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测量报告
地面施工控制网交桩复测报告 (1)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交桩后复测报告批准:审核:复核:编制:2022年10月目录第一章技术设计书 (3)1、工程及控制网概况 (3)1.1工程概况 (3)1.2既有资料情况 (3)2、复测的目的及任务范围 (4)2.1任务来源 (4)2.2任务范围、内容、预计工作量 (5)3、执行标准 (5)4、坐标及高程系统 (5)5、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配置 (6)5.1施工组织机构 (6)5.2人员配备计划 (6)5.3设备配备计划 (7)6、实施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7)6.1复测原则 (8)6.2平面控制网复测 (8)6.3高程控制网复测 (11)6.4成果资料 (14)7、保证措施 (14)7.1安全保证措施 (15)7.2质量保证措施 (15)7.3环境保证措施 (16)第二章技术总结 (17)1任务概述 (17)1.1任务名称 (17)1.2任务范围 (17)1.3任务内容 (17)2、工程概况 (17)3、既有资料情况 (18)4、交桩后复测主要技术依据 (18)5、交桩后复测技术方案执行情况 (18)5.1控制网选点原则 (18)5.2控制网点的补设 (18)5.3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19)5.4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处理 (20)5.5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5)6、技术结论及建议 (34)第三章本次复测成果表 (35)1、×××号线GPS控制点复测成果表 (35)2、×××号线高程控制点复测成果表 (36)第一章技术设计书1、工程及控制网概况1.1工程概况×××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植被茂密,市区作业区车流量大,且车速快,高楼密集,市郊鱼塘、山体较多,交通不便,给外业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2既有资料情况根据×××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号线工程×××站至×××站段地面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2022年10月),×××号线共布设平面控制点60个,其中GPS控制网点56个,联测地铁××号线GPS平面控制网点2个(G551、G515),联测地铁2号线GPS平面控制点1个(GATS3(同GPS2-2))。
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

FJ-3省道S229南坑至源头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萍乡公路勘察设计院二○一一年九月目录一、GPS控制点成果表 (1)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1)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1~4一、G PS控制点成果表序号点号坐标(米) 高程(米)H备注X Y1 G1 3044783.262 483918.997 165.982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1通视(K33+655)左侧4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2 G2 3045336.142 485138.500 262.207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4通视(K32+020)左侧15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3 G3 3046850.282 487744.256 159.284 南坑镇七宝村新尤组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13通视(K28+483)左侧10米处。
一级GPS静态点4 G4 3047703.462 490103.347 158.428 南坑镇大岭路中国移动营业厅、彭红远家5楼顶油漆刻石、与D16通视。
一级GPS静态点5 D1 3044576.685 483709.363 138.070 S314公路弯道边坡上钢筋砼、与D1通视(K33+760)左侧254米处。
RTK加密点6 D2 3044924.025 484045.621 178.94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3通视(K33+460)左侧6米处。
RTK加密点7 D3 3045175.043 484371.238 193.391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水泥路中缝钢钉与D4通视(K32+919)左侧97米处。
RTK加密点8 D4 3045128.427 484796.609 215.246 白竺乡崇源村花石组卢富德家2楼顶油漆刻石、与G2通视(K32+423)127米处。
RTK加密点9 D5 3045557.232 485595.899 242.426 源并去南坑公路右侧钢筋砼、与D6通视(K31+524)左侧15米处。
控制网复测加密技术总结报告

汉江汉川至蔡甸航道整治工程一标段
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一、任务内容
本次复测内容为:本工程范围内测量中心提供的控制点的GPS坐标成果。
1、本工程监理向我部提供了HJ01、HJ0
2、HG902共3个点。
2、GPS测量复测工作于2009年1月1日开始,1月3日完成。
参加复测人员均由我部总工及其他两名测量人员组成。
3、控制点的复测共使用中海达公司RTK GPS双频接收机3套,全部鉴定合格。
二、主要作业技术依据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三、.GPS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1)复测方法:采用差分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在江边未知点设立基准站,与控制点构建三角网,计算出转换参数,再对其他控制点达到比测复核的目的。
(2)利用已知控制点HJ01、HJ02、HG902进行坐标和高程进行拟合,复测结果如下。
四、复测结果
测量结果如下表
控制点比测结果:△Xmax=-0.027 m, △Ymax= -0.02 m, △Zmax=-0.021 m。
精度要求符合《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点可用。
1。
升压站施工测量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测量报告

序号
姓名
岗位名称
1
蔡斌
技术负责人
2
除治
测量员
3
吕康
测量员
3、已有资料利用
