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椭圆常考题目解题方法及练习2018高三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椭圆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椭圆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椭圆解题技巧椭圆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也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考试中,椭圆相关的题目经常出现,因此掌握椭圆的解题技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椭圆的基本性质、方程的推导和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椭圆。

一、椭圆的基本性质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和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的点的轨迹。

其中,F1和F2称为椭圆的焦点,2a称为椭圆的长轴,a称为椭圆的半长轴。

椭圆的性质有很多,但在解题过程中,最常用的性质是椭圆的离心率和焦半径之间的关系。

根据定义,椭圆的离心率e满足0<e<1,离心率e与焦半径c之间的关系为e=c/a。

这个关系式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用到,特别是在求解椭圆的方程时。

二、椭圆方程的推导在解析几何中,椭圆的方程可以通过几何定义和代数定义两种方式推导得到。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代数定义的推导方法。

1. 椭圆的代数定义设椭圆的焦点为F1(-c,0)和F2(c,0),离心率为e,点P(x,y)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

根据椭圆的定义,有PF1+PF2=2a。

利用距离公式可以得到:√[(x+c)²+y²] + √[(x-c)²+y²] = 2a2. 椭圆的方程根据代数定义的推导结果,可以得到椭圆的方程为:[(x+c)²+y²] + [(x-c)²+y²] - 4a² = 0三、椭圆解题技巧在解椭圆相关的题目时,有几个常见的考点和解题技巧需要注意。

1. 椭圆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椭圆方程中的常数项为0的形式。

将椭圆方程整理为标准方程的形式,可以更方便地求解椭圆的性质和参数。

例如,将椭圆方程[(x+c)²+y²] + [(x-c)²+y²] - 4a² = 0整理为标准方程的形式,可以得到x²/a² + y²/b² = 1,其中b²=a²-c²。

椭圆27种常考经典题型及方法

椭圆27种常考经典题型及方法

椭圆27种常考经典题型及方法
很多学生都说,青颜整理的63套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很实用,特别针对了解答题类。

很多学生很期待,青颜能出一套关于高中数学选择填空破题方面的方法。

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更新一系列高中数学选择填空破题微方法大全,而椭圆是常见常考的一个考点!下面是
椭圆27种常考经典题型及方法!
今天我们研究椭圆的定义(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动点轨迹” (定长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是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高中数学椭圆常考题目解题方法及练习2018高三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高中数学椭圆常考题目解题方法及练习2018高三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2)求斜率为 2 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3)过 A2,1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4)椭圆上有两点
P
、Q
,O
为原点,且有直线 OP
、 OQ
斜率满足
kOP
kOQ
1 2

求线段 PQ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
分析:此题中四问都跟弦中点有关,因此可考虑设弦端坐标的方法.
解:设弦两端点分别为 M x1,y1, N x2,y2 ,线段 MN 的中点 Rx,y,则
示椭圆.
例 2、已知 x2 sin y2 cos 1 (0 ) 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求 的取值
范围.
解:方程可化为 x2 y2 1.
1
1
sin cos
因为焦点在 y 轴上,所以 1 1 0 . cos sin
因此 sin
0 且 tan
1
从而
(
,
3).
24
说明:(1)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 1 0 , 1 0 ,这是容易忽视的地方.
由题意可知椭圆方程为 x2 y2 1, 36 9
设 AF1 m , BF1 n ,则 AF2 12 m , BF2 12 n .
在 AF1F2 中,
AF2
2
AF1 2
F1F2
2 2 AF1
F1F2
cos
3

即 (12 m)2 m2 36 3 2 m 6 3 1 ; 2
∵ P(4 , 2) 为 AB 中点,
∴ 4 x1 x2 4k(4k 2) , k 1 .
2
4k 2 1
2
∴所求直线方程为 x 2 y 8 0 .
方法二:(点差法)设直线与椭圆交点 A(x1 , y1) , B(x2 , y2 ) . ∵ P(4 , 2) 为 AB 中点,∴ x1 x2 8 , y1 y2 4 . 又∵ A , B 在椭圆上,∴ x12 4 y12 36 , x22 4 y22 36 两式相减得 (x12 x22 ) 4( y12 y22 ) 0 , 即 (x1 x2 )(x1 x2 ) 4( y1 y2 )( y1 y2 ) 0 . ∴ y1 y2 (x1 x2 ) 1 .

