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 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一节 脂肪烃(第2课时)只是分享

2020/4/7
19
炔烃
小结
本节学习乙炔的结构、制法、重要性质和 主要用途。
乙炔结构 是含有CC叁键的直线型分子 化学性质 可燃性, 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主要用途 焊接或切割金属, 化工原料。
20
炔烃
随堂练习
1、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 以用来制备氯乙烯,写出乙炔制取聚氯乙 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
炔烃
实验中采用块状 CaC2和饱和食盐水,
为什么?
实验中为什么要 采用分液漏斗?
制出的乙炔气体 为什么先通入 硫酸铜溶液?
8
炔烃
装置:固液发生装置
(1)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 器,改用广口瓶和长颈漏斗
因为:a 碳化钙与水反应较剧烈, 难以控反制应速率;
b 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如 操作不当,会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2)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 水
3、含一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B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2
炔烃
4、在标准状况下将11.2升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通入到 溴水中充分反应,测得有128克溴参加了反应,测乙
烯、乙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
A.1∶2 B.2∶3 C.3∶4 D.4∶5 5、描述CH3—CH = 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
1, 1, 2, 2—四溴乙烷
17
炔烃
b 、催化加氢
c 、与HX等的反应
CH≡CH+HCl催化剂 △
CH2=CHCl(制氯乙烯)
CH≡CH+H2O △ CH3CHO(制乙醛)
18
炔烃
5、乙炔的用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2.1脂肪烃第2课时(课件1)

催化剂
〔-CH2
-
CH=CH
-
CH2-
〕 n
聚—1,3—丁二烯
nCH2=C-CH=CH2
催化剂
[ CH2-C=CH-CH2]n
CH3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式:
CH3
聚异戊二烯 (天然橡胶)
nCH2=CH2 + nCH2=CH-CH=CH2→ 催化剂
[ C|H2-CH-CH2-CH=CH-CH2 ] n
CH3
不同单体加聚时还要考虑可能有不同的连接方式: 苯乙烯与乙烯间的加聚反应:
( CD A. 乙烷 C. 氟苯
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B. 甲苯 D. 四氯乙烯
【解析】从教材可知,苯、乙烯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烷烃 不在同一平面,有烷烃基的也不在同一平面,所以乙烷,甲苯 都不符合题意,氟、氯原子取代氢原子的位置,所以氟苯、四 氯乙烯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CH|2 Br
CH
CH2
‖
CH
CH2
双烯合成
CH2 环己烯
CH2
CH |
+ CH-CH3
CH
CH-CH3
CH2
用键线式表示为:
+
CH2
CH
CH-CH3
‖
CH
CH-CH3
CH2
(1)
(2)
|CH3
CH3 |
(3)CH2=C— C=CH2 CH2=CH—CHO
(1)加聚反应(聚合反应):
nCH2=CH-CH=CH2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1节 脂肪烃(课时2)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二烯烃。课 件中通过探究2-丁烯分子中,与碳碳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甲基 和两个氢原子是否在碳碳双键的同一侧而导入新课。接着讲 解烯烃顺反异构的概念,然后讲解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再 结合课堂练习,熟悉烯烃顺反异构的判断和书写。对于二烯 烃的教学,主要介绍概念、通式、代表物及其化学性质。化 学性质方面重点是二烯烃的1,2-加成反应、1,4-加成反应、 双烯合成反应、二烯烃的加聚反应。
《脂肪烃》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PPT课件(第2.1.2课时)

A.ZnC2水解生成 :
C2H2
B.Al4C3水解生成:
CH4
C.Mg2C3水解生成:
C3H4
D.Li2C2水解生成:
C2H2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XXX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XXX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 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XXX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 索取赔偿!