我司收集到中南电力设计院的测量技术报告,控制点E01、E02、E03控制点经现场踏勘检查,点位保存完好,资料齐全,其平面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外业测量与计算
本次共施测控制点共计3个,编号为E01~E03,标石埋设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均埋设在原状土以下,稳定牢固(见下图)。
二、测量仪器、人员组成及资料收集
1、测量仪器
序号
设备名称
仪器型号
仪器精度
数量
检定情况
1
GPS接收机
中海达V30
10mm+1ppm
1
已检定
2
水准仪
苏州一光DS05
S05
1
已检定
(1)、平面控制网测量
由于本控制网主要满足吉阳山风力电场变电站施工的需要,根据甲方要求,平面控制网为一级控制网。控制测量利用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采用中海达GPS(型号:V30双频)对施工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测量。仪器标称精度为:
动态水平精度10mm+1ppm竖直精度20mm+1p制网利用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采用中海达GPS(型号:V30双频)对施工区内高程控制点进行测量。并采用苏州一光DS05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水准尺对高等级控制点进行联测。
(2)点位所在的位置应符合《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
(3)点位视野开阔,视场内连续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大于15°;
(4)点位远离微波塔、发射天线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m以上,远离高压输电线路100m以上;
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 1 -二、复测依据及采用的技术标准..................................................... - 1 -三、测量时间及围 ..................................................................... - 3 -四、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 ............................................................. - 3 -1、参加复测人员................................................................... - 3 -2、仪器设备 ........................................................................ - 4 -五、外业数据采集 ..................................................................... - 4 -1、复测前的准备工作 ............................................................. - 4 -2、观测作业基本要求 ............................................................. - 4 -3、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 - 6 -4、与相邻标段的衔接 ............................................................. - 6 -六、业处理及分析 ..................................................................... - 6 -1、坐标系统及控制点 ............................................................. - 7 -2、观测文件 ........................................................................ - 7 -3、基线解算 ....................................................................... - 10 -4、基线检查 ....................................................................... - 22 -5、平差后坐标 .................................................................... - 23 -6、控制点高程复测............................................................... - 25 -七、成果精度说明 .................................................................... - 27 -1、基线处理 ........................................................................... - 27 -2、自由网平差 ........................................................................ - 28 -3、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28 -4、控制点高程精度.................................................................. - 28 -八、复测结论.......................................................................... - 28 -附件1:人员资质证书 (21)附件2:仪器鉴定证书 (22)附件3: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表 (32)附件4: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示意图 (35)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是省至登封高速公路段,本标段位于市宁陵县境,起讫里程为K19+500~K30+260,全长为10.760公里。
加密控制网测量报告范文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二标段(DK334+000~DK344+000)德禹特大桥控制桩加密测量成果书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二标段项目部四工区项目名称:中铁一局京沪高速铁路TJ-2标段四工区施测单位:中铁一局四公司精测队计算:复核:审核:控制桩加密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德禹特大桥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境内,中心里程DK357+462.41全长54.74395Km,我工区管段为DK334+000 ~DK344+000共10Km。
