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第4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与细胞骨架

阅读课本“阅读与分析”,并下列思考问题
1、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核糖体 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 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核糖体
囊泡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囊泡
细胞膜
合成
加工运输 加工、分类和包装 分泌
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内质网与 Nhomakorabea 胞膜相连
内质网与核 膜外层相连
内质网腔与两层核 膜之间的腔相通
细胞内的各种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核膜外表面和内质 网上均有核糖体附
着
细胞内的各种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高尔基体 间接联系内质网直接联系
(借助小泡)
间接联系 (借助小泡)
核膜 线粒体 细胞膜
二 细胞骨架
1、定义: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 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
2、成分: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构成
3、功能: (1)维持细胞的形态; (2)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 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成熟的蛋白质
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 能量由哪里提供?
需要,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4.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氨基酸 合成
肽链
内质网的 核糖体
氨基酸 合成
肽链 加工
有一定空 间结构的 蛋白质
内质网的 核糖体
内质网
氨基酸 合成
肽链 加工
有一定空 间结构的 蛋白质
内质网的 核糖体
内质网 出芽 囊泡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课件

解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内所有膜的统称, 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生物膜可以为酶提供附着 位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细胞质基质 中也含有酶;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但不是完 全一样。
答案:D
(3)分泌蛋白由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到细 胞膜是通过囊泡运输实现的。
(4)细胞内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的 转化,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是各不相同的,某一项 生命活动的完成,并不能只依靠一种细胞器,而是要依 靠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密切配合。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知识梳理 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分泌蛋白。 指在细胞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 质,如消化酶、抗体和部分激素等。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1)合成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2)加工、运输过程。 (3)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生物膜的组成和特点。 (1)组成细细胞胞器膜膜
归纳提升
1.胞内蛋白与分泌蛋白的比较
比较项目
胞内蛋白
分泌蛋白
合成场所
游离核糖体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 核糖体
作用场所
细胞内
细胞外
实例
血红蛋白、与有氧呼吸 消化酶、抗体、胰
有关的酶
岛素
2.过程解读
(1)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核糖 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2)核糖体是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而线粒体为整个 过程提供能量。
3.曲线解读
(1)图甲表示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 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器中的分布情况,依据放射性元 素出现的先后顺序判断:a 为核糖体,b 为内质网,c 为 高尔基体。
备战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精练04 生物膜的组成和作用(含详解)

易错点04 生物膜的组成和作用生物膜的组成和作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命题内容常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以结构图或文字设置试题情境,在复习备考中,需要梳理相关知识,加强图文转换练习,切实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将知识准确、合理的应用,同时关注易错点,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掌握,这样才能通过复习提高得分率。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细微易错陷阱:易错陷阱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对生物膜系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准确造成错误。
常见错误观点:①生物体内的膜结构均为生物膜系统。
②原核生物具有生物膜系统。
③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易错陷阱2:细胞膜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对细胞膜的功能掌握不全面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3: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的判断及参与其合成过程的细胞结构。
对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蛋白类激素等分泌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胞内蛋白的分布部位不清楚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4:各种膜蛋白的不同功能。
对受体、载体等膜蛋白的分布和功能混淆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5:溶酶体的来源和功能。
对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的功能、溶酶体内水解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等知识掌握不牢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6:磷脂分子层数与单双膜的关系。
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结构知识知识掌握不牢造成错误判断。
单层膜由一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双层膜有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例题1、(2022 浙江卷·T7)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酶的场所B.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C.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实现例题2、(2021八省联考福建卷·T2)下列关于生物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促甲状腺激素只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C.叶绿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吸收光能和催化光反应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1. 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生物膜系统包括哪些

