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工作方案

日间手术工作方案
日间手术工作方案

日间手术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三级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的意见(试行)》(成卫计办〔2016〕82号)及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为使医院尽快建立日间手术科学管理体系,推动日间手术的开展,确保日间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资源的优化布局和利用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经广泛征求手术科室意见,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日间手术实施方案(试行),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继续把“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二)目标任务

2016年,医院开展不少于1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要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并执行严格的

日间手术准入制度,制定日间手术病种的临床路径和操作规范。

2017年,医院开展不少于择期手术病人5%以及不少于3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

2018年,医院开展不少于择期手术病人10%以及不少于5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要建立完善日间手术质控和监管、绩效评价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逐步减轻。

二、日间手术定义

日间手术是指病人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完成的手术,在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除外。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观察治疗即可出院的特点,专为该类患者设计的短、平、快就医的医疗服务,旨在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具体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日间手术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院长任组长,各分管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医保办主任、院感科科长、门诊部主任、麻醉科主任、各手术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技科室主任及大内科主任组成,负责制定管理制度、临床路径、工作流程等。

(二)建立健全日间手术保障措施

1.强化日间手术保障措施。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和质量

为基点,以临床路径为抓手,在具体项目选择上做到“成熟一个,开展一个”,切实强化各项保障措施。

2.建立日间手术院内和院外应急预案。负责日间手术的病区必须充分考虑到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常见意外情况,做好医患沟通,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处置绿色通道畅通,处置及时有序、科学有效。

3.确定日间手术病种,制定临床路径表单。参照已开展日间手术的三级甲等医院推荐的日间手术病种、术式及日间手术病种的临床路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拟定我院的日间手术病种、术式及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床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

4.建立规范制度,加强统一规范和监管。鉴于日间手术的特殊性,医院要建立日间手术准入制度,实施包括患者准入、手术准入和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准入在内的全面准入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建立并实施日间手术评估制度,包括术前评估、术后评估和出院评估等。

5.建立随访制度,规范全程服务。患者从入院、安排手术(诊疗)、完成术后观察至出院,住院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科室需专门开通日间手术出院患者24小时随访热线电话,随时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和帮助。患者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随时和医生联系,并开通专门救治绿色通道。除术后常规伤口护理、换药和拆

线等处置以外,医务人员应在术后进行电话随访,并有随访记录。积极探索术后护理、医疗行为等往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并建立相关的转诊制度。

6.制定我院日间手术管理工作流程,确定管理模式。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采用分散收治分散管理的模式。日间手术患者的入院预约、入院评估、出院评估、出院随访由各科室分散管理。开展日间手术的科室在各自病区划出相对固定的床位作为用于收治日间手术的患者,医技科室按照绿色通道的要求完成检查项目报告,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在病房进行,手术在手术室进行,入院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由各病区负责。

7.制定日间手术质量控制标准及日间手术质量评估指标。各专业科室应按照相关疾病病种的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结合已成熟开展日间手术三级甲等医院的管理经验,制定符合我院实际的质量控制标准及质量评估指标,定期开展日间手术质量控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8.严格执行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制度。为保证日间手术的高效运转,实现日间手术病历管理与书写,原则上按住院病历管理模式,各专业科室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简易的病历书写模板,制定日间手术相关手术知情同意书,经医院审核后可加入医师工作站,作为日间手术专用病历模板,但是必须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诊疗指南、操作规范的原则进行。

9.建立临床与医技科室有效的沟通机制。为保障日间手术的开展,医技科室为日间手术患者的辅助检查和报告均提供绿色通道。

10.加强日间手术信息监测、公开、报送和监管。按照成都市日间手术信息报送要求,在日间手术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日间手术管理办公室负责日间手术的日常管理、协调及监督检查,各科室每周上报日间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至医务科,由医务科做好登记及上报工作。根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整改,不断优化实施方案,使日间手术这项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定期公示制度,重点公开质量安全、价格和医疗费用等信息。

11.构建日间手术的分级(工)诊疗体系。探索建立医院内部、医院之间和上下级医院之间日间手术分级(工)诊疗体系,医院内部构建分工诊疗体系,由临床科室筛选患者进日间手术流程。逐步建立开展日间手术的上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全科医生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日间手术分级(工)诊疗模式。

12.制定日间手术考核及绩效激励措施。为保障和鼓励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将日间手术质量管理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及绩效工资奖励。具体的考核和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13.逐步建立日间手术管理信息系统,保障日间手术信息传递和统计的准确性。

14.医保办加强与医保部门的对接和联系,积极沟通目前我院开展日间手术的进展,取得医保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目前我院开展日间手术属于起步阶段,各科室应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日间手术工作,切实加强日间手术管理,严格执行日间手术准入制度、评估制度、临床路径标准、日间手术管理流程等相关制度和流程,不断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附件:1.日间手术工作领导小组

