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产业发展与展望

中国肥料制造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

一、肥料行业相关内涵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投入物质,是指任何有机或无机、天然或合成的,施入土壤或喷洒于作物叶片上,为作物提供一种或多种必需营养元素的物质。科学施用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肥料制造行业分类 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有机肥料是农村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化肥的总称,又称农家化肥;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是指含有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多种植物必需元素(如氮、磷、钾等)的工业产品,其生产过程通常伴有化学反应,但也可通过提纯或物理性加工天然原料的方法来制造。 按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肥,其中氮、磷、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施用量最高的三种化肥。 图表1:化肥主要品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肥料制造行业产业链简介 肥料制造的上游主要是煤炭、天然气、磷矿、硫磺和钾矿开采生产及畜牧养殖等,上游原料的价格对肥料生产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在肥料价格改革后,行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着价格和市场上。行业下游主要是农业生产,其中农业种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对肥料需求量有直接的影响,而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食品消费升级是肥料产业发展的重要下游推动力量。 图表2:肥料行业产业链分析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肥料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2年,我国肥料行业产能提升,销售规模扩大,资产规模扩大,利润总额增长,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较好。2012年,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139.33亿元,同比增长11.64%;实现利润总额491.03亿元,同比增长10.59%;平均从业人员69.477万人,同比增长1.45%。 具体行业财务指标、经济指标、效益指标等更多内容详见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肥料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五、国际肥料制造行业知名企业 挪威雅苒公司 美国美盛公司 加拿大PCS公司 德国K+S集团 美国Terra工业公司 加拿大A-grium公司 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 六、中国肥料制造行业领先企业

化肥行业概况及发展环境

化肥行业概况及发展环境 第一节行业范围界定 一、行业定义 化肥是化学肥料简称,是指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本报告研究所指的化肥行业是指直接使用自然资源(无烟煤、粉煤、天然气、磷矿石、硫磺和卤水)生产化学肥料的化肥制造行业。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GB/吨4754-2017),肥料制造行业包括氮肥制造、磷肥制造、钾肥制造、复混肥料制造、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和其他肥料制造六个子行业。 表1化肥行业子行业分类(GB/吨4754-201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化肥行业产业链 化肥行业主要包括基础化肥生产和化肥的二次加工,而基础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化肥的二次加工主要包括复合肥、混配肥(含微量元素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 化肥的上游行业主要是煤炭、天然气、磷矿、硫磺和钾矿等,上游原料的价格对化肥生产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全球氮肥生产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而我国氮肥企业面临天然气成本较高与用气量限制的问题,因此氮肥生产更依赖煤炭。磷矿与硫磺是磷肥的主要生产原料,我国磷矿资源储量较高、硫磺资源缺乏,硫磺价格起伏对化肥行业的影响很大。钾矿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加之

我国自身钾肥产能较低,我国钾肥的进口依存度很高,钾矿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化肥企业的生产成本。 化肥的下游行业主要是农业,其中农业种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施肥水平)对化肥需求量有直接的影响,而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食品消费升级是化肥产业发展的重要下游推动力量。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图1化肥行业产业链简介 三、化肥行业各子行业关系分析 在化肥各子行业中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氮肥、磷肥、钾肥三种肥料存在着比价关联。且根据统计,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实际消耗中消耗量比例大约为1:0.29:0.05。复混肥是由钾肥、磷肥、氮肥和有机肥料的某些产品配置而成的,与其他肥料上下游存在一定的关系。 第二节行业主要产品分析 化学肥料按所含养分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混肥料等。 表2化肥行业主要产品 资料来源:世经未来

乌鲁木齐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乌鲁木齐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乌鲁木齐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化肥行业典型的产业链模式为“资源企业—单质肥企业—水溶肥、复混(合)肥企业—农资公司/个体工商户—种植者”,以各级农资公司、经销商、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分销商在化肥销售体系中起了主要作用,形成了化肥企业产品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该水溶肥项目计划总投资14055.8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84.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04%;流动资金4070.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96%。 达产年营业收入33440.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413.17万元,税金及附加261.71万元,利润总额7026.83万元,利税总额8257.76万元,税后净利润5270.1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87.6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99%,投资利税率58.75%,投资回报率37.49%,全部投资回收期4.17年,提供就业职位582个。 充分依托项目承办单位现有的资源或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用水。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的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

