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3C)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3C)

1.目的通过对批量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产品(以下简称产品)与通过“3C”认证型式试验合格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厂获得了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如果其产品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零部件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及整机的安全设计,电气结构发生变更时,根据本程序实施变更控制。

3.职责3.1本程序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部归口管理;其它部门配合参与实施。

3.2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考核、批准、备案、已取得资格证书的技术负责人方可实施本厂内部变更。

3.3 如发现销售项目与“CCC产品一致性要求”不符合,技术部向销售部提出变更措施,使产品达到“CCC产品一致性要求”。

3.4 检验员负责产品加工过程中和产品出厂前的一致性检查。

在检查中,如发现未能达到“CCC产品一致性要求”的项目,检验员上报工厂技术负责人,实施必要的变更程序。

当技术负责人无法变更时,技术负责人负责与认证机构联系,按照认证机构的相关规定实施变更。

4.产品一致性的要求4.1 产品标记、标识产品铭牌、标识、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标准等应与型式试验报告、CCC证书相符。

4.2 与安全有关的结构:4.2.1外形尺寸、功能单元的连接方式、主母线布置、绝缘支撑件的间距应与型式试验报告描述一致。

4.2.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型式试验报告描述。

4.2.3防护等级与型式试验报告描述一致(检查员在进行一致性检查时,应特别注意与一次回路相交的二次回路的绝缘固定防护情况)。

4.3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型号规格及生产厂家与相应的型式试验报告中关键零部件清单的描述保持一致。

关键元器件包括:低压开关、断路器、隔离器、隔离开关、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接触器、电容器、电抗器、继电器、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启动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母排、绝缘导线、抽出式的一次接插件及绝缘支撑件等主回路用元器件和材料。

4.4产品的名称、型号与认证证书一致,相关标志、接地、电源连接、所附说明书等符合相应认证标准的要求,并与相应型式试验报告的描述保持一致。

3c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及变更程序

3c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及变更程序

1.目的: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产品认证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认证产品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符合性或认证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的控制。

3.职责3.1品管部负责确定认证产品的结构、关键元器件/材料型号规格和参数、标志、铭牌以及包装标志等,并确保符合认证规定要求。

3.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程序的实施。

3.3供销部负责按采购要求实施采购。

3.4生产部按确定产品结构组织批量生产。

3.5品管部按相关要求实施来料、成品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要求。

4.定义(无)5.作业程序5.1供销部按采购要求选择供方,并按《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评定合格后,纳入《合格供方名录》中。

5.2供销部向合格供方采购物资,交生产部和品管部共同确定型式试验样品。

5.3品管部对送检样品进行确认后,交检测机构进行型式试验并跟踪结果。

5.4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结构、关键元器件/材料、标识等一经确认,妥善保管标样样机,批量生产的产品必须与其保持一致;5.4.1品管部填写《认证产品关键元器件/材料清单》作为受控文件发送各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控制;5.4.2对于取得CCC、CQC认证的产品物料,供销部向确定的合格供方采购符合清单要求的关键元器件/材料,并对合格供方进行日常控制。

5.4.3生产部按照型式试验产品要求编制工艺流程图和工艺作业指导书,并于其中明确规定一致性控制点和控制方法。

车间按照所编制工艺作业指导书和相关照片、样件等要求组织生产和控制产品的一致性;5.4.4品管部按确定的型式认可结构制定相应的产品检验规程,其要求以不低于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实施检验。

5.4.5品管部负责规定认证产品的标志和包装上所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标志,确保其与型式试验检测报告上所标明的保持一致。

5.4.6 品管部在来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测中,应于相关检验文件中规定一致性的检查点,并在检验过程予以实施;5.5变更控制当需要对已确定的认证产品以下任一部分进行变更时,提出部门应说明变更理由,由品管部对变更部分是否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后,填写产品认证变更申请书,连同变更后的相关资料,报交认证中心审批,经批准后变更后的产品,才允许加贴3C标志:a. 关键材料的供应商、型号规格、参数;b. 产品型号规格和使用标识;c. 认证产品的结构;d. 影响产品性能变化的主要工艺;e. 标准变更;f. 工厂名称、地址。