2.日间手术病种及术式(2016年)

3.日间手术准入制度(试行)

4.日间手术评估及随访制度(试行)

5.日间手术工作流程

2016年5月26日

附件1

日间手术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任办公室主任职务,日间手术管理的日常事务由负责。

职责:医务科、护理部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协调。财务科、医保办负责规范收费及与医保的费用对接。手术科室、麻醉科负责具体日间手术的实施。医技科室保障日间手术病人辅助检查及报告出具的及时性。

附件2

日间手术病种及术式(2016年)

附件3

日间手术准入制度(试行)

一、患者准入

患者病情不复杂、身体条件好、服务半径小的病人。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意识清楚、有成人或家属陪伴,愿意接受日间手术,有固定联系电话、在双流区有住所;

2.手术麻醉风险评估1—2级、能满足疾病的特殊要求;

3.体重指数根据各专业要求具体制定,原则上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3岁以上,无严重的内科性基础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肺源性疾病)等,评估术后发生大出血、呼吸道梗阻及术后剧烈疼痛风险的可能性小等。

二、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准入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手艺精、医德好的医生。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日间手术医生具备高年资主治医生以上职称;获取本专业学科二级以上手术资格;麻醉医生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在本学科有较深造诣,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具有良好的医德;

2.具有较强的医患沟通及病历书写能力;

三、手术准入

日间手术病种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病种。具体标准包含四项:

1.术后出血风险小,气道受损风险小,能快速恢复饮食和饮水;

2.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3.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4.手术时间不超过2小时,最好在1小时内、术后24小时内可离院。

附件4

日间手术评估及随访制度(试行)

一、术前评估

患者根据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完成各项检查后,专科医生及麻醉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符合日间手术纳入标准的方可进行日间手术治疗。

二、术后评估

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生和复苏室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

三、出院评估

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按照一般情况、活动情况、恶心呕吐、出血、疼痛等五个方面对病人进行出院评估,达到出院标准的方可办理出院手续。

四、出院随访

出院后开始,直至术后3天,定时电话随访,根据手术类别的不同调整随访频度,一般不少于2次。同时,在病人情况稳定后,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以查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及时解决。

. . w 附件5

日间手术诊疗流程 手术阶段流程 手术后阶段流程

. . . w

出院随访流程 转归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及流程

XXXX医院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 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

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手术准入制度 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具体标准包含九项: 1.临床诊断明确; 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5.气道受损风险小; 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7.能快速恢复饮食; 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 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 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

智能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目录 1. 前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背景: (1) 2. 软件概述: (2) 2.1 功能模块分布图: (2) 2.2 主页: (2) 2.2. 管理: (4) 2.3. 设备管理: (9) 2.4. 追溯管理: (14) 2.5. 告警信息: (16) 2.6. 设置: (17)

1.前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由“广州磐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华展智能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针对用户所编写的使用说明手册,在本文档中通过对项目《华展智能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操作描述,通过该文档读者可以了解该系统的所有功能以及用户的具体权限。 1.2背景: 为加强手术室洁净,医疗操作规范,及防污染,院感,我司以无菌洁净手术室为建设目标,结合手术排班系统开发《智能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其主要目的:对人员行为进行监控,物品可追溯,加强手术室发衣效率,加强手术室安全,加强感染风险。 本系统针对手术室进出流程进行设计,对手术室人员的进出进行权限管理,在手术室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对于没有权限的医护人员,手术室出入门不给打开,从而避免误闯带来的洁净污染,自动识别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身份。比如对没有手术安排的医生、护士禁止进入,配备自动发衣发鞋柜,医护人员认证系统会随机分配存储柜,医疗行为可追溯,医护人员进出手术室,领用衣服、鞋,手术衣、鞋归还等行为都会自动记录,便于人员行为追溯,自动记录医护人员在进出大门,衣服鞋的领用、归还等重要的节点相关信息,支持手术室管理人员随时统计并查询一个完整流程中各个环节、各个控制点的信息数据,如手术衣、鞋使用数据,污衣回收数据等。支持对进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可按人员姓名、时间范围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导出医护人员出勤记录。

日间手术工作方案计划

日间手术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三级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的意见(试行)》(成卫计办〔2016〕82号)及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为使医院尽快建立日间手术科学管理体系,推动日间手术的开展,确保日间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资源的优化布局和利用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经广泛征求手术科室意见,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日间手术实施方案(试行),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继续把“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二)目标任务 2016年,医院开展不少于1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要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并执行严格的

