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报告审核签发制度及流程

合集下载

有关超声科的规章制度

有关超声科的规章制度

有关超声科的规章制度一、概述超声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负责进行各种超声检查,为其他科室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超声科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科室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安全。

二、科室管理1.领导班子超声科设立科室负责人,科室主任,科室副主任等领导职务,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及工作任务的分配。

领导班子要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统一行动,保证科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2.值班制度超声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患者在任何时间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检查。

值班医生要按照规定时间值班,做好班前交接工作,保证工作的连贯性。

3.考勤管理超声科要建立健全的考勤制度,严格执行打卡制度,不得迟到早退,否则要做出相应惩罚。

对于长期违反考勤规定的员工,要进行纪律教育和处理。

4.设备管理超声科的医疗设备是科室的核心资源,要建立设备使用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5.资料管理超声科要建立完善的病历资料管理制度,对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要及时归档,方便医生查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三、检查流程1.患者接待患者来到超声科接待台时,接待人员要热情接待,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症状,为患者安排相应的检查项目。

2.检查准备检查前,医生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体格检查,制定具体的检查方案,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检查操作医生在进行超声检查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与患者沟通,解释检查过程,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4.报告审核医生在完成检查后,要及时审核检查结果,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重要的异常结果,要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提供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建议。

四、质量管理1.数据统计超声科要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解科室的工作情况和质量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2.质控检查超声科要建立质量控制检查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和检查结果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科报告签发及审核制度

超声科报告签发及审核制度

超声科报告签发及审核制度
1.所有超声诊断报告必须由本科室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执业医师签发。

2.住院病人及有异常门诊病人的报告,应仔细核审签发。

3.审核签发者应认真审阅,修改报告,做到三查三对。

审查报告时应注意书写格式是否正确,字迹是否工整,叙述部分描写是否确切,诊断意见是否正确。

4. 检查过程中如需做进一步检查者,应注明方法、部位、要求及目的。

5.检查过程中,如发现疑难病例,需请上级医师协助诊断。

6.有科研、教学价值的患者影像资料,应按教学管理,有专门人员负责保管。

1。

超声科制度

超声科制度

一、超声科工作制度1.超声科提供24 小时×7 天的急诊检查(包括急诊床边检查)服务。

超声诊断医师必须持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应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2.科室设备指定专人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仪器维护和保养,保证仪器正常运转,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下班前应关闭各种仪器设备开关,门窗反锁,切断电源和水源。

3.工作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得擅离职守,确有特殊情况,应请示科主任批准后,方可离开。

上班时间不准玩电脑游戏,不准上网聊天。

4.在检查过程中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凡男性医生进行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者,必须有2名工作人员同时在场,其中1位必须为女性;做经直肠检查者,必须有2名工作人员在场。

5.开通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病人和持优诊证的病人,尽早予以安排检查。

6.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保持室内清洁、整洁与安静,严禁在室内吸烟。

7.按卫生部规定,产前检查一律不做胎儿性别鉴别。

二、超声报告质量审核制度1.超声报告必须由持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的医师进行审核签发。

进修医师及见习医师无单独发报告的权限。

科室建立以科主任、医师二级质量管理体制,严格执行上级医生审核制度。

2.日常报告由当班医生审核并签名;疑难病例实行双签名制度。

3.超声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规定患者检查开始到出具报告结果时间≤30分钟(疑难病例除外)。

特殊情况未能按时发出,应及时与临床科室说明情况。

4.超声报告须有医师签名及签发日期;急诊报告应注明接诊病人时间及发出报告时间。

5.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定期检查报告质量,并进行报告质量评价与分析,有分析记录及整改措施。

三、超声科疑难病例随访制度疑难病例随访是超声科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超声诊断水平的重要途径,全体医生必须重视,积极参与随访工作。

随访工作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组织、监督随访工作。

1.随访对象:以住院病人为主。

2.随访方法:每月由质控组长安排专人负责随访工作,主要追踪手术、病理、CT、MRI等确诊的病例,统计超声诊断符合率;超声诊断质控指标: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95%,漏诊率≤5%,误诊率≤2%;并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超声诊断质量。

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及登记制度

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及登记制度

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及登记制度
1.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时完善相关信息的登记,在3分钟内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接诊医师立即进行处理,同时报科主任,处置结束后做好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抢救制度等相应记录。

2 .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在3分钟内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站工作人员“危急值”结果,护士站接报告后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同时报告科主任),值班医师立即进行处置,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3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

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O。

超声科报告审核流程图.docx

超声科报告审核流程图.docx

超声科报告审核流程图
审核医师应由主治医
师或主治医师职称以
上者担任
发现申请单上内容或要求与超声诊断范围不符时,应与开单医师联系商榷
对超声检查申请单上发现报告单受检
的项目及要求与报告内容与申请单不
单上已检脏器及内容符或漏检时,应通
逐项核对知患者复查
告的上(包括病姓名、性
、年、超声号⋯⋯等)、中(声
像描述)、下(日期、
医、写告医⋯⋯等)一一核
,不留缺。

在审核报告中修正不
规范或错误术语及描
述用词;统一描述内容
与诊断的一致性。

发现问题后应提出对患者进
行复查或进行有关检验或其
他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建议。

