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生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电气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电气培养方案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微机继电保护与控制(英) 电力市场概论 电能质量基础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 信息论与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实验 现代配电系统分析
我们身边的高电压 输配电技术 现代电气测量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 大电流能量技术 数字化变电站 电器原理及应用 过电压及其防护 电介质材料与绝缘技术 直流输电技术 高电压工程与数值计算 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
B组 不少于2学分
计算机课组:
20220262 40220422 0022013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 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
注:SRT可替代最多2学分专业课。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1学分 2学分
40220442 40220392 40220772 40220692 40220901 40220821 40220782 40220341 40221012 高电压课组: 00220081 40220812 40220102 40220472 40220891 40220872 40220462 40220432 40220762 40220793 40220941 40221002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电气工程专业英语实践 金工实习C(集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电子专题实践 生产实习 大型电站机电设备简介(任选)
6.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40220590
综合论文训练
综合论文训练不少于 26 周。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1学分
春季学期

清华大学微电子系工硕课题介绍

清华大学微电子系工硕课题介绍

课题介绍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2013级工程硕士双选专用清华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2013年12月有招生需求导师名单-------------------------------------------------------白国强(设计室)蔡坚、王谦(器件室)陈虹(设计室)陈炜(器件室)池保勇(设计室)邓宁(器件室)方华军(器件室)付军(集成室)姜汉钧(设计室)李福乐(设计室)李树国(设计室)李翔宇(设计室)李宇根(设计室)李兆麟(信研院)梁仁荣(集成室)刘雷波(CAD室)刘振宇(信研院)麦宋平(深研院)潘立阳(集成室)钱鹤(CAD室)任天令、杨轶(器件室)王敬(集成室)王晓红(器件室)王燕(CAD室)王喆垚(器件室)王志华、王自强(设计室)魏少军(CAD室)乌力吉(设计室)吴华强(工艺平台)伍冬(集成室)伍晓明(工艺平台)谢丹(器件室)谢翔(设计室)许军(集成室)叶佐昌(CAD室)尹首一(CAD室)岳瑞峰(器件室)张春(设计室)张进宇(CAD室)张雷(CAD室)刘泽文(器件室)何虎(设计室)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课题介绍白国强一、招生老师联系信息E-mail: baigq@电话:62794391(O),136********办公室:主楼9区104二、招生人数:2-3名三、课题介绍课题一:(1)课题名称:面向低资源移动终端应用的新型公钥密码算法的集成电路实现技术研究。

(2)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低资源移动终端的高效新型公钥密码芯片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3)课题简介:受移动终端(如手机)硬件资源十分有限的限制,现有公钥密码算法,包括RSA算法和ECC算法很难直接应用于移动终端。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多变量公钥密码学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课题研究内容是“面向低资源移动终端的高效新型公钥密码芯片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的一部分内容,将以集成电路方式设计、实现基于多变量的新型公钥密码芯片。

清华大学电气专业研究生介绍

清华大学电气专业研究生介绍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一、专业介绍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学科,它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和宽广的发展前景。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简称电机系)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有关电能的生产、输送、应用、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技术的宽口径“复合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力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

该专业包括的主要方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技术及其信息处理,电机及其控制,电路系统与电磁场工程,电力电子,电气检测与诊断等。

专业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

该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

对高年级学生还开设一些适应性强、覆盖面广、有利于就业的有关学科前沿科技发展的选修课程。

电机系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收4个班约120名本科生。

实行分阶段、有统筹的培养模式,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另有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出国学习,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仅占10%左右。

该专业毕业生的优势是知识面宽、就业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原电机工程系)成立于1932年秋,系主任由工学院院长顾毓琇教授兼任。

至今已培养了上万名毕业生。

近年来,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取得了多项教学与科研成果,1997年“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质量电工学科高层次人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共获得26项国家科技奖、10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和50多项国家专利。

在1998年和2002年的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均以四个重点学科的优势成为全国高校同类系中重点学科最多的系;这四个重点学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清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案

清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案

电子工程系概况为了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宽口径培养的需要,电子系的本科生按照电子信息科学大类招生,每年招生10个班,包括一个国防定向班。

电子系是清华大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大系,招生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选择到电子系就读的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前十名的学生数十名,另外还有多名全国或国际竞赛的佼佼者。

本科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方向。

同时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电子工程系的本科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该领域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波、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的处理、交换和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发展各种电子与信息系统。

以现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采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电子、光子的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信息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集成电路和集成光电子系统。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 1)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雷达、遥感信息等的处理、传输、交换、检测与识别的理论和技术,卫星、无线、有线、光纤通信系统和下一代网络技术;2)电路理论、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及应用、系统仿真与设计自动化;3)微波、天线、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波应用技术;4)计算机应用技术;5)物理电子与集成光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光纤通信系统与智能光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和新型电光薄膜材料与器件、大功率高速电子器件、微细技术和信息光电子材料评价与检测技术等。

