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产业发展与展望

合集下载

化肥销售行业市场分析

化肥销售行业市场分析

化肥销售行业市场分析第一部分行业发展历史与趋势 (2)第二部分主要化肥产品及特点 (4)第三部分化肥生产与供应链 (6)第四部分市场规模与增长率 (8)第五部分化肥市场地区分布 (10)第六部分竞争格局与主要厂商 (13)第七部分影响销售的因素分析 (15)第八部分销售渠道与模式演变 (17)第九部分消费者需求与偏好变化 (19)第十部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趋势 (21)第一部分行业发展历史与趋势化肥销售行业市场分析一、行业发展历史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扮演着推动农产品丰产的关键角色。

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传统有机肥料,限制了产量的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合成肥料的研发与应用逐渐兴起,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化肥大规模生产与销售,使得农业产量显著提升,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

二、行业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化肥行业也在朝着减少环境影响和资源浪费的方向发展。

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多,以降低对土壤和水源的负面影响。

同时,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利用效率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减轻氮磷等营养元素过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2. 智能农业技术: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促使化肥行业与智能农业技术相结合。

精准施肥技术、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农民能够更精准地判断作物的营养需求,减少浪费和环境负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 市场多元化:化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除了传统的氮、磷、钾化肥,钙、镁、硫等微量元素的肥料需求也在增加,以满足作物对多元营养的需求。

此外,有机肥料、功能性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新产品也逐渐受到市场关注。

4.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种类差异巨大,导致了化肥销售市场在地区上的差异化。

有些地区依然依赖传统的氮磷钾化肥,而在一些发达地区,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市场份额在增加。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肥料,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探讨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国内外在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和培
育具有促生和抗逆能力的益生菌,如植物生长促进菌、含氮固氮菌、溶磷菌等,有效提高
了微生物肥料的功效。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和使用方式,提高了微生物肥
料的利用率和效果。

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的引入,也为微生物
肥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微生物肥料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微生物肥料主要通过土壤中微
生物的作用来提高土壤肥力,其效果受到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大。

不同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
下微生物肥料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异。

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和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
模应用中的推广和使用。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式和施用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以确
保其在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未来,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发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对微生物肥料的基础研究,探索不同微生物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及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时机和方式等。

推动微生物肥料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加强国际合作和
交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技术,促进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发展。

全球肥料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全球肥料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全球化肥制造业的机遇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肥料需求持续上升
01
02
技术创新: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提高了肥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农业和肥料产业的支持政策,为肥料制造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03
04
国际合作:全球化肥制造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技术和市场的共享与拓展
全球化肥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展望:可持续发展、智能化、个性化
挑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市场竞争激烈
机遇: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新兴市场
建议:加强研发、提高效率、拓展市场
结论
05
对全球肥料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总结
全球肥料制造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肥料品种多样化,新型肥料逐渐兴起
环保政策对肥料制造业的影响日益加大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成为肥料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全球肥料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汇报人:
目录
03
全球肥料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02
全球肥料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01
全球肥料制造业概述
04
全球肥料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05
结论
全球肥料制造业概述
01
肥料制造业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肥料制造业是指从事肥料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的行业。
作用:肥料制造业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全球肥料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02
不同地区肥料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亚洲:中国、印度等国家肥料制造业发展迅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01
02
欧洲:德国、法国等国家肥料制造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
美洲:美国、巴西等国家肥料制造业规模较大,产量和出口量均较高

化肥市场调研报告

化肥市场调研报告

化肥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近年来,化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田面积的扩大,化肥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同时,农民对肥料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对高效、环保的化肥产品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

二、市场需求分析1.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化肥市场提出了新的需求。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种植户对肥料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

2.环保意识的提升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化肥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

农户普遍担心传统肥料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因此对绿色、有机、生物有机肥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3.农作物结构的变化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农作物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对于一些高蛋白、高效益的农作物,如水果、蔬菜和高油料作物,对肥料需求增长明显。

三、市场竞争态势1.企业竞争分析目前,化肥市场竞争激烈。

一方面,传统化肥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另一方面,新兴化肥企业利用科技创新和营销策略不断崛起,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产品竞争分析化肥产品多样化和差异化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

不同类型的化肥产品在市场上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例如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此外,有机化肥和液体肥料也受到了农户的关注。

四、市场前景展望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农户对化肥需求的提升,化肥市场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企业应跟随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满足环保需求,推出绿色、有机肥料产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五、结语化肥市场调研报告指出,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对高质量肥料的需求增加,化肥市场前景广阔。

