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立体化学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立体化学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立体化学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平面化学教学纲要
【目的要求】
1.掌握旋光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2.掌握次第规那么。

3.掌握偏振光、旋光性、旋光度、比旋光度、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对映体、外消旋体、差向异构体及内消旋体等概念。

4.掌握具有一个手性碳和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无机分子、环状化合物的平面异构、罕见不含手性碳的无机分子的旋光异构。

5.熟习无机分子平面构型表示法。

6.了解无机化合物同分异构的类型。

7.了解旋光异构体的生理活性及外消旋体的拆分。

【教学内容】
1.概述:同分异构体及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的类型。

2.分子模型的平面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锯架式和纽曼投影式及其相互转换。

3.顺反异构:次第规那么、Z、E构型表示方法、环状化合物的顺反异构,顺反异构体的性质及生理活性。

4.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旋光仪和比旋光度〔旋光仪的结构、比旋光度〕。

5.对映异构:旋光性与分子结构〔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对映体及对映异构现象〕、分子的对称性。

6.含一个手性中心的无机分子的旋光异构:外消旋体;旋光异构体的分子模型表示;构型表示法〔D/L构型表示法、R/S构型表示法〕,构型与旋光性的关系〕。

7.含两个手性中心的无机分子的旋光异构:两个手性中心不同〔旋光异构体及相互关系、差向异构体、赤型与苏型〕;两个手性中心相反〔旋光异构状况、内消旋体〕
8.其他类型的手性化合物。

9.外消旋体的拆分:拆分的意义;拆分的普通方法。

【教学方式】
PPT授课、教员讲授、直观教具演示。

(完整版)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

(完整版)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一、化学教学的目的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根据教学的目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 1.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能力。要选择学生参加社会 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化学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选 编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并能培养他们的技能、能力的化学实验和化学计 算。 2.坚持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多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有密切 联系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3.注意课程间的联系 选择教学内容应注意与自然、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课程间的联系。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它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确保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知识体系的构建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这包括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溶液与离子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化学知识的整体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与观察的培养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强调实验与观察的培养。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验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

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了解酸碱中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涤剂的选择、饮食的调理等。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培养创新思维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和化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关注环境与健康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关注环境与健康问题。

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健康保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应该要求学生学习环境保护和健康保健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初三化学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上教课进度表周次12 3 4 5 6 7 8讲课时间8月29 日至 2 日9月5 日至 9 日9月12 日至 16 日9月19 日至 23 日9月26 日至 30 日10月8 日至 14 日10月17 日至 21 日10 月 24 日至28 日周授课内容备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为绚烂多彩( 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课题 3走进化学实验室( 1)课题 3走进化学实验室( 1)(2)第一单元习题课第二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课题 1空气( 2)课题 1空气(包含习题练习)( 2)课题 2氧气( 1)课题 3制取氧气( 2)习题课(课题 3 )( 2)第二单元复习及习题练习( 1)第一、二单元测试( 1)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神秘》课题 1分子和原子( 1)课题 2原子的构成( 1)习题课(课题 2 )(1)课题 3元素( 1)习题课(课题 2 )( 1)课题 3离子( 1)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 1爱惜水资源课题 2水的净化课题 3水的构成及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 1)练习课(课题 3 )(1)课题 4化学式与化合价( 3)第四单元复习( 1)第三、四单元测试( 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2 )第三、四单元试卷讲评( 1)课题 2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练习课(课题 2 )( 1)课题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期中考试复习( 1)910 月31 日至 11 月 4日11 月107 日至 11 日1111月14日至 18 日11月1221日至 25 日11月1328 日至 12 与 2日12月14 5 日至 9 日12月1512 日至 16 日12月1619日至 23 日12月1726 日至 30 日期中考试(范围:第一至第四单元)( 2)期中试卷讲评(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 1金刚石、石墨和 C60( 2)课题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课题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课题 2气体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第六单元复习( 1)学生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 1)第七单元《焚烧及其利用》课题 1焚烧和灭火( 2)课题 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2)实验焚烧的条件( 1)第七单元复习( 2)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资料》课题 1金属资料( 1)课题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课题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课题 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习题课(课题 2 )( 2)习题课(课题 3 )( 1)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溶液的形成( 2)课题 2溶解度( 2)期末考试复习( 5)期末考试复习( 5)期末考试复习( 5)备注因期末放假时间不确立,故若有剩余时间持续上新课;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教课计划表周次时间课时计划讲解内容12月 16-2 月 226第十单元酸和碱(常有的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响)2-32月 23 -3 月 46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生活中常有的盐、化学肥料)4-53 月 5 -3 月 198 6-783 月 20 -4 月 38-9 4 月 6-4 月 15414 9~12 4 月 16 -5 月 813~155月 7 -5 月 2010 16~175月 21—6 月 1010 186月 13 -6 月 174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第一轮复习,中考精典基础篇第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精讲模拟考试最后冲刺模拟考试模拟,中考适应性考试。

