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丰产技术资料

合集下载

无花果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无花果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无花果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无花果的果实色泽鲜艳、味美可口、营养丰富,从夏初到秋末都有鲜果供应。

多年来,无花果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开发前景广阔。

现将无花果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无花果的生长习性无花果树最适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喜光,喜肥,不耐寒,不抗涝,抗盐碱能力强,较耐干旱。

无花果适应性强,对温湿度与土壤等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凡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在400~2000mm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挂果。

在典型的灰壤土、多石灰的砂质土、潮湿的亚热带酸性红壤以及冲积性黏壤土上都能正常生长。

二、无花果苗的栽培与管理无花果主要采用无性繁殖,即扦插育苗,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在2月份左右,秋季在10月份前后为宜。

扦插苗的枝条要选用生长旺盛、枝条粗大、节间短、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每2~3个芽剪成1段,每根扦插的枝条长度10cm左右。

扦插时,将2个芽插入土中,留1芽露地生长。

扦插行距为23cm、株距为10cm,株行距间枝条需插直,便于田间管理操作。

扦插后,行中覆盖稻草,以保持土壤表层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

扦插后如遇干旱,每天浇水1次,阴天隔天浇水1次。

追肥宜少量多次进行,苗期施肥以腐熟的人粪尿水浇施为主,下雨天可用尿素干施。

三、无花果的田间管理要点1、深翻改土深翻土壤可改良土壤性质,促进地下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对增产稳产有长期效果。

深翻可在夏季结合翻压杂草和绿肥、秋施基肥进行,也可在入冬上冻前进行。

幼树根量少,可一次性深翻40~50cm;大树根量大,可隔行和隔株进行深翻。

深翻时要尽量少伤断根系(断根应控制在20%以内)。

2、中耕除草中耕可减少土壤蒸发、防止盐碱上升、减少养分消耗,一般在施肥、除草、浇水后进行1次。

3、行间管理盐碱地的无花果园应采用行间生草或间作物与覆草相结合的土壤管理制度,以抑制返盐和培肥地力;山丘地无花果园应采用覆草和种草相结合的土壤管理制度,以改善墒情、保持水分以及在雨季防止水土流失;密植果园应实行精耕栽培。

无花果高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高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高产栽培技术无花果,别名蜜果、明月果、文仙果、奶浆果、映日果等。

以果实入药(根叶也作药用),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润肺止咳之功效。

主治咳喘、咽喉肿痛、肠炎、痢疾、便秘、痔疮等症。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无花果对肝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子宫颈癌、膀胱癌、食管癌、胃癌、皮肤癌等多种癌症有显著疗效。

同时,无花果又是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

我国南方各省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为桑科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9米,茎内含有乳浆。

叶互生,厚膜质,宽卵形或矩圆形,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波状,下面生短毛。

花单性,隐藏于花托内,花托单生于叶腋,为隐头花。

花期较长,在春、夏、秋三季均能开花,雌雄异株。

一、生长习性无花果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好。

荒山野岭、河边路旁、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均可栽培。

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并做成1.3米宽的高畦。

三、种植无花果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分株繁殖。

时间以春季萌发前为好。

1、扦插繁殖:选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截成30厘米的插条,下端削成了耳形斜面。

放入200PPM吲哚乙酸(IAA)液中快速蘸一下,立即插入整好的畦面上。

行株距15x10厘米。

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如用小弓棚培育更好。

2、分株繁殖:无花果根际常萌发根蘖苗,可于春季萌发前,将这些蘖苗连根挖出,移栽别处。

3、移栽:将无花果苗按行株距2x2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无花果成活后应注意中耕除草。

