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特性docx

合集下载

草甘膦简介范文

草甘膦简介范文

草甘膦简介范文
草甘膦是一种专为农作物有效的复合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钙。


的主要功能是补充土壤中的磷元素,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并帮助作物
获得最佳生产效果。

草甘膦的技术特性特别适用于旱作,早熟作物,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
高产质量,在一些品种的作物上表现出良好的抗性,减少作物受害的风险,提高作物的抗性能力。

草甘膦表面比较平滑,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它是一种安全,可靠,
经济有效的肥料,可以有效补充土壤中的磷元素,减少施肥的消耗,提高
施肥的效益。

它是一种绿色肥料,不仅能够节约肥料,还能够保护环境,降低作物
对植物激素和杀虫剂的依赖性,减少施用肥料所产生的污染。

而且,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一般不会被水溶性肥料带来的矿质问题
所影响,可以保持较长的施肥效果,是一种高效的长效施肥产品。

此外,草甘膦也具有非常优良的水溶解性,可以很好地提高施肥的效果,可以有效补充土壤的磷元素,对作物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帮助,促进植
物的生长发育,减少施肥的成本。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膦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膦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草甘膦是一种有机膦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农达、镇草宁。

杀草广谱、灭生性强,在土壤中无残留,广泛应用于免耕田化学除草和林、果园的定向除草,能杀死地面生长的各种杂草,但对地下萌芽未出土的杂草无效。

草甘膦除草剂对40多科杂草都有防效,包括单子叶、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杂草及灌木、藻类、蕨类等。

农民朋友反映的草甘膦除草剂除草效果不一致问题经过我们的调查和观察不外乎以下这几个原因:一是耕作方式不同药效会有差异。

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最好用于免耕播种。

于作物播前1-3天喷药,为抢季节播种也可在喷后播种。

播前用药因药物不与作物种子直接接触,不会影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因而除草和抑草效果均优于翻耕。

免耕没有将土壤里层的杂草种子翻到表土层,因而杂草种子难以发芽,一旦作物成长封行后,杂草种子和幼苗因见不到阳光而不能萌发生长。

因此草甘膦除草剂用于免耕地的除草效果就会好于翻耕地。

二是杂草不同生育期用药,药效会有差异。

草甘膦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所以要在杂草生长最旺盛时用药。

在时间上一般在3-10月,在植物学特性上,应以开花前用药最佳时期。

一般来说一年生杂草有15厘米左右高度、多年生杂草有30厘米高度、6-8片叶时喷是最适宜的。

不考虑杂草的生育时期,待杂草老化后再盲目喷药除草,当然就收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了。

在作物行间除草,当作物植株较高与杂草存在一定的落差时,用药效果较好且安全。

此时用草甘膦除草剂时作物因下部叶片已经老化,对药物的敏感度低,传导力差,因而药物对作物的影响很小。

如玉米行间的除草,上架后的豆类、瓜类行间除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三是喷施浓度不同药效会有差异。

据调查,农户在用草甘膦时用药浓度不像其它农药一样有较严格的要求,随意性较大,加大用量或减少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确定用药浓度时一定要考虑杂草的类型。

一般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较敏感,能被低剂量的药液杀死,而防除阔叶杂草时则要提高浓度;对一些多年生的根茎繁殖的恶性杂草则需要较高的浓度,杂草叶龄大、耐药力提高,相应的用药量也要提高。

草甘膦(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草甘膦(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
聚合危害:
爆炸下限(%):
稳定性:
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
禁忌物:
危险特性:低毒除草剂。
灭火方法:用干粉、泡沫、砂土灭火。
用途
农用除草剂。
分子式:C3H8NO5P
分子量:169.1
UN No.2588、2902、2903、3021
危规号:61904、61905
理化性质
性状:纯品为不挥发性白色固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
熔点(℃):
沸点(℃):
假相对密度:0.5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草甘膦
标识
商品名:镇草宁;膦酸甘氨酸;甘氨磷;农达;膦甘酸;草甘宁;时拔克;Round-UP;
MON 0459;MON 0468;MON 0573;MON 1139;MON 2139;Spark
英文名:Glyphosate
化学名:N-(膦酸基甲基)甘氨酸,N-(Phosphonom-ethyl)glycine
泄漏处理
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撒些石灰,再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贮运
包装标志:毒害品。乳油增加副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液体用铁桶或玻璃瓶外钙塑箱(纸箱或木箱)内衬瓦楞纸,固体用编织袋装。
储运条件:现场不得吸烟、喝水、进食。不能与粮食、食品、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轻装轻卸,防止容器破损。防潮、防高温曝晒、防雨淋。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持温度在结晶点以上,防止冻裂容器及变质。严禁火种。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间内。专人保管。

