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两种命运的决战》课件(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第四单元《两种命运的决战》课件

背景: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历史阶段
宣告结束了,从此中国进入了国内斗争的新 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心问题是建立一个什么 样的国家。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建立 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 主义的新中国。但是蒋介石却在美帝国主义 的援助下,准备发动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 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当时中国围绕两种命 运、两种前途的斗争十分激烈复杂。
《磨好刀再杀》
为什么重庆谈判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重庆谈判将影响中国的命运,谈判成功则走向和平, 失败则再人士认为:毛泽东敢冒险来重庆,是“弥天大 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毛泽东应不应该冒险到重庆
谈判? 应该去,原因:①为了尽一切可能 争取和平的局面,维护人民的利益 ②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 战”的阴谋 ③为了争取和团结那 些对美蒋尚抱有幻想的人们。
②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进攻的重点:
陕北 ◇共产党运用的战术: “蘑菇战术” ◇共产党参战的部队及指挥者: 西北野战军、彭德怀 ◇结果: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 军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正 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兵力, 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 34%,国民 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断发展 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经 验总兵力。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 军队到内战前线
国民党军队乘美国 登陆舰开往东北
3、内战的爆发
◇开始时间: 1946年6月 ◇起点: 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进攻,速战速决” ◇国民党战略方针:
①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内战初期,国民党占有绝对优势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4.1《两种命运的决战》课件(共29张PPT)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 刘伯承、邓小平 率领晋冀鲁豫解 放军主力12万人, 在鲁西南强渡黄 河,刘邓大军千 里跃进大别山。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延安 南京
西柏坡
北平
沈阳
徐州
西安
南京
武汉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军队
兵总力
机动 兵力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现在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比较
1.国统区的经济状况
100元纸币可买的商品
国统区的人们纷纷到 银行兑换贬值的货币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工厂倒闭。
2.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统区掀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 民主运动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年10月10日, 中共中央正式公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 革,彻底消灭封建剥 削制度,实行耕者有 其田。
主内和要平人统物一:共 国民产党党
:蒋介石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结果:①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 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通常称为《双十协 定》,②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946年初,国共双方又签订了《停战协定》。
内战的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标志)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3:27:47 PM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课件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2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标志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 1946年国民党在___国支持下悍然 进攻___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 1947年3月-8月,在__的指挥下 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边 区的重点进攻. 3.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在___召开, 通过的决议包括__ __ __ _ _等. 4.1947年6月__ __率军跃进大别山
四、拓展延伸
图一
图二
图一的新闻标题是:争取民族生存—张杨昨日发动对蒋兵谏; 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 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一致。 “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 别
刘 邓 大 军 挺 进 大 别 山
山
和平建国(共产党) 独裁内战(国民党)
-------------
光明
------------
黑暗
美 军 在 塘 沽 登 陆 训美 练军 国教 民官 党帮 军助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中 原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人民解放军是怎 样粉碎敌人全面进攻 的?
毛泽东转战陕北
人民解放军是怎 样粉碎敌人对陕北的 重点进攻的?
沙家店
羊马河 蟠龙镇 青化砭
(共)
(国)
430 万人 130 万人
2、国共双方在抗战胜利后对中国的前途分别有 何态度或者主张? 3、抗战之处,中共为什么要与宿敌国民党、蒋介 石合作?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抗日战 争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与社会上册两种命运的决战-内战的爆发_课件1

内 战 爆 发 的 原 因
国共双方都拥有数量强大的武装力量。
内战的初期形势
共产党军队用缴获 的日军武器作装备
美国帮助国民党运 输军队到内战前线
根据表格,说说内战初期国共双方的力量 对比。想一想,这意味着什么?
通过观察表格可知,国民党在军队数量、 武器装备、拥有人口和拥有地区上都占绝对 优势地位,共产党处于明显劣势。这意味着 共产党在与国民党作战的过程中,必须采取 灵活的战术,坚定作战的勇气和信心!
