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热点作家作品导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散文及名篇导读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散文及名篇导读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散文及名篇导读现代散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体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篇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散文及名篇,并进行相应的导读。

【导读一】《独木桥》——余秋雨《独木桥》是余秋雨创作的一篇现代散文。

这篇散文通过对独木桥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通过描述独木桥的宽窄、高低以及摇晃的特点,把它比作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挑战。

文章以此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抉择的迷茫和困惑,同时也提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导读二】《火把》——龙应台《火把》是龙应台的一篇现代散文名篇。

这篇散文通过描述作者儿时放火把的情节,阐述了人类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传承的重要性。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告诫读者要珍惜并传承知识,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导读三】《第四支舞》——孙犁《第四支舞》是孙犁的一篇现代散文名篇。

这篇散文以一个乡村戏班为背景,通过对戏班女演员的描写,展现了她们在艰苦环境下坚持追求梦想、热爱表演的精神。

文章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坚持和奋斗的理念,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对于梦想坚持的力量和勇气。

【导读四】《人间草木》——徐迟《人间草木》是徐迟的一篇现代散文名篇。

这篇散文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反思与触动。

作者以优美的文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呼唤。

文章引导读者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导读五】《儿子》——冯唐《儿子》是冯唐的一篇现代散文名篇。

这篇散文通过对儿子成长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沉情感和思考人生的感悟。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以及父亲对于儿子潜在潜能的期待和引导。

文章引导读者思考亲情、成长与人生。

以上是对中考语文中几篇现代散文及名篇的简要导读。

通过阅读这些散文,可以增加对现代散文的了解和欣赏,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散文,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并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名著导读》考点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名著导读》考点精讲精练

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名著导读1----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一)名著阅读(7 分)3.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3 分)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B.归真返璞,我爱好它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艾青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比往年单纯考查对文学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大大增加,这也代表了对名著考查的新方向。

C 项,从“儿童的新月之国”的表述中,可以看出郑振铎先生评论的是《泰戈尔诗选》中的《新月集》。

A项是茅盾对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品论;B项,是文学理论家唐弢在《新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中对艾青《鱼化石》的评论,原文是“我年轻时喜欢徐志摩,中年以后醉心于臧克家,还有戴望舒和卞之琳,如今齿发脱落,垂垂老矣,而我却更爱好艾青。

这并不是说艾青的诗是写给老年人读的,不,完全不是。

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D项,是孙光萱对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评论。

所以答案为C。

【考点解析】艾青诗歌创作特点和评价简介创作特点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参考答案

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参考答案

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参考答案■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迟子建参考答案《与周瑜相遇》:1.景物特点幽静、缥缈、和谐。

作者这样写一来是表明我”并未真的和周瑜相遇,二是营造一个和谐、安静的氛围,引起下文周瑜与我”的交谈。

2.周瑜英俊潇洒,身上散发着不可抗拒的英气,所以是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

3•艾草”是文章的一条线,正是循着艾草味儿”作者与周瑜相见,然后有了他们之间的交谈;后正因为有了烧艾草”便有了周瑜的思考,随着艾草味儿”由浓变淡的变化,周瑜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烧艾草”一个简单的细节,却透露出人物的思想变化。

4.从内容上讲使文章如行云流水,连贯自然;从写法上讲前后照应,使主题升华。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1•小虫子不屈不挠地向佛龛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

它的这种精神让作者感到震撼。

2.作者内心里很看不起这只小虫子,它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整个身子被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攀登,作者认为它这样做根本是不自量力所以暗笑”。

3•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

4•那只小虫子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了人们,让人们脆弱的心灵看到了光明。

对于自己认定的目标,就要努力实现。

《会唱歌的火炉》:1.围绕比喻、拟人或语言生动形象”回答皆可。

示例:像冬夜的守护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火炉的重要,它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温暖。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火炉吞吃柴火承接上文,寒假跟大人上山拉柴引起下文。