草甘膦——精选推荐

草甘膦——精选推荐

草甘膦一.草甘膦简介草甘膦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一类有机磷除草剂,1974年在美国获得登记。

草甘膦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合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因其阻断了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对植物细胞分裂、叶绿素合成、蒸腾、呼吸以及蛋白质等代谢过程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植物死亡。

草甘膦是典型的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在杂草体内传导性能好,杂草植株的绿色部分均能很好地吸收草甘膦,但以叶片吸收为主。

施用草甘膦后杂草中毒症状比较缓慢,一年生杂草一般经3-5天后开始表现药害症状,半月后全株枯死;多年生杂草在施药后3-7天地上部分叶片逐渐枯黄,继而变褐,最后倒伏地下部分腐烂,20-30天后地上部分基本干枯.草甘膦与土壤接触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钝化失去活性,对土壤中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易被微生物降解,既不污染地表水也不污染地下水,对生态环境安全。

草甘膦杀草谱广,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都有防除作用,世界上危害最大的杂草共有78种,经草甘膦处理后可以有效地控制76种。

草甘膦在防除多年生深根性恶性杂草上显示非常突出的优点,能防除那些较难防除的靠根系繁殖的多年生杂草及一些小灌木,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

草甘膦在防除多年生杂草时存在最适施药期的选择。

草甘膦在杂草体内的传导是随光合产物从韧皮部输导到生长代谢旺盛的部位,属于由“源”向“库”的输导。

在多年生杂草防除时,只有药剂最大量地传导到地下根茎组织,才能起到彻底的除草效。

多年生杂草防除时草甘膦的适宜施药时期应在杂草叶面积较多的生长中后期施药,杂草地上部太小会降低对地下根茎的控制效果。

应用草甘膦时,其生物活性的发挥受温、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条件的明显影响,在气温适宜、空气相对湿度大、土壤含水量充足时施药有利于草甘膦生物活性的发挥。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特性docx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特性docx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其应用评述来源文章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1971年孟山都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胺盐与钠盐;ICI公司于1989年推出三甲锍盐。

目前,草甘膦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其年销售额一直居农药之首。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草甘膦用量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新品种的开发方向,而且对现有除草剂品种的市场格局也造成较大冲击。

1 草甘膦的性质与剂型1.1 化学结构草甘膦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存在形态为酸及其盐:1.2 物理化学性质草甘膦为白色、无味固体;密度1.74g/ml,熔点200℃(不分解),45℃蒸气压2.45×18-8KPa(1.84×10-7mmHg);在25℃,pH5.7~9时贮存32d稳定。

在25℃水中溶解度,草甘膦酸为15.7g/l(pH7)~11.6g/l( pH2.5),异丙胺盐为900g/l(pH 7)~786g/l (pH 4)。

1.3 剂型以草甘膦酸为基础将其加工成盐或酯,由于植物对酸的吸收差,高剂量,特别是低喷液量时草甘膦酸易沉淀,因此,酸的活性通常低于盐类。

最常用的剂型是含异丙胺盐的“农达”(R oundup),此盐类显著溶于水;一般为可溶性液剂(SL),含有效成分365g/l或480g/l。

近年来,孟山都公司推出高含量草甘膦的干制剂(94%)、可溶性粒剂及片剂。

在草甘膦剂型加工中,表面活性剂及增效剂非常重要,硫酸铵及硫酸二铵是常用的活化剂。

草甘膦异丙胺盐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能够解离,分子的阴离子部分是活性成分,它们能够在喷洒液中与其他阳离子如:Ca2+、Mg2+、K+、Na+、Fe2+/3+缔合,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盐类,而硫酸铵与硫酸二铵能够阻止此种拮抗性盐类产生,从而形成草甘膦-NH4+迅速被植物吸收。

