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基础题1.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A. 完壁归赵负荆请罪应接不瑕同心协力B. 身临其境无微不至兴高彩烈千均一发C. 神计妙算无优无虑匠心独运各抒己见D. 安然无恙川流不息风驰电掣再接再厉2.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 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 《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蕴含着的道理是:( )A.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

B. 局部的细致观察,有利于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C.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该事物。

4.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tímù cè miàn( ) ( ) ( ) ( )lú sh ān y ǒu yuán jiàn ɡ luò fèi lì( ) ( ) ( ) ( )wén zh ān ɡ sh ān f ēn ɡ c āo ch ǎn ɡ zhàn y ǒu( ) ( ) ( ) ( )nèn hóng ɡēn j īn ɡ k ū w ěi láo ɡù( ) ( ) ( ) ( )yè b ǐn ɡ qiáo jiàn chóng dié sh ū x īn( ) ( ) ( ) ( )zhù zhái lín shí xu ǎn zé dì zh ǐ( ) ( ) ( ) ( )y ōu lián ɡ dòng xué kè t īn ɡ wò shì( ) ( ) ( ) ( )zhu ān mén qián zi( ) (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为了得到法,想法合理的有()A.林林和东东B.林林和西西C.东东和西西2.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后,这个数就()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减少3.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A.÷5B.5÷C.5×4.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A.米B.C.米5.下面四个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A.÷B.÷C.÷1D.÷6.下图中可以表示÷4计算过程的是()A.B.C.D.7.一个数的是,求这个数是多少算式是()A.×B.÷C.÷8.如果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那么甲数是乙数的()A.B.C.D.9.为了得到2÷的结果,下面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法合理的有()A.小丽和小东B.小青和小东C.小青、小东和小丽10.100比80大()A.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12.一个数的是1.2,这个数是.13.(1)÷6=(2)÷21=14.3里面有个,有个,有个.15.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等于乘这个数的.16.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倍.17.把3kg糖平均分成5份,每份重kg,每份是3kg的.18.60吨比吨少,比36kg多是kg.三.判断题(共5小题)19.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判断对错)20.÷=(a、b、c、d都不等于0)(判断对错)21.一个自然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判断对错) 22.÷4==(判断对错)23.因为a÷=b÷,所以a>b.(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计算.=8÷======÷3=五.应用题(共2小题)25.小明喝一瓶饮料(如图).(1)每次喝L,能喝几次?(2)每次喝L,能喝几次?26.平均每只小猴吃多少个桃?六.操作题(共2小题)27.如图中正方形代表单位“1”,阴影部分表示出了它的,请你在如图上补充完整”÷4=?“.28.画一画,涂一涂.(1)用图形表示4÷;(2)请用线段图表示男生比女生多;(3)下两幅图是不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请分别把它们补充成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七.解答题(共2小题)29.根据如图写出除法算式,并计算.30.画一画,想一想,然后列方程计算.(1)一个数的是20,这个数是多少?(2)的几倍是5?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题意,分别分析得出三位位同学的想法,然后再判断.【解答】解:林林:=2÷3,根据除法的性质可得:2÷=2÷(2÷3)=2÷2×3=1×3=3,原题连续除以2与3,所以想法不合理;东东: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得:2÷=(2×3)÷(×3)=6÷2=3,合理;西西:把2m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m,两份是m,那么6份里面有3个m,所以想法合理.故选:C.【点评】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灵活运用.2.【分析】运用赋值法,设这个数是2,用2除以,计算出商,然后与2比较.【解答】解:设这个数是2,那么:2÷=20;20比2扩大了:20÷2=10倍.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分析】分别计算中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据此解答.【解答】解:÷5=5÷=5×=故选:B.【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根据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4.【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2米除以5即可.【解答】解:2÷5=(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除法的意义,要将平均分之后每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和每一份数量是多少区分开.5.【分析】观察算式,被除数都是,被除数相等,除数越大商越小,由此求解.【解答】解:被除数都是,<<1<÷的除数最小,所以商最大.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根据被除数相等,除数越大商越小,进行求解即可.6.【分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就是,÷4就表示把再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由此求解.【解答】解:可以表示÷4计算过程的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关键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7.【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列式为:÷.【解答】解:一个数的是,求这个数是多少算式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8.【分析】如果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是把两数和看成单位“1”,那么乙数就是甲乙两数和的(1﹣),再用甲数除以乙数,即可求出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答:甲数是乙数的.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先找出单位“1”,然后表示出甲乙两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求解.9.