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事故应急措施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精选7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1一、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包括压缩气体、爆炸品和易燃的液体和固体、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湿也易燃的物品、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及腐蚀品等。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一)从事储存、保管和使用的物质部门和处置废弃化学品的单位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主要负责人要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符合有关法规、法律、规章中的规定和国家标准,对危险化学品安全负责。

对安全知识、法律和法规、专业技术、职业防护知识和应急救援知识进行培训。

(二)危险化学品储存、保管和使用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保管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统一实行规划和审批,并形成制度,区市级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当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进行规划用于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和储存,物质部门在储存和保管危害化学品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区市级的规划,要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许可,要建立健全的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和管理。

剧毒化学品储存的物质部门要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和设区的市级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储存和保管。

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保管要有专用场地,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要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专人管理。

2、危险化学品的领取要经过有关部门核准后方可进入市场物质部门在领取化学品前,要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获得许可文件后方可进行储存和保管,并时刻接受监督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经营活动。

物质部门在危险化学品没有出库之前,要看生产企业有没有生产许可证,看危险化学品有没有质检部门检验合格的包装物。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预案是指为应对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突发事故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

它通过对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事故发生时的抢救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公众的危害。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供参考。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1、前言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预案旨在指导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保护员工的安全以及减少对环境和公众的危害。

2、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保障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

(2)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响应和处理事故,减少损失和危害。

(3)科学合理:根据事故情况采取恰当的救援措施,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

(4)协调合作:各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协调配合,共同开展救援工作。

(5)持续改进:事故救援工作应不断总结经验,提出完善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救援效果。

3、责任部门(1)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事故发生单位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事故的初期抢救。

(2)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和监督事故发生单位的救援工作。

(3)环保部门:负责监测和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减少和修复环境污染。

(4)医疗救护部门: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医疗支援。

(5)公安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和事故扑灭工作。

4、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措施①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设备和容器的正常运行。

②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评估。

③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和自救能力。

(2)事故发生时的抢救措施① 危险源控制:快速切断危险源,防止进一步扩散和泄漏。

② 人员疏散: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引导员工到达安全区域。

③ 救助伤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伤员的安全。

化学品应急处理措施

化学品应急处理措施

化学品应急处理措施化学品意外泄漏或事故发生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有效地应对问题,可以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护人员安全。

以下是化学品应急处理的基本措施:1. 停止泄漏源首要任务是迅速停止化学品的泄漏源。

可以采取封闭泄漏点、使用堵塞剂或者其他方法来阻止泄漏进一步扩散。

同时,确保安全人员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防止中毒或灼伤。

2. 疏散人员在化学品泄漏或事故发生时,需要立即疏散周围人员。

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远离事故现场,并按照预先制定的疏散计划进行操作。

3. 报警求助一旦发生化学品事故,立即向相关部门或应急机构报警求助。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请求消防队、卫生防疫部门或其他专业机构前来协助处理。

4. 个人防护在处理化学品泄漏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服、防毒面具、护目镜等。

防止有毒气体、腐蚀性液体等对人体造成伤害。

5. 封锁污染区域将泄漏物封锁在污染区域内,避免污染扩散至其他区域。

可以采取设置警戒线、栅栏等方式,防止他人误入事故现场。

6. 应急处理根据化学品种类和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可以是中和污染物、清除泄漏物、稀释有毒气体等,有效地控制事故发展。

7. 现场清理事故处理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清理。

清除残留的化学物质、清洗污染物、修复设备设施等,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以上就是化学品应急处理的基本措施,希望在真正的应急情况下,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化学品事故,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对于从事化学品生产、储存等工作的人员来说,必须熟悉掌握这些应急处理知识,确保在危急时刻能够迅速应对,避免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优秀10篇)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优秀10篇)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优秀10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1一、危险特征:1.因溶解剧烈产生大量热量,使水四溅。

2.易溅到工作人员皮肤或眼睛里。

二、目前控制情况:1.火碱、硝酸存放在危险品库房内。

2.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规程不熟悉。

三、情景假设:1.在配制酸液时操作人员未戴胶手套。

2.未按操作方法进行配制使酸液四溅。

四、应急:1.现场人员发生应急呼救,并立即穿戴防护手套、防护镜,从应急桶中取出回丝清理泄漏液体。

2.用干净水迅速冲洗溅到皮肤或眼睛部位的酸液,冲洗时间(10—15分钟)。

3.送医务室治疗。

4.重新操作遵循酸入水,严禁水入酸。

5.与原料隔离,挂警示牌。

6.现场处理完毕后,应急人员要清洗双手反复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2一、总则1.1编制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增强全市交通行业危险化品事故的应对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依据《某某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某某市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某某市交通局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结合全市交通行业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1.2.1《某某市交通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称预案)为《某某市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子预案,适用于某某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需要交通部门抢险救援的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