2015年亚洲地区水溶性肥料总需求接近425万吨,占全球需求总量的54%,是全球最大的水溶肥消费区域。

乌鲁木齐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国内外化肥行业状况及产业链分析

世界化肥消费量增长趋势 单位:百万吨资料来源:IFA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众多,政府对于农业发展始终非常重视。从化肥需求来看,从1990年至今,我国化肥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有2/3的化肥用在粮食作物上,近一半的粮食产量是来自于化肥的施用。化肥的需求主要受到农作物种植计划、采购模式以及天气情况的影响。受种植计划影响,在我国通常3-5月和7-9月为化肥销售旺季。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气候则主要包括洪水和干旱,对化肥的需求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气候也会对作物收成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农民收入,也会影响到化肥的购买力。此外,我国的农民偏好使用氮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88个化肥经销商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购买氮肥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1%,其次是复混肥,占28%。而磷肥和钾肥的比重仅占18%和12%。我国氮、磷、钾的消费比例仅为1:0.32:0.17,农业部要求的比例为1:0.37:0.25,与世界平均水平1:0.40:0.27还有一定差距。从施用的作物看,60%用于粮食作物,40%用于经济作物和其他行业。

年发展,我国尿素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提高,从总量上看,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不但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农业生产需求,由进口国转变成出口国,近年来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趋势。受制于产能过剩、出口受限和原料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的推动,未来尿素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将可能出现下滑,这将给大型尿素企业带来整合机会。尿素生产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和较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大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臵具有流程合理、能耗少的优势,能够通过扩产来抵御单位利润下滑所带来的影响。而一些小型尿素生产企业由于原料供应和成本方面的劣势,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亏损。预计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原料、环保等方面壁垒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小企业退出,这将为大型尿素企业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经营环境,也为尿素行业整合提供了契机。 合成氨是氮肥制造工艺的主要原料,85~90%的合成氨被用于化肥生产。美国约有30%的液氨作为氮肥直接施用,但在世界范围内,通常是将合成氨加工成下游的氮肥品种施用。世界工业用氨量占合成氨总消费量的10~15%。工业用氨主要用于动物饲料、炸药以及聚合物产品等。 “十二五”期间,随着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推进,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拥有煤炭资源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氮肥行业将围绕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水平,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复合肥、专用肥以及开发新型肥料,加强农化服务等方面,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 (2)磷肥 磷肥是我国化肥工业发展的重点,磷肥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我国磷矿品位低的特点,以生产普钙和钙镁磷肥为主,目前是世界上低浓度磷肥产量最大的国家。随着化肥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磷复肥的消费增长,同时也带动了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的迅速发展。磷肥产量中90%要用硫酸作原料。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和湖南三省,但优质磷矿少,而中低品位磷矿多为难选矿,磷精矿成本高,同时磷矿外运受铁路运输制约,这些都对磷肥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

2005-2006年中国化肥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

《2005-2006年中国化肥行业投资与发展分析》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2005年1~6月份我国化肥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1~6月份全国化肥总计2411.98万吨,同比增长11.7%。其中氮肥产量1752.49万吨,同比增长10.4%,磷肥产量544.1万吨,同比增长9.6%,钾肥产量113.4万吨,同比增长高达54.5%。随着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对化肥的需求将持续增加,2006年我国将全部取消农业税,随着粮食价格上升,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预计2006年化肥需求将达5000万吨。 2005年推动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化肥需求的增加、化肥生产成本增加、结构性供给不足和国际肥价持续上涨;这些因素2006年还将继续起作用,因此2005~2006年化肥价格将会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由于消费量的稳步增长,国内产能供应缺口仍将存在,特别是钾肥、磷酸二铵和NPK合肥仍要靠进口来满足需求。我国化肥的市场需求仍有很大的需求增长空间。我国化肥面临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为我国化肥生产企业改善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005~2006年中国化肥投资与发展分析》是在中心“十一五”化肥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对企业投资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报告从行业运行态势、行业市场格局、行业竞争态势、行业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五部分,为企业把握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选择基于趋势上的发展策略选择提供指导。 本研究报告依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农业部、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化肥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化肥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化肥信息中心的专家、领导的耐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告主要面向化肥生产企业、化肥经销和农资公司,同时对于产业研究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共十八章,235页,其中图表130,2005年8月份出品)

