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森林资源经济评价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对于评价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经济评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来看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
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木材、竹子等森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森林还可以提供生态旅游、狩猎、观赏等多种休闲娱乐活动,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增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森林还具有保水、净水、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功能,能够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评价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可以从就业、经济增长、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是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
森林是地球的肺脏,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森林能够吸收和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减少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起到重要的碳汇作用。
森林可以防风固沙,遏制沙漠化的扩展,保护土壤、水源和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森林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重要保护区域,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吸附有害气体,净化环境。
评价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可以从碳汇、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空气净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生态足迹评估等方法进行。
成本效益分析是将森林资源利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对森林资源的投资利益进行评估。
投入产出分析则是通过衡量森林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来评价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生态足迹评估是通过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来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章 森林评价

第五章 森林评价-第一节 森林评价概述
二、森林评价的内容 1、林地 2、林木 3、副产品 4、设施 5、公益效能
第五章 森林评价-第一节 森林评价概述
五、计算基础
(一)计算方法 (二)用复利计算的一些方式
第五章 森林评价-第一节 森林评价概述
五、计算基础
(一)利息计算方法 1、单利法:Vn=V0(1+np) 2、复利法:Vn=V0(1+p) n
第五章 森林评价-第一节 森林评价概述
五、计算基础
单利与复利的差异见以下例子。
(三)林地期望价 SEV=[Au+Da(1+p)u-a+ …- C(1+p)u – (Vu(1+p)u+ Vu-1(1+p)u-1 + … + V1(1+p)1)] / [(1+p)u-1]
SEV=a / [(1+p)u-1]
------ 当每个轮伐期净现值已知
Au—u年的主伐收益, Da—a年的间伐收益 C--造林费用 ,V--管理费用 , p—利率 u—轮伐期
Ge={Au+Dm(1+p)u-n –(SEV + V/p) [(1+p)u-m-1]}/ (1+p)u-m
第五章 森林评价-第三节 林木评价
四、林木价的经验评价法
(一 )格拉泽式 Am=(Au-C0)m2/u2+C0 (二)马丁艾特式 Am=Au*m2/u2 (三)年龄价值曲线法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森林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森林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其价值,并为其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来看看森林资源对社会的影响。
森林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为直观的就是其对经济的贡献。
森林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木材、竹材、果实、野生动植物等产品,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
森林还是人们进行旅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森林资源的旅游价值不可忽视。
据统计,森林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创造了数千亿美元的收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森林资源还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的存在可以改善社会治安和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对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进行经济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森林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具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资源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
森林可以稳定地表土壤、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森林还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方式,森林资源为调节气候和减缓全球变暖发挥了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还是重要的生态旅游场所和自然保护区,它为人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场所。
对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和作用。
在进行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价值,即以森林资源产出的产品和服务为基础的经济效益。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是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影响经济的因素之一。
