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联检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防爆电气设备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安全性对于相关行业的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工作,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检查。
一、安全检查前准备在进行安全检查前,必须认真准备,以下是安全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检查目的对于每一次安全检查,都要明确检查的目的,以便于明确检查的重点和要求。
2.制定检查计划针对不同的电气设备和不同的检查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时间,并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准备检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安全检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万用表,电缆接头测试仪器,红外线温度计,照明灯等。
在进行安全检查前,要确保这些工具和设备的准备和使用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安全检查方法安全检查的方法可以分为目视检查和特殊检查,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检查方法。
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指通过肉眼观察设备表面、周围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等方面进行的检查。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表面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变形、锈蚀、磨损等现象,并查看设备标识牌是否清晰、完整。
(2)电缆线路检查电缆线路的连接是否松动、腐蚀、老化,并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3)防护罩和壳体检查防护罩和壳体的实体、完整性和尺寸是否正常,同时查看防护罩和壳体上的标示是否正确。
(4)压力释放装置检查压力释放装置是否完好,并确认压力释放装置的连接和安装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特殊检查特殊检查主要指通过一定的工具和仪器来进行的电气安全性检查。
常见的特殊检查如下:(1)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流和电压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流和电压,以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漏电和过载等问题。
(2)使用电缆接头测试仪器检测接口连接使用电缆接头测试仪器检测接口连接的阻值和绝缘情况,以保证电缆线路接头的正常安全运行。
(3)使用热成像仪检测电气设备表面温度使用热成像仪检测电气设备表面温度,以判断电气设备是否出现温度异常的情况。
三、安全检查结束后的处理当安全检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理检查记录将每次安全检查的记录整理起来,并保存好以备后续检查使用。
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检查细则(5篇)

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检查细则一、总则1、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准和规定,提高机电人员对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便于统一掌握运用标准,从而加强对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维修质量,消灭失爆设备,杜绝因失爆而引起的重大事故,实现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细则》。
2、所有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的选用,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4条和第7条的要求。
3、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必须由指定的、经过考试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检查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取得合格证后方准下井。
4、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和修理工作,都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应立即处理或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5、对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实行群检与专检相结合的四级检查制度,即设备包机人检查、矿防爆检查员检查、矿组织月检查、配合公司季度检查。
6、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经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监督检验部门检验。
7、防爆外壳的修理,应执行《煤矿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修理规程》,而且必须由机修厂或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的制造厂家进行修理。
8、凡防爆电气设备,不论在井下任何地点使用,都应按防爆要求进行检查。
9、加强对井下使用中的防爆电气性能检查:⑴防爆电气维修工(兼职防爆检查员),对自己所管辖的防爆电气设备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⑵专职防爆检查员对高瓦斯矿井或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防爆电气每周至少检查两次,对低瓦斯矿井的防爆电气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⑶专职和兼职防爆检查员人员配备必须满足防爆检查工作的需要。
二、一般规定1、防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电缆的使用电压等级不得高于其标称电压等级,否则视为失爆。