初三化学醇,酚和醚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醇,酚和醚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醇,酚和醚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醇,酚和醚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1.掌握醇、酚、醚的化学性质。

2.掌握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那么。

3.熟悉醇、酚、醚的定义、结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4.熟悉醇、酚、醚的制备方法。

5.熟悉多元醇的特性。

6.了解重要的醇、酚、醚个别化合物。

7.了解醇、酚、醚的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
1.醇的结构、分类、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

2.醇的物理性质。

3.醇的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取代反应;脱水反应〔分子内、分子间〕;氧化和脱氢;多元醇的特性。

4.醇的制备:格氏试剂合成法;由醛酮还原制备。

5.醇的个别化合物。

6.酚的结构、分类与命名。

7.酚的物理性质。

8.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应;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等〕;氧化反应。

9.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那么:定位基的类型〔邻、对位定位基与间位定位基〕;定位规那么的理论解释〔邻、对位定位基的影响、间位定位基的影响、卤素的定位效应〕;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定位规律的应用。

10.酚的制备。

11.重要的酚。

12.醚的结构、分类、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

13.醚的物理性质:状态,沸点,水溶性。

14.醚的化学性质:与无机强酸成盐;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形成。

15.醚的制备:醇分子间脱水;威廉森合成法。

16.重要的醚。

【教学方式】
PPT授课、教师讲授。

初三新学期化学教学计划大纲

初三新学期化学教学计划大纲

初三新学期化学授课计划大纲教材解析:一、成立教材系统的基根源则:1、以课标的基本要求为根本,合理选择实验素材。

2、依照学校和学生本质确定实验的难度、数量和用品。

3、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

4、正确办理实验操作技术与实验内容系统。

5、经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改革特点:1、研究性加强。

2、兴趣性提高。

3、与生活本质联系亲密。

4、实验绿色化。

三、实验的表现方式:1、课堂实验。

2、以研究为目的的实验活动。

3、家庭小实验。

4、实验习题。

5、发挥实验插图的作用。

授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身边常有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社会生产、生活的运用,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见解,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组成,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点,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XX3、认识化学与社会、技术的互有关系,并以此解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术,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研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守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见解解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谈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渐形成优异的学习习惯。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加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研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成立科学的世界观,加强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见解的认识,逐渐成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见解。

XX3、感觉并欣赏化学改进个人生活和促进发展的意识。

4、逐渐成立珍惜资源、珍爱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见解。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虑、慎重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加强热爱祖国的感情,成立为民族中兴、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理想。

学情解析:本届毕业学生共366 人, 7 个平行授课班,各班大体 6 人能力较强,自我要求严格。

2023年初中化学新教学大纲【概括】

2023年初中化学新教学大纲【概括】

2023年初中化学新教学大纲【概括】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为了提供初中化学教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化学基础知识: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2.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等。

3. 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分类,帮助学生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

4. 化学键和分子:学习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理解它们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5.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6.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探索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如溶解性、燃烧性等。

7. 化学实验: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概念。

2. 实验探究: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1.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形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估。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3. 项目作业:布置化学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口头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答辩,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深度。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符合教学大纲内容的教科书,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实验器材:提供必要的化学实验器材,确保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操作。

