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搅拌和涂布工艺及异常处理

锂离子电池搅拌和涂布工艺及异常处理
锂离子电池搅拌和涂布工艺及异常处理

锂离子电池(含动力电池)搅拌和涂布工艺知识及异常处理新能源的锂离子电池发展很快,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每个工厂都在不断创新新的工艺,而这个工艺的发展速度很快,而真正核心的技术是新材料配方的应用和制作极片(涂布)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难点,而这个难点需要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总结十几年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学习。

主要内容有:

一、术语

二、正极材料

三、负极材料

四、陶瓷隔离膜材料

五、正极搅拌

六、负极搅拌

七、陶瓷隔离膜搅拌

八、正极涂布

九、负极涂布

十、陶瓷隔离膜tubu

十一、正极底涂印刷

一术语

1.1 粘度:粘度是指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分子间产生的内磨擦力的量度;单位是

mpa.s,我们测量粘度用旋转粘度计:包括一块平板和一块锥板样品粘度越大,扭矩越大。扭矩检测器内设有一个可变电容器,其动片随着锥板转动,从而改变本身的电容数值。这一电容变化反映出的扭簧扭矩即为被测样品的粘度,由仪表显示出来。

1.2 颗粒度:粒的大小。通常球体颗粒的粒度用直径表示,立方体颗粒的粒度用边长表

示。一般所说的粒度是指造粒后的二次粒子的粒度。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D50/D90/D99

1.3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颗粒的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kg或cm2/g。比表

面积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关系。

1.4 固含量:浆料中固体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1.5 透气度:严格来讲应该称为透气度或者透气量。空气透过织物(PE及PTFE等等)

的性能。以在规定的试样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表示。对于我们所做的陶瓷隔离膜,透气度越大,说明孔隙

率小。

1.6 公转:对我们搅拌来讲就是一个浆绕着另一个浆转动叫做公转

1.7 自转:是指物件自行旋转的运动,物件会沿著一条穿越身件本身的轴进行旋转,这

条轴被称为自转轴。

1.8 搅拌速度:每分钟搅拌的速度,单位是RPM

1.9 涂布重量:一般厂家是按照面密度来做,有的移50*100=500m2为单位,有的是以标

准的圆1540.25MM2的重量来做为标准单位设计和监控

1.10 压实密度:=面密度/(极片碾压后的厚度—集流体厚度) ,单位:g/cm3压实密度,

冷压后的不含基材的厚度

1.11 振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经振实后所测得的单位容积的质量,振实密度与

压实密度不成正比例关系

1.12 克容量:实际指的并不是“电池”的克容量,而是电池内部材料如:磷酸铁锂、钴酸锂、

锰酸锂、镍酸锂等等的克容量,每种材料的克容量是不相同的。其单位为:mAh/g(毫安时每克)其定义可以理解为:每克锂电材料含多少mAh(毫安时)电量。

1.13 O verhang:阳极超出阴极的长度或宽度

工艺异常处理规定

工艺异常处理规定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生产过程中偏差及异常情况处理规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对偏差及异常情况做出正确处理。 为建立各相关部门对生产异常的责任制度,以减少效率损失,提高生产力,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偏差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3.术语 本规定所指的生产异常,系指造成制造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之无效工时,亦可称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 1) 计划异常 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2) 物料异常 因物料供应不及(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3) 设备异常 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4) 品质异常 因制程中出现了品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 5) 产品异常 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或工艺异常。 6) 水电异常 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 4.职责 员工:完成任务,报告问题和异常。 组长:执行更改后的工艺,处理问题。 车间主任:执行更改后的工艺,报告生产,处理问题。 制造中心主任:监督执行,总结计划,公布成果。 现场改善专员:负责导入、组织、实施、推进异常管理。 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评审组:对目视管理做效果评估,确定改善成果,提供综合协调。 供应中心:处理供应商和本身带来的异常问题 质检中心:处理由品质部门带来的异常问题 业务部:处理由业务部带来的异常问题 仓库:处理由仓库带来的异常问题 计划部:处理由计划部门带来的异常问题 5.程序流程 1)异常发生时,发现异常的部门主管应立即通知技术部门或相关责任单位,前来研究对策,加以处理,并报告直属上级。 2)制造中心会同技术中心、责任单位采取异常的临时应急对策并加以执行,以降低异常带来的影响。 3)异常排除后,由生产部门填写《异常报告单》并转给责任单位。 4)责任单位填具异常处理的根本对策,以防止异常的重复发生,并将《异常单》反馈生产部。

锂离子电池搅拌和涂布工艺及异常处理

锂离子电池(含动力电池)搅拌和涂布工艺知识及异常处理新能源的锂离子电池发展很快,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每个工厂都在不断创新新的工艺,而这个工艺的发展速度很快,而真正核心的技术是新材料配方的应用和制作极片(涂布)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难点,而这个难点需要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总结十几年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学习。 主要内容有: 一、术语 二、正极材料 三、负极材料 四、陶瓷隔离膜材料 五、正极搅拌 六、负极搅拌 七、陶瓷隔离膜搅拌 八、正极涂布 九、负极涂布 十、陶瓷隔离膜tubu 十一、正极底涂印刷 一术语 1.1 粘度:粘度是指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分子间产生的内磨擦力的量度;单位是 mpa.s,我们测量粘度用旋转粘度计:包括一块平板和一块锥板样品粘度越大,扭矩越大。扭矩检测器内设有一个可变电容器,其动片随着锥板转动,从而改变本身的电容数值。这一电容变化反映出的扭簧扭矩即为被测样品的粘度,由仪表显示出来。 1.2 颗粒度:粒的大小。通常球体颗粒的粒度用直径表示,立方体颗粒的粒度用边长表 示。一般所说的粒度是指造粒后的二次粒子的粒度。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D50/D90/D99 1.3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颗粒的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kg或cm2/g。比表 面积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关系。 1.4 固含量:浆料中固体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1.5 透气度:严格来讲应该称为透气度或者透气量。空气透过织物(PE及PTFE等等) 的性能。以在规定的试样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表示。对于我们所做的陶瓷隔离膜,透气度越大,说明孔隙 率小。 1.6 公转:对我们搅拌来讲就是一个浆绕着另一个浆转动叫做公转 1.7 自转:是指物件自行旋转的运动,物件会沿著一条穿越身件本身的轴进行旋转,这 条轴被称为自转轴。 1.8 搅拌速度:每分钟搅拌的速度,单位是RPM 1.9 涂布重量:一般厂家是按照面密度来做,有的移50*100=500m2为单位,有的是以标 准的圆1540.25MM2的重量来做为标准单位设计和监控 1.10 压实密度:=面密度/(极片碾压后的厚度—集流体厚度) ,单位:g/cm3压实密度, 冷压后的不含基材的厚度 1.11 振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经振实后所测得的单位容积的质量,振实密度与 压实密度不成正比例关系