2、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使用的防爆磁力开关9#接线端接地或某种原因使防爆外壳带电的,视为失爆。
3、利用开关控制进线装置出入动力线的视为失爆(但出入检漏继电器、控制回路电源的除外)。
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细则

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细则一、鸡爪子1、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2、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以及高压,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防爆接线盒的接头。
3、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防爆接线盒或不灌注绝缘充填物质或充填不严密漏出芯线的接头。
二、羊尾巴:电缆的末端不接装防爆电器设备或防爆装置者为羊尾巴;电器设备接线嘴(包括小型电器元件)2m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为羊尾巴.三、明接头电器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四、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绝缘层或露出分相屏蔽层者;出现以上四种情况之一者均为电缆不合格接头。
一、紧固件指电气设备(或隔爆装置)隔爆装置接合面处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弹簧垫圈.1、缺螺栓、螺母、弹簧垫圈等防松装置者为失爆.2、弹簧垫圈未压平,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者,为失爆.3、个别螺孔滑扣,用同直径的长螺栓加螺母紧固后,为不完好,或经扩孔后,在保证隔爆性能的前提下(即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符合规定要求)为不完好,如果全部扩孔,该设备为完好.4、螺栓拧入螺孔长度:(1)、钢件:螺栓拧入螺孔应大于等于螺栓直径,否则为失爆;(2)、铸铁、铜、铝件: 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大于等于1.51倍螺栓直径,否则为失爆.5、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露出螺母必须保留1-3个螺距,欠扣为失爆,长扣为不完好.6、在螺母加多余垫圈者为不完好.7、紧固件产生锈蚀者(即用普通工具卸不动) 为失爆.8、螺栓或螺母上平面超出护圈高度、或护圈不全,为不完好(原设备不带护圈者除外).9、高压隔爆配电装置不用的线嘴应用与法兰厚度相适应,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6.3的钢垫板封堵(用螺栓紧固),否则为失爆.10、弹簧垫圈的规则须与螺栓想适应,偶而出现个别弹簧垫圈断裂或失去弹性时,应检查该处防爆间隙,若不超限,当场更换合格弹簧垫圈后不定为失爆,也不影响完好.二、隔爆性能1、隔爆结合面上有锈迹,用绵纱擦后,只留有云影,即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不定为失爆,也不影响完好.2、隔爆结合面上禁止有油漆和杂物,否则为失爆.3、隔爆变形长度超过50mm,凹凸超过5mm者为不完好.4、隔爆外壳因挤压、碰撞而严重变形或外壳因焊缝开焊、有裂纹、砂眼、通孔者为失爆.5、隔爆外壳非加工面有锈皮脱落者为锈蚀,为不完好设备.6、高低压隔爆开关闭锁装置起不到闭锁作用者,为失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检查设备需要 齐全包括防爆 电气设备检查 表、防爆电气 设备检查工具
等
检查前需要了 解防爆电气设 备的使用环境
和使用情况
检查前需要制 定详细的检查 计划和检查方
案
穿戴防静电服和防静电 鞋
避免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检查设备时保持安全距 离
定期检查设备接地情况
检查设备是否有漏电现 象
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 老化现象
降低维护成本:防爆电气设备具 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可以降 低维护成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生产效率:防爆电气设备可 以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 性提高生产效率。
符合法律法规:使用防爆电气设 备可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避免因违反规定而受到处罚。
按照防爆 原理分类: 隔爆型、 增安型、 本质安全 型等
加强培训:提高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完善制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检查技术和设备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汇报人: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设备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确保参 数正常
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振动、气味等 现象确保设备无异常
检查设备是否有漏油、漏气、漏电等现象 确保设备无泄漏
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腐蚀、磨损等现象 确保设备无损坏
检查设备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安 全可靠
检查设备外观:观察设备是否有破损、 变形、锈蚀等现象
面检查
记录管理:每次 检查后应详细记 录检查结果包括 设备状况、存在 问题、处理措施
等
检查人员:应由 具备相关资质和 经验的专业人员
进行检查
检查报告:检查 结束后应出具检 查报告内容包括 检查结果、存在 问题、处理措施 等并提交给相关 部门进行审核和
防爆电器设备检验制度

防爆电器设备检验制度
是指为确保电器设备在潮湿、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条件下安全运行,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制定的一系列检验标准和程序。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防爆电器设备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