日间手术准入制度,制定日间手术病种的临床路径和操作规范。 2017年,医院开展不少于择期手术病人5%以及不少于3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 2018年,医院开展不少于择期手术病人10%以及不少于5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要建立完善日间手术质控和监管、绩效评价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逐步减轻。 二、日间手术定义 日间手术是指病人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完成的手术,在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除外。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观察治疗即可出院的特点,专为该类患者设计的短、平、快就医的医疗服务,旨在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具体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日间手术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院长任组长,各分管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医保办主任、院感科科长、门诊部主任、麻醉科主任、各手术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技科室主任及大内科主任组成,负责制定管理制度、临床路径、工作流程等。 (二)建立健全日间手术保障措施 1.强化日间手术保障措施。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和质量

医院手术室智能化管理系统

医院手术室智能化管理系统 定义:医院手术室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采用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信息化技术,RFID等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及数据库等实现手术室人员的信息登记,人员权限分类,手术室衣物发放与归还,实现智能更衣鞋柜——智能发衣鞋柜——智能回收柜——后台数据(服务器)——手术室——手术人员之间的流程简化与高效运转。 医院、手术室。这是神圣而又残酷的地方。这里见证生老,经历病死。来了一批人,也送走了一批人。在这样一个分秒必争的地方,一分钟乃至一秒都可以影响到一个生命会走向生或是死。而这些结果都取决于这里的人,专业的医生和护士。 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手术室更衣流程繁琐,麻烦,耗时长;医生取手术服、工作鞋需要先在取物区进行手动登记,然后到达更衣室将衣物进行更换,再放置到钥匙更衣柜内。过程中容易发生误领,冒领等情况发生。 2.物品容易丢失,且无迹可查;手术室及医院工作服容易丢失,但是在那个环节丢失,这边无法查证,医生护士只在取物、还物的时候进行签字,切时常因为情况紧急而发生漏签等情况的发生 3.人工管理分发物品并不能保证物品的安全,手术室衣物都是需要经过消毒,保证高洁的前提下才可对病人进行使用。 4.医生、护士更换的物品放置在传统的更衣柜内并无法保障物品的安全,容易发生盗窃等行为,造成物品丢失;

设备组成: 智能发衣柜、智能发鞋柜、智能更衣柜、智能回收柜、服务器...... 上图表示系统的整体架构,架构设计分为五部分,包括手术室智能更衣系统、数据库、管理部门、系统接口和手术更衣鞋区。 1.智能存衣柜:医务人员通过感应授权的IC卡,人脸识别,指纹开关柜门,与柜子形成绑定的关系,并记录使用者信息,存取操作,时间信息,使用卡号,所有操作等;管理员因管理需要开门,可通过电子密钥核实身份进入管理界面,实现开箱,锁箱,清箱等操作,可通过远程网络,进行柜子监控,数据统计等管理,柜子处于异常会提示等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建立我院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我院日间手术采取分散收治、分散管理的模式,开展日间手术的科室在各自病区划出相对固定的床位用于收治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在病房进行。 患者由各科室分散管理;日间手术患者的手术预约、入院评估、出院评估、出院随访等由各科室分散管理;手术和术后苏醒在手术室进行。医院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构建三个准入制度、三个评估标准、患者入院前的宣教和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床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 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

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1、手术准入制度: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具体标准包含九项: (1)临床诊断明确 (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5)气道受损风险小 (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物缓解 (7)能快速恢复饮食 (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2、医师准入制度: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 (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3、患者准入制度: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 (1)意识清醒,无精神疾病史,围手术期有成人陪伴

信息一体化手术室和临床智慧诊疗系统方案

临床智慧诊疗系统方案 深圳安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目录 1 深圳安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1) 2 项目概述 (2) 2.1 建设背景 (2) 2.2 建设思路 (3) 2.3 建设目标 (4) 3 系统功能设计 (5) 3.1 界面与功能设计:贴近医生使用习惯 (5) 3.2 管理功能设计:医生专属的病人管理中心 (5) 3.3 人性化的操作方式设计 (6) 4 系统价值 (7) 4.1 临床价值 (7) 4.2 教学价值 (8) 4.3 科研价值 (9) 4.4 管理价值 (9) 5 系统功能 (9) 5.1 医院信息异构系统集成平台功能 (9) 5.2 信息一体化手术室应用功能 (10) 6项目实施规划 (13)

