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汇编-----生物与环境(非选择题2)
五年山东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

五年山东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2•青岛)下列谚语或诗文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2021•枣庄)云南西双版纳有一种植物叫“风雨花”,每当暴风雨来临时,高气温、低气压会刺激它的开花激素猛增,从而开出许多花朵。
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环境适应生物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3.(2020•莱芜区)在我国北方,梧桐树到了秋天会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①具有生长现象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③具有应激性④能适应环境⑤能繁殖后代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A.①②③B.①②⑥C.②③④D.③④⑤4.(2018•莱芜)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甲、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5.(2020•威海)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需要营养B.都能运动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D.都能繁殖后代6.(2020•威海)兔吃草,狐狸吃兔。
这三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应写成()A.草→狐狸→兔B.草→兔→狐狸C.兔→草→狐狸D.狐狸→兔→草7.(2022•威海)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
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阳光C.空气D.温度8.(2020•淄博)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植被丰富的树林中空气清新B.人类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造成酸雨C.深山阴湿的岩石上长有苔藓D.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9.(2020•淄博)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C.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且稳定不变,自动调节能力强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二.解答题(共2小题)10.(2022•济宁)“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
2019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考点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

2019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考点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一】选择题1.〔2017菏泽〕1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B.环境污染口趋严重C.青蛙之问的牛存斗争加剧D.人类的大量捕杀答案:C2.〔2017温州〕11.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
铜铃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大鲵可看作一个A、生物圈B、生态系统C、群落D、种群答案:D3.(2017苏州)3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4.(2017苏州)34、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
以下行为与举措中,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是A.大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B、进一步发展畜牧业C.退耕还林、还草D、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5.〔2017台州〕8.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
以下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答案:A6.〔2017聊城〕1.“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答案:D7.〔2017聊城〕19.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鱼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B、荷的叶柄中空,便于根的呼吸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D、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答案:D8.〔2017济宁〕3、去年我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中考生物总复习中考冲刺专题卷-专题02 生物与环境

A.环境能影响生物B.环境能改造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D.植物的生命力强
【答案】C
【解析】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是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在海沙地上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A.泰湖中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消费者,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天空中飞行的鸟,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消费者,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7.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青蛙→蛇→猫头鹰B.草→食草昆虫→青蛙
C.草←食草昆虫←青蛙D.阳光→草→食草昆虫
【答案】B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A.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错误。
B.草、食草昆虫、青蛙,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
C.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箭头指向捕食者,此食物链箭头标反了,C错误。
D.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D错误。
生物与环境 2012中考生物专题汇编_一__生物与环境

2012中考生物专题汇编一生物与环境考点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12•山东烟台)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答案:A 绿色表示的是陆地,是岩石圈;白色表示大气圈;蓝色代表海洋,所以蓝色的是水圈。
2.(2012•山东菏泽)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答案: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会散失到空气中大量的水分,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水分更多,造成气候湿润,降雨量增多,调节了气候,这属于典型的生物影响环境。
3、(2012·广东东莞)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B.实验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D.实验结论是明亮处1只,阴暗处9只答案:C 该实验是探究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实验中只由光照这一个变量不同,其他条件要都相同。
4.(2012·湖南湘潭)“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 B.竞争 C.共生D.捕食答案:B 草和苗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会争夺空间、阳光、水和无机盐等,属于竞争关系。
8.(2012·湖北恩施)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旋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1)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进行对照试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三)实验反思(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生物中考真题分项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2023中考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专题02-1 生物与环境1.(2019山东省潍坊市)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A.A B.BC.C D.D2.(2019湖南省郴州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3.(2019湖南省郴州市)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C.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D.“阳光→草→昆虫→鸟→细菌”是一条食物链4.(2019江西省)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
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5.(2019四川省达州市)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C.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6.(2019山东省泰安市)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B.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7.(2019福建省)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A.蚯蚓改良土壤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C.人类治理河流污染D.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8.(2019湖北省孝感市)植树造林可以营造“金山银山”,选好树种很关键。
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将马毛松和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全国通用)(2)

专题01生物与环境(2022年福建中考卷)资料:我国“三北”工程主要在荒漠区造林,涵盖了我国95%以上的风沙危害区,40年累计造林4614万公顷,2018年荣获“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
1. 影响荒漠植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 水B. 温度C. 空气D. 阳光2. 下列不属于“三北”工程作用的是()A. 保持水土B. 防风固沙C. 减少降雨D. 净化空气【答案】1. A 2. C【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题详解】荒漠是生态条件严酷的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
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非常耐旱,故影响荒漠植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
故选A。
【2题详解】三北防护林使荒漠区植被面积大大增加,植物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此外,植物进行的蒸腾作用能将大量水蒸气散失到大气中,增大空气湿度,促进降雨。
故选C。
(2022贵州铜仁中考卷)3.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下列描述的景象与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匹配不正确的是()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水分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竞争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A.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①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所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符合题意。
2019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项一生物与环境

2019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项一生物与环境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考点1生物的特征1、〔2018·广东东莞〕“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1、C“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是动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动物的一种防御行为。
2、〔2018·安徽巢湖〕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表达了生物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2、B老鼠遇到天敌能进行躲避,表达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点。
3.〔2018·江苏盐城〕“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表达了小草A、需要营养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3、B小草从土地里向外生长属于植物的生长现象。
考点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18•山东烟台〕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1.A绿色表示的是陆地,是岩石圈;白色表示大气圈;蓝色代表海洋,所以蓝色的是水圈。
2.〔2018•山东菏泽〕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2、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会散失到空气中大量的水分,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水分更多,造成气候湿润,降雨量增多,调节了气候,这属于典型的生物影响环境。
3、〔2018·广东东莞〕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B.实验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D.实验结论是明亮处1只,阴暗处9只3、C该实验是探究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实验中只由光照这一个变量不同,其他条件要都相同。
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附答案解析)

