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五课件

合集下载

(ppt版)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课件

(ppt版)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课件
宋代是我国瓷业开展史上的一个繁荣(fánróng)时期,瓷窑遍布全国 各地。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 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 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 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奉献。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 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 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北方(běifāng)
第十八页,共六十六页。
东南(dōngnán)
第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西南(xīnán)
第二十页,共六十六页。Fra bibliotek唐三彩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六页。
五、古玉器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六页。
常见 的重要纹饰 (chánɡ jiàn)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六页。
1、谷纹: 整齐排列(páiliè)的蝌蚪状纹饰, 象谷牙。流行于战国秦汉。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六页。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六页。
排列整齐、 清晰 的谷 (qīngxī) 纹
谷纹璧 战国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是最简单的 纹饰(wén shì)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
玉璧 龙凤纹 乳钉纹 西汉(XīHàn)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六页。
第六页,共六十六页。
粤绣,又称广绣,是以广州 一带地区(dìqū)为中心产地的绣品。 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它以布局 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 华美、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 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 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 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 。所用题材比较固定,多为杂花 百鸟。
第五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ppt课件

红山文化
• 勾云形玉佩
红山文化
• 玉龙
红山文化
• 龙形玉璜
红山文化
• 龙形玉佩
红山文化
• 龙形佩
红山文化玉璧
• 这件红山文化玉璧方形而圆角, 器缘略有残缺,长15.9厘米、宽 14.4厘米,孔径6.4厘米,厚0.8厚 度。璧内外缘磨薄,一边有双孔, 孔间距3.2厘米。孔系对钻而成, 有移动痕迹。器身正而微凸并打 磨光滑,背面较为平整,通体素 面无纹饰,因此可称素面玉璧。 其色黄绿中泛白,且有白色絮状 物和稀疏的黑点.透明度虽不高, 其温润的玉质却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玉璧的玉料系岫岩透闪石玉, 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同类形状 中最大的玉璧。其年代距今约 5000年,造型是典型的红山文化 玉璧。
中国出产玉石的地方
• 辽宁玉石有三个品种,其中两宗全国出名;一是代表我国岫岩玉鼻祖 的岫岩县玉石,简称岫玉岫岩玉呈碧绿色、绿色、淡绿色、灰色、白 色、黑灰色、花色、黄色,透明度较好。一是阜薪的玛瑙玉石。
• 新疆玉石分为和田羊脂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等。 上品羊脂玉有两种色泽,以无瑕、点、绺的仔玉为贵。羊脂白仔玉呈 蜡质光泽,有羊油脂白状,温润宜人,多出产在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 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还有一种略带青灰色的羊脂玉,温润可人,有 强烈的蜡质感
•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玉斧
玉串饰
• 良渚文化类型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代表文 化
• 北方代表:红山文化
• 南方代表:良渚文化
• 中原代表: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龙
• 中华第一玉龙
迄今最早的玉龙,造型 奇特
黄玉猪龙
• 红山文化玉器
猪龙同体是吉祥神, 以祈雨求丰年,浑 厚粗壮而神秘。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第一章、中国古代玉和玉器一、中国古代玉: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

1、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

其中以新疆和阗所产的一种透闪石之类的玉石最为有名。

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

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2、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

缅甸是翡翠的主要出产国,清代乾隆时期流入中国,其中含有铬镍元素的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有铁元素的呈现黄、红色,称之为“翡”,如果在同一块玉石由红、绿、紫三色组成,则称为“福禄寿三星”或“桃园三结义”。

其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

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

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3、在中国古籍上所指的玉并不是确切的矿物学的名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释“玉”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五德”之说是儒家对玉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把玉赋予了人格化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玉器:西汉扬雄在《法言》中阐述说:“玉不雕,屿璠不作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龙形玉器纹样造型研究PPT课件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龙形玉器纹样造型研究PPT课件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龙形玉器纹样造型研究
目录
楚人与龙 楚国龙形玉器的分期特征 奇诡纹样——春秋时期的玉龙 多变形制——战国时期的玉龙 结语

