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真实性资料.
论新闻的真实性

、
新 闻传播 的功 能是 通过 新 闻事实 去把 握世 界及人 类生 国舰艇形成对 峙。这一虚假新 闻被人链接到互联 网上 ,结果 活 的本质 , 以 , 闻写作必须客 观真实 ,这是新 闻工作者 许多家报 网转 载 、炒作 ,影 响面从 国内扩大 到国外 ,对国家 所 新 必 须信守 的基 本原则 。真 实性 是新 闻最 本质 的规定 性 ,它 和军 队声誉 造成严重 的负 面影响 。这一事例 足以证 明 ,由于 是新 闻独特力量 和高贵品质 的主要 源泉 ,体现着新 闻的基本 互联 网的开 放性、匿名性 和无 限性等特点 ,使 网络传播速度 特征 、性 质和要 求。新 闻真实性包 括两个方面 的内容 :一方 快 、存储 空间大 、互动性强 ,这也为虚假新 闻的泛滥提供 了 面 ,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 ;另一方面 ,是指新 闻传 播者对 便利 。 客观事 实的正确认识 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 闻真实 的首要要 3 . 责任不强 求 , 一 , 事实必须是真实 发生或存在 的,有 据可查 、 第 该 有 由于媒体 盲 目追求利益, 使得记者在对新 闻的采集就不能 为了发行量不惜对一些事件大肆吵作, 今天 证 可验 ;第二 ,新 闻要 素必须 是完 全 真实 的 ,即何人 、何 够认真 责任性不强, 明天辟谣 。可以说, 当前一些媒 体的炒作盛行, 为社会上 事 、时间、地 点 、过程 、直接 原因 、直接背景 、直接后 果、 刊登,
关键词 :真 实性 ;新闻传播 ;灵魂 ;虚假新 闻 近年来 ,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 的全 面进步 ,新 闻事业得 以 飞速发展 ,但与此 同时 ,激烈 的媒介 市场竞争对新 闻传播事 业也造成 巨大 冲击 。在 此种情形下 ,新 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 考验 ,有些采编人员 经不起 社会 的种 种诱 惑 ,背弃 了新 闻真 实性的基本原则 ,使假新 闻屡屡见诸 报端 ,不仅误导读者 , 严重损害媒体 的公信力 , 使每一个新 闻从业者蒙羞 。为 了 更 新 闻事业 的健康发展 ,无论在何时何 种情况下 ,新 闻从业者
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近年来,新闻报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引导公众舆论。
然而,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开始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产生质疑。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并倡导媒体应加强自律,确保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一、真实性问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其最核心的特征之一,它决定了新闻是否能够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客观的事实。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常常受到质疑。
首先,新闻报道中的刻意虚构和夸大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吸引读者或者增加点击率,一些媒体不惜夸大事实、编造细节,甚至完全捏造新闻事件。
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公众,也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声誉和信任度。
其次,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和立场也会导致真实性问题。
新闻媒体有时会出于政治、商业或个人立场的考虑,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性报道,忽略或歪曲一些事实。
这样一来,新闻报道就会失去客观性,变得带有明显的偏见。
为解决真实性问题,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新闻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训,让记者牢记自己的使命,坚守真实和客观的原则。
2.建立科学的新闻采编流程,严格把关新闻真实性,对新闻稿件进行事实核实和多方求证。
3.加大对虚假新闻和不实信息的监督和惩罚力度,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和道德体系,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二、客观性问题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保持中立和公正的立场,不偏不倚地传递信息。
然而,在现实中,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常常受到质疑。
首先,一些记者或媒体出于自身利益或意识形态的影响,往往会选择性报道,忽略某些事实,甚至歪曲事实。
这种选择性报道使得读者很难获得全面和客观的信息,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其次,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给了个人表达观点的平台,但也容易导致信息的偏颇和主观性加强。
在新闻报道中,一些个人意见和情绪往往被过度强调,以致于影响到了报道的客观性。
第三讲:新闻真实性

始作俑者是《三秦都市报》记者!
