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补液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

复苏“终极目标”概念: ● 尽快恢复、维护良好的血液灌流, ● 提供组织充足、有效的氧供, ● 清除氧债,纠正酸中毒, ● 恢复正常需氧代谢,中止细胞死亡。
应用终极目标概念指导复苏,可 及时调整DO2和VO2的紊乱,避免过 高 或过低补液,有指导意义。如何按终 极目标补液复苏??最近,RobertN 提出实现“终极目标”的监测方案 (指 标体系):
P:100-110次/min, R:20-24次/min BP:正常, 尿量:80-100ml/h Hb:<=150g/L, Hct:<=0.5
认为:休克期补液目的不单为纠正容量不 足,应达三个目的:
●纠正显性失代偿性休克。尽快改善机体 缺氧,使组织氧供和氧耗恢复正常。
●纠正隐性代偿性休克。迅速恢复胃肠道 及其他组织器官的血供,使组织Phi恢复 正常。
内容:
●伤后第一个24h ◇胶、晶体: 成人:1.5ml/kg/1%BSA, 婴幼儿:2ml kg/1%BSA, 儿童:常用1.75ml kg/1%BSA。 胶:晶=1:1、1:2 或视情而定 胶、晶总量1/2,伤后6-8h内补给。 ◇生理需要量(水分) 成人:2000-2500ml/kg/day 儿童:70-100ml/kg/day 婴幼儿100-150ml/kg/day,平均输给。 ◇伤后第一个24h输液总量可达W的20%。
依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数据,将达血 流动力学正常时实际需要晶、胶、水量 统计、回归。
1995年,提出新的输液公式:
伤后第一个24h: 晶、胶体各:0.9ml/kg/1%BSA, 晶:胶=1:1 水份:5%GS 3000-3500ml。
由于大面积烧伤后渗出速率最快时段是伤后0.5-2h, 要求:◇ 伤后立即快速、充分扩容,
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烧伤补液量估计公式之阳早格格创做
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病人每千克体沉每1%烧伤里积补液1.5ml(小女1.8ml,婴女2ml);
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体沉(kg)*烧伤里积(%)*1.5+日
死理需火量2000ml
补液量晶体溶液战胶体溶液比率:2:1;广大深度烧伤1:1伤后第两个24h补液量为第一个24h的一半,日死理需要量
没有变.
烧伤后第一个8h渗液最快,尾个8h输进上述总量的1/2;其
余正在后16h输进.
小女分歧程度脱火的临床表示
小女分歧本量脱火的临床表示
补液:第一天补液量包罗:死理需要量+乏计益坏量+继承益坏量
死理需要量=60~80ml/kg(来除心服部分),用1/4~1/5弛含钠液补充
乏计益坏量:定量:沉度脱火<50ml/kg;中度脱火50~100ml/kg;沉度脱火<100~120ml/kg
定性:矮渗性脱火:2/3弛~等弛含钠液;等渗性脱火:1/2~2/3弛;下渗性脱火:1/3~1/4弛
定速:乏计益坏量8~12h内补脚,滴速:每小时8~10ml/kg 继承益坏量:补液启初后继承拾得的液体量,普遍用1/3~1/2弛含钠液.。
烧伤患者补液原则

烧伤患者补液原则
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外伤,会造成大量的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
因此,烧伤患者的补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维持体液平衡,预防休克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烧伤患者补液的原则:
1. 快速补液:烧伤后,由于皮肤破损,会造成大量的体液丢失。
因此,需要迅速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
在初期,可以使用晶体液快速补液,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液等。
2. 个体化补液:每个烧伤患者的损伤程度,体重和年龄等因素都不同,因此补液方案也应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量和速度应该适当。
3. 观察尿量:尿量是评估烧伤患者肾功能和体液状态的重要指标,应该密切监测。
如果尿量减少,说明可能存在低血容量状态,需要增加补液速度。
4. 充分补电解质:烧伤过程中,电解质丢失也非常严重。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应该充分补充电解质,如钠,钾,氯等。
5. 注意高血容量状态:过度补液会导致高血容量状态,使心脏负荷过重。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应该避免过度补液,特别是在烧伤后24小时内。
6. 补液和营养并重:烧伤患者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热量来促进愈合和恢复。
因此,在补液的同时,应该适当地给予营养支持,包括蛋白质和能量等。
总之,烧伤患者的补液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
定补液方案,充分补液和电解质,同时避免高血容量状态的发生,营养和补液并重。
烧伤病人补液疗法的计算公式

烧伤病人补液疗法的计算公式
烧伤病人补液疗法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病人体表面积和伤情严重程度来确定补液
量的方法。