目的
国民党:
(1)它的军队在抗战后 期消极抗日,大多龟缩 在大后方,需要争取时 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共产党:
( 1 )抗战胜利后,百废 待兴,人心思和,要尽一 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 2 )利用谈判的机会, (2)欺骗舆论蒙蔽人民, 揭露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 掩盖假和平真备战的阴 以利教育和团结人民,争 谋。 取中间势力。
为什么重庆谈判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你能理解 当时人们的这种心情吗?说说理由。 抗战胜利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 被逐出中国,国共之争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人们渴望和平,担心内战在中国重演。能理解。因为 和平来之不易,广大人民都希望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有人认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等 人就不应该冒险去重庆谈判。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与民主,在 谈判中捍卫人民的利益,团结和争取对美蒋尚抱幻想 的人们,决定派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并为此作了充 分的准备。 点拨: 这说明共产党人代表人民利益,诚心诚意 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
1.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①国民党:
凭借充足的兵力和优良的武器,蒋介石以“全面进 攻,速战速决”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②共产党: 解放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 力量为主要目标,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作 战原则,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歼灭了大量的敌人, 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主动地位。到1947年2月,粉碎了国民 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共40张PPT)

毛泽东指出:“从本质上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貌似强大,实际虚 弱。从长远的观点看,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因为 反动派代表反动,人民代表进步”。
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攻势,解放军采取怎样的策略最 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的?
战略战术: 灵活机动 作战目标: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作战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共产党军队用缴获 的日军武器作装备
美国帮助国民党运 输军队到内战前线
国民党军队乘美国 登陆舰开往东北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 军队到内战前线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 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 信心。图为《美亚杂志》用英文发表了这篇谈话和上海出版的《文萃》 第6期译载了毛泽东与斯特朗的谈话。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 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 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国民党的政治主张
消灭共产党,维护一党专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比较“国共代表大会的不同主张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
争取光明的前途
一党专政
二、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中国的老百姓,不断内战,……我 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 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 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 的损害 ……
一、国共两党的代表大会
乙 :爸 爸 妈 妈 无微不 至地关 心教育 我们,将 人类 最崇高 的爱无 偿地奉 献给了 我们 甲 :那 么 我 们 应该怎 样爱爸 爸妈妈 呢?下 面是明 明在家 的一些 表现,请 大家看一看,评
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攻势,解放军采取怎样的策略最 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的?
战略战术: 灵活机动 作战目标: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作战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共产党军队用缴获 的日军武器作装备
美国帮助国民党运 输军队到内战前线
国民党军队乘美国 登陆舰开往东北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 军队到内战前线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 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 信心。图为《美亚杂志》用英文发表了这篇谈话和上海出版的《文萃》 第6期译载了毛泽东与斯特朗的谈话。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 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 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国民党的政治主张
消灭共产党,维护一党专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比较“国共代表大会的不同主张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
争取光明的前途
一党专政
二、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中国的老百姓,不断内战,……我 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 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 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 的损害 ……
一、国共两党的代表大会
