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中药药方)
甘草泻心汤治疗慢性结肠炎72例

治愈 : 药 4 8周后 , 用 ~ 大便恢 复正常 , 腹痛症 状 消失 , 随访半年无 复发者 ; 效 : 并 有 用药 4 8 — 周 后腹痛减轻 , 泄泻次数减少 , 大便正常 , 但停药后又 复发者 ; 无效 : 用药 4 8 ~ 周后 ,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
作者简介 : 崔风魁(9 3 ) 男, 1 6一 , 毕业于天津 中医学院, 副主任 医师, 研究方向: 慢性 下消化道疾病研 究。
心汤为主方 , 随症加减 , 煎服 , 日 1 , 水 每 剂 治疗 4 8周。结果 :2例 中,  ̄ 7 治愈 4 , 81 有效 1 , 1.%; 9例 占6 .%; 4例 占 94
无效 9例 , 1.%。总有效率 8 . 占 2 5 75 %。结论 : 甘草泻心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 显著。
沾 液 、 秘 或 泄 泻 交 替 性 发 生 、 好 时坏 , 绵 下 便 时 缠
7 2例 中 , 愈 4 治 9例 , 6 .%; 占 81 有效 1 4例 , 占
1. 无效 9 , 1 . 总有效率 8 . 9 %; 4 例 占 2 %, 5 7 %。 5
4 典型 病例
断、 反复发作 。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 病 原 因分 为 特 异 性 , 即有 明显 原 因 的结 肠 炎 , 和
20 08年间治疗慢性结肠炎 7 例 , 2 取得 一定疗效 。
报道如下 。
1 I 床 资 料 } 6 i
复发作 。曾到专科医院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 诊断为 慢性结肠炎。舌淡 、 苔黄 白相兼 , 脉弦滑。按上方法
治 疗 , 药 至 4周 后 , 状 消 失 , 用 药 2周 , 状 用 症 再 症
甘 草 泻 心 汤 为 主方 : 甘 草 3g 大 枣 1 炙 0, O枚 , 干姜 、 连各 lg半 夏 、 黄 O, 党参 、 黄芩 各 1g 5 。气 虚重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引言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在慢性结肠炎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相关疗效。
中医药治疗方法在中医药治疗中,针对慢性结肠炎的不同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采用综合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中医药治疗方法:1.中药汤剂:根据慢性结肠炎的病情和症状,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汤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白芍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3.中药灌肠:中药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给药的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结肠黏膜,具有清热、消炎的作用,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4.饮食疗法:中医药治疗中非常重视饮食调理,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尤其重要。
中医师会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增加纤维素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中医药治疗的疗效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治疗可以缓解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中医药可以减轻疼痛感觉,稳定肠道功能。
减少发作次数慢性结肠炎患者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发作,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发作的次数。
中药汤剂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结肠炎的发作风险。
改善生活质量慢性结肠炎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针灸疗法、中药灌肠等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感觉,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
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时,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1.治疗方案个体化: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有所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2.配合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应继续配合西医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第一篇: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马齿苋汤治肠炎【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
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
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
6%),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
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结肠炎治疗一绝