锂电池-极片浆料涂布工艺路线

极片浆料涂布工艺路线的选择 1、极片浆料涂布工艺路线的选择 1.1涂布方法的选择 成功解决极片浆料涂布的关键之一是选择合适的涂布方法。大约有20多种涂布方法可以用于将液体料液涂布于支持体上,而每一种技术有许多专门的配置,所以有许多种涂布型式可供选择。 在研制锂离子电池实验室研究阶段,有用刮棒、刮刀或挤压等自制简单的涂布实验装置进行极片涂布试验,只能涂布出少量样品供实验研究,效果并不太理想,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般选择涂布方法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包括:涂布的层数,湿涂层的厚度,涂布液的流变特性,要求的涂布精度,涂布支持体或基材,涂布的速度等。 如何选择适合极片浆料的涂布方法?除上述因素外,还必须结合极片涂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特点是:①双面单层涂布;②浆料湿涂层较厚(100~300μm);③浆料为非牛顿型高粘度流体;④极片涂布精度要求高,和胶片涂布精度相近;⑤涂布支持体为厚度10~20μm的铝箔和铜箔;⑥和胶片涂布速度相比,极片涂布速度不高。 我们首先从涂布层数来考虑选择涂布的技术路线。极片需要在金属箔两面都涂浆料。目前有同时在支持体两面进行涂布的技术,但如果选用同时双面涂布方法,就会使涂布后的干燥和极片传送设备变成极为复杂和难于操作。因此涂布技术路线决定选用单层涂布,另一面在干燥后再进行一次涂布。考虑到极片涂布属于厚涂层涂布。刮棒、刮刀和气刀涂布只适用于较薄涂层的涂布,不适用于极片浆料涂布。在余下的几种涂布方法中,浸涂最为简单,但其涂布厚度受涂布浆料粘度和涂布速度影响,难于进行高精度涂布。 综合考虑极片浆料涂布的各项特殊要求,挤压涂布或辊涂可供选择. 1.2条缝挤压涂布及其涂布窗口 挤压涂布技术是较为先进的技术,可以用于较高粘度流体涂布,能获得较高精度的涂层。

涂布技术及其应用

涂布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涂布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纸张和薄膜等基材的涂布及复合包装/目前.国内许多印刷包装机械企业使用涂布复合设备.其涂布种类和刮胶方式比较单一.涂布技术的应用也大受限制/本文作者将根据自己多年开发设计涂布机的具体生产实践和经验.介绍有关涂布技术及应用。 关键词:涂布类型;刮胶方式;应用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印刷包装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再加上入世以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要.都要求我国的印刷包装机械和包装工艺的质量均要有明显地提高和改善。目前.虽然在全国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印刷包装机械企业.但真正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包装机械制造企业较少.许多小型企业甚至根本没有真正的机械设计人员.实在令人担忧/特别是一些涂布复合设备的制造.大多数要求单件订做.更需要机械设计技术较强的涂布机制造企业来生产/无论那一种涂布复合设备.其关键部分就是涂布头.而涂布头采用何种涂布刮胶方式.会直接影响涂布的质量和效果/目前许多企业涂布种类和刮胶方式比较单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很有必要来探讨涂布复合设备的几种涂布刮胶方法及其应用/ 2 上胶涂布类型及应用 涂布复合设备主要应用于塑料薄膜、纸类、电化铝、布料及皮革等多种卷筒基材的上胶涂布与复合加工。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包装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涂布复合设备大致分光辊上胶涂布、网纹辊上胶涂布和热熔胶喷挤涂布三种。 2.1光辊上胶涂布 这种上胶涂布通常采用两辊转移涂布/调整其上胶辊和涂布辊之间的间隙.就可以调整涂布量的大小/整个涂布头部分的结构较为复杂.要求上胶辊、涂布辊、牵引辊及刮刀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高.成本也比较高。 由于这种涂布机主要采用高精度的光辊进行上胶涂布.涂布效果较好.涂布量大除了通过上胶辊和涂布辊之间的间隙来调整.还可通过涂布刮刀的微动调节来灵活控制.涂布精度高。目前在涂布复合设备上的应用也最广。 2.2 网纹辊上胶涂布 这种涂布设备主要采用网纹(凹眼)涂布辊来进行上胶涂布"其涂布均匀#而且涂布量比较准确(但涂布量很难调节)。用网纹辊涂布时,涂布量主要与网纹辊的凹眼深度和胶水种类的精度有关"网纹辊的凹眼深度越深,胶从凹眼中转移到基材上去的量相应也越多;反之,网纹辊网凹眼深度越浅#转移到基材上的量也相应减小。与黏度也有很大关系。胶水黏度太大和太小都不利于胶的正常转移。胶水黏度大易转移,太稀则易流淌,使上胶不均匀,易产生纵向或横向流水纹。所以,一旦涂布网纹辊和胶的种类定下来后#就很难调节其涂布量,这也是网纹涂布辊的应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2.3热熔胶喷挤涂布 这种涂布设备主要将固态型的胶经加热熔化后,由液压装量将胶经涂布模头直接喷涂在基材上。热熔胶涂布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热熔胶涂布不需要烘干设备#耗能低&热熔胶为100%的固态胶成份,不含有毒的有机溶剂。而普通的上胶涂布多采用有毒的有机溶剂(如苯等)来稀释胶,其所造成的有毒气