楚人与龙
◎中国龙文化 ◎龙——楚人崇拜的神兽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远古人 们认为应当有一个力大无穷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 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 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31-
多变形制——战国时期的玉龙 河南省淮阳县平粮台16号墓出土的谷纹龙形玉佩(见图23)和涡 纹龙形玉佩(见图24 ),表现战国时期玉龙的标准“S”形造型。龙 体翻转扭曲,蜿蜒曲折,刚劲秀美,变化多姿。
-32-
伍 结语
总结
崇龙和尚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基本特点,龙神造 型和龙纹装饰成为中华古玉创作的一个永恒不变的题材。春 秋之际,列国纷争,多国并存,由此出现了多个玉器发展中 心,但龙纹题材,却在各地通行无阻,始终盛行。春秋战国 时期,楚国出土的各式龙形玉佩以及数不胜举的龙纹玉器, 是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华文化一脉承传的崇龙礼俗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国玉器文化与中国龙文化的交融发展的体现。
崇龙
尚玉
-34-
参考文献及资料
[1]王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龙形玉器纹样造型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 2015(3):106-114. [2]周政.春秋玉器研究[MA].2015. [3]曾剑华.【荆州地理】龙:楚人崇拜的神兽 [EB/OL]./viewnews-43656.html,2011,2011-03-23.
从湖北省荆州熊家家墓地出土的玉璧上可 见鲜明逼真的谷纹,可以感受到楚人对自然的 敬畏,对生命的敬重(见图8)。

中国传统器物ppt课件

中国传统器物ppt课件
25
8、明清瓷器达到了制瓷业的顶峰。
永乐年间(1403-1424)烧制的白瓷,胎薄如
纸,洁净如玉,几乎见釉不见胎,给人以甜美的感 觉。故又称“甜白”。雍正乾隆年间,彩釉瓷发展 迅速,雍正时以清丽秀媚见长,乾隆时以富丽堂皇 为特点。
薄胎碗
清 代 乾 隆 多 种 色 釉 大 瓶
26
二、瓷器的文化内涵
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58
2、文学作品: 《红楼梦》,把通灵宝玉作为小说的主人
公。可以说“玉”是红楼梦的精髓、灵魂, 这是“玉”、“玉文化”植根于民族心里的 有力证明。 3、历史故事:完璧归赵
59
(三)名字中的玉
我国的人名、地名、书名、戏名中,带 “玉”字的很多。带“玉字旁”的字命名的 那更是数不胜数了。
轻神重民的思想逐步扩大,玉器也逐渐更 多地被人们用来与君子的德行相比拟。
35
管子云玉有九德 许慎有五德说 孔子阐明玉有十一德,即:仁、义、礼、
知、信、乐、忠、天、地、道、德。 君子佩玉,不是为了乔装打扮,而是规范
自己的言行.
36
《礼记》比附说:
1、温和柔润而有光泽,像仁者的德性;
2、细致精密而坚实,象智者的德性;
62
金牌 gold medal
银牌 silver medal
铜牌
bronze medal copper medal
63
一、青铜器的产生与发展
(一)青铜萌芽期 夏(前21 世纪-前17世纪)
(二)青铜发展期
商代(前17 世纪-前11世纪) 早、中期 , 青铜器艺术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酒器、礼 器为主,兵器种类增多。以兽面装饰为主, 构图日趋娴熟、规范。

中国玉文化课件

中国玉文化课件
中国玉文化课件
目录
• 中国玉文化概述 • 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 • 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 中国玉器的市场与价值 • 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中国玉文化概述
玉的起源与历史
玉的起源
玉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工具 和饰品。
玉的历史
玉文化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占有重 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的 用途和意义也在不断演变。
资料。
玉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01
02
03
艺术收藏
玉器作为艺术品,被广泛 收藏于博物馆、私人藏家 和艺术机构,丰富了现代 社会的艺术视野。
文化旅游
玉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 要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了 地方经济发展。
品牌营销
玉文化元素被应用于产品 设计和品牌形象塑造,提 升了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 力。

