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诊断-科学施肥
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

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充分的营养供应,而合理施肥则是保证植物获得足够营养的重要手段。
植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而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利用也需要一定的平衡。
本文将从植物对营养的需求、施肥的原则、合理施肥的作用等方面探讨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之间的关系。
植物对营养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元素,其中氮元素参与植物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磷元素则是ATP、DNA、RNA等能量转移和遗传物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钾元素参与渗透调节、激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此外,植物还需要少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它们在植物体内起着催化酶活性、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重要作用。
合理施肥是保证植物获得足够营养的重要手段。
合理施肥的原则包括施肥量要适宜,施肥时间要合理,施肥方式要科学。
在施肥量方面,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过量施肥会导致养分浪费、土壤污染和环境破坏,不足施肥则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施肥时间方面,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确定施肥时机,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在施肥方式方面,要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根系分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如基肥、追肥、叶面喷施等,以确保养分能够有效被植物吸收利用。
合理施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理施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适量施用磷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增加作物的开花和结果数量,提高果实的品质。
适宜供应钾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其次,合理施肥还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
适量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和持水能力。
适宜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可以减少养分损失和土壤污染,保护环境资源。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植物营养与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合理的施肥原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从植物营养和施肥原则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植物营养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养分,主要有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宏量元素包括氮、磷、钾、硫、镁、钙,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锌、铜、硼、氯、镉、镍等。
不同植物对养分需求量不同,但都必须保证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避免因缺乏其中一种元素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1.1、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主要元素。
氮元素参与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合成,促进植物的生长;磷元素参与能量代谢、糖类合成等,调节植物的花果发育;钾元素则促进养分吸收、调节生理代谢等,对植物的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1.2、硫、镁、钙等宏量元素也同样重要。
硫元素参与蛋白质合成,影响养分的吸收利用;镁元素参与叶绿素合成,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钙元素对细胞壁合成、抗逆性有重要作用,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1.3、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很小,但对植物生长发育也不可或缺。
铁、锰、锌、铜等元素参与植物体内酶系活性、养分吸收等,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施肥原则合理的施肥是保证植物养分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施肥可以调节土壤养分的平衡,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施肥原则:2.1、了解土壤状况:在施肥前需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质地等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施肥计划。
2.2、根据作物需求施肥: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不同,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量施肥,避免浪费和养分过量。
2.3、科学施用各种养分:按照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比例,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避免出现单一养分过量而导致其他养分的缺乏。
2.4、配合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富含有机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无机肥含有大量的宏量元素,可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两者结合施用效果更佳。
第五章 植物诊断施肥技术

第五章植物诊断施肥技术1.植物营养缺乏症状的辨识一、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状(1)N 根系吸收的氮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吸收一部分有机态氮,如尿素。
氮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而这三者又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占有特殊作用。