涂布工艺规程

安徽亚欧益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文单位传阅 技术部 生产部设备操 作人员 编制审核核准生效日期 涂布工艺规程 1、目的 提供涂布工艺规范,为了保证产品符合要求而必须执行的工艺、操作、检验要求。 2、适应范围 6000F超级电容器单体极片生产 3、职责权限 3.1技术部:负责工艺规程的制定与修改; 3.2生产部:负责按照工艺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与检验; 3.3品质部:负责工艺规范执行过程的确认与监督; 4、规程内容 涂布过程中的以整套工艺程序及其技术规定。内容包括:涂布方法、涂布前准备、涂布材料、涂布设备、涂布顺序、涂布操作、涂布工艺参数等。 涂布工艺规程是保证涂布质量的细则文件可保证涂布操作时质量的再显现。 涂布工艺参数 4.1进料的选择 进料种类:浆料铝箔 进料控制: 进料参数 浆料粘度:1700~2200cp 外观:分散均匀,无颗粒状物质 铝箔种类:涂层箔 (符合《铝箔原材料检测标准》)

4.2涂布过程参数 4.2.1温度(参考值,涂布过程中可根据烘干情况进行调整) 温区I II III IV V VI ±5℃90℃100℃105℃110℃90℃85℃ 4.2.2走带速度:3~5m/min(参考),根据涂料及烘干情况进行调整。 4.4.3涂辊/背辊(速比):背辊/涂辊(速比)=1:1.3。 4.4.4留白宽度:双边15mm±0.5mm。 4.4.5涂布面密度:1.63g/dm2(±0.02g/dm2)(烘干后不含铝箔面密度) 面密度计算方法:用0.16dm2取样器在极片上每排均匀取三个小圆极片,一共取样36个,放置高温箱中,设定温度120度,烘烤10分钟。然后取出在电子天平上称取重量并记为m1,用同样的方法测出36个小圆铝箔的重量。并记为m2.然后按公式计算出实际面密度。ρ=(m1-m2)/5760(m1和m2单位为mg) m1为36个小圆极片的总重量m2为36个小圆铝箔的总重量 5、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验收标准 外观无划痕、暗斑,皱箔,气泡现象 尺寸双边留白宽度15mm±0.5mm 涂布厚度(单面)165um±5um(含铝箔厚度)涂布厚度(双面)305um±10um(含铝箔厚度) 面密度 1.63g/dm2(±0.02g/dm2)

涂布培训资料

涂布(拉浆)培训资料 一、电池及涂布工序的简单介绍: 1.电池的定义: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什么是锂离子蓄电池? 是指以锂离子为反应活性物质的可充式电池,当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后能够再充电,以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3.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电极反应如下: 正极:LiCoO 2Li1-x CoO 2 + xLi+ + x e- 负极:6C+ xLi++ x e-Li x C6 总的反应:LiCoO2+6C Li1-X CoO2+LiXC6 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均采用可供锂离子(Li+)自由脱嵌的活性物质,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进入溶液(电解液)转到负极中去,放电时锂离子又从负极进入溶液转入正极,锂离子进入电极的过程叫做嵌入,从电极出来的过程叫做脱嵌。 4.锂离子蓄电池的优点: a. 电压高(3.6V); b. 体积小; c. 比容量高; d. 使用寿命长(500~1000次) e. 安全性能好 f. 无记忆效应 g. 无污染(不含重金属如:镉、汞,对环境无污染,属绿色环保电池); h. 自放电率低(月自放电5~8%) 5.涂布工序:从配料工序接收浆料,并把浆料均匀的分布在集流体上,烘干成极片,将极片标识转到 下一工序。 6.电池的“三防”:防油、防水、防尘。 7.正、负极片拉浆的三个基本参数:温度、速度、敷料量。 8.如何控制极片的敷料量? 根据正负极浆料的固含量、比重调节拉浆机机头刀具间隙,控制拉浆的厚度,以达到控制。 9.如何头判定拉浆过程中极片的质量好坏。 极片表面平整、光滑、敷料均匀、附着力好、干燥,不脱料、不掉料、缺料、无积尘、无划痕、无气泡的极片为好的极片,有缺陷的为不好的极片。 二、涂布工序及应掌握的简单的品质知识: 1.品质的理念:品质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2.合格品:是一种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的;能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下一道工序就是我们的客户) 3.制程检验控制: ①自检,首检,互检 ②巡检 ③专检 ④批检 首检的时间:①每班生产前②工艺变更③设备维修后④更换型号⑤更换原材料 10.品质不良的原因:

常见的三种精密涂布方式

常见的三种精密涂布方式 微型凹版涂布: 涂布辊为网纹辊,直径一般在Φ20mm-Φ50mm之间,所以称为微型凹版涂布,它是一种方向、接触式的涂布方式、即微型涂布辊的旋转方向与料膜的走料方向相反,料膜没有被压辊加压在涂布辊上。传统的凹版涂布方式,不论是直接涂布还是反向涂布,一般都有背压橡胶辊,和与橡胶直径大致相同的网纹辊。由于料膜被压在橡胶辊和网纹辊之间,很有可能在涂布面出现皱纹、裂缝等缺陷,两辊合压接触点由于机械、气压等因素从而对涂布质量产生影响。 而微型凹版涂布是接触式涂布,接触式涂布意味着没有背压橡胶辊,因此,由于背压辊加压产生的一些潜在不利因素就被消除。 优点:1.可以将很薄的涂层涂到很薄的材料上。由于无背压辊,在涂布面没有胶印、褶皱等缺陷。 2.由于没有背压辊,料膜的边缘部也可涂上胶,而不用担心胶液涂到背压辊上而 影响涂布。 3.由于刮刀轻接触网纹辊,刮刀和网辊的磨损都非常小。 4.微凹辊直径小、重量轻,涂布不同涂布量,更换微凹辊比较方便。 5.反向涂布可以获得比较平整的涂布,涂布量均匀分布。 缺点:1.微型凹版涂布的蓄胶槽在涂布时胶液需保持溢满的状态,微凹辊只与溢出来的液相接触,故而无法将蓄胶槽里的胶液完全充分利用,且无法回收利用,因此 造成一定量的浪费,胶液浪费量约为10KG左右。 2.微凹辊若使用完清洗不干净,则容易造成微凹辊生锈,且除锈困难。 3.由于涂布时,在蓄胶槽的胶液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因此涂布时空气中的灰尘及 颗粒物容易掉落进蓄胶槽里,对涂布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微型凹版涂布的供胶系统比较复杂,清洗以及拆卸比较困难,常常需要1-2个 小时的时间。 微型凹版涂布应用案例:

