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良性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超声诊断肝脏PPT课件

28
29
30
(三)肝脓肿
阿米巴性肝脓肿多发生于阿米巴痢疾 1—3月后,多由肠道阿米巴原虫经 SMV→PV侵入肝脏,多位于右叶,多单 发。
细菌性肝脓肿则多发小型脓肿,临床 症状较重,有寒战、高热、肝大、右上 腹疼痛和压痛、白细胞及中性升高
31
病理(三步曲):
炎症(细菌性、阿米巴肝炎)→部分坏死液化 → 脓肿形成 肝脓肿的病理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则声像图有 不同表现。肝脓肿早期为实质低回声光团,不 易与肝癌鉴别,动态观察,一周内变化明显, 内部回声逐渐减低,出现无回声区,暗区大小 随液化程度而异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1
•适应症:
1.占位性病变 实质性:良性肿瘤 ------血管瘤
恶性肿瘤 ------肝癌 液性:肝囊肿、肝脓肿、肝包囊虫 2.弥漫性肝病:肝硬化、血吸虫病肝、
淤血肝、脂肪肝 3.肝外伤
2
一、正常肝脏的超声解剖 (一)解剖
1.形态
肝脏呈楔形,主要位于右季肋部,部分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其上界与膈同高, 平右侧第五肋间,下界一般不超过右肋弓,肝的膈面呈圆顶形。肝的表面有一层纤维膜, 称为肝包膜。肝前面的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
3
肝脏下面也就是脏面,凹 凸不平,有左、右两条纵 沟和中间一条横沟,形成 H形结构. 横沟即为第一肝门,内有 PV、HA、BD出入 右前纵沟---胆囊窝,内 有胆囊 右后纵沟---腔静脉窝, 内有IVC通过,其后上端 为HV进入IVC部位,即第 二肝门所在
左前纵沟----肝园韧带, 是胎儿附脐静脉的遗迹 左后纵沟---肝静脉韧带, 是胎儿时期静脉导管的遗 迹
(一)肝囊肿
肝囊肿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可单发,也可多发,较大的囊肿可有饭后 饱胀 ,当囊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寒战、 发热、剧痛、黄疸等症状
29
30
(三)肝脓肿
阿米巴性肝脓肿多发生于阿米巴痢疾 1—3月后,多由肠道阿米巴原虫经 SMV→PV侵入肝脏,多位于右叶,多单 发。
细菌性肝脓肿则多发小型脓肿,临床 症状较重,有寒战、高热、肝大、右上 腹疼痛和压痛、白细胞及中性升高
31
病理(三步曲):
炎症(细菌性、阿米巴肝炎)→部分坏死液化 → 脓肿形成 肝脓肿的病理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则声像图有 不同表现。肝脓肿早期为实质低回声光团,不 易与肝癌鉴别,动态观察,一周内变化明显, 内部回声逐渐减低,出现无回声区,暗区大小 随液化程度而异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1
•适应症:
1.占位性病变 实质性:良性肿瘤 ------血管瘤
恶性肿瘤 ------肝癌 液性:肝囊肿、肝脓肿、肝包囊虫 2.弥漫性肝病:肝硬化、血吸虫病肝、
淤血肝、脂肪肝 3.肝外伤
2
一、正常肝脏的超声解剖 (一)解剖
1.形态
肝脏呈楔形,主要位于右季肋部,部分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其上界与膈同高, 平右侧第五肋间,下界一般不超过右肋弓,肝的膈面呈圆顶形。肝的表面有一层纤维膜, 称为肝包膜。肝前面的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
3
肝脏下面也就是脏面,凹 凸不平,有左、右两条纵 沟和中间一条横沟,形成 H形结构. 横沟即为第一肝门,内有 PV、HA、BD出入 右前纵沟---胆囊窝,内 有胆囊 右后纵沟---腔静脉窝, 内有IVC通过,其后上端 为HV进入IVC部位,即第 二肝门所在
左前纵沟----肝园韧带, 是胎儿附脐静脉的遗迹 左后纵沟---肝静脉韧带, 是胎儿时期静脉导管的遗 迹
(一)肝囊肿
肝囊肿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可单发,也可多发,较大的囊肿可有饭后 饱胀 ,当囊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寒战、 发热、剧痛、黄疸等症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肝脏肿瘤

四、诊断(Diagnosis)
1. 肝病病史(肝炎、肝硬化) 2. 超声检查 + 甲胎蛋白(AFP)
(首选检查,一线筛查)
+ 甲胎蛋白明显升高
>400ng/mL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不典型病例
1、无肝病病史; 2、甲胎蛋白(AFP)正常,约30%; 3、影像学未发现肝脏肿块(liver mass)
占位病变(space-occupy lesion)
第31章 肝脏肿瘤
6、性别,男与女比例5~11:1,激素有关 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内含黄曲霉毒素 亚硝酸胺、微量元素(硒) 地区因素,气候温湿 东南沿海多发,西北地区相对较少
第31章 肝脏肿瘤
7、肝癌是否遗传?