企业应抓住机遇,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

同样,政府和农户也应加强对化肥的科学使用,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上为化肥市场调研报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化肥发展史

中国化肥发展史

中国化肥发展史一、引言中国化肥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起步、发展和成熟阶段。

本文将从中国化肥的起源开始,梳理出中国化肥发展的历程,以及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起源与初期发展中国化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正处于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有机肥料已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农业需求。

因此,中国开始探索化学肥料的制造和应用。

最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化肥生产技术和设备,开始了化肥厂的建设。

随着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中国逐渐掌握了化肥生产的核心技术。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化肥,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三、迅速发展与技术进步上世纪70年代,中国化肥产业迅速发展,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

中国化肥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肥料选择。

此时,中国化肥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开始向国际市场输出。

在技术方面,中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化肥生产技术,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中国化肥产业在生产工艺、设备改进和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化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四、改革开放与市场竞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化肥产业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内市场逐渐开放,国外化肥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竞争。

在这种竞争的压力下,中国化肥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步伐。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化肥企业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

他们积极引进和研发环保型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中国化肥企业还加大了研发投入,开发了一系列高效、特种化肥产品。

五、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肥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化肥产业逐渐向绿色化肥转型。

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改进,中国化肥企业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肥料产品。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化肥企业开始推行循环经济,利用废弃物资源生产有机肥料。

我国新型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报告)新

我国新型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报告)新

1 研究背景
1.6 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更需要研发新型肥料
▪ 四川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的农业大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7亩。 ▪ 耕地资源质量较低,中产田占70.6%,低产田占17.4%,高产田仅占12%左右。 ▪ 农耕地土壤肥力持续降低,50%耕地少氮、58%耕地缺磷、73%耕地缺钾、77
2 我国新型肥料的研究现状
2.2 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依然是最重要的品种。 根瘤菌肥料依然是最重要的品种。 最近20多年里发展较快 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溶磷、 多年里发展较快, 最近 多年里发展较快,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溶磷、 解钾等微生物肥料新产品不断问世。 解钾等微生物肥料新产品不断问世。 PGPR的促生防病研究成为近 年研究热点。 的促生防病研究成为近10年研究热点 的促生防病研究成为近 年研究热点。 新型秸秆腐熟菌剂、 新型秸秆腐熟菌剂、土壤与环境污染修复菌剂等的研 发也发展很快。 发也发展很快。
▪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自主 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节本降耗 良种培育 新型肥
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1 研究背景
1.2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农业更迫切需求
▪ “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2 我国新型肥料的研究现状
2.1 缓/控释肥料 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指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缓慢释 控释肥, 延长作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 放,延长作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 按照设定的缓释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按照设定的缓释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其突 出特点是其释放率和释放期与作物生长规律有机结合, 出特点是其释放率和释放期与作物生长规律有机结合,从 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 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

山东化肥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化肥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化肥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山东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也是化肥生产和使用量大省。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山东化肥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山东化肥发展现状1. 产能与产量分析山东是中国化肥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资源条件。

截至目前,山东拥有大型化肥生产企业30余家,年化肥产能超过5000万吨。

2019年,山东化肥产量达到了3800万吨左右,占全国化肥产量的1/4以上。

2. 产品结构山东化肥产品结构相对合理,以尿素、复合肥和复混肥为主,这些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广泛。

其中,尿素是山东主要生产和消费的化肥品种,其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省化肥总量的一半以上。

3. 市场需求与消费山东的农业面积广阔,农民对于化肥的需求量大。

尤其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化肥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4. 环境问题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例如,化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以及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现象。

山东政府逐步加强了对化肥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山东化肥发展的未来趋势1.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将进一步提高化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改良菌群,可以生产出更为高效的微生物肥料;利用纳米技术改良肥料的包裹层,延长释放时间,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

这些新技术将推动山东化肥产业的发展。

2. 绿色化肥的推广绿色化肥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

山东将加强对绿色化肥的研究和推广,鼓励农民使用绿色化肥,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精准施肥的推进精准施肥是化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核心是根据土壤养分的实际情况,量化地确定施肥量,并提供精确施肥技术指导。

山东将进一步加强对农田土壤的监测和分析,为农民提供精准施肥的技术支持,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2023复合肥行业总结

2023复合肥行业总结

2023复合肥行业总结概述复合肥是一种将多种营养元素混合而成的肥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

本文将对2023年复合肥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展望进行总结和分析。

发展趋势1.生态农业推动复合肥需求增长:生态环保意识的转变以及对高效农业生产的要求推动了复合肥市场的需求增长,使得复合肥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2.多元化复合肥产品:随着科技和研发的进步,复合肥产品不断丰富多样化,包括速效型、缓释型、有机复合肥等,以满足不同作物和土壤需求。

