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调方便食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快宝(福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冲

合集下载

冲调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冲调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冲调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冲调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麦芽糊精、黑枸杞、黑桑葚、藕粉、白砂糖,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D-异抗坏血酸钠、木糖醇,经前处理、清洗、配料、干燥、粉碎、过筛、混合、称量、灭菌、包装而成的冲调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17白砂糖GB1352大豆GB1886.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GB1886.2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1886.2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T11761芝麻GB/T6192黑木耳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1310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2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16325干果食品卫生标准GB/T18672枸杞GB/T20884麦芽糊精GB/T25733藕粉GB/T27590纸杯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NY/T832黑米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3要求3.1原辅料要求3.1.1黑米应符合NY/T832的规定。

《调味茶》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调味茶》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Q/ZKSW 0001S-2022《调味茶》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1、目的
XX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调味茶,以茶叶为主要原料,金线莲、重瓣红玫瑰、胎菊、茉莉花、桂花、橘皮、红枣、枸杞、牛蒡根、陈皮、灵芝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辅料,经拣剔或不拣剔、过筛或不过筛、拼配、干燥或不干燥、用过滤材料或非过滤材料包装等工序制作而成的调味茶系列,用沸水冲泡或者浸泡即可饮用。

鉴于目前尚无与本产品完全对应的食品质量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福建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标准化文件()作为企业组织生产和交货验收的依据。

2、标准主要内容制订依据
本标准中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根据产品的特征参照GH/T 1247《调味茶》进行制定,食品安全限量指标依据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制定,其中铅(以Pb 计)(mg/kg)≤2.0mg/kg严于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规定。