江苏启东地区肝癌与遗传关系调查 调查人区范围: 两系 三代(三堂、三表)
肝癌病人家族中,有2人以上患肝癌者42% 肝癌家族和非肝癌家族成员间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is a new technique that makes use of a “heating” probe to destroy tumors within the liver. After deploying the tip array, an electrical current is applied, generating heat (80–100°C) that destroys the tumor .
染色体畸变率无差别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三、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早期没有症状 难发现
• 症状(symptoms): – 肝区疼痛 – 消化道症状 – 乏力、消瘦 – 发热 – 癌旁表现
1. 肝病病史(肝炎、肝硬化) 2. 超声检查 + 甲胎蛋白(AFP)
(首选检查,一线筛查)
+ 甲胎蛋白明显升高
>400ng/mL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不典型病例
1、无肝病病史; 2、甲胎蛋白(AFP)正常,约30%; 3、影像学未发现肝脏肿块(liver mass)
占位病变(space-occupy lesion)
第31章 肝脏肿瘤
6、性别,男与女比例5~11:1,激素有关 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内含黄曲霉毒素 亚硝酸胺、微量元素(硒) 地区因素,气候温湿 东南沿海多发,西北地区相对较少
第31章 肝脏肿瘤
7、肝癌是否遗传?
江苏启东地区肝癌与遗传关系调查 调查人区范围: 两系 三代(三堂、三表)
肝癌病人家族中,有2人以上患肝癌者42% 肝癌家族和非肝癌家族成员间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is a new technique that makes use of a “heating” probe to destroy tumors within the liver. After deploying the tip array, an electrical current is applied, generating heat (80–100°C) that destroys the tumor .
染色体畸变率无差别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三、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早期没有症状 难发现
• 症状(symptoms): – 肝区疼痛 – 消化道症状 – 乏力、消瘦 – 发热 – 癌旁表现
肝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肝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韩礼良
.
1
肝脏血管瘤
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表现为暗红、 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 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多次 妊娠妇女的血管瘤发病率高。
经皮肝穿为禁忌。AFP不升高。
.
2
分类
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无恶 变潜能。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 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 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 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 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偶尔肿瘤内 血栓形成,出现钙化;较大肿瘤可出现坏死囊变。
.
45
.
46
.
47
.
48
不典型肝脏血管瘤影像诊断
.
49
肝纤维性(硬化性)血管瘤
直径小于2公分的血管瘤的强化表现是很复杂的:部分病 灶早期强化,从边缘开始;部分病灶中心强化;部分中心 与边缘同时强化;部分强化不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延 时有较强的强化充填;
个别始终无强化,此类血管瘤,往往管壁很厚,管腔很小, 造影剂难以进入,病理报告为厚壁型血管瘤,或者病灶血 管管腔间隙基本为纤维组织或基质充填,造影剂不能进入, 病例报告为纤维性血管瘤。
.
22
.
23
.