江苏2018届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10.1椭圆试题含解析

江苏2018届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10.1椭圆试题含解析

专题10。

1 椭圆【三年高考】1.【2017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2222:1(0)x yE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离心率为12,两准线之间的距离为8.点P 在椭圆E 上,且位于第一象限,过点1F 作直线1PF 的垂线1l ,过点2F 作直线2PF 的垂线2l . (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1l ,2l 的交点Q 在椭圆E 上,求点P 的坐标.【答案】(1)22143x y +=;(2)4737(,)77.试题解析:(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 .因为椭圆E 的离心率为12,两准线之间的距离为8,所以12c a =,228a c=,解得2,1a c ==,于是223b a c =-=,因此椭圆E 的标准方程是22143x y+=.因为11l PF ⊥,22l PF ⊥,所以直线1l 的斜率为001x y +-,直线2l 的斜率为001x y --, 从而直线1l 的方程:001(1)x y x y +=-+, ① 直线2l 的方程:001(1)x y x y -=--. ② 由①②,解得20001,x x x y y -=-=,所以20001(,)x Q x y --. 因为点Q 在椭圆上,由对称性,得20001x y y -=±,即22001x y -=或22001x y +=. 又P 在椭圆E 上,故2200143x y +=.由220022001143x y x y ⎧-=⎪⎨+=⎪⎩,解得004737x y ==220022001143x y x y ⎧+=⎪⎨+=⎪⎩,无解. 因此点P 的坐标为4737(. 【考点】椭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般转化为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或求根公式进行转化,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曲线方程)等.2。

2018年高考数学(理科)专题突破——解析几何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基本问题 Word版 含答案

2018年高考数学(理科)专题突破——解析几何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基本问题 Word版 含答案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基本问题【考点梳理】1.圆锥曲线的定义(1)椭圆:|MF 1|+|MF 2|=2a (2a >|F 1F 2|);(2)双曲线:||MF 1|-|MF 2||=2a (2a <|F 1F 2|);(3)抛物线:|MF |=d (d 为M 点到准线的距离).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1)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焦点在x 轴上)或y 2a 2+x 2b 2=1(a >b >0)(焦点在y 轴上);(2)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焦点在x 轴上)或y 2a 2-x 2b 2=1(a >0,b >0)(焦点在y 轴上);(3)抛物线:y 2=2px ,y 2=-2px ,x 2=2py ,x 2=-2py (p >0).3.圆锥曲线的重要性质(1)椭圆、双曲线中a ,b ,c 之间的关系①在椭圆中:a 2=b 2+c 2;离心率为e =c a =1-b 2a 2.②在双曲线中:c 2=a 2+b 2;离心率为e =c a =1+b 2a 2.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与焦点坐标①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焦点坐标F 1(-c ,0),F 2(c ,0).②双曲线y 2a 2-x 2b 2=1(a >0,b >0)的渐近线方程为y =±a b x ,焦点坐标F 1(0,-c ),F 2(0,c ).(3)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①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F ⎝ ⎛⎭⎪⎫p 2,0,准线方程x =-p 2. ②抛物线x 2=2py (p >0)的焦点F ⎝ ⎛⎭⎪⎫0,p 2,准线方程y =-p 2. 4.弦长问题(1)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设而不求,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整体代入.即当斜率为k ,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A (x 1,y 1),B (x 2,y 2)时,|AB |=1+k 2|x 1-x 2|=1+k 2(x 1+x 2)2-4x 1x 2.(2)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抛物线y 2=2px (p >0)过焦点F 的弦AB ,若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p 24,y 1y 2=-p 2,弦长|AB |=x 1+x 2+p .【题型突破】题型一、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例1】(1)已知P 是抛物线y 2=4x 上的一个动点,Q 是圆(x -3)2+(y -1)2=1上的一个动点,N (1,0)是一个定点,则|PQ |+|PN |的最小值为( )A.3B.4C.5D.2+1 (2)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焦点为F ,离心率为 2.若经过F 和P (0,4)两点的直线平行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 24-y 24=1B.x 28-y 28=1C.x 24-y 28=1D.x 28-y 24=1【答案】(1)A (2)B【解析】(1)由抛物线方程y 2=4x ,可得抛物线的焦点F (1,0),又N (1,0),所以N 与F 重合.过圆(x -3)2+(y -1)2=1的圆心M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MH ,交圆于Q ,交抛物线于P ,则|PQ |+|PN |的最小值等于|MH |-1=3.(2)由e =2知a =b ,且c =2a .∴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y =±x .又k PF =4-00+c =4c=1,∴c =4,则a 2=b 2=c 22=8. 故双曲线方程为x 28-y 28=1.【类题通法】1.凡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一般运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处理.如本例充分运用抛物线定义实施转化,使解答简捷、明快.2.求解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方法是“先定型,后计算”.所谓“定型”,就是指确定类型,所谓“计算”,就是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方程中的a 2,b 2,p 的值,最后代入写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对点训练】(1)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焦距为25,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2x +y =0垂直,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x 24-y 2=1B.x 2-y 24=1C.3x 220-3y 25=1D.3x 25-3y 220=1(2)已知椭圆x 24+y 22=1的两个焦点是F 1,F 2,点P 在该椭圆上,若|PF 1|-|PF 2|=2,则△PF 1F 2的面积是________.【答案】(1)A (2) 2【解析】(1)依题意得b a =12,①又a 2+b 2=c 2=5,②联立①②得a =2,b =1.∴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 24-y 2=1.(2)由椭圆的方程可知a =2,c =2,且|PF 1|+|PF 2|=2a =4,又|PF 1|-|PF 2|=2,所以|PF 1|=3,|PF 2|=1.又|F 1F 2|=2c =22,所以有|PF 1|2=|PF 2|2+|F 1F 2|2,即△PF 1F 2为直角三角形,且∠PF 2F 1为直角,所以S △PF 1F 2=12|F 1F 2||PF 2|=12×22×1= 2.题型二、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例2】(1)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14,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13B.12C.23D.3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支与焦点为F 的抛物线x 2=2py (p >0)交于A ,B 两点,若|AF |+|BF |=4|OF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答案】(1)B (2)y =±22x【解析】(1)不妨设椭圆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右焦点F (c ,0),则直线l 的方程为x c +y b =1,即bx +cy -bc =0. 由题意|-bc |b 2+c2=12b ,且a 2=b 2+c 2, 得b 2c 2=14b 2a 2,所以e =c a =12.(2)设A (x 1,y 1),B (x 2,y 2),联立方程:⎩⎪⎨⎪⎧x 2a 2-y 2b 2=1,x 2=2py ,消去x 得a 2y 2-2pb 2y +a 2b 2=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 1+y 2=2b 2a 2p ,又∵|AF |+|BF |=4|OF |,∴y 1+p 2+y 2+p 2=4×p 2,即y 1+y 2=p ,∴2b 2a 2p =p ,即b 2a 2=12⇒b a =22.∴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y =±22x .。