该图片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照片是由《三秦都市报》一 名姓王的记者7月15日下午三、四点左右提供给网站的。当时 他们的编辑在处理图片时也感觉到有些异样,但没太在意, 还是按正常程序发布上网了。之后被美联社采用,16日晚上, 该图片社被美联社告知,图片有问题,于是开始调查此事。
时雷 髦锋 的一 事脸 。灿 烂 , 坐 在 摩 托 车 上 留 影 同 样 是 件
他 的 姿 势 前 倾 , 车 似 乎 正 在 飞 驰 过 长 安 街 。
雷 锋 在 天 安 门 前 停 着 的 一 辆 摩 托 车 上 留 影 。
美联社有四位记者,专门到抚顺雷锋纪念馆采访,他们指着 雷锋给伤病员送月饼、扶送大娘的照片说:雷锋做好事是 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 是“导演”出来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实验:支起一张干净的过滤纸,在过滤纸背后再架 起一台抽风机,不间断地吸风以形成强大的吸引 力。在这种吸引力的作用下,24小时后,过滤纸 上吸附了大量的颗粒,变成灰色。 报道:有科学家把一张光洁白纸放到兵马俑博物馆 内。24小时后,它已布满炭微粒,变得灰黑。
3. 对事实的分析、评价真实 how why
【点评】仔细分析,这篇报道之所以严重失实, 关键就在于记者在采访时没有进行深入调查, 而是道听途说,主观猜测,看到残肢等,就联 想到肢体被煮熟,并由此推断是一起杀人碎尸 案,从而造成了恶劣影响。 《西部商报》:“就孩子的具体死因,警方正在 进一步的调查中”。两者比较,高下立判。
(二)整体真实
新闻媒体 一定时期 反映社会总体面貌 理论前提: 社会是多面的,要反映每一个侧面; 主流和支流,要反映主流
【真相】4月5日下午4点,兰州市榆中垃圾场发现人 体组织警方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举行,兰州市公安 局副局长胡义就警方的调查经过及结果进行了详细 汇报。 经公安局民警广泛走访调查,最终核实:两截人体上 臂及碎片组织,系甘肃中医学院基础学实验室标本 制作室于 3 月 31 日在制作人体标本时所切除的碎片, 属于正常教学尸体标本。有关人员将其装入塑料袋 中,放在标本实验室门口,准备次日入库。 4月1日早晨,学院清洁工清扫卫生时,误将此袋当作 生活垃圾清理,送到前来运送生活垃圾、医用垃圾 的清洁车上,拉到阳洼沟垃圾场倾倒,直到4月3日 被拾垃圾的群众发现报警。
剖析新闻的真实性

西部大开发 ・ 中旬
w EsT i A N E O M ENT
信 息 与传 媒
剖析新 闻 的真实性
张 涛
( 头 电 视 台 。内 蒙 古 包 包头 04 3 1 0 0)
摘
要 :真 实性是 新 闻的基 本属 性 , 也是 整个 新 闻报 道 的原 则 。它体 现 着新 闻的 基本 特征 、 质、 求 。对 于每一 位新 闻从 业人 员而言 , 性 要
中国人 民的感 情 不可悔 , 中国 主权不 容忽 视 。 西方 侵 略者几 百年
来 只 要 在 东 方 的 一 个 海 岸 上 架 起 几 尊 大 炮 就 可 以 霸 占 一 个 国 家 的
提 出 了 自己的观 点 . 明华在 《 闻写作 教 程》 .刘 新 中提 出 :新 闻报 道 的 “ 具 体事 实 必须 真实 准确 ”l l 戴振 雯 也提 出 :对 于新 闻写作 真 实性 的 l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0 9 8 3 (0 0 0 - 0 3 0 10 - 612 1 )70 5- 2
是 白描 ” 白描也 就是 运用 叙事 与 描写 的结 合 。不管谁 是 新 闻语言 的 … 主 要 特 . 都要 求 记者 在新 闻报 道 时语 言 的运用 要 准确 真 实表 现 新 闻 事实 , 因为 这是 新 闻语 言 的运用 目的所 在 。在 如何 做 到语 言 准 确 时 , 明华 在 《 闻写 作教 程 》 提 出了 3点 切实 可行 的方 法 :1 多 刘 新 巾 () 用 动词 ,} 动 词 :2 多 用 子 概 念 ( 概 念 的特 点 往往 使 事 件变 得 F _准 J () 子
具 体 , 富 而 且 形 象 ) ( ) 用 “ 白 话 ” ( 谓 “ 白 话 ” 指 通 俗 丰 ;3 多 大 。1 1 所 大 是
新闻的真实性资料

于已不利 隐匿真情
典型宣传 任意拔高
8.2.2
屈从压力 写稿昧心
偷梁换柱 移花接木
唯利是图 胡编乱造
道听途说 捕风捉影
知识贫乏 不懂装懂
粗枝大叶 调查不实
8.2.3 导致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
1、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上的失误,会导致大范围、 长时间的失实。
2、少数领导人好大喜功,利用新闻报道谋取树立个人“形 象”。
一是要增强报道真实新闻的责任感, 加强新闻工作队伍的职业职业建设;
二是努力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 三是严格地进行作风锻炼; 四是要努力提高新闻业务能力; 五是要不断完善新闻工作的管理体制,
建立和健全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以 此约束新闻工作者。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第八章 反映实际,指导实际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真实性