因此,氮被称为生命的元素。
酶以及许多辅酶和辅基如NAD+、NADP+、FAD等的构成也都有氮参与。
氮还是某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维生素如B1、B2、B6、PP等的成分,它们对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由于氮具有上述功能,所以氮的多寡会直接影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植株枝叶繁茂,躯体高大,分蘖(分枝)能力强,籽粒中含蛋白质高。
植物必需元素中,除碳、氢、氧外,氮的需要量最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注意氮肥的供应。
常用的人粪尿、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肥料,主要是供给氮素营养。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物质的合成受阻,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还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因为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运到幼嫩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这是缺氮症状的显著特点。
氮过多时,叶片大而深绿,柔软披散,植株徒长。
另外,氮素过多时,植株体内含糖量相对不足,茎秆中的机械组织不发达,易造成倒伏和被病虫害侵害。
(2)P 磷主要以H2PO4-或HPO4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
吸收这两种形式的多少取决于土壤pH。
pH<7时, H2PO4-居多;pH>7时,HPO42-较多。
当磷进入根系或经木质部运到枝叶后,大部分转变为有机物质如糖磷脂、核苷酸、核酸、磷脂等,有一部分仍以无机磷形式存在。
植物体中磷的分布不均匀,根、茎的生长点较多,嫩叶比老叶多,果实、种子中也较丰富。
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

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正确的植物营养管理和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并减少环境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施肥技术。
一、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植物营养指的是植物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主要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完成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植物营养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类型和比例的营养元素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会导致作物生长迟缓,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因此,科学合理的植物营养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施肥技术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在作物种植前或生长初期,在整个生育期内提供作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基础施肥可以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作物需要进行施肥量的确定。
通常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结合施肥方式,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则可迅速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2. 追肥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缺乏或不平衡的阶段进行补充施肥。
根据作物不同生长的阶段和需要的营养元素,选择合适的追肥方案。
追肥的方式包括叶面喷施、滴灌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肥料调制和施肥技术改进针对特定作物和土壤的要求,肥料调制和施肥技术改进可以更好地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并减少施肥成本和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调配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肥料,可以提供更为均衡的营养供给,使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施肥技术改进方面,如科学选址施肥、准确掌握施肥时间和施肥量等,都能够提高施肥的效果。
三、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1. 合理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来确定。
过量施肥会导致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施肥不足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科学地确定施肥量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课件]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PPT
![[课件]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0efc6ee518964bce847c15.png)
植物的种类、生育期
土壤水分 气候(温度、光)
②土壤溶液中离子态养分的多少
硝态氮、钙、镁主要是由质流供给的,而 且钙、镁供应量常能满足一般作物的需要。 29
3、扩散(diffusion):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顺着浓度 梯度,由高到低向根表移动的过程。 影响因素:① 养分扩散系数
② 土壤养分离子浓度及梯度
1、有益元素:不是所有高等植物都必需的,但是对某些植 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的营 养元素称有益元素。
Na — 盐生植物
Si — 水稻
甜菜
芹菜
Co — 豆科植物 Se — 黄芪 Al — 茶树 V — 删列藻 24 黄芪属的其它品种
2、有害元素:某些非必需元素和过量的必需元素。
36
离子泵学说
37
外部溶液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液泡
阳离子
反向 运输?
反向 运输
协同 运输 pH5.5 阴离子
协同 运输? pH7.0~7.5
-120 -180mV
pH5.5
-100mV
植物细胞内电致质子泵(H+-ATP酶)的位置及作用模式
38
四、根系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1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某些 有机化合物。
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
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作物 品质
肥料 有机肥料 氮肥 化学肥料 磷肥 生物肥料 钾肥 复肥 微肥
产量
肥料分类:
植物利用 直接肥料 间接肥料
