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合集下载

黄庭坚生平个人简

黄庭坚生平个人简

黄庭坚生平个人简历黄庭坚是北宋诗人、书法家。

下面是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庭坚生平个人简历”,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黄庭坚生平个人简历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

北宋诗人,书法家。

修水县人。

其父黄庶(字亚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

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因此黄庶非常喜爱这个孩子。

舅父有时亦来黄家,随便从书架上取书一本查问庭坚,他能对答如流。

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嘉佑三年(1058年),其父黄庶在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任上逝世。

由于家境不太富裕,黄庭坚才十五岁,遂跟着舅父李常到淮南游学。

嘉佑六年,他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认识诗人孙觉(字莘老)。

孙觉推崇杜甫,认为杜甫《北征》诗胜过韩愈《南山》诗。

而另一诗人王平甫却认为:《南山》诗比《北征》诗好。

两人反复争论,都不能说服对方。

时值黄庭坚在座,两位老人征求他的意见,他回道:“若论工巧,《北征》不及《南山》。

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

“(范温《潜溪诗眼》)当时庭坚仅十七岁,而他一席之言,使两位前辈心服口服,结束一场争论。

从此,孙觉非常赞美这位聪颖少年,后来就把自已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他。

嘉佑八年,黄庭坚首次参加省试,当时传说他中了解元,住在一起的考生设宴庆贺。

正在饮酒间,忽然有一仆人闯了进来告诉大家:这里有三个人考中了,而他不在其内。

席上落第者纷纷散去,而庭坚仍若无其事,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的神色。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再次参加省试。

诗题是《野无遗贤》,主考李洵看到他试卷中的“渭水空藏月,传岩深锁烟”,不禁拍案叫好。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深沉、意境深远而著称。

以下是黄庭坚比较出名的十首诗词:
《寄黄几复》:此诗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黄几复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

《登快阁》:此诗以登高远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胸怀壮志、豁达开朗的情怀。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此词以滁州的山水为背景,描绘了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水调歌头·游览》:此词以游览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此诗以雨中登楼远眺为主题,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鄂州南楼书事》:此诗以鄂州南楼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牧童诗》:此诗以牧童为主题,描绘了牧童的天真烂漫和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清平乐·春归何处》:此词以春归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此词以宜州梅花为背景,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念奴娇·断虹霁雨》:此词以雨后彩虹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十首诗词都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可以查阅相关的文学资料或鉴赏评论。

历史上黄庭坚是谁

历史上黄庭坚是谁

历史上黄庭坚是谁黄庭坚的书法不拘一格、自创一体,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流传至今依然是传世之作,是历史著名的书法宋四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黄庭坚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黄庭坚的简介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

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

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庭坚笃信佛教,亦慕道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

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

黄庭坚的生平简介黄庭坚幼年时期便聪慧过人,诗词文章读过几遍就能够背诵,他的舅舅李常去到他家,曾取书架上的书考他,结果没有他不知道的,七岁就能作诗。

公元1067年,黄庭坚考中了进士,后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其文章最为优秀,因此担任国子监教授,苏轼看到他的诗文都颇为欣赏。

公元1085年,黄庭坚被召入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哲宗即位后任他为《神宗实录》检讨官,书成后被提为起居舍人,却遭母丧,丧期满后回朝任职,却因《神宗实录》被贬。

后于公元1105年,在永州去世,终年六十岁。

虽然黄庭坚晚年仕途坎坷,但作为江西诗派开派宗师,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说法对该诗派的成员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黄庭坚还很擅长书法,在行书、草书、楷书上都颇有成就。

他的著名作品有散文《书幽芳亭》、《答洪驹父书》等,诗词《晚楼闲坐》、《清明》、《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等,书法《松风阁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

黄庭坚的小故事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弟子,两个人关系很好,经常坐在一起聊天。

苏轼的家乡在眉山,他经常炫耀自己的家乡风景秀丽,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简介
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中国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调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尉知太和县(今江 西泰和)。元丰八年(1085年)庭坚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哲宗时元 祐八年(1093年),黄庭坚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1094年),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 (今湖北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同年底,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 安 置 在 黔 州 ( 今 重 庆 市 彭 水 县 ) 。 元 符 三 年 ( 11 0 0 年 ) , 监 鄂 州 税 、 奉 议 郎 签 书 宁 国 军 判 官 。 崇 宁 元 年 ( 11 0 2 年 ) , 知 太 平 州 知 州 。 崇 宁 二 年 ( 11 0 3 年 ) , 朝 中 形 势 又 大 变 , 诏 令 销 毁 “ 三 苏 ” 、 秦 观 、 黄 庭 坚 的文集。同年十一月,被除去官衔,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崇宁四年( 1105年)九月,黄庭坚离世, 享年61岁。
● 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作思路有迹可循,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早年以文 章诗词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著作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 篇》(《山谷词》)。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感人孝行,被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成为中华儿女的典范而 世代传颂。