乙 :爸 爸 妈 妈 无微不 至地关 心教育 我们,将 人类 最崇高 的爱无 偿地奉 献给了 我们 甲 :那 么 我 们 应该怎 样爱爸 爸妈妈 呢?下 面是明 明在家 的一些 表现,请 大家看一看,评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课《两种命运的决战》课件8

二、挺进大别山 1.时间: 1947年6月 刘伯承 邓小平(晋冀鲁豫解放军) 2.人物: 3.大别山: (图册P67) 4.作用:大别山战略地位重要,处武汉和南京正 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东镇南京, 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可以从根本上改 变战争局面。
5.意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1)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 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 2)陈庚、谢富治率晋冀 陈赓 晋冀鲁豫 太岳兵团 谢富治 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 豫陕鄂边区
国统区在1946、 1947年连续发 生了大规模灾荒, 上千万人因此忍 饥挨饿,图为一 个救济处几百名 瘦骨嶙峋的灾民。 灾荒严重打击了 国统区经济。
国统区货 币滥发导 致的恶性 通货膨胀, 使得民心 背离、军 心涣散
国 统 区 的 饥 民
贪污腐败 专制独裁 发动内战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受农民欢迎
国统区学生的“反饥饿” “反内战”“反迫害”示威游行
第2课时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Q: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寻找相关知识点:
1.对比开战一年来国统区、解放区的不同社 会面貌(政治、经济等),分析其对战争的 影响。 2.“ 挺进大别山”的概况、作用、意义。 3. 了解战略决战时机、过程和结果,分析 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国统区的经济
资料一:八年抗战在“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感召下,当时中国民众咬牙坚持、 不离不弃,加上美国的强力援助,民国政权才未陷入崩溃境界,反而比抗战前 期宽裕许多。然而在 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了《伪中央储蓄银 贪污腐败的典型:以蒋、宋、孔、 行钞票收换办法》,硬性将法币与伪中储券的兑换率定为的1:200,远远高出 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民党官僚资 实际购买力比值的 1:35,这就意味着沦陷民众资产一夜之间缩水了82.5%,这 产阶级。 无异于对沦陷区民众财产的一次大洗劫。一时间民怨沸腾,民间流传口号: “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最新两种命运的决战精讲幻灯片

资料:1946年10月17日,最受蒋信任的参谋总长 陈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用军事,三五月内 可告一段落。任何一条铁路,两星期内可以打 通。”
陈诚的话反映了国民党对于战争结果有怎样的预测?陈 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心?
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
430万
武器装备 飞机、大炮、坦克
旋转为泻 • 3.按手法的刺激强度,轻揉为补,重揉为泻 • 4.按手法的操作时间,时间短为补,时间长为泻 • 5.按手法的频率,缓摩为补,急摩为泻 • 6.按手法的性质,旋推为补,直推为泻 • 7.按手法的运动方向,推上为补,推下为泻 • 8.按血液循环方向,向心操作为补,离心操作为
两种命运的决战精讲
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 (内战的爆发)
一、内战爆发的背景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对两个不同的前途
1.什么是光明的前途,什么是黑暗的前途
2.共产党和国民党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前途 各有什么想法?
1.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毛泽东 “共商国家大计”?
2.你认为毛泽东应该赴重庆谈判吗?为什么?
A 毛泽东 B王若飞 C 叶剑英 D周恩来 2.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充足的时间部署内战 B加强与民主党派的亲密合作 C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D揭露蒋介石集团的内战阴谋 3.下列关于1945年10月10日的《双十协定》的表述正确 的是:( ) A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B消除了内战爆发的隐患 C 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 避免了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
120万 小米加步枪
国土占有 ¾强(大城市) ¼弱(小城镇)
人口拥有
3亿多
1亿多
2.战略方针
第16课两种命运决战课件-PPT文档资料

第五学习主题
第1 课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
学习测评
7、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 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 材料二: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弃,自必贻害无穷……遵照中 正(即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 3.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双方达成和平建 国的“双十协定”的积极作用在于
A.有效地避免了内战 C、中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B.表明了蒋介石的诚意 D、为和平建国奠定了基础
• 4.1946年全面内战的爆发始于国民党军队对 _________的进攻 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地 5、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 是( )。 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地 6.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你一 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 反攻序幕 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一、重庆谈判
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那两 种命运的选择? 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 庆谈判的目的?毛泽东冒着生 命危险去重庆谈判的目的? 3、重庆谈判的时间,地点,签 订的条约是?条约内容是?