干旱天气注意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

每年冬季挖穴施入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10公斤。

五、病虫害防治无花果病虫害较少,如若发现可用常规方法及时防治。

六、收获与加工无花果一般栽后2—3年就会开花结果,于秋后果实由绿变黄尚未熟透时分批采摘。

晒干或烘干后即可入药出售。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为花 芽 。 进入结果期 后 . 除徒长 枝外 , 几乎树 冠 中 所有 的新梢都 能成为结 果枝 故栽 植后 2 ~ 3年 即
可 开始结果 . 7 ~ 1 0年 可 进 入 盛 果 期
花芽进 一 步分 化发 育 .就成 为特 有 的花序
托 果实 。花序托 果 实 肉质 囊 状 , 顶 端有 - s J ,  ̄ L . 为周 同鳞 片所掩 闭 . 花 序托 内壁 上排 列有 数 以
于 当年 秋季成熟 . 称 为秋果 新梢上部 发育较 迟
的果实 , 多不能成熟 , 遇 寒即皱缩脱 落。 新 梢先端 数节 上 的花 芽在秋 末分 化 . 外 覆鳞 片 , 在冬 暖地 区能安全 越冬 . 次春 天暖后继续 分化发育 即为夏 果 正常成熟 的夏果 . 一般 品质较好 。 品种 问依 夏 果、 秋果 形成 的能力 而属 于不 同的类型
可 剪 留基部 2 ~ 3个 叶 芽
1 木或小 乔木 , 在适
宜条 件下也可 长成大树 无花果根 系发达 , 抗 旱 耐盐 . 好氧忌渍 枝条生 长快 . 分枝 少 , 每年 仅枝 端数 芽 向 上、 向外延伸 。 新梢上 除基部数 节外 , 每 个 叶腋问多数 能形成 2 ~ 3个芽 . 其 中一个 圆大者
丁计 的小花 、 成 一 隐头 花序 . 故外 观 只见果 而不 花 、 小花 无需 授粉 能单 性 结实 . 、 食用 部分 实 际 上是 由花 序托 和 由花序 托 所裹生 的 多数小 果共
同 肥 大 而 成 的 聚 花 果 果 实发育 期 5 0 ~ 6 0 d 新梢 中 、 下 部 的果 实
烟台 果树 2 0 1 5 — 1 ( 总1 2 9 )
i : } 支r 7 j 交蠢 流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仅约 03 . m,每个枝条着生 叶片 3片左右。回缩修
剪使 地 上部 与根 系 、枝 与枝 之 间 的生 长趋 于平 衡 ,
树冠紧凑 ,能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
以煤渣为 主的土杂肥 50 k 、干鸡 屎 10 k 、氯 00 g 00 g 化 钾 2 k 、石灰 10 g 0g 0 k 、钙 镁 磷 肥 10 g 0 k ,撒 施 后 全园深翻 1 2c 5~ 0m,这样做有利增加 土壤有机质
瑁 溪 蜜柚 又称 平 和抛 ,原产 福 建省 平 和县瑁 溪 河畔的西圃州地 ,已有 50多年的栽培历史 ,曾为 0 清廷 贡 品 ,于 18 99年 被 农 业 部 评 为优 质 果 品 ,是
7月 中旬 和 8月下旬 分 别施 1次 采果 肥 ,用 三元 复 合肥 ( :: N P K为 1:6 1 )5 6 k 兑水 浇施 。 6 1 :6 O~ 0 g 无 花果 叶 片大 ,水分 蒸 腾 多 ,连续 干旱数 天就
会落叶落果 ;果实成熟膨大期骤降阵雨又会严重裂
果 ;根系极其好氧 ,土壤积水易导致缺氧烂根 , 所
以田间水管要十分谨 慎。福州市位于闽东南沿海 , 每年 l 6月雨 日多,应做好排水 工作 ,保证雨后 ~ 畦沟不积水。从 6月中下旬开始进入伏夏的高温干
旱季 节 ,此 时正是 无 花果 成熟 膨大期 ,土壤水 分不 足将 影 响果 粒膨 大 ,造成 小果 。因此 ,伏夏必 须及
3 回缩修剪,年年更新树体
曲,避免相互缠绕和重叠现象 。密植少枝篱架栽培 使 枝条 在空 间分 布均 匀 ,克 服 了稀 植 大株 枝条 间互 相 拥挤 ,叶片 间互 相 遮光 的 现象 。据 测定 ,光 能利 用率单叶提高 3 % ,叶幕 提高 7 %。全 园通 风透 2 8 光,没有出现内膛小果 ,为大粒优质丰产创造 了空 间条件 。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众所周知,无花果(Ficus carica)是一种广泛种植和消费的水果,其口感好,营养丰富。

但由于其不稳定的生长,耐旱能力差以及易受病害和害虫侵扰等原因,很多农民每年都要面临丰产不稳定的困境。

因此,普通农民开发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就成为了迫切的任务。

首先,要想获得优质的无花果和丰产的收成,农民要做的首先就是在选择地块上要有所识别。

优质的栽培技术要求地块应该是排水良好,肥力良好,有一定深度,有充足的日照以及适宜的温度等。

其次,农民应该采取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

无花果喜好充足的空气湿度,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农民可以考虑多种植少节灌水,以及适当增施氮、磷、钾等肥料,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另外,植物的修剪和施肥也是要特别注意的,做到精准施肥,以及适宜的修剪和植物病害预防,这将有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