黄庭坚

黄庭坚

精心整理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着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

”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

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着录。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

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有《山谷词》。

《苕”可见他在文学创作上是有开辟道路的雄心的。

然而他的社会接触面较之前辈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远为狭小,长期的书斋生活与脱离现实的创作倾向使他只能选择一条在书本知识与写作技巧上争胜的创作道路。

他说:“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

”(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又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胡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答洪驹父书》)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倾向。

那么怎样取古人陈言点铁成金呢?就是根据前人的诗意,加以变化形容,企图推陈出新。

他称这种作法是“脱胎换骨”,是“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是“以腐朽为神奇”。

比如王褒《僮约》以“离离若缘坡之竹”形容那髯奴的胡须。

黄庭坚简介资料

黄庭坚简介资料

黄庭坚简介资料推荐文章出纳员先进个人事迹简介范文热度:初中教师个人简介500字热度:初中教师简介范文热度:法院优秀团员事迹简介热度:钢铁侠电影的简介热度: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黄庭坚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黄庭坚简介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黄庭坚,字鲁直,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

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

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李常非常奇怪。

以为他是千里之才。

宋皇祐三年(1051年),七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皇祐四年(1052年),八岁,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供职京师宋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

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

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

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

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

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入京师。

五月黄相出生,后任神宗实录检讨官,著作佐郎。

黄庭坚简介,名人故事

黄庭坚简介,名人故事

黄庭坚简介,名人故事
黄庭坚个人资料
中文名:黄庭坚
别名: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豫章先生
性别:男
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着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生平简介
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

治平三年(066)进士,历官集贤校理、着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
员外郎。

曾与秦观、张耒、晁补之游苏轼之门,号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又工文章,擅长诗歌,为江西诗派之宗。

着有《山谷集》。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
印证。

、《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等,都是笔画遒劲郁拔,而神闲意?,表现出黄书的特色。

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此外黄庭坚的书法还有《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等。

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词

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词

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词《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哎呀,这词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到处找春天找不到,急得不行。

你想想,就像你到处找一个特别喜欢的东西,怎么都找不着,那得多着急呀!《水调歌头·游览》:“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哇塞,这写得也太美了吧!就好像你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仙境,到处都是美景,让人陶醉得不行。

《念奴娇·断虹霁雨》:“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这词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把秋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比你看到了一幅特别美的画,都舍不得移开眼睛。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哎呀,看到梅花就知道春天快来了,这感觉多棒呀!就像你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哼,那些人光想着封侯,哪有自己一个人倚楼吹笛自在。

这就像别人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你却能享受自己的小日子。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1045~1105)
北宋诗人、书法家。

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

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

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

神宗熙宁时期,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政令清简平易。

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

元□时入京编修《神宗实录》,其间苏轼知贡举,曾聘为参详官。

《实录》修成,黄庭坚迁起居舍人。

绍圣时新党章□、蔡卞等用事,迫害元□旧臣,黄庭坚被劾修实录诬枉,责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

徽宗即位,受命内迁,又因赵挺之排挤,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贬所。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

他的政治态度与苏轼相近,他不大赞成王安石变法,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为人有抱负,有识见,讲操守。

"丈夫存远大,胸次要落落","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次韵杨明叔见饯》),可看作他的自我写照。

他身临逆境。

能安贫乐贱,泰然自处,"不以得丧休戚芥蒂其中"(《豫章先生传》)。

一生承受了儒学思想的影响,对禅学也濡染较深。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冷斋夜话》还载有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法,被江西诗派奉为"创作纲领",曾对后来作者发生过消极影响。

其实,"夺胎换骨"说,不见于山谷的著作中,未必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张。

而在谈论点铁成金的那封信中他还说:"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即自有主旨;又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

正因作者自有主旨,所以虽取古人陈言,只是作为供陶冶之物。

所以他的论文并不忽视社会作用,认为文章应"规摹远大,必有为而后作"(《王定国文集序》)。

以此他赞佩杜诗"善陈时事"(《潘子真诗话》引)。

对理与辞的关系,肯定"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与王观复书》)。

他又认为"诗者人之情性"(《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寄晁元忠》)。

黄庭坚还说过"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无斧凿痕,乃为佳耳"(《与王观复书》)的话,主张"矢诗写予心,庄语不加绮"(《次韵定国闻苏子由卧病绩溪》),"不雕而常自然"(《苏李画枯木道士赋》)。

这两方面的看法自然都不能不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

黄庭坚有"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自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论后》)的名言,矢志在诗歌上"独辟门户"。

终于以其独特的诗歌风貌卓然自立,与苏轼并称"苏黄"。

并被后人奉为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

他存诗一千五、六百首,内容丰富。

黄庭坚关心现实。

对百姓疾苦深表同情。

早年写过著名的《流民叹》,任太和令时曾深入山区察访乡农,写了《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等描写人民疾苦真切的诗篇。

