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变更管理程序(含表格)
EHS-A013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本公司安全生产的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及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而进行风险评估。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涉及的场所、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静态”与“动态”的变更,对全公司各项管理、生产和服务的更新。
3.职责3.1由需要改变的部门或单位提出改变申请,并由其相关主管审核。
3.2变更控制应由安全负责人批准3.3安全部有责任保证所有的改变控制按照此SOP执行,并追踪改变完成和效果情况,也有权关闭改变。
4.定义变更: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及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5.内容5.1变更总则5.1.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管理职责的变更;·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5.1.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原料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操作规程的变更;·工艺参数的变更;5.1.3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安全设施的变更;·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设备材料代用变更;·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变更。
5.1.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1.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5.2变更程序5.2.1变更所在单位变更申请人填写《变更申请表》(见附件1),说明变更及其技术依据,并对变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变更申请部门负责人签核确认;5.2.2申请变更部门将《变更申请表》报至变更审核部门,审核部门负责人对变更的情况进行审核。
5.2.3申请变更部门将《变更申请表》报至公司主管领导进行变更审批。
EHS变更管理程序文件

EHS变更管理程序1、目的:为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EHS管理体系要求,本程序规定了变更的调查、策划、安全卫生环境预评估、批准、实施控制、验证、文件建立和完善、人员的培训等控制程序和方法。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EHS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变更的管理。
包括:新扩改基建、工程变更等改善活动、新增保护用具、新增安全设施、新作业环境、作业场所、新人员、体系、新设备设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备/用途更改等,导入时的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3、定义:3.1新扩改基建:指用于生产、储存、生活、办公等,新增加建筑,或对原有建筑扩建、改造结构或规模的项目。
3.2工程变更等改善活动:指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材料的变更,有可能产生新的环境影响、危险源、且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
3.3新设备设施:指新增机械或设备、消耗一定能资源,产生一定废物、带来一定的作业风险,或需定期维护点检、更换零部件、追加安全防护的机器。
3.4新材料:指新增原材料,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新的化学成分,并具有一定职业危害的材料。
3.5新产品:指新产品生产出荷过程中,需要增加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作业环境、作业场所、作业人员、作业操作规程、体系管理或包装材料等。
3.6设备更改:是指对设备、工具等进行改造,例:生产线设备改造、手动工具等改造。
3.7用途更改:是指由一般用途该做特殊用途,例:储藏室改为易燃化学品库或油库等。
4、职责:4.1安全卫生环境室4.1.1负责协助各部门对变更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调查、策划、安全卫生环境预评估、批准、实施控制、验证、文件建立和完善、人员的培训、日常点检管理等。
4.1.2负责办理新改扩建项目的申报手续。
4.1.3负责EHS管理体系变更时的文件建立及修订,并将变更内容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4.1.4负责法律、法规、标准变更时的及时更新,并将最新法规、标准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EHS变更控制程序

EHS变更管理程序1 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各种变更行为的管理过程,本着事故预防的宗旨,以达到控制或降低风险的目的,从而起到保护环境以及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有效利用资源、遵守国家相关的EHS法律和法规。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设备、工艺、程序、人员或新的组织机构的所有变更,以确保不因变更给员工、社会及社区带来不能接受的风险。
3 职责3.1安环部负责在公司推行本程序的实施。
3.2 安环部负责具体协调和督促本程序的落实和改进。
3.2.1 确保EHS 审查记录得到保存并分发到相关人员;3.2.2 确保清单上的所有问题或风险都已明确或讨论过,且明确这些问题或风险的相关责任人。
同时定期追踪、审核以确保整改计划的实施。
3.3 提出变更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负责召集EHS评审会,有权力调动公司资源,在职责范围内安排相关人员完成特定工作,确保对将作的变更进行了适当的评估。
3.4 设备部门负责确保所有建设项目、新安装设备及对现有设备的变更的EHS评审程序得到实施。
3.5 各部门负责人需确保本部门所有对原料、工艺、成品、人事、设备的变更进行了评审。
4 程序内容4.1定义4.1.1 变更:是指在设备、工艺、流程或人事方面的变化,包括增加或删除。
4.1.2变更的分类4.1.2.1同一变更是指用同一制造商制造的零件来进行替换。
所有的条件都是一样的,包括型号和制造的材质。
4.1.2.2 同类变更是指使用设计相同、功能相同并满足同样的标准、规格和规定的同类替换物来更换设备、工艺、操作流程和原料。
(一个例外是安全相关的工艺控制系统比如安全联锁的变更要永远视同基本变更来管理(即便它属于同类变更))4.1.2.3 基本变更是指在设备、工艺、操作流程、组织机构或原料上的有意改变,或者进行一次非例行性作业。
4.1.2.4 重要设施和工艺变更就是指重要的基本变更。
它包括了新工艺的导入、一个重要新设备的安装、一个新原料储罐的安装、重要化学工艺或其他有害工艺的变更、新的危险原料的导入。
EHS紧急应变管理程序(含表格)

