代烃,如氯仿 等,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由此可以推测卤代烷的可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