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目的 为了有效追踪工艺异常问题的根本原因,明确各关联部门的权责,提高异常事故处理效率,减少投诉; 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龙旗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主板项目; 定义 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 SMT工艺异常:因SMT设备(程序)参数的技术性缺失、原材料(主料、辅料)不良、设计错误等因素影响,导致工艺控制失效使得生产效率无法达到预定目标,使产品品质超出IPC允收标准的所有事件均称之为SMT工艺异常; 职责 工程部:分析工艺异常原因,判定异常事故的性质,提供改善建议; 研发事业部:解释设计原则,修正设计方案; 质量保证部:提供质量数据报告,反馈投诉处理意见,划分责任归属; 质量策划部:跟踪各阶段问题的及时关闭和阶段控制,对于工艺问题,结合工程分析和风险评估,协助推动研发改善; 售后服务部:反馈客户信息,调查、追踪客户端产品状态; 项目管理部:总体协调和督促项目组成员推动问题点的解决,保障项目进度; 内容 1.可制造性设计导致工艺异常的处理流程 1.1.如发现可制造性设计导致的工艺异常,由外协厂汇总问题点并输出试产报告,由驻厂NPI将试产报告发给项目组。针对《试产报告》中反馈的可制造性设计问题,由工程确认是否改版并提供分析评估意见给研发; 1.1.1.若研发对工程的分析意见无异议,则由研发执行改版,质量策划跟踪改版进度,工程负责改版确认; 1.1. 2.若工程的分析意见与研发设计要求有争议,则由项目经理和质量策划评估、解决; 2.生产过程中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2.1.当生产中发现工艺异常时,需龙旗驻厂NPI及时进行产线状态确认,驻厂PQE及时提供《外协厂异常问题反馈单》,工程根据《外协厂异常问题反馈单》负责判断、确认并提供改善建议,PQE根据异常风险等级决定是否维持生产或停线; 2.2.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异常分类及处理 2.2.1.来料不良导致工艺异常的处理 2.2.1.1.来料不良信息反馈 2.2.1.1.1.来料不良导致的工艺异常事故,由龙旗驻厂PQE负责来料异常的信息反馈,并通知SQE联系供应商至产线配合改善; 2.2.1.2.来料不良原因分析 2.2.1.2.1.驻厂PQE主导外协厂、供应商至产线分析,并提供分析结果; 2.2.1.2.1.1.若外协厂与供应商意见一致,确认了双方认可的分析结果,再由工程根据双方的分析结果给出风险评估意见,并提供给PQE参考,由PQE决定是否换料或克服生产; 2.2.1.2.1.2.若外协厂与供应商意见分歧,未达成双方认可的分析结果,则由工程根据异常反馈信息作出判断分析,并将分析意见提供给PQE参考,由PQE协调SQE解决; 2.2.2.加工技术资料缺失导致工艺异常的处理 2.2.2.1.Gerber资料内容缺失的处理 2.2.2.1.1.驻厂NPI以邮件形式通知项目组,SMT工艺工程师进行确认,若情况属实,由研发负责文件升级并给到外协厂,NPI负责跟踪直至问题关闭; 2.2.2.2.《工艺控制事项》内容缺失的处理 2.2.2.2.1.由上海NPI负责文件升级并给到外协厂,驻厂NPI督导外协厂根据升级文件调整工艺维持生产; 2.2. 3.SMT设备(程序)问题导致工艺异常的处理 2.2. 3.1.设备性能衰减导致工艺异常的处理 2.2. 3.1.1.当外协厂SMT设备在固定周期内未进行充分的保养、升级换代等原因使性能衰减,导致工艺异常事故,则需工程介入对设备性能进行评估,并责成外协厂按照设备出厂的固有参数进行改造,再进行设备性能指标(CPK)确认,以满足龙旗产品的工艺能力为前提条件; 2.2. 3.2.设备突发性故障导致工艺异常的处理 2.2. 3.2.1.生产过程中设备突发性故障造成的工艺异常,由外协厂内部控制; 2.2. 3.3.贴片程序错误导致工艺异常的处理

TFT-LCD光学膜介绍

一、光学薄膜简介 1、光学薄膜的定义 光学薄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精密及光学设备、显示器设备到日常生活中的光学薄膜应用;比方说,平时戴的眼镜、数码相机、各式家电用品,或者是钞票上的防伪技术,皆能被称之为光学薄膜技术应用之延伸。倘若没有光学薄膜技术作为发展基础,近代光电、通讯或是镭射技术将无法有所进展,这也显示出光学薄膜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性。 光学薄膜系指在光学元件或独立基板上,制镀上或涂布一层或多层介电质膜或金属膜或这两类膜的组合,以改变光波之传递特性,包括光的透射、反射、吸收、散射、偏振及相位改变。故经由适当设计可以调变不同波段元件表面之穿透率及反射率,亦可以使不同偏振平面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 一般来说,光学薄膜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的生产工艺。所谓的干式就是没有液体出现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例如真空蒸镀是在一真空环境中,以电能加热固体原物料,经升华成气体后附着在一个固体基材的表面上,完成涂布加工。日常生活中所看到装饰用的金色、银色或具金属质感的包装膜,就是以干式涂布方式制造的产品。但是在实际量产的考虑下,干式涂布运用的范围小于湿式涂布。湿式涂布一般的做法是把具有各种功能的成分混合成液态涂料,以不同的加工方式涂布在基材上,然后使液态涂料干燥固化做成产品。在本文中仅讨论湿式涂布技术的光学薄膜产业。 2、光学薄膜种类 光学薄膜根据其用途分类、特性与应用可分为:反射膜、增透膜/减反射膜、滤光片、偏光片/偏光膜、补偿膜/相位差板、配向膜、扩散膜/片、增亮膜/棱镜片/聚光片、遮光膜/黑白胶等。相关衍生的种类有光学级保护膜、窗膜等。 2.1、反射膜 反射膜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金属反射膜,一类是全电介质反射膜。此外,还有将两者结合的金属电介质反射膜,功能是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 一般金属都具有较大的消光系数。当光束由空气入射到金属表面时,进入金属内的光振幅迅速衰减,使得进入金属内部的光能相应减少,而反射光能增加。消光系数越大,光振幅衰减越迅速,进入金属内部的光能越少,反射率越高。人们总是选择消光系数较大,光学性质较稳定的金属作为金属膜材料。在紫外区常用的金属薄材料是铝,在可见光区常用铝和银,在红外区常用金、银和铜,此外,铬和铂也常作一些特种薄膜的膜料。由于铝、银、铜等材料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而降低性能,所以必须用电介质膜加以保护。常用的保护膜材料有一氧化硅、氟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 金属反射膜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工作的波长范围宽;缺点是光损大,反射率不可能很高。为了使金属反射膜的反射率进一步提高,可以在膜的外侧加镀几层一定厚度的电介质层,组成金属电介质反射膜。需要指出的是,金属电介质射膜增加了某一波长(或者某一波