在这种疗法中,医生根据烧伤面积和伤情程度来评估病人失去的体液量,以便补充相应的液体。
计算公式常用的是伯努利公式,即维持烧伤病人的每小时补液量(TBSA)= 4 mL ×体表面积(㎡) ×烧伤程度系数。
烧伤程度系数是根据不同程度的烧伤确定的常数,常见的系数如下:
- 轻度烧伤(Ⅰ度):系数为0.5
- 中度烧伤(Ⅱ度):系数为1
- 重度烧伤(Ⅲ度):系数为2
- 烧伤合并损伤(Ⅳ度):系数为3
体表面积的计算可以使用乌冈公式或DuBois公式,根据病人的身高和体重来
估计。
这些公式可以在医学文献中找到或通过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烧伤病人的每小时补液量仅作为一个起始点,医生还需要密切
监测病人的液体平衡和生理指标,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烧伤病人补液疗法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病人体表面积和伤情程度来确定补
液量的方法,以维持病人的液体平衡和生理状态。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病人的恢复和康复。
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烧伤患者在一定时间内需要补液量的公式,它有助于极大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烧伤患者的补液量计算公式是根据患者的烧伤面积和年龄等因素来确定的,具体来说,首先要计算患者的烧伤面积,然后按照烧伤面积的大小来确定补充液体的量。
一般来说,烧伤补液量的计算公式为:
补液量(mL)=烧伤面积(%)×体重(kg)×4(成人)
其中,体重是指患者的实际体重,烧伤面积是指患者烧伤的总面积(单位:百分比)。
如果患者是儿童,则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补液量(mL)=烧伤面积(%)×体重(kg)×2(儿童)
烧伤补液量的计算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患者的补液需求,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该牢记烧伤补液量的计算公式,科学合理地计算烧伤患者的补液量,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为烧伤患者
提供有效的护理。
烧伤补液

Optimize Cardical Index May need hemodynamic monitoring if Assess status (Proload)
Optimize Hb 11-13 d/dl
Optimize Oxygen Delivery
PCWP<15 Volume expansion
第二个 24小时
≤2岁
> 2岁
ⅡⅢ度面积(%)×体重(kg)×1ml
ⅡⅢ度面积(%)×体重(kg)×0.88ml
100~150 ml/ kg
50~100 ml/ kg
2~3 mmol/kg
2~3 mmol/kg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2岁以下者为90~l10ml/(kg· d),2~5岁 组70~90ml/(kg·d),5~8岁组为50~70ml/(kg·d), 8~12岁组为50ml/(kg·d); 生理需要量的补充还可以按体重(Kg)计算,即第一个 10Kg,每天每Kg 100ml;第二个10Kg,每天每Kg 50ml;第三个10Kg,每天每Kg 25ml。如22Kg 体重 小儿的每天补充生理需要量: 10×100+10×50+2×25=1550ml。
Goals not met
Treat inciting cause of shock Control inflammation response Nutritional support
Inotropic support (βagonism) Dobutamine 2-15 ug/kg/min Dopamine 5-10 ug/kg/min Epinephrine 0.01-0.1 ug/kg/min Reassess Goals met Consider vasodilators Nitroglycerin Nitroprusside Consider α agonist Norepinephrine Epinephrine Neosynephrine Plus Dopamine Goals not met
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
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液(小儿,婴儿2ml);
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体重(kg)*烧伤面积(%)*+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补液量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比例:2:1;广泛深度烧伤1:1
伤后第二个24h补液量为第一个24h的一半,日生理需要量不变。
烧伤后第一个8h渗液最快,首个8h输入上述总量的1/2;其余在后16h输入。
小儿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小儿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
补液:第一天补液量包括:生理需要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60~80ml/kg(去除口服部分),用1/4~1/5张含钠液补充