B.纯净的乙炔没有难闻的臭味。 C.乙炔可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得,所以可选用长颈漏斗加水。 D.乙炔含碳量高于乙烯,等物质的量的乙炔和乙烯充分燃烧时,乙炔耗氧多。
练习
3、某气态烃1mol能与2mol HCl氯化氢完全加成,加成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
可被6mol Cl2取代,则气态烃可能是( C )
A、CH ≡CH
人教版高中选修五化学课件
第2章 烃和卤代烃
2.1 脂肪烃
第2课时
讲解人:XXX 时间:2020.6.1
炔烃
一、炔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2、炔烃的通式:CnH2n-2 (n≥2) 3、炔烃的物理性质:其物理性质与烷烃和烯烃相似,也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 而递变。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液态时的密度逐渐增加。
注意:(1)食盐水减缓反应速率。 (2)硫酸铜溶液用于除去硫化氢等杂质。
二、乙炔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3)发生装置: 固体 + 液体 → 气体 (4)收集: 排水法
注意事项: a. 由于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泡沫,
应在导管口塞入少量棉花; b.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装置:
①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 不能随用随停;②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③生成Ca(OH)2呈糊状易堵塞球形漏斗。
[理化生]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一节 脂肪烃第2课时
![[理化生]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第一节 脂肪烃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2fd218d102de2bd9705882c.png)
烷烃
烯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炔烃
2020/11/14
h
35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烷烃
烯烃
炔烃
通式
CnH2n+2 (n≥1)CnH2n(n ≥2)
结构特点 碳碳之间仅含单 有碳碳双
键
键
代表物 甲烷
乙烯
主与溴(CCl4) 不 褪色 要
化 与高锰酸钾 不褪色
学 (H2SO4)
性 主要反应类 取代反应
质
型
褪色
褪色
氧化 加成 加聚
2020/11/14
h
6
炔烃
下列那种装置可以用来做为乙炔的制取装置?
A
B
C
BF
D
2020/11/14
E
h
F
7
炔烃
下列那种装置可以用来做为乙炔的收集装置?
A
A
2020/11/14
B
C
h
8
炔烃
实验中采用块状 CaC2和饱和食盐水,
为什么?
实验中为什么要 采用分液漏斗?
2020/11/14
h
制出的乙炔气体 为什么先通入 硫酸铜溶液?
江西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 划2012年度课题《基于网络的高中化学
课件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GDK-2012-G-72883)
主持人:桂耀荣
2020/11/14
h
1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2课时
2020/11/14
h
9
炔烃
装置:固液发生装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2课时 炔烃

是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
新课探究
【归纳小结】
烷、烯、炔烃的结构与性质比较:
类别
烷烃
烯烃
炔烃
通式
CnH2n+2(n≥1)
代表物
CH4
CH2 CH2
CH≡CH
正四面体形分子, 含碳碳双键,平面形分子 含碳碳三键,直线形
代表物结构
键角109°28'
,键角120°
分子,键角180°
新课探究 加成反 — 应
B.2-丁烯和2-甲基-1,3-丁二烯
C.1-丙炔和2-乙基-1,3-丁二烯
D.乙烯和2-甲基-1,3-丁二烯
[答案] A [解析] 根据已知信息 并由逆向合成分析法 可知,两种原料分别是 1-丁烯和2-乙基-1,3丁二烯,答案选A。
备用习题
3.下列烷烃中,既能由烯烃 加氢得到也能由炔烃加氢 得到的是 ( ) A.2-甲基丙烷 B.2-甲基丁烷 C.2,2-二甲基丙烷 D.2,3-二甲基丁烷
新课探究
例1 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是 HC≡C—CH2—CH3,而不是CH2 CH—CH CH2 的事实是 ( ) A.点燃有浓烟 B.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能与溴发生1∶2 的加成 D.与足量溴反应,生成物中有2个碳原子上 有溴原子
[答案] D [解析] 无论HC≡C—CH2—CH3还 是CH2 CH—CH CH2,A、B、 C均能发生,而与足量溴加成后,前 者产物为
新课探究 ②怎样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③发展“煤制油”工程有什么意义?