椭圆的常见题型及解法(一)

椭圆的常见题型及解法(一)

椭圆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一)椭圆是圆锥曲线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椭圆学习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后面的双曲线与抛物线的学习,笔者在这里就椭圆常见题型作简要的探讨,希望对学习椭圆的同学有所帮助.一、椭圆的焦半径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F 的长称为此曲线上该点的焦半径,根据椭圆的定义,很容易推导出椭圆的焦半径公式。

在涉及到焦半径或焦点弦的一些问题时,用焦半径公式解题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1.公式的推导设P (,)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椭圆,求证,。

证法1:。

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证法2:设P 到左、右准线的距离分别为,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11PF e d ,又,所以,而。

∴,。

2.公式的应用例1 椭圆上三个不同的点A ()、B ()、C ()到焦点F (4,0)的距离成等差数列,则12x x + .解:在已知椭圆中,右准线方程为254x =,设A 、B 、C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则、、。

∵,,,而|AF|、|BF|、|CF|成等差数列。

∴,即,。

例 2.12,F F是椭圆2214x y +=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设,则1020332,2.22PF x PF x =+=-212034.4PF PF x ⋅=-P 在椭圆上,022x ∴-≤≤,12PF PF ⋅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变式练习1:. 求过椭圆的左焦点,倾斜角为的弦AB 的长度。

解:由已知可得,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得设,则,从而变式练习2. 设Q 是椭圆22221(0)x y a b a b+=>>上任意一点,求证:以2QF (或1QF )为直径的圆C 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内切。

