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盾构掘进机通过小半径曲线段的施工技术

盾构掘进机通过小半径曲线段的施工技术
A d a i n Sh r v nc ng i a p Cur e S c i n v e to 口 刘桂荣
( 上海市基础 工程有 限公 司 上海 20 0 ) 00 2
【 要】 摘 以华能金 陵电厂二期取水隧道盾构曲线段 20 9 m半径转 弯为例 ,分析和探 讨 了盾构掘 进小半径曲线段的技术要点
1 工 程 概 况
华能金陵 电厂二期工程取水隧道盾构采 用的是网格式 挤压结合气压 平衡 复合型盾构机 , 穿越土层主要在粉细砂和
细砂层。 该 工程 2台机 组 各 设 1 内 径 为 D 4 0 m的 盾 构 法 根 N 20 m 隧 道 取 水 管 , 构 长 度 约 为 6 1 5m, 中右 曲 圆 弧 段 长 1盾 4. 其 4 4 30 m 2 8 .5 : 盾 构 长 度 6 22 m 其 中 右 曲 圆 弧 段 长 3. 6 ,
本工程隧道 主要在③粉细砂 、 细砂 土中穿越 。其 土质 ④ 较复杂 , 地下水位高 , 渗透系数大 , 土层在开挖过程 中易产 该
生流砂和失稳 现象。 23 管片之 间易发生错台 , . 管片易产生开裂和破损 管片存在一个水平方 向的受力 , 不但会使整段隧道衬砌 管片发生水平偏移 , 还会导 致管片之间发生相 对位移 , 成 形 错 台。由于管片 的特殊受力状态 , 管片与管片之间存在着斜 向应力 , 使得前方管片内侧 角和后方管片外侧角形成两个薄 弱点( 2 , 图 )使得相 当多的管片 因此破裂。还有一个破裂 原 因就是 因为相邻两环管片产生 了相 对位移 , 使得管片螺栓对 其附近处的混凝 土产生 了剪切作用 , 使该处的混凝土开裂 。
到 1 8 纠偏控制更加 困难 ; . , 3 由于拐弯弧度大 , 需要左侧油缸 和右侧油缸形 成一个很大 的推 力差才能满足盾构机转 弯的 要求 , 使左右两侧 的油缸推 力可调范 围很 小 , 致 从而可 用于 姿态调整 的油缸推 力调整量很小 , 以加大了隧道轴线控制 所 和纠偏 的难 。同时 , 转弯段盾构施工参数需要经过计算并结 合地质条件 、 工经验等 因素综合考虑后方可 确定 。 施 22 管片容易在水平分力作用下发生较大的位移 . 隧道管片衬砌轴线因推进 水平分 力而 向圆曲线外侧( 背 向圆心一侧 ) 偏移 , 如图 1 。在小半径 曲线隧道 中盾构机每掘 进一 环 , 由于 管片端面与该处轴线 产生夹角 , 在千斤顶 的推

地铁盾构机小曲线半径分体始发技术

地铁盾构机小曲线半径分体始发技术

地铁盾构机小曲线半径分体始发技术摘要: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三标【黄沙站~海珠广场站】盾构区间工程,由于受始发场地的影响和限制,需在250米半径的小曲线上进行分体始发,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小曲线半径始发技术及质量控制重点,希望能为同行参考。

关键词:盾构小半径分体始发始发布置始发控制要点目前在我国的地铁隧道施工中已经广泛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法施工主要技术为始发、掘进、到站等几个方面。

其中盾构始发技术有两种:一种为整体始发,将盾构机盾体连同后配套台车一起吊入始发端,组装后整体始发掘进;另一种为分体始发,当受盾构始发场地限制时,将盾构机盾体和一部分主要的后配套台车吊入到始发端始发,待盾构隧道掘进到足够的长度后,再将另一部分台车重新组装后按整体始发的模式进行第二次始发。

始发环境及设备情况工程为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黄沙站~海珠广场站】盾构区间工程,包括海珠广场站~一德路站、一德路站~文化公园站、文化公园站~黄沙站三个盾构区间隧道及其附属工程,盾构区间全长4814.968m,其中左线长2398.862m,右线长2416.106m。

盾构始发井净空平面为始发盾构始发段位于250m半径的圆曲线上,盾构初始掘进段为80m,纵向4.7‰的上坡,隧道埋深28.6m。

采用环宽1.2m 和1.5m两种管片,其中半径小于等于300m的曲线隧道段采用环宽1.2m管片,其余采用环宽1.5m的标准管片。

始发段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8>粉砂泥岩中风化层,局部为《9》粉砂泥岩微风化层,岩石的最大单轴抗压强度为10MPa,岩层条件较好,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的孔隙水和赋存于基岩风化层中的裂隙水,盾构始发井距离珠江约150m,地下水与珠江水有较紧密的联系。