CCC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CCC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CCC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1、目的用途为了保证产品的重点元器件、电气构造、工作原理及标记与型式试验报告或客人要求、客人封样内容保持一致,拟订本规范。

2、合用范围、要求;2.1 本程序合用于来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一致性检查,以及发生一致性不切合的办理过程。

2.2 认识认证依照的标准和国家有关法律法例对产品铭牌和包装箱上标明内容的要求。

产品铭牌和包装箱上所注明的产品信息,在产品获证前应与型式试验报告上所注明的一致,在产品获证后还应与认证证书上所注明的一致。

2.3 应有产品铭牌和包装箱的设计文件,如图纸或样板等。

产品铭牌和包装箱上所注明的信息应与工厂设计文件的规定一致。

2.4 在产品设计阶段保证产品切合标准要求,并经过设计文件对符合标准的构造型式予以规定。

(认证)产品构造应与工厂设计文件(如图纸、样板等)、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一致。

2.5 (认证)产品使用的重点件既要切合整机标准的要求(如整机标准有要求时),也应切合重点件自己标准的要求。

在产品设计阶段确定重点件的技术质量要求,如重点件的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资料的名称、牌号,依照的标准,查收要求等,并经过图纸、重点件清单等设计文件予以规定。

工厂使用的重点件应与设计文件的规定一致。

2.6 重点件的使用和改正应经认证机构确认 / 同意,或经认证技术负责人同意(合用简化流程的 B 类重点件改正),报认证机构存案。

工厂使用的重点件应与认证机构确认 / 同意或存案的一致。

3.定义说明(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的主要内容有:表记;波及安全与电磁兼容性能(有认证要求时)的构造;重点件等工厂(企业)生产的(认证)产品一定与相应的型式试验合格样品在使用的重点元器件、电气构造和工作原理保持完整一致。

4.职责权限4.1 质量负责人或安规工程师:负责对(认证)产品原资料的采买、生产、查验、库存保护的监察和保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组织实行(认证)产品一致性不切合时的办理及预防。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版 次: A0 页 码: 第3页,共4页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批 准: 审 核: 制订:
是否需要重新送样检测。 a、关键零配件和材料及供应商; b、认证产品型号、规格、参数、标志、包装; c、认证产品的结构(主要涉及安全性能的结构) ; d、工序及其生产设备、工艺的变更; e、产品标准及检验条件和方法的变更; f、生产场地变更; g、生产及质量体系文件的换版; h、其他有工程部评审后不符合产品型式试验项目的变更; 4.2.2 变更的产品在得到认证结构重新认证合格后,变更应按照《设计和开发控 制程序》 《文件资料控制程序》 针对于产品及相关的技术文件的条款进行, 变更后 的产品应该按照《产品监视与测量管理程序》进行产品的检验并实施追踪确认, 确保变更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4.3 认证产品标志的使用: 4.3.1 认证产品的标志的设计和使用应严格按照相关认证文件的规定进行实施。 CCC 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关于认证标志的使用。 4.3.2 不允许加施任何的变形认证标志。 5、记录 5.1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过程中,应对产品一致性和控制方式进行评价并记录, 确保产品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3.1 工程部负责对获证产品生产的技术图样、参数满足与型式检验合格产品的一 致性要求。 3.2 品质部负责产品的形成过程及最终满足一致性规定要求。 3.3 生产部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与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3.4 采购部负责按照型式检验申请书上所列关键件制造厂商、型号及技术参数进 行物料采购。 4.工作内容: 4.1 产品一致性: 4.1.1 产品一致性的要求: 4.1.1.1 认证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包装、商标、合格证、安装纸规、说明 书,各项技术参数均应与型式试验的报告、认证证书的技术参数相一致。 4.1.1.2 认证产品的结构(主要设计安全性能的结构) 、性能指标与型式试验测试 的样机相一致。 4.1.1.3 认证产品所使用的零配件和材料及关键件的材料供应商与型式试验申报 并取经认证机构确认的相一致。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1.目的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确保认证产品持级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3C、CRCC、节能、UL、CSA、CE等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认证产品的结构、认证产品的铭牌、标识等识别、检验,及认证产品发生变更时的申请、批准和执行。

