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和迁移性默写
2009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迁移性默写积累 55页PPT文档

前头万木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 3、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作者襟
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
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
量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
晓 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
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望岳》
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借齐
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
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20、《蒹葭》中采用起兴手法的句子
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常被人引
用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塑造的形
象是:不懈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
《蒹葭》写清秋萧瑟景象的诗句是: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
• 2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 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 鹉洲。
• 22、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选取具
有初春特征的典型事物,在动态中将
春的活力,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描绘
出来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家新燕啄春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
• 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想象。体现花 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草才能没马蹄。诗中写小鸟迎春的句 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颔联可用现在的一个成语来形 容,这个成语是:莺歌燕舞。苏轼写 西湖的名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妆浓抹总相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 2、《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
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
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
2009年中考语文诗词默写试题及答案(1)

2009年中考语文诗词默写试题及答案(1)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词默写(一)暮千里一、(北京怀柔)默写(5分)(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1分)(2),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3)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二、(北京燕山)默写(3分)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③金樽清酒斗十千,。
(《行路难》)④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⑤冰冻三尺,。
(俗语)⑥滴水之恩,。
(俗语)三、(莆田)古诗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5)《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中有很多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七彩斑斓的景致。
请默写含有红、绿、青、黑、白、紫任意一字眼的诗句,注意要默写出两句上下相邻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默写(二)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默写(二)一、(09深圳)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计15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3),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4)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6),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7)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8)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山州台歌》)(9)“,”,这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的末尾两句,抒发了诗人在时世凋敝丧乱之际又见故人的无穷感慨。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11)古人写雪,手法不一。
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二、(江苏常州)默写。
(7分)(1),身世浮沉雨打萍。
(2),恨别鸟惊心。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但愿人长久,。
(5)无丝竹之乱耳,。
(6)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两个名句:三、(广东汕头).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2分)(1)子曰:“其恕乎!□□□□,□□□□。
”(《论语》)(2分)(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2分)(3)凝望着故乡的方向,凝望着渐渐坠入大海的夕阳,老人哽咽着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
”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2分)(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分)(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厦门)古诗文积累:(13分)(1)会当凌绝顶,。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2009年毕业考试题)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语文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42分)(一)默写(18分)1.明月松间照,。
(《山居秋暝》)2.,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3.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5.一水护田将绿绕,。
(《书湖阴先生壁》)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2分)A.常年客居他乡B.浊酒难以解忧C.国家动荡不安D.自身困苦多病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的心境。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9.“随园主人”是朝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的观点。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2009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梳理诗文默写

2009中考考点梳理八:诗文默写专家解读考点: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
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到的考点有:①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③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精彩段落;④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
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课内篇目。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填空默写题:给出诗、词、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词或文中名句;提供具体的情境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一致的诗、词或文中名句;给出诗题和诗人,要求默写出全诗;按照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根据具体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在田字格中端正地默写名句或对联。
②读图默写题:选择与插图相对应的诗文名句。
③选做默写题:在特定的语境或给出的题数中按规定题数任选默写;规定前几个必做,后几个选做;规定前几个选做,后几个必做;全做给出的题数,按正确的规定题数计分。
解题方略: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
解答诗文默写题,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第四是记清楚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
典型例题透视:例古诗文名句默写((1)~(4)题必做,(5)(6)题任选一题)。
(1)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2),病树前头万木春。
(X禹锡《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3)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4)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X仲淹在《某某楼记》中用“,”表达了他心系天下、先忧后乐的情怀。
09年中考语文诗词迁移背诵

09年中考语文诗词迁移背诵背景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的学习一直是学生们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而在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也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及理解,中国中考部在2009年继续推行“语文诗词迁移背诵”考试,成为中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
理解“诗词迁移背诵”是指把一首古诗或者古词中的某些字、词或句式迁移到另一首作品中,要求考生在中考前背诵该诗词,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此考试不是单纯的根据古诗词的格式和内容来背诵,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解读古诗词的内容和意义,将其中的某些内涵转化到另一首作品的背诵中。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到古诗词中的指代、比喻、修辞手法、意象、情感等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解读古诗词,把其中的精髓迁移到另一首作品中,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意义“诗词迁移背诵”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通过迁移不同的诗词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的魅力,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通过迁移不同的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古代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认同感,更能真正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感受到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的独特魅力。
此外,“诗词迁移背诵”考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开发自身语文功底。
诗词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文的重要内容,而“诗词迁移背诵”便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开发自身语文精神,发挥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艺术素养,达到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实践如何有效进行“诗词迁移背诵”考试呢?具体实践和重点在于深度理解和转化内涵。
学生们在进行“诗词迁移背诵”考试时,应首先深入解读古诗词的内容和意思,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感情,切实体验古诗词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探索语言的深层次理解。
2009年全国省市中考默写汇编