森林资源不仅能提供木材、果实、药物等直接的经济资源,而且能够调节气候、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效益,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此,对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评价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人类从森林资源中获取的直接经济效益,二是森林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作用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
首先是人类从森林资源中获取的直接经济效益。
这其中包含了木材、炭、果实、药物等等。
木材是最直观的森林资源之一,经济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制造纸张等。
一些稀有的木材,如玫瑰木、紫檀等,更是市场上的高价品种,其价格甚至超过黄金。
炭则用于生产钢铁和其他工业生产,也是烧烤、火锅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燃料。
果实和药物则是森林资源的另一种形式,它们通过蕴藏在森林中的花、叶、果实等部位提供给我们。
草药、野菜等也是森林资源的一部分,越来越被科学研究所发掘并说明其多种治疗功能。
根据目前市场获取这些经济收益的策略,大多数国家实行遵循市场规律的市场经济策略,这种策略的长期结果可能带来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其次是森林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作用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对于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保护自然环境不仅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欣赏大自然所带来的美好而言,还对于人类自身身体健康、疾病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影响。
森林具有天然的滞液、防风障等效益,还可以调节气温、湿度等自然气候因素,维护人们的生活环境。
森林也具有一些草药的作用,比如贝母、板蓝根等,它们能治愈多种病症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在国内,国家与地方政府沿着城乡规划布局更加融合、生态、休闲的新城市规划蓝图,增加了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等低密度建设。
同时政府也在愈加重视森林性质的游乐地和度假村等重要景区的发展。
与此同时,森林资源还有一种特殊的价值——其美丽的景观。
森林资源经济评价

林地的估价
(3)按收益方式的林地评价法 地租资本化法 将林地价格看做是林地所能提供的地租的资本 化价格
P R I
林地的估价
(4)按折衷方式的林地评价法 期望价折衷比较法
B B Bu ' Bu
标准林地市场交易价 评价林地期望价 标准林地期望价
林地的估价
(4)按折衷方式的林地评价法 收获收益价折衷比较法
林地的估价
(3)按收益方式的林地评价法 林地期望价法
Bu Au
Du (1 P)ua C(1 p)u V
(1 p)u 1
P
该公式以实行永续皆伐作业,假定每个经营周期林地上的收益相同 ,支出也相同,作为费用减去的只有造林费、管理费及其利息。计 算结果中包括地租和经营利润。作为林地价格,不应包括林木经营 者应当获得的合理经营利润这一部分。
林地的估价
(2)根据成本方式的林地评价法 林地成本价法
即根据投入林地的费用进行林地价格的评价
林地费用价法
根据购买林地的费用和把林地持续到现在状态所需的费 用,又称土地费用价法。一般包括:购买林地及其他为 取得林地所需费用;取得林地后的改良费用;改良费用 到评价时为止的期间利息。
林地的估价
(3)按收益方式的林地评价法 林地期望价法 指将某一林地能永久取得的土地纯收益,按一 定利率贴现成现值,用这个现值合计作为改林 地的价格。
断影响大
益
要求有完整的 需要发育成熟
资料和规范的 的市场交易为
标准
前提
森林环境服务估价 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土壤保育、固碳 供氧、森林防护、净化大气、游憩和生 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国民经济核算的难 点,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环境服务估价
1.涵养水源价值估计 蓄水价值、调解径流价值、净化水质价值 原理:替代工程法(影子工程法),假设存在 一个价值可以计算的工程,可以实现与森林涵 养水源量相同的蓄水功能,以其修建费用或造 价作为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具有丰富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对森林资源进行经济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其价值和重要性,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众多的生活物质和精神需求。
作为重要的木材产地,森林资源为建筑、家具、造纸等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森林还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运动等活动场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乐趣。
森林资源还可以作为碳汇,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调节气候,减少全球变暖和气候灾害的风险。
这些社会效益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森林资源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延续和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森林的生态功能非常丰富,能够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森林还是水源涵养区和采集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森林资源还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如防止山体滑坡和沙尘暴等。
这些生态效益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森林资源进行经济评价,需要考虑到其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方面,可以通过生产力、资源价值和市场需求等指标来评估其社会效益。
可以评估森林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就业机会的创造;评估森林资源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和产值的贡献;评估森林资源为旅游和休闲产业创造的价值和效益等。
可以通过生态恢复、环境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指标来评估其生态效益。
可以评估森林资源对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的贡献;评估森林资源对气候调节和空气净化的贡献;评估森林资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等。
对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还应该综合考虑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因为森林资源的价值和效益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量化和估算的。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对森林资源进行经济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其价值,为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木材、食物、药品等生活必需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森林还能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减轻农业就业压力。