1 深圳安泰创新公司介绍 深圳安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高新园区,分别在广州、佛山、长沙、南宁、合肥设立了服务机构。公司专注于提供医院整体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多年来为数百家医疗机构提供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并保驾护航。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nnet Solution全线产品,基于医院异构信息集成的信息一体化手术室、临床智慧诊疗系统,涵盖放射、超声、内镜、病理、核医学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以及区域健康医疗信息化平台等。Annet Solution系统设计遵循高度易用性、简便性、先进性、标准化、安全性、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高效率等的原则,并行处理能力强,采用全中文操作界面,简洁美观、方便实用。系统稳定、功能完整、可扩展性强,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需求、不断发展的用户需要。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实用、可靠、不断创新的产品;专业、快捷、精益求精的服务”,彻底的服务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我们赢得客户信赖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技术为龙头,服务为根本的发展原则,自成立以来,注重研发队伍的建设和投入,致力于医疗信息系统的产品开发,研制出一系列新的产品,不断为客户提供新产品、新功能和新服务模式,在系统架构上也锐意进取,采用最新的IT技术手段和方式提升系统水平。 公司拥有百余家各级医疗机构用户单位,其中包括一批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医院: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南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等。 广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解放军第303医院等。 湖南:湖南省人民医院、株洲331医院、怀化中医院等。 海南: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安徽:安徽省立医院等。

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工作方案

医院关于开展日间病房的工作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缓解门诊、住院压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方便患者诊疗,我院决定成立日间病房。为规范开展日间病房相关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切实保障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框架 日间病房是在医院内部介于门诊与住院之间的一个独立的科室,具备住院病房诊疗条件,由各相关科室为患者提供检查、治疗和康复等医学服务。是为日间手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需要短期住院观察治疗开展短、平、快式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日间病房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管理模式。病房设置在小儿外科,床位20张,医务处、护理部负责日间病房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 护理则设置一个完整的护理单元,实行护士长带领下的全程整体护理。目前由小儿外科护理单元统一管理。 二、收治病人的原则与范围 基本上收治一些病情平稳、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或病情较轻的、诊断不复杂仅需临时处置的急性病患者。

门诊输液患者;(按照现有门诊收费运行模式运作,不建病历,有床位需求者收取床位费。) 慢性病、放疗、化疗病人; 病情经1~3天治疗可以出院的日间手术或诊疗的病人,门诊手术后需观察的病人和其他特殊病人。(如:妇产科门诊每月全麻手术者,包括全麻流产、药物流产、外阴良性肿物切除术的患者;内镜诊疗科行全麻内镜检查和息肉摘除的患者;泌尿外科行膀胱尿道检查术(包括经膀胱镜输尿管支架植入术或取出术)的患者;骨关节科需要输注密固达的患者;两腺外科行乳腺良性肿物切除的患者;血友病需输注凝血因子和其他血液制品的患者;急性胃肠炎的患者。) 三、日间病房的医疗管理 小儿外科负责日常病人管理。各相关科室制定一位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对日间病房进行医疗工作,并将人员名单报医务处备案。相关科室医生每日到日间病房查房、诊治、开立医嘱、书写病历。夜班由小儿外科统一监管,如有病情变化,立即通知相关科室一线医师,进行及时处置。病房必须配备齐全的抢救设施,有常见急危重症急救流程,病房内患者一旦出现急危症情况,立即启动该科二、三线医师进行联动应急抢救,实行统一管理与统一调配,达到最高效率。 四、病房的护理管理模式 日间病房护士长1名(由小儿外科护士长担任),全面

住院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

住院管理信息系统的E R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某学员为医院“住院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了数据库的ER模型,对医生、护士、病人、病房、诊断、手术、结账等有关信息进行管理,其ER图如图5.11所示。 这个ER图有8个实体类型,其属性如下: 病人(住院号,姓名,性别,地址) 医生(医生工号,姓名,职称) 护士(护士工号,姓名,职称) 病床(病床编号,床位号,类型,空床标志) 手术室(手术室编号,类型) 手术(手术标识号,类型,日期,时间,费用) 诊断书(诊断书编号,科别,诊断) 收据(收据编号,项目,金额,收款员,日期) 这个ER图有11个联系类型,其中1个是1:1联系,8个1:N联系,2个是M:N联系。联系的属性如下: 协助(角色) 处方(处方单号,序号,药品名称,规格,数量,费用) 入住(入院日期,出院日期) 试把这个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指出各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图5.11住院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

1.解:根据ER图和转换规则,8个实体类型转换成8个关系模式,2个M:N 联系转换成2个关系模式。因此,图5.11的ER图可转换成10个关系模式,如下所示: 病人(住院号,姓名,性别,地址,病房编号,床位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 医生(医生工号,姓名,职称) 护士(护士工号,姓名,职称,手术室编号) 病床(病床编号,床位号,类型,空床标志,护士工号) 手术室(手术室编号,类型) 手术(手术标识号,类型,日期,时间,费用,手术室编号,医生工号,住院号) 诊断书(诊断书编号,科别,诊断,医生工号,住院号) 收据(收据编号,项目,金额,收款员,日期,住院号) 协助(手术标识号,医生工号,角色) 处方(处方单号,序号,药品名称,规格,数量,费用,住院号,医生工号)