证明:设,圆C 的半径为r即也就是说:两圆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差。

故两圆相内切 同理可证以为直径的圆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内切。

3.椭圆焦半径公式的变式P 是椭圆x a y b a b 222210+=>>()上一点,E 、F 是左、右焦点,PE 与x 轴所成的角为α,PF 与x 轴所成的角为β,c 是椭圆半焦距,则(1)||cos PE b a c =-2α;(2)||cos PF b a c =+2β。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9平面解析几何第62练椭圆的几何性质练习理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9平面解析几何第62练椭圆的几何性质练习理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9 平面解析几何 第62练 椭圆的几何性质练习 理训练目标 熟练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并会应用. 训练题型(1)求离心率的值或范围;(2)应用几何性质求参数值或范围;(3)椭圆方程与几何性质综合应用.解题策略(1)利用定义PF 1+PF 2=2a 找等量关系;(2)利用a 2=b 2+c 2及离心率e =ca找等量关系;(3)利用焦点三角形的特殊性找等量关系.1.设椭圆C :a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C 上的点,PF 2⊥F 1F 2,∠PF 1F 2=30°,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2.(2016·衡水模拟)已知椭圆C 的中心为O ,两焦点为F 1,F 2,M 是椭圆C 上的一点,且满足|MF 1→|=2|MO →|=2|MF 2→|,则椭圆C 的离心率e =________.3.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左顶点为A ,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B 是短轴的一个端点,若3BF 1→=BA →+2BF 2→,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4.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 ,B ,点C 为椭圆上异于A ,B 的一点,直线AC 与直线BC 的斜率之积为-14,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5.(2016·镇江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在椭圆x 225+y 29=1上,点P 满足AP→=(λ-1)OA →(λ∈R ),且OA →·OP →=72,则线段OP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的最大值为________. 6.(2016·济南3月模拟)在椭圆x 216+y 29=1内,过点M (1,1)且被该点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7.设F 1,F 2分别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离心率为12,M 是椭圆上一点且MF 2与x 轴垂直,则直线MF 1的斜率为________.8.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焦点为F ,椭圆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结AF ,BF ,若AB =10,AF =6,cos∠ABF =45,则椭圆C 的离心率e =________.9.(2017·上海六校3月联考)已知点F 为椭圆C :x 22+y 2=1的左焦点,点P 为椭圆C 上任意一点,点Q 的坐标为(4,3),则PQ +PF 取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10.(2016·镇江模拟)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过右焦点F 且斜率为k (k >0)的直线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F →=3FB →,则k =________.11.(2016·连云港二模)已知P 是以F 1,F 2为焦点的椭圆x 2a 2+y 2b2=1(a >b >0)上的任意一点,若∠PF 1F 2=α,∠PF 2F 1=β,且cos α=55,sin(α+β)=35,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12.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A (2,0),B (0,1)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y =kx (k >0)与AB 相交于点D ,与椭圆相交于E ,F 两点,若ED →=6DF →,则k 的值为________.13.(2017·黑龙江哈六中上学期期末)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c,0),F 2(c,0),若椭圆上存在点P ,使asin∠PF 1F 2=csin∠PF 2F 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14.椭圆C :x 24+y 23=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点P 在C 上且直线PA 2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A 1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精析解析由题意知sin 30°=PF2PF1=12,∴PF1=2PF2.又∵PF1+PF2=2a,∴PF2=2a3.∴tan 30°=PF2F1F2=2a32c=33.∴ca=33.解析不妨设椭圆方程为x2a2+y2b2=1(a>b>0).由椭圆定义,得|MF1→|+|MF2→|=2a,再结合条件可知|MO→|=|MF2→|=2a3.如图,过M作MN⊥OF2于N,则|ON→|=c2,|MN→|2=|MO→|2-c24.设|MF2→|=x,则|MF1→|=2x.在Rt△MF1N中,4x2=94c2+x2-c24,即3x2=2c2,而x2=4a29,所以43a2=2c2,即e2=c2a2=23,所以e=63.