结肠炎治疗一绝 1.半枝莲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半枝莲15g泡水经常服用。
一般用上2个月,就能痊愈。
我在临床上治愈了很多这样的病人,希望在此给大家共同学习。
互相交流。
2.喝酸奶治结肠炎得了结肠炎反复发作,让人很烦恼。
一天一瓶酸奶,就可以治疗结肠炎。
涧西区王女士致电本刊说,八年前,她的爱人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面吃饭。
久而久之,患上了结肠炎,一天能上四五次厕所,人明显消瘦。
他到多家医院治疗过,抗生素、消炎药等用了个遍。
但是,结肠炎总是不能治愈,反复发作令他很痛苦。
后来,一名医生推荐王女士的爱人喝酸奶,说对治疗结肠炎有一定作用。
王女士的爱人坚持每天喝一瓶酸奶,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结肠炎竟然不治而愈。
此后,每天喝一瓶酸奶,成了王女士爱人的生活习惯。
王女士后来查询资料了解到,结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会发生变化,而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以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
3.黑矾加鸡蛋治疗结肠炎对于由结肠炎引起的长期慢性腹泻,可吃黑矾加鸡蛋进行治疗。
此偏方由瀍河回族区的范金山和张虎齿提供。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将鸡蛋打开一个小口,把蛋清倒出来一点儿。
2. 把约6克黑矾粉倒进鸡蛋里,然后用筷子轻轻搅匀(黑矾较苦,搅匀可以减少苦味)。
3. 用面糊把鸡蛋包起来,面糊适当厚一些。
4. 将鸡蛋放进烤箱,当面糊烤至发黄微焦时取出,把面糊、鸡蛋全部吃掉;也可以蒸着吃,像蒸馒头一样,蒸15分钟即可。
范金山介绍,连续吃3天,就会有效果,不成形的大便就会成形了。
(因个人体质有差异,效果会有所不同)4. 结肠炎治疗一绝结肠炎治疗一绝这是我在上卫校时,我的恩师告诉我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可谓一绝!现在拿出来供大家分享,因为我也是受益者,所以有好东西也应该献出来,大家共同学习。
其方为:栗壳10g 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
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可治愈。
注意:是(板)栗壳不是罂粟壳.5.溃疡性结肠炎临床验方我献出一临床验方。
结肠炎偏方有效

结肠炎偏方有效(转载)一、玉米棒的芯子,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二、生姜片,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
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三鲜马齿苋30-60克煎水1饭碗,冲入捣烂的大蒜泥lO-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糖,1日2次。
四白木耳5-20克,浸泡数小时,以文火煮烂,酌加冰糖,每日2次。
五每晚将250g山药煮而食之。
结肠炎偏方发表时间:2010-05-09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3344)民间中医授我治疗结肠炎偏方,拿出与同道分享,组方为;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清晨起床后,取一块拇指大小的生姜,洗净后用小刀将皮削掉,切成薄片,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
午、食疗用姜片当菜用。
我爱人患肠炎半年多,用上述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隔姜灸神厥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去年秋天开始,我每天早晨喝绿豆汤泡黄芪,下午吃五颗大红枣,晚上用热水泡脚绿豆汤是清肝火的,可以改善上热,黄芪是养脾的,之所以泡而不是煮,主要是怕上火。
具体做法是:绿豆一大把,加水煮十分钟,倒入容器中加五大片黄芪浸泡,十五分钟后喝光。
早饭尽量喝粥,粥本身也有滋润肠道的功能。
大红枣尽量买好一点的,可当零食。
红枣能健脾开胃,而且是维生素C之王,铁含量也高,补气血。
而泡脚的用意在于改善下寒,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周做一次足疗,多按摩一下脚底穴位和下肢,耐受力强的还可以试试藏式蒸足,让人大汗淋漓,颇能改善血液循环。
三个月之后,我的结肠炎好了一半,除了偶尔喝酒时发作外,基本上康复了。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此法又与睡眠有相关性,睡眠不好则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睡觉前泡泡脚多半睡得好。
下面就讲讲我是如何治好结肠炎的吧。
我自己研究了一下,知道这个病是一个模糊型疾病,没有对症药,病因也不能精确描述,但与饮食不周和长期精神紧张有关,流行于白领阶层,多见于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常吃夜宵之人群。
中医治疗结肠炎的几则名医名方

中医治疗结肠炎的几则名医名方中成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有医家报导:用中成药锡类散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获得满意疗效。
笔者经反复验证,效果确切。
现将具体用法简介如下:取锡类散10克、云南白药10克混匀,加净水50毫升,调匀,吸入灌肠器,直接灌注肛门直肠内。
灌肠前先要清洁直肠(清洁灌肠),灌肠方法同一般灌肠,保留灌肠时间为20分钟。
早晚各灌1次,15天为1疗程。
疗程之间休息两天,一般2-3个疗程,即可好转,3-5个疗程可基本痊愈。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
在临床上,习惯用汤药方调治。
而口服用药,须经胃、小肠吸收,再下达结肠和直肠,药力由此减弱,难以控制。
故疗效往往欠佳。
本法用直肠给药,药专力宏,直达病所,能更有效地改善局部炎症病灶,使病变部位得到修复,同时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肝、肾的影响。
锡类散,内含牛黄、珍珠粉、青黛等药物,有清热解毒、化瘀生新作用,用于治疗黏膜病变,疗效显著。
云南白药,其中含有田七成分,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消肿生肌功能。
两药配伍,能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用。
中药肛门滴灌可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36岁,因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6个月而到医院就诊。
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有腹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腹泻每天3至4次,呈糊状,混有黏液、脓血;时有低热和恶心呕吐;以上症状每因饮食失调、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后加剧。
患者曾到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医生均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使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不佳。
患者家庭成员中有类似病史。
形体消瘦,脸色苍白。
左下腹压痛(+),可触及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大便常规示:可见黏液脓血,红细胞(+++),白细胞(++++),未见巨噬细胞和病原体。
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不清,表面呈颗粒状,脆性增加,触之易出血;偶见糜烂及溃疡。
5味中药治好了我的慢性结肠炎)