【分析】计算2÷的结果,方法一: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进行求解;方法二:因为=2÷3,所以2÷=2÷(2÷3),再去括号求解;方法三: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变成整数除法,再计算.【解答】解:方法一:2÷=2×,小丽的方法是正确的;方法二:=2÷3,则:2÷=2÷(2÷3)=2÷2×3≠2÷2÷3,小青的方法是错误的;方法三:2÷=(2×3)÷(×3),小东的方法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从多个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的方法.10.【分析】把80看作单位“1”,先求出100比80多多少,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00﹣80)÷80=20÷80=答:100比80 大.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把5g盐放入100g水中,则盐水的重量为5+100=105g,根据分数的意义,盐占盐水的5÷105=.【解答】解:5÷(5+100)=;答:盐占盐水的.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是求盐占“盐水”的分率,而不是盐占水的分率.12.【分析】已知一个数的是1.2,求这个数,用1.2除以即可.【解答】解:1.2÷=3.6;答:这个数是3.6;故答案为:3.6.【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13.【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计算.【解答】解:(1)÷6=(2)÷2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把结果化成最简分数.14.【分析】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解答即可.【解答】解:3÷=63÷=153÷=30故答案为:6,15,30.【点评】此题考查了除法中包含意义的运用.15.【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解答】解: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故答案为:倒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掌握.16.【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把除数转化为乘除数的倒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转化为乘的倒数3,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3倍.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7.【分析】求每份的千克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千克,求的是具体的数量;求每份是3kg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3÷5=0.6(千克)1÷5=答:每份重0.6kg,每份是3kg的.故答案为:0.6,.【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18.【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所求的重量看作单位“1”,则60吨占所求的重量的(1﹣=);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0除以它占所求的重量的分率即可;然后根据题意,把36kg看作单位“1”,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36乘所求的重量占36kg的分率即可.【解答】解:60÷(1﹣)=60÷=80(吨)所以60吨比80吨少;36×(1+)=36×=48(kg)所以比36kg多是48kg.故答案为:80、4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注意弄清楚题中的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可得,“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识记,是基础题,注意:0没有倒数,0不能做除数.20.【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判断.【解答】解:÷==(a、b、c、d都不等于0).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21.【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真分数都小于1;个自然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22.【分析】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如果分数的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可以用分子除以这个整数的商做分子,分母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或,÷4=×=所以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要注意灵活使用.23.【分析】根据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可化原式为:a÷=b÷=a×4=b×2,可设a ×4=b×2=1,然后求出a,b的值,通过比较,解决问题.【解答】解:a÷=b÷=a×4=b×2,可设a×4=b×2=1则a=b=<所以因此a<b,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也可这样理解:由“a÷=b÷”,因为除数<,要使商相等,被除数a必须<b.四.计算题(共1小题)24.【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求解.【解答】解:=38÷==1==4==÷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两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五.应用题(共2小题)25.【分析】由图可知:这瓶饮料有L,要求每次喝L、L,能喝多少次,根据平均数的求法,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2(次)答:能喝2次;(2)÷=6(次)答:能喝6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要熟练掌握.26.【分析】由图可知:一共有3个桃子,4只小猴,要求平均每只小猴吃多少个桃用除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4=(个)答:平均每只小猴吃个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意义,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列式求解即可.六.操作题(共2小题)27.【分析】是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图中阴影部分),再把这1份平均分成4份,就是把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4,由此求解.【解答】解:÷4可以表示如下:【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分数的意义,先表示出它的,再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28.【分析】(1)先画出4个圆表示整体的,再表示出整体是多少即可;(2)男生比女生多,即将女生当做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1+=,用线段图表示为:;(3)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左图再在四个正方形的下面添上一个正方形,即成为正方体展开图的“14 1”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右图在下行左边添上一个正方形,即成为正方体展开图的“2 2 2”结构,就是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展开图.