3.紧密关注环境问题: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追求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尽量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注重生产工艺和废弃物的处理利用。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3年复合肥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X亿元,相比去年增长X%。

复合肥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农业技术进步和种植模式的改变: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种植模式的转变,农民对高效、快速的养分供应需求也不断增加,复合肥作为一种高效的肥料逐渐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接受。

2.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农民对于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这进一步推动了复合肥市场的发展。

3.政策扶持和激励: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政策不断加大力度,给予农户一定的财政补贴和资金扶持,进一步推动了复合肥市场的需求。

技术创新1.绿色制造技术:复合肥行业逐渐引入绿色制造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产能。

例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或回收废水和废气等。

2.高效配方技术:通过科学配方和精确施肥技术,可以减少营养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新的配方技术能够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的需求,定制化复合肥产品。

3.智能化生产:复合肥行业开始引入智能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数据监测。

未来展望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未来复合肥行业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5% (-19.37%—50.6%)
Summarized Published data in China Jiao Yin, unpublished data
农药用量(×104 t)
160 120 80 40
0 0
y = 0.51x – 6.06 r= 0.90 (p<0.001)
200
加速发展阶段
•战略宏伟规化 •产业链重组整合 •向更高目标冲刺
•企业高速发展 •资源得到保障 •异地化扩张
多元发展阶段
高速发展阶段
(1988-2000)
(2001-2004)
(2005-2008) (2009-至今) 32
国内外肥料产品1价2月格价差格 距拉大的原因?
5000 4500
挪威海德鲁 阿康 洋丰 撒可富
2009年我国缓释肥料产量(万吨)
赵秉强总结
新型肥料的作用是什么
Indirect GHG
NH3 挥发
direct GHG
N2O
UCroeaated Urea
Urease
NH4+
AOB AOA
NH2OH
HNO2
UIs
NIs
Unclear
Leaching
Indirect GHG
NO3Leaching
新型肥料对提高养分效率保护环境的意义
Same N
84
Urea inhibitors
Same N
164
N(kg/ha)
184.74 156.92 (reduce by 32.5%) 149.85
179.87
Yield increase
9.08% (-21.7%--39.7%)
4.94% (-14.9%--18.9%)
8.23% (-4.97%--44.55%)
Western Europ** 7,600
Japan***
44,000
China
Canada
Total
253,600
356,000 8,700 119,000
483,700
414,300 108,200 92,600
615,100
569,000 120,900 97,000 200,000
986,000
有机肥
供需平衡分析以大量元素基础肥料为主,消费和需求可以考虑产品
肥料产业经济板块构成
2009年肥料加工业现价总产值4576亿元,如果考虑流 通附加值,肥料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
有 机 肥其 他 肥 料
钾肥 5%
1%
4%
复混肥 41%
氮肥 40%
磷肥 9%
中国肥料产业产值构成
类别 氮肥 磷肥 复混肥 钾肥 有机肥 其他肥
尿素 60%
硝铵 3%
二铵 硝磷 其他 一铵 1% 0% 1% 1%
钙镁 25%
普钙 72%
硝磷 1%
重钙 4%
其他 复合肥 6%
9%
普钙 20%
钙镁 2%
二铵 32%
一铵 26%
现有肥料的种类
大类
大量元素 基础肥料
亚类 氮肥
磷肥
子类及产品 尿素、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铵钙、复合肥
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一铵、二铵、重钙、硝酸磷肥、复合肥
由于我国人口增长、饮食结构转变,不同机构均 预测肥料需求在2030年以前持续增长,总量会达 到7200万吨。
中国化肥需求(百万吨纯养分)
粮食产量和需求量(亿吨)
80
粮食产量
7
粮食需求
70
实际消费量 农业部1996年预测结果
6
化工规划院1996年预测结果
中国农科院2001年预测结果
60
南土所预测结果
72%
2%
2009年分企业产量
云天化国际 14% 贵州瓮福 6% 湖北新洋丰 5%
贵州开磷 5%
湖北宜化
其它
4%
53%
铜陵化工
4%