的含义,新闻失实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的措施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2、为确保新闻真实而奋斗。 三、学习难点
如何做到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
8.1 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8.1.1 新闻真实性
3、有些新闻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违背职业道德,导致 新闻报道失实。
4、个别新闻工作者思想不纯,作风飘浮,造成新闻报道失 实。
8.3 为确保新闻真实而奋斗
新闻的真实性

‚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必须确有其事
事实的描述不能 有偏差(距离适 当可以宽容)
分析、评价、 解释要以事实 为依据,尽量 准确
从事物的联系中去 把握事实,准确阐 述事实之间的关系
记者只要把采访到的、看到的事实客观地叙说出来,而且说得 较为准确、全面,就是一个好记者。 ——陈力丹
(四)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
新闻具体 News is specific or not
议论感慨 Discussion
文字语病 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 If the text is Grammatically News facts and legal fac京青年报》刊登报道,披 露山东兖矿集团驻上海联络处党总支副书记秦淑 苓,因举报该集团联络处主任王某而遭报复。王 某认为报道失实,在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北京青年报》和秦淑苓停止侵权,并赔偿 精神损失3万元。 • 兖矿集团有关领导表示,报道在个别细节上有点 出入 • 庭审中,双方主要争议焦点在于新闻报道的真实 性应达到何种程度。
• “真实、详尽、有见地的日常报道,需要同 时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使报道不孤立——仅 仅是真实地报道事实已经不够了。如今有 必要报道‘有关事实的真相’。‛
案例
• 【“新闻”】1月13日,《南方都市报》所办南都网、新闻客户端及 法人微博刊发《南京众人围观裸女跳河 救助者被遗忘 没人帮忙拉一 把》称:昨日,南京一女子赤身裸体跳河,一男子跳下救人,待人 群散去,悲剧了。有网友同时爆料,“大家都去围观裸女了,那个 救人的哥们,大冷天的,也没人拉他一把。”现场图片显示,一黑 衣男子确系正在攀爬两米多高的垂直河岸,岸边无人上前拉他一把 。事后救人男子的朋友在微博上为其打抱不平,称救人男子如今正 在读大四,并在南京实习。 • 【真相】1月14日,《扬子晚报》刊发质疑报道《裸女跳河被围观, 救人者被无视?》称:记者经过采访发现事件的真相是,11日南京 一女孩跳河获救,最初的新闻来源未提到救人者被漠视,而救人小 伙被冷落则是12日发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件事,这两件事被人“拼接 ”在一起。
举例说明新闻真实性

1、新闻采编实务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客观性原则,请你谈谈客观性原则的内涵,并举课堂讲授之外的例子加以阐述。
要求:400字以上。
2009年10月14日“艾滋女”开博曝光性接触者即见诸报端;10月13日,河北一男子杨某盗用前女友闫德利的名字开设了博客,捏造闫德利卖淫、患艾滋病和嫖客发生性行为的博文,以及闫德利的私人生活照片。
包括一些大型门户网站在内的各网站贴吧纷纷转载杨某博文同时,电视台也不放过这种吸引大量眼球的机会,纷纷报道“艾滋女事件”。
但是这些媒体和网站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却并未对事件加以核实,而是直接引用博文:“我的人生既然已经烂了,那就要烂出名气!”一开始,就把闫德利推向了公共舆论的漩涡。
根据陆定一“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信息有两个本质属性:一个是客观真实性,即新闻信息必须有客观真实性,它传达的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虚构的或者捏造的事务;另一个是及时性与新意。
其中,客观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
从总体上、发展趋势上把握了真实性,才能揭露事物真相,才能抓住新闻真实的灵魂。
就“艾滋女事件”的传播过程而言,一些报纸、电视台与网络媒体在将闫德利男友杨某的博文转变成新闻的过程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不是单个的记者或编辑的新闻价值观有问题所导致,而是这些作为“把关人”的媒体组织对新闻的把关标准出现偏差使然。
在我国传媒逐渐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原本由政府支撑的局面逐渐打破,进而转向市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介市场,“眼球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眼球即意味着利润。
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传媒组织一直在权衡真实而没多少受众的新闻与虚假与轰动且能吸引大量受众的新闻哪个更能赚钱,而传媒组织选择的最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凭着这样的“把关”标准与新闻价值观去生产及传播信息,捏造、编造并传播各种虚假新闻便在情理之中了。