[答案] [提示] ②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方法是分别滴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裂 化汽油,不褪色的是直馏汽油。 ③可以减少对石油产品的依赖;可以减少直接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2课时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难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 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
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2.【教学过程】二、烯烃的顺反异构1.顺反异构: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
2.形成条件: (1)具有(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 或原子团. 3.异构分类(1)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________。
(2)反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排列在双键的________。
:学案H u a X u e X u e A nC C = HHH 3CCH 3 C C =H HH 3CCH 3命名: b b a a C =Cb c a a C =C b a ba C =Cb ac a C =C【思考】(1)、以上四种结构中顺式结构的是反式结构的是(2)、所有的烯烃均存在顺反异构吗?4.性质特点:________性质基本相同,______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三.炔烃1.炔烃:分子里含有___________的一类脂肪烃,通式为_______________。
2.乙炔组成和结构分子式:,实验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子构型:,键角:3.乙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CaC2+2H2O→(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法。
(4)除杂净化:注意事项:①为有效地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可用代替水。
②点燃乙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能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为什么?4.乙炔性质:乙炔是、的气体,微溶于水。
P32实验探究实验2-1(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C2H2 +O2(明亮带黑烟)用途:②易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能使KMnO4酸性溶液紫色褪去(2)加成反应①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②催化加氢③乙炔和氯化氢(HX)发生加成反应:1mol碳碳三键最多能与mol H2、X2、HX(3)乙炔的加聚反应;5.炔烃的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与相似,容易发生、、等,使KMnO4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2.1脂肪烃第二课时(共19张PPT)

三、乙炔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 C2H2
1、为什么不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
电子式 : H C 明亮的火焰,浓烈的黑烟。
乙炔分子中碳碳叁键的键能不是碳碳单键键能的三倍 碳化钙(CaC2、俗名:电石)、水
C H
Ca(OH)2+C2H2
符合通式CnH2n-2的有机物就是炔烃
第二课时 乙炔 炔烃
1, 1, 2, 2—四溴乙烷
结构式: HCCH 乙炔分子中碳碳叁键的键能不是碳碳单键键能的三倍
乙烯能聚合成聚乙烯,乙炔也能聚合吗? C以上,用于气割气焊。
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
结构简式: HCCH
平面结构: 直线型
乙炔分子中碳碳叁键的键能比三个单键的
键能要小,也比一个单键和一个双键键能之 和小。因此乙炔分子中的碳碳叁键里的两个 键容易断裂。
2、炔烃的通式: CnH2n-2(n≥2)
注意 符合这个通式的却不一定是 炔烃!!
3、炔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1)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溶沸点 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2)炔烃中碳原子小于5时,常温常压下为 气态,其他的炔烃为液态或固态
4、炔烃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
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容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1)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溶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普发生器炸裂。 1, 1, 2, 2—四溴乙烷
符合通式CnH2n-2的有机物就是炔烃 (2)炔烃中碳原子小于5时,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他的炔烃为液态或固态
CH CH + HCl
反应的产物中还有糊状的Ca(OH) , CnH2n-2(n≥2)
高中化学 脂肪烃(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2021年整理)

福建省永安市高中化学脂肪烃(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永安市高中化学脂肪烃(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永安市高中化学脂肪烃(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自学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烯烃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特点;2.了解加聚反应的概念与特征。
【重点难点】1.烯烃的化学性质2.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特点学习过程【预习检测】1.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B.与水反应生成乙醇C.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 D.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乙烷、乙烯、乙炔共同具有的性质是A.都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B.能够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分子中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 D.都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3.什么叫加聚反应?试写出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基础知识扫描】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碳碳双键或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所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常用来检验碳碳不饱和键。