24
CT表现特征
CT显示血管瘤为境界清晰的肿块,平扫及强化密 度与血管一致。
增强表现为在边缘一个或多个斑点样连续强化开 始。所有强化部分必须与血池密度一致,即动脉 期强化密度与主动脉相同,门脉期增强密度与门 静脉一致,延迟期时密度也与血管一致,最后大 部分的血管瘤完全填充。
韩礼良
.
1
肝脏血管瘤
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表现为暗红、 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 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多次 妊娠妇女的血管瘤发病率高。
经皮肝穿为禁忌。AFP不升高。
.
2
分类
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无恶 变潜能。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 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 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 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 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偶尔肿瘤内 血栓形成,出现钙化;较大肿瘤可出现坏死囊变。
.
45
.
46
.
47
.
48
不典型肝脏血管瘤影像诊断
.
49
肝纤维性(硬化性)血管瘤
直径小于2公分的血管瘤的强化表现是很复杂的:部分病 灶早期强化,从边缘开始;部分病灶中心强化;部分中心 与边缘同时强化;部分强化不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延 时有较强的强化充填;
个别始终无强化,此类血管瘤,往往管壁很厚,管腔很小, 造影剂难以进入,病理报告为厚壁型血管瘤,或者病灶血 管管腔间隙基本为纤维组织或基质充填,造影剂不能进入, 病例报告为纤维性血管瘤。
.
22
.
23
.
24
CT表现特征
CT显示血管瘤为境界清晰的肿块,平扫及强化密 度与血管一致。
增强表现为在边缘一个或多个斑点样连续强化开 始。所有强化部分必须与血池密度一致,即动脉 期强化密度与主动脉相同,门脉期增强密度与门 静脉一致,延迟期时密度也与血管一致,最后大 部分的血管瘤完全填充。
肝血管瘤汇报ppt课件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肝癌、肝囊肿、肝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肝癌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边 界不清;肝囊肿在CT上表现为水样密度,MRI上T1WI呈低信号;肝脓肿临床上 有发热、疼痛等炎症表现,进展很快。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
观察与随访
对于无症状且直径较小的肝血管瘤,可以选择定期观察与随 访,通过影像学检查监测瘤体变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域与种族差异
肝血管瘤的发病率无明显 地域和种族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血管瘤较大或位于肝包 膜下时,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分型
根据血管瘤的大小和位置,可分为小血管瘤(直径<5cm)、大血管瘤(直径≥5cm)和巨大血管瘤(直径 ≥10cm)。此外,还可根据是否有症状分为无症状性肝血管瘤和有症状性肝血管瘤。
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2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推广
肝血管瘤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将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03
新型治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治疗技术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有望在肝
血管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意事项
在随访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腹 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心理辅导支持
心理调适
肝血管瘤患者可能因病情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需要进 行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属支持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需要与肝癌、肝囊肿、肝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肝癌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边 界不清;肝囊肿在CT上表现为水样密度,MRI上T1WI呈低信号;肝脓肿临床上 有发热、疼痛等炎症表现,进展很快。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
观察与随访
对于无症状且直径较小的肝血管瘤,可以选择定期观察与随 访,通过影像学检查监测瘤体变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域与种族差异
肝血管瘤的发病率无明显 地域和种族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血管瘤较大或位于肝包 膜下时,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分型
根据血管瘤的大小和位置,可分为小血管瘤(直径<5cm)、大血管瘤(直径≥5cm)和巨大血管瘤(直径 ≥10cm)。此外,还可根据是否有症状分为无症状性肝血管瘤和有症状性肝血管瘤。
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2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推广
肝血管瘤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将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03
新型治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治疗技术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有望在肝
血管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意事项
在随访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腹 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心理辅导支持
心理调适