EHS紧急应变管理程序一、目的:1.建立并处理已发生或潜在的职安卫与环保事件之危害与风险意外事故的预防计划与应变措施,适时加以评估与沙盘推演以减缓事件发生之冲击与损害。
2.使本公司及第三方等相关团体在突发之职业灾害与环保事件产生时,现场可依据本紧急应变程序进行有规则、有效率的处理,使现场人员在处理职业灾害意外事件时能更迅速、确实,降低人员灾害之伤亡,并减少财物之损失与对周遭环境之冲击。
二、范围:凡与本公司生产作业之相关活动:含工作场所以及由公司与其他单位所提供之设施、相关作业人员、操作方法等皆适用之。
三、权责:1.紧急事件因应与评估:管理部与相关单位。
2.紧急应变处理或及沙盘演练配合:管理部和紧急事件发生部门及相关单位。
3.适用性评估及作业标准修订:管理部和相关部门。
四、管理重点:1职灾意外与环保事件紧急因应与评估:1.1应指派适当人员,依据法规要求或适时,接受人员急救及劳安卫生与环保相关训练。
1.2安卫环保人员应就工作现场内或可能延伸至工作现场外,所发生之职安卫与环境紧急事件,以及因应环境面所引发之紧急应变需求等事项进行相关评估考虑,并得实时请求相关主管机关支持协助。
1.3以上应含地震/火灾/溶剂或气体泄露/法定传染病等,例如空气、污废水、化学物质(含废弃物、毒性物质)、辐射、消防安全、噪音及风灾、水灾等。
2紧急应变处理或及沙盘演练配合:2.1职灾意外与环保事件发生之处理:(1)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意外伤害时应就近之单位之急救箱药品,施以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一般急救。
若发生重大伤害或环境污染,需立即连络驻警消防队救护车或环保局,将受伤之作业人员迅速送医治疗,同时向主管及安卫人员报告灾损和处理状况。
(2)如发生职业灾害人员死亡或罹灾人数在三人以上时,在现场紧急施救外,应保持现场完整立即通知管区派出所并连系当地劳工检查所派员处理,在未经劳工检查所同意时,现场仍需保持原状。
(3)如有人员休克时应立即施以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并连络救护车送医,并通知公司主管。
(完整版)EHS变更管理规程

VersionEHS变更管理规程EHS Change Management 页码Page1 of 4EHS变更管理规程EHS Change Management部门:Department 签字/日期:Signature/Dat e起草人:Pre pared by安环部审核人:Reviewed by工程部审核人:Reviewed by生产技术部审核人:Reviewed by安环部批准人:Approved by生产总监颁发部门Issued by 安环部执行日期Effective Date替换文件Replaced For N/A修订期限Revising Date分发部门Distributed to 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供销部,质量部,研发中心,注册部,工程部,生产技术部,安环部,101车间,102车间VersionEHS变更管理规程EHS Change Management 页码Page2 of 41.目的为了规范EHS变更管理,清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设备工作参数及联锁、报警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风险辨识和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EHS生产的影响。
2.适用范围适用于台州海辰药业有限公司所属的厂区及人员。
3.术语或定义3.1变更类型3.1.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操作规程的变更;●工艺参数的变更;●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3.1.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安全设施的变更;●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设备材料代用变更;●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1.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人员的变更;●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变更;VersionEHS变更管理规程EHS Change Management 页码Page3 of 4●管理职责的变更;●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SIP.0042.02 EHS变更管理程序