森林作为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增加了收入。
森林资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着地球生态平衡。
森林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少全球变暖的风险。
森林还能够净化水源,保持水资源的稳定供应,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的发生。
森林还能够保持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缺乏对森林资源价值的正确认识,对森林进行过度开发和滥伐,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减少和退化,严重影响了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对于合理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主要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的评估。
直接价值是指森林能够直接为人类提供的物质需求,如木材、食物和药品等。
直接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来衡量,通过统计和调查等方法来评估。
间接价值是指森林对人类提供环境和生态服务的价值。
这需要通过综合评估和模型分析等方法来衡量。
森林的生态调节服务可以通过测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水资源的净化量和土壤保持能力等来评价。
森林的旅游业效益可以通过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等来评估。
还可以利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将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价值,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通过“潜在使用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和“环境费用法”等方法来评估森林资源的价值。
大学课件 林业经理 第五章 森林评价1 (NXPOWERLITE)

综合材是指短小材和小径材的综合平均价 ,其价格相对较稳定,其价格为620元/m3 (二)起征价 按建林『2004』8号建安县林业局和建安县 财政局《关于调整森林木材生产经营税费 计征指导价的通知》,调整后林业税费起 征价标准:杉木规格材每立方米400元,杉 木小径材每立方米200元。 (三)木材的经营成本
Ai Ci En= i n 1 i n (1 P )
u
En—n年里木资产评估值 Ai—第i年的收益 Ci—第i年的成本支出 U—经济寿命期 P—折现率 n—林分的年龄
(四)年金资本化法 年金资本化法是将被评估的森林资源每年的稳定 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再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 求出资产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年金
年金的的定 义 年金的分类
• 年金,国外叫annuity,是定期或不定 期的时间内一系列的现金流入或流出。
• 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 续年金
年金的计算 公式
• 年金现值和年金终值计算公式
第二节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市场法
成本法
收益法
第三节
一. 林木评价的基本方法
林木评价
(一)市场价倒算法 市场价倒算法又叫剩余价值法,它是将被评估森 林资源资产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 的成本(含税、费)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的部分作 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 E=W-C-F 式中:E――评估值 W――木材销售总收入 C――木材生产经营成本 F――木材生产经营利润
(五)税金费 (1)育林费:按统一计征价的12% (2)维建费:按统一计征价的8% (3)城建税:按销售收入的1%计 (4)木材检疫费:按销售收入的0.2%计 (5)教育附加费:按销售收入的0.1计 (6)社会事业发展费:按销售收入的0.2计 (7)销售费用:原木10元/M3,综合材11元 /M3. (8)管理费用:按销售收入的5%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4.6 ~6.6 ~8.5 ~10.3 ~11.9 ~13.5 ~14.8 ~16.1 ~17.2 ~18.3 ~19.2
例如某杉木林,年龄为14年,平均高为16m,由上 表可以查得地位指数为“20”。
地位指数“20”意味着该林分在标准年龄(20年) 时,平均高可以达到20m。
2.比较分析法
1.林地具有生产力 2.林地资源的有限性 3.地域性和不可替代性 4.开发利用的可选择性
——林地的使用成本是机会成本 5.林地使用效益的综合性
(三)我国林地资源质量
将我国林地质量划分为四等的话,一等 地占65%、二等27%、三等8%、四等 占10%;——注意这不能说明我国林地 的质量好!因为这是内部比较,反映内 部质量构成情况,没有国际比较! 在现有林地中,主要受坡度限制的占 72%,受土层薄限制的占18%,受土质 限制的5%。
树种组成
树种组成系数是某树种的蓄积量(或断面积) 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树种 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 数之和等于“10”。
由树种名称及相应的组成系数写成组成式,就 可以将林分的树种组成明确表达出来。
例如:杉木纯林,则林分的组成式为“10杉” 。油松和杨类组成的混交林,林分总蓄积为 100m3,其中,油松的蓄积为80m3,杨类蓄积 为20m3,该林分的树种组成式为:8松2 杨。
(一)含义: 林地资产评估是对某一时日的一定
面积林地使用权的价格进行评估。
(二)林地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
1.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是以类似条件林地的市价推算待 估林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Bu=K·Kb·G·S
Bu—林地评估值 K—林地质量调整系数 Kb—物价调整系数 G—参照林地单位面积的交易价格 S—被评估林地的面积
(1
S P)u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P
3.年金资本化法
年金资本化法是将被评估林地每年相对稳 定的地租收益作为资本投资收益,按适当 的投资收益率估算林地评估值的方法。其 计算公式为:
Bu
R P
Bu—林地评估值 R—林地年平均地租收益
P—投资收益率
4.林地费用价法
林地费用价法是以取得林地所需的费用 和把林地维持到现在状态所需的费用来 估算林地评估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
林相
林相,亦称“森林的外形”。
一是指林冠的层次,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 二是指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
林木价值较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 ,反之则称为林相不良。
林分密度之疏密度