3.冬季漫长、天气寒冷、工具破旧、路途遥远、找风倒木困难、扛风倒木累等一系列艰辛的劳动。

4.我”有着喜爱大自然、有童心童趣、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

■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雪小禅参考答案《自己缝一针》:1.(1)飞扬跋扈: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目中无人。

⑵大器:指能担负重任的人。

2.他为了追寻自己的演员梦,冒着生命的危险坚持拍戏,到医院时要求自己缝最后一针,最终他凭着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取得了成功。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文学及名篇导读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文学及名篇导读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文学及名篇导读现代文学是指自19世纪末起,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以真实生活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体意识。

在中考语文中,现代文学及名篇导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篇中考常考的现代文学名篇,以及每篇作品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第一篇名篇:《范进中举》《范进中举》是鲁迅的作品之一,通过反映范进中举的故事,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和社会不公。

文章首先揭示了范进苦读十年未中举的辛酸经历,随后以范进中举后的搬家和探亲之旅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整篇文章以讽刺的笔调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呼吁人们反思社会问题。

第二篇名篇:《荷花淀》《荷花淀》是茅盾的作品之一,通过荷花淀的特殊环境和人物描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整篇文章以美丽的荷花淀为背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情节的铺陈,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第三篇名篇:《春》《春》是冰心的作品之一,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人性的反思。

文章以春天的景象和花草鸟兽的形象为主线,运用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第四篇名篇:《墨池记事》《墨池记事》是叶圣陶的作品之一,通过对墨池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关注和批判。

文章以墨池中的龟和鱼为中心,通过对它们的形象描写和行为的揭示,呼唤人们关注心灵世界的奇妙和深邃。

以上是中考常考的几篇现代文学名篇,它们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通过阅读这些名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同时,这些名篇也在语文考试中经常被选作阅读材料,因此,熟悉其中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对于中考备考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文学及名篇导读是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名篇,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体和题材的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热点作家6 丁立梅——2020年中考考前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预测系列

热点作家6 丁立梅——2020年中考考前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预测系列

热点作家6 丁立梅一、人物简介丁立梅,作家,江苏东台人。

江苏省课外阅读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二、代表作品代表作品《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仿佛多年前》、《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作品《花盆里的风信子》入选新加坡中学华文课本。

作品《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入选全国中等专科院校《语文》教材。

作品集《你在,世界就在》繁体版在台湾、香港发行。

被读者誉为“最暖人心的作家”。

三、荣誉金榜《爱的语言》200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祖母的葵花》200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一朵栀子花》2006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那些温暖的》2007年江西省中考;《小扇轻摇的时光》2007年河北省中考;《每一棵草都会开花》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蔷薇几度花》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萝卜花》200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萝卜花》2009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菊有黄花》2009年四川省凉山市中考《你并不是个坏孩子》2010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品味时尚》201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掌心化雪》201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书香作伴》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挂在墙上的蒲扇》201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蓝色的蓝》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蓝色的蓝》201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爱,是等不得的》2013年云南省德宏市中考《秋天的黄昏》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菊事》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牛皮纸包着的月饼》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从春天出发》201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蓝色的蓝》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四、丁立梅经典美文摘抄1. 一朵一朵的栀子花,息在树上,藏在叶间,像刚出窝的洁白的小鸽似的。

女孩子们可喜欢了,衣上别着,发上戴着,跑哪里,都一身的花香。

虽还是粗衣破衫地穿着,但因了那一袭花香,再平常的样子,也变得柔媚千转。

——《栀子花开》2. 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热点作家导读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热点作家导读

中考语文“热点”作家(六)董建昌、苇岸、何启治、临青一、董建昌【作者简介】董建昌,男,江苏淮安人。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

现为江苏省宿迁市《宿迁都市报》时评和副刊部编辑,报社副主编。

1992年10月开始文学创作。

迄今已有数百篇散文、随笔、小说在《散文百家》等省级纯文学期刊,以及《羊城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文学副刊上发表。

有多篇文章被《人民文摘》、《小品文选刊》、《特别关注》、《最文摘》、《读者》等期刊转载,并有数十篇文字被相关文集收藏。

著有散文集《闯进城市的麦粒》、《云层之上的天空》。

散文《大运河,永远的奔流》获宿迁市第五届“分金亭”文学奖;散文《雪下得正紧》获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奖”等省市级十多个奖项。

