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种类大全彩图版

合集下载

小金鱼的知识

小金鱼的知识

小金鱼的知识一、金鱼常见的种类1、草种:叶城金鲫种。

主要有单尾草鱼和燕尾草鱼,身体侧扁呈纺锤形,有背鳍,胸鳍呈三角形,长而尖,他们是金鱼的原始种类,是目前我国大面积养殖水体中的主要金鱼品种。

图为金鲫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形;全身均为橙红色,是最古老的金鱼品种。

2、文种:金鱼文种是由草金鱼经过家化驯养和不断地选种育良后演化而来的,俯视鱼体,犹如“文”字,故名文种金鱼。

文种金鱼的花色和品种繁多,其中大部分品种是国际市场上声誉很高的畅销货。

常见的文种金鱼分为高头(帽子)类、珍珠(珍鳞)类和文鱼类。

3、龙种:古往今来,龙种金鱼一直被视为正宗的中国金鱼,它因有一双特别大的眼睛而闻名。

自1895年传入日本后,一直被称为中国金鱼。

4、蛋种:蛋种金鱼体型短圆,形似鸭蛋而得名。

其生命力较龙种、文种金鱼墙,生长速度快。

蛋种金鱼是国际市场上的名品,其主要特征是体短而肥,形如鸭蛋,无背鳍。

有成双的尾鳍和臀鳍。

鳍的长、短和形状差异较大。

一般绒球、水泡、虎头等的鳍短小而圆;丹凤、翻鳃、红头等的鳍较长大。

二、金鱼常见的头型1、平头型其头部皮肤是薄而平滑的,称为平头型。

有窄平头和宽平头之分。

2、鹅头型头顶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

3、狮头型头顶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

另外,常见的描述头型的名称有:1、狮头头顶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

有背鳍。

2、高头头顶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有背鳍。

3、虎头头顶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无背鳍。

4、鹅头头顶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无背鳍。

5、寿星头虎头的一种,头顶部向前凸出神似南极仙翁的头部,故称作寿星。

6、猫狮头虎头的一种,头部肉瘤非常发达,菊瓣状为主。

7、兰寿头虎头的一种,由日本培育出。

俯视肉瘤前端方正,有两个吻突。

但是侧视时肉瘤没有中国虎头、狮头、寿星头、猫狮头肉瘤体积大,也没有国产头瘤类的肉瘤明显。

金鱼的形态与种类.

金鱼的形态与种类.

第一节金鱼(一)金角的外部形态与变异1 •体形4•体色7•眼2•头型5•鳍形8•鼻3•侧线6•鳞片9•鲤(二)金鱼的分类金鱼不同部位的测t1. 全长2.体艮3.头长4.吻长5.尺艮径6.尾妬长7.体高8.尾朽高9・背站长10・胸智长11.収结长12.脣皓长13.尼站长14.鳞片15.16.鼻17. o 18.例烦1.体形野牛鲫体细长ifn侧扁。

草金他的体形属此种类里。

经过长期家化与人匸定向培育,金仏的体形即因品种而界:躯干缩短,成椭圆或纺蚀形;冇的詁种腹部膨大而肥圆,其至成球形,而尾柄则陡然变细短,例如,文种类型中的红珍珠鳞, 蛋种类型中的虎头和狮头,龙种类型中的五花龙睛、绒球龙睛或墨龙睛等。

2. 头形金伯的头形可分成三种类型:平头、鹅头(高头)与狮牛(虎头熨)。

彳厂疗鰭的是狮头无卄銘的是虎头3. 侧线草种金他的侧线弯曲似鲫,随体形的变界,侧线呈弯曲状的收缩•先向卜・.后向匕至用柄处乂向卜而后趙F平形成波浪状苛曲:切体愈缩短,瓦弯曲度愈明显。