图1 盾构始发井平面图盾构小半径始发方案的确定图 2 加长管线在盾构始发井的布置盾构设备在小曲线半径分体始发的布置(-50mm~+50mm)图4 盾构机始发方向示意图楔形环的确定反力环共两环,宽度为300mm,第一环为开口环,安装在楔形环与开口负环之间,第二环为连接开口负环和整负环,开口负环与整环的纵向螺栓不能一一对接,利用一环反力环进行转接。

盾构机小曲线半径始发技术

盾构机小曲线半径始发技术

盾构机小曲线半径始发技术摘要:根据无锡地铁一号线(江海路站~火车站站)盾构区间小半径曲线始发的经验,从割线始发设计参数、始发前期准备工作,着重分析盾构始发掘进的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地铁;盾构;小曲线;参数;始发Abstract: Based on the Wuxi subway line ( Jianghai Road Station Train Station ) shield section of small radius curve launching experience, from the initial design parameters, secant initial preparatory work, focused on analysis of shield original heading ke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 words: Subway; shield; small curve; parameter; starting一、概况(一)工程概况无锡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江海路站~火车站站(YSK9+216.791~YSK10+514.862)区间在江海路站南端头井右线始发。

本区间线路出江海路站后,在通顺桥前以350m(右线360m)曲线半径向东南偏转,于通顺桥和废弃水闸之间下穿庆丰河(下穿段河面宽度22米),再下穿锡澄二村大片居民楼后转至海澄路,近距离经过康桥丽景小区后线路以400m(右线410m)曲线半径向西南方向偏转,先后下穿庆丰河(下穿段河面宽度27米)、北新河(下穿段河面宽度26.5米)、交通综合体,垂直下穿锡沪西路后进入无锡火车站站。

线路中线间距为13.0~17.3m。

区间隧道纵坡呈“V”型,最大纵坡为23.67‰,最小纵坡为3.0‰。

工程区域为冲湖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为1m~4.5m。

地铁盾构小半径分体始发施工工法

地铁盾构小半径分体始发施工工法

地铁盾构小半径分体始发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盾构隧道作为城市地铁建设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因其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等优势而备受青睐。

地铁盾构小半径分体始发施工工法就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地铁盾构小半径分体始发施工工法是在城市地下空间较为狭窄的情况下开展的盾构隧道施工工法。

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始发井与小半径曲线区域采用分体始发施工,以保证盾构隧道的斜度在可控范围内。

该工法在施工速度、质量可控、土方回收率高等方面具有优势。

三、适应范围地铁盾构小半径分体始发施工工法适用于市区地下空间较小的盾构隧道施工,尤其适用于弯曲半径较小的区域。

该工法能够在不影响上部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等地下设施的情况下,完成盾构隧道的施工。

此外,该工法还适用于较深埋深的盾构隧道。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采用分体始发施工方法,在始发井内开展环片安装工作,再运用设备将环片运到横曲长度方向的曲线处,然后在冠区顶板下安装。

采用此工艺时,需要在曲线进入前的某一段区域内进行现场调整,从而保持盾构隧道的斜度在可控范围内。

此外,针对小半径曲线区段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如控制盾构机的转速和前推速度,控制切削泥水比等,以保证施工质量。

五、施工工艺1.始发井的施工:首先,在起始点设立盾构始发井,进行始发井深挖等工作,然后进行始发井内的预制合拼、顶进钢撑架架设、人员设施安装和电缆架设等。

2.盾构机的安装:将盾构机的拼装、调试和就位运输至始发井内。

3.预制段的安装:将已预制好的环片运输至始发井内,进行环片的安装和对接等工作。

4.小半径曲线区间的施工:根据待施工曲线半径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小半径曲线施工工艺,采用光纤陀螺仪、立体翻边机、膏体灌注等技术措施,保障施工质量。

5.盾构机出洞:完成盾构穿越隧道的工作后,进行盾构机出洞和拆机等后续工作。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组织进行协作。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工艺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工艺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工艺1 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是指曲线半径在250~400米的曲线隧道,由于施工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的设计转弯能力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施工难易程度,目前使用较多的德国海瑞克Φ6280m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最小水平转弯半径为200米、日本小松TM625PMD盾构机最小水平转弯半径为150米,可以满足小半径曲线的施工要求。