日间手术管理规定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规定及流 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 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手术准入制度: 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具体标准包含九项: 1、临床诊断明确; 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5、气道受损风险小; 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7、能快速恢复饮食; 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 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 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制度: 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 1、意识清醒,无精神疾病史,围手术期有成人陪伴; 2、愿意接受日间手术,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理解并认可;患者和家属理解围手术期护理内容,愿意并有能力完成出院后照护; 3、非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ASA分级III级但全身状况稳定三个月以上;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年龄65岁以下; 4、符合各病种手术的相关要求; 5、有联系电话并保持通畅,建议术后72小时内居住场所距离医院不超过1小时车程,便于随访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三、日间手术评估制度: (一)入院前评估制度: 患者根据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完成各项检查后,专科医生(可包括麻醉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符合日间手术纳入标准的方可进行日间手术治疗。 (二)术后评估制度:

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系统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第一部分: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一、层流净化的概念与作用 层流净化,是指气流以匀速向一定方向输送,通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呈流线 状进入手术室内,再以等速通过手术空间后流出。手术室内的尘粒和病原微生物 随气流方向被排出,不会在室内扩散,层流手术室即以此设计而得名。 层流系统是达到空气净化、创造洁净手术空间的一种先进设备,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空气除菌手段。 二、层流净化技术在手术室的重要性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质量的高低往往反映了 一家医院的治疗水平。 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重视手术中的无菌技 术操作,防止手术感染。手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将会造成的后果,很多医院为了 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不得不加强对病人抗生素的用量,这种方法对病人的伤害 很大,目前国家也在立法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抗生素的用量。所以对手术中各个 环节的无菌控制越来越受到各家医院的重视。 三、手术室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手术室的污染源主要有来自外部和来自手术室内部的两部分: 1、来自外部的污染源主要是送到手术室的新风。具统计室外空气中的细菌和 微生物的数量大约为1-1000个/英尺3,而且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大多都附着在灰尘粒子上,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 2、来自洁净手术室内部的污染源,主要是手术的医生和护士、手术的患者以 及手术过程的产菌产尘。 最大的内部污染源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等人,他们的衣服、皮肤和 呼吸都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细菌,产生灰尘和细菌的数量与他们的着装、动作的 强度和频度、医生的技能、消毒的程度以及全面管理的水平有关。因此,进入手 术室的医护人员除穿贴身内衣外要全部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服装、帽子、口罩和鞋。

2016年度日间手术导则(征求意见版)

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

1.日间手术的概念 日间手术是指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计划性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并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不包括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 2.日间手术管理模式 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建立日间手术管理委员会,由医务管理部门在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医院日间手术的统筹管理,做好日间手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鼓励建立日间手术院内绿色通道和与社区医疗机构无缝化对接的双向转诊通道,确保日间手术流程规范、运行顺畅,全面做好日间手术的监管工作。 各医疗机构可结合实际情况参考以下两种日间手术管理模式: 一是设立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由日间手术中心对全院日间手术进行集中管理;二是分散设立各临床专科日间手术病床,由各临床专科对各科室日间手术进行直接管理。 3.准入标准 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3.1术式准入标准 3.1.1临床诊断明确; 3.1.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1.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3.1.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3.1.5气道受损风险小; 3.1.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3.1.7能快速恢复饮食; 3.1.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3.1.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3.2手术医师准入标准 3.2.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3.2.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

医院手术室麻醉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医院手术室麻醉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需求分析 (4) 1.1 医院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背景 (4) 1.3 项目目标 (5) 三、系统解决方案 (7) 3.1系统概述 (7) 3.2系统整体设计原则 (7) 3.2系统采用的先进技术 (8) 3.3系统的技术特点 (9) 3.4系统应用环境 (10) 3.4.1 服务器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8 Server (10) 3.4.1工作站软件:Windows 7或Windows 8 (11) 3.4.2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11) 3.5系统安全与数据备份 (13) 3.6系统架构 (13) 3.6.1系统总体结构图 (13) 3.6.2手术室系统结构 (16) 3.7系统流程 (1) 3.8系统功能 (2)

4项目实施和维护 (22) 4.1项目实施过程大纲 (22) 4.2项目实施详细过程 (23) 4.3项目实施质量控制 (26) 4.4售后服务 (26)