4. 体色丿京始金仏的体呈红黄色。

随着金伯的演化与品种的分化,体色变异很大。

有红、黄、蓝、紫、黑、白、檢、灰、古铜等惟色构成的金他体色:也冇由双色构成的体色•叩红门、紫蓝花、索蓝花、红黑花、弭鹃花等:也仃I1J多种颜色形成花斑。

体色的形成9遗传、牛活环境和饲(饵)料成分有关。

5. 鳍形草金他的綃形9鲫类似.(Hit他蛍种■龙种或文种型金伯的■形均仃较人的变>仁而变异最大的是背>8和尼卸U其他18在H 条数屋和鳍形状上与野生鲫鱼存在差异•(1)背储(2)尾餚(1)背鳍金他的背鳍分iE常背鳍与无背鰭两种洪,背鰭残缺不全者为畸形.应洵汰。

正常背昭位于背部中央,但餚的前缘比鲫和菇金色高。

无背鳍的金色为蛋种类型。

(2)尼鳍短尾(例如名数蛋种金侑)长用(例如文种、龙种〉单尾(草金位)数供双尼(多数金侦)4四尾(蝴蝶尾、风尾.孔崔 尾)6.鳞片令仅的瞬片 ㈡更仃=种类和二L 常瞬.半透明績、诱明鱗和珍珠Mo 透明鲫中没仃反光质和色索细胞,看來像•片透光的塑料片:珍 珠鳞边缘色深.中央色浅而外凸.像足镶嵌心仇体身I ••的珍珠。

金鱼种类大全(彩图版)

金鱼种类大全(彩图版)

凤尾龙睛:为金鱼中最早的品种,尾鳍较长,下垂如凤尾,姿态潇洒动人。

花色很多,其中红色的艳丽无比,养于白色容器中,水色亦为之映红。

蓝龙睛:尾鳍大,薄如纸,游动之际,似嫦娥长袖飞舞,风雅迷人。

喜鹊花龙睛:体色蓝白相间,头、吻、眼、尾鳍均呈黑色,色斑如喜鹊,两色斑纹虽大小不一,但黑白分明,腹白者尤为上品。

最早出现的黑色金鱼就是墨龙睛,尾鳍发达,古来闻名。

早在公元1592年出现,初生的金鱼呈青灰色,两个月后逐渐由青灰转成铁色,若继而能转成如乌绒般的黑色,则成为墨色鱼。

每尾鱼褪色的进度快慢不一,若能始终不变,生长至尺余仍浓黑如墨者,即属珍品。

蝶尾红龙睛:体色正红,尾鳍十分发达,长度超过身体一倍以上,比一般蝶尾鱼还要大,而且尾鳍的分叉深,呈矢状,鳍刺硬,游时尾鳍展开,似高贵妇人着长裙,婆娑起舞,雍容华贵,别有风度。

紫龙睛:全身紫色,又似咖啡色。

以背部色浓,眼球发达且滚圆如算盘子者为上品。

紫蝶尾龙睛:蝶尾龙睛为近年龙睛中最受欢迎的品种。

原来仅有黑色,近年又增添了紫色品种。

通过杂交,日后色彩还会增加,将会更受欣赏。

红虎头龙睛必须全身从头到尾均呈浓艳红色,其头顶肉瘤务求发育丰满厚实,凸出的眼球也陷入肉内才可称为上品。

紫兰花龙睛:这是用蓝、棕两色鱼杂交形成的新色彩,原称紫蓝色,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种色彩与幽香的兰花色非常近似,很有特点。

全身以淡紫为主,缀以少数深色斑,过去品种不多,近年其它变异种也相继出现。

玻璃花龙睛:此鱼鳞片由普通红色鳞片和透明鳞组成,清时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一书曾提及这两种鳞片形成的花色,可见该品种由来已久。

普通鳞片具反光,而透明鳞呈现肌肉色或白色,无反光。

整个鱼体呈红白花色,眼球红色最为可爱。

墨虎头龙睛:虎头龙睛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出现,而黑色者少,于六十年代初选育成功。