1. 检验标准:制定防爆电器设备检验的相关标准,包括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防护等级等方面的要求。
2. 检验机构:确定专门的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负责进行防爆电器设备的检验工作。
这些机构需要具备合格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能够准确评估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
3. 检验流程:明确防爆电器设备的检验流程,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具体的检验方法和步骤、检验结果的评估和记录等。
4. 检验周期:确定防爆电器设备的检验周期,即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设备进行一次检验,以确保其持续的防爆性能。
5. 检验报告和证书:检验完成后,检验机构应向设备制造商或使用单位出具检验报告和防爆性能证书,证明该设备符合相关的防爆标准和要求。
6. 相关措施:建议设备制造商或使用单位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等,以确保设备的防爆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防爆电器设备检验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电器设备在特殊环境下的安全运行,减少了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爆电器设备检验制度

防爆电器设备检验制度
是指针对防爆电器设备进行检验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防爆电器设备是指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的电器设备,如防爆灯具、防爆开关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符合相关标准。
防爆电器设备检验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检验机构资质:确定能够进行防爆电器设备检验的机构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通常需要通过认可机构的审核和评估。
2. 检验标准:制定针对防爆电器设备的检验标准,包括安全性要求、性能要求、电气要求等。
这些标准通常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的。
3. 检验程序:确定防爆电器设备检验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方案的制定、现场检验的操作等。
确保检验的全过程可追溯和可验证。
4. 检验报告:检验机构对防爆电器设备进行检验后,需出具检验报告,记录检验的结果和评价。
报告内容通常包括设备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结论等。
5. 检验周期:规定防爆电器设备的检验周期,即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检验。
根据设备的性质和使用环境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周期,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通过建立和执行防爆电器设备检验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防爆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第一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矿井井下和地面具有瓦斯、煤尘爆炸环境中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和连线电缆。
第二条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必须有永久性的防爆标志(Exdi)、煤安标志(MA)、产品“铭牌”,无“防爆标志”、“煤安标志”为失爆,无“铭牌”为不完好。
第三条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下井前必须经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粘贴“防爆检查合格证”,并签发“入井许可证”才能下井,现场检查无“防爆检查合格证”为失爆。
二、壳体第四条凡是转轴穿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应有隔爆轴承盖,否则为失爆。
第五条隔爆壳变形长度超过50mm,凸凹深度超过5mm为失爆。
第六条隔爆外壳开焊为失爆,锈蚀严重、有锈皮脱落为失爆;油漆皮脱落较多为不完好。
第七条穿越隔爆腔的接线座有裂缝或晃动为失爆。
第八条隔爆外壳上的观察窗内密封衬垫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包覆的不燃性材料制成,衬垫的厚度不能小于2mm。
当外壳,当外壳净容积不大于100cm3时,衬垫宽度不得小于9.5mm。
否则为失爆。
观察窗玻璃表面伤痕深度小于1mm 为不完好,否则为失爆。
三、防爆面第九条隔爆接合面间隙和宽度不得小于表1、表2的规定,快开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宽度不小于25毫米,否则为失爆。
1、静止隔爆面的间隙与接合面宽度:表12、活动部分(操纵杆和电机轴)隔爆接合面间隙与接合面宽度:表2第十条隔爆面划伤为不完好,其深度与宽度大于0.5mm,或无伤隔爆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表2规定值的2/3,为失爆。
无伤隔爆面的有效宽度计算见图1。
L1—无伤隔爆面有效宽度L —隔爆面规定宽度 L1—螺孔边缘至隔爆面边缘最短有效宽度。
第十一条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面的宽度不得小于25mm,间隙不得大于0.5mm,否则为失爆。
快开式门或盖因变形打不开,且隔爆面间隙大于或结合机有效宽度小于表1规定值为失爆,否则为不完好。
第十二条隔爆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6.3μm,操纵杆粗糙度应不大于3.2μm,否则为失爆。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

防爆电气设备检查防爆电气设备是指在具有可燃性气体、粉尘或蒸汽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为确保其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
本文将依次介绍防爆电气设备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共____字。
