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统计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药剂科根据2021年1至12月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
以上结果示,从1月至12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持续下降,但均未达到目标。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方案》的要求,医疗机构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至从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抗菌药物使用率持续下降,各科室积极学习,整改,成效明显。

但全院各科还存在以下问题,需持续改进:
1.无指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时有发生。

3.急诊科病人静脉输液使用抗菌药物较多,且选用抗菌药物起点高;儿科也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起点高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使用考核方案(试行)》严格奖惩制度,药剂科及时与院属各科室沟通和协调,加强督导。

某某医院 2021年12月28日。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抗菌药物使用统计表

抗菌药物使用统计表

附件1抗菌药物(通用名)商品名(如果有)剂型包装规格规格用量金额(万元)生产企业购入理由联系人:联系电话: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月调查表医疗机构名称: 数据收集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每月)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A)同期I 类切口手术总例数(F)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A/B*100%)抗菌药物临时一次性购入统计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J/K*10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例数(I)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K)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的比例(I/F *100%)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E)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术前0.5-2h内给药例数(G)同期出院总人数(B)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C/D*10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L*100/M)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E/F *100%)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C )同期就诊总人数(D )出院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送检例数(J)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M)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 DD 数)(L)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h内给药百分率(G/F*100%)抗菌药物(通用名)商品名(如果有)剂型包装规格规格用量金额(万元)例:头孢地尼分散片希福尼分散片50mg×12/盒50mg 200179.49联系人:联系电话:医疗机构名称: 数据收集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每月)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及使用情况月统计表生产企业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注: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不超过35种。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表(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X 100% 。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X 100%。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X 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 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 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 小时内给药例数X 100%。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x 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x 100 。

抗生素计算

抗生素计算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计算方法
一、.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病例调查表统计,以病例为单位):
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同期总出院人数
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总消耗量(∑DDDs)×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公式一)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某抗菌药物的消耗量(DDDs,也称使用频度)=(该药口服剂型的总药量/该药口服剂型的限定日剂量(DDD))+ (该药注射剂型的总药量/该药注射剂型的限定日剂量(DDD))(公式二)。

如果该药的口服和注射剂型的DDD值是一样的,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某抗菌药物的消耗量(DDDs,也称; 使用频度)=(该药口服、注射剂型的总药量/该药的限定日剂量(DDD))(公式三)。

每个药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参考“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包括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包括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包括根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普遍较高。

根据数据,超过70%的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

这也意味着抗菌药物在医院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静脉用药是抗菌药物主要的给药途径。

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住院患者接受的抗菌药物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给药。

这反映了在住院患者治疗中,静脉给药能够提供更迅速和准确的药物输送,从而更好地控制感染的扩散。

此外,广谱抗菌药物是首选。

数据显示,超过60%的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选择了广谱抗菌药物。

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对多种细菌有效的作用,可以应对不同种类的感染。

然而,广谱抗菌药物也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发展,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此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普遍过长。

根据数据,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时间为10天。

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前仍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这表明了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费用。

最后,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

数据显示,有一小部分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没有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而是根据临床经验进行了选择和使用。

这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从而加剧了耐药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普遍较高,主要通过静脉给药,广谱抗菌药物为主要选择,使用时间普遍过长,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问题。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防止耐药性的发展,医院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管理,鼓励医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进行个体化的抗菌治疗。

另外,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级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怎么算

二级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怎么算

二级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怎么算
在二级医院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是评估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确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是评估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用药政策的基础。

以下是计算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定义
抗菌药物使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医院中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数量与总入院患者数量的比值。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反映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率计算公式如下:
抗菌药物使用率 = 抗菌药物使用患者数量 / 总入院患者数量 × 100%
举例说明
假设某二级医院在一个月内共有1000名患者入院,其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患者数量为200名,则抗菌药物使用率计算如下:
抗菌药物使用率 = 200 / 1000 × 100% = 20%
计算注意事项
在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统计准确:确保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信息记录准确无误。

2.统一时间范围: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时间范围一般为月份或季度,
保持统一。

3.包括所有抗菌药物: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时,应包括所有抗菌药物的
使用情况。

4.与临床实际相符:抗菌药物使用率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避
免武断评价。

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率是评估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正确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可以帮助医院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用药政策,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二级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如何计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