但施工过程中需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及加强施工各个方面的控制才能有力确保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质量。

1.2工艺原理1.2.1盾构掘进过程中通过刀盘的超挖刀,推进油缸的压力、行程差、铰接油缸的行程差使盾构机根据隧道的设计曲线前行以完成曲线段的隧道施工1.2.2通过增大每环管片的楔型量、减少环宽以增大管片转弯的能力来拟合隧道较小的设计曲线。

2 工艺工法特点有效减小了建筑物密集区等特殊条件下隧道选线的难度,适用于较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的施工,施工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

4 主要引用标准4.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4.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4.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4.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4.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4.6《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5 施工方法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施工是在土压平衡的前提下,采用VMT导向系统控制掘进方向、通过刀盘的超挖刀扩挖掌子面、推进油缸压力差使盾构机沿曲线方向前行、盾构铰接油缸行程差使盾体与盾尾有效的拟合曲线,最后通过楔型量较大的管片拼装来拟合盾构机开挖的曲线形成小半径曲线隧道。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施工工艺流程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6.2操作要点6.2.1施工准备工程开工前了解隧道地质情况、地面建筑物情况,做好盾构机的选型工作,确保使用盾构机满足小半径曲线的施工能力。

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施工工法

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施工工法

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施工工法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施工工艺流程: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操作要点:1、监控量测盾构机始发辅助设施安装时的定位测量,其中包括盾构基座的定位测量、反力架的定位测量、盾构机姿态测量,首环负环管片安装的定位测量等;激光导向系统的正确性与精度复核,主要包括对导向系统中的仪器和棱镜位置测量。

洞内平面控制点测量;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对盾构导向系统进行检核测量;施工中的成环管片环位置;线路断面测量。

盾构曲线始发阶段监测的主要项目有:反力架及负环管片的变形监测、地表沉降监测。

2、始发基座安装为确保盾构曲线始发质量,盾构始发基座须沿盾构始发路径在盾构始发井内的延长线布置,且须与隧道设计坡度一致。

考虑到基座存在一定的压缩变形以及盾构大下坡始发期间磕头趋势明显的特点,基座安装时整体抬高20mm布置。

因盾构曲线始发基座除承受盾构的自重力、始发时的摩察力外,还可能须承受方向不确定的偏心侧向推力,受力较复杂。

为了使基座具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防止基座随盾构位移引起负环管片失稳,须对基座进行加固。

加固方法:一方面,将基座与始发井底板预埋件焊接(共7对),另一方面,基座两侧用20#“H”型钢设支撑(共7对),将其与基座和始发井侧墙预埋件焊接。

3、反力架构件设计反力架框架和各支撑杆件均采用488 “H”型钢及其组合体构造。

488“H”型钢特征:高488mm,宽300mm,翼缘板厚18mm,腹板厚10mm,材料为A3钢。

反力架框架由四根488 “H”型钢组合而成。

每根构件承受的推力按总推力的1/4考虑。

显然,对于反力架框架的每根构件而言,其承载力由其488 “H”型钢的腹板的抗压强度决定,经计算采用单榀488 “H”型钢因其腹板抗压强度不足,将会引起488 “H”型钢侧曲失稳而破坏。

现采用双榀488 “H”型钢组合体,安全起见,杆件的受力区域简化为管片接触段。

因488“H”型钢腹板的厚度为10mm, 管片接触段为2400mm,故,其允许承受的最大荷载为:P许=σ许XA=210X106X10X2400X10-6= 5040KN,而其实际将承受的最大压力为P实=19500/4=4875KN,基本安全,但其安全系数仅为5040/4875=1.03,不足。

盾构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技术

盾构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技术

盾构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小半径曲线隧道是盾构施工中的难点之一。

文章通过实例,分析盾构小半径隧道中常见的轴线偏离、管片错台和崩裂、管片扭转、渗漏水、管片蠕动等质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选取合理的掘进参数、选择适用的管片、做好补充注浆、做好其他辅助施工的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盾构小半径曲线隧道对策AbstractSmall radius curve of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Article through examples, analysis of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in small radius shield tunnel of axis deviation, segment dislocation and split, segment torsion, leakage, segments peristalsis and so on ,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by selecting reasonable tunneling parameters, choosing suitable segment, completing the supplementary grouting, doing other auxiliary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Shield machine, Small radius curve Tunnel, countermeasures 1引言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磅礴发展,城市市区地面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为了避开这些高楼的基础,城市地铁经常采用小半径曲线隧道。