【解答】解:(1)4÷可以表示为:(2)(2)用线段图表示男生比女生多:(3)根据分析画图如下:【点评】成本题要注注意单位“1”的确定,问题一可用不同的图形表示,答案不唯一;同时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七.解答题(共2小题)29.【分析】观察算式,是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5份,3份就是,再把这3份平均分成2份,求其中的1份就是除以2,由此求解.【解答】解:由图列式如下:÷2=.【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分数的意义以及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30.【分析】(1)本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把这个数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由此画图,设这个数是x,它的就是x,这与20相等,由此列出方程求解;(2)把长方形先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5份就是它的,有若干个是5,由此画图,然后设的x倍是5,则乘x的积是5,由此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1)设这个数是x.x=20x÷=20÷x=30答:这个数是30.(2)设的x倍是5.x=5x÷=5÷x=7答:的7倍是5.【点评】解决本题通过画图分析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精编单元试卷第三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2019秋•西城区期末)比较大小,在〇里填“>”的是()A.0.03÷0.1〇0.B.7.2×0.5〇7.2÷0.5C.5÷3〇1.6 D.100×0.1〇1÷0.12.(2019秋•东城区期末)如图的竖式中,余下的4添0后,表示40个()A.1 B.0.1 C.0.01 D.0.0013.(2019秋•昌乐县期末)如图,竖式中的这个“10”表示()A.10个0.01 B.10个0.1 C.10个1 D.10个104.(2018秋•新华区期末)张老师花30.6元买了12支圆珠笔,如图的竖式中,“66”表示()A.66元B.66角C.66分5.(2019秋•江城区期中)计算结果比4÷6.5小的是()A.4÷3.5 B.4÷1.2 C.4÷7.5二.填空题6.(2019秋•皇姑区期末)从7.2里连续减去个0.24,结果是0.7.(2019秋•麻城市期末)12.4÷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是,精确到百分位是.8.(2019秋•和平区期末)扎一束鲜花需要0.4米丝带,一段长3米的丝带可以扎束鲜花.9.(2019秋•红安县期末)如果两个数相除的商的小数部分有三位,精确到百分位后约是7.89,那么这两个数的商最大是,最小是.10.(2018秋•正定县期末)4.48÷0.39的商的最高位是位.16÷9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三.判断题11.(2019秋•宝鸡期末)计算小数除法的方法里蕴含着转化的思想.(判断对错)12.(2019秋•文水县期末)8.1÷0.1商是一位小数.(判断对错)13.(2018秋•蔚县期末)6.8÷0.08的商与680÷8的商相等.(判断对错)14.(2019春•衡东县期末)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判断对错) 15.(2019秋•微山县期中)求商的近似值时,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除到商的百分位上..(判断对错)四.计算题16.(2019秋•皇姑区期末)直接写得数.(1)6.8÷0.17=(2)100÷0.8=(3)72÷0.06=(5)9.8÷14=(6)79.7÷21≈【估算】(4)73.73÷0.73=17.(2019秋•宝鸡期末)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除不尽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9.62÷3.7=☆0.608÷1.6=48÷5.4≈18.(2019秋•邛崃市期末)列竖式计算.1.26÷18=9.86÷14.5=8.976÷0.88=(计算后验算)5.75÷15≈(保留两位小数)五.应用题19.(2019秋•吴忠期中)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为50.21千米/小时,非洲象行进的平均速度为38.4千米/小时.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是非洲象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0.(2019秋•永城市期中)杀猪场运来8.58吨饲料,每天用去0.26吨,运来的这些饲料够用一个月吗?(一个月按30天计算)21.小华查阅资料,了解到几种小动物的爬行速度,结果如下表:动物名称蜗牛陆龟蜘蛛爬行速度/(千米/时) 0.045 0.315 0.9(1)蜘蛛的爬行速度是蜗牛的多少倍?(2)陆龟的爬行速度是蜗牛的多少倍?22.(2018秋•稷山县期中)一根7.5m长的彩带,做一个蝴蝶结要用1.3dm,这根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蝴蝶结?23.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6.85时,忘记写除数的小数点,结果得到的商是0.096,写出这个除法算式,并算一算正确的商是多少?24.(2018秋•临洮县校级期中)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4.2时,把4.2看成了42结果为16.8,你知道正确的结果吗?25.(2014秋•天津期中)在下面的○里填上“>”、“<”或“=”.0.875÷1.5○8.75÷2.53.33÷0.12○4.440.18÷0.09○0.18×0.090.9×0.9○0.9+0.94.78×0.8○47.8×0.080.89○0.89×0.89.26.(2013秋•吴江区校级期末)笔算.8÷37 0.68×4.7(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保留两位小数)27.(2018秋•方城县期末)列竖式计算.3.14×2.8=2.485÷1.8≈(精确到十分位)28.(2019秋•临漳县期中)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为50.18千米/小时,非洲象行进的平均速度为38.6千米/小时.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是非洲象的多少倍?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19秋•西城区期末)比较大小,在〇里填“>”的是()A.0.03÷0.1〇0.B.7.2×0.5〇7.2÷0.5C.5÷3〇1.6 D.100×0.1〇1÷0.1【解答】解:A、0.03÷0.1=0.3,0.3<0.;所以,0.03÷0.1<0.;B、7.2×0.5=3.6,7.2÷0.5=14.4,3.6<14.4;所以,7.2×0.5<7.2÷0.5;C、5÷3≈1.67,1.67>1.6;所以,5÷3>1.6;D、100×0.1=10,1÷0.1=10;所以,100×0.1=1÷0.1.故选:C.2.(2019秋•东城区期末)如图的竖式中,余下的4添0后,表示40个()A.1 B.0.1 C.0.01 D.0.001【解答】解:由于数字0在百分位上,所以竖式中的40表示40个百分之一,也就是所以表示40个0.01;所以,余下的4添0后,表示40个0.01.故选:C.3.(2019秋•昌乐县期末)如图,竖式中的这个“10”表示()A.10个0.01 B.10个0.1 C.10个1 D.10个10【解答】解:竖式中的10表示10个0.01.故选:A.4.(2018秋•新华区期末)张老师花30.6元买了12支圆珠笔,如图的竖式中,“66”表示()A.66元B.66角C.66分【解答】解:张老师花30.6元买了12支圆珠笔,如图的竖式中,“66”表示66角.故选:B.5.(2019秋•江城区期中)计算结果比4÷6.5小的是()A.4÷3.5 B.4÷1.2 C.4÷7.5【解答】解:7.5>6.5>3.5>1.2只有4÷7.5的除数大于4÷6.5的除数因此计算结果比4÷6.5小的是4÷7.5.故选:C.二.填空题6.(2019秋•皇姑区期末)从7.2里连续减去个0.24,结果是0.