我已年过古稀,患慢性结肠炎曾持续30年之久。
开始时急性发作,发寒发热,腹泻如流。
以后转为慢性,时而腹泻,时而便秘,经常跑医院求助西医西药,抗生素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开始一段时期应用,可见一些疗效。
但随着时日的迁延,虽药量越用越大,品种越用越多,什么土霉素、青霉素、白霉素、麦迪霉素、红霉素、金霉素和氟呱酸等都使用过;什么口服、肌注、滴注和灌肠等都运用过,而药效却越来越微。
特别是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结果,有害细菌产生了抗药性,有益细菌也惨遭其殃,导致了生理机能严重紊乱,给我的身体、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我曾在地区外贸系统担任过一定的领导职务,联系供销,乘车搭机,乃是我的本职需要。
记得有一次我从长沙乘火车去广州,车上拥挤不堪。
在车上我结肠炎发作了,却不能上厕所。
此时我腹部绞痛,伸不直腰,卷缩一团蹲在车上,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直流,列车员见了我如此惨状,马上将未开放的厕所开锁,优先让我方便,类似如此尴尬情景举不胜举。
一句话,慢性结肠炎的痛苦伴随我煎熬了30个春秋。
直到1990年,我逐渐意识到,医治这种顽疾,光靠抗生素不行,应该转变观念,向中草药求救。
此时,巧遇文艺界一位退休的钟大姐,她向我详详细细介绍了可用五味中草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用量与用法。
这五味中草药是:车前草、马齿苋各50克(晒干),黄连、黄柏、黄芪各15克,前两种可到野外自采,后三种可到中药店购买。
先将“三黄”煮沸10分钟,再将“三草”混煎15分钟,煎成750克水剂,早、中、晚饭前三次分服,12小时后可见药效……我听得入神,并做了笔记,回到家里,立即翻阅病理学和中草药典。
药典阐述: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匍匐地面,叶片小,倒卵形,黄色小花,能耐旱,生命力强,味甘凉,是消炎退热良药,特别是对急、慢性结肠炎有特效。
车前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长卵形,花序穗状,结蒴果,叶甘凉,叶片和其根是利尿止泻良药。
我立即到野外采回“二草”烘干,并到中药店买回“三黄”,备药就绪,照煎照服,果见初效。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
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
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
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
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
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
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
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
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
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
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
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
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腹泻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3-4次;重者每日排便次数可多至30余次。
粪质多呈糊状及稀水
状,混有粘液、脓血。
2.腹痛轻型及病变缓解期可无腹痛,或呈轻度至中度
隐痛,少数绞痛。
3.其他症状严重病例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二、全身表现:
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常有低度或中度发热,重者可有高热及心动过速,病程发展中可出现消瘦、衰弱、贫血、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营养不良等表现。
三、肠外表现:
常有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葡萄膜炎、口腔粘膜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等免疫状态异
常之改变。
四、临床类型:按本病起病缓急与病情轻重,一般可
分三种类型。
(一)轻型临床最多见。
起病缓慢,症状轻微,除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粘液血便外,无全身症状,病变局
限在直肠及乙状结肠。
(二)重型较少见。
急性起病,症状重,有全身症状及肠道外表现,结肠病变呈进行性加重,累及全结肠,
并发症也较多见。
(三)暴发型最少见。
常见中药治疗: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
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
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
9
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
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
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
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五)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
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
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涂家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