累计损失量:定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
定性:低渗性脱水:2/3张~等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1/2~2/3张;高渗性脱水:1/3~1/4张
定速:累计损失量8~12h内补足,滴速:每小时8~10ml/kg
继续损失量:补液开始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
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补液量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比例:2:1;广泛深度烧伤1:1
伤后第二个24h补液量为第一个24h的一半,日生理需要量不变。
烧伤后第一个8h渗液最快,首个8h输入上述总量的1/2;其余在后16h输入。
补液:第一天补液量包括:生理需要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60~80ml/kg(去除口服部分),用1/4~1/5张含钠液补充
累计损失量:定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
定性:低渗性脱水:2/3张~等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1/2~2/3张;高渗性脱水:1/3~1/4张定速:累计损失量8~12h内补足,滴速:每小时8~10ml/kg
继续损失量:补液开始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
尿量(80-100ml/h) 口渴情况 肾血流量
与脱水及血容量不足有关呕吐频繁(休克较重)量大(是否并发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
心率 120-140 次/分(血容量不足而使心脏代谢加速, 心肌缺血)
呼吸 >30次/分或《8 次/分 病情危重
监测
血压 《90/60 mmHg 血容量不足
胸外科— 刘甜甜
烧伤休克期
•
又称急性液体渗出期 大面积烧伤由于剧烈疼痛和大量血浆液体外渗, 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发生低血容量休克。伤后 2h至3h最为急剧,8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慢,一
•
般维持36至48小时,至48h-72h为休克期。
神志
1.神志清楚、安静合作、脑循环灌注良好
2.烦躁不安、脑缺血、缺氧
(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要高于110mmHg
脉压 差 25-30mmHg
CVP
5-12cmH2O
与血压结合作为补液的参考依据
预防低血容量休克——液体疗法
及时有效的扩容是预防休克的第一步,在休克期配合医生及 时、有效扩容,根据监测指标调整个体化的补液方案,使病人平稳 度过休克期。
一、补液原则 二、补什么?晶体、胶体、生理需水量 三、伤补多少?后第一个24h补液量、伤后第二个24h补液量 四、怎么补? 五、补液后观察
成人
30ml/h以上
老年或有心血管疾病、吸入性烧伤或者合并颅脑伤的伤员,20ml/h 左右
LOREM IPSUM DOLOR
晶体:胶体
生理需水量
2:1
2000ml
三、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
N+2000:
1/2 (N+2000) 应在伤后8h内输完
剩余1/2( N+2000)在其后16h输完
伤后第二个24h补液量
伤后第二个24h补液量 1/2N+2000
举例
男性 80KG 浅二度 28%
第一个24h补液量:N+2000=5360
N=80
kg (公斤体重) x 28% x 1.5ml=3360
晶体:胶体 生理需水量
2:1 =2240:1120
2000ml
五、补液后观察(休克期)
1.至少2小时一次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比重、ph及 有无肌红、血红蛋白尿。
2.液体疗法:监测每小时尿量是评估休克是否纠正的重要指标之一。 每小时尿量: 婴儿 小儿 10ml/h 20ml/h
三、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
每1%烧伤面积(II度 III度)每公斤体重应补充 液体1.5ml(小儿为1.8ml,婴儿为2ml),其中晶 体和胶体量为2:1,另外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小儿按年龄或者体重计算),即为补液总量。
三、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
N=a kg (公斤体重) x b% x 1.5ml
一、补液原则
1.尽早开始,烧伤后1h内即开始补液 2.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3.液体疗法有效的标准:每小时尿量 4.尽量避免口服补液,若病情稳定,口渴较重,在严密观察下,适 量服用每升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的烧伤饮料
二、晶体、胶体
晶体——盐水 平衡液、林格、并适当补充碳酸氢钠 胶体——血 同型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低分子右旋 糖酐、代斯),但用量不宜超过 1000ml , III 度烧 伤应输全血 生理需水量——糖水 5%-10%葡萄糖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