3. 职责●品保部负责认证产品一致性的控制运行及审核,并负责在认证产品的关键器件、材料、结构等因素变更时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检查科负责:认证产品关键元器件、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对认证产品的结构、铭牌和标记一致性进行检验。

按照工艺、技术文件与产品设计要求对认证产品与适用技术作业文件的一致性和符合性进行检验。

○研究院负责将《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明细》中材料列入技术资料,并对标识的施加和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采购部负责按认证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明细》采购符合要求的产品。

○原材料库负责对关键部件和材料的保存。

4. 一致性要求4.1产品一致性控制是指:本公司实施认证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获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

4.2确保认证产品“三个一致”:认证产品的标志与型式试验检测报告表明的一致;认证产品的结构与型式试验检测的样品;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与材料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所确认的一致。

4.3 认证标志的一致性公司制订并实施《认证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确保认证产品的标志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与认证证书要求保持一致,确保不合格品及变更未得到认证机构批准的认证产品不加施认证标志。

4.4 认证产品变更的一致性要求当认证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因素发生变更时,在变更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认证产品变更的申请报告由品保部负责编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送认证机构。

4.5 认证产品一致性审核1)品保部在每个核查期要按照相关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明细》对所列关键元器件、材料进行一次一致性审核,审核内容有:生产厂家、产品规格、型号和性能等。

产品一致性检验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检验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检验控制程序1.目的:为保证本公司生产的产品满足CCC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在进料、制程和成品阶段均能与CCC认证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及认证相关要求保持一致,满足CCC认证要求及客户需要。

2.适应范围: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均适用。

3.职责:品质部负责在进料、制程和成品阶段对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和控制;采购部对认证产品关键元器件采购的一致性负责;工程部负责对认证产品的首件确认;生产线对认证产品生产的一致性进行控制。

4.内容:4.1 在采购认证产品元器件材料时,采购部应负责选取合格供应商,对关键元器件进行核对,确保所采购的关键件符合CCC认证产品一致性的要求。

4.2 认证产品生产所需的元器件材料在进料检验中,由品质部依据《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和认证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对关键元器件材料的质量和一致性要求(包括供应商、规格型号、外观标识、结构等)进行检验验证,以保持元器件材料在进料过程中与认证产品的要求一致,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来料检验报告”中;4.3 在认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品质部品管人员依据《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和认证产品型式实验报告的内容,对生产中所用的元器件材料及半成品的一致性(包括材料的供应商、型号规格、外观标识,成品的规格型号、外观标识、内部结构等)进行检验,以保证生产中的半成品和关键元器件材料与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保持符合,同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IPQC检验记录表”中;4.4认证产品在成品检验过程中,品质部成品检验人员依据《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和认证产品型式实验报告的内容,对成品的外观标识、关键元器件、规格型号、功能、内部结构及包装进行质量和一致性检验,以保持认证产品在成品阶段与CCC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保持符合,同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QC日报表”中;4.5 在生产认证产品的样品和批量生产时,品质部和工程部需进行首件确认,填写《首件确认单》确保关键件和首件和认证产品一致。

玩具CCC程序文件之 产品一致性与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玩具CCC程序文件之 产品一致性与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和变更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申请认证过程中及获得认证证书后,对申请人、制造商名称及地址、生产地址、产品名称及型号及关键原料等的更改。