1.2.2本预案同时适用于我市交通行业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3-9人死亡、或10-50人伤害、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损失的事故)。

1.3工作原则坚持政府领导、统一指挥,以人为本、确保安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单位自救、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预案,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实施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指挥下,分级管理,分级实施。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市交通局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和三个职能组,按照规定职责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储存、搬运、生产或使用化学品的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或财产损失。

面对化学品事故,正确的应急处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就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类突发事件。

一、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1.确保人员安全:事故发生后,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如果有人员受伤,应立即移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同时,确保其他人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远离化学品泄漏区域。

2.紧急停电和切断气源:在化学品事故现场,电力和气源的存在可能会引发爆炸或火灾等更严重的后果。

应立即采取措施停电,切断与事故相关的气源,以降低事故的风险。

3.隔离污染区域:对于化学品泄漏区域,应立即进行隔离,设置警戒线,并告知周边人员不得靠近事故现场。

这样可以避免事故的蔓延,并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4.报警和求助:及时向消防部门和相关应急机构报警,告知事故的发生和事故现场的情况。

消防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将会迅速赶到现场,提供专业的救援指导和支持。

二、化学品事故的具体应急处理方法1.止血救治:对于人员伤亡的情况,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止血、清理细菌感染等。

同时,将伤员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和观察。

2.物理隔离与减缓蔓延:对于化学品泄漏,可以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阻止泄漏物质进一步蔓延。

例如,使用防渗漏材料覆盖泄漏物质,减少其向周围环境扩散的可能性。

3.化学品中和处理:对于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化学品,可以使用中和剂对泄漏物质进行中和处理。

这样可以减少化学品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4.排除火源:如果化学品事故引发了火灾,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火源。

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具或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消防安全人员的指导。

5.紧急清除和处理:化学品泄漏后,及时清除和处理泄漏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使用特殊清洁剂或者吸收材料进行清除,确保泄漏物质不再对周围环境造成进一步危害。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1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工作,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预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危险目标和危险种类的确定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本学校目前使用的化学品、实验耗材、仪器和防护设备进行了辨识并综合分析其危害程度,确定了下列危险目标和危险种类。

1、危险目标:学校综合楼一楼右侧实验仪器室。

2、危险种类:化学药品泄漏,化学药品火灾,危险化学品中毒。

二、灾情报告、报警程序1、医疗急救电话:120。

2、本校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班科学教师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首先进行个人防护,然后按照事故不同类别分别采取相应的现场处置措施,并立即报告本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判断事故等级和趋势后采取相应的内部外部联络。

三、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处置程序1、易燃、有毒气体泄漏: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然后迅速开门窗通风,并按照危险程度通知临近实验室或整座建筑人员撤离至上风区,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对泄漏源进行控制处理: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带塞的玻璃瓶中。

2、易燃、腐蚀、有毒液体泄漏: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避免中毒和受到灼伤,然后使用相应物资擦拭和吸收。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突发情况。

化学品事故一旦发生,会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进行讨论。

一、神经毒剂事故的应急处理神经毒剂事故是指由高毒的神经毒剂所引发的事故,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严重损害。

面对这类事故,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确保人员安全:迅速疏散受影响人员,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2.寻找源头:确定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化学品品种,尽快切断泄漏源。

3.紧急处理:立即采取措施将受污染的人员进行清洗和脱离危险区域,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4.急救措施:受伤人员应立即送往医院,专业医疗人员进行抢救和治疗。

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爆炸事故是指由于化学反应或外界因素引起的剧烈气体或物体的爆炸。

面对这类事故,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安全疏散:迅速将周围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次生伤害。

2.控制火势:尽可能地使用消防器材或泡沫剂控制火势的蔓延,减少火灾面积。

3.急救伤员:对于受伤人员应及时进行急救,包扎创伤、止血等。

4.清理现场:事故发生后,应进行现场的清理工作,清除残余物质、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三、化学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化学泄漏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因泄漏引发的事故。