生物膜系统包括哪些生物膜系统,这玩意儿听起来就高大上,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简单来说,生物膜系统就是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核膜等构成的一套复杂的膜结构。
它们在细胞内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从物质的运输到能量的转换,再到信息的传递,无一不与生物膜系统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得知道细胞膜是干什么的。
细胞膜,也叫质膜,它就像个门卫,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它是由一层双层的磷脂分子构成的,中间夹着一些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可不是摆设,它们有的是通道蛋白,负责让特定的分子通过;有的是载体蛋白,帮助物质从低浓度的一边运输到高浓度的一边,这个过程叫做主动运输。
细胞膜上还有些受体蛋白,它们能接收外界的信号,比如激素啊、神经递质啊,然后把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去。
细胞膜的这些功能,保证了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让细胞能够正常地工作和生存。
接下来,咱们得聊聊细胞器膜。
细胞器膜,顾名思义,就是细胞内各种器官的膜。
比如说,线粒体膜,它负责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的运作。
线粒体有两层膜,内膜和外膜。
内膜上有很多褶皱,叫做脊,这些脊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让更多的酶能够附着在上面,进行能量转换。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把葡萄糖分解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ATP。
没有了线粒体膜,这个过程就无法进行,细胞也就无法获得能量。
再比如,内质网膜,它是个制造工厂,负责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内质网膜上有很多核糖体,这些核糖体就是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合成出来的蛋白质会被进一步加工,然后通过高尔基体,这个细胞的邮局,发送到细胞的各个角落。
高尔基体膜上有很多囊泡,这些囊泡就像是邮递员,负责把蛋白质和脂质等物质从内质网运到高尔基体,再从高尔基体运到细胞膜,最后释放到细胞外。
最后,我们不能忘了核膜。
核膜是包裹在细胞核外面的一层膜,它有两个层次,中间还有一个空间。
核膜上有核孔复合体,这个复合体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里面含有DNA,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简短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简短生物膜系统是指一种由生物膜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膜起到了关键的功能和调节作用。
生物膜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细胞膜、细菌膜、叶绿体膜和线粒体膜等。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内外的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物质的运输、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等。
生物膜是由脂质双层构成的,其中磷脂是主要成分。
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头部聚集在膜的内侧,而疏水性尾部则聚集在膜的外侧,这样的排列形成了脂质双层结构。
这种双层结构不仅能够阻止水分子和其他极性物质的自由通过,还能保持细胞内外的差异性环境。
重要的是,生物膜的两侧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和电位差。
这种不对称性让细胞内外的物质能够通过膜进行选择性的传递,这一过程被称为物质的跨膜运输。
跨膜运输主要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指细胞通过消耗能量来推动物质自膜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如钠离子泵和钾离子泵等。
而被动运输则是指物质靠浓度梯度自动扩散通过膜,如离子通道和载体蛋白等。
除了物质的跨膜运输,生物膜系统还承担着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功能。
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许多信号分子需要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触发下游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
这样的结合通常会引起细胞膜上的一系列变化,如蛋白质激酶的磷酸化和膜上离子通道的打开等。
这些变化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细胞底物的激活或抑制,从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
此外,生物膜系统还能够进行能量转换,对外界能量进行捕获和转化。
光合作用是生物膜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能量转换过程。
在叶绿体膜中,叶绿素分子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一化学能随后被用于ATP的合成等生物学过程。
细胞色素系统是另一种能量转换机制,它将电子从一个分子传递到另一个分子,并利用这一过程来合成ATP和维持细胞代谢。
总而言之,生物膜系统是一种由生物膜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膜起到了关键的功能和调节作用。
生物膜不仅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还承担着细胞信号传递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功能。
通过对生物膜系统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外的生物学过程,同时也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生物膜系统是一种由脂质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系统,属于细胞外环境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
生物膜是细胞形成的基础,它不仅可以提供细胞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持,还可以调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外界物质相互作用。
因此,生物膜具有多种功能,为生物活动提供支撑和调节。
首先,生物膜起到外力阻抗作用,可以稳定细胞形状和大小,并且能够抵抗周围环境中的外力,维持细胞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生物膜在物质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并且可以促进细胞内的物质交换。
此外,它还可以参与细胞的极性结构建立,维持细胞的功能,进而实现细胞的发育和衰老。
此外,生物膜也起着隔离作用,可以抑制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减少细胞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生物膜的脂质层也有屏障功能,可以限制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内,保护细胞免受外部有害物质的破坏,同时也可以调节细胞外环境中有益物质的浓度,以进行细胞内的反应。
最后,生物膜起到了信号调节作用,可以调节外界信号和细胞内信号的交换,从而调节细胞的活动,从而调节细胞的多种活动,包括基因表达、细胞生长和分化等。
总之,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十分多样,除了起到外力抵抗作用、物质运输、隔离作用和信号调节作用外,还可以进行脂质交换,对细胞内外环境中有益物质的浓度进行调节,保证细胞的正常活动。
因此,生物膜是生物体发育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教学设计