镂雕
通过去除玉料内部的某些部分 ,使图案或文字呈现出空洞的
效果,具有通透感。
圆雕
全方位雕刻立体形象,使玉器 呈现出三维立体的形态。
微雕
在极小的玉料上刻划精细的图 案或文字,需要高超的技艺和
耐心。
玉器的镶嵌与搭配
镶嵌工艺
将金属或其他材料嵌入玉器中,以增强玉器的装饰效果和牢 固度。
搭配技巧
根据玉器的款式、颜色和纹理等特点,选择适合的配饰进行 搭配,如宝石、珍珠、绳索等。
02
玉器也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 ,如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成 为艺术家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 要载体。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
玉器的收藏与鉴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收藏家们通过鉴赏和收藏 玉器来品味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收藏玉器需要注重真伪鉴别和价值评 估,同时还需要了解市场行情和投资 风险等方面的知识。

古代玉器的形制及特征

古代玉器的形制及特征

古代玉器的形制及特征----明阳中国的玉器刚刚出现之时,只是作为一种生产工具来使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在其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对美的追求,玉器逐渐被赋予了人性化和神化, 玉器开始在原始生产工具单一形制的基础上,演变并发展了原始的神器和佩饰用器。

原始社会产生了贫富分化后,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慢慢地这种产量稀少,美丽耐久的玉器就成为统治阶级专门享有的器物,并产生了更多的功能,赋予了更特殊的意义。

玉器从简单的生产工具到作为美化生活的装饰品, 到代表政治等级,融进各种礼制内容、伦理道德,成为财富的象征,宗教图腾的崇拜等,其形制也变得更加丰富。

中国玉器发展史已有数千年,各朝各代在对玉器工艺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了迥然不同的器具形制,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玉器多为工具器、佩饰器等。

距今七、八千年以前,辽河的兴隆洼文化,沈阳地区的新乐文化,大连地区的长海广鹿岛小珠山(下层)文化,阜新查海原始村落文化等。

在这些原始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玉制的斧、凿、匕等生产工具和玉玦类佩饰器。

它们是玉器创作初期的代表作。

辽河地区是我国最早的用玉地区之一,它对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红山文化及其相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产生了承袭关系。

红山文化玉器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处于原始玉雕的成熟阶段,并首创了宗教用器。

工具类器形增多,如锛、铲、勾形器等。

佩饰用器种类发展为以现实题材的鸟兽动物为主题,如鸟、燕、枭、鹰、蝉、鱼、龟、猪等,并增加了如勾云形佩、马蹄形箍、二、三联璧、双兽首(或人首)三孔玉饰等形制。

首创的宗教用器如玉C形龙和玉兽形(猪龙)玦、玉兽面丫形器、高冠的玉凤首、玉兽形佩等,都属于模拟幻想中的玉雕神灵,反映出红山文化部族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

红山文化玉器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点。

红山文化玉器的形制对相同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玉器以及晚期各种文化玉器都产生过影响,直至商代晚期玉器形制中,仍然有红山文化玉器的影子,如商代的卷体龙、勾形器等,显示出红山文化玉器很强的延续性。

原始玉器

原始玉器

花园庄M54出土玉器
• 花园庄M54,是一座商代贵族墓,随葬品丰富, 包括青铜、玉、陶、石、骨、蚌器及象牙器共
计570件,其中出土玉器共210件。
• 器类:礼仪用器:龙形佩、鹅、鹦鹉、管、环、璧
殷墟玉器—玉象
• 妇好墓出土玉象数件。象本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古气象学研究表明,三千年前的商代晚期 中原平均气温较现在高2度,湿润多雨并且分布
商代制玉工艺
• 工艺:圆雕、片雕、镂雕、线刻、管钻、镶嵌、俏色
• 线刻包括三类,单阴线、双钩阴线、阳线 • 单阴线:有两种:一、用砣具勾划,深浅均匀;二、用 尖锐刀具反复琢刻,带细线毛边的“毛刀”。 • 管钻:技术较为进步,一般无台痕。
• 镶嵌有三类:一、玉器镶嵌绿松石;二、青铜器镶嵌玉 石;三、其他质地器物镶嵌绿松石。
玉的鉴别
• 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 是真玉。 • 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 观察法: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 的是真玉。 • 舌尖鉴别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 其价值大减。
玉石相关基础知识
•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 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 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 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 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称坚旧 之韧石 为,器 “具时 玉有代 ”美发 丽现 的有 色些 彩石 和材 光质 泽地 ,