面对这类事故,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个体防护:及时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毒面具等,做好自我保护。

2.隔离泄漏源:利用隔离设施、堵塞或切断泄漏源头,以防止泄漏物进一步扩散。

3.通风处理:保持通风系统畅通,并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将有害气体排出室外。

4.紧急处置: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吸收剂或中和剂进行紧急处置,减少对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保证人员的安全。

同时,在事故发生后,应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影响。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1.确保人员安全: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安全。

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并切断与事故地点相关的电源和气源,以避免进一步的事故扩散。

2.通知应急机构: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当地的应急机构,如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以便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3.采取隔离措施:对于泄露或溢出的危险化学品,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可以利用围栏、挡板等物质进行隔离,并阻止人员靠近事故现场。

4.穿戴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进行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时,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

如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接触危险物质的风险。

5.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根据事故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

可以采取化学中和、稀释稀释、溶解和吸附等方式,将危险化学品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将其固化、稳定,减少危险化学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6.紧急救治伤员: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可能有人员受到伤害,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可以采取吸入治疗、人工呼吸、使用救生药物等方法,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7.清理事故现场: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得到控制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工作。

应按照相关法规和程序,进行危险物质的收集和处置。

清理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防止危险物质再次泄漏或被误处理。

8.事故调查和事后评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的分析。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

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工作需要专门的培训和专业知识。

各个单位和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机制,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测,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47591 化学品事故应急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化学品事故应急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本公司常用的化学制剂有:浓硫酸(H2SO4)、盐酸(HCl)、烧碱(NaOH,有固体和液体)、草酸(H2C2O4)、双氧水(H2O2)、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冰醋酸(C2H4O2)、蚁酸(HCOOH)等。

这些化学制剂接触到人体时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为此,公司要求所有危险化学制剂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相关劳保用品,并针对不同的化学制剂制定不同的事故应急措施,供全体员工学习、交流,提高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

1. 浓硫酸的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⑴浓硫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浓硫酸是指浓度在90%以上的硫酸。

其外观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工业品略带黄色,无臭,能吸收空气中水份,其蒸汽有刺激性,有强烈腐蚀性和氧化性。

①吸水性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

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②氧化性浓硫酸是一种强酸性氧化剂,可以直接和金属作用,生成金属硫化物和硫酸盐;但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反应特殊,刚开始浓硫酸会把铁、铝氧化了,使铁、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里面继续氧化,即钝化。

③强腐蚀性由于浓硫酸可以和很多金属发生作用,因此对贮存浓硫酸的容器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浓硫酸对铅和低碳钢无腐蚀。

④危险性、有害性浓硫酸属于急性有毒、有强腐蚀性的物质。

虽然它本身较稳定,不会燃烧,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由于它能侵蚀铁,而在产生的气体聚集时,就有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危险;此外,高浓度的硫酸与某些有机物接触,也有可能引起火灾。

浓硫酸与人体任何部位直接接触都会造成化学烧伤,例如皮肤接触浓硫酸会引起重度烧伤,原因是浓硫酸使皮肤中的蛋白质变性;硫酸误入眼睛会使眼睛失明,硫酸蒸汽对眼睛有刺激性,严重时也会使人失明;人如果吸入热硫酸蒸汽,会损伤呼吸道和肺组织;经常或反复吸入硫酸蒸汽,会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或支气管炎,还会使牙齿变黑,引起牙齿酸食症。

误饮硫酸会造成消化道灼伤导致死亡。

⑤人身防护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

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⑵急救措施①当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使得浓硫酸进入眼睛时,要直接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或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溶液彻底冲洗。

用手指小心地将受伤眼睛的眼睫毛翻开,用水冲洗眼球、眼睫毛的各个角落,不能用油类或油性药物涂于眼睛内,然后立即送医治疗。

②当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使得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要直接用大量的流动水不断冲洗皮肤,但不能用手或毛巾等物搓洗受伤皮肤也不能直接用碱性溶液等来中和浓硫酸。

部分浓硫酸溅到衣服上时,应立即脱下用水冲洗,如果大量的浓硫酸溅到衣服上时,在急速脱下衣服时,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