磷酸盐、酒石酸以及乙二胺四醋酸均能增进草甘膦的活性。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园林以及其他地区的杂草控制。

草甘膦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优点,成为了全球最常用的除草剂之一草甘膦的化学名称为N-(phosphonomethyl) glycine,化学式为C3H8NO5P,相对分子质量为169.07、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无色、无味,能在水中很好地溶解。

草甘膦以酯、乳剂、固体和悬浮液等多种形式存在,可通过喷雾、刷涂、浸泡等方式施用。

草甘膦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能有效杀灭绝大部分的草本杂草,包括一些难以控制的草本作物和野草。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抑制植物的一个关键酶(EPSP合酶)的活性,进而干扰植物的氨基酸合成,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

草甘膦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是广谱性。

它对大部分的杂草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包括一些难以控制的品种,如谷草、莴苣等。

其次,草甘膦对土壤消除力强,不易积累,几天内即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同时,它对大多数农作物无伤害,因为大多数农作物采用了抗草甘膦基因的转基因品种。

此外,草甘膦具有低毒性和低残留性,对人体和畜禽的毒害作用很小,对环境污染程度较低。

草甘膦的使用方法有多种。

喷雾是在农田、果园、园林等开放区域常见的施用方式,适合于大面积杂草的控制。

刷涂则适用于小面积的杂草控制,可以精确控制施药范围。

浸泡适用于控制淤泥、水生杂草等特殊区域。

使用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地和杂草类型调整适当的剂量和浓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草甘膦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一方面,长期大面积使用草甘膦可能会导致杂草对其产生抗性,从而减弱除草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即使采用了转基因抗草甘膦的农作物,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杂草产生一定的杀伤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草甘膦作为一种广谱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园林以及其他地区的杂草控制。

草甘膦

草甘膦

草甘膦一、产品概况草甘膦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除草剂。

又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

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

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

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对环境友好的灭生眭慢性内吸除草剂,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全株,使杂草枯死,在土壤中迅速分解,只能作茎叶处理,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是全球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品种,适用于果园、茶园、桑园、林木、农田等作物。

二、两大生产工艺草甘膦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创制成功,IDA路线合成,我国沈阳化工研究院于1973年仿制成功,为甘氨酸合成路线。

由于草甘膦用药成本低,灭草效果好,受到用户欢迎,尤其是孟山都公司开发出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后,草甘膦使用量急剧上升,孟山都公司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厂家(20万吨/年)。

我国草甘膦行业发展一直较慢,直到上世纪9O年代中后期,孟山都专利到期后国内仿制出IDA路线,发展速度才有所加快。

加入WTO以后,我国草甘膦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草甘膦生产国和出口国,草甘膦也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出口金额占除草剂出口总金额的70%。

1.IDA路线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国外企业主要采用IDA法(亚氨基二乙酸)为主,先制备亚胺基二酸(IDA),再用IDA生产双甘膦,最后双甘膦氧化获得草甘膦。

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收率高和不产生污染等诸多优势。

具体工艺又可分为4种1.1以亚氨基二乙酸为原料的IDA法美国孟山都公司草甘膦的生产工艺是以亚氨基二乙酸为原料的IDA法。

它以氢氰酸为基本原料,经催化合成、水解、缩合和氧化等反应而成。

具体反应过程如下: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亚氨基二乙酸(IDA)的合成是以生产丙烯腈副产物氢氰酸为原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热点讨论——草甘膦