农资流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农资流通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1A5AA27报告编号: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行业政策法规 重点企业分析投资机会分析行业宏观背景市场规模分析行业研究报告 发展前景趋势市场供需状况产业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现状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年农资流通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 1A5AA27 报告编号:←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6480 元优惠价: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温馨提示: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农资流通行业直接服务“三农”,是连接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农户的桥梁,肩负着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大使命,历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要求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鼓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跨区域经营,培育若干家销售额超100 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明确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

化肥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摘要 2006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良好,粮价稳中有升,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农业发展较快,这些因素都有利的支持了化肥行业的健康稳定增长,全年化肥产量达到521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66%。同时,经济的持续过热,提高了化肥原材料的成本以及化肥区域流动的运输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肥企业的盈利能力,尤其在2006年12月11日国家放开国内化肥市场后,化肥企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总体而言,2006年化肥行业形势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行业供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各月进出口量比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但出口量在6月之后比去年同期是增长的。整个化肥行业竞争结构相当松散,产业集中度很高,与西方成熟市场的情形相比反差很大,因此虽然化肥行业的各项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标都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效率较低。 由于化肥产业的发展受原料及运输成本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全国范围内发展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传统的农业大省如山东,河南,湖北等由于良好的市场基础,化肥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一些资源型省份,如云南,青海,四川在全国化肥供给中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 化肥行业受政策影响较为明显,2006年,对化肥行业影响较大的政策包括取消行政干预,价格逐步放开政策,加入WTO后开放市场政策等,在货币政策上,央行先后四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回收了部分流动性,对于化肥行业而言,一方面提高的借款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有效的降低了其他行业对于原料和运输等要求,从而缓解了化肥行业对原料和运输的紧张局面。财政政策最为明显便是国家取消了农民的农业税后,农民种粮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这对于化肥行业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同时,财政在乡镇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初见成效,也促进了化肥的消费流通。 2006年化肥企业整体特征表现为规模的扩张,由此普遍经营状况不如2005年,除了受客观大环境的影响之外,行业竞争结构也日趋成熟,新一轮并购重组即将上演,有着明显技术或资源优势的企业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国企将是这场并购中的主角,而一些小企业势必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2006年,化肥行业产销快速增长,尤其一大批在建及拟建项目的上马,将使2007年依然会保持快速增长,整个行业面临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投资和银行授信都面临大好机遇。但是,由于氮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特别是有效产能不足、无效产能过剩,银行授信要控制授信额度,调整授信比重,加大对大中型企业研发和规模资金授信,缩小对小型企业授信额度,特别是对于小型企业的规模型扩张贷款不予审批;加大对磷钾肥项目的授信额度比重,适当缩减氮肥授信比重。

国内外有机肥产业现状浅析与发展

国内外有机肥产业现状浅析与发展 摘要:该文对中国有机肥资源的总量、开发现状以及管理办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商品有机肥行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有机肥行业发展概况,对有机肥的功效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有机肥资源;产业;开发利用 肖莹,张来峰,王宁. 国内外有机肥产业现状浅析与发展[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78-79. 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有机肥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传统农业依赖施用有机肥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的历史和现实已为世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涉及商品有机肥的历史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施用,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也造成了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板结、污染水源等不利影响,而通过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 一、中国有机肥资源总量与开发利用现状 1、有机肥资源总量 据农业部等部门估计:目前中国总有机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各种加工下脚料等)排放量约为43亿