基肥(底肥) 施肥时间 种肥(口肥) 追肥:根部追肥、叶面追肥7
有机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植物所需养分 的改土肥田物质。 化学肥料(矿质肥料):含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的无机化合物。(合成、天然矿物) 微生物肥料(生物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 微生物制剂。(可提供营养元素、激素、酶)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植物农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科学,而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植物营养指的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肥料管理则是指如何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合理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植物营养和肥料管理两个方面对植物农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植物营养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过程。
植物通常需要13种营养元素,其中有9种营养元素被称为必需元素,植物无法生长和发育。
(此处可以进行必需元素的介绍,描述每种元素的作用、摄取方式和缺乏症状。
)此外,植物还需要4种微量元素,尽管它们的需求量较少,但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处可以介绍4种微量元素的作用和摄取方式。
)理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对于合理施肥和肥料管理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质量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合理管理土壤和提供适宜的肥料对于植物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肥料管理肥料管理是指通过施肥措施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肥料是供给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辅助措施,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施用。
(此处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肥料,如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等。
)肥料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分析和需求评估:在施肥之前,进行土壤分析并评估植物的营养需求非常重要。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来确定缺失的元素,并进行合适的肥料补充。
2. 施肥方法和时机:合适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并减少二氧化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法。
3. 肥料的选择和配比:根据土壤分析和植物种类,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不同植物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肥料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4. 施肥量的控制:肥料过量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植物营养诊断-科学施肥28页PPT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植物营养诊断-科学施肥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植物营养诊断如何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

植物营养诊断如何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的营养状况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管理,必须准确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营养诊断方法,帮助农民和园艺爱好者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
一、土壤分析法土壤分析法是较为常用的植物营养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分析,了解土壤中足量、适量和微量养分的含量,进而推断植物的养分状况。
土壤分析法主要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实验室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步骤。
通过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含量,可以判断出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是否缺乏某些养分。
二、植物组织分析法植物组织分析法是通过对植物组织的分析,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
常用的植物组织包括叶片、茎和根等部位。
植物组织分析法可以反映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吸收能力,是一种直接评估植物养分状态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通过测定植物组织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可以确定植物的养分是否充足。
同时,还可以测定其他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的含量,综合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
三、植物生长指标法植物生长指标法是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来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
常用的生长指标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叶面积、鲜重和干重等。
当植物叶片呈现黄化、叶片发育不良、干重较轻等现象时,可能是植物缺乏某些养分的表现。
通过观察和测量植物的生长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施肥调整。
四、土壤酶活性法土壤酶活性法是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酶活性,来判断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程度和养分供应状况。
常用的土壤酶活性指标包括脲酶、蔗糖酶和脱氢酶等。
这些酶活性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和酶分解能力,进而间接判断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
通过测定土壤酶活性,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土壤的肥力水平和养分供应状况。