一、目的为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EHS管理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的变更。
三、术语和定义变更类型3.1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3.1.1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3.1.2 原料介质变更;3.1.3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3.1.4操作规程的变更;3.1.5工艺参数的变更;注:根据安监总局36号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公司内部无需进行变更手续。
3.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3.2.1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3.2.2 安全设施的变更;3.2.3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3.2.4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3.2.5 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2.6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3.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3.3.1 重要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3.3.2 人员的变更;3.3.3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3.3.4 EHS管理制度的变更;3.3.5 管理职责的变更;四、职责4.1 变更申请部门填写《EHS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内容及变更前后的风险分析。
4.2技术部是工艺、技术变更的主管部门,负责工艺、技术的变更变更验收的审核。
4.3 工程部是设备设施变更的主管部门,负责设备设施变更变更验收的审核。
4.4 EHS部是EHS变更的管理部门,负责EHS变更的审核。
4.5生产或技术分管副总是EHS变更的审核领导,负责EHS变更的审核。
4.6总经理是EHS变更的批准领导,所有EHS变更必须经过总经理批准。
4.7变更申请部门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负责实施。
4.8变更申请部门将变更结果通知本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并及时进行培训。
五、程序5.1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变更5.1.1 在实施变更前,变更申请部门联系技术部、工程部、EHS部根据《EHS变更控制检查表》准备阶段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确定变更可能产生的风险;变更申请部门根据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方案,并填写《EHS变更申请表》,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审核部门。
(完整版)ehs变更管理程序(含表格)

EHS变更管理程序1.0目的为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EHS管理要求。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的变更。
3.0术语和定义变更类型3.1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3.1.1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3.1.2 原料介质变更;3.1.3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3.1.4操作规程的变更;3.1.5工艺参数的变更;注:根据安监总局36号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公司内部无需进行变更手续。
3.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3.2.1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3.2.2 安全设施的变更;3.2.3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3.2.4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3.2.5 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2.6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3.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3.3.1 重要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3.3.2 人员的变更;3.3.3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3.3.4 EHS管理制度的变更;3.3.5 管理职责的变更;4.0职责4.1变更申请部门填写《EHS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内容及变更前后的风险分析。
4.2技术部是工艺、技术变更的主管部门,负责工艺、技术的变更变更验收的审核。
4.3工程部是设备设施变更的主管部门,负责设备设施变更变更验收的审核。
4.4EHS部是EHS变更的管理部门,负责EHS变更的审核。
4.5生产或技术分管副总是EHS变更的审核领导,负责EHS变更的审核。
4.6总经理是EHS变更的批准领导,所有EHS变更必须经过总经理批准。
4.7变更申请部门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负责实施。
4.8变更申请部门将变更结果通知本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并及时进行培训。
5.0程序5.1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变更5.1.1在实施变更前,变更申请部门联系技术部、工程部、EHS部根据《EHS变更控制检查表》准备阶段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确定变更可能产生的风险;变更申请部门根据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方案,并填写《EHS变更申请表》,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审核部门。
变更管理程序(含表格)