吨,在这些有机固体废弃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畜禽粪便,资源量占固体废弃物总量的50%左右,其氮、磷、钾总贮量约为6300万吨,相当于4900万吨尿素,1.19亿吨过磷酸钙和3400万吨氯化钾,此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和镁、钠、铁、铜、锰、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约占8%-10%。 2、有机肥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 中国的农民很早就开始应用有机肥,南宋陈敷的农书云:“若能及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到了现代,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生产施用,有机肥施用率大大下降。据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称:有机肥在肥料总投入量中的比例由1949年的99.9%下降至2003年的25%,并持续下降。 中国目前有机肥的施用比例是非常不恰当。有机肥占50%左右的比例为宜,高产田化肥与有机肥的比例约为6:4,低产田化肥与有机肥的比例约为4:6。 二、中国商品有机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商品有机肥行业管理问题 (1)对有机肥行业的管理不到位 目前实施的有机肥标准没有涵盖现有的所有有机肥品种,且只有一个统一的含量标准,对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生产的有机肥没有相应的技术要求。目前全国现有大大小小有机肥生产企业2600家,生产原料混乱、产品以次充好、缺

化肥的发展史

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腐质营养学说,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为化肥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1843年,第一种化学肥料——过磷酸钙在英国诞生.1861年,德国首次开采钾盐矿。1907年,意大利生产了石灰氮。 在近一个半世纪中,全世界已生产和使用了数十种含有单一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化肥,为世界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使用化肥的历史始于1901年,台湾省从日本引进了肥田粉(硫酸铵即氮肥)用在甘蔗田里,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 就世界范围讲,德国的“哈伯——博施”开发的合成氨工艺于1913年实现工业化后,氮肥工业进入了新的纪元。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合成氨绝大部分用来生产氮肥。 氮肥在化肥领域中所占比重最大,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也最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50年-1970年,世界粮食增产近一倍,其中因扩大播种面积面增产的粮食占2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的粮食占78%。在提高的单产中,施用化肥的作用占40%-60%. (附) 中外施肥量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平均施肥量每千克化肥产谷物量 (公顷) (千克/公顷) (千克) 英国0.104 275.5 23.4 德国0.144 197.2 29.0 法国0.316 305.4 91.5 中国0.174 154.0 20.2 化肥增产效果 作物试验数增产率每kg有效元素增产kg数 (公顷) (%) 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水稻 829 40.8 9.1—13.4 4.7—9.7 1.6-4.9 小麦 1260 56.6 9.1—13.4 4.7—9.7 1.6-4.9 玉米 629 46.1 9.1—13.4 4.7—9.7 1.6-4.9 皮棉 62 48.6 1.2 0.56 0.9 油菜 64 64.4 4.0 6.3 0.63 我国化肥生产量与消耗量(万吨) 年总量氮肥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N:P2o5:K2o 化肥生产量(有效成分) 1980 12321 9993 2308 20 1:0.23:0.002 1990 18799 14637 4116 46 1:0.28:0.003 2000 31857 23981 6630 1246 1:0.28:0.052 化肥消耗量(有效成分) 1980 12694 9425 2882 387 1:0.31:0.041 1990 25903 17480 6452 1971 1:0.37:0.113 2000 4140 25145 9729 6590 1:0.39:0.262 来源:氮肥工业协会 回眸1998年以来中国化肥产业改革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化肥工业一路辉煌的背后,飘扬着一面自主创新的大旗。从单质肥起步到硫酸钾复合肥在全国兴起,从

肥料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109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61737089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1093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新型肥料是化肥行业推陈出新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站在传统肥料肩膀上发展而来的,但直至今日这一概念的提出仍存在争议。农业部的肥料登记管理中认为除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以及已有国家目录和国家标准的复混肥外,其他肥料都是新型肥料。而行业内普遍将采用新方法、新工艺、选用新材料、具有新功能的肥料都称为新型肥料。 目前我国市面上多数的新型肥料内涵不够新,其发展也仍未能脱离传统肥料的框架。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型肥料是传统肥料的创新,尤其是在提高施肥效率和改善土壤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新型肥料这一概念虽然在化肥行业发展上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2014年12月份国内钾肥总产量52.71万吨,1-12月累积总产量610.47万吨。2013年同期产量为37.03万吨,同比增加42.33%。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对肥料制造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肥料制造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肥料制造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肥料制造技术标准、肥料制造市场规模、肥料制造行业潜在问题与肥料制造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肥料制造行业投资价值、肥料制造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肥料制造行业投资决策者和肥料制造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陈隆隆 (国家磷复肥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推广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200062) 1 中国化肥现状 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生产和施用均为世界第一。世界化肥增长有一半的贡献来自于中国。2010/2011年度世界化肥消费量17220万吨,其中10410万吨N、4050万吨P2O5、2760万吨K2O。 2010年我国化肥消费量5545万吨,其中氮肥3391万吨、磷肥1350万吨、钾肥803万吨。氮、磷、钾消费比例为1:0.40:0.24,与发达国家1:0.42:0.42 的比例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钾肥的施用比例不足。 表1 我国近几年化肥产品产量,万t 磷肥协会统计数据2009年磷肥产量为1385.7 万吨,2010年为1580万吨。 2006年中国化肥平均养分已为33%,与世界养分平均含量34%相近。近几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平均每年增长7.5%,其中N肥增长4.8%。我国化肥生产现状是N、P过量,钾需大量进口,其中尿素产能达到6000万吨,过量1000万吨,磷肥产能过量40%。 表2 近年来我国化肥产销情况表