现正致力于百篇农村系列散文《乡村味道》和长篇小说《一枚从树上飘落的叶子》的创作。

【中考试题】辽宁沈阳卷——《学会转身》学会转身董建昌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

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

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

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

热点作家06刘成章-2022年中考考前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预测(原卷版)

热点作家06刘成章-2022年中考考前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预测(原卷版)

热点作家06 刘成章一、人物简介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

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然后又转写词,后写了戏剧,再写散文。

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

二、代表作品《转九曲》获首届《散文》评奖一等奖,《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获首届《散文选刊》评奖优秀作品奖,《山峁》获《人民日报》燕舞散文征文二等奖,《朱脂赋》获《光明日报》共和国在我心中散文征文优秀作品奖,《奇崛的一群》获《中国作家》力象杯优秀散文奖,《穷山恶石间的生命》获韩愈杯散文大赛二等奖,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刘成章散文集》获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

《安塞腰鼓》加入人教版八下第3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我家的亲戚朋友,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

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

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

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

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乘车去安塞。

去安塞路不好走。

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

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

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

③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

④汽车沿着宽阔的大路飞驰,一路上桥梁飞架,已没有奔腾的河水挡道。

大路平如砥,车如响箭飞。

路的两侧,有崛起不久的高楼大厦、石箍窑洞。

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

⑤一派现代城市气象。

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充满动感。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热点作家导读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热点作家导读

中考语文“热点”作家(三)鲁先圣、刘醒龙、丁立梅、朱国勇一、鲁先圣【作者简介】鲁先圣,《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龙源期刊网签约专栏作家 , 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文学专家 ,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个人专著:《苍茫人生》《智者的幸福》《原上树》《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伴你读名著之--水浒》《持续的敲门》《黎明的珠露》《异域的玫瑰》等。

与人合著散文集《心灵的独白》《爱是条温暖的河《面包和鱼的奇迹》《站在高岗上》《感动》《收获灵感》等【中考试题】福建福州卷——《白手起家,不能手无寸铁》白手起家,不能手无寸铁鲁先圣①我们常常说,“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

这里的“铁”,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资本和能耐,也可以说是你创业的本领。

②哈佛大学教授哈恩曼曾经这样说:即使你再羸弱、再贫穷、再普通,你仍然拥有别人羡慕的优势。

对于梦想难成真的人来说,不是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缺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开发利用。

③美国人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在文学领域和演说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世界范围内受人尊敬的文学和演说大师。

但是,在他选择文学和演说之前,他曾经试图成为一名商人。

他先是投资开发打印机,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最后把千辛万苦借来的5万美元全部赔光了。

他又发现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著作而赚了大钱。

他很不服气,心想,我自己写了文章自己出版发行,所有的利润不都是自己的吗?为何不自己开一个出版公司呢?他于是又投资开了一家出版公司。

但是,他不知道,写作与经商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他很快就因为债务陷入了困境,出版公司破产了,他也陷入了更大的债务危机当中。

④经过两次经商失败的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经商的无能,他彻底断绝了经商的念头。

痛定思痛,他发现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强项,自己有写作和演讲的才能,而自己却没有很好地使用。

到全国巡回演讲,在演讲的间隙里埋头写作。

很快,风趣幽默的马克·吐温声名大噪,成为全国知名的演说家,脍炙人口的作品也迅速走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热点”作家:凹凸【作者简介】凸凹,(1962.3—),本名魏平,男,先锋诗人、实力作家。

祖籍湖北孝感,生于四川都江堰,5岁随家迁往大巴山,31岁返回成都。

当过工厂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机关助理员、公司经理、文化馆文学辅导干部、政府职员等。

1986年与人创建端午文学社。

【中考试题】(一)福建泉州卷——《故乡滋味》故乡滋味凸凹这是8年前的旧事。

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

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

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

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

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

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

”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

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

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

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

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

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

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

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

“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

”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

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

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

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

”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

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

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

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0日)13.揣摩品味语言。

(6分)⑴“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2分)⑵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