最后,农民们要采取有效的园林技术,选择合适的树形、空气流通性、优化植株间距和形状、控制植物扩繁等技术,以增加植株密度,以获得更丰收的收成。

总之,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成功实施,不但可以促进农民收成的优质和丰产,而且也可以提升无花果的产量。

只要按照以上技术,加大对土壤、植物、气候、病害防治以及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投入,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有许多农民积极有效地开发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他们不仅在实践中检验关键技术,如植物品种选择、土壤处理,栽培管理,品种优势识别,施肥和病害管理等,而且还在实践中凿分析技术可行性,最终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而未来,我国的农业将更加发达,无花果的种植也将要更加优质和丰产,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必将会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无花果丰产技术讲解

无花果丰产技术讲解

一、概述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又名仙果、明目果,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

其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

可食部分是由花托肥大而成的聚合果。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

无花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耐盐碱、抗旱、较不耐涝,结果期长,寿命可达100年,结果期可达60余年,最佳经济寿命20年左右。

幼树生长势强,当年种植当年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在应用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条件下,亩产可达2000-3000kg。

故栽培无花果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㈠、无花果的生产前景在全世界,农业正向着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环保农业发展。

食品的安全,是影响人类生存、繁衍和兴衰的基础。

由于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

无论是外贸出口或者国内销售,都很急需。

这就为无花果这一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无花果生产这一新兴果树产业的不断发展,无花果产品正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

但是无花果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无公害化。

抓住人们日益重视无花果果品消费的时机,精心抓好这项产业,无花果业将前景十分广阔。

㈡、无花果的经济和药用价值1、南京农业大学无花果科技开发中心与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合作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花果提取液对艾氏腹水实体癌肿瘤株、S180瘤株、Lewis肺癌和HAC肺癌的抑制率,分别为53.8%、41.8%、48.85%、和44.44%。

近年来研究证明,无花果对无名肿瘤、高血压及胃癌、食道癌和肝癌等十三种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在日本,无花果已成为防癌抗癌必须的保健食品,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2、无花果果实含有较高的糖类、蛋白质、果胶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D,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为柑橘的2.3倍,葡萄的20倍。

其果实和叶片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10种是人体必须的,尤其是能抗疲劳的天冬氨基酸,在其叶片中高达0.49%。

无花果的生长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的生长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为桑科榕属植物,原产于亚热带地区,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因其小花隐藏在花托内而得名。

无花果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不但是天然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药用功能。

除了在我国北方栽培外,近年来无花果在南方发展较快。

现将无花果的生长特性及其在南方地区的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一、生长特性无花果耐肥、耐瘠薄、耐酸、抗盐碱,病虫害很少,容易栽培,还可吸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良好的吸尘效果,平原、山地、丘陵、海滩都能生长,除作为果树大面积栽植外,还用于庭院、城市、厂矿绿化。

无花果为亚热带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不耐严寒,凡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在-15℃以上,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可栽植。

在我国南方,无花果作为落叶果树,冬季不需要防寒保护即可安全过冬;对土壤适应性强,无论是在黏土、沙土、壤土,还是在酸性土、碱性土以及改良的盐碱地上,均能生长良好。

无花果是投产较快的药食两用果树,栽植当年就能结果。

第五年以后进入盛果期,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15吨以上。

根据结果习性,可分为野生型、斯密尔那型、中间型、普通型4种类型。

生产上栽培的品种以普通型为主,不需要授粉,能单性结实。

无花果树分枝少,每年仅枝端数芽向上、向外延伸。

进入结果期后,树冠中除徒长枝外,几乎所有的新梢都能成为结果枝。

新梢顶芽为叶芽,除基部数节为隐芽外,每个叶腋间多数能形成2~3个芽,其中圆锥形的小芽为叶芽,大而圆者为花芽。

花芽进一步分化发育,成为特有的花序托。

花序托内壁上排列有数以千计的小花,成一隐形花序,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

生产上栽培的普通型无花果,其隐形花序中只有雌花,小花不需要授粉,能单性结实。

无花果的食用部分,实际上是由无花果结果状采收的成熟无花果无花果摆盘烘干无花果的生长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段志坤 文 / 图花序托和由花序托所裹生的众多小果共同肥大而成的聚花果。