图1 近年来我国化肥产销情况表 西方发达国家肥料施用的历史经验证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因而使欧盟27国在过去近30年中,化肥的施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图2 欧盟27国化肥消费趋势 我国能成为化肥生产大国也与我国所拥有资源有关。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05年世界磷酸盐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其中80%以上集中在中国、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南非、美国4个国家和地区。按储量中国第一,按基础储量中国第二。中国磷矿石产量已占世界的30%。2010

肥料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109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 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510936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 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1、内容介绍 新型肥料是化肥行业推陈出新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站在传统肥料肩膀上发展而来的,但直至今日这一概念的提出仍存在争议。农业部的肥料登记管理中认为除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以及已有国家目录和国家标准的复混肥外,其他肥料都是新型肥料。 而行业内普遍将采用新方法、新工艺、选用新材料、具有新功能的肥料都称为新型肥料。 目前我国市面上多数的新型肥料内涵不够新,其发展也仍未能脱离传统肥料的框架。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型肥料是传统肥料的创新,尤其是在提高施肥效率和改善土壤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新型肥料这一概念虽然在化肥行业发展上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2014年12月份国内钾肥总产量万吨,1-12月累积总产量万吨。2013年同期产量为万吨,同比增加%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对肥料制造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肥料制造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肥料制造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肥料制造技术标准、肥料制造市场规模、肥料制造行业潜在问题与肥料制造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肥料制造行业投资价值、肥料制造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肥料制造行业投资决策者和肥料制造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正文目录第一章中国肥料制造行业发展背景 肥料制造行业相关界定 肥料制造行业相关内涵

化肥业行业分析

化肥业 (一)行业简介 各类化肥主要分类 化肥包含类别 氮肥氮肥(64%)、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等 钾肥氯化钾、硫酸钾等 复合肥硝酸磷肥、磷酸铵、氮磷钾复合肥 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化肥生产以氮肥为主,所占比例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钾肥生产比例则远低于国际水平。其中,国内氮肥以尿素为主,而国际氮肥则基本为尿素。 2014年我国化肥行业销售收入分布格局 氮肥总量年均增速4.5%以上,2014年产能6000万吨(折纯,下同),产量4553万吨; 磷肥总量年均增速1.6%,2014年产能2350万吨,产量1708万吨; 钾肥总量年均增速14.7%,2014年产能677万吨,产量552万吨。 据统计,2014年我国氮肥行业利润率约为-1.9%,磷肥行业利润率约为1.4%,钾肥行业利润率约为14.8%,复合肥行业利润率约为4%,