经过不断筛选,体色浓黑,肉瘤厚实。

近年,黑色鱼备受鉴赏家的垂青。

红头白龙睛:是从花龙睛的变异中经多年选育形成,全身银白具有反光,头顶的红色斑块嵌在两眼间,以红色鲜艳、斑块方正者为上品。

金鱼介绍及图片大全

金鱼介绍及图片大全

金鱼介绍及图片大全形态特征品种据统计金鱼品种大约有300多种,还在不断出现新品种,基本分为五大类:草种:体形和鲫鱼类似,但颜色鲜艳,如:“红鲫鱼”。

文种:体型俯视呈篆体的文字型,故名。

基本和龙种相似,但眼球不突出,如:“珍珠(于1900年培育出现)”、“翻鳃(于1911年培育出现)”等品种。

龙种:是金鱼的典型品种,眼大膨出,尾鳍有四叶(双尾),如“龙睛(于1592年培育出现)”。

蛋种:体型肥硕像蛋型,故名。

主要特征为没有背鳍,眼球不突出,如:“虎头”、“水泡眼(于1908年培育出现)”等。

其演化过程是:野生鲫鱼首先演化成金鲫,经过草金鱼和金鲫这两个环节后,再发展成文种,然后演化出龙种和蛋种这两个近亲品种。

颜色金鱼的颜色,是由于真皮层中许多有色素皮肤细胞枣色素细胞所产生。

金鱼的颜色成分只有3种:黑色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

所有的这些成分都存在于野生鲫鱼中。

家养金鱼鲜艳多变的体色,这只不过是这3种成分的重新组合分布,强度、密度的变化,或消失了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成分而形成的。

有些同种鱼类的不同个体间具有不同的色彩。

有些鱼类同一个体的一色,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背景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这是鱼类对生存环境的特殊适应。

这种变化,随着物种的不同,变色的能力、速度会有所不同。

会变色的鱼类特别多,金鱼是其中一种,变色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控制,大多数对颜色的感应主要依靠头部神经系统。

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环境色彩,同时还有其他因素。

比如在受电光照射后,就会把一定的颜色和斑纹显示出来。

当鱼受伤、生病或水中缺氧、水质变差时,鱼的体色会变暗,失去光泽。

头形中国各地饲养者把头形分为虎头、狮头、鹅头、高头、帽子和蛤蟆头。

在这些头形中,有的是同一类型,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

如北京饲养者称为虎头的,在南方称为狮头;在北京称为帽子的,在南方称为高头或鹅头。

在这里根据陈桢教授的命名,把头形区分为平头、鹅头和狮头3种类型。

金鱼种类及附图

金鱼种类及附图

金鱼科种分类金鱼的品系大体可分为草种、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五大类。

草种金鱼1又称金鲫种。

它是金鱼的祖先,外观体形似鲫鱼,身体扁平纺锤形,背鳍,正常,尾鳍单一小眼。

草种分两型,一类短尾为金鲫型,另一类长尾燕尾型。

草种金鱼是相对较为原始的一种金鱼,其形状也与鲫鱼极为相似,其头尖而狭长,体呈纺锤形。

体色为红色,也有的呈银白花纹图案。

这种金鱼的适应性强,食物广泛,色泽艳丽,适宜饲养。

此外,日本培育出一种“锦鱼”,体形很像草种金鱼,但色泽更加鲜艳,有的鱼鳞呈金黄色,在阳光下能够闪闪发光。

草种金鱼分为全身橙红色。

其尾鳍较短,单叶,金鲫鱼、草金鱼和红白花草金鱼三类。

呈凹形,其中金鲫鱼是最古老的品种,1.1红白珍珠鳞英文名Red and white pearl-scale地理分布中国繁殖方式卵生气候带温带、寒带濒危状态习性体形特征身上有红、白两种协调的色泽,头上亦有红白色的肉瘤,搭配长长的阔尾,实在是非常迷人。

食性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领域性弱饲养难度容易水温10~30℃硬度硬度低。

7.5—7.2 值为PH微碱性,值PH游泳能力强1.2五花长尾草金鱼1、外形体呈纺锤形,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尾鳍比较长,双叶或是三叶。