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1•南海区)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阴暗和明亮环境中各放10只鼠妇,下面能准确表示阴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B.C.D.2.(2019•深圳)下列不属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3.(2019•深圳)关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观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B.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相互联系C.生物圈能人工复制,因此可以随意破坏D.各生态系统均受阳光、空气等生态因素的影响4.(2018•东莞市)“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5.(2018•东莞市)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B.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6.(2018•深圳)“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阳光C.空气D.温度7.(2021•深圳)鹰和兔在食物链“草→兔→鹰”中的关系是()A.互利共生B.种类斗争C.捕食D.寄生8.(2021•广州)如图,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广州公园里落羽杉叶片颜色常出现由绿变红的现象。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合理的是()A.主要与水分有关B.主要与温度有关C.主要与土壤有关D.主要与空气有关9.(2021•广州)为防治红树林虫害,有人在红树林周边堤岸种植多种草本植物,为害虫的天敌提供必要的栖息环境。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的描述,错误的是()A.食物网更复杂B.生物种类增加C.生物多样性增加D.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下降10.(2020•深圳)下列诗词中描述了生命现象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1.(2020•深圳)生物圈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两年中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 生物与环境(非选择题2)
1.(2012年滨州)图5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5中的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没有表示出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图5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蛇和蛙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3)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类群是植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均来自于这一类群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4)假若在生态系统中施用了不易分解的农药,该食物网中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类群是鹰。
(5)如果蝗虫的数量大量增加,食虫鸟和蛙的数量将随之增加,使蝗虫的数量增长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2012年福州)黄岩岛是我国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
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枪鱼。
它是游动速度最快的海洋动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
金枪鱼还是该海域的顶级消费者,它捕食章鱼,而章鱼所捕食的小鱼要吃大量的浮游藻类。
(1)黄岩岛水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金枪鱼的呼吸效率高,它的呼吸器官是鳃。
(3)请你根据资料内容,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
(4)金枪鱼的蓝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些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5)如果该海域被铅污染,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金枪鱼。
3.(2012年菏泽市) (7分)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们研究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我市牡丹区杜庄村的一些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能量。
4.(2012年泸州)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2)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图一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
部分和分解者。
(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食虫鸟的数量能够
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来实现的。
5.右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水循环的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②代表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进行①过程的细
胞结构是叶绿体,①过程所发生的变化是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有机物和氧气(或无
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进行过程②时伴随着物质变化所发生的能量变化
是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意思对即可)。
(2)图中③④所代表两类生物其中④(用代码表示)是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角
色参与碳循环的。
(3)除了碳循环,自然界还时刻进行水循环,如绿色植物还可以不断地从根部的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向大气中散失水分,从而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
(4)综上所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三大生理过程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对自然界的碳循环,水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
6.(2012年潍坊)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沂山某地域内的动、植物种类进行调
查后,绘制了如下食物关系图。
请据图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蛇与鹰之间的生态关系是捕食与竞争;处在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食虫鸟、鹰、蛇。
(3)若蜘蛛获得10千焦的能量,则最少需从蝴蝶中获取50千焦的能量。
若该区域受到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该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
(4)沂山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或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5)同学们对该区域田鼠的毛色遗传做了如下研究:选取四组田鼠让其自由交配,对所生小鼠的毛色进行统计,并绘制如下表格:
组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黄色×黑色黑色(15只)黄色(8只)
②黄色×黑色黑色(6只)黄色(9只)
③黄色×黑色全为黑色
④黑色×黑色黑色(8只)黄色(3只)
请用遗传图解(用A、a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表示第②组交配组合的繁殖过程。
7.(2011宁波)27.2011年5月13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
(1)下列属于海洋水体污染危害的有▲ (填序号);
①使海产品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②使海洋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③使海洋生物聚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内
(2)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保护好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我市的海洋环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②③(答对两项给1分)(2)禁止直接向海洋排放废水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8.
8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羊栖菜、紫菜和甲藻都属于。
.
(2)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烧瓶中培养了甲藻。
黑暗放置过程中,甲藻培养液的pH会降低,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洞头水域海水的pH基本处在6.0~9.0之间,但较少发生赤潮。
请结合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
(列举两点)
答案:(1)生产者 (2)甲藻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pH降低
(3)可能是温度不适宜;羊栖菜相紫菜吸收氮、磷元素,使水中氮、磷元素的含量减少等9.(2011台州)23 .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
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
(1)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手感比较柔软 D能快速生长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要观察更大、更清晰A的结构,应先将载玻片向
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换用高倍镜。
答案:(1)C (2)左
10.(2011南通)33.(5分)近年来,世界各地灾害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水、沙尘暴,雪灾等。
这些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着一定的联系,请列举事例加以说明。
要想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11.(2011宜春)1.看纽约大楼楼顶的别样风景,纽约和华盛顿的政府官员正在学习如何利用“绿色屋顶”应对日益严峻的都市环境与健康问题。
“绿色屋顶”有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缓解暴雨对下水道系统造成的压力,减少
能源消耗和净化空气。
作为地球人的我
(积极或消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