小半径曲线始发技术措施

小半径曲线始发技术措施

小半径曲线始发技术措施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在地铁建设各区段盾构施工线路始发的选择上,由于受规划及建构筑物的制约,始发路径的确定变得越来越复杂;受设计及周边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在应用上仍会越来越多。

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01标五龙口停车场出入场线盾构区间左、右线分别在540m和450m曲线半径始发,采用割线始发,始发进洞后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本文将结合五龙口停车场线区间区间始发施工实践对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的技术措施作进行介绍。

关键词:割线始发;切线始发;技?g措施;质量控制一、引言盾构机在小半径曲线始发时,无法采用常规始发方法进行始发,采用切线始发受盾构机盾体长度的影响无法在进洞后进行及时纠偏,极易产生拼装完成后的管片轴线偏离设计轴线,只有采取割线始发,取到折中点才能满足盾构进洞前后轴线偏差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本文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01标五龙口出入场线区间盾构割线始发成功经验,总结小半径盾构曲线始发技术措施。

二、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出入场线区间盾构曲线始发总结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01标五龙口停车场出入场线盾构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中,左线从西站街站引出,经西站路左转下穿月季公园进入嵩山路;右线从沙口路站引出,沿黄河路向西,下穿北编组站下发场箱桥、霁月南路箱桥、东三角箱桥和西三角箱桥后,在北编组场南咽喉右转进入嵩山路。

出入场线双线辉河路沿嵩山北路向北并行至五龙口停车场出入场线区间盾构井。

区间左线设置5处平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250m、800m、800m、400m和540m;右线设置8处平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450m、250m、800m、800m、800m、800m、400m 和450m。

区间左线在540m区间半径始发;右线在450m区间半径始发。

盾构井施工完成后应对洞门环的精度进行复测,洞门偏差不应大于1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技术
摘要:为解决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始发、到达的难点和风险,文章以广佛线地铁某盾构标段盾构在320 m小半径曲线内始发和到达的施工为研究背景,对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盾构机;铰接;曲线始发;曲线到达
随着城市高速的发展,带引了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但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由于受规划及建(构)筑物的制约,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线形设计越来越复杂。

不可避免的出现存在小半径曲线的规划线路。

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技术与常规盾构法施工技术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施工难度大、风险大。

因此,研究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技术,针对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始发、到达以及掘进过程中的风险,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可有效的避免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施工容易超限、管片容易出现错台、漏水等质量事故。

相信对以后类似的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设计线型对盾构施工的影响。

1盾构机的选型
盾构机在曲线内始发或是到达掘进时,首先盾构机必须能够满足曲线内掘进的参数要求,也就是说所选用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必须满足小于盾构始发或到达曲线的曲率半径,通常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的大小取决于盾构机的长度、是否启用铰接、铰接的开启量等因素,盾构机选取尺寸尽量短。

对盾构机选型还要验算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计算方法如下:
Rmin=÷sin
式中:LA为盾构机前体长度,mm;LB为刀盘的厚度,mm;&#1051770;为铰接可开启最大值。

例如广佛线[桂~雷区间]320 m的小转弯半径始发和到达,本工程盾构机采用了日本三菱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盾构机总长度(刀盘面至盾尾)为8 420 mm,盾构机筒体的直径为6 260 mm,刀盘的开挖直径为6 280.5 mm,盾构机前体(刀盘面到铰接中心)的长度为 5 028 mm,后体(铰接中心到盾尾)的长度为3 392 mm。

盾构机具备中折装置,中折角度最大1.5 &#778;,盾构机刀盘面到铰接中心的长度为5 028 mm。

根据上面公式,可计算本工程所采用盾构机,在打开铰接后,其能转弯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60.81 mm,能满足区间曲线掘进的要求。

2管片的设计
曲线段隧道每掘进一环,管片端面与该处轴线的法线方向在平面上将产生一定的角度θ,为了更好的使得盾构机沿着计划曲线掘进,在管片选型时尽可能选
用楔形量大的管片来减小角度。

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常选用环宽为1.2 m和1.5 m的管片,环宽为1.5 m管片的结构形状为单面楔形量38 mm,环宽为1.2 m的管片的结构形状为单面楔形量42 mm,按照管片错缝拼装计算,环宽1.5 m的管片理论上能满足的最小转弯半径为246.31 mm,环宽为1.2 m的管片理论上能满足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81.85 mm,因此施工前需根据盾构始发或到达曲线的曲率半径的大小来预制管片。

另外在管片选型时要注意,盾构曲线始发时由于负环管片和托架均难以布置成相应的曲线型,因此始发时不能开铰接,只能沿曲线的割线掘进,因此盾构全部进入后需用比设计曲线更小半径的实际曲线来拟合设计曲线,因此需采用楔形量更大的管片来拟合新计划曲线。