(4分)14.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8分)15.根据文意,简要描述“我”眼中的“母亲”和我所见的故乡。

(4分)“母亲”:故乡:16.说说你所感受到的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4分)17.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3分)参考答案:13.(6分)(1)质朴、温暖的感觉。

(2分)(2)①为母亲年老,我受宠的日子越来越少而伤感。

②为我与母亲相处的时日太短而愧疚。

③体会到相对于母爱,“爱情”“伦常”“友谊”却美丽而忧伤。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4.(8分)(1)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

(2)和母亲同睡一条土炕。

(3)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

(4)重走故乡的山路。

15.(4分)母亲变得衰老、矮小,但依然质朴,仍是那样的慈祥、善良。

故乡仍带着质朴,单路依旧,山依旧,仿佛都没有什么变化。

16.(4分)①人到中年,仍有思乡的冲动,而且感情很强烈。

②回到故乡,始终感到故乡的温暖。

③虽然故乡依旧没有变化,但对故乡仍深深的依恋之情。

(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17.(3分)示例:①借写母亲给我的爱,含蓄地表现故乡对我的情。

②借我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对故乡的依恋。

③故乡就像母亲一样,给我滋养,给我温暖。

④故土难离,就像我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于割舍。

(能说清楚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二)广西百色卷——《故乡滋味》故乡滋味凸凹①这是8年前的旧事。

那年,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

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②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的红起来。

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

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

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③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

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

”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

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

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④晚上,母亲问我:“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

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的我,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

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

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

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⑤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

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

“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

”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

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⑥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

每日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

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

”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

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⑦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踅(xué)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⑧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

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

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⑨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读者》2011年第1期,有改动)15.结合文章分析第①段中“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2分)16.如果去掉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意外的”、“潮潮的”两个词好不好?为什么?(2分)17.第④段中“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这句话运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1分)言外之意:(1分)18.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分)19.第⑦段中的“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感觉”为何大不一样?流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20.仿照第⑧段画线句子,另写一句话。

(2分)参考答案:15.承上启下(过渡)(1分),承接上文所产生的强烈思乡之情,开启下文回故乡的情景。

(1分)16.不好。

(1分)因为这两个词起修饰作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因“我”偶尔回家而产生的惊讶、激动和喜悦之情。

如果去掉,就没有这一表达效果。

(1分)17.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1分)言外之意:“我”想和母亲同炕,多陪年迈的母亲,更想重新体验温暖的母爱。

(1分)18.排比。

(1分)作用:结构整齐,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更能把作者听了母亲的话后内心“酸楚”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1分)19.因为故乡的“路依旧、山依旧”,而“我”却已是40多岁的人了,母亲更是白发染霜雪,因此,我感觉“岁月流逝、物是人非”。

(2分)流露出作者当时内心的失落(落寞、哀怨、叹惋)。

(1分)20.答案示例:长江,就像巨蟒的身躯,虽蜿蜒,却既柔和又灵动。

赌博(网络游戏),就像有害的毒品,虽刺激却伤身又损财。

(2分,只要运用比喻的手法、句式基本相同即可)(三)新疆建设兵团试卷----《猎人的证明》作者:凹凸①作为猎人的父亲,虽然猎取了很多猎物,但是,多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尚未找到能够说服自己的价值证明,猎人的身份是可疑的。

②譬如他打松鼠。

因为松鼠啮啃人类的干果,被列入“四害”行列,所以每打一只松鼠,队(村)里给记两分半的工分。

他只需把松鼠尾巴交到队上,证明一下即可。

他虽然每天都要打十几只松鼠,业绩可观,但他依然找不到昂扬立身的感觉。

因为松鼠的皮每只他可以卖上二分钱,松鼠的肉身可以剁碎了汆(cu ān )丸子吃,自己所得甚多,总感到有些不名誉。

③譬如他打猪獾。

猪獾出没在籽实饱满的玉米地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