一、需求分析 1.2 项目背景 手术室是医院各个科室工作交叉汇集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在时间、空间、设备、药物、材料、人员调配的科学管理、高效运作、安全质控、绩效考核,都十分重要。手术室麻醉信息管理系统(anesthesia and ope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OIMS)将为医院手术室带来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标准、实时快捷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实现医疗病案的真实记忆存储,医疗经验的积累和有效归纳, 全面解决了手术室麻醉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随着时间的延长,更会为医院沉淀积累出厚重的医疗、科研、教学的宝贵信息文库,不但满足了科室工作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医院数字化的需要。 手术室麻醉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为手术病人提供无痛、安全、良好的手术条件,医生需从各种监测反馈信息中,分析、综合和判断病人的各项生命机能指标,并按需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干预,以使各项生命体征尽可能保持在正常的生理状态。由于病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体差异性,手术医生对手术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人、社会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以上因素已促使当今的麻醉工作不能单纯停留在单一的手工操作的麻醉方式上,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命信息监测、反馈与处理、严格操作规范、严密麻醉质量评估、动态直观良好的反映麻醉过程,完善监测机制,提高麻醉工作质量,降低麻醉风险和医疗纠纷,为动态、真实的记录和评估麻醉工作质量提供良好的依据和研究材料。另外,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信息化模块,手术室麻醉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是麻醉电子病历,而麻醉电子病历是电子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麻醉电子病历是真正实现医疗全过程电子病历的重要部分。

不同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实践

不同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19-04-23T10:59:14.77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3期作者:张融冰 [导读] 集中化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使患者得到最快速、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值得推广。河南省人民医院日间手术管理中心 450000 摘要:目的:探究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日间手术管理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1000例为对象,根据采用的管理模式分成观察组(集中化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分散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等。结果: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4%,P<0.05。结论:集中化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使患者得到最快速、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关键词:集中化管理模式;分散化管理模式;日间手术 日间手术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小儿外科医生James Nicoll提出,到今天我国对日间手术的定义还不明确,多数认为日间手术即涉及到外科手术和诊断性介入,多数患者无需夜间住院,且能接受和住院患者相同的尖端技术、设施服务,有严格的术后随访护理管理[1]。在日间手术的管理方法,目前国内主要有集中化和分散化两种[2],本研究就这两种管理模式的效果展开对比,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日间手术管理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1000例为对象,根据采用的管理模式分组:观察组500例,男289例,女211例,年龄7~61岁,平均(36.4±1 2.8)岁。对照组500例,男285例,女215例,年龄8~65岁,平均(36.8±1 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散化管理模式,也即由各个病区收治患者分配日间床位,由病区的专科医生、护理人员提供医疗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集中化管理模式,以日间手术管理中心为集中的管理平台,各个科室的患者集中到日间手术管理中心,以集中入院、集中安排手术、集中术后随访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日间手术管理中心有独立的床位资源和手术室资源,由专门的医护团队为患者服务。日间手术管理中心作为管理平台,面向全院各个科室开放,并通过医患互选住院排队系统预约,专业医护团队安排入院、手术、术后随访等事宜。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计量数据的对比分别行x2/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日间手术能简化中间流程,缩短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加快床位的周转,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3]。目前日间手术已在各大医院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其管理模式上则还有较大争议,如有学者认为集中化管理模式更便于管理,但是也意味着增加设备、空间、人力的投入;分散化管理模式则能最大化利用医院的手术资源。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更少,且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指出集中化管理模式的优势更突出。集中化管理模式制定了严格的手术准入制度,对日间手术制定详细、严谨的判断准则,例如要求手术做的术后出血风险、气道损伤风险小,术后能快速恢复进食,无需特殊护理等。相较于分散化管理模式,集中化管理模式有更加严谨的术前准备,工作流程清晰,医护人员按部就班,有计划的执行术前预约、术前麻醉评估、检查报告核对、通知入院以及术后随访等,发生遗漏偏差的概率小,患者在入院后很少还需进行相关检查、用药等[4]。以流水线化的作业完成预约、手术、随访等工作,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流程,能实现对日间手术患者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5]。另外,集中化管理模式下,当分配方案对日间手术患者更有利时,给日间手术患者分配更多的床位,相较于分散化管理模式能服务更多的日间手术患者,患者等待时间缩短。 综上所述,集中化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统一、快速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永,罗利,白会芳,等.日间手术两种管理模式的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9):667-670,690. [2] 房良,曹建文,王盟,等.不同医疗保险模式国家日间手术开展情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10):78-80. [3] 莫洋,瞿宏颖,吴思容,等.全程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5):1748-1752. [4] 徐燕,胡文娟.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的排班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20):42-43. [5] 龚兴荣,骆华杰,贾昊,等.日间手术集中式与分散式管理模式的研究及实践[J].中国医院,2015,19(8):37-38.