解析 不妨设B (0,b ),则BF 1→=(-c ,-b ),BA →=(-a ,-b ),BF 2→=(c ,-b ),由条件可得-3c =-a +2c , ∴a =5c ,故e =15.解析 设C (x 0,y 0),A (0,b ),B (0,-b ),则x 20a 2+y 20b 2=1.故x 20=a 2×(1-y 20b 2)=a 2×b 2-y 20b2,又k AC ·k BC =y 0-b x 0×y 0+b x 0=y 20-b 2x 20=-14,故a 2=4b 2,c 2=a 2-b 2=3b 2,因此e =c 2a 2= 3b 24b2=32. 5.15解析 AP →=OP →-OA →=(λ-1)OA →,即OP →=λOA →,则O ,P ,A 三点共线.又OA →·OP →=72,所以OA →与OP →同向,所以|OA →||OP →|=72.设OP 与x 轴的夹角为θ,点A 的坐标为(x ,y ),点B 为点A 在x 轴上的投影,则OP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为|OP →|·cos θ=|OP →|·|OB →||OA →|=72|OB →||OA →|2=72×|x |x 2+y 2=72·|x |1625x 2+9=72·11625|x |+9|x |≤72·12× 16×925=15,当且仅当|x |=154时,等号成立.故线段OP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的最大值为15. 6.9x +16y -25=0解析 设弦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x 1,y 1),(x 2,y 2),则有x 2116+y 219=1,x 2216+y 229=1,两式相减得x 1-x 2x 1+x 216+y 1-y 2y 1+y 29=0.又x 1+x 2=y 1+y 2=2,因此x 1-x 216+y 1-y 29=0,即y 1-y 2x 1-x 2=-916,所求直线的斜率是-916,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1=-916(x -1),即9x +16y -25=0. 7.±34解析 由离心率为12可得c 2a 2=14,可得a 2-b 2a 2=14,即b =32a ,因为MF 2与x 轴垂直,故点M的横坐标为c ,故c 2a 2+y 2b 2=1,解得y =±b 2a =±34a ,则M (c ,±34a ),直线MF 1的斜率为kMF 1=±3a 8c =±38×2=±34.解析 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 1,在△ABF 中,由余弦定理可解得BF =8,所以△ABF 为直角三角形,且∠AFB =90°,又因为斜边AB 的中点为O ,所以OF =c =5,连结AF 1,因为A ,B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BF =AF 1=8,所以2a =14,a =7,所以离心率e =57.9.(0,-1)解析 设椭圆的右焦点为E ,PQ +PF =PQ +2a -PE =PQ -PE +2 2. 当P 为线段QE 的延长线与椭圆的交点时,PQ +PF 取最大值,此时,直线PQ 的方程为y =x -1, QE 的延长线与椭圆交于点(0,-1),即点P 的坐标为(0,-1).解析 由椭圆C 的离心率为32, 得c =32a ,b 2=a 24,∴椭圆C :x 2a 2+4y 2a 2=1,F (32a,0).设A (x A ,y A ),B (x B ,y B ), ∵AF →=3FB →, ∴(32a -x A ,-y A )=3(x B -32a ,y B ). ∴32a -x A =3(x B -32a ),-y A =3y B , 即x A +3x B =23a ,y A +3y B =0. 将A ,B 的坐标代入椭圆C 的方程相减得 9x 2B -x 2A a 2=8,3x B +x A3x B -x Aa2=8,∴3x B -x A =433a ,∴x A =33a ,x B =539a , ∴y A =-66a ,y B =618a , ∴k =y B -y A x B -x A =618a +66a 539a -33a= 2.解析cos α=55⇒sinα=255,所以sin β=sin[(α+β)-α]=sin(α+β)cos α-cos(α+β)sin α=35·55±45·255=11525或-55(舍去).设PF1=r1,PF2=r2,由正弦定理得r111525=r2255=2c35⇒r1+r221525=2c35⇒e=ca=57.或38解析依题设,得椭圆的方程为x24+y2=1,直线AB,EF的方程分别为x+2y=2,y=kx(k>0).如图,设D(x0,kx0),E(x1,kx1),F(x2,kx2),其中x1<x2.则x1,x2满足方程(1+4k2)x2=4,故x2=-x1=21+4k2.由ED→=6DF→,知x0-x1=6(x2-x0),可得x0=17(6x2+x1)=57x2=1071+4k2.由D在AB上,知x0+2kx0=2,得x0=21+2k,所以21+2k=1071+4k2,化简,得24k2-25k+6=0,解得k=23或k=38.13.(2-1,1)解析由asin∠PF1F2=csin∠PF2F1,得ca=sin∠PF2F1sin∠PF1F2.又由正弦定理得sin∠PF 2F 1sin∠PF 1F 2=PF 1PF 2,所以PF 1PF 2=c a , 即PF 1=c aPF 2.又由椭圆定义得PF 1+PF 2=2a , 所以PF 2=2a 2a +c ,PF 1=2aca +c ,因为PF 2是△PF 1F 2的一边,所以有2c -2ac a +c <2a 2a +c <2c +2aca +c ,即c 2+2ac -a 2>0,所以e 2+2e -1>0(0<e <1),解得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2-1,1). 14.[38,34]解析 由题意可得,A 1(-2,0),A 2(2,0), 当PA 2的斜率为-2时,直线PA 2的方程为y =-2(x -2),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化简得19x 2-64x +52=0, 解得x =2或x =2619.由PA 2的斜率存在可得点P ⎝⎛⎭⎪⎫2619,2419,此时直线PA 1的斜率k =38.同理,当直线PA 2的斜率为-1时, 直线PA 2的方程为y =-(x -2), 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化简得 7x 2-16x +4=0, 解得x =2或x =27.由PA 2的斜率存在可得点P ⎝ ⎛⎭⎪⎫27,127,此时直线PA 1的斜率k =34.数形结合可知,直线PA 1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8,34.。