3. 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

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化学醇,酚和醚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醇,酚和醚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醇,酚和醚教课纲领初三化学醇,酚和醚教课纲领【目的要求】1.掌握醇、酚、醚的化学性质。

2.掌握苯环上代替反响的定位规则。

3.熟习醇、酚、醚的定义、构造、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4.熟习醇、酚、醚的制备方法。

5.熟习多元醇的特征。

6.认识重要的醇、酚、醚个别化合物。

7.认识醇、酚、醚的物理性质。

【教课内容】1.醇的构造、分类、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

2.醇的物理性质。

3.醇的化学性质:与开朗金属反响;代替反响;脱水反响(分子内、分子间);氧化和脱氢;多元醇的特征。

4.醇的制备:格氏试剂合成法;由醛酮复原制备。

5.醇的个别化合物。

6.酚的构造、分类与命名。

7.酚的物理性质。

8.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响;苯环上的亲电代替反响(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响等);氧化反响。

第1页/共2页1 / 29.苯环上代替反响的定位规则:定位基的种类(邻、对位定位基与间位定位基);定位规则的理论解说(邻、对位定位基的影响、间位定位基的影响、卤素的定位效应);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定位规律的应用。

10.酚的制备。

11.重要的酚。

12.醚的构造、分类、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

13.醚的物理性质:状态,沸点,水溶性。

14.醚的化学性质:与无机强酸成盐;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形成。

15.醚的制备:醇分子间脱水;威廉森合成法。

16.重要的醚。

【教课方式】PPT 讲课、教师讲解。

第2页/共2页2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课(课题2) (2)
14
12月
5日至9日
习题课(课题3) (1)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
课题2 溶解度 (2)
15
12月
12日至16日
期末考试复习 (5)
16
12月
19日至23日
期末考试复习 (5)
17
12月
26日至30日
期末考试复习 (5)
备注
因期末放假时间不确定,故如有多余时间继续上新课;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2)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2)
12
11月
21日至25日
实验 燃烧的条件 (1)
第七单元复习 (2)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1)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13
11月
28日至12与2日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
初三化学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上教学进度表
周次
授课时间
周授课内容
备注
1
8月
29日 至2日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
2
9月
5日至9日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 (2)第一单元习题课
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表
周次
时间
课时
计划讲授内容
1
2月16-2月22
6
第十单元 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2-3
2月23 -3月4
6
第十一单元 盐、化肥
(生活中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4-5
3月5 -3月19
8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6-7
3月20 -4月3
8
第一轮复习,中考精典基础篇
8-9
4月6-4月15
4
第二轮复习
9~12
4月16 -5月8
14
专题练习精讲
13~15
5月7 -5月20
10
模拟考试
16~17
5月21—6月10
10
最后冲刺 模拟考试
18
6月13 -6月17
4
模拟,中考适应性考试。心理辅导。
备注
如遇考试特殊日子放假,时间顺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2)
课题1空气 (包括习题练习) (2)
3
9月
12日至16日
课题2氧气 (1)
课题3制取氧气 (2)
习题课(课题3) (2)

9月
19日至23日
第二单元复习及习题练习 (1)
第一、二单元测试 (1)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1)
第四单元复习 (1)
第三、四单元测试 (1)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
第三、四单元试卷讲评 (1)
8
10月24日
至28日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练习课(课题2) (1)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期中考试复习 (1)
9
10月
31日至11月4日
期中考试(范围: 第一至第四单元) (2)
期中试卷讲评 (1)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
10
11月
7日至11日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课题2 气体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
第六单元复习 (1)
11
11月
14日至18日
学生实验六 《二氧化碳的制取》 (1)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习题课(课题2) (1)
5
9月
26日至30日
课题3 元素 (1)
习题课(课题2) (1)
课题3 离子 (1)
第四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6
10月
8日至14日
课题2 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及拓展性课题 最轻的气体 (1)
练习课(课题3) (1)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3)
7
10月
17日至2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