设计平面控制桩共计19个。
CPI 3203、CPI 3204在三工区管段内;CPI 3211、CPI 3212在四工区管段内,其中CPII 3062远离线路,施工时无法使用,故本次加密测量未将其纳入控制网范围。
线路由三条平曲线、七条竖曲线构成。
高程控制点BM3204~BM3210计7个,深埋水准点JHBM45、JHBM46计2个,新德州基岩水准点1个。
我工区共埋设加密控制桩22个,标石埋设符合《暂规》对CPⅡ的埋设要求,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稳定牢固(见下图)。
注: 1--盖; 2--土面; 3--砖; 4--素混凝土; 单位:cm二、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1、测量仪器(1)、平面控制网测量平面控制网测量采用瑞士产徕卡GPS(型号:1230双频,四台套)对管段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加密。
仪器标称精度为:静态水平精度5mm+1ppm 竖直精度10mm+1ppm动态水平精度10mm+1ppm 竖直精度20mm+1ppm该套仪器于2007年8月29日由西安测绘仪器计量检定中心检定合格,检定标准偏差均小于仪器标称精度(鉴定证书附后)。
(2)、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采用瑞士产徕卡DAN03/DSZ05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条码尺,该仪器于2007年12月29日经湖北省测绘仪器鉴定测试所检定合格,可以用于二等水准测量(鉴定证书附后)。
2、测量人员组成控制桩测量加密工作由公司精密测量队组织进行,外业测量分两个测量小组,GPS测量小组和精密水准测量小组。
宣恩县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D级GPS控制网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4.1 D 级 GPS 控制测量外业观测------------------------------------------------------------------------ 7 4.1.1 GPS 网点的布设 ------------------------------------------------------------------------------- 7 4.1.2 作业仪器类型、精度以及检验和使用情况 --------------------------------------------- 8 4.1.3 GPS 点的选点与埋石------------------------------------------------------------------------- 8 4.1.4 GPS 点的观测方法 ---------------------------------------------------------------------------- 9 4.1.5 GPS 网外业观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0
~1~
宣恩县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 D 级 GPS 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书
2 测区概况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宣恩县辖 3 个镇(珠山镇、沙道沟镇和椒园镇)、6 个乡(长潭河侗族乡、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XXX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工程XX路(XX北路)北起XXX大街,南至XX北路,道路全长约 1.39km,宽42m。
XXX路北起黄堂东路,南至XXX大街,道路全长约0.43km,宽20m。
XX路(XX路)西起XX路,东至XX路,全长约0.15km,宽38m。
XXX路(XX 路)北起XX大道,南至XX大道,道路全长约1.24km,宽16m。
纵三路(XXX 路)北起XXX路,南至XX路,全长约1.92km,宽16m。
纵一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8km,宽16m。
XXX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7km,宽16m。
工程范围沿线相交道路主要有:XXX大街、XXX路、XXX路、XXX路(XX 街)、XXX路(XXX路)、XX路、XX大道(XX大街)、XX路、XX路(XX 路)、XX路(XX街)、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大道。
1、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南起XX北路,经现状XX路、跨越XX河,北至XXX大街,设计起点桩号为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 ZD XX K1+390.110,全长 1390.110m。
全线共设 3 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 R1=2100m、R2=1000m、R3=20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50km/h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2、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路,经XX路、XX东路、XX路、XX路、XX大道、XX路、XXX路,XXXX南路,设计起点桩号为 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 XX K1+940.210,全长1940.210m。
全线共设6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150m、R2=R3=R4=400m、R5=300m、R6=5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环湖底泥清淤、渠道整治、自然湿地修复、绿化工程、固废收集及转运系统、能力发展和机构加强六大部分。
因工程建设的需要,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技
术有限公司对**湖周边进行控制测量任务。
本次共施测控制点共计
11个,编号为BH01~BH11,标石埋设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稳定牢固(见下图)。
标芯
二、测量仪器、人员组成及资料收集
1、测量仪器
序号设备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精度数量检定情况1GPS接收机中海达V6010mm+1ppm1已检定2水准仪苏州一光DS05S051已检定(1)、平面控制网测量