2009-2010年遵义县团溪镇中学默写训练题(2009年全国省市中考默写汇编)--刘怀尹8.请按原文填空。
(1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8)杜甫在《春望》中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战火不断、盼望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9)一位父亲叮嘱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1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1)安得广厦千万间(2)蜡炬成灰泪始干(3)但愿人长久(4)草色遥看近却无(5)柳暗花明又一村(6)病树前头万木春(7)蒹葭萋萋(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每空1分,有错字者该空不得分,共13分。
)8.文言诗文默写。
2009届中考语文专题讲座 第6讲 名句的默写与运用

2009届中考语文专题讲座第6讲名句的默写与运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背诵有序的诗文80篇。
”名句的默写与运用是“语言积累与运用”中的重要一块,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名篇佳句积累的考察,不少地方考试的分值也增多,所以,它将仍是中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
考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填充式,主要考查名篇佳句的默写及迁移运用;一是拓展归类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同一类书的名句的综合运用情况。
从近几年中考来看,“名句的默写与运用”的考察范围逐渐向课外延伸,题型样式也由单一的识记填空向理解、分析、鉴赏的方向发展,估计可能有新的题型,如用某些名句连缀造句类的题型出现。
而新教材新增的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将是考察的热点。
考点1: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内容背诵是积累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古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就是积累的作用。
可见,知识的极乐可。
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章或文段是我们的第一手材料,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
这类题体简单明了,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并注意字型、句式,做题时就可借助记忆,迅速默写作答。
考点2:经典的名言佳句有些文章可能因为有一两个经典之句就使得这篇文章长留于世,如果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上这些经典句子,很可能是自己的语言或文章大增起色,可见记住经典句子是很有意义的事。
这种题往往以简答的形式来达到默写的目的,要求做大的内容一般是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格言等。
答题时需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提出的要求,弄清题意,按题目要求的纸箱子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回答。
对题干中的限制语一定要读懂:哪篇文章;什么内容;这样两者结合起来,然后从记忆里提取所需要的答案。
考点3:课外名言警句以课本来积累知识是一条积累的捷径,然而,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中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和迁移性默写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2、《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曹操的《观沧海》一文,借助奇特想像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饮酒》(陶渊明)中写出面对美景而神往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中表现作者爱菊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通过写景表现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语句)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6、《次北固山下》写新旧事物交替,表明时间匆匆过,抒写出淡淡的乡愁,同时也给人以希望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蕴含的哲理:旧事物是蕴含在新事物之中的,新事物定能冲破重重阻碍,发展壮大起来;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表现了诗人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归期难料的感情)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勾起旅人的绵绵愁情,不禁使人断肠(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诗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9、《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的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对偶,对比的修辞,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情感。
《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通过《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10、辛弃疾《西江月》以动写静,描写江南山村夏季月夜图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词中调动嗅觉、听觉,抒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表达了闲适的心情,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描写山乡夜晚骤雨将至的诗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中写急忙避雨迷路,焦急迷惑之后欣喜的句子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1、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中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且表达积极乐观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
1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13、《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联想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赤壁》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头可杀而志不屈”的崇高气质和视死如归英雄气概的名句(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中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诗中,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达离愁的诗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中表达奉献的句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6、《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的情势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描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中描写边塞雄浑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首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使至塞上》中能够体现诗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特点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此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
古诗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词,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7、苏轼《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中集中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籍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中写既蕴涵深刻哲理又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不禁埋怨圆月的句子是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着起来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或表现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语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9、《关雎》中直接抒写男子对心中爱慕的姑娘追求不到的苦恼的诗句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0、《蒹葭》中采用起兴手法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常被人引用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中塑造的形象是:不懈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
《蒹葭》写清秋萧瑟景象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中表现了浓浓乡愁的句子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表明作者思乡情结的诗句)诗中写树林茂盛,一派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中表现了作者浓浓乡愁的句子是:日暮乡关何处达,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见到的实景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诗中用典的句子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李白登上黄鹤楼后留下的感叹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选取具有初春特征的典型事物,在动态中将春的活力,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描绘出来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想象,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中写小鸟迎春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可用现在的一个成语来形容,这个成语是:莺歌燕舞。
苏轼写西湖的名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