疏密度是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 )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最好的林 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值 。
林分密度之郁闭度
标准年龄20年
16
18
20
~3.4 ~4.9 ~6.3 ~7.6 ~8.8 ~9.9 ~11.0 ~11.9 ~12.7 ~13.5 ~14.2
~3.8 ~5.4 ~7.0 ~8.5 ~9.9 ~11.1 ~12.2 ~13.3 ~14.2 ~15.1 ~15.9
~4.2 ~6.0 ~7.7 ~9.4 ~10.9 ~12.3 ~13.5 ~14.7 ~15.7 ~16.7 ~17.6
• 活立木蓄积量(大——含所有活立木蓄积) • 有林地蓄积量(中——含经济林蓄积) • 林分蓄积量(小——不含经济林蓄积)
二、林地生产力评价
(一)立地和立地质量 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生存的空间及与其相
关的自然因子(如降水、风、温度等)的综 合。
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的生 产潜力。
一块地,用于栽苹果可能好,用于栽核桃就不一定好; 同一块地对于不同树种来说立地质量评价结果可能不同
林分、林班、小班的差异
林分是把林子划分成的单元。
林班和小班是把林地划分成的单元。
林分和小班的划分是为了经营措施的制 定。 林班的划分是为了森林资源管理和统计 的方便。
(五)反映林地利用情况的指标
林地利用率=有林地/林地
中国大陆60%多 台湾100% 美德日朝90%以上
单位林地蓄积量(中国的低)
蓄积量包括:
第五章 森林资源评价
第一节 森林资源的经济学特征
第一节 森林资源的经济学特 征
一、森林资源的经济属性
(一)森林资源概念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上所生长的森林有
机体的总称。 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
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 因子等资源。
(二)森林资源的经济属性
1.森林资源的再生性——注意再生是有条件 的,再生资源往往最容易灭绝。
7.产业的双重经济性(森林既是营林产 品,也是森林旅游等产业的生产资料)
8.森林资源管理的弹性
经营时间弹性——无论生产还是收获的时间都有 弹性;
储存空间弹性——储存空间的选择很灵活;
功能交叉的弹性——森林有用材、防护、景观等 功能。
二、森林资源的分类方式
(一)按其 起源与演变划分 原始林资源、人工林资源、天然次生林
100.00
林分:
林分指内部结构特征(如树种组成、林 冠层次、年龄、郁闭度、起源、地位级 或地位指数等)基本相同,而与周围森 林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森林。
林分常作为确定森林经营措施的依据, 不同的林分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林班:
林班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 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 面积大小比较一致(我国一般为50-200 公顷)的基本单位。
(2)营林生产成本+利息 (3)林价+防护效益价值
2.影响林价的因素
(1)营林生产成本 (2)收益状况 (3)供求关系 ( 4 )森林资源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
3.林价评估时要进行森林资源状况调查
(1)以林分为单位调查 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 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 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的组成、森 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等的不同,划 分成不同的林分。
2.森林资源的稀缺性 3.森林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尤其是整体功 能(如生态、景观),而实体物质的功能是 可以替代的(如用煤、水泥等)。 4.森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长途运输。 5.森林资源的增值性——森林银行。
6.产品转化的巨差性(指蓄积和采伐量 之间的差距,中国是50:1,每年采伐约2亿 方);
树高 年龄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全国杉木地位指数表
指数级
6
8
10
12
14
1.0~1.4 1.4~2.1 1.8~2.6 2.2~3.1 2.6~3.6 2.9~4.1 3.2~4.5 3.5~4.9 3.8~5.2 4.0~5.6 4.2~5.9
~1.8 ~2.6 ~3.3 ~4.0 ~4.7 ~5.3 ~5.8 ~6.3 ~6.7 ~7.2 ~7.5
二、林价计算方法
(一)各种计算方法简介
1.市场价倒算法 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取得木材 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 本(含有关税费)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的部 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En =W-C-F En—林木资产评估值 W—销售总收入 C—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 F—木材经营合理利润
林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称 为郁闭度,它可以反映林冠的郁闭程度 及树木利用空间的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样点法估算林 分郁闭度,代替计算林冠垂直投影面积 与林地面积的比值。
(2)林分调查的因子
主要有:林分起源、林相、树种组成、林 分年龄、林分密度、立地质量、林木的大 小(直径和树高)、数量(蓄积量)和质 量等,这些因子的差别达到一定程度时就 视为不同的林分。
地位级法 地位指数法
(1)地位级法
依据林子平均高与其年龄的关系作为评定标 准——用地位级表来反映。
可以根据待估林地上的林木年龄和树高,查地位级 表确定其立地等级。
如小兴安岭的某一片天然红松林,60年了,树高平 均9米,则其林地地位级为Ⅲ级。
Ⅰ级地最好!级别越大越不好。
(2)地位指数法
地位指数是依据现在待估林地上某种树 的年龄和平均高度,推测其在标准年龄 时(一般取达到生长稳定的年龄)的树 高(这个树高叫做地位指数,该数据可 以通过查地位指数表得到)。
W=Y/Y.*100
W-被评价林地的级分
Y-被评价林地的指标值(如树高、蓄积等) Y.-标准林地(分值为100)的指标值
3.回归分析法
运用回归法建立林地生产力(用蓄积或 树高等表示)与林地各特征(如土层厚度、 坡度等)的关系式,然后依据具体地块的特 征确定该林地的生产力。
三、林地资源货币评价——林地 资产评估
Da、Db—现实林分第a、b年的间伐纯收入
U—经营周期 V—年均营林生产间接费用(包括森林保护费、营林设 施费、良种实验费、调查设计费、基层生产单位管理费 、场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P—利率
则永续经营下,土地各年纯收益的现值 总和(即土地期望值)为: 由无限期年金求
现值:
P
S
V
Bu
Q V P
(1 P)u 1 P
n
Bu A(1 P)n M i (1 P)ni1 i 1
Bu—林地评估值 A—林地购置费 Mi—林地购置后,第i年林地改良费 n—林地购置年数 P—利率
(三)各类林地资产的评估方法选择
林地资产评估方法中: 现行市价法适用于各类林地资产评估; 年金资本化法适用于林地年租金相对稳 定的林地资产评估; 林地费用价法一般适用于苗圃地等林地 资产评估。 林地期望价法适用于能够产生经济收益 的林地资产的评估。
资源 (二)按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划分
经营性、非经营性森林资源 (三)按林种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