蒋介石立即发动内战的困难
1.在国内,全国人民刚经过八年 抗战,普遍反对在战后再发生内 战,要求实现国内和平,以便在 和平环境中重建家园; 2.在国际上,美英苏等国从各自 的利益出发,也都不赞成中国发 生大规模内战; 3.对蒋介石来说,更大的困难在 于其精锐主力仍远在西南、西北 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 需要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 春
锦州
关门打狗
沈阳 营口
2.淮海战役
猛虎掏心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徐州
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解放区农民支援前线的车队
淮海战役的指挥者之一陈毅感慨地说,淮 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3.平津战役
瓮中捉鳖
张家口 新保安
大同
1949年1月31日
共产党
解放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 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 灭敌人为作战原则,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结果:歼灭了大量敌人,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 。到1947年2月,解放军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
2、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延安, 陕北的解放军只有4万余人。
低 落
决战时机成熟
1948年9月到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1949年1月,人 民解放军先后进 行了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结果意义作用
三大战役共 歼灭和改编国 民党军150多万 人,国民党军 队的主力基本 被消灭。三大 战役大大加快 了解放战争全 国胜利的到来
1.辽沈战役
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首选东北作为三大战役开始 的地点?
歼敌52万余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意义 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
本上被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 有人说,解放战争是一场“人心向背的较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你同意 这种观点吗?请用相关史实证明。
○ 想一想,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时间由弱 变强,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其中,有哪些 因素共同起作用? 政治:建立民主政权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 委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西北 人民解放军,采取“蘑菇战术”, 不断打击敌人。国民党军队对陕北 的重点进攻被粉粹。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称谓:手册P95 1927-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长征中):工农红军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 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 级上册《两种命运的决 战》课件(共29张PPT)
2020/8/26
1、两张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场景?标志着什么事件的结束? 2、你认为在这一事件结束后,全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分 别召开代表大会,提出了根 本不同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延安 南京
西柏坡
北平
沈阳
徐州
西安
南京
武汉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军队
兵总力
机动 兵力
形势
装后 士 备方 气
人民 280 优于 主 大为 巩 高 解放军 万 敌军 动 改善 固 昂
国民党 军队
365 万
不足
被 动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主内和要平人统物一:共 国民产党党
:蒋介石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结果:①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 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通常称为《双十协 定》,②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946年初,国共双方又签订了《停战协定》。
内战的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标志)
时间: 1945年4月底至6月初 地点: 延安
主要内容:① 指出黑暗的前途:发生内战,将中国 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 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去。 ② 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竭尽全力 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 ③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 入党章。
在国民党的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
北平
天津
塘沽
石家庄
1949年1月,北平的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接 受和平 改编,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时 间
战果
辽沈
1948年9月— 11月
歼敌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
1948年11月— 歼敌55万余人,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 1949年1月 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时间:1946年6月
2、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自认为准备充分,指挥军
队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发动进 攻,内战全面爆发。
内战初期情形
1、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国民党
凭借充足的兵力和优良的武器,在军事上 占有绝对优势。蒋介石以“全面进攻,速战速 决”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现在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比较
1.国统区的经济状况
100元纸币可买的商品
国统区的人们纷纷到 银行兑换贬值的货币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工厂倒闭。
2.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统区掀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 民主运动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年10月10日, 中共中央正式公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 革,彻底消灭封建剥 削制度,实行耕者有 其田。
军事:毛泽东等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经济:土地改革
社会:人民群众的支持
抗战结束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加之对人民的经 济剥削和腐败统治,国民政府的声望一落千丈。共产党代表人 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采取了有利于人民的一系列正确决策,如 土地改革,使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这为 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 ,刘伯承、邓小 平率领晋冀鲁豫 解放军主力12万 人,在鲁西南强 渡黄河,刘邓大 军千里跃进大别 山。
土改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 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普遍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国统区的饥民
国统区学生的“反饥饿” “反内战”示威游行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受农民
欢迎
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比较与思考: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有什么不同?这 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同见精编64页表格。(国统区腐败失人心,解放区欣欣向 荣得人心)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
背景: (迫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也为了争
取更多时间准备内战,)蒋介石暂时作
20世纪40年出代和人平民愿的望姿:态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2时0世间纪:30年代19人45民年愿8望月:到停1止0月内战,一致抗日;
20世纪20年代人民愿望:P55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