(完整版)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万茹马正良马虹邓小明朱涛严敏李天佐(共同执笔人)杨承祥闵苏张洁张铁铮欧阳文(共同执笔人)周星光(共同执笔人)周燕丰郑宏闻大翔,姚尚龙徐军美徐建国郭曲练(负责人/共同执笔人)黄文起黄宇光董海龙程智刚潘楚雄 1909年英格兰James Nicoll医师最早提出日间手术(ambulato ry surgery/day surgery)概念,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成立,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利于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 一、日间手术的概念 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内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特殊病例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48h。 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二、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 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手术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三、日间手术种类 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各医院应综合考虑其医疗场所、设备条件、医疗水平及患者情况等多方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84094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 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手术准入制度: 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具体标准包含九项: 1、临床诊断明确; 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5、气道受损风险小; 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7、能快速恢复饮食; 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 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 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制度: 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

最新日间手术实施细则资料

日间手术管理实施细则 一、总则 1、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5)38号】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要求,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保障日间手术顺利实施,制定本实施细则。 2、日间手术定义:是指病人在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日间手术不含门诊 手术,对于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病人,住院最长时间不超过48小时。 3、开展日间手术的目的:缩短患者诊治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机会,加 快医院床位周转,高效利用医疗资源。 4、我院日间手术开展遵循“先易后难、试点先行、逐步扩大、整体推进”的原则,推行工 作要以逐个突破、以点带面的形式在我院逐步、全面铺开。 二、日间手术的组织管理 5、成立日间手术管理工作组:为更好的开展日间手术,我院成立日间手术管理工作组,由 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及临床科室主任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医务科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名单如下: 2、日间手术管理工作组职责: 2.1制定我院日间手术管理相关制度。 2.2制定我院日间手术准入标准(患者准入、手术术式准入和医生准入) 2.3制定我院日间手术评估标准(术前手术风险标准、出麻恢室的评估标准、出院评估 标准) 2.4制定我院日间手术应急预案(住院期间应急预案和出院后的应急预案) 2.5制定我院日间手术随访计划。 2.6协调日间手术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善试点工作机制。 2.7确定我院实施日间手术的科室及病种。 2.8审核日间手术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3、日间手术科室职责 3.1手术科室: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日间手术患者的准入、术式的选择、手术者 的安排、出院评估、应急预案的落实,确保日间手术安全。 3.2麻醉科:麻醉科主任安排具体人员负责术前麻醉评估、术中组织实施麻醉;做好术 后麻醉病人复苏前的监护工作,完成病人出麻恢室的评估。 3.3手术室:手术室护士长统筹安排手术房间及手术护士,协助完成手术。 三、日间手术具体实施 1、我院日间手术管理模式:遵循分散收治、分散管理的模式,依托目前临床科室和手术室人力资源和手术场所统筹安排,即开展日间手术的科室在各自病区划出相对固定的床位用于收治日间手术患者,手术由病房医生统一完成,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在病房进行,手术在住院手术室进行,日间手术患者由各科室分散管理。待工作进一步发展,必要时成立日间手术中

日间病房工作方案教学内容

关于开展日间病房治疗的工作方案 为提高医院住院周转率,降低平均住院天数,我院拟开展日间病房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开展对象 xx省、xx市(限五区,不包括八县)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 二、开展病种 化疗治疗的患者及血友病患者(不能用于仅开辅助药物及检查的患者)。 三、日间病房医护人员工作流程图 医生接诊患者医生开具入院通知单并签署同意书入院处患者获取D字头病案号护士接收患者建立预约登记、归入日间病房管理医生询问病史、体检、开具检查单医生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医生开具化疗药物医嘱及简单记录病程护士与配置中心和患者确认次日化疗用药时点患者当日化疗 1个疗程结束医生预约患者下次化疗时间护士下一治疗时点提前1日预约患者患者按预约时间复诊治疗计划完成、患者结账出院医生完成病历资料、归档病历。 四、日间病房患者就诊流程图 患者来院就诊携入院通知单到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入住日间病房完成常规体检按预约时间来医院检查或化疗与医生预约下一次治疗时间治疗计划完成后出院

处办理出院手续。 五、注意事项 1、日间病房的患者,医护人员的医疗记录以“有治疗有医嘱需记录,无治疗无医嘱不记录”为原则,病历记录要做记录重点,包括诊疗记录、护理记录、辅助检查、生命征、交待患者的注意事项等,医护人员的病历记录要一致。 2、每一患者有唯一的病案号,以D字母开头与住院患者的病案号相区分,病案归档予独立归档,每个化疗周期计为一次出入院。 3、日间病房的患者,若病情加重,需要转住院病房治疗,患者的病案号不予改变,但是患者的病历记录需按住院病房的病历书写要求记录,病历归档和日间病房的病历一起归档。 4、科室日间病房需实行预约制管理,科室建立专门的预约记录本,医生负责开医嘱,护士负责预约,日间病房的床位由科室护士长负责安排。 5、日间病房应杜绝滥用药,严格辅助用药应用指征,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医院将予重点检查。 6、各临床科室应加强“日间病房治疗”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掌握日间病房治疗的病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 7、计算机中心建立日间病房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形成相关信息统计报表,医务部对日间病房的管理进行监控,对违反日间病房管理相关规定的病历进行检查,发现确实不合理的病历,医院将对相关责任医师进行处罚。