变更管理程序(ISO45001-2018)1.0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各种变更行为的管理过程,本着事故预防的宗旨,以达到控制或降低风险的目的,同时也起到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和节约资金费用的目的,来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设备、工艺、程序、人员或新的组织机构的所有变更,以确保不因变更给员工、社会及社区带来不能接受的风险。
3.0职责:3.1厂长负责在工厂推行本程序的实施,并负责向主管EHS的副总裁提出无法遵守本标准的变通申请。
3.2EHS主管负责具体协调和督促本程序的落实和改进。
3.3提出变更的人员负责召集EHS评审会,有权力调动公司资源,在职责范围内安排相关人员完成特定工作,确保对将作的变更进行了适当的评估。
3.4EHS部门负责:3.4.1确保EHS审查记录得到保存并分发到相关人员3.4.2确保清单上的所有问题或风险都已明确或讨论过,且明确这些问题或风险的相关责任人。
同时定期追踪、审核以确保整改计划的实施。
3.5部门经理、主管需确保本部门所有对原料、工艺、成品、人事、设备的变更进行了MOC评审。
3.6工程部负责确保所有建设项目、新安装设备及对现有设备的变更的EHS评审程序得到实施。
4.0定义:4.1变更是指在设备、工艺、流程或人事方面的变化,包括了增加或删除。
4.2变更的分类4.2.1同一变更是指用同一制造商制造的零件来进行替换。
所有的条件都是一样的,包括型号和制造的材质。
4.2.2同类变更是指使用设计相同、功能相同并满足同样的标准、规格和规定的同类替换物来更换设备、工艺、操作流程和原料。
(一个例外是安全相关的工艺控制系统比如安全联锁的变更要永远视同基本变更来管理(即便它属于同类变更))4.2.3基本变更是指在设备、工艺、操作流程、组织机构或原料上的有意改变,或者进行一次非例行性作业。
4.2.4重要设施和工艺变更就是指重要的基本变更。
它包括了新工艺的导入、一个重要新设备的安装、一个新原料储罐的安装、重要化学工艺或其他有害工艺的变更、新的危险原料的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HS变更管理程序
1.0目的
为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EHS管理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的变更。
3.0术语和定义
变更类型
3.1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3.1.1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3.1.2 原料介质变更;
3.1.3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3.1.4操作规程的变更;
3.1.5工艺参数的变更;
注:根据安监总局36号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公司内部无需进行变更手续。
3.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
3.2.1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3.2.2 安全设施的变更;
3.2.3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3.2.4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3.2.5 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2.6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3.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3.3.1 重要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3.3.2 人员的变更;
3.3.3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3.3.4 EHS管理制度的变更;
3.3.5 管理职责的变更;
4.0职责
4.1变更申请部门填写《EHS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内容及变更前后的风险分析。
4.2技术部是工艺、技术变更的主管部门,负责工艺、技术的变更变更验收的审核。
4.3工程部是设备设施变更的主管部门,负责设备设施变更变更验收的审核。
4.4EHS部是EHS变更的管理部门,负责EHS变更的审核。
4.5生产或技术分管副总是EHS变更的审核领导,负责EHS变更的审核。
4.6总经理是EHS变更的批准领导,所有EHS变更必须经过总经理批准。
4.7变更申请部门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负责实施。
4.8变更申请部门将变更结果通知本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并及时进行培训。
5.0程序
5.1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变更
5.1.1在实施变更前,变更申请部门联系技术部、工程部、EHS部根据《EHS变更控制检查表》准备阶段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确定变更可能产生的风险;变更申请部门根据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方案,并填写《EHS变更申请表》,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审核部门。
5.1.2变更申请批准后,变更申请部门应根据变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实施变更,在变更实施过程中不得超过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5.1.3变更实施过程中,变更申请部门联系技术部、EHS部根据《EHS变更控制检查表》实施阶段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确定变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内、外部风险,变更申请部门根据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方案。
5.1.4变更实施完成后,由变更申请部门组织验收,并填写《EHS变更验收表》,联系技术部、工程部、EHS部根据《EHS变更控制检查表》填写完成阶段内容,确保变更达到计划要求;变更申请部门应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及时进行培训。
5.2管理变更
5.2.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执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EHS 部每年一次按程序要求获取和识别新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并及时更新。
5.2.2人员变更执行《员工培训管理》,对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2.3管理制度、职责变更执行《文件管理规程》,由使用或主管部门起草,相关部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
5.3变更后及时进行教育培训,并书面告知相关人员。
6.0相关文件及记录
文件管理规程
员工培训管理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7.0记录表格
变更申请表
变更验收表
变更控制检查表。