由于本控制网主要满足**湖清淤及环湖道路施工的需要,根据
甲方要求,平面控制网为一级控制网。
控制测量利用HBCORS网络
1
RTK测量技术,采用中海达GPS(型号:V60双频)对施工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测量。
仪器标称精度为:
动态水平精度10mm+1ppm竖直精度20mm+1ppm
(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利用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采用中海达
GPS(型号:V60双频)对施工区内高程控制点进行测量。
并采用苏州一光DS05光学水准仪及配套的水准尺对高等级控制点进行联测。
2、测量人员组成
3、已有资料利用
我司收集到**市区E级GPS控制点FG045、FG099,以上控制点经现场踏勘检查,点位保存完好,资料齐全,其平面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
基准。
三、外业测量与计算
我司于2016年10月上旬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地形勘察、控制点的埋设工作。
埋石完成后历经一周的雨期,控制点稳定以后,利用N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采用中海达
2
GPS(型号:V60双频)对施工区内控制点进行测量。
1、点位埋设
(1)点位所在的区域应被中国移动网络信号有效覆盖,确保接
收机能够通过GPRS或GSM方式稳定地连接HBCORS网络;
(2)点位所在的位置应符合《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
(3)点位视野开阔,视场内连续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大于15°;
(4)点位远离微波塔、发射天线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m以上,远离高压输电线路100m以上;
(5)点位远离金属、水面等反射电磁波信号强烈的物体50m以上;
(6)点位不应选择在大树下;
(7)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的扩展。
2、控制测量
所有平面控制点均利用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
***市区E
级控制网点FG045在测区附近,每个时段网络RTK测量开始作业开
始和结束后,分别在FG045上进行检核,平面位置较差均≤±5cm,
高程较差均≤±6cm。
仪器架设采用三脚对中杆,对中整平后量测仪
器高度,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差小于2mm,取两次
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每个测回观测时段长不少于5分钟。
观测及数据采集严格执行
3
《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按规定的时段数和测回数进行观测作业。
测回间断开再重新连接HBCORS网路进行测量,两个时段的时间分别是2016年10月12日和11月2日,各测回之间的差值在规程允许
的限差之内取测回结果的平均值。
网络RTK平面测量技术要求
网络RTK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测量过程中密切关注GPS卫星数量、分布等观测窗口状况,作
业条件符合下表的规定:
网络RTK测量卫星状况的基本要求
测量过程中一测回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仪器进行初始化;
2)数据采样率一般设为1秒,模糊度置信度应设为99.9%以上。
3)每测回观测控制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平面收敛精度应
≤±1.5cm,高程收敛精度应≤±2cm。
碎部点的平面收敛精度应
≤±2cm,高程收敛精度应≤±4cm。
4
4)观测值应在得到网络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
5)每测回采集的历元(自动观测值)个数不应少于表3.1中的规定,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
6)经、纬度取位至到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到
0.0001m。
3、高程复测
由于**市区E级控制网FG045在测区附近,采用苏州一光DS05光学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尺垫,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对HG045和BM01进行联测,仪器使用前进行了i角检查,确保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超过15〞。
水准观测采用中丝法(三丝能读数),直接读视距,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
下表:
安置仪器选在坚硬的地方,避免仪器安置在易受震动的地方;
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的三个位置尽量接近一条直线。
为保证前
后视距相等,用皮尺丈量前后视的距离;安放尺垫时必须选择坚硬
的地方,用脚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水准尺借助尺撑整平扶直,
确保气泡居中使水准尺保持垂直。
高程联测GH045和本项目BH01,水准路线采用往返观测,误差满足4√L。
FH045与BH01联测高差-3.529m,设计高差-3.542m,差值
5
1.3cm,满足规范要求。
四、结论
1、本项目控制点的埋设、观测、计算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施测。
并用几何水准对高等级水准点和待测控制点进行了联测,测量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2、控制成果完成后提交给甲方,甲方安排两个标段的施工方进行了复测,复测结果表示我司提供的BH01~BH11控制点的点位精度可靠,X、Y、Z坐标差值均小于限差,可以用于本项目施工控制。
五、提交资料
1、提交**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资料
⑴**湖周边控制点成果表3份
⑵控制测量报告3份
2、我司归档资料
⑴控制测量报告1份
附件一:**湖周边控制点成果表
附件二:点位分布图
****有限公司
6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日***周边控制点成果表
7
注:1954北京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制表: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