旧 石 器 代 时 过 代 渡 向 时 新 期 石 器 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出山反 王琮玉
? 良渚文化玉璧和玉 琮在墓葬中出土时 有一些特点:一般 墓葬规模较大,随 葬品较丰富;墓主 人多为男性;琮常 与壁伴出;一些墓 中有殉人现象。
武进寺墩M3 随葬器物分布情况
上海青浦福泉山 M139殉人和随葬 器物分布情况
浙江瑶山祭坛墓地
玉钺
钺(戚)是由斧演变而来的。
土出山瑶 钺玉
兽形佩
兽形佩分解示意图
兽面玉饰
龙首玉饰
红山文化常见勾云形器,应是兽面玉饰向简单、抽象、几何化发展的演 变结果。
兽形佩
勾云形器2
勾云形器3
勾云形器4
藏宫故北台 佩形兽
简化兽形佩 牛河梁出土
玉佩
正像兽面玉佩的简化过程——器形由繁到简,纹饰由具体到抽象。
(三)红山文化玉器特征
? 1、品种齐备,数量可观。 ? 已琢制生产工具、装饰品和礼仪器三种器物,而且数量、
规模较大。
? 2、材质较好,工艺较精。 ? 玉器大多为岫岩玉琢成,材质比较纯洁温润,代表了红山
人琢玉选材的较高标准。玉器琢磨精细,光洁程度较高。
? 3、规律性的造型与纹饰 ? 红山文化玉器都有一定的造型或纹饰的规律性。
二、良渚文化
? 良渚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太 湖地区,其南端到钱塘江, 北到江苏常州一带。
饰端玉
饰冠玉
? 玉璜
? 良渚文化玉璜呈上 弦月形,左右两端 的边缘在同一条水 平线上,中间向内 凹弧。
土出山瑶 璜玉
? 玉镯 ? 良渚文化玉镯呈圆
形,器体较厚实, 边缘琢磨成圆弧状, 形成孔壁平直、外 缘弯弧的造型特征。
玉镯 瑶山出土
? 玉带钩 ? 良渚文化玉带钩造型特点是:长方体,钩身为厚片玉折方
土出山瑶 琮玉 土出墩寺 琮玉
土出山陵张 琮玉