3 职责3.1工程部负责认证产品变更的控制。

3.2 质量负责人批准产品变更。

3.3 有关部门参加产品变更的评审并实施变更。

4 程序4.1产品一致性要求:4.1.1包装/说明书/铭牌等与申请认证的资料保持一致;4.1.2关键原料种类及供应商与申请材料一致;4.1.3关键原料来源、配件、生产工艺与认证产品保持一致;4.1.4获证产品的CCC标志及认证证书的使用与认证产品保持一致;4.1.5产品名称与认证产品名称保持一致.4.2当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因素发生变化时,由工程部负责在三个月内将情况上报认证机构“标志认证中心”,并得到批准,尚可实施。

4.3 申请更改程序4.3.1 持证人申请认证产品变更需填写《产品认证变更申请书》向产品认证处提出认证申请;4.3.2 持证人除需提供原证书复印件和更改后的技术资料及相关手续;4.3.3需要重新进行型式试验的,按认证机构规定将有关材料报国家指定检测单位申请检测;4.3.4 认证过程中的更改对于正在认证过程中但尚未获得认证证书的更改申请,认证机构在接到更改申请及有关资料并按有关规定审查合格后,向有关检测机构和/或检查组发出更改通知,检测机构/检查组按更改通知的要求,出具更改后的试验报告/工厂检查报告。

4.4本公司产品变更程序4.4.1.变更的提出4.4.1.1供应商变更,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等;4.1.1.2包装/说明书/铭牌等发生变更;4.1.1.3关键原料种类及供应商发生变更;4.1.2.4关键原料来源、配件、生产工艺发生变更;4.1.3.5 其他产品改良或影响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发生变更;4.1.3.6产品发生变更时,由相关部门向工程部提出申请,填写《产品认证变更申请表》,并提出变更方案,由质量负责人审核。

汽车3C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汽车3C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汽车3C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国家强制认证产品获证后,产品变更和3C认证标志的使用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通过国家强制认证产品的一致性保证和认证标志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引用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确保产品的结构、原理(包括设计、工艺、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等方面)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或经过认证机构确认的结构一致。

4. 职责4.1 质量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

4.2 研发中心负责认证产品的申报、认证变更管理工作。

4.3 信息档案部负责认证标志的购买、发放、登记和保管。

4.4 品检部负责认证标识的使用。

5. 工作流程5.1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生产一致性,质量管理者代表应:——负责建立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文件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5.2 产品获证后产品变更规定5.2.1 认证产品的变更因素范围:5.2.1.1 产品的性能变化——由于设计开发或用户要求等原因,导致产品在性能上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5.2.1.2 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市场需求对产品的外形结构、外观状态、附属品状态等改变,产生系列性的产品,从而影响了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5.2.1.3 产品关键零部件的变化——由于关键零件供方的改变,或是由于关键零部件结构、性能、材料、工艺等的改变,从而影响了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5.2.1.4 产品标准的变化——由于国家标准发生变化或标准换版等因素,从而影响了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5.2.1.5 其他有可能影响认证产品一致性的因素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C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1、目的用途
为了保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电气结构、工作原理及标记与型式试验报告或客人要求、客人封样内容保持一致,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要求;
2.1本程序适用于来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一致性检查,
以及发生一致性不符合的处理过程。

2.2了解认证依据的标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铭牌和包装箱
上标注内容的要求。

产品铭牌和包装箱上所标明的产品信息,在产品获证前应与型式试验报告上所标明的一致,在产品获证后还应与认证证书上所标明的一致。

2.3应有产品铭牌和包装箱的设计文件,如图纸或样板等。

产品铭
牌和包装箱上所标明的信息应与工厂设计文件的规定一致。

2.4在产品设计阶段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文件对符
合标准的结构型式予以规定。

(认证)产品结构应与工厂设计文件(如图纸、样板等)、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一致。

2.5 (认证)产品使用的关键件既要符合整机标准的要求(如整机
标准有要求时),也应符合关键件自身标准的要求。

在产品设计阶段确定关键件的技术质量要求,如关键件的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材料的名称、牌号,依据的标准,验收要求等,并通过图纸、关键件清单等设计文件予以规定。