1.烯烃的不对称加成-—课本P42〖探究问题〗CH3-CH=CH2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马氏规则—-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H加到含H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一侧。
2.二烯烃中的加成反应1,3—丁二烯(结构简式):二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低温时发生1,2-加成;高温时发生1,4-加成.以此为例,请写出2-甲基-1,3-丁二烯与Br2 1:1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3.加聚反应A 乙烯型加聚反应(1)聚乙烯的合成:nCH2= CH2乙烯聚乙烯注意:a 单体——用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b 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不断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c 聚合度—-链节的数目n叫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烃第二课时[练习]写出戊烯的同分异构体:[思考]以下两种结构是否相同?[板书]二、烯烃的顺反异构[讲解]在烯烃中,由于双键的存在,使得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要比含有相同数目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多。
除因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体外,在烯烃中还有一种称为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的现象。
当C=C双键上的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这是由于与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不能围绕它们之间的σ键键轴自由旋转的缘故(除了由于双键的关系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用a、b、c表示双键碳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团,那么,因双键所引起的顺反异构如下所示: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cis-),分居两边的为反式(trans-)。
例如,在2-丁烯中,两个甲基可能同时位于分子的一侧,也可能分别位于分子的两侧。
[板书]1、顺反异构:由于与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不能旋转,导致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2、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分居两边的为反式。
[回忆]炔烃的定义。
[板书]三、炔烃[自学讨论]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并推测乙炔可能的化学性质[总结]乙炔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 2H 2,实验式:CH ,电子式: 结构式:H-C ≡C-H ,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板书] 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CaC 2+2H 2O →CH ≡CH ↑+Ca (OH )2 (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能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为什么?[讲解]看上去电石与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产生的乙炔气体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似乎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气体。
其实不然,这是因为:①电石跟水极易反应,启普发生器长期不用时,其中的电石也会跟挥发出的水蒸气反应而消耗,且产生的乙炔气体排出后可能发生危险;②电石跟水作用产生的熟石灰不易溶于水,呈糊状物附着在电石的表面,会积存一部分水分,致使关闭启普发生器开关后一段时间内,反应并不能及时停止;③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落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可能堵塞长颈漏斗下口;④电石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3)收集方法:排水法。
[思考]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得的乙炔气体常常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其中混有H 2S ,PH 3等杂质的缘故。
试通过实验证明纯净的乙炔是没有臭味的(提示:PH 3可以被硫酸铜溶液吸收)。
[讲解]使电石与水反应所得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闻其气味。
H 2S 和PH 3都被硫酸铜溶液吸收,不会干扰闻乙炔的气味。
(4)注意事项:①为有效地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②点燃乙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思考]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以有效控制此反应的速率?——饱和食盐水滴到电石的表面上后,水迅速跟电石作用,使原来溶于其中的食盐析出,附着在电石表面,能从一定程度上阻碍后边的水与电石表面的接触,从而降低反应的速率。
[思考]试根据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推测乙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乙炔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三键,碳原子远没有达到饱和。
因此,乙炔应有与乙烯极为相似的性质。
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也应该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
当然,作为烃,它也能够燃烧。
由于其含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大,所以燃烧时必然有黑烟产生。
[板书]2.乙炔的性质[要求]通过实验验证有关乙炔性质的推论。
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要在通风橱或通风状况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以下各项实验)。
[板书](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明亮带黑烟)[演示]点燃乙炔(验纯后再点燃)现象;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推知:乙炔含碳量比乙烯高。