2014年,化肥行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35%,化肥行业的产值及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虽一直较低,但在农业大国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化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它直接与农业生产相关联,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化肥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化肥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然而这位“大功臣”的市场行情却已持续低迷了四年。 据统计,2014年我国化肥产量6933.7万吨,较2013年减少0.7%,这是近年首次化肥产量出现下降。另外,尿素闲置产能约1500万吨,磷肥闲置产能约650万吨。从行业利润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复混肥、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肥料同比实现增长,其它种类肥料利润都在下降。2015年1-7月,氮肥行业净亏损额达7亿元,而复混肥行业实现盈利125亿元,同比增长46.7%。如此强烈的反差之下,氮肥行业农用化肥需求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矛盾依旧突出,且产品结构与营销服务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农业需求新变化。挑战与机遇并存,氮肥企业站在“生”与“死”的拐点上,不仅需要思变,更要快。 万连步介绍说,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12连增,其中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约占50%,我国化肥施用量每年6000万吨,但化肥利用率平均仅33%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氮肥生产严重过剩,产能达8000万吨,导致行业亏损严重。“过量、不合理的用肥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及农产品安全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温室效应、农产品品质下降等。” 另外我国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和山西省,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云南省和四川省,以及东北辽宁省。这几个地区的化肥生产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强,全国大部分化肥产量主要集中在这几个省份,化肥销往全国各地,占领近乎我国全部的市场份额。此外,吉林省、广东省、黑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甘肃省、宁夏、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也有化肥生产企业,但是这几个省份的产量所占全国市场份额较小,均不足1%。化肥作为必需的农用生产物资,市场比较稳定,大量企业涌入化肥行业会严重影响行业内企业的利润。行业内产能依然过剩,企业竞争依然比较激烈,尤其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生产基础化肥的企业差别化比较低,有一半的产能都是生产尿素,在尿素产品中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尿素,定位于相同的市场,竞争激烈。 (二)行业发展情况 1)产能过剩。过去我国化肥产量严重不足,但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化肥进入大发展阶段,特别是近些年,内蒙古、新疆等有资源地区大量兴建化肥装置,氮肥、磷肥产能已经严重过剩。

复合肥行业分析报告

复合肥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全国布局、深度分销是胜出的关键 (3) 1、品牌建设是基础、全国布局是基石 (5) 2、渠道扁平化、决胜在终端 (7) (1)金正大:产品组合丰富、多品牌多渠道 (9) (2)史丹利:主打高浓度,“单品牌+专营”模式 (10) 二、复合肥龙头受益于上游单质肥供需失衡 (10) 1、上游单质肥下跌、复合肥龙头议价能力增强 (11) 2、全球钾肥寡头格局逐渐打破、价格可能未见底 (13) 3、磷肥国内严重过剩,出口受限 (15) 三、下游土地流转、农民品牌服务意识增强 (16) 1、土地流转加速 (16) 2、种植集约化刺激渠道扁平化、提高品牌粘性 (17) 四、投资策略 (18)

一、全国布局、深度分销是胜出的关键 2007-2012,复合肥行业的平均增速6%左右,高于肥料行业2-3%的增速,主要得益于复合肥化率的逐年提高。龙头企业金正大、史丹利,尽管2011年之后产能略有瓶颈,产销量的复合增速仍达20-25%。我们测算,两家合计的市场占有率由2008 年的6%上升到2013 年的13%。

复合肥行业不同于传统的肥料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生产环节,而是体现在销售环节,品牌和渠道的建设和管理才是龙头企业的核心能力。 按照销售规模,复合肥龙头企业以金正大、史丹利、新洋丰为第一梯队,将在2013-2014 年完成全国生产基地的建设,预计2013 年产销量均在200 万吨以上。

1、品牌建设是基础、全国布局是基石 销售费用率,尤其是广告宣传费用的投入,体现了企业对品牌和渠道的长期投资。 从销售费用的变化指标,我们可以更清楚看出,几家上市公司中新都化工仍然是生产型企业,销售费用占比不高,核心能力更在于生产环节的降成本;作为区域龙头的芭田股份和司尔特,销售费用率波动较为剧烈,取决于区域市场销售策略的变化;而逐渐开始全国布局的金正大和史丹利,销售费用率稳步提高,体现了龙头企业集中精力于品牌和销售渠道建设。 销售费用中一般分为广告宣传费、工资福利和差旅、运输费等几项。广告宣传投入的财务表现为费用,但其实更体现公司对品牌和渠道的长期投资。龙头企业金正大、史丹利的广告宣传费用占比基本超过50%,为2013-2015 年全国基地的投产和销量的快速增长奠定基