肝血管瘤患者可能因病情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需要进 行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属支持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肝肿瘤PPT课件

姑息性肝切除
➢ 3-5个多发性肿瘤,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 半肝内,影像学显示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性 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如肿瘤分散,可 分别作局限性切除
➢ 左半肝或右半肝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边界 较清楚,第一、二肝门未受侵犯,影像学显 示无瘤侧肝代偿性增生明显,达全肝组织的 50%
➢ 位于肝中央区的大肝癌,无瘤肝组织 生物治疗 中医治疗
局部消融疗法:
酒精注射,射频,冷冻, 激光, 微波,高功率聚焦超声
手术治疗
肝切除 首选和最有效的办法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 复发肝癌的再手术治疗 肝破裂出血 肝移植
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病人一般情况: • 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首选 ➢诊断符合率90%左右 ➢操作简便、价格低廉、非侵入性、
无放射性损伤、可重复多次使用、 诊断敏感性高等优点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诊断符合率90%以上 磁共振成像 无电离物射、能获得
横断向、冠状面、矢状面三种图像 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
有创,分辨率低限约1cm X线检查
➢ I或VIII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 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如原发肿瘤可切除, 应作肿瘤切除,同时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难以清扫者,术后可进行放射治疗
➢ 周围脏器受侵犯,如原发肿瘤可切除,应连 同受侵犯脏器一并切除
➢ 远处脏器单发转移,可同时作原发性肝癌切 除和转移瘤切除术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
“癌中之王”
恶性程度很高,肝癌年死亡率占肿 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中位年龄40-50岁 男性比女性多见
病因和病理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 ➢肝硬化 70%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 ➢病毒性肝炎 乙型、丙型、丁型肝
肝脏常见原发肿瘤的CTMRI表现ppt课件

n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16-10月 -23** Oct-2316-Oct- 23
n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Monday, October 16, 2023
n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 自己。 16-10 月-2316 -10月- 23**16 October 2023
n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 。16 十月 2023**16-10月-23
n MRI:T2WI等/高信号,T1WI等/低信号,结 节或不规则团块影,边界清/不清;增强后 不同程度延迟强化,动脉期不明显;门静脉 分支从肿块中穿过或包绕,呈闭塞性静脉炎 表现
n 强化区:纤维结缔组织聚集为主, n 非强化区: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
n女
,
6 9 岁
,
n反 复 乏 力 纳 差 1 月
肝脏常见原发肿瘤的 CT/MRI表现
n 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n 超声:廉价,方便快捷,首选
n CT:扫描快,干扰少,图像清晰,分辨力 高,信息相对少、常需增强使用碘造影剂, 相对廉价;
n MRI:信息丰富/敏感,图像特征明显,轧 造影剂
n 核医学:SPECT, PET/CT
正常肝胆的CT、MRI表现
肝癌术后残余
-
胆
管
细 n 来自肝内胆管上皮的任何部位
胞 n 临床症状取决于肿瘤部位、生长方式和有无狭窄
性 或胆道梗阻;多好发于中老年人,无性别差异
肝
n 影像表现,CT稍低密度病灶,MRI T1WI稍低信 号,T2WI稍高信号,DWI高信号,环形或不均匀
癌 强化,动脉期不强化或轻度强化,门脉期静脉期
较晚,也可因血栓不强化。
血管瘤合并重度脂肪肝
肝血管瘤护理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疾病分类
• (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 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 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 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PPT学习交流
10
现病史
• 患者原有肝右叶血管瘤7年余,规律随访,未予特殊处理,今复查上腹部彩 超示:肝内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血管瘤可能,上腹部CT平扫+增强:1.肝 右叶血管瘤。2.右肾囊肿。为求进一步介入治疗遂来我科住院,病程中无头 晕头痛,无畏寒及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
PPT学习交流
I4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动作应轻柔、家属陪 同使 其放 松。 I5指导患者掌握放松心情的方法,如听轻音乐等。
O2患者焦虑减轻。
PPT学习交流
14
P3 舒适度的改变 与术后体位受限有关
• I1 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满足患者基本的生活需求。 • I2鼓励病人床上活动,定时翻身拍背。 • I3指导并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 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
PPT学习交流
4
发病机制
• 激素在新血管组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类固醇作用于血 管壁的徽结构——海绵状血管的一部分,可能机制为类固醇如强 的松等抑制了血管壁胶原的生物合成;
• 另一方面类固醇具有激发或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有报道称性激 素可以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移行乃至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
肝血管瘤介入术后病 人护理查房
PPT学习交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