高考数学 专题09 椭圆解答题解题方法总结(解析版)

高考数学 专题09 椭圆解答题解题方法总结(解析版)

专题09椭圆解答题解题方法总结一.【学习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2.熟练掌握常见的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 3.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及椭圆的简单应用. 二.【知识要点】 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____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F 1,F 2叫做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椭圆的标准方程(1) ______________ (a >b >0),焦点F 1(-c ,0),F 2(c ,0),其中c =_____________. (2)y 2a 2+x 2b 2=1(a >b >0),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c =_____________. 3.椭圆的几何性质以x 2a 2+y 2b 2=1(a >b >0)为例 (1)范围:________________.(2)对称性:对称轴:x 轴,y 轴;对称中心:O (0,0).(3)顶点:长轴端点:A 1(-a ,0),A 2(a ,0),短轴端点:B 1(0,-b ),B 2(0,b );长轴长|A 1A 2|=2a ,短轴长|B 1B 2|=2b ,焦距|F 1F 2|=2c .(4)离心率e =_______,0<e <1,e 越大,椭圆越______,e 越_______,椭圆越圆. (5)a ,b ,c 的关系:c 2=a 2-b 2或a 2=c 2+b 2. 三.【题型总结】(一)三角形的面积的解题思路(1)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距离公式,(2)如果三角形被坐标轴分成两部分,用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求解(二)定点问题(1)特殊位置找定点;(2)直线中含一个参数找定点 (三)定值问题 (四)角相等的转化 (五)距离问题的在转化 (六)相切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向量与椭圆的综合 (八)点差法的应用 (九)对称问题 (十)求轨迹的方法 四.【题型方法】;(一)三角形的面积问题例1.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2y x =+上,若直线l 与椭圆交于P ,Q 两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OP 的斜率为1k ,直线OQ 的斜率为2k . (1)求该椭圆的方程. (2)若1214k k ⋅=-,试问OPQ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2214x y +=;(2)OPQ ∆的面积为定值1. 【解析】由2c e a ==,又由于0a b >>,一个长轴顶点在直线2y x =+上, 可得:2a =,c =1b =.(1)故此椭圆的方程为2214x y +=.(2)设()11,P x y ,()22,Q x y ,当直线PQ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 kx m =+, 联立椭圆的方程得:()222418440k x kmx m +++-=, 由()()222264441440k m k m ∆=-+->,可得2241m k <+,则122841km x x k +=-+,21224441m x x k -⋅=+,12PQ x x =-=, 又点O 到直线y kx m =+的距离d =,122OPQS d PQ m ∆=⋅⋅=由于2121212121214y y x x m k k x x x x ++⋅===-,可得:22421k m =-,故2212OPQS m m∆=⋅=,当直线PQ 的斜率不存在时,可算得:1OPQ S ∆=, 故OPQ ∆的面积为定值1.练习1. 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为别为1F 、2F,且过点(1,2和2.(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如图,点A 为椭圆上一动点(非长轴端点),2AF 的延长线与椭圆交于点B ,AO 的延长线与椭圆交于点C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212x y +=;(22【解析】(1)根据题意得,将点2⎛⎝⎭和23,22⎛⎫ ⎪ ⎪⎝⎭代入椭圆方程得:2222111213124a b a b ⎧+=⎪⎪⎨⎪+=⎪⎩, 解得:222,1a b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2x y +=.(2)由(1)得椭圆的()11,0F -,()21,0F , ①当AB 的斜率不存在时,易知2221,,1,,1,222A B C ⎛⎛⎛--- ⎝⎭⎝⎭⎝⎭, ∴ΔABC 1S 2222=⨯= ②当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y k x =-,联立方程组()22112y k x x y ⎧=-⎪⎨+=⎪⎩,消去y 得:()2222214220k x k x k +-+-= 设()()1122,,,A x y B x y ,21221222422,2121x x x k k k x k -+==++, ()22222212122242214142121k k k x x k k B x k A x ⎛⎫-=++-=+-⨯ ⎪++⎝⎭221221k k +=+, 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21k d k -=+O 是线段AC 的中点,所以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2d=所以2ΔABC2111S22221dkkAB⎛⎫+=⋅=⋅ ⎪+⎝⎭==综上,ABC∆.(二)定点问题例2. 已知椭圆C:22221(0)x ya ba b+=>>的一个焦点与上下顶点构成直角三角形,以椭圆C的长轴长为直径的圆与直线20x y+-=相切.(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设过椭圆右焦点且不重合于x轴的动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探究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E,使得EA EB⋅u u u r u u u r为定值?若存在,试求出定值和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12xy+=;(2)定点为5,04⎛⎫⎪⎝⎭.【解析】(1)由题意知,222b cab c a=⎧⎪⎪=⎨⎪⎪+=⎩,解得11bac=⎧⎪=⎨⎪=⎩则椭圆C的方程是2212xy+=(2)①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10y k x k=-≠联立()22121xyy k x⎧+=⎪⎨⎪=-⎩,得()22222124220,880k x k x k k+-+-=∆=+>所以2222422,1212A B A B k k x x x x k k-+==++ 假设x 轴上存在定点()0,0E x ,使得EA EB ⋅u u u v u u u v为定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椭圆常考题目解题方法及练习2018高三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2)第一部分:复习运用的知识(一)椭圆几何性质椭圆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21F F 、距离和等于常数()a 2(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c 2.椭圆的几何性质:以()012222>>=+b a by a x 为例1. 范围: 由标准方程可知,椭圆上点的坐标()y x ,都适合不等式1,12222≤≤by a x ,即b y a x ≤≤,说明椭圆位于直线a x ±=和b y ±=所围成的矩形里(封闭曲线).该性质主要用于求最值、轨迹检验等问题.2. 对称性:关于原点、x 轴、y 轴对称,坐标轴是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椭圆的对称中心。