盾构曲线到达时需在碰壁时铰接归零,为了保证盾构机准确的碰壁,那么盾构机到达掘进的姿态要比计划曲线适度超前,为达到盾构姿态比计划曲线还超前的效果,就需在曲线内进行更小曲率半径的纠偏,而为了管片姿态更好的拟合盾构姿态,就需选用楔形量更大的管片,通常是1.2 m 的管片。

3盾构曲线始发和到达曲线的设定
3.1盾构始发曲线的设定
通常盾构始发时为了满足盾尾通过帘板时的密封性要求以及线路中线与车站侧墙的净空尺寸要求,均是将盾构机的始发姿态垂直于盾构井的侧墙而始发(曲线切线始发),常规盾构切线始发示意图如图1所示。

而盾构始发时在筒体未全部进入土体前铰接无法开启,只能直推(盾构机刀盘+筒体长约8.5 m),从而使得盾构机筒体刚全部进入土层就已经超限,以广佛线施工5标桂~南区间320 m圆曲线始发为例,若按切线始发盾构机刚全部进入土体姿态偏差就达到147 mm(计算详见式1),并且盾构偏移趋势仍是向外弧线偏移,加上盾构机的中折不能一次开到位,只能逐环递增,这样盾构姿态的最大偏移值将达到250 mm以上。

因此为了确保盾构机曲线始发不超限,需在始发托架定位时预偏盾构机的始发姿态,让盾构机的机头稍往内弧线偏移,盾尾往外弧线偏移,使得盾构机始发时沿曲线的割线掘进,待盾构机完全进入土体后再开启铰接用比设计曲线更小半径的实际曲线来拟合设计曲线。

盾构始发姿态的定位方法如下:
根据设计线型,在洞门环板位置往内弧线偏移3~5 cm定一个点,在距离环板9 m位置往内弧线偏移6~7 cm定一个点,两点连成直线,再将直线往车站内延伸来确定始发托架的中心线位置(即盾构始发姿态),如图2所示。

切线始发姿态偏移计算:
320 m圆曲线每环(1.5 m)方位角改变量
α=tan-1()=tan-1()=0.2685 &#778;
Δx1=sinα1×L1=4.86-3×1 500=7.03 mm
Δx2=sinα2×L1=9.37-3×1 500=14.06 mm
Δx3=sinα3×L1=0.014×1 500=21.03 mm
Δx6=sinα6×L1=0.028×1 500=42.17 mm
Δx=Δx1+Δx2+…Δx6=147.63 mm(1)
式(1)中,α1=α……α6=6α
3.2盾构到达曲线的设定
常规盾构到达均是托架接收,因此盾构到达掘进时必须在盾构机碰壁时铰接归零,然后让盾构机直线出洞,而盾构曲线到达掘进时由于盾构机是刚性体,为满足曲线掘进要求,盾构机在曲线内掘进需按照到达曲线的曲率半径大小来开启相对应的中折值(盾构曲线掘进时中折值与曲线半径的关系见式2),若在盾构机碰壁时中折就归零,那么就需要在到达掘进时提前按1.5 cm/每环左右来逐步缩小铰接,虽然当曲线半径大于500 m可以用千斤顶代替铰接,但是当盾构到达的曲线半径小于500 m时,必须开启铰接方可以满足盾构机在小半径转弯掘进的要求,因此在小曲率半径内到达掘进过程中提前缩回铰接,将使得盾构机的实际姿态与计划曲线产生较大的偏差,这样将导致盾构出洞时存在较大的水平偏差,甚至是盾构机无法到达。

盾构曲线到达实际线型示意图如图3所示。

&#1051770;=sin-1()+sin-1()(2)
式(2)中:&#1051770;为圆曲线内铰接应开角度,&#778;;LA为盾构机前体长度,mm;LB为盾构机后体长度,mm;R为曲率半径,mm。

例如:广佛线施工5标段320 m小半径曲线到达,按照曲线到达的掘进要求,中折需开启0.75 &#778;,若需盾构机碰壁时铰接归零,那么需在碰壁前5环每环缩回铰接(中折)1.5 cm,即0.15 &#778;。

320 m圆曲线每环(1.5 m)方位角改变量α=tan-1()=tan-1()=0.2685 &#778;,铰接最后5环每环缩回0.15 &#778;,每掘进1.5 m实标方位角改变量计算如下:R1=÷sin=()÷sin()=402.02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