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均正常。

鱼体上覆盖鳞片。

2、体色体表底色为天蓝色,鳞片有大红、青和银白等色。

3、可数性状背鳍3,15-18;臀鳍3,5;胸鳍1,14-17;腹鳍1,8。

(注:逗号前为不分支鳍条,后为分支鳍条。

)4、食性杂食性。

以人工配合饲料、浮游动物、芜萍等喂养。

5、繁殖五花长尾草金鱼12~15月龄性成熟,雄鱼个体较雌鱼小。

1.3白红草金鱼地理分布中国繁殖方式卵生气候带温带、寒带体形特征草种鱼体型近似鲫鱼,是金鱼中最古老的一种,身体侧扁呈纺锤形,有背鳍,胸鳍呈三角形,长而尖。

食性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金鱼》PPT课件

《金鱼》PPT课件
金鱼
-.
凸眼睛,阔嘴巴, 尾马要比身体大, 碧绿水草衬着它, 好像一朵大红花。
jīn yú
金鱼
观察:这些金鱼有什么特征?
观察:这些金鱼有什么特征?
比较:这些金鱼有什么不同?
观察一条金鱼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金鱼的身体结构
头部
躯干
尾部
眼睛
鳞片
背鳍 尾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描述你观察的金鱼的特征。
它的身体有哪几部分? 它是什么颜色的? 它的头是什么样子的? 它的眼睛呢?
……
画一画你观察的金鱼。
拓展:认识不同种类的鱼。
jì yú
鲫鱼
bǐ mù yú
比目鱼
拓展:认识不同种类的鱼。
shā yú
鲨鱼

金鱼欣赏图片108种,让你大饱眼福

金鱼欣赏图片108种,让你大饱眼福

金鱼欣赏图片(108种),让你大饱眼福!引用李娜娜的引用金鱼108种,让你大饱眼福源诚传媒的金鱼108种,让你大饱眼福尾鳍大,薄如纸,游动之际,似嫦娥长袖飞舞,风雅迷人。

喜鹊花龙睛:体色蓝白相间,头、吻、眼、尾鳍均呈黑色,色斑如喜鹊,两色斑纹虽大小不一,但黑白分明,腹白者尤为上品。

最早出现的黑色金鱼就是墨龙睛,尾鳍发达,古来闻名。

早在公元1592年出现,初生的金鱼呈青灰色,两个月后逐渐由青灰转成铁色,若继而能转成如乌绒般的黑色,则成为墨色鱼。

每尾鱼褪色的进度快慢不一,若能始终不变,生长至尺余仍浓黑如墨者,即属珍品。

蝶尾红龙睛:体色正红,尾鳍十分发达,长度超过身体一倍以上,比一般蝶尾鱼还要大,而且尾鳍的分叉深,呈矢状,鳍刺硬,游时尾鳍展开,似高贵妇人着长裙,婆娑起舞,雍容华贵,别有风度。

紫龙睛:全身紫色,又似咖啡色。

以背部色浓,眼球发达且滚圆如算盘子者为上品。

紫蝶尾龙睛:蝶尾龙睛为近年龙睛中最受欢迎的品种。

原来仅有黑色,近年又增添了紫色品种。

通过杂交,日后色彩还会增加,将会更受欣赏。

红虎头龙睛必须全身从头到尾均呈浓艳红色,其头顶肉瘤务求发育丰满厚实,凸出的眼球也陷入肉内才可称为上品。

紫兰花龙睛:这是用蓝、棕两色鱼杂交形成的新色彩,原称紫蓝色,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种色彩与幽香的兰花色非常近似,很有特点。

全身以淡紫为主,缀以少数深色斑,过去品种不多,近年其它变异种也相继出现。

玻璃花龙睛:此鱼鳞片由普通红色鳞片和透明鳞组成,清时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一书曾提及这两种鳞片形成的花色,可见该品种由来已久。

普通鳞片具反光,而透明鳞呈现肌肉色或白色,无反光。

整个鱼体呈红白花色,眼球红色最为可爱。

墨虎头龙睛:虎头龙睛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出现,而黑色者少,于六十年代初选育成功。

经过不断筛选,体色浓黑,肉瘤厚实。

近年,黑色鱼备受鉴赏家的垂青。

红头白龙睛:是从花龙睛的变异中经多年选育形成,全身银白具有反光,头顶的红色斑块嵌在两眼间,以红色鲜艳、斑块方正者为上品。

金鱼种类及附图.

金鱼种类及附图.