净含量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令(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参照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3、标准编写表述的依据
本标准的编写方法和格式依据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XX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10日。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本标准不存在低于国家(行业、地方)强制性、推荐性标准的情况。
4、食品添加剂:按GB2760的规定执行。
二、检验方法
1、感官要求:通过目测、鼻嗅、口尝等方法进行检验。
2、理化指标:水分按GB5009.3规定执行;食盐按GB5009.44规定执行;酸价按GB5009.229规定执行;谷氨酸钠按SB/T10371-2003中5.2.1规定执行;过氧化值按GB5009.227规定执行;铅按GB5009.12规定执行;镉按GB5009.15规定执行;总神、无机神按GB5009.11规定执行;亚硝酸盐按GB5009.33规定执行;其他污染物按GB2762规定执行;沙门氏菌按GB4789.4规定执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4789.10规定执行;副溶血性弧菌按GB4789.7规定执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按GB4789.30规定执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按GB4789.6规定执行;采样和检验后样品处理按GB4789.1执行。
3、食பைடு நூலகம்添加剂: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企业标准的制定符合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要求,企业标准中所引用的标准现行有效,其内容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强制性标准无抵触。
铅指标W0∙8mg∕kg,严于GB2762的20%,其他参数等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本标准低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原因:
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统计数据):一■、产品指标:
1、感官要求:按产品实际情况确定了复合调味酱的感官指标,对其色泽、组织形态、气味与滋味、杂质做了规定。
2、理化指标:
2.1水分、食盐、酸价及谷氨酸钠按照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及检验试验的结果而制定。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福建品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酵素饮品,是以果蔬汁、复合酵素饮料、发酵型果蔬汁饮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水(饮用水、纯净水或矿泉水)、食糖、黑糖、乳糖、蜂蜜、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梅、木瓜、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决明子、百合、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赤小豆、罗汉果、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枸杞子、栀子、胖大海、香橼、香薷、桑叶、桑椹、桔红、桔梗、荷叶、莱菔子、莲子、淡竹叶、菊花、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槐米、槐花、蒲公英、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橘皮(陈皮)、薄荷、藿香、沙棘、芡实、花椒、麦芽、枣(大枣、酸枣、黑枣)、枳椇子、砂仁、桃仁、益智仁、菊苣、黄芥子、覆盆子、茉莉花、桂花、代代花、龙眼肉(桂圆)、肉豆蔻、肉桂、牡蛎、阿胶、鸡内金、昆布、茯苓、蝮蛇、薏苡仁、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红枣粉、葡萄粉、蓝莓粉、山竹粉、针叶樱桃粉、姜粉、酸樱桃浓缩粉、水蜜桃果粉、其他果蔬粉、椰果、甜玉米、乳粉、牛奶、燕窝、燕窝制品、红豆、西红花(藏红花)、玫瑰茄、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刺梨、蚕蛹、凉粉草(仙草)、重瓣红玫瑰、植物甾醇酯、植物甾醇、铁皮石斛花、铁皮石斛叶、丹凤牡丹花、低聚甘露糖、食用菌及其制品、浓缩果蔬汁、水果罐头、西米、藜麦米、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动物性水产制品、咖啡、咖啡类饮料、食用盐、酱油、调味料酒、复合调味料、红枣丁、红枣、鱼子酱提取物、橄榄果提取物、芦笋提取物、猴头菇提取物、牛油果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双孢菇提取物、绿咖啡提取物、红石榴提取物、豌豆苗提取物、水溶性膳食纤维、谷物酵素、抹茶粉、蜂花粉、芝士粉、茶粉、谷物粮食(或其粉)、N-乙酰神经氨酸、宝乐果粉、米糠脂肪烷醇、雨生红球藻、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磷脂酰丝氨酸、玉米低聚肽粉、蛋白核小球藻、辣木叶、乌药叶、蔗糖聚酯、透明质酸钠、塔格糖、奇亚籽、圆苞车前子壳、蛹虫草、植物甾烷醇酯、金花茶、诺丽果浆、酵母β-葡聚糖、雪莲培养物、番茄籽油、枇杷叶、阿拉伯半乳聚糖、竹叶黄酮、燕麦β-葡聚糖、低聚木糖、人参(人工种植)、小麦低聚肽、抗性糊精、蚌肉多糖、玉米须、玛咖粉、水苏糖、DHA藻油、棉子低聚糖、地龙蛋白、牛奶碱性蛋白、γ-氨基丁酸、菊粉、叶黄素酯、短梗五加、库拉索芦荟凝胶、L-阿拉伯糖、低聚半乳糖、异麦芽酮糖醇、黑果腺肋花楸果、球状念珠藻(葛仙米)、壳寡糖、沙棘叶、黑果枸杞、角豆、血橙、魔芋粉、牛蒡根、果葡糖浆、大豆低聚糖、海藻糖、低聚果糖、葡萄糖、茶叶茶氨酸、核桃粉、核桃肽、酪蛋白水解肽、鸡肉蛋白肽、磷虾肽、蚕蛹蛋白肽、大豆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酵母抽提物、枸杞多糖、水产调味品、食品加工用乳酸菌、氨基酸、增稠剂(琼脂、黄原胶、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卡拉胶、结冷胶、明胶、果胶)、酸度调节剂(DL-苹果酸钠、L-苹果酸、DL-苹果酸、冰乙酸(冰醋酸)、柠檬酸、柠檬酸钾、柠檬酸钠、柠檬酸一钠、乳酸、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乳化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改性大豆磷脂、酪蛋白酸钠(酪朊酸钠)、酶解大豆磷脂、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乳酸脂肪酸甘油酯、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甜味剂(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甜菊糖苷、三氯蔗糖)、呈味核苷酸二钠、抗坏血酸钙、D-异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钠、着色剂(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盐、葡萄皮红、胭脂虫红、姜黄、叶黄素)、β-环状糊精、维生素E、维生素B6、维生素B12(氰钴胺)、烟酰胺、烟酸、葡萄糖酸锌、焦磷酸铁、食品用香精、葡萄籽提取物、缬草根提取物、瓜拉纳提取物、芦荟提取物、其他食品用香料中一种或几种为辅料,经原料处理、调配、灌装高温杀菌或高温杀菌灌装、冷却、包装等工艺制成的酵素饮品。

冲调类方便食品标准编制说明

冲调类方便食品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
XX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冲调类方便食品,适用于以猴头菇、薏苡仁、红小豆、山药、芡实、茯苓、麦芽、橘皮、砂仁、甘草、山楂、桔梗、佛手、鸡内金、人参(人工种植)、丁香、玉竹、白扁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沙棘、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金银花、金桔、姜(生姜、干姜)、香薷、荷叶、莲子、淡竹叶、菊花、葛根、蒲公英、蜂蜜、酸枣仁、薄荷、藿香、五指毛桃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经预处理、熟制或不熟制、粉碎或不粉碎、配料、混合或不混合、包装等工序制成的冲调类方便食品。