酸性溶液氧化(双键断裂)[板书]②易被KMnO4酸性溶液[演示]将乙炔通入KMnO4现象:溶液的紫色褪去,但比乙烯慢。
酸性溶液所氧化,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碳碳三键比碳碳双键稳定推知:乙炔易被KMnO4(根据学生情况可说明这一推理)。
[板书](2)加成反应[演示]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颜色逐渐褪去,但比乙烯慢。
证明:乙炔属于不饱和烃,能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小结·板书]将乙炔的化学性质填如下表:[学与问]1、哪些脂肪烃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它们有什么结构特点?2、在烯烃分子中如果双键碳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将可以出现顺反异构。
请问在炔烃分子中是否也存在顺反异构现象?[回答]1、烯烃、炔烃,含有不饱和键。
2、不存在,因为三键两端只连有一个原子或原子团。
[自学]科学视野:碳原子的sp杂化与乙炔结构甲烷是立体分子,乙烯是平面分子,而组成乙炔分子的4个原子位于一条直线土,是直线形分子。
在乙炔分子中每个碳原子是以1个2s轨道和1个2p轨道进行杂化的,形成了2个sp杂化轨道,这2个sp杂化轨道在同一条直线上。
每个碳原子都剩下2个p轨道没有参加杂化。
在形成乙炔分子时,2个碳原子各以1个sp杂化轨道与氢原子形成1个碳氢口共价键,同时又各以其另1个sp杂化轨道形成1个碳碳口共价键。
除此之外,每个碳原子通过2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互相平行重叠形成了2个丌键。
因此,乙炔分子里的碳碳三键是由1个σ键和2个丌键构成的,分子里的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
乙炔的1T键也较易发生断裂,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小结]sp、sp2、sp3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板书]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复习]石油成分、常压分馏、减压分馏、催化裂化、裂解等石油化工名词及相关产品。
[思考与交流] 图2—12形象地表示出了通过原油所制得的主要产品和它们的用途。
请利用图中所显示的信息,并查阅资料、调查身边使用石油制品的情况,与同学交流脂肪烃的主要来源及其应用。
[投影]图2-12原油分馏及裂化产品用途示意图[练习]试举例说明天然气在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复习]煤干馏及其产品,说明“煤变油”的重要意义。
[学与问] 石油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在石油化工中有分馏、催化裂化与裂解、催化重整等工艺。
请比较这三种化学工艺的不同。
[小结]略。
[课堂练习]1.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2.乙烯分子呈平面结构,1,2-二氯乙烯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则:(1)下列各有机物中,能形成类似上述两种异构体的是A.1,1—二氯乙烯 B.丙烯 C.2—丁烯 D.1—丁烯(2)分子式为C3H5Cl的氯代烃,可能的结构有A.2种C.3种C.4种 D.5种3.饱和链烃A 和不饱和链烃B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其中A含有的碳原子数多于B,将A和B按一定比例混合,1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3.6L2CO气体,试推断混合气体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A、B的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参考答案:1、BC 2(1)C(2)C3、[作业36[板书计划]二、烯烃的顺反异构1、顺反异构:由于与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不能旋转,导致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2、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分居两边的为反式。
三、炔烃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CaC2+2H2O→CH≡CH↑+Ca(OH)2(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法。
(4)注意事项:①为有效地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②点燃乙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2.乙炔的性质(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明亮带黑烟)②易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双键断裂)(2)加成反应[知识拓展1] 液化石油气家庭和汽车用的罐装液化石油气(英文缩写名称LPG)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为主的石油产品。
它们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适当加压或降温就可以转变为液态,体积可缩小250—300倍,可装入耐压容器中贮存、运输。
容器内的压强可达7×105一8×105Pa。
液化石油气是适于民用和工业用的清洁燃料,使用时通过减压阀门放出气体,与足量空气充分混合后点燃,便能充分燃烧。
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约1。
5倍,该气体的空气混合物爆炸范围是1. 7%一9.7%,遇明火即发生爆炸。
所以使用时一定要防止泄漏,不可麻痹大意,以免造成危害。
[知识拓展2] σ键和π键的区别由于σ键和π键的形成方式不同,所以大致有如下的区别:[拓展3] 为什么乙烯比乙炔容易使溴水褪色?在乙炔分子中,有两个π键,在乙烯分子中,只有一个π键,但相对来说,乙炔分子中π电子云不如乙烯中π电子云集中。
另外,乙炔分子中碳原子是sp杂化,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是sp2杂化。
凡碳原子杂化电子云s成分愈大,这个碳原子的电负性也愈大,所以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的电负性比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电负性大,再加上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比乙烯的多,造成乙炔的键长比乙烯的短,乙炔分子中的π键比乙烯分子中的π键结合得比较牢固。
正由于乙烯和乙炔分子具有上述结构上的差异,因此表现在对不同试剂的反应上,活泼性就不同。
乙烯分子中π电子云比乙炔的集中,当遇到亲电试剂进攻时,乙烯比乙炔易加成。
溴和高锰酸钾都属于亲电试剂。
乙炔能发生两步加成,不饱和程度要比乙烯大,似乎乙炔应比乙烯更易加成。
但实验说明情况并不是这样。
乙炔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要缓慢得多。
这是什么原因呢?※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如图a所示)而乙炔分子的碳碳叁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构成(如图b所示),由于乙炔分子里两个π键的p电子云重叠程度比乙烯分子中π键的p电子云重叠程度大,因而乙炔分子中π键较乙烯分子π键难于断裂,使溴水褪色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