金鱼科种分类金鱼的品系大体可分为草种、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五大类。

1草种金鱼又称金鲫种。

它是金鱼的祖先,外观体形似鲫鱼,身体扁平纺锤形,背鳍正常,尾鳍单一,小眼。

草种分两型,一类短尾为金鲫型,另一类长尾燕尾型。

草种金鱼是相对较为原始的一种金鱼,其形状也与鲫鱼极为相似,其头尖而狭长,体呈纺锤形。

体色为红色,也有的呈银白花纹图案。

这种金鱼的适应性强,食物广泛,色泽艳丽,适宜饲养。

此外,日本培育出一种“锦鱼”,体形很像草种金鱼,但色泽更加鲜艳,有的鱼鳞呈金黄色,在阳光下能够闪闪发光。

草种金鱼分为金鲫鱼、草金鱼和红白花草金鱼三类。

其中金鲫鱼是最古老的品种,其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形,全身橙红色。

1.1红白珍珠鳞英文名Red and white pearl-scale地理分布中国繁殖方式卵生气候带温带、寒带濒危状态习性体形特征身上有红、白两种协调的色泽,头上亦有红白色的肉瘤,搭配长长的阔尾,实在是非常迷人。

食性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领域性弱饲养难度容易水温10~30℃硬度硬度低PH 值微碱性,PH值为7.2 —7.5。

游泳能力强1.2五花长尾草金鱼1、外形体呈纺锤形,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尾鳍比较长,双叶或是三叶。

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均正常。

鱼体上覆盖鳞片。

2、体色体表底色为天蓝色,鳞片有大红、青和银白等色。

3、可数性状背鳍3,15-18;臀鳍3,5;胸鳍1,14-17;腹鳍1,8。

(注:逗号前为不分支鳍条,后为分支鳍条。

)4、食性杂食性。

以人工配合饲料、浮游动物、芜萍等喂养。

5、繁殖五花长尾草金鱼12~15月龄性成熟,雄鱼个体较雌鱼小。

1.3白红草金鱼地理分布中国繁殖方式卵生气候带温带、寒带体形特征草种鱼体型近似鲫鱼,是金鱼中最古老的一种,身体侧扁呈纺锤形,有背鳍,胸鳍呈三角形,长而尖。

食性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尾龙睛:为金鱼中最早的品种,尾鳍较长,下垂如凤尾,姿态潇洒动人。

花色很多,其中红色的艳丽无比,养于白色容器中,水色亦为之映红。

蓝龙睛:尾鳍大,薄如纸,游动之际,似嫦娥长袖飞舞,风雅迷人。

喜鹊花龙睛:体色蓝白相间,头、吻、眼、尾鳍均呈黑色,色斑如喜鹊,两色斑纹虽大小不一,但黑白分明,腹白者尤为上品。

最早出现的黑色金鱼就是墨龙睛,尾鳍发达,古来闻名。

早在公元1592年出现,初生的金鱼呈青灰色,两个月后逐渐由青灰转成铁色,若继而能转成如乌绒般的黑色,则成为墨色鱼。

每尾鱼褪色的进度快慢不一,若能始终不变,生长至尺余仍浓黑如墨者,即属珍品。

蝶尾红龙睛:体色正红,尾鳍十分发达,长度超过身体一倍以上,比一般蝶尾鱼还要大,而且尾鳍的分叉深,呈矢状,鳍刺硬,游时尾鳍展开,似高贵妇人着长裙,婆娑起舞,雍容华贵,别有风度。

紫龙睛:全身紫色,又似咖啡色。

以背部色浓,眼球发达且滚圆如算盘子者为上品。

紫蝶尾龙睛:蝶尾龙睛为近年龙睛中最受欢迎的品种。

原来仅有黑色,近年又增添了紫色品种。

通过杂交,日后色彩还会增加,将会更受欣赏。

红虎头龙睛必须全身从头到尾均呈浓艳红色,其头顶肉瘤务求发育丰满厚实,凸出的眼球也陷入肉内才可称为上品。

紫兰花龙睛:这是用蓝、棕两色鱼杂交形成的新色彩,原称紫蓝色,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种色彩与幽香的兰花色非常近似,很有特点。

全身以淡紫为主,缀以少数深色斑,过去品种不多,近年其它变异种也相继出现。

玻璃花龙睛:此鱼鳞片由普通红色鳞片和透明鳞组成,清时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一书曾提及这两种鳞片形成的花色,可见该品种由来已久。