当浓硫酸大面积重伤人体皮肤时,会引起人体心跳加快、发汗、虚脱、直到休克等症状,此时要让患者躺下,立即拨打120求助,没有医生的指示,不要用油类或药剂涂敷于伤口部位。

③当工作人员不慎吸入大量浓硫酸蒸汽或酸雾时,要及时用毛巾等物蒙住口、鼻,并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流通或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④经过初步处理的员工,若伤势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2. 盐酸的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⑴盐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成分:HCl ,含量: 工业级36%。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易挥发性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不燃,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一般实验室使用的盐酸为0.1mol/L ,pH=1一般使用的盐酸pH在2-3左右(呈强酸性)禁配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⑵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

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3. 烧碱的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⑴烧碱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caustic soda而在香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烧碱水)呈强碱性。

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是,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氯化氢等酸性气体。

且在空气中易潮解而液化;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

腐蚀铝性物质,不腐蚀塑料。

只需放在空气中数分钟,就会吸收水分,成为液态毒药。

除溶于水之外,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

其液体(烧碱水)是一种无色、有涩味和滑腻感的液体。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可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⑵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应尽快用蛋白质之类的东西清洗干净口中毒物,如牛奶、酸奶等奶质物品。

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

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4. 草酸的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⑴草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草酸,又称乙二酸、修酸,它一般是无色透明结晶或粉末,对人体有害,会使人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一次摄入1500mg左右会至人死亡。

草酸的酸性比醋酸(乙酸)强10000 倍,是有机酸中的强酸。

易溶于乙醇,溶于水,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和氯仿。

草酸有毒。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极易经表皮、粘膜吸收引起中毒。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

⑵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摄入量大时(1500mg左右),漱口,催吐,并立即就医。

5. 保险粉的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⑴保险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保险粉,化学名称连二亚硫酸钠,又名低亚硫酸钠,属于一级遇湿易燃物品。

有含结晶水(Na2S2O4·2H2O)和不含结晶水(Na2S2O4)两种。

前者为白色细粒结晶,后者为淡黄色粉末。

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氧气而氧化,同时也易吸收潮气发热而变质,并能夺取空气中的氧结块并发出刺激性酸味。

加热或接触明火会引起燃烧,自燃点250℃。

与水接触能放出大量的热和易燃的氢和硫化氢气体而引起剧烈燃烧,遇氧化剂,少量水或吸收潮湿空气能发热,引起冒黄烟燃烧,甚至爆炸。

连二亚硫酸钠有毒,对眼睛、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它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还原清洗、印花和脱色及用作丝、毛、尼龙等织物的漂白,由于它不含重金属,经漂白后的织物色泽鲜艳,不易退色。

①主要危险性连二亚硫酸钠俗名保险粉,但是保险粉实际上是不“保险”的,众多的事故表明保险粉的自燃性、爆炸性、毒害性、遇水或酸易燃的性质,以及其水溶液的不稳定等性质决定了它的危险性,一旦发生意外,其火灾危险性是巨大的。

②遇水或遇酸易燃性连二亚硫酸钠依据国家标准GB6844-8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属于一级遇湿易燃物品,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剧烈,产生可燃气体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并放出大量的热。

连二亚硫酸钠由于其成分中的硫属于中间价态,化学性质不稳定,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遇到氧化性强的酸类,例如:硫酸、高氯酸、硝酸、磷酸等强酸,两者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和有毒气体SO2。

③自燃性连二亚硫酸钠自燃点250℃,由于其燃点低,属于一级易燃固体(燃点一般在300℃下,低熔点者闪点在100℃以下),遇热、火种、摩擦和撞击极易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灾危险性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硫化氢气体也可能造成更大燃烧面积,加大其火灾危险性。

④爆炸性连二亚硫酸钠为淡黄色粉末状物质,呈粉末状的物质容易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发生粉尘爆炸,且连二亚硫酸钠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锰酸盐等组成的混合物具有爆炸危险性,即使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稍经摩擦或撞击即发生爆炸,特别是受热分解后,反应后生成的易燃气体,易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那么其爆炸危险性更大。

⑤毒害性连二亚硫酸钠本身就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一旦遇水发生燃烧或者爆炸,其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大部分都是有毒的气体,例如:硫化氢、二氧化硫。

⑥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可用大量水,切勿用少量水。

6. 冰醋酸的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⑴冰醋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冰醋酸又名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

爆炸极限4%~17%(体积)。

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①对人体的危害性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