为评定产品质量和产品上市销售依据的需要,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冲调类方便食品》(Q/FLPY 0001S-2022)。

本标准中的感官指标和质量指标(水分)根据产品特征及配料制定;铅、总砷、镉、总汞、铬按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制定,其中铅指标(<0.2mg/kg)严于GB 2762的要求;黄曲霉毒素B1、展青霉素按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制定;菌落总数、霉菌、大肠菌群按GB 196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的要求制定;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制定;食品添加剂按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制定。

本标准编写格式按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特此说明!
XX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2022-08-02。

冲调谷物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冲调谷物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冲调谷物制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冲调谷物制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黑米、黑豆、黑芝麻为主要原料,添加黑木耳、黑枣,添加或不添加黑枸杞、桑椹、藕粉、白砂糖、麦芽糊精,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D-异抗坏血酸钠、木糖醇,经前处理、清洗、配料、干燥、粉碎、过筛、混合、称量、灭菌、包装而成的冲调谷物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17白砂糖GB1352大豆GB1886.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GB1886.2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1886.2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T11761芝麻GB/T6192黑木耳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1310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2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196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T20884麦芽糊精GB/T25733藕粉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29572桑椹(桑果)NY/T832黑米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3要求3.1原辅料要求3.1.1黑米应符合NY/T832的规定。

0001S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0001S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Q/LXJT 0001S-2011 ******》标准主要起草人:工作概况目前国家尚未对《******》制定统一的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规范企业的标准生产,根据我厂的生产设计能力、设备、工艺条件、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以及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本企业标准《Q/LXJT 0001S-2011 ******》一、标准的编号名称及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2.1标准的编号与名称根据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及GB/T1.1-2000的规定,本标准编号与名称定为《Q/LXJT 0001S-2011 ******》。

2.2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该标准制定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根据本产品的实际特性,参考类似的地方标准,并经过检测确定这些指标的实测结果。

编写的格式完全符合和国家标准GB1.1和GB1.2的要求,抽样方法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标志、包装和储运均根据实际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技术指标、参数、性能要求等根据本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产品的性能和使用要求,以及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确定。

试验方法根据本公司的实际质量管理、检测检验情况,并结合相应的标准条款规定。

三、本标准尚未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四、与国际现行法令,法规及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制定的原则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标准的编写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的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求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规范,是本标准既具有现行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尚无。

六、本标准内容与相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的比较本标准卫生指标执行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

七、贯彻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严格按照本标准要求生产产品,安排质量负责人严格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名称:江苏XXX药业有限公司标准名称:玛咖代用茶标准编号Q/JSZST 0001 S-2014一、编制过程1、任务来源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所以茶在中国最早是以植物草本药的身份出现的。

中国对茶剂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茶疗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保持了茶的特色和作用,又有茶本身所不具备的效能,可谓中国茶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传承食疗文化,国家也顺应出台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江苏XXX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中药材收购、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的医药生产企业,中药饮片生产线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GMP认证,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员齐全,生产设备先进,检测仪器精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对茶的色香味有了更丰富更细腻的追求,同时对茶的其他功能如保健、调理人的生理机能等产生了新的要求。

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也为企业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公司决定申报生产代用茶系列产品。

2、产品性能特点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又称代泡茶、袋泡茶、代饮茶等。

本公司生产的玛咖代用茶是以玛咖为原料,经分选、挑拣、干燥、切制、添加或不添加辅料、拼配或不拼配、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

玛咖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独荇菜属(Lepidium)植物,学名Lepidium meyenii。