普通鳞片具反光,而透明鳞呈现肌肉色或白色,无反光。

整个鱼体呈红白花色,眼球红色最为可爱。

墨虎头龙睛:虎头龙睛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出现,而黑色者少,于六十年代初选育成功。

经过不断筛选,体色浓黑,肉瘤厚实。

近年,黑色鱼备受鉴赏家的垂青。

红头白龙睛:是从花龙睛的变异中经多年选育形成,全身银白具有反光,头顶的红色斑块嵌在两眼间,以红色鲜艳、斑块方正者为上品。

紫虎头龙睛:虎头龙睛与高头的区别在于,虎头的肉瘤须发育丰满,整个头部显得方正厚实,极具威风。

眼球不凸出的,方属正品。

彩色龙睛:彩色龙睛具有三种鳞片,体色五花,但以蓝底及具有红白黑诸色、体短、尾鳍宽长、眼球凸出明显者为贵,特别是身上的红色斑不可少。

近年,色斑还讲求碎小散开,不至有乌黑成片的感觉,使整个体色五彩斑斓,十分美丽。

玛瑙眼:鱼体呈银白色,闪闪发光。

颜色虽然单调,但其眼球一半为红色,闪烁生光,另一半为白色,形如玛瑙,故而得名。

葡萄眼:全身鳞片因不具反光组织,透明呈现肉色,内脏也隐约可见,故称透明鱼,俗名玻璃鱼。

有人以为它不具有鳞片,而实际并不缺少,若将鱼取出水外,等水干后,鳞片即—一出现,清晰可数。

身体之所以呈现肉色,是表皮下血色素透出的缘故。

此鱼的特征是它的眼球不仅发达呈椭圆形,而且色泽乌黑透明,光亮耀目,酷似葡萄,由此得名。

[蝶尾墨龙睛:为福州近年育成的新品。

通体漆黑如墨,尾鳍发达,既宽且薄,鳍条挺拔,张开后似孔雀开屏,又如蝴蝶尾,游姿端庄大方,特取名“黑牡丹”。

此鱼较难饲养,宜浅水,活饵充足,以促进发育。

花高头灯泡眼龙睛:此鱼体色红白相间,可贵的是眼球外透明薄膜微凸,似电灯泡。

佳者透明膜凸出十分明显,极似小电灯泡,十分难得。

这种变异只出现在龙睛种鱼中。

红高头龙睛:普通龙睛头顶光滑,而此鱼却在两眼间生有肉瘤。

该品种是由红龙睛和红虎头杂交而成的。

初时正品率极低,肉瘤也不丰满,经过几次回交,肉瘤方发育较好,高高隆起,正品率也大幅度提高。

选种时,务求肉瘤厚实者为佳。

紫高头龙睛:紫高头与紫龙睛均属早年传统的品种,唯顶部具有肉瘤者稍后出现。

所谓高头,其肉瘤应限于顶部,且顶部肉瘤色彩宜酱紫,而体色可稍浅,两色对比分明,似头戴紫冠。

花高头龙睛:花高头龙睛因其红白两色斑纹相嵌美妙而着称。

顶部肉瘤虽不厚实,如色泽或红、或白、或红白相间,则更受喜爱,身价也倍增。

花龙睛球:近年金鱼鉴赏家对金鱼的红白相间体色较为偏爱,特别是两色相嵌别致的更受宠爱。

如果发达的绒球不仅结实而滚圆,而且双双呈现红(或白)色,或一红一白,游动时,两球摆动,变幻交错,尤其难得,身价也高。

红龙睛球:金鱼的鼻膜较小,而这种鱼的鼻膜特别发达,凸出于鼻孔外,形成两个肉瓣式的绒球,游动时,左右摆动,别有风趣。

绒球要求结实而圆滚,但受伤后却不能复原,已经出现的品种有:紫兰花龙睛球,蓝龙睛球、紫龙睛球等。

蓝龙睛球:该品种五十年代已经出现,曾一度中断。

近年爱好者喜绒球鱼,唯以绒球大而圆者为上品。

紫龙睛球:该品种比蓝龙睛球早三年问世,绒球发育要求与其它球鱼相同,以结实而滚圆为佳,体色以紫黑为上品。