3. 顶点(椭圆和它的对称轴的交点) 有四个:()()()().,0B ,0B 0,0,2121b b a A a A 、、、--4. 长轴、短轴:21A A 叫椭圆的长轴,a a A A ,221=是长半轴长; 21B B 叫椭圆的短轴,b b B B ,221=是短半轴长.5. 离心率(1)椭圆焦距与长轴的比ace =,()10,0<<∴>>e c a (2)22F OB Rt ∆,2222222OF OB F B +=,即222c b a +=.这是椭圆的特征三角形,并且22cos B OF ∠的值是椭圆的离心率.(3)椭圆的圆扁程度由离心率的大小确定,与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无关.当e 接近于1时,c 越接近于a ,从而22c a b -=越小,椭圆越扁;当e 接近于0时,c 越接近于0,从而22c a b -=越大,椭圆越接近圆。

6.通径(过椭圆的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ab 22.7.设21F F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当21F F P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21F F P 、、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焦点三角形. 依椭圆的定义知:c F F a PF PF 2,22121==+. (二)运用的知识点及公式1、两条直线111222:,:l y k x b l y k x b =+=+垂直:则121k k =-;两条直线垂直,则直线所在的向量120v v =2、韦达定理:若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同的根12,x x ,则1212,b c x x x x a a+=-=。

3、中点坐标公式:1212,y 22x x y y x ++==,其中,x y 是点1122(,)(,)A x y B x y ,的中点坐标。

4、弦长公式:若点1122(,)(,)A x y B x y ,在直线(0)y kx b k =+≠上,则1122y kx b y kx b =+=+,,这是同点纵横坐标变换,是两大坐标变换技巧之一,2222221212121212()()()()(1)()AB x x y y x x kx kx k x x =-+-=-+-=+-221212(1)[()4]k x x x x =++-或者2222212121212122111()()()()(1)()AB x x y y x x y y y y k k k =-+-=-+-=+-2121221(1)[()4]y y y y k =++-。