具体内容如下:一、防爆电气设备检查的目的防爆电气设备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设备在危险环境中的安全运行。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及时修复或更换,以防止事故发生。
同时,还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防爆电气设备检查的方法1.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壳、接线端子、开关等部件是否存在破损、腐蚀等情况,如果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2.接地检查: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正确接地,检查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接地线是否完好。
3.电缆连接检查:检查电缆连接处是否松动、腐蚀,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如果有问题应立即处理。
4.绝缘测量: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测量,判断绝缘是否合格。
5.接线端子检查:检查接线端子是否牢固,是否有松动、腐蚀等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6.开关检查:检查开关的动作是否灵活,是否存在卡阻等情况,如有问题应调整或更换。
7.漏电流检测:使用漏电流测试仪对设备进行漏电流检测,如果超过设定值,应找出漏电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8.传感器检查:对防爆电气设备中的传感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9.整体运行检查:对设备进行整体运行检查,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三、防爆电气设备检查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检查标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能。
2.检查前必须断电操作,确保安全。
3.检查时应细致、耐心,认真记录问题和处理结果。
4.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避免延误。
5.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装备。
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设备外壳破损:修补或更换外壳。
2.接线端子松动:重新拧紧或更换接线端子。
3.电缆连接处腐蚀:清洁并涂抹防腐润滑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联检付淑玲1,2,安里千1,李真西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辽宁抚顺113122)摘要:从标准要求、定义概念等作为出发点,通过关联配接方式、连接电缆的分布参数、本质安全系统的要求,论述了关连配接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进行防爆联检及相关评定。
关键词:本质安全设备;关连配接;防爆联检;必要性中图分类号:TD6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496X(2012)06-0093-03The Discussion on Explosion-proof Joint Inspection of Intrinsic Safety Electrical EquipmentFU Shu-ling1,2,AN Li-qian1,LI Zhen-xi2(1.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2.Shenyang Branch of China Coal ResearchInstitute,Fushun113122,China)Abstract:Taking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cept definition as starting point,through the way of correla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nect,connecting the cabl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intrinsic safety system,the necessity of intrinsic safety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explosion-proof joint inspec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intrinsic safety equipment;correla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nect;explosion-proof joint inspection;necessity本质安全设备是指所有电路为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之间的关联、配接必须进行防爆联检,即使符合参数配接条件的,可以直接实现参数配接的设备也必须经过防爆检验部门认可,即由防爆检验部门发放联检证明(符合GB3836.18-2010的本质安全电气系统防爆检验合格证。
厂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除外,因GB3836.15另有规定。
)。
1防爆联检的必要性1.1标准变化的要求GB3836.4-83属于系统检验标准。
所以多年来,本安防爆电气产品一直进行防爆联检(国际也均是如此)。
修订后的GB3836.4-2000属于参数检验标准(我国修订较国际上滞后)。
这并不意味着本安系统不需要检验了,而是由系统检验标准GB3836.18-2010具体进行了补充规定。
1.2定义的要求1)本质安全电路。
正常或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和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GB3836.4;intrinsically的字头ia,ib)。
即在使用中的任何情况下均不能引爆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
2)本质安全电气系统。
intrinsically safe electri-cal system。
3)在爆炸性环境的描述性系统文件中规定的电气设备互连部分的组合,其中全部电路或部分电路是本质安全型电路。