热点讨论——草甘膦
草甘膦
禁用OR许可
草甘膦
别称:农达 白色粉末 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存在形
态为酸及其盐 1971年Monsanto公司开发 当今世界产量最大的除草剂
草甘膦的生物特性
• 良好的疏导性:草甘膦被植株吸收后,能迅速输导至整个植株及其根部,
不仅能杀死绿色植物的地上部分,也能斩草除根。
• 遇土即失去活性,不易被雨水淋溶而进入地表水,对环境影响很小,不易
欧盟批准草甘膦使用
• 英国、荷兰等国支持按以前惯例将使用期延长10年。 • 面对决议通过后一些环保团体和投反对票国家的质疑,英国邓迪大
学科学家克瑞斯托夫·康诺利表示,反对使用草甘膦的团体和国家, 现在最需要“拿出完全公正的反对证据”,让5年后的再次决定基于 充足的科学依据。
• 作物保护协会行政总裁SarahMukherjee评论:过去四十多年的数据
• 2019年4月20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发布声明称:草甘膦
不是致癌物,当前注册的草甘膦产品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风险。
禁用or许可
• 8月10日,美国加州地方
法院判决一位草甘膦使用 者获得2.89亿美元的赔款, 该使用者约翰逊声称由于 接触此类产品,他在2014
年患上了非霍奇金氏淋巴 瘤。
• 法国国会就禁止草甘膦
在法国使用一事展开了投 票表决。尽管法国总统马 克龙支持禁用,但投票结 果还是使草甘膦在法国的 使用期限延长了3年。
美国草甘膦案争议
全球接触草甘膦者不计其数, 仅此一例致癌诉讼。
主要的监管与科学权威机构都 认为草甘膦不是致癌物,国际 癌症研究所是世界上唯一一个 把草甘膦列为“可能具有致癌 性”的官方机构。
污染地表水
• 在环境中依靠土壤微生物降解,半衰期约60天,六个月约有90%已经降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其应用评述来源文章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1971年孟山都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胺盐与钠盐;ICI公司于1989年推出三甲锍盐。

目前,草甘膦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其年销售额一直居农药之首。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草甘膦用量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新品种的开发方向,而且对现有除草剂品种的市场格局也造成较大冲击。

1 草甘膦的性质与剂型1.1 化学结构草甘膦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存在形态为酸及其盐:1.2 物理化学性质草甘膦为白色、无味固体;密度1.74g/ml,熔点200℃(不分解),45℃蒸气压2.45×18-8KPa(1.84×10-7mmHg);在25℃,pH5.7~9时贮存32d稳定。

在25℃水中溶解度,草甘膦酸为15.7g/l(pH7)~11.6g/l( pH2.5),异丙胺盐为900g/l(pH 7)~786g/l (pH 4)。

1.3 剂型以草甘膦酸为基础将其加工成盐或酯,由于植物对酸的吸收差,高剂量,特别是低喷液量时草甘膦酸易沉淀,因此,酸的活性通常低于盐类。

最常用的剂型是含异丙胺盐的“农达”(R oundup),此盐类显著溶于水;一般为可溶性液剂(SL),含有效成分365g/l或480g/l。

近年来,孟山都公司推出高含量草甘膦的干制剂(94%)、可溶性粒剂及片剂。

在草甘膦剂型加工中,表面活性剂及增效剂非常重要,硫酸铵及硫酸二铵是常用的活化剂。

草甘膦异丙胺盐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能够解离,分子的阴离子部分是活性成分,它们能够在喷洒液中与其他阳离子如:Ca2+、Mg2+、K+、Na+、Fe2+/3+缔合,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盐类,而硫酸铵与硫酸二铵能够阻止此种拮抗性盐类产生,从而形成草甘膦-NH4+迅速被植物吸收。

磷酸盐、酒石酸以及乙二胺四醋酸均能增进草甘膦的活性。

在草甘膦剂型中应充分重视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新西兰被指定为草甘膦必备助剂,它可诱导草甘膦迅速通过气孔被植物吸收,避免雨水淋洗,显著提高除草效果。

最近,美国EPA接受了Hampshire化学公司生产的Ⅳ一酰基肌胺酸(甲替甲胺酸)及Ⅳ-酰基肌胺酸钠盐表面活性剂作为草甘膦剂型加工中的助剂,它们优于现有绝大多数表面活性剂。

在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田,根据作物种类可将草甘膦与该作物所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加工成混剂或进行混用。

目前以草甘膦为主的混剂主要有(g/l):FallowStar[草甘膦+麦草畏(dicamba)],Backdraft[草甘膦+咪唑喹啉酸(imazaquin)](149+178),Extreme[草甘膦+咪唑乙烟酸(imazethapyr)](238+258),StaplePlus[草甘膦+嘧草硫醚(pyrithiobac)](40.2+1.7),C ampaignandLamdmater(草甘膦+2,4-D)(108+192),Fidlemaster(乙草胺+莠去津+草甘膦)(2 40+180+90)以及Ready MasterATZ(莠去津+草甘膦)(240+180)等。