工厂使用的关键件应与设计文件的规定一致。

2.6关键件的使用和变更应经认证机构确认/批准,或经认证技术负
责人批准(适用简化流程的B类关键件变更),报认证机构备案。

工厂使用的关键件应与认证机构确认/批准或备案的一致。

3.定义注释
(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的主要内容有:标识;涉及安全与电磁兼容性能(有认证要求时)的结构;关键件等
工厂(公司)生产的(认证)产品必须与相应的型式试验合格样品在使用的关键元器件、电气结构和工作原理保持完全一致。

4.职责权限
4.1质量负责人或安规工程师:负责对(认证)产品原材料的采购、生
产、检验、库存保护的监督和保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组织实
施(认证)产品一致性不符合时的处理及预防。

4.2工程部:负责在修改(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工作原理、电气
结构及标记内容时,与型式试验的合格样品保持一致性,制订关键
元件清单及规格厂家要求。

4.3采购部:负责采购(认证)产品所需的关键元器件,并要求与本程
序附表所列关键元器件完全一致。

(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件应满
足以下要求:
a)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b)与经确认/批准或备案的一致;
c)与工厂的规定一致;
d)采购关键件的数量应与整机出货数量相对匹配
4.4品质部:负责对(认证)产品关键原材料进行一致性检查,(认证)
产品的首件检验、半产品及成品的一致性检查。

(认证)产品涉及
安全与电磁兼容性能(有认证要求时)的结构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与
型式试验合格样品和工厂的规定一致
4.5 生产部:负责生产(认证)产品生产、返工、返修过程中,保证产
品的一致性。

4.6仓库:负责对(认证)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保存,
负责保存认证标志或标志载体(标牌、说明书、包装材料)。

(认
证)产品铭牌和包装箱上标明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应
符合标准要求并与型式试验报告和工厂的规定一致。

5.作业程序
5.1工程部不得擅自修改已获得认证证书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工作原理、
电气结构和标记内容,必须与相应的型式试验报告合格样品保持一
致;确实需要更改时,报质量负责人或安规工程师向认证机构申请,
经检测机构试验合格后。

5.2采购部按照型式试验报告中的关键元器件清单进行采购,并对关键
元器件的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具体程序见《采购控
制程序》。

5.3品质部:在关键元器件入库之前,除正常的检验外,还需要对元器
件的型号、规格、制造厂进行一致性检查,如果发现元器件的一致
性不符合要求,通知采购部和质量负责人或安规工程师进行处理并予以记录《来料检验报表》。

5.4(认证)产品首次进行批量生产、变更后生产、转拉、间歇性生产
时,品质部必须对(认证)产品进行首件检验,内容包括产品工作原理、电气结构、关键元器件清单及标记内容的一致性,填写《成品首板检查报告》,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如果一致性不符合要求,立即要求生产部停止生产,报质量负责人或安规工程师进行处理。

5.5品质部门在(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依据关键元件清单内容对半
成品和产品进行关键件的一致性检查,在生产过程中判定为一致性不符合的半成品和成品,应先进行隔离处理,并填写《品质异常通知单》。

5.6一致性不符合产品应当分开堆放,并做标识;检验员应将已判定一
致性不符合产品情况记录在检验报表中,并要求注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不合格原因。

5.7仓库对(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成品以及认证标志要进行标识
和分开堆放,具体作业要求见《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5.8质量负责人或安规工程师对(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进行监督,不符
合一致性产品组织各部门进行评审,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如果出现重大的一致性问题,根据《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要求增加内审频次;(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电气结构以及标记需要变更时,质量负责人或安规工程师根据产品设计变更要求进行变更,并要求不符合一致性产品不能加贴认证标志。

本规范涉及的相关品质记录依《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6.相关文件
6.1《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6.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6.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7.附录:
注: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要在备注一栏中说明原因型号规格中,铜排尺寸、电线导体直径要填具体数据
注: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要在备注一栏中说明原因型号规格中,铜排尺寸、电线导体直径要填具体数据
检查人员:日期:注:同型号、同规格的同一批产品抽检一台
成品例行检验记录(GGD)DXC-5-01
年月日
成品确认检验记录DXC-5-02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