第二部分:椭圆常考题型解题方法典例一、椭圆定义相关题目例1、已知方程13522-=-+-ky k x 表示椭圆,求k 的取值范围. 解:由⎪⎩⎪⎨⎧-≠-<-<-,35,03,05k k k k 得53<<k ,且4≠k .∴满足条件的k 的取值范围是53<<k ,且4≠k .说明:本题易出现如下错解:由⎩⎨⎧<-<-,03,05k k 得53<<k ,故k 的取值范围是53<<k .出错的原因是没有注意椭圆的标准方程中0>>b a 这个条件,当b a =时,并不表示椭圆.例2、已知1cos sin 22=-ααy x )0(πα≤≤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求α的取值范围.解:方程可化为1cos 1sin 122=+ααy x .因为焦点在y 轴上,所以0sin 1cos 1>>-αα. 因此0sin >α且1tan -<α从而)43,2(ππα∈.说明:(1)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0sin 1>α,0cos 1>-α,这是容易忽视的地方. (2)由焦点在y 轴上,知αcos 12-=a ,αsin 12=b .(3)求α的取值范围时,应注意题目中的条件πα<≤0.例3、 以椭圆131222=+y x 的焦点为焦点,过直线09=+-y x l :上一点M 作椭圆,要使所作椭圆的长轴最短,点M 应在何处?并求出此时的椭圆方程.分析:椭圆的焦点容易求出,按照椭圆的定义,本题实际上就是要在已知直线上找一点,使该点到直线同侧的两已知点(即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只须用点直线对称就可解决.解:如图所示,焦点为()031,-F ,()032,F .F 的坐标为(-9,6),直线2FF 的方程为032=-+y x .解方程组⎩⎨⎧=+-=-+09032y x y x 得交点M 的坐标为(-5,4).所求椭圆的长轴:562221==+=FF MF MF a , ∴53=a ,又3=c ,∴()3635322222=-=-=c a b .因此,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364522=+y x . 二、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弦长相关题目 例4、 已知椭圆1422=+y x 及直线m x y +=. (1)当m 为何值时,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 (2)若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5102,求直线的方程. 解:(1)把直线方程m x y +=代入椭圆方程1422=+y x 得()1422=++m x x ,即012522=-++m mx x .()()020*********≥+-=-⨯⨯-=∆m m m ,解得2525≤≤-m . (2)设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x ,2x ,由(1)得5221m x x -=+,51221-=m x x .根据弦长公式得 :51025145211222=-⨯-⎪⎭⎫ ⎝⎛-⋅+m m . 解得0=m .方程为x y =.说明:对比直线与椭圆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及有关弦长问题的解题方法?.这里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问题,一般考虑判别式∆;解决弦长问题,一般应用弦长公式.例5、 已知长轴为12,短轴长为6,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过它对的左焦点1F 作倾斜解为3π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求弦AB 的长. 解:(法1)利用直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求解.1348]4))[(1(1212212212=-++=-+=x x x x k x x k AB . (法2)利用椭圆的定义及余弦定理求解.由题意可知椭圆方程为193622=+y x , 设m AF =1,n BF =1,则m AF -=122,n BF -=122. 在21F AF ∆中,3cos22112212122πF F AF F F AF AF -+=,即21362336)12(22⋅⋅⋅-⋅+=-m m m ;所以346-=m . 同理在21F BF ∆中,用余弦定理得346+=n , 所以1348=+=n m AB . (法3)利用焦半径求解.先根据直线与椭圆联立的方程0836372132=⨯++x x 求出方程的两根1x ,2x ,它们分别是A ,B 的横坐标.再根据焦半径11ex a AF +=,21ex a BF +=, 从而求出11BF AF AB +=. 三、轨迹方程相关题目例6、 已知动圆P 过定点()03,-A ,且在定圆()64322=+-y x B :的内部与其相内切,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分析: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点P 满足的关系式.解:如图所示,设动圆P 和定圆B 内切于点M .动点P 到两定点,即定点()03,-A 和定圆圆心()03,B 距离之和恰好等于定圆半径, 即8==+=+BM PB PM PB PA .∴点P 的轨迹是以A ,B 为两焦点,半长轴为4,半短轴长为73422=-=b 的椭圆的方程:171622=+y x . 例7、 已知椭圆1222=+y x ,(1)求过点⎪⎭⎫⎝⎛2121,P 且被P 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2)求斜率为2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3)过()12,A 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4)椭圆上有两点P 、Q ,O 为原点,且有直线OP 、OQ 斜率满足21-=⋅OQ OP k k , 求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分析:此题中四问都跟弦中点有关,因此可考虑设弦端坐标的方法. 解:设弦两端点分别为()11y x M ,,()22y x N ,,线段MN 的中点()y x R ,,则(1)将21=x ,21=y 代入⑤,得212121-=--x x y y ,(2)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0342=-+y x . ⑥ 将⑥代入椭圆方程2222=+y x 得041662=--y y , 0416436>⨯⨯-=∆符合题意,0342=-+y x 为所求. (2)将22121=--x x y y 代入⑤得所求轨迹方程为:04=+y x .(椭圆内部分) (3)将212121--=--x y x x y y 代入⑤ 得所求轨迹方程为: 022222=--+y x y x .(椭圆内部分)(4)由①+②得:()2222212221=+++y y x x , ⑦, 将③④平方并整理得212222124x x x x x -=+, ⑧, 212222124y y y y y -=+, ⑨将⑧⑨代入⑦得:()224424212212=-+-y y y x x x , ⑩ 再将212121x x y y -=代入⑩式得:221242212212=⎪⎭⎫⎝⎛--+-x x y x x x ,即 12122=+y x .例8、 知圆122=+y x ,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y 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 的轨迹.解:1422=+y x .说明:此题是利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具体做法:首先设动点的坐标为),(y x ,设已知轨迹上的点的坐标为),(00y x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使x ,y 与0x ,0y 建立等式关系,从而由这些等式关系求出0x 和0y 代入已知的轨迹方程,就可以求出关于x ,y 的方程,化简后即我们所求的方程.这种方法是求轨迹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必须掌握.例9、 已知)2,4(P 是直线l 被椭圆193622=+y x 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 分析:“设而不求”法解:方法一:设所求直线方程为)4(2-=-x k y .代入椭圆方程, 整理 036)24(4)24(8)14(222=--+--+k x k k x k ①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11y x A ,),(22y x B ,则1x 、2x 是①的两根, ∴14)24(8221+-=+k k k x x∵)2,4(P 为AB 中点, ∴14)24(424221+-=+=k k k x x ,21-=k . ∴所求直线方程为082=-+y x .方法二:(点差法)设直线与椭圆交点),(11y x A ,),(22y x B . ∵)2,4(P 为AB 中点,∴821=+x x ,421=+y y .又∵A ,B 在椭圆上,∴3642121=+y x ,3642222=+y x 两式相减得0)(4)(22212221=-+-y y x x ,即0))((4))((21212121=-++-+y y y y x x x x . ∴21)(4)(21212121-=++-=--y y x x x x y y . ∴直线方程为082=-+y x .方法三:(数形结合)设所求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y x A ,另一个交点)4,8(y x B --.∵A 、B 在椭圆上,∴36422=+y x 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