2 草甘膦的特性2.1 独特的作用靶标与作用机制与当前所有的除草剂品种不同,草甘膦有其独特的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

草甘膦是一种氨基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其主要作用靶标是莽草酸酯合成途径(theshikimatepathway)中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酯合成酶(EPSPS)。

因为对EPSPS的抑制,使经其催化由磷酸烯醇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与莽草酸-3-磷酸(shikimate-3-phosphate,S3P)向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酯(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EPSP)的转变过程停止,从而抑制芳香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在植物体内,EPSPS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和质体中,当有草甘膦时,草甘膦优先与EPSPS 的活性位点结合,使后者发生构形上的变化,从而抑制其与PEP的结合和随后的生物催化反应。

草甘膦的这种独特的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派生出许多其他的特性及它对动物的低毒性等,比如其杀草的广谱性,杂草不易对其产生抗性以及它对动物的低毒性等等。

2.2 良好的内吸性和极宽的杀草谱草甘膦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植物的绿色部分均能吸收此药。

它可被茎叶吸收向下传导,杀死多年生深根植物的地下根茎;也可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进行传导,杀死未接触到药剂的分蘖或分枝。

草甘膦属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几乎能有效地防除所有一年生与多年生的禾本科、双子叶杂草及灌木等,能杀死世界上十大多年生深根性难除杂草。

2.3 杂草不易产生抗药性杂草与病虫害一样,也会对药物产生抗性。

近年来,此问题日趋严重。

1982年首次报道抗性杂草,当时仅有30种杂草产生抗性。

1990年增至100种,1999年又增至171种,涉及各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而其中以抗ALS抑制剂的杀草增长最快,跃居抗性杂草的第一位,占26%。

草甘膦在这方面的表现十分出众。

它虽然已被大面积广泛使用近3O年,却只有为数极少的个别杂草对它产生抗性。

这一特性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究其原因,首先是与其独特的作用靶标和机制有关。

2.4 对人类、生态和环境表现友好当今社会在规范人类活动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是对人类、生态和环境友好。

农药也不例外。

草甘膦在响应此要求方面,表现十分突出:(1)它是一种安全的农药,原药对大鼠口服LD50为4300mg/kg,兔经皮LD50>5000mg/kg,其毒性无论是按WHO标准或EPA标准,都划在Ⅲ级。

即低毒类。

(2)对哺乳动物、鸟禽、鱼类的毒性极低,无致畸、致癌及遗传毒性,在动物和水生生物中无富集、积累现象。

(3)草甘膦及其代谢物对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无害,对蜜蜂低毒。

(4)极易为土壤吸附,基本上无迁移性,因而不会污染地下水源。

在土壤中易为各种微生物降解,最终转变成无机磷酸盐、氨和CO2等,不影响土壤结构,不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后茬作物。

(5)在植物体内会缓慢代谢为氨甲基膦酸(aminomethylphosphonic acid)。

3 草甘膦的代谢与降解3.1 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与降解草甘膦通过杂草角质层吸收,通过共质体传导,积累于杂草的上部分生组织,抑制芳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与酪氨酸)生物合成,导致包括蛋白质合成及次生产物若干代谢反应失调以及莽草酸合成途径受阻,其作用靶点有三:质体EPSP合成酶、胞质EPSP合成酶以及胞质3 -脱氧-D-阿拉伯-庚酮-7-磷酸合成酶。

已经证明,草甘膦通过两种与微生物降解近似的途径被杂草代谢,一是C-N键氧化裂解产生AMPA,另一途径是C-P键被C-P裂解酶分解产生甲基甘氨酸;代谢产物AMPA对杂草有毒,但其活性显著低于草甘膦。

3.1 在环境中的代谢与降解微生物降解是草甘膦在土壤中转变的主要反应。

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在长期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地区的土壤中,存在种类繁多的能耐受或降解草甘膦的细菌。