涂布瓦楞纸技术

用涂布工艺实现瓦楞纸箱的特殊功能
经过涂布后的整卷原纸再按常规方式, 在瓦楞纸板流水线上与里纸、 瓦楞纸等复合成瓦楞 纸板,采用这种瓦楞纸板加工而成的瓦楞纸箱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目前,笔者公司成功开 发并进入市场商品化的功能性瓦楞纸箱主要有以下几种,在此与大家分享。
涂布工艺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项瓦楞纸箱加工新技术, 需要在专用的涂布机上 进行。几年前,我公司从美国进口了一台 MRC-1000 型涂布机,幅宽为 2.8m,涂布速度为 250m/min, 采用辊式定量精密涂布技术, 配有 7 组粗细不等的涂布辊, 涂布量可在 8~24g/m2 之间任意选择。与涂布机配套的全自动涂布流水线是从日本进口的,型号为 OZONE,整机长 36m,装有多组压力滚轮,利用蒸汽快速烘干,温度可控制在 165~175℃之间。 涂布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先在整卷原纸的表面定量涂布所需的特种涂料, 经过几组可 调压力的滚轮挤压,将涂料压入原纸表层,同时利用高温将涂料瞬间烘干,此时,涂料中的 水分被蒸发,涂料中的有效成分被原纸吸收,在原纸的浅表层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物理层(如 图 1 所示)。该物理层可有效改变原纸表面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经过涂布后的整卷原纸再按常规方式, 在瓦楞纸板流水线上与里纸、 瓦楞纸等复合成瓦 楞纸板,采用这种瓦楞纸板加工而成的瓦楞纸箱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目前,我公司成功开 发并进入市场商品化的功能性瓦楞纸箱主要有以下几种,在此与大家分享。 防水瓦楞纸箱 在瓦楞纸箱表面进行防潮防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 但涂布加工无疑是最为经济、 高效的 方法之一。在瓦楞纸箱表面涂布丙烯酸类涂料(食品级)后,能达到 R10 的最高防水标准,表 面吸水性仅为 2.65g/m2,可作容器盛水使用(如图 2 所示)。目前,防水瓦楞纸箱已广泛应 用于冷冻产品、医疗产品及电商冷链产品等的包装。
防锈瓦楞纸箱

涂布纸介绍和造纸工艺总结

涂布纸(coated paper)是在原纸上涂上一层涂料(coating color),使纸张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及印刷性能等。其主要用途有:印刷杂志、书籍等出版用纸和商标、包装、商品目录等印刷用纸,两者的比例约为1:3。涂布纸大至可分为:铜版纸、涂布纸、轻量涂布纸,除此之外还有烙光涂布纸等特殊涂布纸原纸(Base paper) 涂布纸的制造,简单的说是指在原纸之上涂上涂料,经过干燥后再用压光机使得它的表面平滑化,因此原纸与涂料是左右涂布纸品质的重要因素。以一个涂布量为20g/m2的涂布层为例,假设涂料的干比重为1.5,则涂布层之厚度仅约0.0013公分,在如此薄的厚度下,原纸的品质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假使涂布的速度慢时,因为吸水后的原纸纸匹,到达干燥部门不能失去强度,所以必须适度的上胶与保持湿纸的强度。反过来说涂布速度快时,则纸张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来抵抗高速涂布所带来的机械力,同时均一的吸水性也是非常的重要。除此之外,涂布用原纸还必须具备下列的性质:尺寸安定性好,不会因水分变化而有太大变化。对涂料的吸附性强。原纸必须不会弯曲,否则会引起涂料条痕而导致纸张断裂。不可有皱纹、破洞等瑕疵。涂布加工时,纸卷必须卷紧,以免发生断纸。原纸性质中会影响涂布主要有:均一性、平滑度、表面吸收性、表面强度、表面情形、化学适性、两面性及纸面光学性等,因此,一张纸的好坏,在于原纸的状况好坏与否。

涂料(Coating color) 涂料配制是制造涂布纸最基本的技术,对产品用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所以涂料须满足涂布作业的操作性及印刷适性等,并按这些条件进行设计制造;即涂料的设计与生产何种涂布纸有关。以数量来看,仍以普通涂布纸为主,但以技术层次而言,则希望拥有铜版纸类的技术。不同产品应使用其相对应的涂料、涂布方法和涂布机。虽然各种类必须达到规定的品质指针,但是最重要的是获得客户的肯定。纸张涂布用的涂料种类很多,而其中较为普遍应用的是水基性涂料。水基性(Water base)涂料的组成大致上可分成四类:颜料、接着剂、添加助剂及水。这四类成份的组合与涂布后纸张的品质息息相关。利用下表一,列出涂料的成份对品质的影响。 颜料 颜料有白土(白色黏土)、碳酸钙、沙丁白、氢氧化铝、二氧化钛和塑料颜料等。 1.白土.白土从成份上分类有:高岭土类、叶石类(pyrophyllite)、云母类(cericite)等。高岭土又进一步细分为:高岭土、多水高岭土等,这些白土都已经被商品化生产但是,现在涂布纸用白土中,基本上把高岭石类都称为高岭土,也就成为涂布用白土的代名词。高岭土颗粒呈六角板状,粒径为0.3-3微米。这些微粒的纵横比、粒径直接影响涂布纸类颜料的品质,目前涂布纸颜料多用高岭土,因为它能赋予涂布纸较高的白纸光