红虎头龙睛球:虎头龙睛中具有双绒球者本不多见。

若头顶丰满,高高隆起,绒球又圆又大,色彩浓丽鲜明,身上红色斑斓,闪闪发光,尾鳍舒展宽阔,更属上品。

该品种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已经选育成功。

红龙睛翻鳃:一般鱼的鳃盖紧贴鳃腔,但这种鱼的鳃盖却向外翻转,或紧缩生长,日本称之为名“反鳃”。

此鱼鳃丝虽然裸露,没有鳃盖保护,但也并不因此而容易感染疾病或影响呼吸。

翻鳃鱼是陈桢教授1925年首次在「金鱼的变异与天演」一文中提到的,但未注明究竟出现在哪一类金鱼中。

经考证,龙睛中出现翻鳃是在十年之后。

出现过的品种有花龙睛翻鳃、彩色龙睛翻鳃、玻璃花龙睛翻鳃等。

红珍珠龙睛:龙睛中具珠鳞的在三十年代已有所记载。

虽然眼球凸出,但尾鳍较短,欠缺飘逸之感,美姿不足,只是在龙睛中增加了一种鳞片变异而已。

墨珍珠龙睛:1893年墨色龙睛一出现,即受到爱好者的宠爱。

如今又增加了珍珠鳞片,便更觉珍贵了。

玫瑰红虎头龙睛:体色洁白,散生玫瑰红色斑,头顶还生有似玉般的肉瘤。

色斑虽是变异而来,但经久不褪,很有特色。

十二红龙睛:此鱼属于白龙睛中近年新出现的一种变异。

鱼体银光闪烁,但胸、腹、尾,和背鳍、吻部凑拢共十二处红色,红白对称,十分有趣,任何一处缺少红色即不属正名,入`选极难。

蛋种(蛋金)体形短缩,圆似鸭蛋,早在公元1780年已将此类鱼称作“鸭蛋鱼”。

背上无鳍,其它各鳍也很短小,此类中长鳍的被取名为“蛋凤”,大概是取其尾长似凤凰形之意。

眼平直,不凸出于眼眶外。

此类金鱼的生命力强于龙种、文种,生长速度快,过去曾最多出现过七十六个品种,故此类中包含的名种较多。

彩色蛋:十八世纪已有记载,属于老品种。

唯色彩宜具有红斑,若位于头顶部位则更佳。

紫蛋凤球:紫蛋凤1956年已有出现,体形长圆似蛋,尾鳍长大,而带球的为新变异品种。

蓝蛋球:蓝蛋球也是三十年代的老品种,中断后,近年又恢复,色浓者为上品。

虎皮蛋球:于1956年选育成功,曾在武汉市金鱼展览会上展示,因金鱼中黄色者稀少,故而受到赞赏。

此鱼体形短壮、底色土黄、全身散盖青黑的鳞片,土黄的色彩隐约显露,似身披虎皮,又具绒球,故名。

红蛋球:绒球以大而紧密滚圆者为佳,而且两只球须左右对称,才具有观赏价值。

蛋球的品种不少,有红蛋球、蓝蛋球、花蛋球、彩色蛋球、铁蛋球等。

花蛋球:体色红白相间,但以色斑相嵌对称者为贵,若绒球色红似火,艳丽无比,则更属上品。

玻璃花蛋球:此类品种早在1893年姚元之所着《竹叶亭杂记》一书中记载过,书中称此种鱼具有软、硬两种鳞片。

所谓软鳞,即透明鳞,无色彩,内脏隐约可见;而硬鳞有色彩,其中有的有反光,有的呈现色彩而无反光。

鱼体以软鳞为多,硬鳞分散。

具此类鳞片的被统称为玻璃花,鱼体长圆,带有红白色绒球。

红头蛋凤:它与红蛋极为相似,身体长圆,并有一条既长大又美丽似凤凰的尾鳍,为示其珍贵,故又名丹凤。

蓝蛋凤:游动时似轻纱飞舞,仪态万千,变幻无穷,令人心旷神怡。

蓝蛋凤球:蓝蛋以尾短为名,尾长者称之为凤。