2020年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

2020年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

2020年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摘要:本文将系统的对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介绍、电气工程考研考试科目、电气工程考研参考书目、近3年复试分数线和录取情况、清华大学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新祥旭考研老师xxx-nls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一、清华大学电机系介绍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简称电机系)原名电机工程系,成立于1932年秋。

建系之初,系主任由工学院院长顾毓琇兼任。

第一年由外系转来二年级学生七人,招收一年级新生31人。

1934年秋确定为电力和电讯两个组,并动工兴建电机工程馆,1935年落成。

这时期全系学生最多时共103人,1935年度第一届毕业生3人,1935~1937年的三年中毕业生总数为27人。

为了适应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适应在生产、科研和教育第一线广大科技工作者知识更新的需要,电机系积极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

例如,受当时水利电力部的委托,1985年电机系连续举办了五期电力设计院院长、总工程师修研班,共有168名参加学习。

从1988年起,又连续开办了电力系统调度员研讨班共4期,电力系统调度科科长1期,共有130人参加学习。

从1995年起,又在全校中率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每期学习一年,其中一部分学员结业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资格后直接进入了工程硕士论文工作。

此外,电机系还与西门子公司合作举办多次灵活交流输电高级研讨班,与中电联合作举办系列电力系统新技术讲习班等等,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

80年代初以来,电机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发展。

以科研方向为基础的科研组成为科研活动的细胞,在电机系的科研迅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80年代未电机系与热能系开始筹建“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室,1995年10月建成,通过了国家的验收。

1999年,电机系还与自动化系、核研院、微电子所等单位共建了“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
家里蹲大学 ( 京ICP备07001587号)|联系我们
GMT+8, 2010-8-6 22:43, Processed in 0.45359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8-2010 家里蹲大学.
40240144编译原理4(春)数据结构
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操作系统
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离散数学(1)
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
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
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
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
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0240193计算机网络前沿研究徐恪3
80240183网格计算都志辉3
80240033计算智能及机器人学孙富春3
研究生院已批准课程
80240173下一代互联网徐明伟3
80240312小波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孙延奎2
初等数论及其应用 2离散数学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
30240134软件工程3C++ 数据结构
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
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人工智能导论
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 程序设计基础
30240134软件工程3C++ 数据结构

2020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考研大纲目录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

2020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考研大纲目录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

2020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考研大纲目录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清华电子工程系始称“无线电工程系”,后更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

现下设6个研究所,涵盖了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网络等研究领域,清华电子系是清华大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131人,学生近2000人(本科生约1100人,博士研究生近600人)。

清华电子系的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以物理和数学为基础,研究通过电磁学形式表达、操控信息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实现各种电子器件及系统的方法。

2020年,清华大学各个院系招生目录发生重大变化,清华电子工程系也不例外。

对于即将面临2020考研的学生,首先需要先搞清楚变化出现在哪里。

一、招生目录2020年招生目录清华大学023电子工程系的招生专业为三个,在2020年招生目录发生了一些变化,跟盛世清北老师一起来看下:1、招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的02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考试科目由828信号与系统更改为829电磁场理论;04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由828信号与系统或829电磁场理论更改为829电磁场理论;2、招生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05研究方向“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项目的考试科目由828信号与系统或829电磁场理论更改为828信号与系统;3、招生专业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更改为085400电子信息,其研究方向为1个,专业科目由828信号与系统或829电磁场理论更改为957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基础(含信号与系统和电磁场理论)总结:通过2019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的变化对比,电子工程系变化最大的为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其专业名称及专业考试科目均发生变化,如报考此专业,还需提前做好备考工作。

二、关于分数线复试分数线:盛世清北老师解析:清华电子工程系2019年最低复试分数为强军计划254分,普通最低复试分数为305分,最高复试分数为310分,单科分数不低于50,50,80,80.复试比例为1.26.三、关于参考书828信号与系统参考书: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各研究所科研方向及导师相关信息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各研究所科研方向及导师相关信息
网络与人机语音通信研究所..................................................................................................... 11 简介..................................................................................................................................... 11 研究方向............................................................................................................................. 11 联系方式.............................................................................................................................12
通信与微波研究所....................................................................................................................... 1 通信技术方向...........................................................................................................................1 数字传输系统、网络及 SoC 课题组................................................................................... 1 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组....................................................................................................... 2 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宽带传输课题组........................................................................... 2 通信网络研究室................................................................................................................... 3 曹志刚、刘序明、晏坚课题组........................................................................................... 4 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无线通信课题组............................................................... 5 陆建华教授课题组............................................................................................................... 7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方向...................................................................................................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