常见微型凹版精密涂布方式

常见微型凹版的精密涂布方式 微型凹版涂布: 涂布辊为网纹辊,直径一般在Φ20mm-Φ50mm之间,所以称为微型凹版涂布,它是一种方向、接触式的涂布方式、即微型涂布辊的旋转方向与料膜的走料方向相反,料膜没有被压辊加压在涂布辊上。传统的凹版涂布方式,不论是直接涂布还是反向涂布,一般都有背压橡胶辊,和与橡胶直径大致相同的网纹辊。由于料膜被压在橡胶辊和网纹辊之间,很有可能在涂布面出现皱纹、裂缝等缺陷,两辊合压接触点由于机械、气压等因素从而对涂布质量产生影响。 而微型凹版涂布是接触式涂布,接触式涂布意味着没有背压橡胶辊,因此,由于背压辊加压产生的一些潜在不利因素就被消除。 优点:1.可以将很薄的涂层涂到很薄的材料上。由于无背压辊,在涂布面没有胶印、褶皱等缺陷。 2.由于没有背压辊,料膜的边缘部也可涂上胶,而不用担心胶液涂到背压辊上而 影响涂布。 3.由于刮刀轻接触网纹辊,刮刀和网辊的磨损都非常小。 4.微凹辊直径小、重量轻,涂布不同涂布量,更换微凹辊比较方便。 5.反向涂布可以获得比较平整的涂布,涂布量均匀分布。 缺点:1.微型凹版涂布的蓄胶槽在涂布时胶液需保持溢满的状态,微凹辊只与溢出来的液相接触,故而无法将蓄胶槽里的胶液完全充分利用,且无法回收利用,因此 造成一定量的浪费,胶液浪费量约为10KG左右。 2.微凹辊若使用完清洗不干净,则容易造成微凹辊生锈,且除锈困难。 3.由于涂布时,在蓄胶槽的胶液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因此涂布时空气中的灰尘及 颗粒物容易掉落进蓄胶槽里,对涂布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微型凹版涂布的供胶系统比较复杂,清洗以及拆卸比较困难,常常需要1-2个 小时的时间。 微型凹版涂布应用案例:

工艺异常处理

1.9月1号扩散炉不稳定,有个角的方块电阻在36-37之间,偏低,经过调试已经稳定。对于绒面出现的花片问题,由于出现的是少数片为花片,因此做继续传下道的处理。 2.9月3号,白班留下10单功率较低难烧的片子,在旧烧结炉上寻找最佳条件进行烧结,以使功率较好。对于换了加热管的绒面槽造成做片发白,处理意见是暂时停止该槽做绒面,只做加热水用加热。 3.9月6号PE3号管氨气流量在做淀积时异常,立刻把工艺步骤跳到抽空,该管片子颜色不正常,后调到手动模式,发现压力正常,判断为机器问题,同时将该管做出颜色不正常的片子继续补做剩余时间,出来后效果良好。 4.9月7号,阳森德的片子出现倒角不齐的情况,经检查可以把同一角度的片子放一起,再调节网版相关系数,这样可以保证较快的印刷完这单片子。当晚出现停电现象,造成PE 做工艺时氨气被停,该管片子无法补做,返回清洗处洗掉薄膜。 5.9月8号,2号刻蚀机不稳定,辉光颜色黯淡,已经交给晚班陈煜辉处理。夜班出现频繁损坏印刷栅线网版,原因正在调查。凯盛的片子有几片出现边角上做不处绒面,判断为是片源问题,交由质检部处理,建议退回仓库。 6.9月8号,扩散炉方块电阻不太均与,经调试,基本在38-42之间。PE出现压力异常,换成手动模式后正常,可以继续做

片子,怀疑是机器问题。 7.9月10号,对于8号网版损坏频繁,经调节,将高度降到最低后回复正常水平。PE出现白膜(非应力片),已经传给清洗处洗掉薄膜重做PE。对于当天出现的凯盛的片源出现烧结的功率不稳定现象,经过与质检部了解,判断是片源问题。 8.刻蚀机石英罩清洗后做工艺时已经正常,同时扩散炉经过这段时间的调节已经稳定。清洗绒面处有少量的轻微发白片和花片,由于显微镜已坏,无法判断具体原因,只能继续传下道工序。 9.9月11号,PE1号管原来是做工艺必须抽到1时才能正常工艺,而今天出现了真空抽到1后做淀积时压力异常,机器问题。另外PE1号管经统计做出的功率要比其他的管子要低,因此正在调试和统计,并且以警方暂时的停了下来。 10.9月15号白班留下5单功率异常,难烧的片子,在旧烧结炉上已经寻找最佳条件烧结完毕。晚班烧结出来的功率不稳定,经检验,扩散刻蚀均正常。PE1号管仍在调试。 11.9月16号,应力片做完PE后出现色重,重洗重做后,挑选较好的留下道,其余的建议退仓库。换了加热管绒面做出的有发白情况,用碱水煮过绒面槽后再做绒面已正常。另外换过片源后出现了花片,而且出现了手指印,正在调查原因。 12.9月17号,PE一单应力片有13张颜色异常,因为边缘翘起无法镀膜造成颜色异常,建议退仓库。下午做出的片子有