无花果的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和花托形成同时进行,在适宜条件下,无论春梢还是秋梢,其叶腋生长点由下而上,依次分化形成花序托并依次成熟,即为秋果;秋末新梢顶部叶腋内分化出的花序托原始体,在我国南方,若冬季未进行短截,到翌年天气转暖后则可继续分化发育形成果实,6月下旬至7月逐渐成熟,被称为夏果。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越冬防护 抗寒性较强 的品种,如
发生较少 , 正常年份 无需 防治 , 但管理较 青 皮和布兰瑞 克 ,定植一 年的幼苗 当年 ~3 差的老 园片和 大面积高密栽培 时在多雨 越冬时需定干后进行 培土防寒 ,2 年
3 年份 易发生疫病 和炭疽病 ,并有少量天 生幼树用草缚主干枝 , 年 以上树 无需 防
6 2 0) 副梢 , 减少养分消耗 , 利于保留的果 实成 东省威海市农业科学院 邮编 :2 40

1 8
厘米时, 顺行保 留2 长势较强的新梢分 熟 。②催熟:于果实成熟 前 1 天左右 , 个 5 当 果 果 别向两边行 问呈 l0 8 度平角的 “ 一”字伸 果实达到 固有大小 , 皮开始转 色, 目 展培养作主枝 , 其余全部 抹除。 两大主枝 转 色突起时进 行 。采用 毛笔或棉签 蘸花 大豆油或菜子油涂于果 目处 。 采用 的延伸方 向和开张角度可 用竹竿或铁 线 生油 、
固定 , 两主枝的生长势尽量保持平衡 。 ③ 此法可使果实提前 5 天成熟。 ~7 伐条 式丛状形 。 此树 形适 于发枝旺 、 枝条
采收包装 近地销售 以果实转色完 生长量大 、较耐修剪 的品种 ,如布 兰瑞 全 、果实膨大柔软、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 克、玛斯义 - 陶芬等。树形特点:树 冠较 风味时采收 ;外销 以果实着色完全,果实 矮小 , 无主干 , 成丛生状 。该修剪方 式易 完全膨大但果皮未软的八分熟果为宜。采 导致树体早衰 、 产量 下降 , 在北方埋土防 收时间以清晨为佳。无花果不耐贮藏 ,及 寒 区不建议连年运用。 病虫 害防治 在威海无花果病虫 害 时散去田间热进入冷库预冷, 小包装上市。
近年来 ,针对 无花果生 产过程 中表 培密度 。开 心形 整形方 式的株 行距为 4 现出的品种单一 、 产量低 、 管理粗放 等问 米 ×3 米,一字形的株行距4 ×2 米 米; 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又名仙果、明目果,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

其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

可食部分是由花托肥大而成的聚合果。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

无花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耐盐碱、抗旱、较不耐涝,结果期长,寿命可达100年,结果期可达60余年,最佳经济寿命20年左右。

幼树生长势强,当年种植当年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

盛果期在应用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条件下,亩产可达2000-3000kg。

故栽培无花果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㈠、无花果的生产前景在全世界,农业正向着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环保农业发展。

食品的安全,是影响人类生存、繁衍和兴衰的基础。

由于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

无论是外贸出口或者国内销售,都很急需。

这就为无花果这一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无花果生产这一新兴果树产业的不断发展,无花果产品正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

但是无花果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无公害化。

抓住人们日益重视无花果果品消费的时机,精心抓好这项产业,无花果业将前景十分广阔。

㈡、无花果的经济和药用价值1、南京农业大学无花果科技开发中心与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合作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花果提取液对艾氏腹水实体癌肿瘤株、S180瘤株、Lewis肺癌和HAC肺癌的抑制率,分别为53.8%、41.8%、48.85%、和44.44%。

近年来研究证明,无花果对无名肿瘤、高血压及胃癌、食道癌和肝癌等十三种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在日本,无花果已成为防癌抗癌必须的保健食品,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2、无花果果实含有较高的糖类、蛋白质、果胶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D,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为柑橘的2.3倍,葡萄的20倍。

其果实和叶片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10种是人体必须的,尤其是能抗疲劳的天冬氨基酸,在其叶片中高达0.49%。

其果实中还含有淀粉糖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酯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抗衰老营养物质,以及苯酶、呋喃香豆素内酯、补骨脂素和佛手甘内酯等有一定的抑癌作用的成分。