? 玉琮主要有两大类:
? 一类作短筒状,外壁 不方正,俯视似手镯 状,一般外壁以棱为 对称线,装饰比较简 单的兽面纹,多以两 个圆圈表示眼睛,其 间雕刻桥形凸棱相连, 并用长方形横凸表示 嘴部;
? 另一类作长筒状,形 似柱子,外方内圆, 一般可分为若干节, 每节都装饰兽面纹或 神人兽面纹。
圆雕猪龙正面
丫形器 平面猪龙
圆雕、平面和环面的兽面比较
环形龙纹拓片
? 共同特点为大眼、立耳、横嘴
环面猪龙
(2)兽形佩和勾云形器的设计与发展序列
? 典型的兽形佩中部为正平 视兽面,穿孔形眼睛,五 组长齿,兽面两侧有横向 窄条镂空,其下部为勾云 形。
? 红山文化兽形佩是以不同 视点的动物组合而成。如 图所示,一个正像兽面与 二个侧面的龙首。
中国古代玉器(五)
一、红山文化玉器
?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及渤海沿岸。 ? 主要遗址分布地有内蒙赤峰红山后、赤峰蜘蛛山、翁牛特旗三星他拉
村、敖汉旗下洼、阜新胡头沟、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凌源三官 甸子等十几处。辽宁建平牛河梁的坛、庙、冢等各种文化遗存,代表 了该文化的整体概貌。 ? 红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主要文化遗存距 今约5500年。
? 主要遗址有:浙江余杭良渚 、瑶山祭坛遗址和反山墓地 等;江苏吴县张陵山和草鞋 山遗址、武进县寺墩遗址等 ;上海青浦福泉山墓地、马 桥遗址等;安徽吴家埠遗址 、阜宁遗址等。
? 玉器出土以瑶山、反山、寺 墩和福泉山最具有代表性。
? 良渚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 3300年至公元前2200年。
? (一)玉器种类 ? 良渚文化玉器可分为三大类。 ? 第一类为生产工具;有斧、铲、凿、杵、纺轮等。 ? 第二类为装饰品;有珠、管、璜、镯、觿、带钩、锥形器
形。马蹄形器、勾形器、璧形器等均属于几何形 ;龙、鸟、龟、蝉、鸮等属于象生动物形。
马蹄形箍
勾云形佩 勾形玉饰
玉璧
二连璧
三连璧
玉镯
玦玉
鸮玉 蝉玉
鸟玉 龟玉
C形龙
玉猪龙
玦形玉龙
红山文化玉龙演变示意图
2、造型和纹饰设计 ? (1)猪龙造型与纹饰设计 ? 圆雕猪龙
? 平面猪龙
? 环面猪龙
圆雕猪龙
? 玉璧
? 良渚文化玉璧孔径较小,器形厚重,用“去方为圆”方法 制作外廓,器形并不圆正,内孔大多用管具双向对钻而成, 孔壁常留管钻旋转切割痕迹或对钻不齐的台阶现象,光素 没有纹饰。
大璧 寺墩出土
玉璧 反山出土
? 玉琮
? 良渚文化玉琮数量丰富,外表 分成数节,依折角阴刻神人兽 面纹,或简化的神人兽面纹。
M2
梁河牛
? (一)玉器的种类 ? 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分为三大类。 ? 第一类为生产工具;有斧、刀。 ? 第二类为装饰品;有璧、双连璧、三连璧、环、
镯、勾云形佩、玉龟、玉鱼、玉鸮、双龙首璜、 马蹄形器(箍)、猪首形佩、丫形佩、鸟形佩、 蝉形佩等。 ? 第三类为礼仪器;有玉龙、玉猪龙等。
? (二)造型与纹饰 ? 1、器物造型与特征 ? 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和象生动物
形,钩头向下向内曲折,有纵向穿带孔。钩头端部呈一面 坡形,厚度向端部递减,这是有意识将它削薄,目的是方 便穿过衣服孔眼。 ? 玉带钩出土时位于尸骨的腹部,它可能是上衣的挂钩。
玉带钩 反山出土
? 玉冠饰
? 良渚文化玉冠饰的种类不少,归纳起来大约有3种: ? 一种,半圆形兽面纹冠饰; ? 二种,倒梯形兽面纹冠饰; ? 三种,神人兽面纹冠饰。
、鸟形佩、人形饰、鱼形饰、蛙形饰、龟形饰、蚕形饰、 兽面纹环(蚩尤环)等。 ? 第三类为礼仪器;有钺、璧、琮、冠饰、三叉形器等。
? (二)造型与纹饰 ? 1、器物造型与特征 ? 良渚文化玉器的造型分为几何形和象生动物形。 ? 几何形又分圆曲形器,有璧、璜、镯;直方形器有斧、铲
、凿;圆方复合形器有琮、弧刃钺等。 ? 象生动物形器有鸟形佩、人形、鱼形、蛙形、龟形饰等。
半圆形兽面纹冠饰 反山出土
神人兽面纹冠饰 反山出土
倒梯形兽面纹冠饰 反山出土
? 三叉形器
? 三叉形器是良渚文化特有的造 型,因形似“山”字由称山形 器。其下端呈圆弧形,上端分 为三叉,正面微弧凸,其中中 叉长短不一,左右两端平齐, 并有对钻穿孔,便于穿绳佩戴, 有的正面用阴线细刻兽面纹等 纹饰。
三叉形兽面纹冠饰 瑶山出土
三叉形玉冠饰 反山出土
土出山瑶 鸟玉
? 象生动物玉饰 ? 良渚文化的象生动物玉饰有龙、鸟、蛙、鱼、龟、蝉等 。
玉蛙 吴县张陵山出土
土出山反 蝉、龟、鱼
2、纹饰种类与设计
纹面兽人神的上王琮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