此鱼球虽不大,但尾超过体长,且薄如纸,游动时如轻纱飞舞,停歇时,好似散开的绫罗,姿态动人。

彩色蛋凤:全身蓝底并缀以红黑白诸色,绚丽夺目,十分美丽。

但色斑中黑色不宜过多,且红色不可少,尤以头顶具红色者为上品。

此外还有红蛋凤、花蛋凤、素兰花蛋凤、青蛋凤、银色蛋凤、铁色蛋凤、玻璃蛋凤、玻璃花蛋凤等。

狮子滚绣球:是人工选育的品种。

普通蛋球均有两个绒球,同等大小,有的仅一球发育,大而结实,形成单球挂在吻前,游动时,左右摆动,酷似狮子舞绣球,逗人喜爱。

如采用人工修剪抑制其中一只绒球的发育,另一只将会加速生长。

紫蛋翻鳃:蛋鱼中翻鳃者不少,而紫色翻鳃的仍属新品,只是鳃翻得不宽,还不够明显。

红水泡眼:它来自红蛋种的变异,先形成具有微凸小泡的蛤蟆头,再选育出泡大的水泡眼,在金鱼中极为名贵。

形状与一般蛋种相似,唯在眼球下生有一个半透明泡泡,泡内充满液体,故名水泡。

这种泡是从眼球下生出的,因眼眶大、眼球小,而水泡却十分发达,凸出于眼眶外。

普通有两种:一种硬泡,即凸出的泡并不大,有的还外被质膜;另一种为软泡,此种不但泡特别发达,而且将眼球挤得半朝上的样子,好像一条小眼的朝天龙。

泡膜很薄,上面分布着线状的微血管清晰可数,由于大而薄,当游动时,宛如两只大灯笼,左右颤动,姿态动人。

身躯多为红色,近年又有其它变化出现,但水泡终不及红色的大。

根据多年饲养记录,泡大加鸽蛋的极少,所以更显得名贵,最受人赞赏。

选择时,要求泡大,左右对称,有的金鱼幼时泡泡生长很好,到两、三年后,却会出现左右大小不一;但也有初生时并不太好,但两、三年反而趋向对称的例子。

本品种在生长速度上也和一般蛋种不同,比较迟缓,尤其泡大身短者,身体重心前移,常作伏底状,若三、四年后,仍能保持正常,那就难能可贵了。

出现的品种有:花水泡、白水泡、蓝水泡、玻璃水泡等,而近年新出现的色彩较之前大为丰富,更受喜爱。

彩色水泡:水泡眼原只有红色,后用红水泡与彩色蛤蟆头杂交,方形成彩色鱼。

全身蓝底并缀以各种色斑,五彩缤纷,泡小,颜色淡黄。

由于色斑大、色泽浓,容易令人感到沉闷;而色斑细碎、蓝色显露,使人感到开朗活泼,因此近年受到欢迎。

双挂黑水泡:金鱼中的水泡眼以其水泡着生特殊而闻名。

色彩上早有红、花以及彩色,黑色并不多见。

此鱼色泽浓黑似乌绒,而最令人欣赏的是它左右各具两个前后分明、大小近似的泡泡形成的水泡眼,为水泡中的特殊变异,极其稀少而珍贵。

朱砂水泡:早在1941年就已育成,可惜中断多年。

1982年开始,从花水泡中选留通体白色、头部具红斑的品种,连续三年方培育成功。

艳丽的朱色仅限于两只水泡,柔软而半透明,端庄淡雅,恬静温和。

鸳鸯水泡:鸳鸯水泡是以眼部的色彩变异而命名。

正常眼为黑色。

此类品种鱼体白色,而眼球却呈红色,或蓝色,或一红一蓝。

红头彩色水泡:经过几年选育,在彩色水泡中又培育出两眼之间具有红色斑块者,十分媚人,若色斑方正,堪称极品。

蓝水泡:水泡中蓝色较少,蓝蛋凤与白水泡杂交,形成蓝水泡,到了第二代,泡泡逐渐变大,色彩深沉。

花水泡:水泡品种色彩丰富,花水泡则以红白两色相嵌美妙者为上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