他慨叹"民病我亦病",提出了"年丰村落罢追胥"(《次韵寅庵》),"要使鳏寡无颦呻"(《赠送张叔和》)的愿望,盛赞友人"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寄李次翁》)的品德,体现了怜贫恤苦的爱民思想。

黄庭坚也有关注国防问题的爱国诗篇,如《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和游景叔月报三捷》等诗,热情地表彰边将战功。

《送范德儒知庆州》、《次韵奉答吉邻机宜》,以奋发的激情勉励友人为保卫疆防贡献才智。

黄庭坚的诗往往具有超迈的识见和襟怀。

北宋后期党争剧烈,仓皇反复,黄庭坚也牵连其中,备受其害,却能破除门户之见,较为公正地看待问题。

如在《次韵子由绩溪病起》、《再作答徐天隐》、《病起荆江亭即事》等诗中,曾针对党争的偏见,提出了"人材包新旧,王度济宽猛","开纳倾万方,皇极运九畴","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的可贵见解。

黄庭坚政治上的升沉虽与元□旧僚连在一起,但在《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等诗中却能对王安石的人品和新学,给以公允的评价。

写景、寄识、遣怀、赠答、题画等类抒情诗,最能体现黄庭坚的艺术匠心和独创个性。

如古体诗《题竹石牧牛》、《次韵子瞻寄眉山王宣义》,以命意新颖、笔力奇崛见称。

七言律绝诗,如《登快阁》写洒脱襟怀,《寄黄几复》写友情,《病起荆江亭即事》咏时事,《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描
摹江南胜景,《过平舆怀李子先》抒发思归情怀,《清明》寄托世事人生的感慨等,大都思致幽远,情趣深浓,能给人以美感享受,是历来深受赞赏的佳篇。

由于黄庭坚胸襟旷达,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创作态度谨严,因而在诗歌创作上确能独树一帜,有鲜明的个性。

他的诗立意曲深,富有思致,耐人寻绎;章法细密,线索深藏,起结无端,出人意表;讲究烹炼句法,点石化金,下语奇警,使人惊异,所谓"用一事如军中之令,置一字如关门之键"(《跋高子勉诗》),只字半句不轻出;在语言上,"洗尽铅华,独标隽旨,凡风云月露与夫体近香奁者,洗剥殆尽"(陈丰《辨疑》)。

黄庭坚长于点化辞语,锻造句法,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又答斌老病愈遣闷》),"翩翩佳公子,为政一窗碧"(《咏竹》),都是下字奇警的名句。

黄庭坚把杜甫、韩愈偶一为之的拗句、拗律的体制加以发展,大量运用,以音调反常、名法更变的办法,使诗格变得拗峭挺拔。

如"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过平舆怀李子先》);"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题竹石牧牛》);真所谓"奇健之气,拂拂意表"(刘□《隐居通议》卷八)。

黄庭坚这些避熟就生、翻新出奇的诗法,矫正了晚唐、西□的熟滑丽靡,形成了以瘦硬峭拔为主调,而兼有老朴沉雄的独特诗风。

方东树对此誉为"英笔奇气,杰句高境,自成一家"(《昭昧詹言》卷十)。

不过,黄庭坚生活视野不广,又过多地从技巧上下力,讲究用字有来处,力求以故为新,"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题意可诗后》),这就不免有晦涩生硬之弊,而一些学步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岁寒堂诗话》),变本加厉地发展了他的弱点。

这就使江西诗风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讥评。

王若虚说:"山谷之诗有奇而无妙,有斩绝而无横放,铺张学问以为富,点化陈腐以为新,而浑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不足也。

此所以力追东坡而不及欤!"(《滹南诗话》)这段话评议黄庭坚诗歌的缺点,是比较中肯的。

黄庭坚写词不像写诗那样谨严用力,今存词约180余首,艺术琢炼颇不平衡。

部分作品接近柳永,多写花月艳情、伤别、狎妓,有的流于猥亵,与其诗绝少写恋情大异其趣。

有人曾警告他写这类词,"当下犁舌之狱"(《小山集序》),足见其早年词风。

他的另一部分词作,以疏宕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

如〔念奴娇〕《断虹霁雨》、〔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写谪居生涯,〔定风波〕《万里黔中一漏天》写傲兀不羁的性格,〔青玉案〕《烟中一线来时路》写兄弟间的离别情怀,都笔力峭拔。

此外如"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水调歌头〕),"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水龙吟〕),或写塞垣风光,或写守边壮志,语言气格清壮明畅,可以看出苏轼的影响。

黄庭坚工书法,兼擅行、草。

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

以侧险取胜,纵横奇倔,自成风格。

黄庭坚的著述,常见的有《豫章先生文集》30卷,《四部丛刊》本,诗文兼收;《山谷全集》39卷,《四部备要》本,只收诗赋,宋任渊、史容等笺注。

另还有清同治重刊《山谷全书》,乾隆庚子刊《豫章先生遗文》。

诗有龙榆生点校《豫章黄先生词》、研究资料有傅璇琮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

(刘乃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