因此,无花果实为老少皆宜的果中珍品。

被誉为人类“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3、由于无花果含有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和硼、镁、锰、活性元素等,因此具有调节代谢机制、降低血压、延缓衰老、增加血红蛋白、消除肌体疲劳和提高免疫能力等作用,特别是有明显的抗癌和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的功效。

特别是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无花果的认识逐步提高,食用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其生产量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量。

现在除鲜果外;速冻果、果脯、果干、果酒、果酱、饮料、口服液等制品不断深加工,更大大提高无花果的食用数量和经济价值。

同时无花果全身是宝,叶、枝、根、分泌液(高含量蛋白酶),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研究利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一)无花果年生长周期活动规律上年贮藏在根系和枝条中的养分,从3月至6月中旬向新枝和新生芽、叶、坐果内转化期。

这个时期对前期产量和后期的枝条充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6月中旬停止贮藏养分供应,今后的生长发育靠自身同化(树体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供生长发育;进入9月份,产量的增长向品质提高进行变化,同时根系开始生长,积累贮藏养分充实果枝,养分贮藏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生长和产量。

(二)生长习性1.芽的萌发和生长影响无花果发芽迟早主要是温度,无花果一般比其它果树快。

3月下旬芽膨大,4月气温达到14℃左右时发芽。

但因品种、管理等存有差异。

表㈠不同因素对无花果发芽的影响2.新枝的生长和发育无花果枝条的粗壮和木质化程度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受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

新枝在6月中旬进入养分转换期。

前期利用上年贮藏养分,后期利用自身同化养分,在贮藏养分充足的情况下,养分由贮藏养分向同化养分顺利转化。

但在贮藏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在由贮藏养分供应期转化到同化养分供应期之间,枝叶生长一旦减弱,不但造成果少果小,更重要的是影响9月份以后贮藏积累养分,严重影响下一年产量。

这点在栽培上是个很重要的环节。

3.叶片的生长和发育无花果喜光,叶片对光照敏感。

光合作用强,果实发育快。

通风透光不良,叶幕厚,叶变薄、变黄。

品种、生产条件、管理技术等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

①品种差异:品种间叶形不同,一般叶片裂刻多而深的品种,通风透光率高,结果枝多而结果紧凑,产量较高。

反之则产量较低。

一般盛果期叶面积系数保持在85-90%为宜。

②气候管理差异:生育前后期和阴雨天气,光照强度弱,满足不了生长所需,夏季强光照所制造的有机物不抵高温呼吸消耗。

修剪不当,氮肥过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叶光合作用的发挥。

4.根的生长和发育(1)无花果根群一般水平方向的发展比垂直方向的发展快而广,因此称为浅根系果树。

据日本对六年生无花果根群测定,0-30cm占58.3%,30-60cm占33.5%,60cm以下占8.2%。

无花果能充分利用浅层土壤水养分保持强盛的生长势,进入丰产期比其他果树早。

因此无花果栽植时宜浅不宜深。

(2)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土壤蓄水量多,根系生长良好。

随着树龄的增加,根系不断扩展,根深叶茂,故栽植时挖大穴的重要性得以充分发挥。

(3)根系生长一般要求地温9-10℃开始,第一个高峰期从春季10℃开始到6月中旬;第二次高峰期从8月下旬到气温降到9-10℃结束。

其春夏根系的生长远大于秋季,所以生产抓住时机,促根发达,对连年丰产稳产至关重要。

三、无花果的高产栽培技术㈠、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无花果不耐寒。

冬季温度降至-10℃~-12℃当年生枝条受冻。

但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如目前最抗寒品种布兰瑞克在-13℃~-15℃时也受冻,如麦斯义陶芬在-5℃时受冻。

在-20~-22℃时,根茎将冻死。

无花果生长适温为22℃~28℃,5℃以上生物学积温在4800℃时,对无花果生长最为有利。

栽培北限为北纬39°,如39°以上必须采用保护地栽培。

(2)土壤: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质地均能生长,但以砂壤和中壤土质较适宜,适宜ph值6-8,最适6.5-7.5。

根据无花果需肥特点,以含钙和钾较高的土壤最好。

若选择砂壤或者砂土地种植,最好选择地面0-40cm以下有厚淤层的地块。

不适宜种植无花果的地块:①易积水的涝洼地(无花果滞水60-75小时可滞死)。

②山岭薄地,土层较薄。

③已种植过无花果的地块。

④无水浇条件的。

(3)水分:无花果原产于小亚细亚土耳其干热沙漠地带,对水分要求不及温度严格。

一般而言,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适宜无花果生长,但降水量在1000毫升左右时,如无涝渍也均可以。