3 2 展 示教学挂 图, . 引出结构
用 教学挂 图 2展示 内
2 2 能力 培养 和发展学生 的读 图能力 、 . 分析 问题 的
能力 和积极 思考问题 的能力 。
质网是 由膜构成 的管 道系 统 , 管道 以各 种形 状延伸 和
扩展 , 成为各类管 、 、 泡 腔交织 的状态 , 在细胞 的内膜系 统 处于中心地位 。学生观察细胞亚显微 结构后 可看出
神 的培 养 。
D 实验 2~ . 4天 , 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 由叶片 内浓
度下降 引起 的 多数学生解答本题 时 , 普遍 囿于传统试题 中“ 照 光
・
6 ・ 0
生物 学教 学 21年( 5 第1期 00 第3 卷) 0
细胞膜 ~ 内质 网膜 一 ( )核 膜 外
f
f f
和机构基础 , 立生 物体 及细胞 结 构和功 能相 统一 的 确
观点 。
3 教 学 过 程 及 设 计
采用 “ 问题 导学 ” 提 出问题 、 以“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 题” 为学生学习 的三个基本 维度 , 以培养学生素质为 指
内膜 系统和各类细 胞器 不仅 功能上 密切 联 系 , 而且 在 结构和 起源上 是相联 系的。绝大部分细胞 器都是 由膜 围成 , 类细胞 器 的膜在 成分 和功 能上虽 具有 各 自的 各 特异性 , 它们基本结 构是相似的 , 但 都是 单位膜 。这些
生物堂教学 2 0 ( 5 ) 0 生 物 膜 系 统 " 教 学 设 计 细 的
冯 巧 丽 ( 南省 黄县 一 级中 4 3 河 内 第 高 学 5  ̄) 6
摘 要 运用 问题教学 法 , 通过设计问题 、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学 习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细胞生 物膜 系统 教 学设计
第二节 细胞器合作--生物膜系统

高尔基体
间
的 协
117分钟 细胞膜内侧的小泡和释
作
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配
合
提示1:核糖体
提示2: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膜。
提示3:需要。线粒体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细胞内由细胞膜、核膜、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线粒体膜、质体膜等膜 结构组成的统一整体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胞与细胞工程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4、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 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 结构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 形成的结构体系。
5、生物膜系统的作用 (1)对细胞内环境的稳定、物质交换、信息 传 (2)庞递大、的能膜量系交统换为等酶方提面供起了作广用阔;的附着位点
保证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高尔基体膜 的厚度和化学成 分介于内质网膜 与细胞膜之间。 在活细胞中,这 三种膜可以互相 转变。
内质网以类似于“出芽” 的形式形成具有膜的小泡, 小泡离开内质网,移动到高 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融合,成 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
高尔基体又以“出芽” 方式形成小泡,移动到细胞 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 膜的一部分。
第二节 细胞器的合作——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细 胞
细质
内质网 胞
器
高尔基体
细胞核
细胞器的比较
膜结构 分 布
其它
主要功能
叶绿体 线粒体 内质网
双层膜 双层膜 单层膜
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基粒、基质、酶 色素、DNA
光合作用的场所
嵴、基质、 酶、DAN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