含独有的玛咖酰胺和玛咖烯对平衡人体荷尔蒙分泌有显著的效果。

玛咖有抗疲劳,补充体力,改善睡眠等功效。

2002年卫生部正式批准玛咖(Maca)进入中国,并于2011年批准玛咖作为新资源食品,规定服用量每天小于25克,婴幼儿、哺乳期妇女、孕妇不宜食用。

本产品保存了玛咖的特性,又保持了袋泡茶的方便、卫生的特点,是一种新颖的代用茶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调方便食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快宝(福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冲调方便食品,是以燕麦、荞麦、大麦、小麦、高梁、糙米、麦麸、全麦、黑米、红米、大米、糯米、小米、大黄米、大豆、黄豆、黑豆、绿豆、红豆、赤小豆、鹰嘴豆、豇豆、豌豆、腰豆、蚕豆、眉豆、芸豆、小麦胚芽、甘薯、马铃薯、南瓜、苦瓜、番茄、胡萝卜、菠菜、芹菜、荠菜、包心菜、韭菜、菜花、香椿、荸荠、茄子、紫菜、海藻、鹿角菜、芋头、芝麻、核桃仁、杏仁、莲子、花生、松子、榛子、南瓜籽、葵花籽、板栗、巴旦木、腰果、黄明胶、竹荪、猴头菇、茶树菇、香菇、云耳、银耳、姬松茸、黑木耳、葡萄、芒果、椰子、蓝莓、草莓、梨、香蕉、杨梅、榴莲、柿子、枇杷、桃子、石榴、西瓜、冬瓜、山竹、火龙果、李子、哈密瓜、菠萝、菠萝蜜、金桔、樱桃、红毛丹、杨桃、百香果、银杏、柑、柠檬、苹果、甜橙、无花果、荔枝、小葱、大蒜、刀豆、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尖头斜齿鲨、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薄荷、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薏苡仁、覆盆子、藿香、海参、纳豆、牛蒡根、沙棘叶、玉米须、平卧菊三七、大麦苗、小麦苗、养殖梅花鹿其他副产品(除鹿茸、鹿角、鹿胎、鹿骨外)、水苏糖、玫瑰花(重瓣红玫瑰)、针叶樱桃果、魔芋、刺梨、玫瑰茄、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耳叶牛皮消、蚕蛹、白子菜、短梗五加、杜仲雄花、人参(人工种植)、显脉旋覆花(小黑药)、枇杷叶、乌药叶、辣木叶、青钱柳叶、广东虫草子实体、茶树花、奇亚籽、菊芋、蛹虫草、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荞麦花粉、钝顶螺旋藻、极大嫘旋藻、海藻糖、中链甘油三酯、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
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植物乳杆菌、水解蛋黄粉、异麦芽酮糖酵、杜仲籽油、菊粉、玛咖粉、多聚果糖、低聚半乳糖、阿拉伯半乳聚糖、竹叶黄酮、燕麦β-葡聚糖、茶叶茶氨酸、塔格糖、植物甾烷醇酯、壳寡糖、裸藻、低聚甘露糖、阿萨伊果、蛋白核小球藻、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蚌肉多糖、叶黄素酯、雨生红球藻、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蔗糖聚酯、低聚果糖、小麦低聚肽、玉米低聚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牡蛎肽、磷脂酰丝氨酸、酵母β-葡聚糖、诺丽果浆、雪莲培养物、DHA藻油、棉籽低聚糖、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花生四烯酸油脂、盐藻及提取物、鱼油及提取物、甘油二酯油、地龙蛋白、牛奶碱性蛋白、γ-氨基丁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低聚木糖、叶黄素酯、L-阿拉伯糖、库拉索芦荟凝胶、乳粉、乳清蛋白粉、大豆膳食纤维粉、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以上未注明形态的原料,可为粉状或片状或完整形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蜂蜜、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符合GB2760的规定)、添加或不添加食品营养强化剂(符合GB14880的规定)、添加或不添加食品用香精,经过原料验收、筛选或不筛选、熟制或不熟制、粉碎或不粉碎、调配、混合、灭菌或不灭菌、干燥或不干燥、包装等工艺制成的可冲调即食的冲调方便食品。

为评定产品质量和产品上市销售依据的需要,为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规范我公司的生产,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标准(Q/KBFZ 0001S-2018)。

1.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2.本标准中的感官指标根据产品的特征及配料制定。

3.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指标依据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196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制定,铅指标严于
GB 2762的规定。

4.真菌毒素限量:依据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制定。

5.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依据GB 196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制定,乳酸菌数指标参考卫法监发〔2001〕84号的规定制定。

6.食品添加剂:依据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制定。

7.本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均采用国家有关的试验方法。

8.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已经过测试,能满足产品的生产的需要。

主要技术要求科学、合理,能够确保产品食品安全、质量稳定。

快宝(福州)食品有限公司
2018.0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