【解答】解:7.2÷0.24=30(个)答:连续减去30个.故答案为:30.7.(2019秋•麻城市期末)12.4÷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是,精确到百分位是.【解答】解:12.4÷11=1.12727…,1.12727…=1.1,保留三位小数是1.127,精确到百分位是1.13.故答案为:1.1;1.127;1.13;8.(2019秋•和平区期末)扎一束鲜花需要0.4米丝带,一段长3米的丝带可以扎束鲜花.【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3÷0.4=7.5(束),≈7(束).答:可以扎7束鲜花.故答案为:7.9.(2019秋•红安县期末)如果两个数相除的商的小数部分有三位,精确到百分位后约是7.89,那么这两个数的商最大是,最小是.【解答】解:如果两个数相除的商的小数部分有三位,精确到百分位后约是7.89,那么这两个数的商最大是7.894,最小是7.885.故答案为:7.894;7.885.10.(2018秋•正定县期末)4.48÷0.39的商的最高位是位.16÷9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解答】解:4.48÷0.39=(4.48×100)÷(0.39×100)=448÷3944>39;所以448÷39的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因此4.48÷0.39商的最高位也在十位上;16÷9=1..答:4.48÷0.39的商的最高位是十位.16÷9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1..故答案为:十,1..三.判断题11.(2019秋•宝鸡期末)计算小数除法的方法里蕴含着转化的思想.√(判断对错) 【解答】解:因为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才能进行计算,例如:计算23.56÷1.2时,把1.2化成整数,把23.56化成235.6,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2.(2019秋•文水县期末)8.1÷0.1商是一位小数.×(判断对错)【解答】解:8.1÷0.1=81,81是整数;所以,8.1÷0.1商是一位小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3.(2018秋•蔚县期末)6.8÷0.08的商与680÷8的商相等.√(判断对错)【解答】解:6.8÷0.08=85680÷8=85所以,6.8÷0.08=680÷8.因此,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4.(2019春•衡东县期末)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判断对错) 【解答】解: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5.(2019秋•微山县期中)求商的近似值时,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除到商的百分位上.×.(判断对错) 【解答】解:根据在小数除法中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可知,计算小数除法,当商要求保留两位小数时,必须除到千分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四.计算题16.(2019秋•皇姑区期末)直接写得数.(1)6.8÷0.17=(2)100÷0.8=(3)72÷0.06=(4)73.73÷0.73=(5)9.8÷14=(6)79.7÷21≈【估算】【解答】解:(1)6.8÷0.17=0.4 (2)100÷0.8=125 (3)72÷0.06=1200(4)73.73÷0.73=101 (5)9.8÷14=0.7 (6)79.7÷21≈4 17.(2019秋•宝鸡期末)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除不尽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9.62÷3.7=☆0.608÷1.6=48÷5.4≈【解答】解:9.62÷3.7=2.6☆0.608÷1.6=0.38验算:48÷5.4≈8.8918.(2019秋•邛崃市期末)列竖式计算.1.26÷18=9.86÷14.5=8.976÷0.88=(计算后验算)5.75÷15≈(保留两位小数)【解答】解:1.26÷18=0.079.86÷14.5=0.688.976÷0.88=10.2验算:5.75÷15≈0.38五.应用题19.(2019秋•吴忠期中)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为50.21千米/小时,非洲象行进的平均速度为38.4千米/小时.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是非洲象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解答】解:50.21÷38.4≈1.31答: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是非洲象的1.31倍.20.(2019秋•永城市期中)杀猪场运来8.58吨饲料,每天用去0.26吨,运来的这些饲料够用一个月吗?(一个月按30天计算)【解答】解:8.58÷0.26=33(天)33天>30天答:够用一个月.21.小华查阅资料,了解到几种小动物的爬行速度,结果如下表:动物名称蜗牛陆龟蜘蛛爬行速度/(千米/时) 0.045 0.315 0.9(1)蜘蛛的爬行速度是蜗牛的多少倍?(2)陆龟的爬行速度是蜗牛的多少倍?【解答】解:(1)0.9÷0.045=20答:蜘蛛的爬行速度是蜗牛的20倍.(2)0.315÷0.045=7答:陆龟的爬行速度是蜗牛的7倍.22.(2018秋•稷山县期中)一根7.5m长的彩带,做一个蝴蝶结要用1.3dm,这根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蝴蝶结?【解答】解:7.5米=75分米75÷1.3≈57(个)答:这根彩带可以做57个这样的蝴蝶结.23.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6.85时,忘记写除数的小数点,结果得到的商是0.096,写出这个除法算式,并算一算正确的商是多少?【解答】解:0.096×(685÷6.85)=0.096×100=9.6答:正确的商是9.6.24.(2018秋•临洮县校级期中)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4.2时,把4.2看成了42结果为16.8,你知道正确的结果吗?【解答】解:16.8×(42÷4.2)=16.8×10=168答:正确的结果是168.25.(2014秋•天津期中)在下面的○里填上“>”、“<”或“=”.0.875÷1.5○8.75÷2.53.33÷0.12○4.440.18÷0.09○0.18×0.090.9×0.9○0.9+0.94.78×0.8○47.8×0.080.89○0.89×0.89.【解答】解:(1)因为0.875÷1.5≈0.5838.75÷2.5=3.50.583<3.5所以0.875÷1.5<8.75÷2.5(2)因为3.33÷0.12=27.7527.75>4.44所以3.33÷0.12>4.44(3)因为0.18÷0.09=20.18×0.09=0.01622>0.0162所以0.18÷0.09>0.18×0.09(4)因为0.9×0.9=0.810.9+0.9=1.80.81<1.8所以0.9×0.9<0.9+0.9(5)因为4.78×0.8=3.82447.8×0.08=3.8243.824=3.824所以4.78×0.8=47.8×0.08(6)因为0.89×0.89=0.79210.89>0.7921所以0.89>0.89×0.89.故答案为:<,>,>,<,=,>.26.(2013秋•吴江区校级期末)笔算.8÷37 0.68×4.7(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保留两位小数) 【解答】解:8÷37=0.10.68×4.7≈3.2027.(2018秋•方城县期末)列竖式计算.3.14×2.8=2.485÷1.8≈(精确到十分位)【解答】解:(1)3.14×2.8=8.792;(2)2.485÷1.8≈1.4.28.(2019秋•临漳县期中)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为50.18千米/小时,非洲象行进的平均速度为38.6千米/小时.长颈鹿行进的平均速度是非洲象的多少倍?【解答】解:50.18÷38.6=1.3(倍).答:长劲鹿行进的平均速度是非洲象的1.3倍.。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训练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10分书写:3分知识技能(65分)一、我会填。