世界及中国化肥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世界化肥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世界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具有原料优势的国家。除中国外,世界化肥生产企业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由于粮食生产与消费不均、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人口增加以及人为破坏和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需求增长仍将带动化肥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世界化肥市场总体供需基本平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和世界银行等组织预测,亚洲平均每年缺氮肥约800-900万吨(折纯养分),缺磷肥600 多万吨(折纯养分),缺钾肥450万吨(折纯养分)。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大部分国家缺钾肥和磷肥。 在世界化肥消费结构中,亚洲占有50%的份额,其中中国和印度化肥消费量的增长最快,而日本的消费量则逐渐减少;欧洲及中亚地区的消费量所占比重也在下降。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IFA)预测,世界化肥消费将保持缓慢增长的势头,年增长速度平均约为2.3%。 世界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具有原料优势的国家,其中世界氮肥产量占总化肥产量的比重超过60%,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东、中国和中南美洲;磷肥产量占22%,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中国、非洲和中东;钾肥产量占总产量不到18%,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以色列和约旦,其中加拿大和前苏联地区占世界钾肥总产量的60%左右。 (1)氮肥发展状况 世界氮肥消费量约占全部化肥消费量的60%左右,预计至2008年-2009年世界氮肥需求量将达到9,460万吨(折纯养分),年均增长率为1.7%,增长部分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增长总量的76%。其他地区中,东欧将占12%,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将各占8%。(资料来源:国际肥料工业协会《世界农业形势和肥料需求,全球肥料供应和贸易(2003/04-2008/09)》、金光农业网2004年11月《世界氮肥供需形势分析及展望》)。 在氮肥中,尿素是主要的化肥品种,约占氮肥产销总量的50%,有俄罗斯、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55个主要生产国。从世界化肥消费趋势看,中国、南亚、拉美、非洲等国的化肥消费量将持续增长,西欧、日本等国化肥消费量将逐步下降,亚洲地区仍然是世界化肥最活跃的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生产与消费大国,其中尿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1%,消费量占29.7%。(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网,《世界尿素市场2004-2012供需展望》)(2)复合肥发展状况 世界复合肥工业发展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达工业国家,1920年,美国氰胺公司用湿法磷酸与氨制粒状复合肥料的技术取得成功,建成世界上第一家年产2.5万吨磷铵工厂,

中国化肥行业研究报告

《2005年中国化肥行业研究报告》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2004年我国化肥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化肥总计4519.8万吨,同比增长16.2%,其中钾肥同比增长高达52.2%,国内产量达到206.3万吨。随着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对化肥的需求将持续增加,2006年我国将全部取消农业税,随着粮食价格上升,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可能2005年化肥需求将达4600万吨。 2004年推动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要紧缘故有化肥需求的增加、化肥生产成本增加、结构性供给不足和国际肥价持续上涨;这些因素2005年还将接着起作用,因此2005年化肥价格接着上涨的趋势。由于消费量的稳步增长,国内产能供应缺口仍将存在,特不是钾肥、磷酸二铵和NPK合肥仍要靠进口来满足需求。我国化肥的市场需求仍有专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我国化肥面临良好的进展势头,这为我国化肥生产企业改善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提供了专门好的机遇。

《2005年中国化肥行业研究报告》是在中心“十一五”化肥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对企业投资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报告从行业环境、行业2005走势、企业竞争分析、行业前景预测和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五部分,为企业把握整个行业进展趋势以及选择基于趋势上的进展策略选择提供指导。 本研究报告依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农业部、国务院研究进展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纳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化肥行业所进行的市 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化肥行业的进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化肥信息中心的专家、领导的耐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告要紧面向化肥生产企业、化肥经销和农资公司,同时关于产业研究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共二十二章20余万字,其中图表117个,2005年3月份出品)

化肥行业产业链分析

化肥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一、煤炭行业 (一)煤炭产量增加,进口增加 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2017年原煤产量35.2 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3.3%。全行业在积极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同时,着力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减量置换,加快优质产能释放,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不断提高煤炭有效供给质量。 2017年全国共进口煤炭2.71亿吨,同比增加1547万吨,增长6.1%;出口煤炭817万吨,同比下降7%;煤炭净进口2.63亿吨,同比增加1609万吨,增长6.5%。 (二)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16年7月份开始,煤炭价格开始快速上涨,至2016年11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达到700元/吨,之后受先进产能释放等因素影响,煤价略有下跌,至2017年6月份,5500大卡煤炭价格跌至565元/吨的低点。但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煤行业的复苏推高煤炭需求,整体煤炭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由此导致煤炭价格有所回升,并维持高位震荡。 二、天然气行业 (一)天然气生产和进口快速增长 统计局通过对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天然气及石油生产工业企业进行统计,2017年,天然气产量148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2%,增速较上年加快6.5个百分点;与2012年相比,产量增加374.3亿立方米,年均增长6.0%。 进口方面,天然气进口也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天然气进口946.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6.9%;进口量与国内产量之比由2012年的0.4:1扩大到0.6:1。 (二)需求量增大 2017年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39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6%。 2017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回升、主要用气行业行情改善,环保政策推