审核医师在报
告中签字。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超声科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超声科室的工作流程、技术操作和质量管理,以确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二、管理机构和责任1.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本制度,并对超声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2. 科室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超声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制定科室的质量目标和计划,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3. 超声科医师负责超声检查的操作和质量控制,包括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超声检查和结果解读,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4. 超声科技师负责协助医师进行超声检查,包括准备设备、协助患者就位、操作设备、保存图象和数据等。

三、设备管理1. 超声设备的选购、验收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的稳定。

2. 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功能测试和质量控制,包括检查设备的清洁程度、图象质量、声音和画面同步等。

3. 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即将住手使用并报告科室主任和技术支持人员,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1. 患者预约和接待:超声科室应建立完善的患者预约和接待制度,确保患者的预约信息准确无误,并及时安排检查。

2. 检查前准备:医师和技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设备、耗材和检查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

3. 检查操作:医师和技师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超声检查,包括选择适当的探头、调整扫描参数、采集图象和数据等。

4. 结果解读和报告:医师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评估,并及时编写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查结论、异常发现和建议。

5. 结果审核和签字:检查报告应经过科室主任或者负责人的审核和签字,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结果保存和管理:检查结果和相关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和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超声科工作制度

超声科工作制度

超声科工作制度一、日常要求1.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加强医德教育,努力提高诊疗质量。

2.遵章守纪: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做私活,不串岗离岗,不在科室及值班室会客闲谈,上班不吃零食等;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安静;除值班室允许凉晒工作服及少量内衣裤外,其余地方不得凉晒;严禁在室内吸烟;各级人员在工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换鞋入室。

3.各项超声检查必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包括病史、体征及有关检查资料,并说明检查目的、要求及部位,经预约登记及办妥缴费手续后方可检查。

4.急症病例,临床医师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后应随到随查。

重危患者应尽早予以检查,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并携带有关急救用品。

5.超声检查时,必须严肃认真,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检查前要详细了解病情、检查部位、目的要求;遇有疑难问题或可疑病变难以确诊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请示,必要时与监床医师共同研讨或短期随访复查。

6.诊断报告应及时发出,疑难病例不应超过一天,书写报告要求医学术语规范、字迹清楚,超声所见描述详细,阳性声象图应画示意图和体位标志,并提出影像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

7.对超声检查的病例进行必要的随访登记。

对漏诊、误诊病例要进行分析讨论,以便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8.各级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积极完成医疗、教学、科研等各各项任务。

9.科内专人负责各类物品的请领、保管及报损工作。

10.本科职工家属输液不得在科内工作房间(包括值班床等)进行。

职工就诊或陪亲戚朋友就诊,需取得科室同意,在工作量相对较少并按排好工作情况下方能外出,在科内注明去向及联系电话,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超过30分钟,按一天休息计算。

11.不在电脑上玩任何游戏,因此引起电脑故障,维修费用由个人承担。

二、查对要求1.接收超声申请单时,应检查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检查目的、要求、部位是否明确,收费是否合理。

并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检查前应注意事项。

超声科报告审核签发制度及流程

超声科报告审核签发制度及流程

超声科报告审核签发制度及流程
1.报告签发人员资质。

(1)已取得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执业医师证书者,可签发超声检查及介入超声报告;
(2)未取得执业医师证的新入职医生、进修医师、学生、培训医生应当以记录者的身份签名,医师签名者应为负责指导该医师超声检查的上级医师。

(3)技师在检查后,需要请上级医生会诊,技师以操作者身份签名,会诊的上级医生以会诊医生身份签名。

(4)下级医生遇到疑难病例请上级医生会诊后,下级医生以操作者的身份签名,上级医生以会诊医生的身份签名。

(5)独立签发报告者及会诊医生对报告内容负责。

2.操作者应对超声检查申请单上的项目及要求与报告单上已检脏器及内容逐项核对。

发现申请单上内容或要求与超声诊断范围不符时,应与开单医师联系商榷;发现报告单受检内容与申请单不符或漏检时,应通知患者复查。

3.操纵者应对报告单的姓名、性别、年岁、检查项目、声像图描述、诊断、检查日期、操纵者姓名、记录者姓名逐一核对,不留缺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科报告审核签发制度及流程
1.报告签发人员资质。

(1)已取得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执业医师证书者,可签发超声检查及介入超声报告;
(2)未取得执业医师证的新入职医生、进修医师、学生、培训医生应当以记录者的身份签名,医师签名者应为负责指导该医师超声检查的上级医师。

(3)技师在检查后,需要请上级医生会诊,技师以操作者身份签名,会诊的上级医生以会诊医生身份签名。

(4)下级医生遇到疑难病例请上级医生会诊后,下级医生以操作者的身份签名,上级医生以会诊医生的身份签名。

(5)独立签发报告者及会诊医生对报告内容负责。

2.操作者应对超声检查申请单上的项目及要求与报告单上已检脏器及内容逐项核对。

发现申请单上内容或要求与超声诊断范围不符时,应与开单医师联系商榷;发现报告单受检内容与申请单不符或漏检时,应通知患者复查。

3.操作者应对报告单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项目、声像图描述、诊断、检查日期、操作者姓名、记录者姓名一一核对,不留缺项。

4.检查医师应在超声检查报告中使用规范、统一的、科学的超声医学术语;统一描述内容与诊断的一致性。

发现问题后应提出对患者进行复查或进行有关检验或其他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