(第5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44,其中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2.根据31.2÷13=2.4,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3.12÷13=()0.312÷13=()3.12÷1.3=()0.312÷0.13=()3.2÷3.7的商是()小数,用简便形式写作(),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4.在里填上“>”“<”或“=”。

2.14÷6.9 2.14 1.6÷0.4 1.63.08÷1 3.08 9.56÷1.59.56×1.57.8÷8.7 1 4.45÷0.1 4.45×105.把3.69、3.69、3.69、3.60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王师傅4.25小时做了17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小时。

7.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它的长是1191.5 cm,宽是51.5 cm。

这幅画的长相当于()本数学书的长边连在一起。

(数学书长26 cm,得数保留整数)8.工地要一次性运走10 t的货物,每辆货车的载质量为3 t,至少需要()辆这样的货车;一本练习册39.8元,230元最多可以买()本这样的练习册。

9.不计算,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三题的得数。

6×0.9=5.46.6×6.9=45.546.66×66.9=445.5546.666×666.9=()6.6666×6666.9=()6.66666×66666.9=()10.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多2.88,原数是()。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

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厉九华山,见此山层luán叠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氤氲.( )兀.立( ) 层luán叠嶂(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A.比另一个优越B.优美的C.能够承担或承受D.打败(4)选文画线句运用和的修辞手法,表现九华山的壮丽雄伟。

二、选择题2.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峰回路转B.觥筹交错悄怆幽邃横无际涯浩浩汤汤C.铺毡对坐朝辉夕阴忧谗畏讥气象万千D.长烟一空伛偻提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谪守”指因罪被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B.“饮酒”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象征着富贵吉祥、子孙昌盛;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向往。