印刷特殊工艺介绍大集合

——引言 印刷是一个技术与多种工艺参与的过程,每种工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对于提高印品质量、扩大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需要设计师们通过实践深入了解。 在印刷设计中,习惯上将以压力原理为基础的平、图、凹三种印刷以外的其它印刷表现形式成为特种工艺,常见的主要有烫箔、上光、起凸、压凹、模切等。 工艺应用的不同会营造出不同的效果,这些加工在提升设计作品创意和艺术价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其作品质感上产生鲜明的对比,更加富有表现力,个性独特。例如烫箔能够增加视觉上的冲击力;上光能带来明亮的光感效果;模切工艺的应用使作品的结构丰富有层次,增加阅读方面的趣味感,增强互动性;用上起凸、压凹则可以带给读者一种触觉上的体验。 下面来介绍一些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UV印刷是通过一种特殊材料印刷,再紫外线照射烘干工艺将印刷品表面的图案文字附着一层固态透明胶状物质,达到一种凹凸并有光泽的效果,一般用于高档包装和书籍制作。 UV印刷的是一种常用的包装印刷工艺,效果接近腹膜,过油,凸字等效果. 适用于精致印刷品,比如彩盒要求要突出产品或者其他的部分,采用整体表面覆亚膜。然后再用丝印对需要亮的地方局部UV一次。这样看起来比较高档。也会有立体感。还有的采用激凸,这样看起来立体感比较强,摸起来有手感。根据

产品上光的需要,对商标、包装印刷品需要突出的部位进行局部上光涂布。局部上光产品有光泽与无光泽部分的反差很大。风格独特,能产生独到的艺术效果。另外,一些包装盒采用局部UV上光时可将糊口预留出来,为糊盒采用普通黏合剂创造条件。 烫金:学名电化铝烫印,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一定的压力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互相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转印到被烫印刷品的表面。 近年来,跟着人们对商品包装外观式样以及质量要求的进步,印刷技术、包装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印后加工技术更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而电化铝烫印作为印后加工的一部门,这几年中的变化更是巨大。新技术、新工艺及多种技术结合使用的不断泛起,使包装印刷品经烫印后在光泽度、立体感、金属感、防伪机能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立体烫印技术,使商品的包装显得高档精美、富丽堂皇且富有个性。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贺卡、书签、商标、烟酒包装及各种高档包装盒上。 烫金及立体烫金 凹凸压印又称压凸纹印刷,是印刷品表面装饰加工中一种特殊的加工技术,它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印刷品基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压印的各种凸状图文和花纹,显示出深浅不同的纹样,具有明显的浮雕感,增强了印刷品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凹凸压印是浮雕艺术在印刷上的移植和运用,其印版类似于我国木版水印使用的拱花方法。印刷时,不使用油墨而是直接利用印刷机的压力进行压印,操作方法与一般凸版印刷相同,但压力要大一些。如果质量要求高,或纸张比较厚、硬度比较大,也可以采用热压,

涂布工艺的操作流程说明书

涂布工艺地操作流程说明书 一、涂布地作用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将成卷地基材,铜箔、铝箔涂上一层特定功能地浆料.保证极片表面平整、光滑、敷料均匀、附着力好,干燥、不脱料、不掉料、无积尘、无气泡并烘干收卷. 二、涂布材料设备、工具: 正极浆料、负极浆料、铝箔、铜箔、铝箔胶带(用来连接接头)、双面胶(连接引带)、牵引带(废地铜铝箔材)、酒精(用来擦洗辊面)、抹布、压缩空气、涂布塞规(用来清除划痕)、千分尺(用来测量厚度)、天平称(称重,测密度)、刀片、物料盒、直尺、细针、刮片. 三、涂布地操作流程 、工作人员配戴好劳保用品. 、检查刮刀、测试辊、导辊、背辊是否擦拭干净. 、在停机状态下穿好牵引带. 、打开总电源、伺服电机、干燥风机等开关. 、把正负极地空箔材料固定安放好并牵引至烘箱,让其与牵引带连接好. 、装好料槽、挡板,将筛选好地浆料倒入料斗之中,并放满浆料. 、在控制器上按下表设定好涂布温度、速度、速比

及涂布张力 、在控制界面设定好涂布工作方式,并按工艺要求 调节好各项参数. 、涂布时,先按两次“测试”,再按“涂布”.测试 时,一般先涂—段牵引到烘箱将其烘干. 、试片后倒带至机头,检测极片地密度、涂长、涂 宽、间隙和厚度等相关参数.如若不符合工艺要求则修改至符合工艺标准为止.、试好片后开始涂布,在涂布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极 片上是否有颗粒、表面是否有划痕、气泡、露痕等现象. 、第一面涂完后,应按工艺要求调整参数,待温度 稳定后再开始涂第二面. 、涂布中,要随时测量第一面和第二面地密度、涂 长和间隙并做好记录. 、在停止涂布时,先按“涂布控制停”,同时打开 温度(℃) 速度 速比 涂布张力 一区 二区 三区 四区 五区 六区 正极单面 . . . 正极双面 . . . 负极单面 . . . 负极双面 . . .

干货锂电池极片挤压涂布常见缺陷

干货|锂电池极片挤压涂布常见缺陷目前,电动车、储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作为公认的理想储能元件,动力锂电池也得到高度关注。 涂布机是动力锂电池极片的生产关键工艺设备。目前,锂电池极片涂布工艺主要有刮刀式、辊涂转移式和狭缝挤压式等。我在工作过程中,这三种涂布方式都接触过。一般实验室设备采用刮刀式,3C电池采用辊涂转移式,而动力电池多采用狭缝挤压式。 刮刀涂布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箔基材经过涂布辊并直接与浆料料槽接触,过量的浆料涂在箔基材上,在基材通过涂辊与刮刀之间时,刮刀与基材之间的间隙决定了涂层厚度,同时将多余的浆料刮掉回流,并由此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刮刀类型主要逗号刮刀。逗号刮刀是涂布头中的关键部件之一,一般在圆辊表面沿母线加工成形似逗号的刃口,这种刮刀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易于控制涂布量和涂布精度,适用于高固含量和高黏度的浆料。

图1 逗号刮刀涂布示意图 辊涂转移式 涂辊转动带动浆料,通过逗号刮刀间隙来调节浆料转移量,并利用背辊和涂辊的转动将浆料转移到基材上,工艺过程如图2所示。辊涂转移涂布包含两个基本过程:(1)涂布辊转动带动浆料通过计量辊间隙,形成一定厚度的浆料层;(2)一定厚度的浆料层通过方向相对的涂辊与背辊转动转移浆料到箔材上形成涂层。