新型肥料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肥料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肥料的兴起及使用虽已有时日,却一直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未来的新型肥料将以高效化、专用化、长效化、功能化和低碳化为发展趋势,缓控释肥、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海藻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因符合这一趋势,逐渐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近日,AgroPages 邀请中国雷力、澳洲埃尔夫(RLF)、美国优马公司(BHN)、韩国东部福阿母韩农(Dongbu Farm Hannong)、爱尔兰BioAtlantis、阿联酋RNZ 集团等活跃的新型肥料企业,就新型肥料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型肥料的推广模式,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产品优势,市场拓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新型肥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北京雷力:新型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具体表现在:技术新、功能新、用途新和材料新。近年来,新型肥料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各种新型肥料层出不穷,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那些注重技术创新、拥有核心技术、结合作物生长需求并能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新型肥料,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新型肥料未来的市场主要在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区域,具有明显的效益优势。

RNZ:高水平的肥料需求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受传统肥料支配的市场结构,现在的市场对新型肥料更加开放。新时代的农民对费用- 效益比更加关注。新肥的增长潜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滴灌区域稳定增长;精准农业意识在增强;水肥一体化正在被应用到像抗虫棉、蔬菜、甘蔗及水果及蔬菜作物上;传统肥料与新肥的成本差距在缩小;农民的购买力在增加;水溶肥应用简单;农民更加关注质量与生产力。 澳洲埃尔夫:随着全球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民希望种植更加优质的作物、获得更多更可持续性的收获,这就给我们的技术型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无疑有益于我们高端产品的品牌推广。 BioAtlantis:消费者及零售商对无残留水果及蔬菜的需求,驱动了叶面肥及无残留植保产品销售的快速增长,这些产品通常适用于水肥一体化的喷施过程。海藻提取物是目前在农业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新型肥料产品之一,当作物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海藻肥能进一步提升产率,来确保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新型肥料的市场推广模式 澳洲埃尔夫:RLF 通过一种被称为综合肥料管理的产品模式,重新分配农民的肥料预算,把RLF 的产品整合到一种新的现代化的农业肥料实践中去。让农民可以通过使用RLF 的产品,以及用一种生产效

湖南新型环保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湖南新型环保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水溶肥是与水肥一体化相配套,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 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水溶性在95%以上的液体或固体肥料。 该水溶肥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6768.3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377.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78%;流动资金3390.4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0.22%。 达产年营业收入3240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660.45万元,税金及 附加306.25万元,利润总额6745.55万元,利税总额7982.22万元,税后 净利润5059.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23.0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0.23%,投资利税率47.60%,投资回报率30.17%,全部投资回收期4.81年,提供就业职位625个。 近几年随着我国水肥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溶肥已经开始逐步被广大 国内专业种植者所接受,水溶肥的施用面积取得了较大的增长,水溶肥市 场需求扩大,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水溶肥产品配方科技含量高,原材料多 为养分含量高、水溶性好、吸收效率高、产品稳定性好的优质工业级原料,施用地域集中,对喷滴灌设施契合度高,市场售价在5,000-20,000元/t, 其中应用于花卉、蔬菜、瓜果、药材、茶叶和烟草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 水溶肥价格远高于传统复合肥。水溶肥的施肥方式为通过喷滴灌系统注入,对工厂技术服务能力和设备配套水平也有一定的门槛要求。相对于传统化

肥,水溶性肥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新兴农资产品,细分市场中规模企业较少,对厂商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目前水溶肥生产企业具有一定定价权和议价能力,能够获得较高的毛利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