草甘磷在土壤中的降解是广泛而迅速的。

研究发现,草甘膦降解途径主要有两条,C-N断裂生成氨甲基膦酸(AMPA)和C-P键断裂生成肌氨酸。

这两种中间代谢物进一步代谢为磷酸、甘氨酸和二氧化碳等,为细菌提供磷源、碳源或氮源。

降解微生物的种类主要有假单胞菌属、无色菌属、青霉属、嗜热菌属等,这些微生物能以草甘膦为唯一磷源生长。

在草甘膦的两条降解途径中,大部分微生物降解中间产物为AMPA,并以共代谢的形式进行,即部分细菌将草甘膦降解为AMPA而另一些则将AMPA彻底降解。

已报道的有假单胞菌、黄杆菌、节杆菌、肺炎克氏杆菌等,通过其代谢活动将草甘膦快速降解为无毒产物AMPA,产生的磷酸盐可以被非常多的微生物代谢所利用。

科学家分离到7株能降解草甘膦的共生固氮根瘤菌如苜蓿根瘤菌、豌豆根瘤菌、山羊豆根瘤菌、三叶草根瘤菌、发根土壤杆菌和根瘤土壤杆菌等。

这类共生根瘤菌以草甘膦为唯一磷源供生长所需,具有C—P裂解酶(膦酰基乙酸水解酶)活性,能打断草甘膦中碳磷键生成代谢中间产物肌氨酸(N一甲基甘氨酸)。

另有报道,假单胞菌Psedomonassp.和节杆菌Arthrobactersp具有C-P键断裂途径。

在复合森林生态系统中,草甘膦通过稀释、传导与生物降解的综合作用而迅速消失。

(1)在河流与缓慢流动的池塘内,通过稀释及与土壤结合迅速消失,半衰期<10h;(2)当气候冷凉和微生物活性低时,在池塘内消失缓慢;(3)草甘膦与土壤紧密结合,迅速消失;(4)森林叶片残留水平最高,但迅速下降,湿润条件有利于草甘膦在落叶中迅速分解。

草甘膦的使用方法表明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期短暂。

草甘膦广泛应用于作物播前或播后苗前,使用常规剂量的草甘膦,对作物生长没有影响,对土壤中的昆虫、蚯蚓和微生物没有伤害,杂草在处理区也能萌发和生长。

美国科学家在5个国家47个不同地点进行了13项试验测定草甘膦的半衰期,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半衰期平均为32天。

这些地点既包括简单的生态系统,如农田,也包括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

这表明,在不同土壤及气候条件下,草甘膦都能迅速从环境中消失。

2002年,欧盟完成一项了有关草甘膦环境归趋的评估报告,表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盟等广域气候条件下,草甘膦的半衰期平均为30天。

草甘膦易于被有机物和矿粘土吸附,一旦接触土表,将与土壤颗粒紧密结合,因此在大多数土壤中,草甘膦苗前除草能力很弱。

目前所进行的研究中,还没有发现草甘膦能在土壤中移动,因而不能渗透至未处理区域。

由于微生物降解,土壤和水体中的草甘膦不移动。

当与植物茎液接触后,迅速吸收,通过共质体传导至植株各个部分。

研究还表明,草甘膦对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安全,没有发现在食物链中积累的迹象。

草甘膦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环境安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域正常施药除草时,草甘膦对鱼和藻类安全,对水蚤可能略有影响,但在施药6d后,水中的草甘膦残留基本消失,水蚤因繁殖速度较快,其影响可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4 扩大草甘膦的使用范围草甘膦是内吸、传导性、灭生性除草剂,由于它不具有选择性,故广泛用于非农田、果园、道路、林业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逐步过大。

少耕与免耕作物种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喷药,防止已出苗杂草,用量(0.20-2.24)kg/hm2。

观赏植物、木本植物与葡萄园杂草出苗后后定向喷药,防治一年生与多年生杂草,是胶园与果园重要除草剂,用量(0.85~4.2)kg/hm2。

保护性喷雾在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株高(25~30)cm以上时,在喷雾器上安装保护罩进行喷雾,使药液雾滴不接触作物,而喷于杂草植株上。

此外,这种喷雾方法也可用来防治稻田田埂杂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