论新闻的真实性

论新闻的真实性摘要:对于媒体而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没有了真实,新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本文主要概括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新闻真实性的意义以及探讨如何从法律、新闻工作者和受众方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假新闻,舆论,道德约束在现代社会,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功能主要是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传播知识,人们会借以新闻这个途径了解世界,从而被新闻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被改造思想观念。
一旦新闻媒体传播不真实的新闻,受众则会不知情的接受假消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轰动。
因此,新闻媒体发布和传播的信息必须真实的可信的。
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马克思认为,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意指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写新闻,不能弄虚作假,伪造假新闻。
那么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究竟是什么?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要经得起核对。
这六个要素是新闻报道中或不可缺的部分,而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则从这六要素中体现。
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做文章的。
新闻工作者就应该摆出事实,揭露真相,而不是捏造虚假事实,报道假新闻。
现如今有些新闻是为了制造舆论轰动而撰写假新闻。
譬如前段时间各大报纸都发表了温州乞丐获700万拆迁补偿的新闻,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但经一些有心的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是一则假新闻,严重与事实不符。
这种捏造事实的假新闻在客观现实面前很容易暴露真面目。
因此,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检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唯一标准。
新闻媒体本应该以报道客观事实为基础的行业。
但是在我国,新闻失实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我国新闻媒体总喜欢把道听途说的事件或者是没有查清真相的事件报道出来。
这是一种误导公众、混淆视听的不法行为。
然而,新闻媒体之所以报道这些虚假新闻,就是为了吸引受众目光,制造舆论话题,以扩大新闻媒体的知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具体 News is specific or not
议论感慨 Discussion
文字语病
If the text is 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
Grammatically News facts and
wrong
legal facts
• 2004年10月19日,《北京青年报》刊登报道,披 露山东兖矿集团驻上海联络处党总支副书记秦淑 苓,因举报该集团联络处主任王某而遭报复。王 某认为报道失实,在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北京青年报》和秦淑苓停止侵权,并赔偿 精神损失3万元。
• 记者谢尔指出该报道中的大部分信息都直接摘自政 府文件,他认为这个判决“使我的航行失去了动 力”。发誓再也不进行调查性报道了
1.微观层次:具体新闻报道的准确。对立:虚假。 反映新闻细节方面准确与否,在新闻 5W1H 中是 否准确。
2.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总体准确。对立:片面。 新闻传媒反映社会总体的真实状况,揭示社会发展 主流。避免“真事实,假新闻”现象
• (美国)WCCO电视台对西北航空公司安全问题的 报道
• 引用大量联邦航空管理委员会文件中的字眼。“灾 难性的失误”、“调查”、“粗心大意”、“危及 生命”、“不宜于飞行”等等。
• 西北航空公司称该报道“不真实”。
• 新闻评议会听取双方陈词,以17比2的投票结果认 定该报道不真实、歪曲事实和断章取义。
《北京青年报》 代理人指出
• 法院认为,公民有权把真人真事作为新闻 素材提供给新闻媒介,新闻媒体也有权在 审查核实有关新闻事实后进行报道、发表 评论。《北京青年报》刊发的有关报道虽 部分用语不当或不妥,但综观全文,反映 的情况基本属实。据此,法院作出不支持 王某诉请的判决
(二)新闻事实应达到怎样的真实程度?