手术室管理系统使用手册1

茂名市区域医疗信息化系统操作手册 手术室系统篇

目录 第一章系统使用说明 (3) 1.1系统的启动 (3) 1.2系统界面说明 (4) 1.3手术室字典维护 (4) 1.4手术室名称维护 (5) 1.5手术申请 (7) 1.5.1界面信息 (7) 1.5.2申请录入 (8) 1.5.3功能控制区 (10) 1.6手术划价录入、撤销 (11) 1.6.1录入 (11) 1.6.2撤销 (12) 1.7手术统计查询 (13) 1.8打印药品单 (13) 1.9手术室收入报表 (14) 1.10浏览床位 (15) 1.11系统参数初始化 (15)

第一章系统使用说明 1.1 系统的启动 具体操作方法见下: 1、进入单击医院信息系统输入登录名和密码,选择手术室管理系统; 2、系统进入登录界面(如图2-1所示); 图2-1 3、输入用户名(小写),点击确认键,进入系统,如图2-2: 图2-2

1.2 系统界面说明 系统的界面上端为功能菜单(图2-2),左端是树形功能列表。 1.3手术室字典维护 在使用手术室管理系统前,我们需要对相关的字典进行设置,只有设置好这些字典后才能很好的使用手术室管理系统。 单击鼠标选择“系统维护”→“手术室字典维护”图标,系统打开以下窗体: 图2-4-1 这些字典包括手术系统组维护、手术室名称维护、手术岗位智能维护。 (1)增加字典项目 使用鼠标点击命令按钮上增加功能按钮。用来增加相关的字典项目。 在下图所示的地方输入需要新增加的数据信息:

(2)删除字典项目 使用鼠标点击删除功能按钮。用来删除相关的字典项目。 (3)保存字典项目 使用鼠标点击保存功能按钮。用来保存输入的字典项目。 1.4手术室名称维护 单击鼠标选择“系统维护”→“手术室名称维护”图标,系统打开以下窗体: 这些字典包括麻醉字典、统计状态、手术体位、手术用物、手术仪器、工作量等级和手术等级。

开展日间手术的利弊分析

开展日间手术的利弊分析 日间手术(day surgery)亦称非住院手术(ambulatory surgery)、当日归宅手术等,在欧美先进国家开展已有十几年历史。其优点是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充分利用医院床位资源。对患者而言能缩短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日间手术定义为[1]:需要住院实施手术的患者于当日来院,术后经恢复室观察,24h内回家。据国外报道[2],每年约有30%~50%的手术是以不住院的日间手术模式进行,所占比例相当高,在美国日间手术的比例更是高达65%~70%。近年来,日间手术在国内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外成功的经验使我们不断思考自身学科的定位和作用,以及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近年来医疗资源紧张与医疗费用支出上涨,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日益凸现,如何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等待时间、加快患者周转,充分合理利用床位资源,也已成为公众关心和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日间手术及日间病房的推广已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国外近十余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开展日间手术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减缓来自医疗保险部门对政府的压力,美国采取与保险公司协作,扩大和强化实施日间手术,有效地减少医疗保险机构保险给付。统计资料显示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相比,一般可减少医疗费用的25%~50%。从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看,采用日间手术可提高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缩短住院天数,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对患者来说可减轻家属负担。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等待时间和病假天数,避免院内感染,减轻长期住院伴环境变化的精神负担。 日间手术在国内具有广阔前景,这一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医疗大环境、患者的需求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为复杂的形势。医患关系已成为突出的社会焦点问题,集中表现在看病难、看病贵和服务质量问题。医疗优势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但却没有被高效利用。中央及各级政府力求缓解百姓就医难问题,老百姓在呼吁降低医疗费用、简化就医流程的同时,也需要为其提供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的服务。在这种形势下,日间手术必会获得良性的发展空间。微创手术和麻醉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手术得以通过非住院模式实施,为日间手术开展提供了客观可行性。日间手术是一种新的治疗观念,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还有利于高效利用医疗资源。部分手术向非住院分流,可缓解住院床位的压力。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分析显示[3]: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97张日间手术床位共实施手术近3000例,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总费用与以往同期比较,下降63.09%和17.51%。上海仁济医院在开展日间手术后,泌尿外科的出院病人人均总费用只有6000余元,药费比不足20%,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因此,未来几年国内日间手术必然呈现明显增长势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