4)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联检。
是指已经取得防爆合格证的防爆电器设备之间进行电气连接使用时的合格判定检验。
即目前GB3836.18-2010中规定的本质安全系统检验。
上述可见,本质安全电路和本质安全电气系统的概念完全不同。
本质安全设备指的是个体,本质安全电气系统指的是每个个体之间的关联配接。
故产品防爆合格证代替不了系统防爆检验合格证。
1.3关联配接方式的要求简单本质安全系统(即单一电源供电一个负载的系统)、多个负载串并联的系统、多电源电路的供电的系统、非线性和线性本质安全电路的相互连接的系统等等。
如图1 图3。
以上联机方式都不是能简单通过参数所能确定安全性能的。
1.4连接电缆的分布参数上的要求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之间的关联、配接,必须考虑连接电缆的分布参数C c=C o-C i;L c=L o-L i。
·39·(2012-06)图1串联连接电源图2并联连接电源图3串并联图电缆分布参数L c 、C c 并非是现场使用者所能准确定或方便获取准确值的。
负载内部电感、电容(L i 、C i )目前尚无准确的测量仪器及计算方法。
2本质安全系统的综合评定2个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之间的关联、配接,属于2个单元设备是否具有兼容性的问题,要通过对每台设备数据的比较来确立。
如果这些判据全部满足,则这2个单元设备的兼容性已经确立。
比较顺序通常如下。
1)防爆等级比较。
2)气体分级比较。
3)现场安装设备温度组别的确定。
应记录设备每一单元的允许的环境温度范围。
4)电源的电压U o 、电流I o 和功率P o 输出参数应与现场装置的输入参数U i 、I i 和P i 进行比较,并且输出参数不应超过有关的输入参数。
5)允许电缆参数的确定。
从电源的允许输出电容C o 减去现场装置的输入电容C i 得出允许的电缆电容C c ,C c =C o -C i 。
从电源的允许输出电感L o 减去现场装置的输入电感L i 得出允许的电缆电感L c ,L c =L o -L i 。
6)检查接地绝缘的等级是否合格,或者检查系统接地要求是否合格。
上述可见,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之间的关联、配接问题,并非企业、用户、现场使用者所能简单所判定的。
3本质安全系统标准的有关评定要求本质安全系统标准(GB3836.18-2010)规定了系统的防爆标志、现场接线及电缆要求、本质安全系统的接地和连接、防雷及其它电冲击保护、本质安全系统的评定、型式检查和型式试验、附录A (规范性附录)简单本质安全系统的评定、附录B (规范性附录)多电源电路的评定、附录C (资料性附录)非线性和线性本质安全电路的相互连接。
本质安全电气系统的检验判定流程如图4。
大多数本质安全系统属于简单系统,在关联设备中带有独立的电源,与现场安装的整个本质安全型设备连接。
2个单元设备的是否具有兼容性,要通过对每台设备数据的比较来确立,比较顺序通常如下。
1)防爆等级比较。
如果等级不同,则该系统采用的最低安全级别。
如果一个装置是ia 级,而另外一个装置是ib 级,那么该系统定为ib 级。
经检定为ib 级的电源应具有供ic 级电路中使用的允许的输出参数。
如果这些较高的数值用在系统设计中,则该系统定为ic 级。
2)气体分级比较。
如果等级不同,则该系统采用的最低安全级别。
如果一个装置是IIC 级,而另外一个装置是IIB 级,那么该系统定为IIB 级。
通常,经检定为IIC 级的电源具有IIB 和IIA 气体组允许的输出参数(L o 、C o 和L o /R o )。
如果使用这些较·49·(第43卷第6期)设计·开发图4本质安全电气系统的检验判定流程图高的数值,则所使用的参数决定系统的气体组别。
3)现场安装设备温度组别的确定。
设备在不同的使用条件(正常环境温度)下可以有不同的温度组别,应选择和记录相关的温度组别。
应该注意到,被分级的是设备的温度而不是设备的系统。
并应记录设备每一单元的允许的环境温度范围。
4)电源的电压Uo 、电流Io和功率P o输出参数应与现场装置的输入参数U i、I i和P i进行比较,并且输出参数不应超过有关的输入参数。
现场装置的安全性有时仅用其中一个参数通常为U i来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未指定的参数是不相关的。
5)允许电缆参数的确定。
从电源的允许输出电容C o减去现场装置的输入电容C i得出允许的电缆电容C c,从电源的允许输出电感L o减去现场装置的输入电感L i得出允许的电缆电感L c。
假若忽略不计现场装置的输入电感,则很容易对电缆的允许的L/R比值L c/R c进行测定。
L i小于Lo的1%然后取L c/R c比,相当于电源L o/R o比。
如果现场装置的电感重要,那么IEC60072-26中的公式可用来推算允许的L c/R c比(如果认为合乎需要)。
系统电感和电容的相互作用可助长有点燃能力的火花的危险,近来对这样的担心已经在增加。
这种担心仅限于固定的电感和电容而非电缆的分布参数。
因此,对于这些不常见的原因,当集总电感(电源和现场装置的L i值总和)和集总电容(电源和现场装置的C i值总和)两者都大于电源相应的输出参数L o和C o的1%时,则允许的输出参数两者都除以2。
应该强调,仅在极少见的情况下输出参数才会降低,因为现场装置很少有电感和电容的输入参数两者都较大的情况。
在提供的文件中电源的L i和C i 值经常不做引用,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它们可忽略。
对认为必需返回和检查现有设备上的针对这个最近需要的安全文件,不做任何建议。
尽管如此,新的分析应考虑这个极小的可能性。
概括来讲,检查集总电容或电感是否小于相应输出参数的1%。
如果是这样,则最初的计算是正确的。
如果2个参数都高于输出参数1%,则系统的C o和L o应减少1/2。
如果这个减少认为不可避免,则检查所利用的数据,因为它是一个异常情况。
如果一个电源经检定为ia级或ib级,使用1.5的安全系数导出允许的输出参数L o、C o和L o/R o 比。
如果这种电源用在ic级电路中,则可以使用统一的安全系数来导出允许的输出参数。
这将导致重大变化,既,取消该需要以考虑详细的电缆参数。
使用本设备标准中的方法和图表可以确定准确的数值。
可接受的稳妥方法是用2乘以L o和L o/R o比,用3乘以C o,这样通常可消除任何对有关电缆参数的担心。
6)检查接地绝缘的等级是否合格,或者检查系统接地要求是否合格。
如果这些判据全部满足,则这2个单元设备的兼容性已经确立。
4结语本质安全系统标准颁布以后,新取证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之间的关联、配接问题就归结为本安系统检验问题了。
但对于在用老产品的关联、配接问题,仍要履行防爆联检来把关。
作者简介:付淑玲(1961-),女,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任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爆技术及设备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1M AHG-1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
(收稿日期:2012-02-27;责任编辑:李力欣)·59·(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