• 【真相】1月14日,《扬子晚报》刊发质疑报道《裸女跳河被围观, 救人者被无视?》称:记者经过采访发现事件的真相是,11日南京 一女孩跳河获救,最初的新闻来源未提到救人者被漠视,而救人小 伙被冷落则是12日发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件事,这两件事被人“拼接 ”在一起。
“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 兖矿集团有关领导表示,报道在个别细节上有点 出入
• 庭审中,双方主要争议焦点在于新闻报道的真实 性应达到何种程度。
案件发展
法律真实是在司法程序中可以被证据证 明的事实;而新闻真实是记者了解到的 事实,它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 报道应当追求客观真相,不得捏造虚构, 但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对其报道的 真实性,不可能与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 完全吻合。代理人认为,《实名举报上 司》一文记者的写作,建立在举报和实 地采访基础上,不仅有可靠的消息来源, 且所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兖矿集团有 关领导也表示,报道只是在个别细节上 有点出入,因此该报道是真实的。
3.要求:一方面要把事实报导准确无误, 另一方面要通过事实全面地连续不断地报导来 反 映出这个事实,整个全貌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微观是基础,宏观是提高。
新闻工作者要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 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 或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 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 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释
新闻是一种以人的观察和发现为中介的事实报 道。要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
1.报道在时间维度上所呈现的事实链条的有机 性:用今天的报道去纠正昨天的错误,再用明 天的报道来补充今天的不足——新闻对客观真 相的的呈现不是一次完成的,无法用一次报道 来终结它。
2.报道在空间维度展示的平衡性,要真切的观察 一个事物,单一视点永远是片面的,而立体化 呈现的最低要求是设置三个纬度以上的观察视 角。
• 不管是法律事实还是新闻事实都无法完全复原客观 事实。
• 新闻真实不同于法律真实
法律上对该问题的基本主张:
• 把新闻媒介核实新闻内容的要求无限推广,必须把 别人提供的情况全部一一核实才可以报道,这几乎 是不可能做到的。
• “微罪不举”,强调实质性真实。 即局部的、轻微的失实划入法律可以宽容的范围内。
• “一个报纸记者也只能把他自己视为一个复杂机体的一 个小小的器官,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选 择一种职能。例如,一个人可以侧重于描写他从民众 意见中获得的有关贫困状况的直接印象,另一个人作 为历史学家可以谈论这种状况产生的历史,沉着冷静 的人可以谈论贫困状况本身,经济学家则可以谈论消 灭贫困的办法,而且这样一个问题还可以从各方面来 解决:有时较多地着眼于地方范围,有时较多地着眼 于同整个国家的关系等等。这样,在有机的报纸运动 下,全部事实就被揭示出来。
• “真实、详尽、有见地的日常报道,需要同 时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使报道不孤立——仅 仅是真实地报道事实已经不够了。如今有 必要报道‘有关事实的真相’。”
案例
• 【“新闻”】1月13日,《南方都市报》所办南都网、新闻客户端及 法人微博刊发《南京众人围观裸女跳河 救助者被遗忘 没人帮忙拉一 把》称:昨日,南京一女子赤身裸体跳河,一男子跳下救人,待人 群散去,悲剧了。有网友同时爆料,“大家都去围观裸女了,那个 救人的哥们,大冷天的,也没人拉他一把。”现场图片显示,一黑 衣男子确系正在攀爬两米多高的垂直河岸,岸边无人上前拉他一把 。事后救人男子的朋友在微博上为其打抱不平,称救人男子如今正 在读大四,并在南京实习。
必须确有其事
事实的描述不能 有偏差(距离适 当可以宽容)
从事物的联系中去 把握事实,准确阐 述事实之间的关系
14新闻ISEC 20141104820 闫博
1.新闻真实的内涵 2.新闻真实应达到的程度 3.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 4.新闻真实受到的制约
5.造成新闻不真实的原因
哲学的真实 —探究事物 的本质
文学的真实 —生活的真 实,感受的 真实
司法的真实 —以法律为 准绳,以证 据为依据
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理论上讲新闻叙述与事实是否相符。 但新闻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身,这两者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距离适当,大家都会认为新闻是真实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