广东湛化 2% 山东鲁北
云南弘祥
中化涪陵 3%
2%
2%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201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3年
企业名称 产量(万吨 P2O5)
贵州宏福
肥料产业发展与展望
张卫峰 张福锁等 2011年10月18日
过去的政策研究及应用
1. 中国磷肥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2. 国家化肥储备战略研究 3. 国家化肥运输体系研究 4. 中国化肥进出口政策研究 5. 中国测土配方施肥运行机制及效果评价 6. 复合肥产业发展及调控建议 7. 肥粮比价及调控策略 8. 优化氮肥施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9. 沼气发展及资源环境评价 10.肥料立法及管理制度设计
76
贵州开磷
71
湖北宜化
57
铜陵化工
50
中化涪陵
43
云南弘祥
31
山东鲁北
30
广东湛化
29
合计
653
Mosaic
400
发展历程
公 司 经 营 的 规 模
•东挪西凑匆忙上 马 •生产经营举步维 艰
企业初创阶段
(1982-1987)
•体制改革实行承包 •扭亏为盈茁壮成长
缓慢发展阶段
•企业加速发展 •外引内扩指标翻 番
钾肥需求预测(杜芬,2010): 并不是所有地方土壤钾素亏缺 钾肥施用有过量现象 增施钾肥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并不显著 秸秆还田的普及 最高点已经达到
1、我们下一步发展什么产品
1989年
硫铵其他 氯化铵 1% 1%
2%
尿素 33%
碳铵 59%
硝铵 4%
2009年
其他 22%
硫铵 1%
氯化铵 5% 碳铵 9%
未来全球农业面临100个问题
经济和生态平衡是核心
• 全球进入低碳经济,减排措施会影响生物 多样性
• 粮食生产和减排措施之间的矛盾 • 高油价会进一步扩大土地开发利用 • 农民田间学校进一步拉动农户、研究者、
咨询机构、公司、政策等部门的合作。 • 给小农户和大农户投资的综合效益 • 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食物要增加环境税
590,000 125,000 110,000 350,000 150,000 1275,000
脲醛类肥料, 10
肥料包裹肥 料, 5
树脂包衣肥 料, 5
2010 600,000 130,000
120,000 700,000 150,000 1700,000
酶抑制稳定 性肥料, 20
硫包衣肥料, 30
1989 1993
消费量 生产量
1997
2001
2005
2009
2013
400
300
200
100
0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2005 2009 2013
氮肥需求预测: 粮食作物肥料效率止跌回稳(李红莉) 经济作物拉动力正在减弱
磷肥需求预测: 土壤磷含量已经达到20mg/kg以上(黄 高强,2010),保持这一水平磷肥需 求约1000万吨(曹宁,2008)。 最高点已经达到
• 我国钾肥一直依靠进口,2004年中国钾肥用量超过美国,成 为世界第一。2007年以前钾肥进口依存度70%,2010进口依存 度下降到50%以下。
•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肥料制造业现价总产值达到4578亿元,考 虑流通领域增加值10%,则肥料产业总价值超过5000亿元。
根据中国统计资料和IFA统计资料整理
250
300
350
氮肥用量(×105 t) (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
土壤酸化造成的粗皮病
海南万钟公司香蕉枯萎病
一亩地用8吨有机肥(木薯渣) 可以把pH维持在6.5左右,但有 机肥难以保证大面积实施
膜下滴灌50亩, 政府补贴700元, 农民负担100元, 但机械化覆膜出 苗很差;有机肥 不用,只滴尿素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水土保持
土壤水 温室气体 白色污染
水资源短缺与肥料
2010年6月内蒙马铃薯调研 2010年6月甘肃双垄沟覆膜玉米
广西金穗公司,2011年1月21日
机械化、设施化的快速发展
满足作物需求、资源、环境的产品结构?
测土配方施肥
区域大配方复合肥(N、P、K)
粮食
甘蔗
蔬菜 果树 马铃薯 香蕉
聚合物水乳液包 膜缓控释肥料
稳定性肥料推广
华南农业大学
控释肥料包膜技术 长效缓释肥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包膜控释肥,技示范推广
环保型肥料,生物肥料 多肽尿素,双酶尿素
钙镁磷复合肥研究中心
脲甲醛复合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新型肥料研发 配方肥示范推广
稳定性肥料,水溶性肥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钾肥 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
大量元素 混合型 复混肥、掺混肥、土壤调理剂、有机无机复混肥 二次加工
化成型 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多肽尿素、控释肥、稳定性肥料
中量元素 中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农用硝酸钙、农用硫酸镁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肥料
微生物肥 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生物有 机肥
44.53
云南三环
33.73
山东鲁北
26.06
安徽铜陵
23.68
云南红磷
22.96
湖北洋丰
17.11
聊城鲁西
15.36
四川宏达
14.25
西洋集团
13.58
贵州开磷
13.09
合计
224.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