图2 辊涂刮刀转移涂布工艺示意图 狭缝挤压涂布 作为一种精密的湿式涂布技术,如图3所示,工作原理为涂布液在一定压力一定流量下沿着涂布模具的缝隙挤压喷出而转移到基材上。相比其它涂布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如涂布速度快、精度高、湿厚均匀;涂布系统封闭,在涂布过程中能防止污染物进入,浆料利用率高、能够保持浆料性质稳定,可同时进行多层涂布。并能适应不同浆料粘度和固含量范围,与转移式涂布工艺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涂布常见性问题解决方法

?在谈关于锂电池涂布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之前,先说说个人对锂电池的一些想法,关于锂电池这个行业,说的有点广阔了,就说说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和想法吧!在这个锂电池行业做了快4年了,这是一段不停学习不停钻研的时间,这期间我学习了很多关于锂电池的相关知识,从一个门外汉慢慢摸索算是初窥门径了,因为部门原因很多东西我是不能研究的很深,只能懂些皮毛,在我看来锂电池的研发和制作甚至一些关键的岗位技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难得是不肯去学不肯去钻研不愿意去了解的人,总是以为自己懂得已经够多,还有就是一些所谓的关键技术的保密性,其实只要研究一下也会懂些皮毛,但是我觉得对于需要盈利的公司来说有这些就已经做够了,因为做的电池就像生物上的杂交育种一样,是一种材料不断更替不断变化相互组合而实现与理论值最接近的一个过程,但是如何提高理论值却是与锂电池制造行业的相关材料供应商的专业饭,只有材料性能提高了,电池的理论性能才会真正提高,所谓的电池研发就是根据对客户的需求来改变电池的形状及性能,说到这里很多做技术或者职场老人肯定要批斗我这黄毛小二的肤浅,不懂什么是电池的真正内涵,我重申以上观点只是我一个刚刚对电池有点了解的人的观点,电池制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以及研发肯定是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基础才能做好,所以大家不要气氛。从事电池这一行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藏起来,一般人从不会去传授所谓的技术,个人觉得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假想我们要是把自己会的都无偿的与周边的人共享然后集思广益是不是能将电池做的更好?就为了保住自己所谓饭碗,导致我们这个制造行业的平均水准难以提升,所以我个人很不赞成的这种做法,现在就将我自己对涂布这一块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不算是什么泄密,在作出总结之前我想知道在你们工厂的涂布新进人员要多长时间能够真正的掌握,并成为业内人士所谓的熟练涂布手甚至所谓的涂布工程师呢?我的答案是最多3个月,因为我把常见的问题做了总结并在他学的过程中就已经教会他如何处理。? ?? ? 现总结如下主要是逗号刮刀式的涂布机(比较老了)至于转移式和喷涂式也可以借鉴部分内容,原理是相通的:1.面密度不稳定 正对这个问题也是困惑了我好久,因为原因是在太多,要一一排除,先简单总结几点与大家分享: a.涂布刮刀限位上有异物;? ? b.开机或刀表画面上调刀参数未回零或未运行;?? c.钢棍与背辊夹得太紧; d.速比参数过大;?? e.挡边挡板与钢棍挤压过紧导致钢棍发烫??; f.浆料发烫;??i.气压不稳定??;j.排风量大小等。影响的因素很多,需要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调试 2.间隙涂布头尾不稳定——a.头尾厚度与标准不符合,设置头尾速比参数及长度;b.头尾喇叭口,设置钢棍背辊距离及弹间隙距离;c.拖尾—调节尾部厚度及进给值必要时可开启间涂变速;d.背辊变形 3.裂边---调节温度和速度以及测试固含量及速度 4.收卷不齐——调节系统张力(收放卷) 5.含水量超标---调节速度和温度以及测试浆料固含量,车间环境 6.鼓边——很多人遇到过分析原因:a.材料的粒径过小浆料粘度过低,b.调节刮刀方向??c.调节刮刀中心扭矩螺丝??d.调节温度和排风系统??e.在挡板两侧垫一层PE带 7.黑点聚团漏箔-——主要针对负极,这个是比较有争论的话题@清风对此专门开贴研究对此我只提供自己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分析a.为cmc在分散的过程中气泡未完全排除;b.原材料石墨表面有异物(微观结构)产生非亲水的化学键??c.铜箔表面有异物及生产过程空气中的灰尘;改良方案:a.先将CMC与去离子水混合分散抽真空一定时间后静置较长时间,会有很大改善b.更换材料石墨有改善 ? ?? ? 其实很多很多的细节只要去留心观察和注意学好涂布并不难,以上说的比较笼统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和现象做对比,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正对每一个现象进行解剖分析,最

超详细PCB生产制程工艺介绍

PCB生产制程工艺介绍 中试部杨欣

内容目录 SUPCON 前言 名词介绍 主要工艺路线介绍 DFM可制造性设计 DFM设计准则的说明

前言 SUPCON 一般企业的状况,产品移交生产后,产品加工的自动化程 度极低,生产过程大量依赖于手工焊接,难以大批量量产。 同时生产出的产品经常出现问题,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资 源对生产出的新产品进行维修。 生产人员抱怨研发人员能力不足,设计的产品可生产性太 差;研发人员则觉得自己都把产品设计好了,样机调试也通 过了,为什么还是生产不好,完全是生产部门的水平不行。 问题关键在于研发人员不了解产品加工生产的要求;而生 产人员往往又无法将这种要求很好的传递给研发。

前言 SUPCON 一个公司的产品可靠性问题中,生产工艺的问题往往占一半以上。 显性:直接导致产品故障 隐性:导致产品损伤,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生产的一次直通率是衡量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明确一点,产品能设计出来,并不代表产品就一定能 大批量生产出来。

内容目录 SUPCON 前言 名词介绍 主要工艺路线介绍 DFM可制造性设计 DFM设计准则的说明

SUPCON 常用名词介绍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DFT Design For Testability Design For Reliability DFM D esign F or M anufacturability 可制造性设计,指针对PCB 的可生产性需求而进行的设计。其目的在于减少PCB 板卡的加工难度,使产品符合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并减少量产时所出现的问题。DFT D esign F or T estability 可测试设计DFR D esign F or R eliability 可靠性设计DFA DFV D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