总结起来,植物营养诊断是判断植物养分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农民和园艺爱好者针对不同作物选择适宜的施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0.35;P2O5:0.23;K2O:0.32
3.施肥的养分配比
氮、磷养分的施用比例为1:0.5
4.施肥时期
作物营养临界期
一般是在幼苗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作物需养分并不 多,特别是磷,但是很迫切,如果缺乏这种养分则对 以后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一般是在作物旺盛生长时期,此时需要养分的数量大, 追肥效果非常好。如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小麦在拔节 孕穗期、和棉花在开花结铃期。
肥料当季利用率
由于生产中影响肥料利用率的因素较 多,肥料当季利用率往往变化很大, 很难准确确定。但多年积累的资料可 供参考。一般来说,氮肥利用率约为 35%,磷肥为10%—25%,钾肥为 40%—50%。
一般来说,只要各项参数可靠,目标产量法 确定的施肥量是能够指导施肥的。农民朋友 应不断积累经验,使施肥量更加合理。
平衡施肥的效果为什么好?
平衡施肥时根据作物需肥特点、土壤供 肥状况和肥料增产效应提出的养分比例 协调的科学施肥技术。
⑴有利于获得高产;⑵有利于改善农产品 品质; 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⑷有利 于合理利用养分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⑸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增进肥效。
目标产量法计算黄瓜施肥量
设某块菜地为中等肥力土壤,于早春测 得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为:碱解氮75 mg/Kg,速效磷(P) 35 mg/Kg, 速效钾(K) 100 mg/Kg。计划种植 春茬黄瓜,预计目标产量4000 千克/亩。
P452
每形成1000 千克黄瓜商品菜的养分 吸收量为:氮(N)3千克,磷 (P2O5)1.5千克和钾(K2O)4千克。
2.确定施肥量
确定施肥量是施肥技术的核心。 测土化验-有效方法 测土配方
作物施肥量是怎样确定的?
平衡施肥:均衡地或平衡地供应各种必需 营养元素的原则。
平衡施肥方法:养分丰缺指标法、肥料效 应函数法、测土配方-养分平衡法。
施肥量= 目标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吸收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 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3、由于作物种类不同 肥料浓度作适当调整。单子叶作 物叶面积小,角质层较厚,可适当加大浓度。
4、喷施时间 宜在没有露水的早晨或傍晚无风时进行, 肥料溶液在叶片表面停留时间长,效果就好。
6. 施肥位置
一般中耕作物如玉米、棉花,追肥应结 合中耕采取侧下位施肥法。 肥料应施在根系分布较多的土层,以利 于作物根系吸收养分,老根很难吸收养 分;根毛区才是吸收养分最活跃的区域。 中耕作物如玉米、棉花的追肥位置应是 侧下方(6厘米)是科学的施肥位置。
5.施肥方式和方法
施肥方法:基肥一般秋天施效果好,原因 是秋施基肥可以结合翻地,能保证肥料施 用的深度。 华北地区,春施基肥土壤容易跑墒,不利 于出苗。 旋耕法施用基肥遇倒春寒易死苗。
施用化肥的技术:
所有铵态氮肥和尿素都应深施覆土,以减少 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撒施,立即灌水。
叶面喷施液体微肥比土壤施用固体微肥的效 果好。
第七章
施肥技术包括6方面的内容:
1.肥料种类或品种; 2.施肥量; 3.养分配比; 4.施肥时期; 5.施肥方式和方法; 6.施肥位置。
1.肥料种类或品种
一句话就是施肥要对路。 第一,要根据当地肥源合理利用各种有机肥料。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不仅可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 养元素,而且兼有培肥改土的重要作用。此外, 还有减少环境污染的好处。 第二,要根据作物的营养特性,合理施用各类 化肥。
施肥技术Βιβλιοθήκη 肥料种类 (品种)养分配比
施肥时期 施肥位置
施肥量
施肥方式方法
肥效
施肥技术内容与肥效的关系图
过量施肥导致的后果:
过量施用化肥增加成本,不仅效益低,而且 还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产品质量,直接或 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因此应合理科学施用 化肥。过量施用化肥的害处主要表现在如下 几方面:
(1)引起烧苗;
比如说,粮食作物应多施点氮磷肥,经 济作物除了施用氮磷肥外,还要配施适 量的钾肥。果树除了施用NPK肥外, 叶面喷施微肥也非常重要。含氯化肥不 应施在对氯敏感的作物上(烟草、茶叶、 辣椒、葡萄、薯)。
第三,要根据土壤条件合理选用化肥。 比如,水稻田不应施用硝酸态氮肥,石 灰性土壤上不应施用磷矿粉,盐碱地上 不应施用含氯化肥等。
“瞻前、顾后、看当时”,适当调整施肥时期和肥料用 量。
5.施肥方式和方法
施肥方式:一个完整的作物施肥方案是由基肥、 种肥和追肥 3种施肥方式组成的。
基肥:在作物播种前或定植时施用的肥料,以有 机肥为主,常配合施一部分化肥。
种肥:在作物播种时施于种子附近的肥料,主要 是供作物苗期利用的养分。
追肥:追肥是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
应当指出,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施肥量只是化 肥施用量。如果有机肥料用量较多,应在施 肥量中适当扣除一部分氮素,以免氮素过 量。
特别提示:
①目标产量法的实用价值取决于各项参数 的确定是否切合实际,科学合理。
②根据实验结果,一般肥地养分测定值高 的,土壤养分利用系数应取<1的数值; 瘦地养分测定低的,则取>1的数值。③ 影响肥料当季利用率的因素较多,取值 要特别慎重。
(2)促使作物徒长;
(3)容易倒伏;
(4)降低产品质量;
(5)造成毒害。
解决因施肥过量造成肥害的办法:
第一,要走出“施肥越多越增产”的施肥 误区,树立正确的施肥观念。
第二,坚决克服施肥的旧习惯,推行平衡 施肥技术。
第三,确定最佳施肥量必须考虑土壤肥力 状况,做到因土施肥。
总之:肥料是个宝,关键要用好;过量施 用化肥害处多。
校正系数= = 作物实际吸收量 土壤养分测定量
空白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养分测定值(mg/kg)
×0.15
参数如何确定?
1、目标产量 一般以前三年的平均产量为 基础,加上10%~15%的增产量。
2、确定土壤养分供应量的方法是测定土壤 速效养分含量,然后乘以换算因数0.15 (毫克/公斤转变为公斤/亩),再乘以 土壤养分利用系数,因为耕层土壤养分 当季不可能百分之百被作物吸收利用。
过磷酸钙,其中的磷虽然是水溶性的,但是 它具有移动性小、易被土壤固定的特点。应 集中施用,如条施、穴施;水稻可采用沾根 法。
叶面施肥的技术要点:
1、适于叶面喷施的化肥应符合以下条件:能溶于水,没 有挥发性,不含氯离子及有害成分。
2、叶面喷施的溶液浓度因肥料品种和作物种类而异。 一般大量元素肥料的溶液浓度为1%~2%。微量元素 肥料溶液浓度为0.01% ~0.1%。
作物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这个参数又 是如何确定的呢?
这个参数可以在一些专业书籍中查到, 它是指不同作物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 所需养分的吸收量。当然,同一作物的 不同品种数据可能有点差异,但仍有一 定参考价值。
肥料中养分含量
一般来说,氮肥和钾肥的养分含量固定, 不必化验。
新型的肥料品种,由于质量差别很大,一 定要通过化验来确定其养分含量,作为 计算施肥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