C.“更”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定”指的是晚上八时左右。

D.“庆历四年”“崇祯五年”中的“庆历”“崇祯”指的是皇帝的年号,运用了年号纪年法;“丙辰中秋”中的“丙辰”运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9秋•洛川县期末)图中量角器上表示的角是A.150︒B.30︒C.135︒2.(2019秋•白云区期末)钟面上5时整,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A.钝角B.直角C.平角3.(2019秋•景县期末)周军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0刻度重合,读数时他误读了外圈的刻度,读出75︒,这个角的实际度数是A.105︒B.75︒C.15︒4.(2019秋•沈阳期末)“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完成使命“受控”坠落.此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5.(2019秋•临漳县期中)下面使用量角器的方法,正确的是A.B.C .6.(2018秋•江苏期末)要想使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尽可能快,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 度时最符合要求.A .15B .45C .607.(2018秋•永年区期末)先观察再测量,下面各角中, 是95度.A .B .C .D .二.填空题 8.(2019秋•长垣县期末)斜坡与地面成 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 9.(2019秋•长垣县期末)钟面上 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平角.钟面上5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 ,是 角.从4时20分到4时40分,钟面上的分针转动了 .10.(2019秋•汉川市期末)钟面上的分针,走1小时,正好转成了一个周角. .11.(2019秋•唐县期末)小明用量角器量角时,犯了两个错误:(1)第一个角的一条边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而是与10︒的刻度线对齐了,这样一个角被他量成了80︒的角,实际这个角度数是 .(2)量第二个角读数时看错了圈数,一个锐角被他量成了130︒的钝角,实际这个角的度数是 .12.(2019秋•历下区期末)从3:00到4:00时针旋转了 度,分针旋转了 度.13.(2019秋•东莞市期末)如图,1902353∠=︒∠=︒∠= 4∠= 5∠= .三.判断题14.(2018秋•秀山县期末)量角器是经过圆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大小计为. (判断对错)15.(2018秋•常熟市期末)3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再过半小时,时针和分针又形成直角.(判断对错) 16.(2018秋•常熟市期末)小马虎用量角器量角时,由于误把外圈当成内圈刻度,读出刻度数为150︒,正确的度数应该是30︒.(判断对错)17.(2018秋•单县期末)读角的度数时,对照量角器外圈或内圈的刻度读数都可以..(判断对错) 18.(2019秋•石林县校级期中)将圆平均分成360份,人们把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判断对错)19.(2018春•淮上区期末)从6:00到9:00,分针旋转了90度..(判断对错)四.应用题20.量出如图中各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21.(2018秋•彭泽县期中)两条直线相交,得到一个角为25度,请画图并计算出另外三个角的度数.五.操作题22.(2018秋•莲湖区校级期末)测量并标出这个角的度数.23.(2018秋•永年区期末)测量如图3个角的度数.∠=1∠=2∠=324.(2017秋•重庆期末)量出下面角的大小.六.解答题25.(2020春•新田县期中)量出如图各角的度数并写出它属于哪一类角.26.(2019春•蓝山县期中)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27.(2012秋•广陵区校级期中)量一量,1∠=,2∠是∠=;是角,2角.28.(2019秋•辉南县期中)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29.(2018秋•通州区校级期末)求角的度数(如图):130∠=︒,2∠= 度,3∠= 度,4∠= 度,15∠+∠= 度.30.(2018秋•兴山县校级期末)如图中,已知140∠=︒,2∠= ,3∠= 4∠=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19秋•洛川县期末)图中量角器上表示的角是A.150︒B.30︒C.135︒【解答】解:的一条边和量角器右边0刻度线对齐,是指的内圈的0刻度,另一条边指向内圈的150,所以是一个150度的角.故选:.2.(2019秋•白云区期末)钟面上5时整,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A.钝角B.直角C.平角【解答】解:5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为530150⨯︒=︒,150︒角为钝角;故选:.3.(2019秋•景县期末)周军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0刻度重合,读数时他误读了外圈的刻度,读出75︒,这个角的实际度数是A.105︒B.75︒C.15︒【解答】解:18075105︒-︒=︒.答:正确的度数应该是105︒.故选:.4.(2019秋•沈阳期末)“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完成使命“受控”坠落.此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解答】解:8时15分时,时针刚超过8,分针指着3,所以时针和分针之间有5个大格多,即时针和分针之间超︒⨯=︒,所以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钝角.过305150故选:.5.(2019秋•临漳县期中)下面使用量角器的方法,正确的是A.B.C.【解答】解:、正确;、不正确;、不正确.故选:.6.(2018秋•江苏期末)要想使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尽可能快,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度时最符合要求.A.15 B.45 C.60【解答】解:要想使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尽可能快,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60度时最符合要求.故选:.7.(2018秋•永年区期末)先观察再测量,下面各角中,是95度.A.B.C.D.【解答】解:通过观察,图、图、图均不符合题意图符合题意,然后用量角器度量故选:.二.填空题8.