但如果土壤过度干旱,会影响正常生育。

(4)光照:无花果喜光,光照充足,树体健壮,花芽饱满,果多果大,高产优质,果枝寿命长;相反光照条件差,树体养分贮藏少,果枝寿命短,产量低,品质差。

无花果的光合作用的强弱在同一天气条件下,取决于对树型和果枝的修剪:修剪合理,树体内通风透光率高,修剪不合理,树冠内枝多而弱,导致通风透光率差,光合作用积累少,呼吸消耗多。

㈡、无花果园地的选择⑴地势高爽,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背风向阳。

⑵北方尽可能地选择在果园北部有障碍的地块(如村庄,厂矿,山陵,丘陵,河滩,堤坝等)人为制造有利于无花果生长发育的小气候。

有利因素有两个方面:①无花果不耐寒是生物学本性,同样在庭院和大田种植,而庭院可安全越冬,大田则不能。

北方在冬春雨水少,空气湿度小季风多的天气下枝条失水风干严重。

所以防风降风速、增加空气湿度是无花果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

②小气候气地温相对较高,利于防冻。

同时早春发芽早,结果早,生育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⑶交通方便,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果园。

㈢、园地规划设计⑴小面积果园设计:小面积是50亩以下地块,地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均可。

但长边与有害风方向垂直;山区小区的长边必须与等高线平行。

单面有路的行长不超过80米,园两侧有路行长不超过160米。

超过160米以上地块,园边和园中各设置道路。

路宽度在3米左右。

⑵大面积园地设计:①种植设计:每50亩为一小区,特殊自然条件下(如丘陵、沿海)可以低于50亩。

长边方向和行长设计与小面积相同。

②道路规划:主路硬化宽6米左右,干路要求宽4-5米。

一般以小区为分界线,支路要求宽3米左右。

在山地、丘陵,支路可按等高通过果树行间。

在梯田无花果果园,可以利用田埂作人行小路,不用另开支路。

⑶灌溉设施:1、灌溉:丘陵和山地建园,应选溪流不断三面环山的凹地或山谷。

修建小型水库或供水点。

在平原一般按50-60亩果园建一口井,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喷灌或滴灌。

2、排水:无花果怕滞,建园时应明或暗排水沟,明水沟可挖深些,可起到排水位较高的地下水的作用。

在地势高有斜坡的果园,可以用行中低,植间高的方法排水,以减少行间明沟给管理采摘带来的不便。

暗排水是地下埋置暗管,形成地下排水系统,将地下水降低到要求高度。

⑷防护林规划:大面积连片种植需建防护林,可降低风速,调节温度湿度,增加果园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山地和坡地还可以保持果园水土的冲刷。

⑸大面积果园的规划需现场设计。

㈣、品种选配1、品种选配的原则:在了解品种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种植目的,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

因各品种特征特性各有不同,故每个品种各有优缺点。

应抓主要方面。

(如盐碱地宜选用布兰瑞克,北方不宜种植麦斯义陶芬,南方不宜种植A1213等)。

2、品种选配技术:以加工和加工鲜食兼用的,应选用果实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的品种,以布兰瑞克为主,搭配青皮、麦斯义陶芬、金傲芬、B1011、绿抗一号等品种。

以鲜食上市或建采摘观光园为主的,应选用果型大,色泽鲜,品质佳或较佳,耐贮运的多样化品种,如波姬红、青皮、美利亚、金傲芬、麦斯义陶芬、布兰瑞克、B1213、日本紫果等北方和盐碱及山岭薄地应选用抗寒性、耐盐碱程度高、株型紧凑的品种,如布兰瑞克、绿抗一号等。

北纬39°左右地区保护地栽培,除首选布兰瑞克外,可试种部分鲜食品种。

㈤、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依据:1、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⑴矮化密植高产栽培的理论依据①根系发达,根深叶茂。

②骨干枝发达粗壮,寿命长,二三级结果枝少,新生结果枝木质化程度高,长势强。

③养分供应大部分集中用于果实生育,结果紧凑,产量高,商品性增强。

⑵矮化密植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指标表㈡矮化密植与常规栽培主要技术指标对比表(北方丛状型果园)同时进入丰产期早而快,植株矮化便于田间操作,可节省大量劳动力。

再之,除第一年间作外,第二年以后不宜间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