(2019秋•长垣县期末)斜坡与地面成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解答】解:当斜坡与地面角度为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故答案为:45︒.9.(2019秋•长垣县期末)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平角.钟面上5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是角.从4时20分到4时40分,钟面上的分针转动了.【解答】解: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平角.5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为530150⨯︒=︒,150︒角为钝角;从4时20分到4时40分,钟面上的分针转动了4个大格,是430120⨯︒=︒.故答案为:6,150,钝,120︒.10.(2019秋•汉川市期末)钟面上的分针,走1小时,正好转成了一个周角..【解答】解:因为钟面上1小时分针就旋转1圈,即360︒,所以形成的角是周角;故答案为:正确.11.(2019秋•唐县期末)小明用量角器量角时,犯了两个错误:(1)第一个角的一条边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而是与10︒的刻度线对齐了,这样一个角被他量成了80︒的角,实际这个角度数是.(2)量第二个角读数时看错了圈数,一个锐角被他量成了130︒的钝角,实际这个角的度数是.【解答】解:(1)801070︒-︒=︒答:实际这个角的度数是70︒.(2)18013050︒-︒=︒答:实际这个角的度数是50︒.故答案为:70︒,50︒.12.(2019秋•历下区期末)从3:00到4:00时针旋转了 度,分针旋转了 度.【解答】解:360605︒÷⨯,65=︒⨯,30=︒,3606060︒÷⨯,660=︒⨯,360=︒,答:从3:00到4:00时针旋转了30度,分针旋转了360度.故答案为:30,360.13.(2019秋•东莞市期末)如图,1902353∠=︒∠=︒∠= 4∠= 5∠= .【解答】解:(1)318012*********∠=︒-∠-∠=︒-︒-︒=︒;(2)4180318055125∠=︒-∠=︒-︒=︒;(3)5180418012555∠=︒-∠=︒-︒=︒.故答案为:55︒,125︒,55︒.三.判断题14.(2018秋•秀山县期末)量角器是经过圆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大小计为. (判断对错)【解答】解:量角器是经过圆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大小计为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5.(2018秋•常熟市期末)3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再过半小时,时针和分针又形成直角.(判断对错) 【解答】解: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再过半小时,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3和4的中间,因此此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锐角;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6.(2018秋•常熟市期末)小马虎用量角器量角时,由于误把外圈当成内圈刻度,读出刻度数为150︒,正确的度数应该是30︒.(判断对错)【解答】解:18015030︒-︒=︒.答:正确的度数应该是30︒.故答案为:.17.(2018秋•单县期末)读角的度数时,对照量角器外圈或内圈的刻度读数都可以..(判断对错)【解答】解:量角时,如果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内圈刻度线重合,要看量角器的内圈刻度,如与外圈的刻度线重合,要看量角器的外圈刻度.所以“读角的度数时,对照量角器外圈或内圈的刻度读数都可以”此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8.(2019秋•石林县校级期中)将圆平均分成360份,人们把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判断对错)【解答】解:将圆平均分成360份,人们把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作为度量角的单位;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9.(2018春•淮上区期末)从6:00到9:00,分针旋转了90度..(判断对错)【解答】解:从6:00到9:00,钟表上的分针走了3圈,︒⨯=︒,36031080答:从6:00到9:00,分针旋转了1080度.故答案为:.四.应用题20.量出如图中各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解答】解:++=︒.303015018021.(2018秋•彭泽县期中)两条直线相交,得到一个角为25度,请画图并计算出另外三个角的度数.【解答】解:如图∠=︒-︒=︒AOD18025155∠=︒-︒=︒18015525AOCCOB∠=︒-︒=︒18025155五.操作题22.(2018秋•莲湖区校级期末)测量并标出这个角的度数.【解答】解:23.(2018秋•永年区期末)测量如图3个角的度数.1∠=35∠=2∠=3【解答】解:如图∠=︒135∠=︒2125355∠=︒.故答案为:35,125,55.24.(2017秋•重庆期末)量出下面角的大小.【解答】解:六.解答题25.(2020春•新田县期中)量出如图各角的度数并写出它属于哪一类角.【解答】解:26.(2019春•蓝山县期中)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解答】解:27.(2012秋•广陵区校级期中)量一量,1∠= ,2∠= ;是 角,2∠是 角.【解答】解:测量可得:145∠=︒,2135∠=︒,则是锐角,2∠是钝角.故答案为:45,135,锐,钝.28.(2019秋•辉南县期中)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解答】解:29.(2018秋•通州区校级期末)求角的度数(如图):130∠=︒,2∠= 度,3∠= 度,4∠=度,15∠+∠= 度.【解答】解:2903060∠=︒-︒=︒, 318060120∠=︒-︒=︒,418012060∠=︒-︒=︒,1518060120∠+∠=︒-︒=︒.故答案为:60,120,60,120.30.(2018秋•兴山县校级期末)如图中,已知140∠=︒,2∠= ,3∠= 4∠= .【解答】解:2901904050∠=︒-∠=︒-︒=︒; 3180218050130∠=︒-∠=︒-︒=︒; 4250∠=∠=︒.故答案为:50︒,130︒,5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第3单元综合测试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4分)1.3×( )=1.2×( )=29×( )=1×( )=225×( )=1 2.根据58×415=16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3.( )米的49是16米,8千克的()是125千克。

4.在里填上“>”“<”或“=”。

910÷4910 712÷58712 8÷348×3489÷1011 1 78÷578×15815÷1815 5.48吨比( )吨多13,4米比( )米短13。

6.甲数的15与乙数的16相等,甲数是90,乙数是( )。

7.修一段铁路,4天修了这条铁路的215,( )天可以修完这条铁路。

8.小敏25小时行了34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她行1千米需要( )小时。

9.甲、乙两车各运4吨货物,甲车每次运14吨,乙车每次运这批货物的14,甲车运了( )次,乙车运了( )次。

10.一项工作,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18,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110。

两队合作( )天完成这项工作的910。

二、判断题。

(共5分)1.一个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 )2.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3.一个整数除以一个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整数。

( )4.如果m ÷n =14,那么n 就是m 的4倍。

( ) 5.甲数比乙数多15,则乙数比甲数少15。

( ) 三、选择题。

(共10分)1.下列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15×35B .15÷35C .15+35D .15-35 2.一个数除以15,就是把这个数( )。

A .缩小到原来的15B .扩大到原来的5倍C .缩小15D .除以5 3.一个数(不为0)增加它的110后,又减少110,现在的数与原来的数相比,(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A.缩小4倍B.扩大4倍C.缩小D.扩大2.计算时,在下面方法中,错误的算式是()A.B.C.3.一个数除以,那么这个数就()A.扩大4倍B.缩小4倍C.增加4倍D.减少4倍4.1÷÷的结果()1.A.大于B.小于C.等于5.为了得到2÷的结果,下面四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法合理的有()小刚:=2÷3小东:2=2÷2÷3小强:2=(2×3)÷()小亮:A.小强、小东和小刚B.小东、小亮和小刚C.小强、小亮和小刚D.小亮、小强和小东6.和结果相等的算式是()A.B.C.×7.一个数增加了它的后是100,这个数是()A.75B.80C.1258.甲数是乙数的,如果甲数是14,乙数是()A.4B.10C.49D.199.一个数的等于,求这个数列式是()A.﹣B.×C.÷D.+ 10.把5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每段的长度是()米.A.B.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千克的是千克.12.如果一个数的是,那么这个数是.13.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14.0.6是的.15.8÷3=16.÷=×=.17.÷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18.一个数的是24,求这个数是多少?列式为.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一个数(0除外)除以,就相当于把这个数乘5.(判断对错)20.一个数除以4,等于这个数乘.(判断对错).21.÷=×=.(判断对错)22.÷5就是求的是多少.(判断对错)23.5÷就是求5的是多少.(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五.应用题(共2小题)2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6.一个数的是14,这个数是多少?六.操作题(共2小题)2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图表示4÷.28.先在图中涂色表示,再按算式÷3分一分.七.解答题(共2小题)29.把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回答问题.2÷94×4÷1299×99÷1002×26÷1526×像这样相等的算式,你还能写吗?.请任意写出两组.你发现了什么.30.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1)3张正方形纸,每张1份,可以分几份?3÷=(2)3张正方形纸,每张1份,可以分几份?3÷=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把除数转化为乘除数的倒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转化为乘的倒数,即乘4,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4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解答】解:=××=÷2×3=××3所以错误的算式是÷3×2,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可知:如果一个数除以,那么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解答.【解答】解:如果一个数(0除外)除以=这个数×5,即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和1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1÷÷=÷=>1所以1÷÷的结果大于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5.【分析】计算2,①可以把看成2÷3,然后再用2除以2÷3的商即可;②可以根据商不变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再计算;③2,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多少个米,画图解决问题.【解答】解:因为:=2÷3所以:2÷=2÷(2÷3)小刚计算正确,小东计算错误;根据商不变规律可知:2÷=(2×3)÷(×3),小强计算正确;2,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多少个米,即:从图中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3个米,即2÷=3;小亮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以及算理的探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的结论.6.【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解答】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运用.7.【分析】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则它的(1+)是100,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00÷(1+)=100÷=80答:这个数是80.故选:B.【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得解.8.【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那么乙数的是14,求乙数是多少,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4÷=49答:乙数是4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9.【分析】把要求的数看成单位“1”,它的等于,用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数.【解答】解:÷=答:这个数是.故选:C.【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0.【分析】先计算出对折2次后将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再根据每段的长度=总长度÷总份数,就可计算出每段绳子的长度.【解答】解:对折1次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后平均分成:2×2=4(份),每段的长度是:5÷4=(米).答:每段的长度是米.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要先求出对折2次后将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的总段数,再求出每段D长度;还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每一份是全长的,所以每一段长5×=(米).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把要求的质量看成单位“1”,它的是千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千克除以即可求解.【解答】解:÷=(千克)答:千克的是千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2.【分析】直接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解答】解:÷=答:这个数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13.【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直接填空即可.【解答】解: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故答案为:倒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14.【分析】把要求的数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0.6,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0.6除以即可求解.【解答】解:0.6÷=1.6答:0.6是1.6的.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5.【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解答即可.【解答】解:8÷3=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6.【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解答】解:÷=×=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17.【分析】因为÷2表示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2份当中的1份是多少,即求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2表示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18.【分析】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是24,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即可.【解答】解:24÷=32答:这个数是32,列式为24÷.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进行求解.【解答】解:一个数除以,计算时就变成了这个数乘上5,也就是扩大5倍;如:2÷=2×5=1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运用.20.【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解答即可: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解答】解:一个数除以4,等于这个数乘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1.【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的倒数是,所以:÷=×=.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一个不变,两个变,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22.【分析】÷5,即把平均分成5份,求1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5,是把平均分成5份,求1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23.【分析】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据此解答.【解答】解:5÷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5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的运用.四.计算题(共1小题)24.【分析】根据分数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4÷=2÷==1÷==【点评】考查了分数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五.应用题(共2小题)25.【分析】根据“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解答即可.【解答】解:÷4=答:另一个因数是.【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6.【分析】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用14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数.【解答】解:14÷=16答:这个数是16.【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六.操作题(共2小题)27.【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4÷表示单位“1”的是4,求单位“1”是多少,可以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4,求单位“1”的数量,由此画图.【解答】解:4÷表示如下:【点评】解决本题先理解分数的意义,再理解整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从而完成画图.28.【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即表示,并在图中涂色表示;然后根据÷3表示把平均分成3份,按算式÷3分一分即可.【解答】解:表示把整个长方形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3表示把平均分成3份..【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含义,以及分数除法的含义,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出表示单位“1”的量是哪个.七.解答题(共2小题)29.【分析】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发现,左边是除法算式,右边是乘法算式,左边的除数在右边变成它的倒数,所以本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进行连线,并写出算式.【解答】解:连续如下:再写出两组算式:4÷5=4×,5÷10=5×发现规律: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故答案为:4÷5=4×,5÷10=5×;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注意两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30.【分析】(1)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求3张纸可以分成几份,就是求3里面有几个,用3除以求解;(2)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求3张纸可以分成几份,就是求3里面有几个,用3除以求解.【解答】解:(1)3÷=6答:可以分成6份.(2)3÷=12答:可以分成12份.故答案为:6,12.【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列式,注意结合分数的意义进行画图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2020/8/14
B
居——据 概——慨 容——荣 徙——徒
A
B
D
思君不见下渝州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不知何处吹芦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通过对比,突出妈妈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
合理即可。 要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保留孩子的兴趣爱好。
通“悦”,愉快。 旧(知识)。 吃饭。 以……为乐趣。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略。言之成理即可。
D
侧面描写“名师”,为下文作铺垫。 侧面描写“名师”,为下文作铺垫。
好书胜药 好书怡人或誉为“书如阳光”“书改变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